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上海和新加坡在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二者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各具优势,在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发表致辞称,全球经济几乎每十年就遇上一次重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新冠疫情。这场新冠疫情是我们至今所面对最严峻的危机,只有全球经济体系保持开放和互通,各国才能取得发展和繁荣。他说,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曾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目前全球正在逐步重启经济,而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合作至关重要,未来新加坡和上海在多方面将继续紧密合作。 首先,人民币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新加坡是中国以外的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目前,全球人民币使用量在上升,这也正是受到投资、跨境贸易驱动。 “未来将强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地支持东南亚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投资贸易往来。” 王瑞杰说,目前新交所的人民币衍生产品拥有全球最高的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去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及,新加坡是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我们支持新加坡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好发展,成为人民币投资、持有和交易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王瑞杰还表示,还需要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链接,扩大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合作。 记者也获悉,新交所未来也有望推出挂钩中国债券的指数产品等,同时更多中概股和其他中国企业到新交所上市也值得期待。 事实上,沪新合作加速的势头从2019年开始就显露迹象。王瑞杰此次称,2019年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召开首次会议,新沪企业和机构在会议上签署五项谅解备忘录。 据悉,谅解备忘录为两地在国际仲裁、金融、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创新和初创企业等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新沪理事会的启动是新中两国关系深化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体现了新加坡和上海共有的国际视野,以及两地作为各自区域的国际门户的战略角色。以金融为例,王瑞杰当时就指出,上海和新加坡分别是中国和东南亚的主要金融门户,双方可加深金融互联互通,例如在人民币跨境业务、房地产信托、金融科技等方面开展合作。 “鉴于我们在多个潜在的领域将展开更密切的合作,我很高兴向大家宣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今年将在上海设立第二个驻华代表处。 ”他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疫情之下,在谈到金融对于全球重启经济的作用时,他说各国可以在三大领域展开合作。首先,亚洲基建融资每年需要大量资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通过包容、透明和面向市场的原则,协助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各国也可以和多边开发银行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展开合作。其次,可以通过绿色融资推动可持续的改变,应对环境和气候方面的风险。王瑞杰指出,这个领域的潜力相当可观,据估计,中国每年的绿色融资需求大约是6000亿美元,东南亚每年的需求大约2000亿美元。第三,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也是有潜力的领域。“数字革命将重塑金融领域,使人们能够以较低廉的收费更轻易地获得金融服务。”王瑞杰表示,我们通过数字金融推广普惠金融,以更好地支持减贫工作。
新加坡是全球、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和资管中心之一,近两年中新合作持续推进。在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期间,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表示将强化沪新合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今年将在上海设立第二个驻华代表处。 事实上,去年沪新两地在金融、资管领域的合作就已提速。例如,当时国内首家期货公司东证期货“出海”新加坡,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同时,新加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富敦资金管理有限公司(Fullerton FundManagement,下称“富敦”)加速开拓中国资管市场,此前其在上海设立的“洋私募”富敦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富敦上海”)已发行多只A股产品,东方证券是其在上海重要的合作伙伴。 富敦上海总经理张军对表示,新加坡在资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比起欧美机构,新加坡资管机构的优势在于其管理体系更为灵活。而且新加坡与中国文化接近、语言相通,风格同样务实,因此新加坡机构也更能够接受中国的理念。“随着中国资管领域打破刚兑、净值化转型的趋势确立,拥有坚实基础的外资机构在国内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新加坡巨头加码中国资管市场 在2003年成立之前,富敦的投资团队是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内部的资金管理部门。作为富敦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富敦上海于2013年12月成立,2017年正式登记成为WFOE PFM(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今年6月,张军刚刚到任富敦上海总经理。富敦上海将进一步强化人员配置、丰富产品线,加码对中国资管市场的布局。 “当前外资已经可以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和内资不再有区别。但成立公募基金并不简单,后台搭建、人员构架、系统、产品线等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贸然推进。