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公告,公司收到股东方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Broad Ride Limited及Promotor Holdings Limited的通知,正筹划转让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权。截至公告日,公司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该事项可能涉及到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的情况。公司股票8月19日停牌。
至正股份公告,持股3.06%的股东安益大通拟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6%。
作为国内钛白粉行业的龙头,龙蟒佰利(002601)近年来持续加大钛、锆产业布局,控股了专业从事锆及锆系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东方锆业(002167)。 东方锆业迎控股股东 控制权“悬空”良久后,东方锆业终迎来新主。 2020年4月,公司曾公告因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将导致龙蟒佰利、冯立明、黄超华和谭若闻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共同取得公司控制权。 8月18日晚间,东方锆业进一步公告称,鉴于监管政策要求及目前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为顺利推动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工作,冯立明、黄超华、谭若闻不再参与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公司于8月1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发行对象由龙蟒佰利、冯立明、黄超华、谭若闻、广东正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五名对象调整为龙蟒佰利一名。 本次发行完成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完成后,根据发行上限,龙蟒佰利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81%,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龙蟒佰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许刚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19年,东方锆业被中核集团“卖身”之际,也迎来了龙蟒佰利的关注。 当年11月,龙蟒佰利公告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收购中核集团持有的东方锆业15.66%股份,转让价格为8.73亿元。交易完成后,中核集团将不再持有东方锆业股份,龙蟒佰利成为第一大股东。 钛锆共生、两翼发展 东方锆业是专业从事锆及锆系列制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锆产业链配套齐全,拥有自己的锆矿砂资源,在当前锆产业发展走向高端的复合氧化锆粉体及氧化锆陶瓷、核级海绵锆领域等两大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而2011年上市的龙蟒佰利,目前在钛产业领域已拥有河南焦作,四川德阳、攀枝花等四省五地六大生产基地,形成了全产业链格局。主营产品钛白粉产能超100万吨/年,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位。 近年来,龙蟒佰利更是完成了从氧化钛到钛金属的产业链延伸,明确了“钛、锆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方向。公司以“钛锆共生,两翼发展”战略,目标跻身国际大型化工企业行列。 本次收购将完善龙蟒佰利锆产业布局,利用东方锆业复合氧化锆粉的优势,向下游新兴锆制品领域拓展,建设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研磨微珠、外科植入物用氧化锆陶瓷生产线,进一步提升公司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龙蟒佰利目前有从事与东方锆业现有主营业务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具有较强的产业整合意愿,未来将锆产品整合到东方锆业,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升东方锆业产品集中度和市场定价话语权,为未来长远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江苏日久光电股份(600184)有限公司(简称“日久光电”)将于8月20日首发上会,公司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此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26.6667万股。日久光电拟募集资金4.98亿元,其中,4.53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平米ITO导电膜建设项目,45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 日久光电主要从事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陈超、陈晓俐,两人为兄妹关系。此外,中信投资为日久光电的股东,持股比例2.3833%。中信投资为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 日久光电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均低于同期营收。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元、3.25亿元、4.66亿元、5.51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28亿元、2.65亿元、4.25亿元、4.71亿元。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608.25万元、4061.63万元、7723.35万元、8489.9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95.08万元、2485.33万元、8591.21万元、8076.91万元。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资产总计4.49亿元、5.79亿元、7.18亿元、10.02亿元;负债合计1.56亿元、2.06亿元、1.89亿元、3.87亿元。2019年末负债总额比2018年末增长105.54%。 日久光电货币资金不敌短期借款。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货币资金分别为5497.51万元、9871.12万元、6190.86万元、1.13亿元。