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9家世界500强企业开设的企业 海南日报记者7月9日从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获悉,今年1月至6月,三亚中央商务区园区新注册企业达144家,正在办理注册企业51家,通过精准招商、优化企业服务等多举措,集聚新兴产业在三亚落地发展,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该园区积极发力园区规划、政策研究、招商引资、机制创新、项目建设、体制完善、人才引进等工作,着力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等新型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新旧联动。目前,《三亚中央商务区产业规划》《三亚中央商务区园区政策》等规划、方案已基本完成,将结合三亚发展实际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 三亚中央商务区加大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已有中国大唐集团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海南复星旅游文化投资公司、大悦城(三亚)投资有限公司、珠免集团(海南)有限公司等144家企业在园区注册,其中包括9家世界500强企业开设的企业,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项目也即将落户。在推进邮轮游艇产业方面,全球游艇制造前10名的法拉帝亚太集团、海星游艇集团等多家游艇公司已达成入驻意向,三亚世天邮轮有限公司、三亚蓝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邮轮游艇企业已成功入驻。 此外,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狠抓项目谋划、前期推进和施工进度,大悦环球中心、保利国际广场、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太平金融产业港等6个总部经济项目已开工建设。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1%,将有力推动三亚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等新型产业发展。 全球游艇制造前10名的法拉帝亚太集团、海星游艇集团等多家游艇公司已达成入驻意向,三亚世天邮轮有限公司、三亚蓝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0余家邮轮游艇企业已成功入驻。 此外,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狠抓项目谋划、前期推进和施工进度,大悦环球中心、保利国际广场、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太平金融产业港等6个总部经济项目已开工建设。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1%,将有力推动三亚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等新型产业发展。
居住社区与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群众生活条件改善与就业问题共同考虑;一边是社区为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另一边是园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增收机会……这种社区、园区共建模式,让地处燕山最深处的?椤树社区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椤树社区调查,看看这个深山中的贫困村如今的变化。 近日,记者从“塞外山城”河北省承德市驱车向东北行进150多公里,来到燕山最深处的平泉市?椤树社区。在这深山峡谷之中,一座规模不小的现代化城镇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马路平直宽阔,楼房鳞次栉比,果树漫山遍野。 据介绍,这是河北省建立最早、人口最多、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农村社区――平泉市?椤树社区。通过集中居住社区和集约化产业园区同步建设,使得原来分布在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33个自然村中的2730户11829名村民,在中心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产业化园区集中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住进社区 园区就业 “?椤树社区能有今天,正是坚定不移地走城镇化道路的结果。”?椤树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说。 “事实上,直到2010年,我们村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2000元左右。”70多岁的村民朴树中回忆当年的生活条件,住在深山中的群众到县医院看一次病,没有两天回不来。?椤树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海平介绍说:“2009年,?椤树村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第一期96户新民居工程,并决定以每平方米960元的成本价卖给本村村民。那时候,大家手中的钱都不多,村干部总担心新房卖不出去,没想到建成后被抢购一空。” 为满足村民需求,第二期126户新民居工程于2012年开工并建成,这期工程依然供不应求。 两期工程进展顺利,不仅让村里看到了新民居建设的前景,也发现这是山区农村群众走向全面小康的一条好路子。2013年,该村启动了第三期563户居民新居工程。同时,结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贫困群众从不适合居住的生态脆弱区搬出,并通过原有土地复耕,每人获得了5万元到6万元的建房补贴。 有了政策助力,500多户新居很快有了“主人”,其中有237户是享受了易地搬迁政策的困难群众。 通过这三期工程建设,?椤树社区的人口集聚已经达到2730户,总人口近1.2万人。为了便于深化管理,经过省、市政府批准,?椤树社区在河北省率先实行了农村社区化管理机制,村党支部也升格为社区党委。 “让农村群众搬出深山,有了新房,这仅是他们迈向小康生活的第一步。住得稳、不发愁,充分就业则是第二步。只有这两步都走好,小康生活才有保障。”金旭东说。 怎样才能充分就业??椤树社区想到了建设产业园区。