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唐建伟、刘学智 物价下行显示需求偏弱的现实,扩内需、稳就业、促增长的力度仍需要继续加大。政策重点聚焦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降低。 主要观点 1、CPI继续回落,特别是非食品价格降到近10年的低点,表明当前需求明显偏弱。前期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逐渐传导到国内消费终端,也是影响非食品价格走低的原因。核心CPI处于较低水平,剔除食品以外的CPI有进一步下降出现通缩风险的可能性。 2、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带来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涨幅将显著收窄。当猪肉价格对CPI拉动作用降到2%以内,CPI同比涨幅将很快回到3%以内。整体需求偏弱,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 3、PPI走低有需求偏弱的原因,也有上游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输入性原因。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显著扩大,表明工业生产企业经营压力可能加大,面临利润收窄压力。 4、外需减弱将进一步影响工业产品价格走低,上游初级产品价格处于低位,预计近期PPI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随着国内稳增长力度加大,叠加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预计三季度之后PPI可能触底企稳。 5、物价下行显示需求偏弱的现实,扩内需、稳就业、促增长的力度仍需要继续加大。政策重点聚焦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降低。 正 文 2020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个月收窄1个百分点,环比-0.9%;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核心CPI为1.1%。PPI同比-3.1%,环比-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3.8%,环比-2.3%。CPI与PPI同比涨幅进一步下降,物价水平整体走弱。阶段性工业通缩风险显现,剔除食品以外的CPI也有陷入通缩的风险。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CPI同比回落到3.3%,特别是非食品价格涨幅降到10年低点,当前需求明显偏弱。4月份CPI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为近10年的低点。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的改善较为缓慢,宏观总需求仍然偏弱,主导物价水平下降。前期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逐渐传导到国内消费终端,带来燃油和部分工业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下降,也是影响非食品价格降低的原因。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20.5%,降幅扩大5.9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下降0.1个百分点到1.1%,处于较低水平,剔除食品以外的CPI有进一步下降并出现通缩的风险。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供应改善促进食品价格下降。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14.8%,比上个月下降3.5个百分点。国内疫情改善以来物流交通逐渐恢复,食品供应改善促进价格下降。气温回升促进蔬菜生产增加,鲜菜价格显著下降,同比-3.7%。猪肉批发价格延续回落趋势,4月下旬降到44元/公斤左右。CPI猪肉价格环比-7.6%,同比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到96.9%。 未来CPI可能降到3%以内。当前食品价格同比涨幅14.8%仍然较高,未来可能持续回落到个位数。猪肉价格是影响食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对CPI同比拉动达到2.4%。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带来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涨幅将显著收窄。3月末生猪存栏量上升到2.3亿头,同比降幅收窄到14.4%,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升到2164万头,猪肉供应已经明显改善。当猪肉价格对CPI拉动作用降到2%以内,CPI同比涨幅将很快回到3%以内。随着扩内需措施落地,非食品价格涨幅下降趋势有望逐渐缓解。但是疫情导致旅游、餐饮、住宿、生活服务等消费需求偏弱状况的恢复是个缓慢过程,整体需求偏弱,再加上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通胀压力已不存在,可能会有通缩风险。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PPI降幅进一步扩大,生产类价格降幅较大反映工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4月份PPI同比-3.1%,降幅比上个月扩大1.6个百分点。PPI走低有需求减弱的原因,也有上游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输入性原因。疫情影响整体需求偏弱,特别是外需减弱预期较强,影响主要工业行业生产预期,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下。