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世纪华通(002602.SZ)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亚拓士旗下真传奇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首尔高等法院第5民事部判决书(案号:2019民二合2049565),二审判决驳回原告娱美德对于亚拓士与盛趣游戏签订的《传奇》游戏《续展协议》无效的请求,且全部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韩国高等法院二审结果再一次确认了《传奇》游戏《续展协议》的有效性,世纪华通旗下盛趣游戏享有《传奇》著作权在中国大陆的独占性授权,也再次得到韩国高等法院的确认。这次判决结果,为《传奇》IP在华未来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或将进一步释放《传奇》IP的发展空间。 盛趣游戏《传奇》独占权《续展协议》有效将成定局 围绕盛趣游戏与亚拓士于2017年6月30日签署的《ExtensionAgreement》(简称《续展协议》)在韩国本土的诉讼,一审判决结果世纪华通于2019年10月12日进行公告,韩国地方法院在2017民一合562160号《判决书》中,驳回了娱美德与韩国《传奇》公司关于亚拓士、盛趣游戏、ShandaGames签署的续展协议无效的全部请求,并由原告承担所有诉求费用。 娱美德虽然随后恶意纠缠继续诉讼,但时隔1年多之后,韩国高等法院的二审判决结果再次明确支持亚拓士与盛趣游戏签订的《传奇》游戏软件《续展协议》有效性。 除韩国本土法院判决外,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于2018年1月23日所作出的裁决,认定蓝沙与亚拓士签署的《续展协议》为合法有效的协议。2019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娱美德诉讼请求,支持《传奇》续展协议的有效性。 结合2003年《传奇》续约被国际商会仲裁院(ICC)确认有效,2005年《传奇》续约被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确认有效,可以说世纪华通《传奇》独占权《续展协议》有效将成定局。而另一方面,基于世纪华通享有的《传奇》在华独占性权利的认定,江西省宜春中院、上饶中院已经先后发布禁令,要求娱美德等公司立即停止《传奇》游戏授权。 为《传奇》IP“净网行动”加大力度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早在2001年就已签订的《传奇》游戏相关的《软件许可协议》、《补充协议》、《和解笔录》等相关文件约定,亚拓士享有《传奇》游戏在中国大陆独立对外授权的权利,共同著作权人娱美德公司授权亚拓士在一定期限内不可撤销的在中国大陆地区行使《传奇》共同著作权人的一切权利。中韩两国司法机构对《传奇》续约协议有效性的认定也为盛趣游戏独占权权利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与权利基础。 基于盛趣游戏于2020年底开展的《传奇》IP“净网行动”,娱美德及其高管还卷入了多起刑事案件。而针对娱美德无视中国多地法院生效禁令司法权威,继续大张旗鼓地对外授权的情况,据了解,盛趣游戏已经启动对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相关刑事诉讼程序。 随着盛趣游戏《传奇》IP“净网行动”的进一步加强,娱美德在中国的所谓“合作伙伴”,除大部分幡然醒悟愤然追究娱美德诈骗罪责任的有识之士外,其余预计则很难再有生存空间。业内人士称,目前,盛趣游戏培育二十年之久的《传奇》IP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最具价值的IP之一,世纪华通的《传奇》在华独占性授权再度确权后,《传奇》IP在中国的发展也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广电5G推进的脚步还是蛮快的,和中国移动的具体合作就是一次大加速。”一位接近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电”)的人士表示。 据介绍,中国广电未来将通过发行192号段切入5G通信运营领域。 根据“四张牌照、两张网络”的5G发展战略,本次,中国广电正式牵手中国移动,实现“借船出海”,有望极大加快落地与放号进度。 1月28日,中国广电总经理吕建杰表示,接下来,将推进非上市省网公司后续整合,推进省网子公司更名挂牌,统一更名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省(区、市)公司”。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广电省网子公司更名挂牌已经渐行渐近。此外,广电5G则最快在今年二季度放号,这将成为广电5G最实质的喜讯。 中国广电牵手中国移动 根据中国移动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1月26日,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中移通信代表其31家省公司与中国广电签订了一系列具体合作协议,包括《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5G网络维护合作协议》《市场合作协议》及《网络使用费结算协议》。 据介绍,4份具体合作协议项下的合作期均为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2031年12月31日,分为第一阶段合作期及第二阶段合作期。第一阶段合作期是指协议签订之日起至2021年年底,第二阶段合作期则是指2022年1月1日至2031年12月31日期间。 在广电人士看来,这一系列具体合作协议,可被视作中国广电的“借船出海”,具有非凡的意义。 总的来看,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的具体合作涉及两大关键领域。 