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官网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该公司于2021年1月6日在重庆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 2020年9月11日,马上消费获得重庆银保监局批复,同意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此次马上消费金融如果成功上市,将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马上消费金融官网显示,该公司是一家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于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股东包括重庆百货、中关村科金、物美、重庆银行、阳光财产保险等。 目前,马上消费金融注册用户突破1.1亿,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00亿元。旗下产品主要包括安逸花手机客户端和马上金融手机客户端。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马上金融的总资产为548.15亿元,负债483.75亿元。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营收89.99亿元,净利润8.53亿元。营收仅次于捷信、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排在招联、捷信、兴业消费金融之后。
重庆证监局日前发布消息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上消费)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持牌机构的价值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展望未来,消费信贷业务有望恢复较快增长,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大。 或成消费金融“第一股” 据重庆证监局消息,马上消费已于2021年1月6日在该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若后续进展顺利,马上消费有望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将利好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随着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被妥善清理,持牌机构将在消费金融市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马上消费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2亿,累计交易额超过5400亿元,合作消费场景超过200个,累计纳税近33亿元,服务县域用户超过5100万。此外,截至2020年年底,马上消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系统900余套,申请专利250多项,技术研发团队近千人。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未来马上消费还会继续加大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的布局与投入,提升全面数字化闭环能力,在做好服务生态的同时,为场景方、资金方提供多元增值服务。在这种垂直生态系统里,有建制、有序地推进产业数字化,一端连接金融机构,一端连接消费类场景,以此作为产业数字化突破的方向。 市场前景广阔 在金融业持牌经营严监管态势下,2020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迎来一系列政策“大礼包”。 同时,随着监管框架日益完善,更多机构正加速进入这一领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由最初4家扩容至27家,还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已获批成立,正在筹建中。从股东背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既有商业银行,也有互联网巨头。 联合资信报告认为,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上升,在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推动及消费信贷需求释放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业务有望恢复较快增长。成立3年以上的消费金融公司经过初创期的快速发展,定价和风控模式趋于完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将步入盈利平稳增长阶段。长期来看,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资产端具有流量优势和较强定价能力、负债端具有资金成本优势、风控能力较强的公司头部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突破口在于“极致精准”,即借助信贷科技手段,通过获客、投放、风控等方面精准计算,提升信贷业务运行效率,扩大信贷客户覆盖面,通过价值效应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9月11日,据银保监会官网,重庆银保监局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批复。马上消费金融或将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告显示,重庆银保监局已收到《关于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请示》(马上金融发〔2020〕197号),批复同意马上金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333,334股。同时,重庆银保监局要求,马上消费金融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重庆银保监局表示,马上消费金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相关工作,此次发行结束后,应及时向重庆银保监局报告此次发行的整体情况。
继去年7月捷信集团宣布赴港IPO,但仅4个月后自行撤销之后,近日,“中国版捷信”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金融”)正式开启了IPO进程,有望成为中国A股消费金融第一股。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信息显示,重庆银保监局已于近日批复了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申请,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同一时间获批的,还包括马上消费金融总经理郭剑霓的任职资格,郭剑霓此前曾任捷信中国创始人之一兼CFO,有10余年消费金融领域管理经验。 自2015年以来,消费金融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迅速上升,不过,近3年来,行业发展明显放缓,增速持续下降,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其2019年净利润增速已降低至个位区间;而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和互联网巨头对消费金融牌照的兴趣日渐浓厚,相继入场。 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 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压力 马上消费金融于2015年6月1日在重庆市注册成立,赵国庆为创始人、董事长。其股东包括:重庆百货持股31.060%,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持股29.506%,物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264%,重庆银行持股15.53%,成都市趣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股4.99%,阳光财险持股0.9%,浙江中国小商品城持股0.75%。其中,重庆百货的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国资委。 