短期借款的余额分别为6500万元、1.01亿元、9597.21万元、1.83亿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1.14%、55.07%、54.63%、60.64%。 日久光电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06%、30.44%、35.10%、35.65%。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4.32%、27.84%、23.25%。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881.15万元、1.27亿元、1.60亿元、2.06亿元,2017年末增长率为61.71%,2018年末增长率为25.58%,2019年末增长率为28.44%。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分别为3.99、3.15、3.24、3.02。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2.80、2.82、2.81。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822.06万元、9614.27万元、1.11亿元、9565.50万元;2017年末增长率为40.93%、2018年末增长率为15.38%,2019年末同比降幅13.77%。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存货周转率(次/年)分别为3.78、2.75、2.94、3.45。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76、3.11、3.54。 日久光电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ITO导电膜产品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61%、99.48%、97.16%、97.14%。 日久光电主要产品的销售单价呈下滑趋势。150Ω方阻ITO导电膜各期销售收入占比为 91%-98%。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150Ω方阻ITO导电膜产品平均单位售价分别为91.55元/平方米、79.73元/平方米、77.01元/平方米、75.80元/平方米。 日久光电供应商集中度较高。2016年至2019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0.70%、85.64%、85.81%、81.81%。此外,日久光电的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45%、39.32%、43.53%、45.11%,集中度逐年提高。 2016年至2019年,日久光电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49.92万元、1082.30万元、1697.83万元、2186.05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4.13%、3.33%、3.65%、3.97%。2016年至2018年,同行业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5.22%、5.98%、5.41%。 2016年至2019年,日久光电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44%、3.69%、3.18%、3.13%。2016年至2018年,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64%、2.34%、2.48%。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日久光电的实际控制人陈超涉及4项诉讼、执行案件。陈超为相关借款人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因借款人暂时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引发诉讼,法院判决(调解)陈超根据担保合同约定承担担保责任。根据和解协议,对于上述担保债务,陈超未来几年最高应承担的担保责任金额合计3486.33万元。 2016年,日久光电曾向关联方拆出资金用以完成银行个人存款揽储任务,存在不规范的情形。日久光电表示,不违反《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之规定,不构成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据中国能源报,此次日久光电计划募集约4.98亿元资金,其中约4.53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平米ITO导电膜建设项目,但该ITO项目被疑为公司曾经存在的“老项目”,且已在建设。 据,携带亮丽业绩闯关的日久光电IPO前存在股权频繁变动情况。从招股书来看,IPO申报前一年内日久光电存在三次增资及转让,新增12名股东,其中包括7名自然人股东。实际上,该事项也曾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在证监会此前下发的首发反馈意见中,证监会曾要求日久光电按照《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一)》的相关要求,对相关股东进行全面核查。 据和讯网报道,截至目前,很多日韩企业虽然放弃了ITO导电膜的生产,但仍然牢牢掌控着上游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市场。ITO导电膜的生产所需的高品质原料,如光学级PET基膜、ITO靶材、涂布液等均由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少数厂商生产。在采购模式方面,日久光电通过境外厂商旗下的贸易公司或者代理商进行采购。事实上,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等因素影响,从而出现原材料断供的情形。 据投资者网,这种严重依赖别国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非常危险,较为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原材料断供的局面。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通过对比日久光电新三板与IPO的招股书发现,2015年日久光电与第一批股东签订对赌协议的16名股东中,至今仍为日久光电股东的尚存14人。那么这14为股东是看好日久光电潜力?还是对赌协议中有足够的利益使其留下?由于对赌条款易对发行人股东及股权结构产生影响,若要顺利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一般均需在申报前妥善处理投资机构与IPO企业或其实际控制人、股东签订的对赌协议,杜绝对IPO企业不利的协议条款。那么日久光电是否完全杜绝了不利条款呢? 中国经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日久光电,截至发稿,采访邮件暂未收到回复。