其一,对700MHz5G,双方共定技术方案、共同投资、共享所有权、各自按程序履行项目报建程序,其中700MHz频率5G基站至中国广电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对接点的传输承载网络,中国广电可以共享使用中国移动的网络。 按协议,700MHz无线网络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资产由双方按照1:1的份额享有所有权。双方均有权充分使用700MHz无线网络为各自客户提供服务。 其二,中移通信向中国广电有偿共享2.6GHz网络。基于相关协议,中国广电向中移通信支付网络使用费,包括700MHz无线网络运行维护费、700MHz传输承载网使用费、2G/4G/5G网络使用费。 “总体来看,本次,中国广电释放了700MHz5G的使用权给中国移动,但极大地推动了广电5G的加速落地与低成本落地。”一位地方广电5G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具体看,一方面,降低了建网投资,大家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广电5G将极大加快投产进度。广电5G有了中国移动现有的2G/3G/4G/5G网做支撑,有望直接实现5G放号运营。”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中国广电表示,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5G技术、频率、内容等方面优势,坚持双方5G网络资源共享、700MHz网络共建、2.6GHz网络共享、业务生态融合共创,共同打造“网络+内容”生态,以高效集约方式加快5G网络覆盖,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让5G赋能有线电视网络、助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用5G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紧锣密鼓的“过渡期” 2020年10月12日,中国广电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国内第四大运营商。 天眼查显示,中国广电注册资本约为1012亿元,共计46名发起人。其股东除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广电网络”)以及各地广电系之外,还包括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各地广电系上市公司纷纷参股中国广电。其中,电广传媒持股中国广电2.7833%;东方明珠、华数传媒、江苏有线各持股0.4941%;吉视传媒、广西广电、广电网络、贵广网络、天威视讯、湖北广电各持股中国广电0.1976%。 其中,电广传媒以现金2亿元、湖南有线51%股权及相关有线电视网络股权参与“全国一网”整合,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股权参与“全国一网”整合同时保留上市公司主体地位的上市公司。2020年11月30日,电广传媒旗下湖南有线集团51%股份过户至中国广电。 由于中国广电的组建涉及各省诸多资产与业务,目前中国广电各省网子公司仍处在“过渡阶段”。 “据了解,中国广电各省网子公司的更名挂牌事宜已经在路上,应该在不久后就会落地。”一家省级广电负责人表示。 1月28日,吕建杰表示,在中国广电成立初期,为确保顺利运营,设立综合、人力资源、财务、技术业务规划、网络融合等临时工作组,着力推进制度建设、战略规划、网络整合、运行保障等工作。 吕建杰透露,接下来,将推进非上市省网公司后续整合。启动对省网子公司的管理,改组省网子公司董事会。推进省网子公司更名挂牌,统一更名为“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省(区、市)公司”;二是启动上市广电网络公司整合。除以控股权出资的歌华有线外,将根据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启动对其他10家上市广电网络公司的整合。 一位地方广电人士认为,中国广电部分省网子公司应该会遵循中国广电、各地国资双重领导,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尤其是各地广电资源与内容优势。 广电5G放号只是开始 2021年,是中国广电正式运营的第一年,同时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年。 与中国移动签署协议,离广电5G正式放号又近了一步。据了解,中国广电正在积极推进商用放号筹备工作。2021年700MHz网络建设期间,边建设边运营,这也是既定策略。 一位广电5G行业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广电5G最快可能在2021年二季度放号。“这将是广电5G最实质的喜讯,将带来实质变化。” 该人士同时强调认为,广电5G一定会有别于其他三大运营商,“一定会有创新的打法与业态,搭建出广电5G的大生态圈,这才算成功”。 据介绍,中国广电目前拥有广播电视集成、节目制作、播控、传送、宽带电视集成平台等16项特色业务牌照,拥有5G移动通信、国内通信基础设施服务、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等技术电信业务经营许可3项,内容分发网络等增值电信业务7项,以及700MHz、4.9GHz、3.3GHz等频段的5G频率资源的储备,192号段、10099等电信码号资源使用许可等多类型资质牌照,将较好地支撑中国广电多元化开展业务、差异化发展。 吕建杰表示,加快推动5G700MHz产业发展,中国广电3GPP700MHz频段2×30/40MHz载波大频宽技术标准、5GNR广播特性增强标准皆在3GPP国际会议获得立项和通过。网络基站侧、芯片侧和终端侧等产业链已全面成熟。顺利开展广电5G试验网部署,编制完成《中国广电5G试验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19个城市为先行示范区域,并于试验区域开展了智慧矿山、智慧县城、智慧石油、应急广播、智慧教育、5G+4K/8K/VR融合媒体直播等应用的探索。 按照规划,未来中国广电将在新媒体、电力、应急、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充分挖掘行业市场潜力。此外,借助扎实的用户基础资源(全国范围2.07亿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亿户有线高清用户,以及快速增长的4K电视用户和有线智能终端用户),构建“网络+内容+平台”的差异化融合服务模式。