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带来石油天然气、燃料加工、化工制造业等产品价格显著下降。经过我们对流通中生产资料价格归类测算,除了化工产品、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以外,其他7类产品价格全都下跌。在PPI中,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9%,保持小幅上涨势头。生产资料价格同比-4.5%,降幅扩大2.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差额扩大到5.4%。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显著扩大,表明工业生产企业经营压力可能加大,面临利润收窄压力。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近期PPI可能仍将下降,三季度之后有望触底企稳。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制造业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制造业在手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到43.6%、33.5%,分别比上个月下降了2.7、12.9个百分点,特别是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很大。外需减弱将进一步影响工业生产,导致产品价格走低。上游初级产品价格处于低位,不存在输入性抬升工业产品价格的情况。预计近期PPI降幅可能进一步扩大。不过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减小。随着国内稳增长力度加大,基建投资及各类生产逐渐复苏,将缓解外需减弱带来的冲击。在国内积极政策支撑下,叠加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预计三季度之后PPI可能触底企稳。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物价下行显示需求偏弱的现实,扩内需、稳就业、促增长的力度仍需要继续加大。工业通缩压力已经显现,CPI也可能进一步下降。物价下行一方面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另一方面需求偏弱又需要宏观政策力度加码。全方面扩内需措施需要加大力度,政策重点聚焦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降低。 (本文作者介绍:交行金研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财联社5月11日讯,据乘联会,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4万辆,同比下降30.0%,环比3月增长14.8%。其中插电混动销量2.15万辆,同比下降14%。纯电动的批发销量4.23万辆,同比下降36%。4月新能源车销量的自主份额61.4%,合资32.9%。 发下
截至5月8日,从官方披露数据来看,一季度有28个省份财政收入负增长,目前仅西藏正增长,河北、新疆尚未披露具体财政数据。 疫情短期冲击下,一季度我国GDP下降6.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4.3%。相应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一季度财政收入录得负增长。即便是前2个月表现亮眼的浙江省,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下降5.1%,降幅为东部省份最小。 3月以来,随着我国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宏观经济指标改善明显。财政收入形势与经济密切相关,长远来看,财政收入降幅有望收窄,并逐渐恢复正增长。 省域层面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地级市财政收入多数为负增长,不少基层政府多措并举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各级财政部门均在想办法重点力保“基层运转”,中央预留更多资金给地方,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市县转移支付,地方加大盘活存量资产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在一季度负增长已成定局,二季度可能收窄的态势下,部分地方已经在考虑下调年度预算。不过,由于中央明确要提高赤字率、增加专项债规模,还将推出抗疫特别国债等,后续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力度可能加大,地方也在观望并期待这部分政策的落地。 东部大省相对亮眼 整体来看,财政收入的降幅,大于GDP的降幅。比如,经济、财政第一大省广东,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8.4%。重庆一季度GDP下降6.5%,但财政收入下降了23.3%。 分区域来看,东部大省的财政相对亮眼,降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得益于互联网平台经济贡献,前2个月财政收入实现难得的正增长,但综合一季度来看,疫情拖累下财政收入下降了5.1%。 浙江一季度GDP下降5.6%,稍逊于江苏,在东部大省中表现较好。其中,浙江的三产增加值抗跌性较强,一季度仅下降1.5%,与广东相当,好于江苏、山东、上海、北京。 具体而言,浙江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2%,这些行业有效地抵消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拖累。 疫情期间,电子商务、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线上课堂等数字经济加快崛起,平台经济发达的浙江获益颇多,1-2月浙江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3.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更是同比增长了311.3%。 