可要建产业园区,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椤树社区16名党员干部筹借了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村委会决定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园区创建工作,让山区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稳定增收。 就这样,一个“山脚大棚覆盖,山中果树缠腰,山顶休闲观光”的标准化产业园区逐步建成。短短几年间,?椤树发展了设施菜地900亩,高标准食用菌760亩,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原来仅能收益二三百元的薄地,在建成温室大棚后,创造出了过去十几倍甚至20倍以上的收益;他们还利用一些腾退土地兴办加工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实现了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只要不挑不拣就能找到工作的目标。 45岁的村民赵玉明告诉记者,他家是通过易地搬迁政策从深山搬出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生活靠天,一年挣不到2000元。现在,社区居民新区建好了,政府给每人5.7万元补贴,我家仅出了1.2万元,就住上了133.5平方米的大房子,社区干部还帮我们在园区找工作,一家每年能有四五万元收入。现在还清了欠款,生活越过越美。” 工作称心 稳定增收 “伙计们,冷藏车到厂了,大家快把蘑菇周转箱搬出来装车!”随着门卫大爷几声吆喝,承德鑫盛源农业园区负责转运的20多名员工从恒温菇房中搬出一箱箱装满杏鲍菇的塑料周转箱。 据?椤树社区包村扶贫的?椤树镇党委副书记刘德瑞介绍:“鑫盛源农业园区建于2009年,占地70亩,总投资1.2亿元,有主要生产设备200台(套),现有食用菌专家3名,管理人员20多名,安排村民上岗就业300多名,日产鲜品杏鲍菇20吨,年产值8000万元,是?椤树社区引进的第一家规模企业。” 园区投资人李树斌表示,他返乡创业,不仅看中了这里气温较低、空气新鲜,适合高端食用菌生长,还看中了这里建立了农业劳动力非常密集的居住社区,用工方便。“如今已经10多年过去了,由于我们的员工队伍稳定,各项技术标准掌握到位,创造出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在企业庆幸自己找到了稳定的员工队伍时,员工也满意找到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园区员工康海艳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工作近10年,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收益比过去种粮食多出10倍,不仅还清了外债,孩子上学也近,要是在以前,送个孩子就需要1个多小时。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关联性,尤其是居住社区与产业园区建设关联性更重要。发展居住型园区需要有经济基础和稳定的员工队伍做支撑,社区是劳动力集聚的枢纽,有了它园区就不缺劳动力。”河北省承德市委常委、平泉市委书记董正国说。 由于起步之时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社区和园区之间的配合一直非常默契。社区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向导和保姆的责任,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配套服务,使得社区除了引进3家规模生产企业外,还形成了近百家经营主体,全社区所有产业年产值达到3.2亿元,仅农业产值就达1.2亿元,社区村民年均收入达到1.18万元,相当于10年间净增了近5倍。 共建共享 良性循环 “11年的实践,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社区园区同建取得的成效,更看到了未来的潜力和前景。”平泉市市长曹佐金说。 今年春节之后的复工复产中,在产业园区落户的承德兴泰科技公司车间主任王小军就深切感受到了“两区同建”给企业带来的稳产、高产效益。该公司占地面积23亩,总投资2400万元,主要为北京现代集团带料加工汽车电子线束。项目建设设计6条生产线,年生产汽车电子线束36万套,实现产值1.3亿元,安排300余名青年妇女就业,人均增收在1.5万元以上。 王小军对记者说,公司生产基本没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有员工都在?椤树社区居住,而且与外界少有接触,3月1日企业复工通知一下发,所有员工当天全部到岗。 工业园区发展依靠社区建设提升,生态园区建设同样依靠社区发展的提升。 杨海平告诉记者,通过人口向新居住区集中,农民实现了转岗就业,社区以每亩880元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按照统一规划发展经果园林的目标,种植了苹果、蜜桃、板栗等品种,在果园林建设好后,社区再将果园林划分成若干单元承包给社区居民管理。就这样,经果园林不仅成了山区的生态屏障,绿化了荒山荒坡,而且还成了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绿色银行”,经济效益为传统种植业的10倍以上。 截至目前,社区经果园林总面积已经突破4000亩,其中仅富硒苹果种植就达到3500亩、28万株,社区专门为其注册了“金椤美”商标,现在有一半果树进入盛果期,一年单果品收入就达到千万元以上,已经成了?椤树社区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园区建设得兴盛,社区建设在提升。”金旭东对记者说,大规模的园区建设使社区集体收入稳定增加,公共设施配套能力增强;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加大,改变了农民分散居住的局面,使得扶持资金集中投放,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并形成良性循环。”从城市返回社区就业的青年王松柏十分感慨,目前社区各种配套设施一点也不比大中城市差,有能容纳200名学生的寄宿制小学、能容纳180名老人的养老院,还有中心公园、标准篮球场、足球场、村民服务中心等。 39岁的村民邓海民就是“两区同建”的受益者代表。他家原来住在?椤树的深山中,?椤树社区的“两区同建”成型后,社区不仅帮助他们走出深山在社区安了家,还为他们提供了创业就业条件。邓海民在妻子劝说下,放弃了在北京打工,回村投身现代种植业,承包了13个暖棚、55亩果园,依托社区网络体系搭建的电商平台也开得很红火,蔬菜和果品在京津等地都有稳定客户。如今,大棚每年纯收入30万元左右,果树还没有全部挂果就能挣差不多20万元,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50万元。 