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回应春运热点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1月28日,2021年春运大幕开启。今年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第一个春运,回家路安全顺畅吗?如何确保“疫情不因春运扩散”?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当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提倡“减”字 突出“防”字 “今年的春运比较特殊,情况比较复杂,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吴春耕说,据最新统计,今年春运期间预计累计发送旅客11.52亿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六成多、比2020年下降两成多。 虽然春运客流量少了,但人员流动较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吴春耕说,为了做好春运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成立了春运工作专班,并印发了2021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总体工作方案。 吴春耕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确保“疫情不因春运而扩散”—— 提倡“减”字,减少人员的流动聚集,减少在途时间。完善运输组织方案,优化运力调配,强化客运场所、旅游景区景点、农村地区等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提高疏运能力,减少旅客分散流动、减少集中聚集。 突出“防”字,严格做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全面严格落实乘客测温、查验健康码、全程佩戴口罩、“一米线”、控制客运载客率等防控措施,提高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消毒频次。严格落实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严格进口冷链物流及入境人员疫情防控。 优化服务 保障畅通 吴春耕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将进一步做好运输服务保障,优化路网运行服务,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理等相关工作。 据介绍,交通运输部已印发《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明确提出春运期间除因疫情防控需要或出现其他必须关停情况外,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应保持开通正常运营状态,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关闭。 此外,将加强路网运行监测,落实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加强对重要运输通道、旅游风景点周边道路等路段的运行监测,确保遇到有关情况及时处置;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与公安部、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加强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恶劣天气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保通保畅等工作。 “做好风险路段排查和整治等相关工作,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风险排查,完善风险等级较高路段安全防护措施,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吴春耕说。 强化进出中高风险地区客运管控 近期河北、北京等地出现局部疫情,部分地方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吴春耕说,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加强统筹调度和工作指导,采取综合举措,全力做好河北、北京等地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工作。 组建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会同公安部、民航局等部门和单位组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24小时运转,通过专班加强指挥调度,强化路网运行监测,全力做好重点人员、医疗物资、重点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 做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联合公安部、国家邮政局印发紧急明电,指导各相关地区积极做好应急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向全社会公布应急运输保障电话,24小时协调解决应急运输事项。指导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相关部门在定州市、邯郸市、深州市设立应急物资中转调运站。 强化进出中高风险地区客运管控。指导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切实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原则上暂停所有进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省际、市际客运班车、包车、跨城公交,以及出租汽车、顺风车跨城和城内拼车业务。
民航:统筹安排运力 做好内外防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讯(记者崔国强)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加速蔓延,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的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民航各单位严把疫情防控关口,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全力守护旅客平安和员工健康,确保圆满完成民航春运保障和疫情防控任务。 民航局表示,民航系统将继续把外防输入工作作为防控的重中之重,强调“人物同防”,抓紧源头,确保阻断疫情输入;做好内部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通报,春运前完成一线员工疫苗接种工作。为做好民航运输各个环节的防护工作,将对航空器、机场等场所设施定时通风和清洁消毒,对货物运输特别是冷链运输做好严密防控,对旅客出行全过程加强观察,及时提醒和引导旅客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因航班延误或取消引发旅客聚集和滞留,并妥善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旅客票务服务工作。 民航各单位将做好机上和地面各环节的服务,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出行环境。通过统筹智慧服务和传统服务,在推行无纸化出行的同时,保留人工柜台服务,为老年人航空出行提供便利。 1月26日,为响应国家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的号召,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民航局下发通知,明确自1月27日0时起,已购买1月28日至3月8日期间机票的旅客,均可办理免费退票或至少一次改期。