部分中西部省份财政收入降幅比较低,比如广西、云南、湖南等省份,降幅低于6%。这些省份近年GDP增速居于全国前列,工业投资增速较快。 像广西一季度GDP下降3.3%,地方财政收入下降2.8%。但广西主要靠非税收入带动,其一季度税收收入下降了20.7%。 云南则与浙江类似,由于前2个月财政收入形势较好,一季度财政收入仅下降5.3%。其中,企业所得税上涨了17.7%,得益于上年四季度企业盈利较好,企业所得税集中在今年1月份入库。 部分省份财政收入降幅超过20%,包括湖北、海南、重庆、黑龙江、内蒙古等。 像重庆一季度GDP下降6.5%,经济形势好于全国平均。但重庆工业拖累明显,规模以上工业降幅达到10.6%。市场活跃度下降、减税降费、非税收入负增长等综合作用下,重庆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3.2%。 不过,重庆的经济在加快恢复,近期其落地了一些重大的汽车产业项目,2020年重庆的铁路投资、新基建投资等也将提速。 二季度降幅可能收窄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GDP和财政收入增速的口径不同,一个是不变价,一个是现价。财政收入与经济活跃度相关,疫情下经济活动放缓,收入出现负增长。3月以来经济在加快恢复,但财政的恢复会滞后于经济;疫情期间,主动减免税费等政策,也使得财政收入降幅要更大一些。 有地方财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3月以来地方重大项目加快开工,一些重大基建项目投资体量很大,对GDP拉动作用明显,但这些项目的财政贡献度很有限,这也造成了经济在加快恢复,但财政收入降幅较大的局面。 展望二季度,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国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影响,财政收入仍呈下降态势。但随着我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财政收入降幅会逐步收窄。 虽然一季度数据比较“亮眼”,但云南省财政厅已经发出预警:由于企业所得税申报周期的原因,今年一季度疫情对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影响,预计在4月份显现。 东部某省财政厅预算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一季度企业所得税在4月进行申报,4月是企业所得税的入库大月,这部分影响会集中体现在4月。3月经济虽然在加快恢复,但传导到税款上还有一定时间差,4月份财政收入降幅可能会扩大。受海外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比较困难,上半年财政增收压力比较大,紧平衡的状况会持续。 部分地级市也预计,未来财政收入降幅会趋缓,但增收压力比较大。比如亳州市财政局表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全市财政收入也将随之增长。但是考虑到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叠加去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翘尾等减收因素,预计后期全市财政增收压力依然较大。 多措并举保基本 近期有媒体报道,部分县级政府国库资金亮红灯了。 “财政库款监测显示,部分市县库款资金足够‘三保’支出,但实际上‘三保’面临问题。因为地方支出项目很多,包括国企退休人员养老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已经承诺的政策等,这些支出计划没法拖延,库款资金虽然还有,但是可能会挤占‘三保’资金”,东部某国家级开发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直言,现在税收收入已经是负增长,外贸企业也面临订单流失,财政整体比较困难。不同层级财政间调度资金本是常态,该负责人也感受到上级财政的紧张:他们向地级市政府申请调度资金,最终未能争取到任何新增资金。 面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形势,中央明确提出“六保”的概念,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近期,多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供保价工作,切实抓好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大力支持重要骨干支柱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颠覆性风险的底线。 早在3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地方财政支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能力,具体举措包括提高地方资金留用比例。 王振宇表示,地方刚性支出越来越多,财政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一季度疫情对财政收入冲击很大,“三保”等开支没出现问题,一方面在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加大了资金调度;另一方面在于调整支出结构,目前除了还债付息、公共卫生防疫、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是正增长,教育、科技、文化等很多都是负增长。 特别国债如何发力 疫情对财政短期冲击较大,部分地方已经在考虑调整年度预算目标。但是中央政策如何输血,也尚未最终确定。 目前市场机构对于提高2020年赤字率相对有共识,部分认为可以提高到3.5%左右,专项债规模可扩张至3万亿左右,但对于特别国债的规模,以及如何使用争议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冯俏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财政当前面临的资金紧张,应该主要通过提高赤字率,来补充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地方专项债主要用于有收益的项目投资。