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7月份,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完成煤炭销售4137.4万吨,刷新月度销售历史记录。 进入7月以来,煤炭经营分公司主动出击开发煤源,深入开展调研走访,立足现有煤矿和铁路资源向周边进行渗透,积极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努力拓宽资源获取半径,提升资源掌控能力;持续加强调运协调,统筹平衡一体化运营要求和市场需求变化,科学调整调运结构,精准高效对接产运需各环节,深入挖掘煤炭中转效率,全力保障了一体化系统高效安全平稳运行;灵活开展市场营销,以优质客户服务稳步扩大内部市场供应量,以灵活的销售模式对接外部客户个性化需求,多点布局蓄力发展,不断增强用户黏度,以点带面促市场开发。 据悉,煤炭经营分公司在黄骅港全月接卸车1882万吨、组织装船1859.2万吨,月度卸车及装船量双双创历史新高;外购煤单位日装车量屡创历史新高,全月完成外购煤发运804.7万吨,刷新历史记录;朔黄全线日调运量接连创历史新高;华南区域自营煤销售创单月历史新高。7月份,该公司完成外购煤补欠142.4万吨,追回年度销售欠量228.4万吨,采运销协同配合,保迎峰度夏、推增量补欠取得显著成效。
山西焦煤集团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吸收合并,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成为国内第二大煤炭巨头,冀中能源集团决定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近期,煤炭企业新一轮重组加速推进。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与此前不同,本轮重组整合与国企改革相结合,通过资本运作推动煤炭行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将有更多案例出现,或将打破地域限制,推动跨省区更高层次整合,催生行业“巨无霸”。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0.6%;6月份原煤产量3.34亿吨,同比下降1.2%。 “随着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优质新增产能有序释放,我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和产能结构持续优化,煤炭产能将稳中有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如是预判。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省已下达2020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通过重组整合等方式引导有关煤矿退出是发力点之一。 河北最大煤炭企业冀中能源集团近日决定将邢矿集团与山西冀中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同时将井矿集团、张矿集团所持煤炭公司股权注入邢矿集团。 山西省能源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山西已批复了23个减量重组方案,涉49座煤矿,合计退出产能960万吨,目标是确保年底前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 允许资源不相邻的煤矿异地重组,是此次山西煤矿减量重组的新特点。23个重组方案中,15个方案属于异地重组,主体企业以潞安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煤集团等国企为主。业内分析,集中处置上一轮资源整合的遗留问题,加速“僵尸企业”出清,是此次山西实施减量重组的重要目标。 在煤炭企业内部加快整合的同时,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也在提速。山西焦煤集团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的合并,将重点围绕焦煤资源的专业化重组展开。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重组后的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山东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这是2000年以来,煤炭行业第三轮整合重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十五”末到“十一五”期间的第一轮重组,主要为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了宁煤集团、龙煤集团等一批省级煤炭产业集团。“十二五”期间的第二轮重组,主要是围绕煤炭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如,华能集团兼并重组甘肃华亭煤业,同煤集团重组漳泽电力。而当前第三轮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资本整合,实现煤炭行业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认为,壮大行业、改革体制是当下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图。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实现国企提质增效是此轮重组的战略背景。 引入不同所有制成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煤炭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将是当前政策的主要目标。 张宏认为,山东、山西等地大型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企改革,在集团层面设立投资公司,明确下属企业内部分工,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重组后,企业可以集中优势开展一些“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攻关,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国际化步伐,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企业。 “我国煤炭从总量去产能转变为结构去产能,主基调变为全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兼并重组无疑是最佳途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当前大趋势是将几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合并成产能超亿吨的航母式集团,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将进入快车道。 张宏也认为,下一步煤炭企业将进一步推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的延伸整合,将来可能还会有跨省区的整合,以及更高层次的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重组的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且体量与规模并不小。“因此兼并不是简单的规模相加与业务合并,而是要通过平台整合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孙传旺认为,如何突破传统煤企体制,在组织结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收益分配等具体环节,实施更加精细的改革与创新,必是本轮重整的亮点。 张宏建议,重组后煤炭企业首先要做好文化融合,尽快实现产业板块整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实现产权融合,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此外,要做好管理层级、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资本等多方面的整合与融合,要推动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兼并重组,一定要实现市场的重新定位和范围扩展。
2012年之前的十年时间,是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煤炭行业享尽了风光与荣耀的十年。此后几年间,随着煤价走跌,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困局逐步显现。 2016年,去产能和276工作日减量化生产成为煤炭供给侧改革主线,由此引起了煤炭行业一系列重大变化,煤价又再度回升至阶段高点,煤企盈利水平得到改善。然而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并未有显著提升。经历过2012年后的低谷期,煤炭、钢铁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已显著下滑。 “煤炭、钢铁行业确实属于周期性行业,但从长期趋势来看,煤钢市场肯定是减量化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绝不是两三年能够完成的,甚至也不是十年八年能够完成的。”面对当前资本市场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普遍给予较低估值的问题,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认为,煤炭行业未来依然存在成长空间。 他表示,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长期的,这说明我国不会一朝一夕间就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大家对当前中国国情的认识,一定要回归到十九大总书记的报告里面去,对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以及长期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虽然说我们今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但从小康到发达的过程,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这个路的过程,就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每个人消费和需求的提升,也会带来像钢铁、炼焦煤需求的持续扩容,这个需求或要持续二十年。” 李毛称,以平煤神马集团为例,集团18万职工,有13万套住房,当中基本上能满足高质量居住条件的房子不足3万套,很多要改造提升。在这一大背景下,根据目前市场钢铁、炼焦煤需求量来看,我国的优质炼焦煤仍不能够满足国内需要,每年仍要进口近8000万吨的优质炼焦煤。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未来市场对于钢材的需求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炼焦煤市场短期内也会维持供不应求的过程。 对于近期国内煤炭价格整体回暖的走势,李毛也表示,虽然今年3月份煤价有所波动,但近期已经回升稳定在适当水平,部分煤矿甚至出现车等煤的现象,这与市场需求旺盛不无关联。 他表示,根据相关部门刚刚公布的数据,今年进口煤量环比已经出现下降,这是因为有部分企业已经用完了今年的进口煤配额,之后没有进口资格,必须采购国内煤炭。加之近期通过下游钢厂反映,市场需求量有明显增加。多重因素支撑下,煤价近期有望逐步上行。
7月8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45元/吨,环比上涨12元/吨。而截至7月6日,CCI5500动力煤价格报595元/吨,创近10月新高,较上期价格上调5元,较上月同期价格上调48元/吨或8.8%。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内贸煤炭市场展现旺季特征,供需的偏移使得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在短暂平稳过后,再次进入上行通道,预计7月上旬环渤海港口煤价将继续偏强运行。 今年上半年,煤市坐上了“过山车”,整体呈先跌后涨趋势。2月中旬开始,受供大于求影响,国内煤炭库存高企,煤价出现恐慌性下跌,持续下跌了两个半月,跌幅达107元/吨。后续随着供应阶段性收紧和下游需求回升,5月动力煤价反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涨了79元/吨。从6月15日开始,随着电厂和发运港库存回升,下游对市场煤采购的减少,煤价随之止涨趋稳。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了解到,该集团6月煤炭出区调运日均近97万吨,高于去年平均水平约8万吨,实现商品煤销量5980万吨,发电量854亿千瓦时,下水煤销售日均77.3万吨。 据了解,7月份煤炭年度及月度长协价格均出现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由于资源紧缺,为保长协兑现率,国家能源集团7月暂停现货销售。另外,近期沿海六大电厂存耗煤数据停止发布,短期之内使得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取下游的用煤情况,为判断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走势增添了阻力。 卓创资讯煤炭行业分析师荆文娟认为,6月底至7月初这段时间内由于南方降雨天气较多,水电开机率大增,火电开机率平稳,沿海六大电厂耗煤量整体波动幅度不大,日耗在61-64万吨附近震荡运行,考虑到后期高温天气继续增多,沿海电厂耗煤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部分库存偏低的中小型电厂对市场煤的采购量有所增多,预计7月上旬环渤海港口煤价将继续偏强运行。 广发证券分析报告也认为,7月至8月为动力煤消费旺季,预计煤炭供需将整体维持稳中偏紧态势,煤价有望延续平稳上涨。