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综合信息查询、航站楼室内定位导航、语音智能客服等服务,近期在3号航站楼上线了10台“智慧问询”设备。首都机场信息科技部工程师冯瑞霞介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设备特别升级了“戴口罩识别”功能,旅客全程无须摘下口罩,安心享受智能服务。 铁路:加强数据分析 灵活运能供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讯(记者齐慧)随着我国本土疫情多点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多地出台了减少人员流动的引导或限制性措施,铁路春运组织和疫情防控压力较大。 据介绍,为方便旅客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安排行程,铁路部门自1月29日起车票预售期调整为15天,同时免费退票期相应调整为8天。 在此前召开的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介绍,今年春运节前车票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客流将下调至2.96亿人次。 虽然这个运量比2019年春运的4.1亿人次有较大下降,但同比2020年仍增长了40.6%,而且不确定性增大,无法套用以往的春运经验,压力依然很大。“尽管总需求有所下降,在春运期间,我们仍将合理安排运能供给,确保旅客走得了、走得好。”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运力来看,去年合杭、合安、银西、郑太、京沈、连镇、盐通、潍莱高铁和京雄城际铁路,以及沪苏通、福平、大临、格库、阿富准铁路等一大批铁路新线投入运营,铁路网长度、密度都有了大幅增长。 在此基础上,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了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325列,主要货运通道增开货物列车114列。调图后,全国铁路客货列车开行总量分别达到10203列、20513列,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有了运力做保障,我们会根据疫情形势、客流变化,灵活机动安排,兼顾客货运输。”该负责人说,铁路部门将加强大数据分析,做好梯次运力安排,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公路:强化运输协同 保障路网运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讯(记者齐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运期间公路运输从总量到结构都将有明显变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了方便群众回家过年,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一是从时间上控制,错峰避峰。按照地方政府就地过年、错峰返乡返岗、避峰开学、预约限量接待旅游等相关政策要求,强化信息对接,加强运输组织,科学调配运力,减少人员集中流动;二是从数量上控制,控制载客率,10座及以上省际市际客运车辆应设置临时留观区,高、中、低风险地区客座率分别不超过50%、70%、90%。此外,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还制定疫情分类应对预案,及时启动响应区分零星散发疫情、局部聚集性疫情、较大规模疫情暴发等3种不同情况。 由于疫情影响,运力问题已经不再是今年公路春运的重点。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介绍,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客流变化特点,交通部门今年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综合运输协同衔接。今年春运期间,中长距离运输方面高铁、民航出行比例进一步提高,公路将进一步发挥“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做好旅客运输衔接工作。“特别是对新建机场、铁路客运站以及京广、沪昆等流量较大的高铁沿线车站旅客的运输衔接需求进行对接,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做好综合运输的运力衔接。”王绣春说。 二是强化公路路网运行保障。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判分析春运期间公路路网运行态势,针对可能出现的拥堵路段和收费站,提前制定和采取疏堵保畅措施,加大路网运营监测力度。
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原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元旦和春节(以下简称“两节”)期间,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增大,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为做好“两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严格个人防护。引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2.减少人员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 3.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频次,引导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走动和聚集。 4.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对感染高风险人员,维持城市运转的关键岗位人员等,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二、落实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守住疫情防控网底 5.“五有”。各社会单位、企业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到“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 6.“一网格”。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人员到户、到人,做好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加强巡回督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核实和报告。 三、落实行业防控责任,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7.引导错峰出行和线上消费。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春季开学时间,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同时做好节假日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引导务工人员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留在务工地过年,指导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做好加班工资支付和调休等工作,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监所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妥善处理群众接老人回家过节等情况。引导电商企业为群众采购提供便利,倡导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消费,疏解采购年货可能导致的人群聚集。 