特别国债是有专门用途的,作用主要有几方面,一是对应中央级大项目,用于投资;二是用于疫后恢复,比如通过担保、财政贴息等金融化的方式,来放大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 市场也有不同的看法。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消除疫情影响,使用方式可以比较开放,可以用于投资、补贴消费,也可以用于缓解地方财力紧张。但是力度要足够大,因为“六稳”“六保”归根到底要稳预期,通过较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特别国债的预算规模可以考虑达到5万亿,分次发行,央行扩表,零利率购买。实际执行下来,可以小于5万亿元,但基于当前市场悲观情绪蔓延,预算规模可以大一些。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熊柴、于嘉俊 疫情冲击下的一季度地方经济:危与机 导读 一季度各地经济表现虽与疫情蔓延程度存在一定联系,但与防疫措施、复工复产节奏、产业结构、经济韧性等关系密切。 天津、黑龙江、辽宁疫情位居全国中下游,但经济表现位居倒数,反映增长动能长期乏力。重灾区湖北一季度GDP同比-39.2%,GDP减量占全国的24%。天津、黑龙江、辽宁GDP同比分别为-9.5%、-8.3%、-7.7%,为除湖北外表现最差的三个省份。天津、东北经济近年增长持续乏力,在疫情冲击下雪上加霜,一季度东北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 湖南疫情居全国第5,但GDP增速位居全国第3,主要是信息服务业带动。除西藏维持1.0%的正增长外,表现相对较好的是新疆、湖南、贵州、青海、宁夏、四川等6省,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不超过3%,其中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累计确诊数位居全国倒数前四,而湖南、四川分别为全国第5、12名。湖南一季度三产增加值同比仅-1%,主要是信息服务业增加值暴增超30%。 南京舟山汕尾为全国少数正增长城市,为什么?作为一季度中国GDP50强城市中唯一正增长城市,南京做对了什么?除重工业和国企比重较大、受疫情冲击小外,南京于2月7日较早出台稳定中小微企业的“宁惠十条”,2月26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3月9日市委书记带头下馆子。舟山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3%,主要在于石化、船舶等大幅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77%。汕尾一季度GDP同比1.9%,重工业增加值、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分别增长20%、57%、77%。 疫情冲击财政形势严峻,基层财政更为困难。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湖北下降48%、海南下降32%。根据贵州统计局,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4%,88个县级单位有11个县降幅超过50%,9个县降幅在40%-50%之间,30个县降幅在20%-40%之间。 正文 1中西部表现相对较好,西藏维持正增长 一季度湖北GDP同比大幅萎缩近40%,仅西藏维持正增长,湖南累计确诊数居全国第5、但经济增速居第3,各地经济表现与疫情并非直接相关。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胜利来之不易,代价沉重。一季度中国GDP(不含港澳台)实际同比-6.8%,为1992年实施季度核算以来首次负增长。一季度31省GDP加权同比为-7.0%,若不含-39.2%的湖北则为-5.5%,一季度湖北GDP同比减量占全国的24%。 分省看,除湖北外,一季度天津、黑龙江、辽宁3省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分别为-9.5%、-8.3%、-7.7%;但截至3月底,天津、黑龙江、辽宁的疫情确诊数分别位居全国第20、14、23名,表明其经济下滑幅度与疫情蔓延程度并不直接相关。除西藏维持1.0%的正增长外,表现相对较好的是新疆、湖南、贵州、青海、宁夏、四川等6省,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0.2%、-1.9%、-1.9%、-2.1%、-2.8%和-3.0%,其中湖南、四川3月底疫情累计确诊数分别为全国第5、12名,表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一季度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GDP实际同比分别为-6.1%、-12.1%、-3.9%和-7.6%,较2019年全年分别下滑12.3、19.4、10.7和12.1个百分点;如剔除湖北数据,中部地区为-4.9%。 2城市:南京、舟山、汕尾等城逆势正增长 从城市看,一季度50强城市中仅南京维持正增长。大城市是中国经济的核心,2019年中国有17个城市GDP规模过万亿元,合计占中国的31.6%;范围扩大至50强,则GDP合计占中国的53.6%,2019年加权实际同比6.5%,高于全国的6.1%。截至5月5日,除唐山、长春2城暂未公开一季度经济指标外,48城一季度GDP加权实际同比-7.4%,剔除武汉、襄阳两个重灾区城市后为-6.1%。具体看,48城仅南京维持1.6%的正增长,长沙、南通、绍兴、成都4城GDP下降不超过3%、表现相对较好;武汉、襄阳为疫情重灾区,一季度实际同比分别为-40.5%、-40.9%;沈阳、泉州、合肥、哈尔滨、天津、盐城等城市表现较差,同比下降均超过9%,分别为-12.9%、-10.3%、-9.8%、-9.7%、-9.5%和-9.2%。除重工业和国企比重较大、受疫情冲击较小外,南京经济逆势正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防疫得力、推进复工复产较快,2月7日较早出台稳定中小微企业的“宁惠十条”,2月26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3月9日市委书记带头下馆子、传递消费信心。在系列措施下,一季度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 50强城市外,舟山、汕尾分别为浙江、广东唯一正增长城市。