打破常规求突破,创新创造天地阔。通过10余年“两区同建”、互促、共享发展,?椤树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已达到2.6亿元,社区净资产积累也增加到3100万元。这让昔日“一穷二白”的贫困山村成为环境优美、生活甜美、人文尚美的大美乡村。?椤树社区不仅获得了“河北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文明村”等众多荣誉,还成功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张建伟)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目前长江经济带沿线分布着约250家化工园区,在推动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应以系统思维加强化工园区整治、以规范管理加强化工园区建设、以协同理念促进化工园区发展为发力点。 目前,我国部分化工园区仍存在布局规划相对不够科学、配套设施相对不健全、安全环保隐患较大、项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部分省份正积极探索推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由此,遵循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应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以系统思维加强整治 一是坚持分类施策。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实施最严格的资源能源消耗、环境保护标准,对现有化工园区进行分类整合、改造提升、压减淘汰。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治理措施,委托专业机构建设“一园一档”信息管理平台,对化工园区进行综合评价,杜绝仅以关闭园区数量作为整治目标,切忌“一刀切”做法。依据法律法规和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综合性标准,对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关联度低、安全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足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对持续整改仍不达标的化工园区,取消化工园区定位,做好减量置换,为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 二是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正确把握化工园区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构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科学评估园区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修编园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风险定量评估,建立系统、超前的事故预防体系,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综合保障能力。全面实施化工园区封闭式管理,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敏感目标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将园区安全与周边公共安全的相互影响降到最小;合理布置园区内功能分区,确保各分区之间满足安全防护距离要求。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各类公共消防站和企业自建消防站。 三是强化环境风险管控。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园区,禁止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新建化工项目。提升化工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化工园区及周边大气、地下水和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排查风险隐患,防止各生产环节对环境造成污染。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废水排放总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强度,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配置一定比例的静脉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以规范管理加强建设 一是完善园区评价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加强化工园区管理,从规范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绩效、绿色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化工园区评价体系,将考评结果作为化工园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环保管理能力、节能降耗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严格化工园区准入标准,规范化工园区申报、命名和监管程序,对新建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工艺先进性、安全风险、污染控制、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化工园区发展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常态化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健全化工园区退出机制,强化园区评价结果应用,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化工园区实施限期改造或依法退出。 二是加强一体化管理。建设全方位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强化产品项目、辅助工程、物流运输和应急保障等一体化管理。