英国与欧洲联盟未来关系谈判陷入僵局,双方都在就英国明年元旦“无协议脱欧”的最坏情况做应急预案。英国媒体报道,经英国高级官员提醒,英国多家超市开始忙着囤积食品和其他商品,为“无协议脱欧”做准备。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3日以英国一家超市连锁业巨头的高级顾问为消息源报道,多名高官“一周前在一次谈话中提及准备‘无协议脱欧’,这周末的消息是确定‘无协议’”。超市经营方和官员们都非常担心民众恐慌性抢购的程度可能史无前例,远超新冠疫情引发的抢购潮。按照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顾问的说法,肉类供应不会受影响,水果主要来自南美,而蔬菜可能要面临3个月供应短缺。 卫生部多名官员先前告诉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商,需要在英国安全地点储存可供6周的医用物资。 在肯特郡主要轮渡港口多佛尔镇外的公路,货车12日排起长队,绵延将近5公里。英国公路运输协会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伯尼特说,这种场面在“往年同期非常罕见”,这预示着今后它可能成为常态,“着手囤货是实实在在的”。 此前一天,受英国企业囤货热潮影响,法国北部主要港口城市加来出现货车拥堵场面,队伍长达约16公里。当地政府官员说,开往加来和英吉利海峡隧道的货车数量过去3周内增加50%。 英国咨询企业“英国思考”13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6%的调查对象预计将出现“无协议脱欧”,58%认为这将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仅26%认为这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随着“无协议脱欧”可能性上升,英国政府与4家轮渡货运企业签署协议,每周安排3000辆货车向英国运输食品和药品;16个政府部门将派人参加定于16日开展的演练,以应对最糟糕情况;多名官员则提前批准数以百计的紧急预案,以应对“每种可预见的场景”。
近日,中国红牛纠纷又进入舆论视野。 基于商标法相关定义,“红牛系列商标”的权属就是注册人的权利,中国红牛20多年在红牛商标上的努力最终都为别人做了嫁衣?如果泰国天丝是中国红牛的生父,华彬集团是中国红牛的养父,相当于父亲将亲生儿子请求共用住房产权的权利剥夺了。尽管现在认定中国红牛商标侵权还显草率,因为“股东资格”、“50年协议”相关判决仍在途中,在媒体聚光灯下,“中国红牛败北”、“终审判决”、“恩怨终局”却像一把剑悬在了12000名中国红牛员工和数百万名合作伙伴头上。 舍本逐末的争吵无助于了解这场纠纷的本源,理解这场跨国的商业纷争,还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下,才能厘清恩怨背后的是非曲直。 回顾红牛饮料入华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也逐步放宽了对外商的投资限制。当年,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泰国天丝”)创始人许书标先生回到家乡海南开办工厂,希望将红牛饮料引入中国。但受限于当时对含咖啡因饮品的严格监管,导致红牛饮料在国内始终未能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迟迟无法上市销售。 眼见兴建的工厂不能投入运转,巨额投资要打水漂,红牛饮料入华计划即将失败,许书标先生心急如焚。但不久后,通过引荐,许书标与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先生的相识,让即将夭折的红牛入华计划迎来峰回路转。出于实业报国的共同愿望,许书标与严彬一见如故,并达成合作意向,许书标全权委托严彬负责将红牛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此后,严彬多次带队回国考察,并筹划红牛入华的可行计划。 最终,经过数月努力,严彬成功联合两家国企参与设立合资公司,向有关部门出具《红牛活力饮料项目建议书》,开始了报批手续;并由中食公司指导并负责拟在深圳设立的合资公司——中国红牛公司所有审批事项,包括行政许可和商标申报;中浩集团为深圳红牛早日生产运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在严彬及中方股东的多方努力下,1995年9月中食公司成功获得了原卫生部对维生素功能饮料相关配方许可的批复,红牛饮料拿到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格。 1995年11月10日,鉴于当时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尚处于空白,红牛饮料短期市场收益预期尚不明朗,为了保障合资公司各方巨大投入的收益保障,尤其是作为国资的中方股东利益不受损,在《合资合同》和《章程》签署前,中食公司、中浩集团与泰国天丝以及由严彬先生代表筹备设立中的合资公司签署一份《协议书》(“50年协议”)。其中特别强调,“只有丙方(即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丁方(即天丝公司)不得在中国境内生产或承包给其他公司生产或销售红牛饮料同类产品”。第七条的规定则是“本协议有效期五十年,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签署“50年协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以白纸黑字的形式确定了中国红牛独立经营的期限,更在于在市场开拓的初期,给了合资各方长期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让合资各方能够忽略短期市场风险,对红牛进行长期持续的大额投入,也才有了中国红牛在国内从0到200亿元的销售增长。