对外资资管机构而言,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做大做强。”张军表示。 未来,除了现有的权益投资团队,富敦上海表示将培育固定收益团队,并将进一步丰富投资策略,将新加坡一些适用于中国的投资策略引入。例如,高收益债就是在海外发展成熟的投资品种,但在中国尚不存在。在此前的市场巨震下,高收益债市场显现投资价值。在富敦上海看来,多数亚洲投资级公司IG和BB级公司都具有资产负债表韧性,能够承受因疫情而导致的收益和现金流损失。 对于中国股市,他也持积极看法。“当前中国股市18倍的市盈率仍然合理。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放水、搞强刺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率先恢复、疫情得到控制并坚持‘放水养鱼’的政策原则,中国市场必然会成为全球资金积极布局的标的。” 沪新金融合作持续推进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如何开拓中国市场渠道至关重要。张军认为,后续将加强和东方证券等中方机构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限于产品销售,也包括投研服务、托管等全面的合作模式。 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沪新合作的一种体现。 2019年5月,东方证券董事长潘鑫军应邀出席上海市-新加坡全面合作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王瑞杰和上海市市长应勇的见证下,东方证券与富敦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WFOE产品代销、托管外包、交易业务、海外业务以及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的双边合作。 新加坡作为全球顶级商品交易中心和首个大中华地区以外获得人民币清算行的金融中心,在我国产业资本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对中国期货行业也具有吸引力,东证新加坡公司将成为东证期货开展国际业务的一个支点,帮助更多国内客户便捷地参与国际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交易。 后续的沪新合作将拓展至更为广泛的领域。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从“建起来”迈向“强起来”,此次王瑞杰表示,未来还需要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连接,扩大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的合作。记者也获悉,未来新加坡交易所有望推出挂钩中国债券的指数产品等,同时更多中概股和其他中国企业到新交所上市也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立双边关系30周年,金融合作则一直是双边关系中的亮点。今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收官之年,上海如何在高水平上再出发,成为新的议题。上海与新加坡这个传统的亚洲金融中心的合作交流,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 6月18日下午,在第十二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题为“加强沪新金融合作——伙伴城市专场·新加坡”的专题讨论聚集了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多位重磅嘉宾,线上线下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在人民币国际化、数字金融以及绿色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强壮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这些嘉宾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星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古普塔(Piyush Gupta),以及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剑波。讨论会的主持人为《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 沪新金融合作基础广泛 孟文能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新加坡的银行不断深化与上海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新加坡星展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已经在贷款银团和联合债券承销方面开展了合作,新加坡华侨银行也在数字银行和供应链融资方面与上海银行深入合作。 在银行合作之上,沪新两地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加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和上海市金融监管局自2017年以来联合组织了两市金融机构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与论坛。今年还将启动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的金融工作小组,目的就是要促进两市的金融机构参与各自的金融领域,比如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产品创新。今年8月,新加坡金管局将在上海成立继北京之后第二个中国代表处,这证明了新加坡对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看重。 孟文能认为,未来上海和新加坡需要在绿色金融领域继续合作,建立金融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发展绿色金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利用创新技术推动绿色金融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未来,上海和新加坡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以及后续的债券通为沪港两地资本市场注入活水。作为亚洲最大的外汇和期货交易市场,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在会上表示,加强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仍是重中之重。在金融科技等领域,沪新两地交易所之间可以借助数据+金融技术,建立一定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透明度和价格发行的机制,更广泛地吸引全球的参与。 柯宗盛说:“当前,国际投资人非常希望能够参与中国的快速增长,中国投资人也很想让自己的投资组合更多样化,进入全世界。新加坡是一个亚洲机构投资人非常密集的财富管理中心,与上海的合作能够支持双向市场上资金的互动,帮助中国公司获得更多的外资流入,协助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同时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深入发展,打造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资金的发源地。”