2020年保能源安全路径图敲定。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着眼应对我国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大力提高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增强能源储备能力、加强能源需求管理等。其中,煤矿数量控制在5000处以内,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达到2.4亿千瓦左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供给安全要多措并举立足国内,确保实现到2020年底一次能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的“十三五”规划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产能应该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产能、清洁绿色的产能、储备应急的产能。 《意见》提出,不断优化煤炭产能结构。分类处置30万吨/年以下煤矿、与环境敏感区重叠煤矿和长期停产停建的“僵尸企业”,加快退出达不到安全环保等要求的落后产能。2020年再退出一批煤炭落后产能,煤矿数量控制在5000处以内,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96%以上。 与此同时,在保障消纳的前提下,支持清洁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补贴退坡,推动建成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科学有序推进重点流域水电开发,并安全发展先进核电。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量计划达约3.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达约2.4亿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达2.1亿千瓦,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04亿千瓦。 《意见》还提出,积极推动国内油气稳产增产。坚持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拓宽资金渠道,通过企业债券、增加授信额度以及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合作等方式方法,推动勘探开发投资稳中有增。 孙传旺表示,在加大能源供给的同时,还应加大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能源运输大通道的跨区调配能力。 《意见》提出,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增加铁路煤炭运输。加快浩吉铁路集疏运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浩吉铁路通道能力,力争2020年煤炭运输增加3000万吨以上。加快补强瓦日线集疏运配套能力,力争增加3000万吨以上。利用唐呼、包西、宁西、瓦日线能力,力争实现陕西铁路煤炭运输增加4000万吨以上。推动疆煤运输增加2000万吨以上,有效满足疆内及河西走廊地区合理用煤需求。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对增强能源储备能力也进行了部署。提出持续增强煤炭储备能力,主要调入地区燃煤电厂常态存煤水平需达到15天以上,在推动2019年新增储备能力任务落实的同时,引导再新增3000万吨左右的储煤能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2020年调峰机组达到最大发电负荷的10%。做好地下储气库、LNG储罐统筹规划布局,推进储气设施集约、规模建设。 孙传旺认为,除了供给安全,能源安全还体现在价格安全,为此,应稳定能源价格预期,完善能源金融体系,健全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能源法规建设,有效应对外部市场风险。此外,还要确保能源作为重要生产生活要素的配置效率与公平,消除不利于复工复产降成本的机制障碍,完善能源监管机制,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多家煤炭指数机构最新数据表明,经历短期快速上涨后,截至6月12日,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已逼近570元/吨,这一价格是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中设定的煤价绿色区间的上限。 一位煤炭行业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产地管控力度加大、进口煤数量下降、下游需求复苏,令煤炭的供需关系迅速改变,后期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内蒙古一家煤炭企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2月底,内蒙古宣布倒查20年内煤炭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该专项整治影响还在持续,当地的煤炭供应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矿区存在“车等煤”现象。 另有煤炭研究员认为,陕西近日发生一起较为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预计局部区域的供应后期有收紧的可能。 煤炭进口方面也出现了收缩的迹象。