马上消费金融的初始注册资本仅为3亿元,2016年~2018年,每年增资一次,目前注册资本40亿元,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持续消耗着资本金,根据重庆银保监局的批复,此次,马上消费金融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成立的第3年,其贷款业务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年贷款发放额为692.76亿元,同比2016年的99.06亿元增长近6倍,贷款余额达315.64亿元。 不过,在这一年,P2P、现金贷等民间金融经历了一波严厉的监管整治,行业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同期也波及到了消费金融公司,比如,捷信消费金融期内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马上消费金融当年末关注类、不良类贷款也出现急剧上升。 根据新世纪评级报告,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关注类贷款余额从2016年的1.44亿元,增长至45.5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从上一年的0.96亿元,增长至10.03亿元,当年,不良贷款率达到3.18%,比上一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逾期率更是达到了12.5%。 自2017年开始,马上消费金融的拨备池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新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大幅增长,以覆盖未来风险;二是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坏账核销大幅增加。 与银行不良资产表现不同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比如,马上消费金融的平均贷款期限为7~8个月,这导致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暴露要比银行来得更加快速。 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不良资产核销达15.98亿元,新增计提31.47亿元;2018年末,马上消费金融贷款发放额为850.26 亿元,贷款和垫款余额为389.53亿元,两者增速均放缓至20%左右,但大幅的计提与核销仍在持续,当年新增计提近58亿元,坏账核销54.73亿元。 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马上消费金融计提与核销仍在高位。2017年~2018年,其拨备覆盖率维持在170%以上。新世纪评级报告认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逾期贷款规模逐渐增长,因此计提的贷款减值损失逐年增长,未来公司仍面临拨备计提压力。 核销、计提之下,马上消费金融的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2018年末,不良率分别为1.36%、3.18%、3.45%,而同期,捷信集团在中国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3%、7.2%、9.7%,不良贷款覆盖率分别为136.0%、124.5%、125.9%。 不过,大幅计提也影响了净利润的表现。2018年,马上消费金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6.5%,拨备前净利润同比增长72.71%,但净利润同比增长38.58%。2019年,其营业收入为89.99亿元,同比仅增长9.22%,净利润为8.53亿元,同比仅增长6.49%。 从负债结构来看,马上消费金融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吸收存款、拆入资金和长期借款组成,其中短期借款占比较高,维持在80%以上。 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方式包括吸收股东存款、同业拆借、同业借款、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IPO之后,能够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显然是消费金融公司梦寐以求的事。 巨头入场,格局谋变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消费金融公司27家,其中,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总资产在500亿元以上。 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三家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在300亿元左右,位列行业第二梯队。 不过,这种格局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近年来,大型资本入股和新设消费金融公司的积极性显著增加。今年,小米新设的小米消费金融、中国平安设立的平安消费金融、光大银行设立的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已经相继开业。 另外,建设银行也在计划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尤其是,蚂蚁集团拟在重庆市设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据兴业研究报告,蚂蚁金服消费金融类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约为当前消费金融全行业规模的4倍。 尽管消费金融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随着巨头的渐次进入,目前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面临着市场份额的压力。 自2015年以来,消费金融在中国的渗透率迅速上升,不过,近3年来,行业发展明显放缓,增速持续下降。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截至2019年末,广义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经营贷)为1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92%,较2018年24.12%的同比增速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 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类似,消费金融的本质也是获得息差,只不过,相对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模式更加“高举高打”,通过高利率覆盖高风险,消费金融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利率基本处于银行和小贷公司之间。 8月,最高法最新修订的民间借贷新规,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按照4倍LPR进行定价,4倍以上认定为高利贷行为,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85%的4倍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以前的24%大幅降低。 而事实上,很多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利率都超过了这一上限,这也为未来行业发展蒙上了更多不确定性。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IPO即将破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金融’)拟在A股上市,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亿股”的申请,日前获得重庆银保监局原则上同意。根据要求,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是国内首家启动A股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意味着消费金融类机构募资有望增添新渠道。如果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马上消费金融有望成为A股消费金融第一股。 