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的子公司为日久光电股东 日久光电主要从事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超、陈晓俐。陈超、陈晓俐为兄妹关系,两人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公司20.7474%和14.3247%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35.0721%的股份。同时,陈超通过其所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兴日投资间接持有公司3.7951%的股份。 日久光电曾于2016年1月5日正式挂牌新三板,并在2017年4月25日终止挂牌。 日久光电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本次发行前,日久光电总股本为2108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2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全部为新股发行,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 中信投资为日久光电的股东,持股比例2.3833%。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投资为中信证券的全资子公司。 日久光电本次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4.53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平米ITO导电膜建设项目,45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 ITO导电膜建设项目被疑为“老项目” 据中国能源报,招股书显示,此次日久光电计划募集约4.98亿元资金,其中约4.53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平米ITO导电膜建设项目,但该ITO项目被疑为公司曾经存在的“老项目”,且已在建设。 相关资料显示,此次申报的ITO导电膜建设项目与公司2018年时申报的内容差异并不大,不过按材料披露所示,当年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2.92亿元,而如今的招股书中披露却升至4.53亿元。 原环评申报建设内容显示,在厂区预留的发展用地进行扩建,扩建厂房11000平方米,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并在新增的厂房内增加磁控溅射镀膜机等设备6台套,进行薄膜材料的生产,生产规模为年产高阻隔膜等显示器用光学薄膜材料2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膜等车辆及建筑玻璃用安全防爆节能薄膜材料1300万平方米,ITO导电薄膜300万平方米。 而本次环评申报变更调整为,在厂区预留的发展用地进行扩建,扩建厂房10000平方米及建设相应配套设施(其中辅助用房1000平方米),并购置磁控溅射镀膜机5台,覆膜机5套,分切机4套等生产设备,年产ITO导电膜共计500万平方米。 记者梳理后发现,两次申报内容差异不大,但投资金额却相差1.61亿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敌同期营收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元、3.25亿元、4.66亿元、5.51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28亿元、2.65亿元、4.25亿元、4.71亿元。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608.25万元、4061.63万元、7723.35万元、8489.9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95.08万元、2485.33万元、8591.21万元、8076.91万元。 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产品的销售单价逐年下滑 自成立以来,日久光电专注于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主要是ITO导电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日久光电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ITO导电膜产品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61%、99.48%、97.16%、97.14%。 150Ω方阻ITO导电膜各期销售收入占比为 91%-98%。日久光电主要产品的销售单价呈下滑趋势。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150Ω方阻ITO导电膜产品平均单位售价分别为91.55元/平方米、79.73元/平方米、77.01元/平方米、75.80元/平方米。 日久光电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主业,主营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8%左右。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ITO导电膜和光学装饰膜。150Ω方阻ITO导电膜各期销售收入占比为91%-98%。 日久光电指出,ITO导电膜为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的触摸屏。行业发展初期,该产品主要被日韩厂商垄断,价格较高。随着国内厂商逐渐掌握相关技术与工艺实现进口替代,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因消费电子市场竞争程度高,终端厂商将价格压力向上游传导,ITO导电膜产品价格在报告期内呈下降趋势。 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值 日久光电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并且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06%、30.44%、35.10%、35.65%。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4.32%、27.84%、23.25%。 日久光电表示,总体上,除万顺新材(300057)生产少量的ITO导电膜外,上述公司的产品类别和工艺技术与发行人产品存在差异。报告期内,佛那个是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自2016年下半年实现了IM消影膜自涂,随着自涂比例不断提升,产品单位成本下降明显;同时,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规模化效应明显。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超80% 日久光电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PET基膜、PET高温保护膜、ITO靶材、Si靶材和涂布液等。