海关总署6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5月进口煤炭数量为2205.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746.7万吨减少541万吨,下降19.70%。较4月的3094.8万吨减少889.1万吨,下降28.73%。有南方地区的贸易商对上证报记者透露,从一线实务操作来看,目前煤炭进口仍然处于收紧的状态。 “这轮煤炭价格快速反弹,主要是基于政策上推动的。”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杨洁告诉记者,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供给来推高国内市场价格,以确保国内煤炭供应链体系的稳定。易煤研究院新一期周报观点认为,供应链体系预计将在6月底或7月上旬基本修复。 事实上,近期煤价上涨较快还与下游需求复苏直接相关。两大电网企业近日发布的5月用电量数据显示,受复工形势好转,全社会用电数据明显向好。秦皇岛煤炭网最新数据表明,6月14日秦皇岛港锚地船舶达到了37艘,预到数量为8艘,这表明下游电厂正在加大动力煤的补库力度,以保障迎峰度夏。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员告诉上证报记者,近期南方降雨增加过多,因泄洪影响,水电出力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间火电企业日耗预计相对稳定,这一因素将对煤炭需求形成支撑。预计短期内煤价仍将稳中有升。
5月20日,承担着"西煤东运"、"北煤南调"国家战略任务的大秦铁路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显示,公司拥有成熟、先进、可靠的铁路煤炭重载运输技术体系。所辖大秦线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年运量最大的现代化专业煤炭运输线路。这两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在铁路货物领域一直保持领先水平。 2019年,公司完成货物发送量68,417万吨,同比增长6.6%,占全国铁路货物发送总量的15.58%。完成煤炭发送量5.67亿吨,同比增长2.8%,占全国铁路煤炭发送总量的23.05%,继续在全国铁路货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区域煤炭运输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下游煤炭市场正在好转。”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煤炭产需大幅收缩,加之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及油价下行使得公路货运成本下降,对煤炭购销和运输形成较大抑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国内复工复产加快,全社会用电需求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迹象。同时,新一轮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也有望带动煤炭产运需各环节得到持续改善。 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布局,未来国内煤炭生产重心将继续向晋陕蒙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区域集中,公司货源吸引范围内的煤炭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在国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下,资源输出省份陆续出台配套文件,山西省在《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中提出“出省煤炭、焦炭基本全部采用铁路运输”等重点任务。“公转铁”增量将继续为公司稳定大宗货源基础提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不断释放,也必然增强对铁路运输供给的需求,进而为铁路现代物流、多式联运、集装箱、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铁路煤炭重载运输核心技术和先进高效的集疏运一体化运营体系,通过出资参股浩吉铁路等,初步构建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战略协同格局,实现了货物运输网络的持续扩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在“三西”区域煤炭外运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这次股东大会上,还通过了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为进一步完善资产权属、减少关联交易,拓展路网布局,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含32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和持有的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 太原铁路枢纽是山西境内横向、纵向铁路的交汇中心,设有太原北、榆次两个编组站以及太原、太原南两个大型客运站,衔接同蒲线、太中线、太焦线等普速干线和石太客专、大西高铁,是华北地区,尤其是大秦铁路管内最重要的区域性铁路枢纽。 当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所辖太原枢纽线路呈“一字型”单通道格局,通道能力紧张、作业繁忙,客货争能矛盾突出,一定程度制约了公司运输发展,且通道两侧用地基本开发完毕,已不具备扩建条件。通过收购西南环铁路公司国铁股权,将大大增加枢纽运输组织的机动灵活性,打通南北车流交换通道,消除枢纽运输“瓶颈”制约。同时,由西南环线承担全部货物运输功能,实现枢纽内客货分线,推动运输衔接高效顺畅,可优化运输结构,助力“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落实落地,助推公司运量持续提升,效益规模增长。 本次收购完成后,西南环铁路公司将纳入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范围,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关联交易。未来,西南环线可承接多条线路货流,运输市场需求充足,将持续增加货物列车开行对数,有利于大秦铁路整体运营质量和效益提升。(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