8.严控交通客流。科学组织售票和加强乘车管理,严格控制超员率。科学合理安排航班,避免旅客滞留和聚集。落实飞机、列车、长途客车、重点水域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实名购票、对号入座。做好进站(机场)、候车(机、船)等站区空间快速测温和客流引导。加快推动“健康码”全国一码通行,提高人员通行效率,避免因扫码查验等引起人员聚集。 9.提供便利化服务。优化交通管控措施,为自驾车群体返乡返岗提供便利。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在口岸根据客流变化配足海关检疫和移民查验力量,鼓励申请人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减少口岸现场和出入境办证场所人员聚集。 10.严控疫情输入。继续暂停外国人持部分有效签证、居留许可入境政策。针对性加强管控,做好入境前远端防控相关工作和入境后闭环管理。严格管控出入境旅游。继续暂不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严格落实从严审批出入境证件各项要求,引导公民尽量减少不必要非急需跨境旅行。发布旅游安全提示,主动提醒、劝导内地居民取消出国旅游。严格落实国际客运航班熔断措施。严格各类来华航班审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及后续隔离观察等工作,确保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境外物品管理,加大对进口物品特别是冷链食品包装、运输工具的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11.严格大型活动监管。严格审批监管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暂不审批马拉松等人员密集型活动,严控节日祈福、庙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严格人流控制,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体温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对不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的活动不予批准。 12.严控景区和公共场所接待规模。继续推动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继续执行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75%的政策。 四、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防控工作领导 13.组织领导。各地政府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等用人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节日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保持战时状态,切实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物资准备,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便利的传统服务方式,做好隔离场所等规范管理,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要指导企事业等单位落实应检尽检人员出行前7天进行核酸检测要求,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落实重点人群在春节前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任务。加强节前和节日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 14.鼓励员工在工作地休假。各地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做好留在工作地的职工春节期间保障工作。为春节期间加班的职工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和调休。 15.做好聚集性疫情防控准备与处置。各地政府组织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准备,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两节”期间医疗服务,做好院感防控。发现疫情后立即按照相关预案方案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统筹指挥调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0年12月30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若凡 通讯员 周爱春 本月中旬我省遭遇了今年首次寒潮,虽然也带了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但降雪量少、地表温度高等因素,大部地区并未达到堆雪人的条件,让盼雪的人们甚感遗憾。 不过,别急!本周我省将遇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7级大风、12℃以上降温、大范围雨雪天气即将组团报到,堆雪人、打雪仗也不是奢望。 12月27日,省气象台预测,28日夜里到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省偏北风6级左右,阵风8级到9级,霾逐渐减弱消散。在这波强冷空气影响下,29日到30日,我省将开启“速冻”模式,全省气温较前期明显下降,降幅达10℃到12℃,局地12℃到14℃,将出现寒潮。 30日和31日早晨全省大部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局地-12℃到-16℃。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天气过程气温“最低点”在30日。以省会郑州为例,30日早晨气温-8℃,白天最高气温-1℃,将迎来今冬最冷一天。由于风寒效应,体感温度会更低,大家外出要注意防风保暖。 大范围雨雪过程在28日夜里到29日白天,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夹雪转小到中雪,西部、东南部部分地区有大雪;其他地区有小雪。 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积雪、积冰。省气象部门建议,需关注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的疏导和安全保障;设施农业、养殖业应做好棚内增温、防冻、除雪等管理工作;需关注大风雨雪对输电线路、城乡供水、供气和供暖管道等公共设施及农村危旧房的不利影响;公众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高速警方启动恶劣天气紧急保通预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将出现强寒潮天气。12月27日,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发布消息,全省高速交警部门提前部署,启动恶劣天气紧急保通预案,全力确保群众高速公路出行安全。 为有效应对冰雪雨雾恶劣天气,全省高速交警屯警路面,坚持路面管控与视频巡逻相结合,联合巡逻与定点值守相结合,动态掌握辖区道路能见度低、道路结冰等路况信息,及时采取融雪除冰等措施,尤其是晚上降温后更要密切关注结冰情况,发现高速公路桥梁结冰,第一时间快速除冰。同时,通过警灯警笛喊话器实时提醒、路面电子显示屏警示、间断放行、限速通行、警车带道等多种方式全力保通。 在易发生积雪结冰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重点路段,高速交警部门提前备好融雪除冰物资,根据天气情况,科学调度应急物资和铲雪、清障车辆,快速融雪除冰。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迅速采取措施保障应急救援通道畅通,快速现场勘查,快速疏导保通。 