因上游原材料厂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公司选择采购与自身产品技术、生产工艺最为匹配的供应商产品,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2016年-2019年,日久光电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0.70%、85.64%、85.81%、81.81%。 日久光电表示,尽管公司与主要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供货协议,保持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且该些原材料生产厂商均为日、韩的国际知名企业,但若该等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供应及时性与服务响应等方面不能满足公司业务需求,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公司若临时切换新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也会影响到产品稳定性、生产工艺调整、下游及终端客户认可程度等。 此外,2016-2019年,日久光电的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45%、39.32%、43.53%、45.11%,集中度逐年提高。 据和讯网报道,截至目前,很多日韩企业虽然放弃了ITO导电膜的生产,但仍然牢牢掌控着上游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市场。ITO导电膜的生产所需的高品质原料,如光学级PET基膜、ITO靶材、涂布液等均由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少数厂商生产。在采购模式方面,日久光电通过境外厂商旗下的贸易公司或者代理商进行采购。 事实上,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等因素影响,从而出现原材料断供的情形。 投资者网也报道称,这种严重依赖别国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非常危险,较为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原材料断供的局面。 201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06亿元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881.15万元、1.27亿元、1.60亿元、2.06亿元,2017年末增长率为61.71%,2018年末增长率为25.58%,2019年末增长率为28.44%。 日久光电表示,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呈增长趋势,主要系公司收入规模的增长以及客户结构变化所致。首先,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总体随收入增长逐年增加。其次,报告期内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改善,公司下游客户已覆盖合力泰(002217)、台冠科技、蓝思科技(300433)、南京华睿川、业际电子、信利光电、帝晶光电、骏达光电、贵州达沃斯、联创电子(002036)等各知名触控模组厂商,该类客户采购规模较大且较为稳定,故相对于中小客户,公司给予的信用周期较长。随着公司对上述知名触控模组厂商的销售占比进一步提高,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加。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分别为3.99、3.15、3.24、3.02。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2.80、2.82、2.81。 货币资金不敌短期借款 2019年短期借款余额增长90%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资产总计4.49亿元、5.79亿元、7.18亿元、10.02亿元;负债合计1.56亿元、2.06亿元、1.89亿元、3.87亿元。 日久光电表示,2018年末负债总额比2017年末降低8.55%,主要系长期借款减少。2019年末负债总额比2018年末增长105.54%,主要系公司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及子公司浙江日久厂房建设、设备购置对资金需求较大,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增长较快所致。 日久光电货币资金不敌短期借款。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货币资金分别为5497.51万元、9871.12万元、6190.86万元、1.13亿元。 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日久光电短期借款的余额分别为6500万元、1.01亿元、9597.21万元、1.83亿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1.14%、55.07%、54.63%、60.64%。 日久光电表示,报告期各期末,短期借款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是公司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对资金需求增加所致。2019年末短期借款余额较2018年末增长90.33%,主要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以及补充日常经营流动资金。 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低于同行业均值 2016年至2019年,日久光电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49.92万元、1082.30万元、1697.83万元、2186.05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4.13%、3.33%、3.65%、3.97%。 2016年至2018年,同行业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5.22%、5.98%、5.41%。 销售费用率连续三年高于同行业均值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日久光电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44%、3.69%、3.18%、3.13%。2016年、2017年、2018年,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64%、2.34%、2.48%。 日久光电表示,销售费用率受到销售规模、产品结构、销售模式、客户结构等因素影响。一般而言,销售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明显,销售费用率越低。