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上午的论坛中也表示,未来需要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连接,扩大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合作。记者获悉,新交所未来有望推出挂钩中国债券的指数产品等,同时更多中概股和其他中国企业到新交所上市也值得期待。 古普塔认为,沪新未来的合作主要在三大方向:一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融资项目,新加坡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融资工具,建立基础设施或者项目融资的债权,对接需求;二是推动、深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在股票和房产信托市场,双方可以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联合房托指数、沪新的债券通等;三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可以让新加坡的银行直接交易在岸人民币,实现对离岸人民币的交易补充和风险对冲。 此外,古普塔对沪新加强数字伙伴关系,共同利用区块链技术,参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国际推广,以及合作建立多样化的绿色融资评估标准和排放交易机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做大做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今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收官之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中国股票市值、债券市值都位居全球第二,按照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上海位居全球第四,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未来,沪新合作的强化则将推动上海更好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任德奇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从“建起来”到“强起来”,还需要在高水平上再出发,尤其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占比、参与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主要的新兴经济体。 任德奇称,沪新需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加坡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关的软环境和国际接轨,运营全球资金方面经验丰富。沪新双方优势互补,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承担重要的使命,而且作为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市场主体,上海拥有海量的需求,与新加坡的合作可以重点围绕着拓展要素市场的广度深度、促进投资者国际化来进行。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三角互动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郑杨表示,新加坡是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正加快海外布局“走出去”的重要一站。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加坡的机构和企业来上海发展。金融机构合作方面,新加坡对金融科技的掌握和探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上海目前正在建设科创中心,将构建金融科技的产业生态链,形成群体优势,加强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联动效应。同时,上海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管理部门之间还将继续开展金融人才合作,完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同业经验的共享,为两地金融人才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未来,沪新双方也将加强人民币方面的合作。新加坡是中国以外的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目前,受到投资、跨境贸易驱动,全球人民币使用量、需求量在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此次论坛演讲中就表示,上海可以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先行先试。 蔡剑波表示,银联国际将发挥自身的网络和电子支付产品优势,与新加坡机构共同打造人民币支付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支付网络,推动数字化的支付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新沪两地和区域间的跨境支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便捷的资金融通,服务两地企业合作。在满足双方监管要求基础上,探索中新之间更便捷、快速的资金流通方案。比如在境内资金转出方面,为中国企业向新加坡企业汇款提供便捷服务。在境外资金的转入方面,为新加坡的贸易采购商向境内供应商付款提供虚拟卡支付渠道等,助力两地间资金流转便捷畅通。
今天,我是以浦发银行和浦发硅谷银行董事长的新身份,站在市场机构的角度,参加这次在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如期召开的新一届陆家嘴论坛。我谈四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新加坡有很多优势值得上海学习借鉴。新加坡借助自由开放的体制机制,建立了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高效配置全球金融资源;持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不仅建立了与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完备法律体系和税收制度,同时还非常注重教育、医疗等能够留住人才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金融监管的服务功能,形成了精准、到位、有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提升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创新能力稳居全球前列,科研创新环境优势明显,金融科技监管水平世界领先。 