舟山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3%,为浙江省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主要在于石化、船舶等重工业大幅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出口增长27%。汕尾一季度GDP同比1.9%,为广东省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城市,主要依赖重工业、地产、基建稳增长;一季度汕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重工业、轻工业分别增长19.7%、-9.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7.3%、基建投资增长77.3%。 3东部:天津转型艰难,江苏表现相对好于浙粤 天津新旧动能转换艰难,一季度GDP同比-9.5%居倒数。东部地区2019年GDP合计占中国的51.6%,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0.0%。一季度海南、天津GDP同比分别为-4.5%、-9.5%,分别位居东部第一、倒数第一。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在疫情冲击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1.4%、降幅居全国第四,并且在持续弱地产化背景下,一季度地产开发投资同比-20.3%,能够取得经济增速-4.5%殊为不易。天津新旧动能转换滞后、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倒数,2017-2019年分别为3.6%、3.6%、4.8%,2020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17.7%,3月企业就业人员周均工时为35.0个小时、明显低于全国的44.8小时。 江苏二产更为稳定,一季度工业国企增加值暴增40%,经济表现相对好于浙江广东,但江苏经济增速能否再回到苏浙粤领头羊仍需观察。苏浙粤均为人口流动大省,3月底累计确诊数分别为全国第9、第4、第2。2月10日复工以来,苏浙粤推进复工复产节奏位居全国前列。一季度苏浙粤GDP同比分别为-5.0%、-5.6%、-6.7%,苏浙经济表现较好的原因主要在于二产更为稳定。一季度苏浙粤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1.4%、-0.3%、-0.7%,二产同比为-8.8%、-11.0%、-14.1%,三产同比分别为-2.0%、-1.5%、-1.5%。从工业生产看,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8.4%,苏浙粤分别为-7.8%、-10.2%、-15.1%;其中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回升至-1.1%,苏浙粤分别为5.0%、1.3%、-4.7%。从与制造业相关的出口看,苏浙粤2019年出口合计占全国的54%,2020年一季度全国出口-11.4%,苏浙粤出口同比分别为-14.9%、-10.4%、-14.4%,其中3月浙江出口转正、苏粤仍为负增长,表明出口并非苏浙经济好于广东的原因。根据江苏统计,一季度江苏工业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40.2%,而去年同期仅增长0.8%。从更长的时期看,2004-2016年江苏GDP实际增速长期位居苏浙粤三省第一,使得江苏经济规模相当于广东的比例从2003年的78.5%升至2015年的96.3%;但2017-2019年江苏经济增速降至三省倒数第一,江苏经济规模与广东再度拉大,2019年江苏经济规模相当于广东的比例降至92.5%。在本次疫情后,江苏经济增速能否重回苏浙粤三省领头羊位置仍需观察。 4 中部:湖南表现良好,3月中部出口暴增 湖南一季度GDP同比-1.9%,其中信息服务业暴增超30%,较大对冲传统线下服务业下降影响。近年来中部地区是中国四大地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比如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GDP同比分别为6.2%、7.3%、6.8%、4.6%。一季度湖南、江西GDP同比-1.9%、-3.8%,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10,作为毗邻重灾区湖北的省份,3月底累计确诊数分别位居全国第5、第7,取得上述成绩殊为不易。根据湖南统计局,一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3.3%、-3.0%、-1.0%。在第三产业中,传统线下服务业下降较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28.6%、16.4%和12.4%;但信息、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加快,分别为31.8%、7.3%、5.7%、10.0%,上述行业增加值合计占湖南服务业的40%左右,一定程度对冲了传统线下服务业下降影响。从全国看,一季度信息、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2%、6.0%、-9.4%,湖南上述三个行业表现更优。 3月中部(不含湖北)出口暴增23%,江西湖南出口增长超30%。中部出口份额占全国不到10%,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出口额占比分别为79.9%、8.9%、8.9%、2.2%。3月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东北出口同比分别为-4.1%、22.9%、-11.1%、-6.4%,较1-2月分别收窄11.1、40.2、6.8、15.3个百分点,中部出口大幅回升。从全国角度看,3月24省出口增速较1-2月回升,其中14省增速转正;其中3月江西、湖南出口同比分别为36.7%、31.8%,较1-2月分别上升43.7、53.5个百分点,此外3月河南、河北、山西出口增速也超10%。