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呈下滑趋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维护成本较低,销售费用上升幅度较经营规模扩大幅度小。 借款人暂时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引发诉讼实控人陈超承担担保责任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日久光电的实际控制人陈超涉及4项诉讼、执行案件。债权人涉及两家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永康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永康支行。其中,兴业银行有一起,浦发银行有三起。判决或调解本金(仅与陈超相关部分)合计5489万元。 日久光电表示,各案件形成的原因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陈超为相关借款人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因借款人暂时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而引发诉讼,法院判决(调解)陈超根据担保合同约定承担担保责任。上述各案件,债权人均已与相应的借款人、保证人达成和解协议,目前均由债务人或保证人正常还款。 上述四项因担保引发的诉讼中,陈超的担保方式均为“连带责任保证”,借款人分别是永康市鼎源工贸有限公司 、浙江福日工贸有限公司、浙江鸿拓实业有限公司、永康市超帅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根据和解协议,对于上述担保债务,陈超未来几年最高应承担的担保责任金额合计3486.33万元。 日久光电指出,目前达成和解协议的各笔正在按照和解协议按时分期还款,未再出现违约行为。如其他债务人、担保人未能按期还款或失去还款能力,陈超作为担保方,其个人及家庭资产、未来收入及分红所得足以偿付上述债务,陈超具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在陈超按约履行债务的情况下,陈超所持发行人股份不存在被冻结或被强制执行的风险。 曾向关联方拆出资金完成个人存款揽储任务 2016年,日久光电曾向关联方拆出资金用以完成银行个人存款揽储任务,存在不规范的情形,但该等情形不属于《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所规定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股东权利或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未造成公司重大损失,且已整改合格。 日久光电指出,上述资金拆出已在事后取得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股东大会的确认。目前,发行人已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防范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该等内控制度能有效防范上述情形的再次发生。 此外,2017年2月,日久光电向关联方陈超拆入资金100万元。上述资金拆借的主要用途为公司临时资金周转,由于利息影响金额较小,因此未计提利息。截至2017年3月,上述资金拆借均已足额清偿,各方之间不存在纠纷或潜在争议。 股权频繁变动引关注 据,携带亮丽业绩闯关的日久光电IPO前存在股权频繁变动情况。从招股书来看,IPO申报前一年内日久光电存在三次增资及转让,新增12名股东,其中包括7名自然人股东。 股权频繁变动情况不免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该事项也曾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在证监会此前下发的首发反馈意见中,证监会曾要求日久光电按照《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一)》的相关要求,对相关股东进行全面核查。 另外,证监会还要求日久光电补充披露海宁海睿等完成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的时间,并说明海宁海睿等4名股东的股份锁定承诺是否符合《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一)》的要求。 “对赌协议”致“回购股份”会否再次上演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日久光电申报新三板挂牌时与股东签署过对赌协议,据日久光电新三板申报稿披露:“2015 年 6 月,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以下简称“原股东”)分别与16名新股东签署《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原股东在该《补充协议》中承诺公司2015年度完成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2016年度完成净利润不低于 3000 万元;若公司 2015 年、2016 年任一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不能达到承诺净利润的90%或公司在2016年6月30日之前未能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则新股东有权要求公司第一大股东陈超与第二大股东应晓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回购价格按照以下孰高者确定:(1)按照投资金额的10%年复合利率计算的本利之和;(2)回购时新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对应的经审计的净资产额。” 根据已有资料看来,日久光电在2016年6月30日前顺利在新三板挂牌,理论上应该是“赌”赢了,但根据此次招股书中却披露:“公司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等议案后,为维护未出席本次会议股东以及虽出席本次会议但投反对或弃权票股东(以下简称“相关股东")的利益,公司实际控制人陈超、陈晓俐于2017年3月16 日作出承诺,承诺对相关股东所持日久光电的股份进行收购,收购价格按如下价格孰高者执行:(1)该等股东取得公司股份时的价格按年化收益率10%回购; (2)自承诺日往前6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回购是股东的要求。 通过对比日久光电新三板与IPO的招股书发现,2015年日久光电与第一批股东签订对赌协议的16名股东中,至今仍为日久光电股东的尚存14人(下图标记下划线),那么这14为股东是看好日久光电潜力?还是对赌协议中有足够的利益使其留下? 近年来,在IPO企业中出现大量风投机构专业股权投资机构等机构股东,这些投资机构为保证投资利益,往往与IPO企业或其实际控制人、股东签订对赌协议。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由于对赌条款易对发行人股东及股权结构产生影响,若要顺利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一般均需在申报前妥善处理投资机构与IPO企业或其实际控制人、股东签订的对赌协议,杜绝对IPO企业不利的协议条款。那么日久光电是否完全杜绝了不利条款呢? (责任编辑:关婧)