明确园区产品项目方向,建设企业间协作配套、互联互供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生产要素合理分配和有效链接,充分发挥园区内产业、企业、技术、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加强集中供水、供热、供气等配套工程建设,构建一体化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实现园区能源统一规划、协同供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完善公共管廊物流体系,建设园区物料传输的“大动脉”,将危化品运输车辆纳入物流管控系统,实现人流物流管控一体化。建设园区应急指挥平台,对重点区域、关键岗位进行实时监控,建设环保监测预警系统,科学、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三是开展园区试点示范。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助推,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建设示范工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先进过程控制等技术应用,全面整合信息化资源,实现化工园区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打造集安全、环保、管理于一体的园区“智慧大脑”,建设一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培育、创建和提升一批优质产能绿色品牌,推动园区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快绿色化工园区标准制定与实施,提高能耗、水耗、清洁生产等标准,力争达到国际生态工业园区标准,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化工园区。大力发展“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一体化循环经济,促进园区水资源、能源梯度优化利用,实现“三废”综合利用和资源无缝对接,形成横向耦合、生态链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的生态链,推动形成一批循环化改造示范化工园区。 以协同理念促进发展 一是加强总体布局规划。当前,各地化工园区发展各自为政,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现象较为突出。应加强总体规划引导调控,明确各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提前规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实现上中下游地区化工园区差异化、联动发展,促进化工园区布局与长江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依托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促进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延伸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价值链分工合作、产业链配套协同、创新链流域耦合的化工园区发展新格局。 二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筑化工园区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价值链,将化工园区打造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区。统筹协调上中下游地区创新主体,建立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升级,化工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发展专用化、特色化、功能化、精细化、差别化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抢占未来化工产业制高点。 三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落实《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根据环境因素和产业承接能力,建立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协调机制,引导上中下游地区化工园区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化工产业。推动上游地区化工园区根据环境容量和产业承接力,高标准承接化工产业转移,促进化工产业集群式、链条式、配套式发展;推动中游地区化工园区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动下游地区化工园区加快绿色化、精细化、集约化转型,将产业链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打造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示范基地。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创新园区合作模式,探索建立飞地化工园区,以产业转移倒逼化工园区提升科技创新、安全环保、清洁生产水平;坚持产业转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化工园区新增产能的协同控制,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化工项目向长江中上游转移,避免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污染转移和环境风险聚集。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传清 叶云岭)