可以说签署“50年协议”是红牛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和宪章性文件。 由于当时红牛中文商标斗牛图案已经被国内企业注册,取得该商标能预见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当时中国红牛、泰国天丝、中食公司和中浩集团在合资公司注册必备的《合资合同》文件中,将红牛产品商标约定为合资公司资产的一部分。为了保障泰国天丝的利益,也为了给广告经营单位资质审查方便,另签了商标许可相关协议。 无论是股份还是商标的约定,2012年许书标去世前,华彬集团和泰国天丝维系着良好的关系。知情人讲,之所以有诸多历史问题,有几个原因:首先,创业初期,中国红牛一门心思往前去冲市场,也没有去想这些事儿,对泰国天丝来讲,越南工厂和国内销售的产品有价格差,边境长期存在的走私现象,他们也间接受益;其次,2012年前,双方的关系,特别是许书标和严彬的个人关系非常融洽,就像现在香港很多商人仍然存在的现象,两个一握手,你借我5000万,我借给你5000万,大家互相借,连个字条都不打,因为这种商人之间的诚信都还有商业道德底线在维系,比如许书标提出“种瓜得瓜”的说法,给了严彬不少口头许诺。最后,直到2011年底,中国红牛销量才85个亿,当时比起奥地利红牛以及其他产业利润少很多。这也是这些问题一直拖置,没有着急去解决,也没有达成共识的原因之一。 2014年以后,双方关系急剧下滑。中国红牛称,由于泰国天丝提出转移合资公司所有的的知识产权文件,并且以停止供应原料相威胁,华彬集团做了让步,将合资公司知识产权文件转移给泰国天丝和奥地利红牛。这个让步不仅没有换来继续合作的谈判,2014年9月,泰国天丝向红牛中国三家工厂发出律师函,首次主张“红牛中国的营业期限应于2015年12月25日届满”。 现在看来,泰国天丝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18年4月,面对严彬抛出的“50年经营期限”一说,泰国天丝回应称针对合资公司的商标许可在2016年10月6日已到期。2018年9月,泰国天丝再次发布声明表示,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为二十年,并提出应当立即清算。2018年10月,泰国天丝发布声明强调,从未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或其相关方签订过所谓的“50年协议”。与此同时,泰国天丝还分别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强制清算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以及提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就20年经营期限进行仲裁。 一张白纸黑字的“50年协议”,被泰国天丝解读为严彬方拖延的策略手段。但事实上,在法律诉讼过程中,诸多争执都反映了这场跨境利益争夺战的复杂性。贸仲会仲裁结果“驳回泰国红牛及英特生物(泰国天丝申请仲裁的法律主体)的全部仲裁请求”;北京中院对于泰国天丝提出的强制清算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申请则是不予受理;作为当年签署“50年协议”的中方股东,中食公司、中浩集团也都分别回函确认了“50年协议”存在的真实性。而不久前枣庄法院针对红牛纠纷出具的(2020)鲁04民初337号《民事裁定书》 则是从法律程序上就中国红牛五十年内在中国境内享有独家生产、销售红牛饮料的权利作出认定。 关于“50年协议”中国红牛和泰国天丝已在另案诉讼,围绕着中国红牛的“50年协议”等系列诉讼案将成为2021年双方纠纷的核心议题,真正影响着这场跨国商业争夺战的未来走向。但无论如何,“50年协议”的存在都并非如泰国天丝所声称的“从未签署”。而泰国天丝之所以否认“50年协议”的真实性,也是因为这是阻碍其能否合法在中国市场“另起炉灶”以及顺利夺取中国红牛市场收益的最大障碍。 在“50年协议”的相关法律纠纷尚未厘清的情况下,泰国天丝一年内在中国连续推出三款包装相近,成分却大不同的新红牛,招募中国红牛中高管人才开拓市场,而这又涉及了一个新的议题,即消费者的知情权如何被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如何被保护。 单纯的法律诉讼并不是解决双方问题的最佳方式,双方讼争耗时耗力,很有可能给同类品牌提供了市场机会,长期下去将会两败俱伤。当前双方的法律诉讼更应该明确双方投资合作协议的初始内容、真实意愿和各自的权利义务,请求司法机关对约定不明之处予以解释、补充和确认。其次,双方应当以司法裁判结果为出发点,重新考量后续合作中的成本收益、竞争环境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降低市场损耗,使商业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也给消费者带来福祉。 商战过程的成本收益和损失,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成本收益或损失往往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商业关系中的法律关系、商业伦理、契约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决策者具备商业大智慧(行情601519,诊股),这是对中国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最大启示。