新加坡一直是全球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第二大财富管理中心;集聚了7000多家跨国公司,其中4200多家设立区域总部,1/3的财富500强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总部型金融机构在新加坡有1200多家,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公司有33家在新加坡设立机构,管理资产已超过2万亿美元。 第二,沪新金融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今年是中新两国建交30周年,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且叠加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中新两国围绕公共卫生、物资保障、经济恢复、人员往来等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在危难中见证了友谊,为沪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近期,沪新建立了“快捷通道”,为沪新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和新加坡都是开放型经济的受益者,面对疫情,沪新两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增强互信,共同对抗疫情冲击,也为世界金融治理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是对疫情冲击的最有效应对,开放包容是我们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上海广受全球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上海将坚定走对外开放道路,利用临港自贸新片区建设的新契机,以更大力度进行金融改革开放,应对外部挑战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沪新双方在服务“一带一路”、要素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金融人才等诸多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发展前景。 自2015年起,沪新双方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上海——新加坡金融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主要合作国家。在此前提下,沪新可以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提升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的投融资服务功能;在金融机构合作方面,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正在加快海外布局,新加坡是“走出去”的重要一站。同时,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来上海发展;在金融科技合作方面,新加坡正在实施“智慧国家2025”计划,对金融科技的掌握和探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上海目前正在建设科创中心,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链,形成集群优势,加强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联动效应;在金融人才合作方面,过去几年,上海—新加坡金融机构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培训越来越多,成效也越来越好。下一步,我们可以继续推进完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同业经验共享,为两地金融人才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 第三,沪新两地金融企业业务发展绩效显著。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合作,新加坡星展、大华、华侨银行等在上海发展得非常不错。浦发银行新加坡分行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准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也说明了上海的金融企业在新加坡发展的前景也是很广阔的。过去三年,浦发银行新加坡分行业务范围持续拓展,已从内保外贷、跨境直贷、银团贷款等传统业务,逐步扩大到各类贸易融资、境外并购贷款、债券自营投资和承销、外汇和利率衍生品服务等结构性、定制化金融服务,银企合作层级持续提升。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领域,从最初只经营铁矿石业务,逐步扩展到棕榈油、原油等主流业务品种。此外,还配套提供即期、远期、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服务,帮助大宗商品贸易商规避利率和汇率风险。 下一步,浦发银行将更加积极作为,主动连接和服务好两个市场。希望在中国和新加坡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能积极与新加坡先进同业加强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延伸服务渠道,共同服务好沪新两地的客户。 最后,沪新银行业要共克时艰难、化危为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对沪新银行业来说挑战较大:一是伴随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合意资产投放难度加大;二是在利率下行趋势下,息差持续收窄;三是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对交易类和财富管理类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四是进出口型企业及很多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迁压力。为此,大家要科学研判,大胆创新,善于危中见机。 一方面,要落实好国家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稳就业、保企业,切实服务好实体企业特别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做好应急融资接续服务工作,同时也要防范道德风险。浦发银行自去年下半年就率先推出了“无还本续贷”服务,为小微企业和科创企业“空中加油”续贷。目前,已经解决了数百家企业的续贷问题,合计金额已达到10多亿元。后续,浦发银行还将进一步加大无还本续贷等服务的推广力度。另一方面,疫情也为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要借助金融科技赋能,让银行可以更加便利地触达、服务好广大客户。浦发银行推出的“金融数字人”、智能客服、智能外呼等释放了大量人力,大力开展无接触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最近在《浦发银行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将数字科技和客户体验作为双轮驱动。作为业内率先提出“开放银行”理念的商业银行,浦发银行将不断加大金融科技队伍建设,积极打造数字化服务的经营特色。至今,已与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成立了9个联合创新实验室,“科技合作共同体”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的良好生态。