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与邻省公安、交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应急联动,实现警务勤务快速联动响应。同时,各地高速交警部门加强与地方交警的协作配合,共同疏导因主线分流造成的车辆拥堵,确保恶劣天气群众出行平安。 此外,高速警方通过广播、电视和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实时路况发布,广泛开展冰雪天气安全行车提示,提高驾驶人雨雪天气应急处置能力,引导驾驶人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雨雪雾恶劣天气出行前应注意哪些出行事项?高速警方发布安全提示,出行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和高速路况,确保车况良好、油料充足,可以通过“河南高速公安”微博微信了解全省高速公路实时路况信息,合理规划行车路线;行车中一定要降低车速,拉大车距,路面湿滑切记不要急刹车、急加速、猛转向;经过桥梁、弯道、坡道行车时要提前减速,匀速行驶,一气通过,避免途中变速、停车或熄火;当能见度低于50米时,一定要到就近的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或就近下站,确保行车安全。 高速警方特别警示: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抛锚或事故时,要第一时间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三角架警示牌,车上人员要迅速撤离到车外安全地带,并拨打河南高速交警报警服务电话0371-68208110报警求助。 国网河南省电力多举措应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通讯员 霍鑫 韩彦 “目前,全省市、县供电公司和乡供电所的12000多名‘煤改电’电力管家已经层层签订责任状,全力应对寒潮带来的考验,保障电采暖客户温暖过冬。”12月27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将出现强寒潮天气。对此,省电力公司积极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确保河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今年冬季,河南电网最大统调负荷将达到580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9.2%,最大供电能力5800万千瓦,电网整体基本保持供需平衡状态。12月初,32项35千伏及以上主网工程已全部按期投运,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 结合输电线路覆冰舞动预测预警,电力部门将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施巡视和特殊天气前后的特巡,落实防雨雪冰冻、防风、防寒措施,重点加强重要跨越、微地形、微气候区线路和变电设备运行监控,做好缺陷管控和处理,提前除冰融冰,保障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加强95598与网格化供电服务应急值班,及时响应客户诉求;强化抢修力量配备,组织抢修站点和队伍,备足备齐抢修物资、应急发电装备和防疫物品,随时准备开展电网抢修工作。 冬季用电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郑州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用户: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取暖器等大功率设备要使用大功率专用插座,以免插座过载发生危险;家用电器功率过高而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或保险丝熔断时,首先应考虑减少电器的使用,降低用电负荷,不能随意更换大号保险丝或以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电暖气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选用合格产品,使用带安全接地三孔插座并确保插接牢靠,严禁电暖器在无人监护状况下运行,严禁使用电暖器烧烤衣物;电热毯通电时间不宜过长,入睡时关掉电源,尽量不要通宵使用,千万不要折叠使用,否则易烧坏电热线的绝缘面,造成漏电和火灾事故;电器通电后发现冒烟、发出烧焦气味或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后再救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外出时,切断家中的电源(冰箱除外),不仅可以省电,还能确保安全。 电力部门呼吁广大高危及重要客户做好启用备用电源的应急准备,保障安全生产。广大群众、相关施工单位要配合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防止发生外力破坏事件,维护电网安全运行,同时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科学用电,不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不超负荷用电,合理使用空调等电采暖设备,舒心用电,温暖度冬。 省应急管理厅提醒全力做好应急防工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29到31日我省将出现强寒潮天气,气温也会出现“高台跳水”,徒然下降10~12℃,最低气温可降至-10℃左右。此次寒潮天气范围广、强度大、降温剧烈、低温持续时间长,预计总体强度堪比2016年1月22-24日的极端寒潮过程。省气象局已启动寒潮Ⅲ级应急响应。 寒潮来袭,将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化企业等产生严重影响,容易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切实做好低温大风雨雪天气条件下的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12月27日晚,省应急管理厅提醒全力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干道、桥梁、机场、铁路等重点地(路)相关段的排查和防范力度,全力保障主干道(线)安全畅通,尽量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加大重点和事故易发路段管控,科学调流,做好车辆和人员疏导。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有关企业要及时清扫工棚积雪和厂区工地临时道路积雪,防范工棚倒塌伤人和危旧房倒塌伤人事故。要加强对建筑围墙、外脚手架、深基坑开挖和塔式起重机、施工机械的安全检查和工程施工车辆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发生。 加强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做好厂房、仓储设施、加油站罩棚以及户外广告等建筑除险加固、积雪清除,防范坍塌事故发生。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做好化工生产设备、设施和管线的防冻保温工作,防止设备、设施和管线冻裂及物料泄漏引发事故,必要时可采取暂时停工措施。用水用电大户企业要加强对管道和线路的检查和维护,排除隐患,防止因极寒天气冻裂管道造成事故,同时也要防止因停水停电而造成次生灾害的发生。其他各类企业要认真做好冬季防冻、防火、防爆、防中毒事故,并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严禁违章动火。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电力、供水、供气、通信等部门要加强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及时组织维护检修抢修,确保不出现大面积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中断。