主要观点 (一)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多少? 截止2020年年底,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一共是305个。但,近几年,每年新增的贸易协定数量在明显回落中。以覆盖商品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为例,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协定数量仅4个,此前2000-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13个,2006-2009年,平均每年新增16个。 (二)中国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哪些? 截止2020年年底,根据WTO数据,中国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一共是15个。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目前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国)、东南亚(东盟10国)、南亚(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大洋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其他区域较少。 (三)与日韩美德的比较 截止到2020年年底,目前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议中,中国加入的是15个,美国加入的是14个。日本17个、韩国18个、德国45个。中国加入的区域贸易协议数据不如日本、德国、以及韩国。 从区域贸易协议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与中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是24.4万亿美元(含本国,2018年数据,仅考虑30个主要的经济体,下同)。低于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日本这一数据是35.2万亿美元,德国是32.6万亿美元,美国是28.1万亿美元,韩国是71.5万亿美元。 (四)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协定目前进展如何? 1)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尚未生效。根据RCEP的规定,协定生效需要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注:RCEP协定是中国首次跟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同时也是日本和韩国首次达成FTA。) 2)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如期完成。协议尚未签署。根据商务部12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3)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11月启动,迄今已举行16轮。 4)中国和毛里求斯自贸协定:2019年10月签署协议,2021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每周经济观察,见正文。 风险提示:物价大幅上行。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简要梳理 (一)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多少? 截止2020年年底,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一共是305个。但,近几年,每年新增的贸易协定数量在明显回落中。以覆盖商品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为例,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协定数量仅4个,此前2000-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13个,2006-2009年,平均每年新增16个。(注:单个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仅包括商品贸易或服务贸易,也可能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二)中国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哪些? 截止2020年年底,根据WTO数据,中国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一共是15个。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格鲁吉亚(2018年开始执行)、韩国(2015年开始执行)、澳大利亚(2015年开始执行)、冰岛(2014年开始执行)、瑞士(2014年开始执行)、哥斯达黎加(2011年开始执行)、秘鲁(2010年开始执行)、新西兰(2008年开始执行)、新加坡(2009年开始执行)、巴基斯坦(2007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09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智利(2006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10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东盟(2005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07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APTA(前身为曼谷协定,中国于2000年4月加入该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区域贸易协议。