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波音) 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尽管全球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引发的行业大萧条已经导致全球数十家航空公司破产或是陷入破产的危机,但目前为止中国几十家航空公司似乎并没有落到这样的绝境之中。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航空公司都处在一种健康的运行状态下,实际上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显现出一种趋势,一些规模不大的地方航空企业越来越多由国有资本注入资金,另一些尚未被注资的小型地方航企则一直在四处兜售股权或是稀缺的牌照资源。 8月4日,最新一家由国有资本接手的民营航空公司浮出水面,无锡市人民政府独资经营的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无锡交通集团”)发布消息,宣布当日已经与云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下称“瑞丽航空”)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按照无锡交通集团的说法,“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拥有一家本地航空公司对无锡加快发展航空枢纽、实现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不仅将填补我省航空运输企业的空白,还有助于无锡形成对外开放的空中运输走廊,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无锡交通集团收购瑞丽航空股权 在当前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几乎“人手一家”本土航空公司的配置之下,作为全国经济实力第一集团的江苏省长期以来只有中国东方航空(600115)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一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基地航司。此前数年江苏省曾经为建立一家本地航司进行过诸多尝试,也曾经和包括海航集团以及同程集团等进行过相关的洽谈,但此前最为接近达成目标的收购海航集团旗下金鹏航空的尝试至今也未能如愿完成,而此次如果能够实现对瑞丽航空的收购,意味着江苏省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一家本地干线客运航空公司。 无锡目前拥有一座千万级规划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硕放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近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4.51万吨。截至2020年1月,共通航城市47个,中国国内城市33个,国际及地区城市9个。 在目前仅仅签订了框架协议的情况下,收购的诸多细节问题仍待解。根据瑞丽航空官方资料显示,其在2013年5月获民航局批准筹建,并于2014年5月开航。截至2020年6月底,共运营 20 架飞机,航线74条,航线网络覆盖43个国内外通航城市。瑞丽航空由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景成集团董事长董勒成持股30%。 有接近瑞丽航空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瑞丽航空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寻求新的投资者注入资本,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公司经营更加举步维艰。此次无锡交通集团将收购瑞丽航空51%股权实现控股。 按照目前的计划,瑞丽航空将在硕放机场建立一个新运营基地,同时仍会保留在云南的运营基地,而关于收购以后的更名以及总部是否将搬到无锡等后续的计划目前仍未有进一步披露。 无锡交通集团方面表示,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此次收购也符合集团完善“五大重点业务”发展战略,构建大交通产业格局的内生发展需求,能够实现在航空产业发展上的新突破,有利于延伸航空上下游产业链,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民营航空的市场洗礼 自2004年中国首次鼓励与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航空运输领域之后,航空业的“光环效应”以及伴随而来的诸多“隐性”红利使得一大批民营资本满怀热情踏入其中。 实际上,从前后几批涉足航空业的民资进入的时机、企业的深层次诉求以及行业发展的阶段等诸多内外部条件因素,注定了这些民营航空的命运千差万别。短暂存在而又消失者有之、纠纷不断频频易主者有之、实力不济艰难求生者有之。当然,同样也包括稳健经营逐渐做大的、借力地方温饱无忧的以及在各种资源之间辗转腾挪逐渐扩充势力的。 数轮对民资开放热潮过后,如过江之鲫般投身航空业的民营资本在市场洗礼之下变身“真龙”者寥寥无几,黯然出局者众,自知独木难支转而引入新投资者的更是不计其数。而目前看来,最终有能力接盘或者“兜底”的大部分都是同样对航空业抱有极大兴趣,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本地名片以及驱动产业升级引擎的地方政府。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民营航企寻求资金注入或是“换手”,比如青岛市政府全盘接手民营南山集团创办的青岛航空有限公司,湖南省从同程集团收购部分红土航空股权,并将其总部从昆明迁至长沙,以及龙江航空在引入新的投资之后在疫情期间将机队规模悄然增加到五架这几个变化之外,其他诸多的变局目前仍隐藏在台面之下。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图片源自网络 6月23日晚,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参与发起设立徐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农商行)。 