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3次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达40亿元,注册地和总部都在重庆,属于27家消费金融公司中的第一梯队。天眼查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东中有3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百货,持股比例为31.06%;重庆银行持股比例为15.53%;小商品城持股比例为0.75%。 马上消费金融的主要业务包括消费信贷分期产品等。该公司2017年年至2019年的营收、净利均持续增长。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净利润为8.53亿元。截至2019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548.15亿元,负债为483.75亿元。 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行业上半年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从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整个行业净利润普遍下滑。此外,行业还面临获客难及存量客户风险上升等挑战,业内人士预计,行业全年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今年加快资本补充脚步,通过股东增资、发行ABS产品、金融债等方式融资“补血”,一来化解资金压力,二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未雨绸缪。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公开上市补充资本,融资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通过公开上市补充资本,一方面能增强公司稳健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整体供给能力。
9月11日晚间,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关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批复》。 批复显示,原则上同意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33,333,334股;此外,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这意味首家冲刺A股的持牌消金机构出炉,马上消费金融或将启动赴A股上市工作。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马上消费金融方面,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有序启动筹备工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若顺利,马上消费金融或将成为国内首家启动赴A股上市工作的持牌消金公司。也意味着市场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充分认可。” 天眼查APP显示,马上消费金融于2015年成立于重庆,注册资本40亿元,已申请专利220余项,并成为重庆首家金融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持股15%的股东包括重庆百货持股比例31.06%、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持股29.51%、物美科技集团持股17.26%、重庆银行持股15.53%等,注册资本40亿元,已申请专利220余项,并成为重庆首家金融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了解,马上消费金融90%以上的业务交易来自线上。线上合作渠道包括美团、京东、翼支付等消费场景及BAT等流量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马上金融的总资产为548.15亿元,营收为89.99亿元,净利润8.53亿元,属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第一梯队。 此外,记者注意到,马上消费金融刚刚迎来新的人士调整。9月8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公告,核准郭剑霓拟任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有超过20年经营管理经验,10余年消费金融领域管理经验,拥有墨尔本大学硕士学位,浙江大学学士学位。
风险是金融的本质,风控是金融的命门。马上消费金融(以下简称“马上金融”)始终将风控视为重中之重,构建自主风控能力、自主研发风控技术,是马上金融风控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决策、智能化、数字化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为马上金融上亿用户构筑了坚固的风险抵御城墙。通过大数据、金融云、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马上金融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自适应的风控体系,形成了灵活迭代的风控策略和千人千面差异化授信及风险定价,并且组建了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积累了亿万级数据源、10万+ 风险特征变量、毫秒级的实时数据获取及加工以及2000+风控决策策略、决策流、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 消费金融行业本身自带的小额分散、客群下沉、复杂多元场景、线上化审批等属性,就意味着风控难度的增加和对线上化风控技术的挑战。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变化,可能导致消费疲弱,部分用户收入和偿债能力、还款意愿也会受影响,这又进一步给风控带来新的挑战。新冠疫情带来了危,但同时也看到,风控的地位空前提高,“命门”的意义得以凸显。风控成为最核心的部门,带领金融机构度过风浪,线上化、科技化的进程加速,各机构纷纷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金融新风控。 通过数字化全闭环能力的积累,马上金融成功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并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马上金融风控体系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多维变量和丰富的模型,多维丰富的变量加工处理以及数据模型化;二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决策审批框架、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三是精细化的客户管理,包括客户风险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客户差异化管理。四是强大的自研智能风控平台,弹性可扩展的架构设计,高频业务及大规模数据处理,全面的数据监控及预警系统;五是自研全渠道、智能化的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的智能贷后管理。 马上金融自主研发的AI智能语音机器人(300024)、智能IVR、预测试外呼等技术应用,可提供精准、高效、低成本的贷后风控管理手段,同时将反欺诈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结合运用唇语识别、人脸识别、OCR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反欺诈综合决策,通过多维数据、指标规则以及多个反欺诈模型预测欺诈趋势,防范欺诈风险。 总之,以自研技术为支撑、并在实战中经历了无数考验的风控体系,让马上金融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今后马上金融将继续以科技自主创新为驱动,将数字化技术与风控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和完善风控体系,始终以将自主风控能力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编辑:许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