现有成员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中国、印度、韩国、老挝)。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目前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国)、东南亚(东盟10国)、南亚(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大洋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其他区域较少。比如欧洲,仅与冰岛、瑞士(注:都不是欧盟成员国)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美洲,仅与哥斯达黎加、秘鲁、智利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西亚仅与格鲁吉亚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非洲,尚未与任何国家签署区域贸易协定。 (三)与日韩德美的比较 截止到2020年年底,目前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议中,中国加入的是15个,美国加入的是14个。日本17个、韩国18个、德国45个。中国加入的区域贸易协议数据不如日本、德国、以及韩国。 从区域贸易协议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与中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是24.4万亿美元(含本国,2018年数据,仅考虑30个主要的经济体,下同)。低于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日本这一数据是35.2万亿美元,德国是32.6万亿美元,美国是28.1万亿美元,韩国是71.5万亿美元。 (四)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协定目前进展如何? 根据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的“十三五”时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有关情况:“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快自贸区建设,新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柬埔寨等5个自贸协定,结束与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等3个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积极推动中日韩、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等10个自贸谈判。截至目前,我们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今年11月刚刚签署的RCEP是当前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涵盖我国每年1.4万亿美元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额,约占我国外贸总额三分之一。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与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伙伴关系协定》(CPTPP)。 部分自贸协定进展如下: 1)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尚未生效。根据RCEP的规定,协定生效需要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合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合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注:RCEP协定是中国首次跟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同时也是日本和韩国首次达成FTA。) 2)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如期完成。协议尚未签署。根据商务部12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3)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11月启动,迄今已举行16轮。 4)中国和毛里求斯自贸协定:2019年10月签署协议,2021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二 每周经济观察 (一)需求:元旦假期地产成交较弱 需求端,汽车截止至12月27日,当月销售同比为9.5%,11月为5.1%,10月为11.2%,9月为13.2%,8月为9.5%。12月27日当周,日均零售同比为-12%。地产成交方面,元旦假期成交较弱,2021年1月1日-1月2日,三十大中城市合计成交面积为49.85万平米,2020年同期为76.21万平米,2019年同期为58万平米。土地供应偏弱,11月100大中城市住宅类土地供应面积为同比为-12.6%。12月前四周,供应面积为1464万平,去年同期为2558万平。土地溢价率偏弱,12月27日为8.8%,12月20日为11.15%,12月13日为15.57%,12月06日为8.55%。螺纹表观消费进入淡季,本周数据尚未更新。 (二)生产:汽车批发数据明显走弱 生产端,水泥价格本周继续下行。