中国旭阳集团(1907.HK)凭借25年焦化化工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营销一体化、运营管理服务和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推进旭阳事业的全国布局。自2019年3月15日在中国香港上市以来,旭阳的生产园区从上市前仅限于河北一省境内的邢台、定州、唐山、沧州四个园区,拓展至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辽宁省,新增内蒙古呼和浩特园区、山东东明园区、山东郓城园区和辽宁朝阳园区,集团园区总数量由四个拓增至八个,实现了逆势扩张。2020年1月20日,旭阳集团与五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对五江集团在江西樟树市的焦化生产线——宏宇能源130万吨/年焦化生产线提供专业化运营管理服务,将旭阳焦炭业务扩展到了中国南方,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集团焦化行业龙头地位。 在焦化行业处于调整周期的当下,旭阳何以能赢得行业竞争,实现逆势扩张,逐步落实全国布局战略? 通过调研,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旭阳之所以能赢得行业竞争,主要源于旭阳集团已经形成了以下九大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规模优势 旭阳集团是中国及世界领先的独立焦化企业,在多个精细化工领域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导地位,规模优势凸显。 按2019年数量计算,旭阳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产量分别占世界和中国总产量的1.4%和1.9%;是全球领先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加工量占世界总加工量的7.1%;是全球领先的高温煤焦油加工商,加工量占世界总加工量的4.3%;是中国领先的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商,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7.0%;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18.7%。 规模优势为旭阳带来稳定的销售网络及原材料供应,使公司具备强劲的上下游议价能力。旭阳与客户及供应商建有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大型钢厂、化学品生产商和焦煤供应商等。旭阳的采购能力稳定、采购总量显著,2019年长协进煤量占集团总量的35%,区域内产量显著,下游客户粘性强,公司产量占津冀地区独立焦企总产量的30.7%。 二、一体化优势 旭阳在产业发展上,采取的是“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就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产业延伸,贯通上下游,实现纵向一体化产业整合,形成整体性、结构化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整合和掌控上下游资源,丰富盈利途径和模式,从而实现从做产品、做企业到做产业的跨越。业务发展上采取“纵向一体化”模式,是旭阳探索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大创造。 旭阳集团的焦化+化工板块具有显著的协同一体化优势、互补优势、联动优势。以焦炭为起点,以苯、焦油、甲醇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由基础化工产品延伸出高端化工产品,重点向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方向发展,形成了碳材料、醇醚、芳烃三条独特的化工产业链;从只有焦炭和煤气,延伸出纯苯、甲苯、二甲苯、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切片、尼龙弹性体、己二酸、炭黑、苯酐、苯酚、甲醇、甲醛、聚甲醛等高端化工产品,可生产5大类55种产品,并有效减少面临市场波动及价格波动风险的机会,延伸价值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盈利能力。 旭阳集团主要产品产业链 一体化优势使旭阳可以在各产业链之间,做到原料互供、产品互通、工艺互联互通、公用介质互用,将各环节的“废物”吃干榨净,构建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排放最低、环境友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园区化优势 旭阳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园区化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旭阳的园区化发展模式,经历了从单个项目建设发展成一体化园区化,从微观到宏观的模式;也经历了从顶层统一设计的一体化园区化,再到单个项目的逐个实施,从宏观到微观的模式;两种方法都是旭阳一体化园区化发展的过程。目前,旭阳集团已经形成了“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智能化”一整套成熟的“五化”园区建设经验。 统一规划发展、统一基础设施、统一运营管理、统一能源管理、统一物流运输、统一安全环保、统一研发创新等园区管理“七统一”,则是旭阳园区化发展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它保证了可持续降低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模式的成本,为持续优化、持续改进提升提供了平台,成为旭阳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载体,也区别于一般公司的发展,走出了差异化的道路。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模式,也是旭阳探索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另一大创造。 四、成本优势 旭阳集团不断强化投资管理和生产运营费用控制,全面系统持续降低成本,打造行业最高盈利能力。 强化投资成本控制,以全过程投资控制为主线,按照“投资价值、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动态/限额”五位一体原则进行投资控制。善于在投资各阶段对不同重点进行审查、评估、控制:决策阶段全方位审查;设计阶段各项举措控投资;招投标阶段科学确定标底;施工阶段保质量安全,全面降费;竣工验收阶段准确决算。 强化运营成本控制,实施归口管理、挂钩绩效考核;依托规模优势压减采购成本;持续深化技术改造与资源循环利用;成立配煤研究所,建设行业最大试验焦炉,定制实验方案,多措提升综合效益。 强化“六项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人工成本、税收成本)控制,实施系统、严格的控制管理:明确责任人,考核到公司、事业部、车间、部门、班组、个人,实时调度;每年与历史最好水平和上一年实际进行对比,提出控制措施;同行对标,追求行业最优;定期开展工艺查定和“三定”等工作,既考虑总额,也考虑单位产品消耗和人均消耗;每年制定详细的、严格的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措施。 