2019年11月,浦发银行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国际金融科技创新大赛”,这是我们对接国际金融科技前沿领域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还将积极响应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孟文能行长的邀请,参加新加坡“科技金融节”,并计划在新加坡设立创新中心,开展金融创新场景研究与产品孵化。同时,对接海外一流科技企业,不断发掘具有潜力的科技公司作为合作对象,持续提升浦发银行金融科技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主动顺应金融服务数字化的转型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还剩下什么大赛道是字节跳动公司没有进入的?过去我们习惯把这句话放在A或T头上,现在ByteDance也适用。金融时报昨天报道了字节跳动联合新加坡“李氏家族”(非政客,此乃新加坡OCBC华侨银行的背后控制人)申请当地数字银行牌照的消息。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左右,字节跳动就已经在走申请程序,一千二百字在今年初时写过一篇《蚂蚁金服Grab雷蛇追逐新加坡银行牌照背后》,字节跳动就在这一批申请者中,熟悉的申请者中还有小米公司。这些消息未经字节跳动官方证实。当时申请的有27家左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计划针对非银行企业发放5张牌照,其中两张是全业务牌照(full bank),就是to C和to B的业务都能做,另外三张是批发银行牌照(wholesale bank),只能做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等,不能碰零售业务。资质上的区分条件是,由当地实体控制的才有资格申请全银行牌照,外资目前只能申请批发银行牌照。从申请热度看,全球互联网科技公司在争抢新加坡金融业数字化改革的这一波政策红利。与李氏家族旗下财团的合作究竟是何种方式,是否涉及合资公司等更深的联系,金融时报尚未说明。但从资质上看,字节跳动申请的应该还是批发银行牌照,与Grab这种新加坡实体不同。它这次与当地传统银行合作有可能是进一步增加“中签”几率,而非改变申请性质,Grab、雷蛇等申请者也采取了类似的合作形式。这个李氏家族的成员是淡马锡信托基金的创始人,而淡马锡信托基金隶属于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集团。看来字节跳动这回人脉够硬了。从ByteDance官网上找到字节跳动这家公司的全球实体架构图,它在新加坡是有分公司的,且不止一个,外界也传管理层有意将海外总部就设在新加坡。对于想借助TikTok渗透东南亚与印度市场的字节跳动,新加坡的地理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国内厂商出海,几乎都绕不开马六甲,不管是云计算、游戏,还是电商、短视频。那么,做内容分发的字节跳动为什么要去拿一个批发银行的从业资质?如果说蚂蚁金服去申请,它本身已经构建起比较清晰的全球收付网络蓝图,似乎更合情合理。这里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行业趋势。由贝恩资本、谷歌、淡马锡联合发布的数据,图中粉色部分代表的东南亚地区贷款业务的预期增长规模最大,当地中小企业小额贷款需求持续旺盛。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本身具备大数据风控上的优势。但传统借贷市场赚取利息的传统盈利模式不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诉求,字节跳动是趁政策红利期争取先把机会占上,再谋划自己的业务,因此下面主要分析第二个视角——公司自身。我之前在一篇《Shopee提交东南亚电商成绩单:少年不识愁滋味》中分析过SEA集团,就是Shopee电商的母公司,总部也在新加坡。SEA集团最初是先有的游戏业务Garena,游戏有天然的支付场景,由此衍生出AirPay等支付业务,然后才诞生了Shopee,把早期积累的游戏用户,通过支付体验后导流给实物交易平台。这在用户信任关系与业务关联上都属于递进式的步骤,一环套一环,非常清晰。可见,游戏、电信运营商这些角色天然离支付和金融比较近,同时又与C端用户联系得很紧密。字节跳动现在做的主要是内容分发,TikTok在海外积累C端用户上势如破竹一般,但在B端商户上就有些场景逻辑上的阻碍,天然不是那么近。张一鸣已经将TikTok的海外管理权完全交给了外国人Kevin Mayer,接下来海外用户的变现应该是摆在后者面前的首要工作,海外商业化是要提速的。坐拥海量用户,对于TikTok最方便、毛利率最高的货币化方式就是广告。它已经掌握了C端流量,如果能够借助批发银行的中小企业服务巩固B端商户或广告主的联系,形成资金“闭环”,使商户或广告主紧密围绕在这个生态上,至少逻辑上是成立的。仅此而已吗?可能不会。比如字节跳动为什么要做游戏?最好不要割裂地去看一个个业务池,游戏是直播、电竞的上游,抖音需要上游有自己的IP;就类似于阅文对于腾讯新文创的价值,文学是影视剧的IP源头。眼下看,字节跳动主要是做内容分发,TikTok也是如此,但不排除它未来借助短视频、游戏出海,将C端流量导入到实物的分发上,也就是进入电商生态,这和SEA集团的衍生路径有点像。那时TikTok是在和Instagram和Facebook竞争,甚至是Shopee、Lazada电商,从广告到带货,而商户无疑是这个生态里的重中之重。相比于国内,东南亚市场现在处于流量红利期。国内移动支付领域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牢牢占据,字节跳动在这个领域已没有机会;而电商竞争从一二线一直打到下沉市场,异常激烈,抖音带货是可以冲一冲的,但增量市场很难突破,天花板可能没那么高。字节跳动“曲线绕道”东南亚,通过TikTok在年轻人中的高人气去做多元化的变现,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它算国产App出海最成功的一个,平台生态的搭建需要提速了。
雷蛇(01337-HK)公布,该公司的金融科技分支(Razer Fintech)已提交有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全数字银行牌照的申请以设立“Razer Youth Bank”。 根据新加坡金管局发布的指引,预计新加坡金管局将于2020年年中通知Razer Fintech其申请结果。 藉助该公司作为与年轻一代及千禧世代密不可分的生活品牌这一优势、该公司的全球布局及其建立的创新电子支付平台,Razer Fintech正计划透过建立全球首家Global Youth Bank(即Razer Youth Bank,总部将设于新加坡),将其金融科技领域扩展至数字银行服务。Razer Fintech已聚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财团,该等合作伙伴拟认购Razer Youth Bank的股权。该等战略合作伙伴包括Sheng Siong Holdings;FWD;linksure Global;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及Carro。就其申请而言,Razer Fintech亦已聚集部分全球领先的服务提供商、产品及技术平台合作伙伴以向Razer Youth Bank提供服务,包括Justco、Quantifeed、Saxo Markets、Real Vision、SkyScanner、SoCash、Turnkey Lender、V-Key及Visa。 该公司将适时确定详细的财团情况,并须待申请成功及设立Razer Youth Bank后方可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