12月31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0.3%,华东区域下跌0.2%,中南、西南区域分别下跌0.2%、0.7%。螺纹产量、库存本周尚未更新。价格方面,本周维持高位,HRB400 20mm上海12月31日价格为4480元/吨,12月24日为4490元/吨,12月17日为4260元/吨。汽车批发数据,本周明显走弱。12月27日当周同比为-14%,12月20日当周为3%,以周度数据计算的月度同比看,12月截止至27日为-1.1%,11月为8.8%,10月为8.5%,9月为9.2%,8月为5.9%。 (三)通胀: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下降 寒潮来袭,叠加双节消费需求旺盛,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下降。截至12月31日,菜篮子价格200指数收于134.35,较上周环比上涨2.21%。受今冬寒潮影响,蔬菜延续上涨趋势,本周环比上涨4.75%,已连续六周上涨;水果价格在上周小幅回调后继续下降,环比下跌2.11%。本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9%,连续五周上涨,消费旺季对需求端仍表现出很强支撑;供给方面,近期超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触发“寒潮橙色预警”,雨雪冰冻天气增加运输成本,推升物价。 (四)资金:跨年资金面宽松,利率继续下行 截至本周四DR007收于2.4565%,DR001收于1.1003%,环比分别变化+30.02bps、+33.94bps。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2.4739%、2.9512%、3.1429%,较上周五分别变化-13.57bps、-5.18bps、-4.49bps。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900亿资金,隔夜利率在2020年最后一天回到1%以上,但在央行连续净投放下,跨年资金面仍然相当宽松,短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通稿中,在“不急转弯”前面提及“稳字当头”,且重新加入“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升债市情绪,同时,在海外疫情仍不乐观的条件下,国内多地疫情抬头,一定程度上压制风险偏好,且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增速放缓,长端利率继续小幅回落。后续来看,跨年时点顺利度过后,资金面仍需谨慎;同时基本面看,特朗普已正式签署财政刺激法案,疫苗接种逐步推进,经济复苏趋势不改,我们对长端利率依然持谨慎态度。 (五)地方债:再融资债发行超限,或用于隐性债务化解 12月再融资债发行1836亿,使2020年全年再融资债累计发行达18913亿,超过了今年18358亿的上限。此外,包括河北、天津在内9地、规模共计949亿的募集资金用途标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而非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用途细节未进一步披露。 12月多地超量发行再融资债、偿还存量政府债务的行为,可能和2019年底开始的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有关。如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12月23日发布通知称:“该区紧紧抓住财政部在建制县区试点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机会,经过积极争取,成功通过全国竞争性评审,成为许昌市唯一一个建制县(区)入选申报试点…首批债券拟于今年12月发行。”“该区通过置换,一定程度上将减少隐性债务总量,降低还款利率,增加还款期限,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通过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和发行置换债有何区别?按现行规定,置换债无法置换隐性债务,仅能用于置换2014年清理甄别锁定的存量政府债务,以及截至2014年底为政府公益性项目举借且确需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截至2020年11月底,这部分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共1915亿元;本批再融资债或可置换隐性债务,试点地区发行后或可减少隐性债务总量,有效降低成本、拉长偿债周期。 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发完了吗?还没有。12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新一批再融资债券额度预下达部分省份,该批债券将陆续于近期发行,额度也可结转到明年发行”。12月31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大连将于1月8日发行225亿再融资债,全部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 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最多能发多少?不可超过各地地方债限额-余额的空间。就2019年末各地地方债限额-余额的空间看,目前已发行的9地均在该限制之内。 (六)12月韩国、越南出口高增 本周CRB现货指数同比+10.18%,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同比+12.95%,增速继续维持高位;但本周上海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较上周有所回落,同比增速降幅走阔至-3.38%。 12月韩国、越南出口增速大幅走高,分别录得+12.6%、+21.6%;产品层面看,越南出口电子零件、电脑、手机等电子类产品增速大幅提升。