以江西为例,一季度江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6.7%,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6.6%。不过,从全国角度看,3月出口数据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国内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外贸企业加快节前订单生产,抢时间抢履约;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3月中部(不含湖北)财政收入同比-13.7%,相对好于其他地区;基层财政压力很大,部分县级财政收入降幅超50%。受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免税缓税政策等因素影响,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分地区看,3月东部(不含河北)、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不含新疆)、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同比分别为-21.2%、-13.7%、-21.4%、-21.0%,中部地区表现稍好。分省看,3月仅西藏、广西、山西3省财政收入同比正增长,湖北、海南、天津、重庆等17省下降超20%;其中,3月山西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8%,较1-2月回升超30个百分点,虽然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3.9%,但非税收入增长62.2%。从财政自给率角度看,除河北、新疆暂未公布数据外,一季度财政自给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较去年全年下降的有北京、湖北、宁夏、黑龙江等13省,其中北京、湖北分别下降19.0、12.5个百分点;而上海、浙江、贵州等16省财政自给率上升。在严峻财政形势下,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更为突出。以已公布相关数据的安徽和贵州为例,安徽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0%,16个地级单位中有14个同比负增长,其中9个市下降超10%,下降最多的铜陵同比-22.8%,较去年全年下滑38个百分点。从县级单位看,贵州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1.4%,88个县级单位中有73个负增长,其中11个县降幅超过50%,最高为-76.6%;9个县降幅在40%-50%之间;30个县降幅在20%-40%之间;23个县降幅小于20%。 5西部:3月工业率先转正,地产投资大幅回升 西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轻,一季度经济表现居前;重庆1-2月工业表现仅好于湖北,一季度GDP同比-6.5%位居西部倒数第一。一季度经济增速前10省份中有8省在西部,确诊病例数倒数后4的西藏、青海、宁夏、新疆GDP同比分别为1.0%、-2.1%、-2.8%、-0.2%。重庆一季度GDP同比-6.5%,排名全国第22,位居西部倒数第1,这与重庆的疫情确诊数位居西部之首有关;重庆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24.0%,增速仅高于湖北的-46.2%,位居全国倒数第二。根据重庆统计局,1-2月八大支柱工业有6个同比下降超20%,其中汽车产业下降39.6%,摩托车产业下降38.5%,电子产业下降22.9%,装备产业下降28.1%。 3月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率先转正,贵州在轻工业带动下增速高达约13%。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8.4%,其中1-2月累计同比-13.5%,3月当月同比大幅回升至-1.1%。分地区看,1-2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16.9%、-16.7%、-7.6%和-11.5%,增速前8均为西部省份。3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0.7%、-0.8%、4.3%和-7.1%,西部地区率先转正。3月全国有18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转正,西部12省中有8省转正;其中,贵州、宁夏、青海、重庆等9省增速超过6%,贵州更是高达12.9%。根据贵州统计局,3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重工业增长1.5%,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5%,中小微企业增长0.8%;3月全省重点监测的19个行业中,化工、建材、汽车、电子、电力等9个行业仍为负增长,食品、烟酒分别增长19.8%、32.2%。 3月西部投资受地产拉动明显回升。分地区看,1-3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固定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12.3%、-27.8%、-10.8%、-14.2%,较1-2月分别收窄7.9、4.9、14.2、4.7个百分点,3月西部回升幅度较大。从资金来源看,债券融资、国内贷款增速同比大幅提升。截至4月15日,全国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6%。以安徽为例,一季度资金来源合计同比-9.5%,其中债券融资、国内贷款两项则分别增长1272.4%、17.2%,其他来源则均明显负增长。在地产投资方面,1-3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6.1%、-18.7%、-0.8%、-14.0%,较1-2月降幅分别收窄6.4、7.2、17.8、2.1个百分点;1-3月全国有8省地产投资同比保持正增长,除吉林外其他7个均为西部省份,其中青海、西藏同比增长超40%。在基建投资方面,一季度除7省暂未公布数据外,24省中仅黑龙江、吉林、宁夏、江苏、山东、青海6省保持正增长。