此外,旭阳的生产基地紧邻国家铁路网、主要公路及港口,且园区自备专用铁路线将生产基地与国家铁路网相连,使旭阳具有明显的物流成本优势。 五、集中营销优势 旭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经营安全为基础,以“品牌+服务”“贸易+金融”“信息化+供应链”为基本策略,实现市场管理、价格发现、期现货联动,销、运、产、供高效运营。 通过商品研究院建设、客户管理、合同管理、预收款政策、物流管理、风险控制、服务式营销、数字化营销、价差管理、库存管理(即产品零库存、原料低库存)、配煤管理、调度机制、信息化建设等12项措施,实现客户开发、产品定位、物流管理、客户服务、持续优化,实现销、运、产、供、财有机结合,实现利润最大化。 六、研发创新优势 旭阳集团坚持全员创新、全面创新、系统创新、协同创新,基于“集团生产技术部—各园区工程中心—各生产公司”三级研发创新机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专注于装置挖潜、产品升级、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实现循环经济;采用“量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迭代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技术创新覆盖高端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引导市场,市场反馈技术,技术与市场结合,不断升级迭代新产品;从2015年至2019年持续提升现有装置潜力,凭借多个研发及技术改造项目,带来经济效益约1.2亿元。 目前,旭阳拥有多项技术成果,其中专有技术168项(包括产品提质、生产操作、设备改造、节能环保、安全、自动化、工艺改进等类别),专利技术77项(包括醇醚、芳烃、碳材料、焦化等类别),软件著作权4项(数据平台及算法)。 七、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旭阳集团实施了“完全自动化、彻底自动化,完全信息化、彻底信息化”策略,以此为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构建标准化业务和数据,建设全业务信息化平台,应用领先技术打造焦化化工行业标杆,采用效益和效率双效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运营、降本增效,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 生产运营方面,建设了MES、ERP和OA系统。 物流方面,建设了导航系统,同时物流自动化系统统一调度进出厂车辆,提高计量和厂内物流效率,下磅效率提升450%,厂内物流效率提升均超过50%以上。 目前,旭阳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独立焦化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所有装置自控率达到83.02%,其中化工装置自控投用率达到100%;物流自动化系统通过多年优化升级,完全实现了无人值守计量、合并门禁检查、物流自动化过程IC卡,减少计量和质检环节人员。以所属子公司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为例,人工费用节约140万元/年;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施战略库存管理,实现3天到30天内依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提高质量检验效率50%;员工数降低35%;财务核算效率提升50%,结账时间从每月5天缩短到2天;流程标准化节省工时66000小时/年;塌煤率下降7%。 八、安全环保优势 旭阳集团秉持本质安全、本质环保理念,安全环保水平达到行业及国内领先。 坚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与质量管理体系“三合一”运行;建立六级安全管控体系,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生产装置实现安全联锁和自控回路控制,建立了国际先进的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系统及事故、危险识别和预防系统及程序,公司创立至今从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全面开展环保建设、治理与提升,实施环保深化治理项目183项,各项排放指标优于国家和省超低排放标准,并利用MES及控制中心实现生产基地及工厂的严密控制和监控;致力于建设绿色园区、洁净工厂、清洁生产线,不断提升园区绿化和绿色生产、绿色运营水平,公司清洁生产和环保水平行业一流、国内领先,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河北省绿色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首批行业领军企业、园林式企业、对标示范企业、质量效益型优先企业等等。 九、风控优势 旭阳集团建立了“董事会、风控委员会、法务风控部、各业务部门”四级风控体系和“集团法务风控部、园区法务风控部”两级法务体系,并基于这两个体系有效实施各项风险管理措施,涵盖控制运营、管理、投资风险各方面。 健全资金、财务管理体系,健全透明、标准、严格、数据化运营管理体系,健全事前和事中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防范制度流程,严控现金流风险,严防经营性失误,严密全方位全周期控制。 建立完善法务、商务、监察、审计体系,实施严格的预收款管理、业务风险风控预警、内控考核评价等制度。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风险管理措施从生产到营销各环节全覆盖。通过建设风险管理文化,培育浓郁的风险管理意识。 以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三步骤”(第一步,防范一切风险的发生;第二步,假如发生风险,全力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第三步,在处置风险过程中把损失降到最低)为核心原则,固化形成包括“本质上依法依规,防范决策风险,防范现金流风险,防范股东、企业家、领导者风险,发展能力与发展速度相匹配”等一整套完备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将其明确为公司生存与发展必须严守严控的底线和生命线。 综上,旭阳集团已经形成的九大独特优势,是助推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不断成长、持续成功,助推公司赢得行业竞争、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