其中,江阴银行拟出资3.38亿元,持股4.73%;无锡银行拟出资7.82亿元,持股10.95%。两家银行合计出资11.2亿元,持股15.68%。 公告显示,徐州农商行系在原徐州铜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铜山农商行)、徐州淮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农商行)、徐州彭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彭城农商行)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合并组建的基础上设立。 天眼查显示,铜山农商行于2016年成立,注册资本为10.73亿元。上市公司维维股份及其股东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铜山农商行29.49%股份;徐州国资旗下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3%。 淮海农商行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8.35亿元。该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江苏丰裕粮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28%;江苏永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安德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5.02%和8.67%,为第二、三大股东。 彭城农商行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3.78亿元。北京海震铁路装备投资有限公司和维维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维维创投)分别持股50.2%和49.8%。维维创投由维维股份持股90%。 根据清产核资报告,上述三家农商行2019年末的资产总额为708.93亿元,负债总额为685.79亿元,净资产为23.14亿元。 图片源自无锡银行公告 无锡银行公告提示称,投资徐州农商行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导致徐州农商行资产质量承压。 “徐州农商行筹建设立尚需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针对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审批风险,本行将积极配合徐州农商行筹建小组开展各项工作,争取顺利获批。”无锡银行公告称,该行拟向徐州农商行派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为徐州农商行输出成熟的管理流程及理念,协助徐州农商行提升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水平,加快业务发展步伐。 无锡银行表示,出资参与设立徐州农商行系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强化区域协同效应,优化战略布局。 除江阴银行和无锡银行之外,另一家农商行——常熟银行也展示出扩张的“野心”。 常熟银行6月4日的公告称,拟出资10.5亿元,认购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农商行)非公开发行股份5亿股。投资完成后,常熟银行将成为镇江农商行持股33.33%的第一大股东。 常熟银行该笔投资的目的与无锡银行类似,称旨在通过投资入股,发挥协同效应,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客户。
在杭州、南京、苏州等一众长三角明星城市之后,无锡终于出手“抢人”了。 5月15日,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动在南京启动。此次无锡整理出首批2.2万多个岗位,意在吸引青年人才到无锡就业创业。 无锡市长杜小刚表示,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伟大时代,无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青年人才,也更能成就青年人才。 实际上,曾经在经济总量上压过南京一头的无锡,近年情况颇为尴尬。过去的2019年,其被宁波超越,成为长三角万亿俱乐部中的垫底成员。 2019年长三角万亿俱乐部城市GDP排名 在人口红利渐退,人才成为城市核心发展力的时代,暂居“凤尾”的无锡想从人才战中分一杯羹,该用什么留下人才? 没落的“太湖明珠” “今后5年,无锡必须习惯于被几个省会城市一个个超过的过程。” 这是不少网友的观点。 2019年,无锡GDP 11852.32万亿,排在后面的省会城市郑州、长沙与其差距均不足300亿。而在最新扩容的准万亿城市中,济南、合肥、福州、西安也在步步紧逼。 2019年部分万亿、准万亿城市GDP数据 现阶段,不少省份都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举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然后再利用该城市拉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之下,无锡作为地级市,缺乏政策支持,难免有些乏力。 与省会城市相比,不占优势,在省内,无锡的地位也并不稳固。近段时间,网友讨论颇多的一个问题是“5年内,南通有无可能超越无锡”。2019年无锡GDP位居江苏第三,南通排在其后,GDP相差2468.92亿元。 差距不可谓不大,但随着沪通长江大桥通车在即,昔日与上海隔着“天堑”长江的“难通”,成了“通江通海通上海”的南通。去年,南通建设“上海第三机场”的消息传出,也让其提出许久的上海“北大门”形象更为清晰。 南通的频频发力,让省内经济第一强市苏州也生出了“不要等追兵踩到了脚后跟再努力”的危机感,更何况是无锡。近段时间,苏锡两地都在寻求与南通的合作,先后签署了关于加强苏通、锡通跨江融合发展的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回顾历史,无锡也曾阔过。在上世纪80年代,无锡是江苏发展势头最好的地级市,牢牢占据着江苏第一名的位置。