12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51.3%,前值51.5%,预计12月我国出口仍有望维持高位。 (七)风险偏好走高,美元指数再度跌破90 2020年最后一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至6.5236、美元指数再度跌破90。本周美国参议院通过将每人600美元的支票补贴额度提升至2000美元,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完成,欧盟正式批准英国脱欧协议,带来市场风险偏好有所走高,英镑显著走高;同时美国疫情发展依旧严峻,本周公布初请失业金人数再度弱于预期,共同带来美元指数跌破90。 (八)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本周国际油价小幅上涨。12月31日,IPE布油期货结算价收于51.72美元/桶,上涨0.82%;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48.52美元/桶,上涨0.6%。值得注意的是,下周一(1月4日)OPEC+会议将决定2月份是否继续增产50万桶/日的产量,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12月25日曾透露出支持OPEC+增产的意愿。 上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减少,圣诞期间,美国汽油表观需求回升。12月25日当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减少约606.5万桶,环比下降1.2%;美国汽油表观需求回升至约936.13万桶/周,同比跌幅从-10%收窄至-3.6%。 本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12月中旬主要石化制品价格回调。国内成品油方面,汽油价格收于6119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柴油价格收于5564元/吨,本周下跌0.6%。其他石化制品方面,12月中旬,苯乙烯、聚丙烯、石油苯价格分别下跌9.4%、1.3%和0.7%,聚氯乙烯价格小幅上涨0.2%。
12月28日晚间,ST加加重大诉讼事项迎来新进展。根据北京一中院最新判决,ST加加对实控人杨振、肖赛平及控股股东卓越投资的债务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意味着,公司就此前违规事项进一步厘清责任边界,摘帽进程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前公告显示,2018年7月,优选资本因与杨振、肖赛平、卓越投资、ST加加合同纠纷事宜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诉讼。2020年6月30日的公告显示,优选资本出具《收款确认函》,确认“已收到《和解协议》约定的首笔清偿款1.8亿元。”根据《和解协议》及《收款确认函》,加加食品在《保证书》项下所提供的担保责任已经解除,加加食品不再对优选资本及其旗下基金负有任何义务与责任。 然而,优选资本在收到首笔清偿款后,仍拒绝向法院申请解除对ST加加的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并要求上市公司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12月24日,北京一中院针对该案作出判决,法院认为,前述《和解协议》签订于《合伙协议》《补充协议》及《差额补足协议》之后且于本案诉讼中,优选资本仍依据《合伙协议》《补充协议》及《差额补足协议》主张债权,依据不足,其关于要求杨振、肖赛平、卓越投资支付剩余债务本金及利息的诉求不予支持,应予驳回。 同时,因优选资本针对杨振、肖赛平、卓越投资的诉求未获支持,故本案中ST加加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不具有事实基础。此外,优选资本明知ST加加系上市公司,其未按照ST加加的章程以及公司法的规定对ST加加提供担保的行为进行审查,不构成善意,故ST加加出具的《保证书》应为无效。综上,优选资本主张ST加加对相关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法院的判决,肯定了此前《和解协议》的有效性,ST加加违规担保事项已经解除。至此,上市公司更进一步扫清了摘帽路上阻碍,后续或将加速落实相关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ST加加“聚焦主业”战略成效显著。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7.03%;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2.81%。卸下包袱,ST加加轻装上阵,有望在去年历史最佳业绩的基础上再攀高峰。
近日,浦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詹余引出席签约仪式;浦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陈晓蕾、易方达基金副总裁娄利舟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据悉,签约仪式前,双方举行会谈,共同回顾了过往良好的战略合作历史,重点围绕投研交流、策略供应、资产配置、产品创新、财富管理及科技金融等展开研讨。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会见和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建立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丰富产品布局,更好地服务双方客户,打造银基合作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