兴业矿业公告,持股7.94%的公司股东西北矿业计划自本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63,543,0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46%。
中国卫星公告,公司关注到有部分媒体发表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空间院宇航系统总体重组的相关报道,并对公司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经向控股股东核实,本次空间院宇航系统总体业务优化,是空间院非上市公司体系业务的优化,不涉及上市公司现有业务体系的调整。本次业务优化不会对中国卫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产生影响,不会对中国卫星股权结构产生影响,目前对中国卫星业务没有直接重大影响。
围绕着顺利办的控制权争夺战,正当两大股东鏖战之际,一些微妙的“变数”突然到来。 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顺利办第二股东及相关方推荐或提名的董监高相继请辞,将董事会、监事会席位“拱手相让”。而这正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梦寐以求的。“目前,并不知悉上述董事、监事为何突然请辞。更关键的是,上市公司没有了控制权争夺战,可以安心回归发展,这对任一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都是好事。”有接近公司的人士表示。 多位董监高相继请辞 顺利办公告显示,公司8月14日收到董事连杰的书面辞职报告,称其认为公司目前的客观状态已无法达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其董事正常履职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本着对公司、全体股东及其本人负责的精神和原则,特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连杰是顺利办第二大股东连良桂之子,是本次控制权争夺战的核心当事一方。 一季报显示,顺利办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两大股东持股差距微弱。其中,连良桂持股16.78%,其中约99.96%处于质押状态。彭聪及其一致行动人百达永信则通过新近增持,合计持股增至17.18%,反超成为顺利办第一大股东。 退出的还有连良桂的昔日一致行动人——天津泰达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泰达”)方面。据公告,天津泰达及其全资子公司广西泰达新原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于8月7日至8月11日期间减持了顺利办2%股份,持股比例降至3%。8月14日,顺利办收到董事赵侠的书面辞职报告,其鉴于天津泰达及子公司已经减持公司股票,请辞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赵侠不再担任顺利办任何职务。 8月14日请辞的还有顺利办监事于秀芳及王进。 此前的8月6日,顺利办公告称,独立董事张青、王爱俭一同请辞。这被视作顺利办控制权争夺战出现微妙变化的开端。“独立董事的退出,让董事会格局起了关键的变化。”上述人士认为。 第一大股东曾提议罢免 事实上,本次顺利办请辞的两位非独立董事、两位独立董事、两位监事,正是顺利办第一大股东彭聪及其一致行动人百达永信一方筹划罢免的对象。 彭聪、百达永信在此前股东提案中指称,今年5月6日至27日,顺利办董事连杰、赵侠,独立董事王爱俭、张青等人,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会议召集条件和程序,擅自召集、召开临时董事会并作出决议、公告,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其中的高潮,即是顺利办上述董事于5月27日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免去彭聪公司董事长职务的议案》《关于推举连杰暂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的议案》等。 不过,根据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法院下达的《民事裁定书》,上述董事会决议第一时间被裁定“叫停”,彭聪恢复行使顺利办董事长、总裁职务。此后,青海证监局下达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定5月27日董事会会议存在多方面问题。 “申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对董事会进行改选是不得已的办法,彭聪一方一直在尽力负责上市公司主业经营,但部分董事与人员的发难,极大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彭聪方面相关人士此前表示。 为此,根据彭聪、百达永信一方申请,顺利办原计划于8月10日召开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审议多项议案,包括罢免董事连杰、赵侠,独立董事王爱俭、张青,监事于秀芳、王进的议案。同时,根据彭聪、百达永信一方提议,拟选举汪洋、高杨、吴亚、陈胜华为董事,选举刘强、林琨为监事。 与此同时,连良桂、天津泰达等方也曾一并提交相关函件及议案,提请在8月10日临时股东大会上增加《关于提请免去彭聪公司董事职务的议案》。 不过,就在8月6日,顺利办监事会以彭聪、百达永信一方未提供完备材料为由,戏剧性地取消了8月10日临时股东大会。 “尽管8月10日临时股东大会没开成,但实际上已经起到了罢免的效果,相关董事、监事皆已辞职。”彭聪一方人士表示。 董事会、监事会将改选 根据安排,顺利办将在8月2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补选吴亚、陈胜华为独立董事。公告显示,吴亚、陈胜华由顺利办第一大股东彭聪及其控制的百达永信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连良桂一方暂时放弃了提名与推荐。在相关董事会会议上,连杰未参加会议亦未授权委托其他董事代为行使表决权。 8月16日,顺利办再收到股东田野、浙江自贸区顺利办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财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提交的相关函件与议案, 鉴于公司董事赵侠、连杰,监事王进、于秀芳已经请辞,提议在8月28日临时股东大会上补选汪洋、高杨为董事,刘强、林琨为监事。 履历显示,汪洋现任神州易桥副总裁,高杨为北京文化艺术资源研究院理事长,刘强为神州易桥业务产品部和运营中心总监,林琨任神州易桥内控中心总监。 目前,顺利办两大股东阵营之间持股差距微弱,届时的董事会、监事会补选、改选,将有可能更多依仗青海国资与中小投资者的力量。 “若董事会、监事会顺利得到改选,届时,顺利办核心主业及核心子公司神州易桥的部分高管与骨干员工将补充进董事会与监事会,这将对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有所裨益。”接近顺利办的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