且不论省会南京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就连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都被无锡长期“碾压”。 有人说,无锡的“转折”始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事发后,无锡先后转移3000多家企业,重要经济指标遭遇“滑铁卢”—— 从2008年到2015年,无锡GDP增幅以年均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年在江苏垫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哪里有人气,哪里就会聚集资源、繁荣经济、助推发展。 追兵渐近,无锡到了最需要人才的时候。 人才大战的“后进者” 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人才大战,成就了一批热门城市: 2017年的西安,常住人口增加78.5万;2018年深圳登顶,常住人口增加近50万;2019年杭州增量达到55.4万,成为最大赢家。 长三角万亿城市中,宁波、杭州表现突出,2018、2019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长量在20万人以上,并且入围常住人口增量十强。南京略逊,两年的人口增量也分别达到约10万、7万左右。 而苏锡两市,尤其是无锡,在这场大战中,似乎没占到什么优势。2018、2019年两年,无锡常住人口增长均为2万人上下。这个体量基本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了。 不同于苏州,苏州当下人口超过1000万,已经拥有较大体量。无锡目前仍在600万这一层级,自身体量与长三角其他几位万亿城市相比已显“娇小”。 而根据数据统计,到2018年底,无锡市城区常住人口为367万,也才刚迈过Ⅰ型大城市(300万—500万)的门槛不远。 把时间拉长,无锡人口增长缓慢,对外来人口欠缺吸引力,也不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从2013年开始,无锡的年常住人口增量(包括自然增长)没有再超过3万人。从2010到2019年,无锡共增长21.7万人,甚至不如个别城市一年的增量。 也因此,当下升级的引才措施、补贴政策,对无锡来说,更显重要。今年4月,无锡已推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锡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加大人才补贴力度。 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高租房补贴额度,并拓展享受范围,每年给予本科(技师)1万元、硕士1.5万元、博士2万元,累计支持两年; 同时为研究生来锡科研实践创造条件,给予一次性最高1500元的交通补贴、380元的住宿补贴和200元的用餐补贴等。 横向比较而言,对于一座地级市来说,无锡的政策力度颇有优势。但在长三角,先不谈上海,无锡还面临着一众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比邻苏州的竞争。 早在2017年,杭州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给予每人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3万元的补贴,均为一次性发放。经过迭代,今年其补贴标准已拓展到本科毕业生每人1万,硕士研究生3万,博士研究生5万。 还有南京、苏州、宁波的补贴政策,有的开展比无锡早,有的力度比无锡大。整体而言,在无锡身处的长三角万亿俱乐部,这类人才补贴刺激措施,只能算常规操作。 如果补贴政策并无明显优势,那么在长三角的竞争中,无锡引人则更需考验城市的内在吸引力。 城市的内在引力 “腾笼换鸟”是近年来许多城市产业升级的一大要点。对于无锡来说,这种腾退早在太湖蓝藻事件之后就已经发生,且规模更大。某种意义上,这也推动了无锡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的培育。 2019年无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到2794家,雏鹰、瞪羚及准独角兽入库企业分别达到807家、563家和39家。 在此次无锡“百企千才高校行”的引才活动现场,杜小刚通过视频“喊话”,中国那么大,请一定要来无锡看看。在他的描述中,无锡是“全国万家名企公认的‘营商环境十佳城市’”。 据统计,在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三个榜单中,无锡企业上榜数量均居于江苏省首位。 有影响力的企业无疑是吸引毕业生前来生活工作的最基本要素。在此次的引才活动上,远景科技集团、红豆集团、阿斯利康、卓胜微(行情300782,诊股)等重点企业都来到现场依次推介。 不过想要大量吸引人才,仅靠一些还不错的企业是不够的。有观点指出,无锡的经济模式主要是江浙沪的城镇企业特色模式,大多是靠技术已经成熟的生产线发家,从人才结构上属于几个技术管理人才,打理成规模的生产体系。 未来的经济模式,利润和资本会更加向研发上游转移,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互通交流,而无锡似乎还没有形成这样聚集大规模高端人才的城市氛围。 现在,放在无锡面前的一个机会是物联网。 根据此前《BOSS直聘人才吸引力报告》,物联网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和5G网络工程师需求量大增,人才池和流动性都具备了一定基础。“这批新职业以前沿技术岗位为最大特色,人才需求已经渗透全行业。” 早在2009年底,无锡获批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经过十年发展,无锡聚集物联网相关企业超2000家,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超2600亿元,其产值规模接近江苏全省一半,在全国亦有一席之地。 去年,无锡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领域,无锡抓住了新兴产业的牛鼻子。” “中国那么大,请一定要来无锡看看”,这是杜小刚在视频中的开场白。在尖子生云集的长三角,无锡开始发力,希望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