要积极做好设施农业、畜禽圈舍等增温保暖和防风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寒潮大风天气对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 加强应急值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要严阵以待,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出现灾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报告并迅速、妥善进行处置。 农业生产应该如此应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红涛 根据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28日夜里到31日,我省将出现大风寒潮雨雪天气,全省偏北风6~7级,阵风8~9级,气温降幅10℃以上,全省大部将出现寒潮天气,黄河以南大部地区将出现雨夹雪转小到中雪,西部、东南部部分大雪。 入冬以来最强寒潮来袭,对我省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科学应对降低寒潮带来不利影响?12月27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 降温雨雪天气对小麦生长有利 我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常年种植面积8500万亩以上,越冬期全省一二类苗比重为88.5%,好于常年、高于去年。“降温和雨雪天气总体有利于小麦生长。”省农技总站高级农艺师蒋向说。 他进一步解释,小麦本身就是比较耐寒的作物,降温前我省麦田墒情充足,对降温有一定的平抑作用,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有效抑制麦苗旺长,促进旺苗转壮苗。同时,大幅降温能减少病虫基数,降低春季病虫害暴发风险,特别是降低条锈病病虫基数。 农谚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果能出现大范围降雪,对小麦保温增墒起到积极作用。”蒋向建议,各地要注意天气变化,继续跟踪苗情动态,提前谋划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设施农业注意防冻害病害和除雪 “此次寒潮天气将出现大幅降温,气温低、风力大、雨雪强、持续时间长,将出现较严重的冻害,可能对我省蔬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12月27日下午,省经作站副站长贺桂仁来到中牟县乡谣农场,现场指导农户做好防范工作,“设施农业特别是大棚蔬菜要做好保温、除雪、防病等措施,调控好设施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蔬菜正常生长。” 他表示,寒潮到来之前要提前做好温室大棚的密闭紧固工作。要拉紧压膜线,固定好棉被、草苫等覆盖物,将通风口、门口密闭,防止大风掀膜。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除雪准备,防止积雪压塌棚室。 保温方面,要根据棚室的保温性能和栽培作物的不同,可采取铺设地膜、临时扣中小棚、大棚增加一层边膜,及时覆盖草苫等措施来保温。若温度过低,可采用电加热线、加热块等进行临时加温。 防病方面。由于冬季气温低,棚室内湿度大,很容易诱发各类病害,要千方百计控制棚室内的湿度。建议暂缓对大棚蔬菜浇水,若确需浇水一定要浇小水,膜下灌溉,避免棚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棚内温度在15℃~25℃时,相对湿度必须控制在90%以下。”贺桂仁特别提醒。 畜牧养殖要让畜禽“吃好”“住好”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今年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各地养殖场(户)要注意因场施策、内外兼修,让畜禽“吃好”“住好”。 对内,要加强饲养管理,重点对仔畜、哺乳母畜、孕畜和优质高产畜禽加强保暖措施,采取铺设垫料、增加电热板电热炉等措施,饲喂上要适当提高饲料营养能量浓度和供应量,确保畜禽在寒冷天气能够“吃好保暖”,最大限度抵抗寒流影响。 对外,要加强设施检修,重点对养殖圈舍、饲草饲料库房、供水供电系统和门窗等进行检查维修,做到屋顶不漏雨雪且不被积雪压塌、不被大风掀翻,墙体不漏缝隙,门窗不进贼风,水管不被冻裂,线路不超负荷等,确保不出现生产事故。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1日消息,人民银行党委日前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会议指出,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金融工作责任重大。人民银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强调,明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务: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持续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中枢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做好稳企业保就业纾困政策的适当接续,继续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三是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巩固拓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压实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责任。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十四五”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深化债券市场改革,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夯实信用基础,严肃市场纪律,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持续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推动已宣布金融开放措施切实落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能力。
原标题:井贤栋:做好暂缓上市善后工作,全面落实监管要求 三言财经12月15日消息,据国是直通车报道,今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过去一个多月,蚂蚁在监管指导下全力做好暂缓上市的善后工作。他透露,蚂蚁全体正在认真学习“十四五”规划建议和中央一系列关于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发展的政策精神,对照监管部门的新要求,认真进行全面的自审,并积极配合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管要求。
原标题: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积极配合监管 做好暂缓上市善后工作 今日,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举行,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论坛中表示,过去一个多月,蚂蚁在监管指导下全力做好暂缓上市的善后工作。他透露,蚂蚁全体正在认真学习“十四五”规划建议和中央一系列关于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发展的政策精神,对照监管部门的新要求,认真进行全面的自审,并积极配合监管,进一步落实监管要求。 (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