与1-2月相比,除15省暂未公布可比数据外,有重庆、宁夏、黑龙江、贵州等16省降幅回升,其中重庆、宁夏回升超30个百分点。宁夏一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6.3%,较去年全年回升17.5个百分点,较1-2月回升32.4个百分点。 6东北:工业利润下降超60%,社会零售下降超20% 东北经济受疫情冲击下降幅度明显,一季度二产增加值下滑高于全国平均,辽宁黑龙江三产增加值下滑高于全国。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持续低迷,2019年吉林、黑龙江、辽宁GDP增速延续下滑趋势,分别为3%、4.2%、5.5%,在全国31个内地省份中分别位列第31、30、27位。一季度吉林、辽宁、黑龙江GDP同比分别为-6.6%、-7.7%、-8.3%,分别位居第23、28、29名。分三次产业看,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2.9%、-1.6%,二产同比分别为-10.7%、-13.2%、-9.9%,三产同比分别为-6.3%、-3.1%、-7.9%;东北三省二产增加值下降幅度高于全国的-9.6%,辽宁、黑龙江三产增加值下降高于全国的-5.2%、为全国除湖北外的倒数第3、第1。由于4月初黑龙江疫情再次爆发,当月新增本土病例占全国的逾六成,预计黑龙江二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幅度将受到限制。 东北地区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11%,社会零售总额下降(算术平均)约29%。从工业企业利润看,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3.3%,而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26.6%、-8.3%、-21.8%。202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36.7%,其中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不含西藏)、东北地区分别为-39.0%、-24.6%、-24.6%和-63.1%,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71.5%、-60.2%、-36.8%。从居民收支看,一季度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东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为2.0%、2.2%、0.5%、1.0%,东部、中部(不含湖北)、西部、东北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分别为-8.5%、-6.6%、-9.1%、-10.8%,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增速并非最低、但消费支出增速最低。不过,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6.3%、69%,这可能是统计问题。从社会零售看,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19.0%,有14省下滑超20%,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24.8%、-27.3%和-33.4%,位居全国第23、27、29名。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2.5万亿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3月出口为下降3.5%;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专家认为,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原因包括低基数、积压订单交付、与东盟贸易关系深化、国外相关疫情严重地区进口需求增大等。国内疫情好转以来内需逐渐恢复,进口状况有望适度改善。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贸易顺差4157亿元,减少30.4%。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4月出口表现超出预期,或缘于积压的订单仍旧处于交付阶段,同时防疫物资出口和出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4月出口水平。此外,与东盟贸易关系的深化也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首先,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一定程度推高了今年4月的出口增速。其次,当月我国对美欧等疫情严重地区出口反弹,与当地停工停产导致商品供应不足,进口需求短期加大有关。再次,近期防疫物品出口增速加快,也对当月整体出口水平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我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仍将保持一定韧性,但对欧美等区域的出口应该还会受到疫情影响,相关需求恢复将是一个较慢的过程。同时,国内疫情好转以来内需逐渐恢复,进口状况有望适度改善。
“随着复工达产的推进,三四月外贸交付确实有所改善,但我们担心的是,五六月份可能会面临由订单减少带来的产能闲置、库存积压、回款停滞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的在手订单仍能支撑生产,但外贸新订单比往年已下滑了75%,我们预计5月中下旬开始,生产线就会出现产能闲置。”5月7日,浙江飞剑工贸总经理马永健对记者说。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前不久,马永健刚刚从日本引进了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以减少疫情期间对人工的依赖——2月份这家公司手握订单却因人员不齐、无法交货而亏损了2000万元。 然而,新产线上线不久,外贸市场开始熄火,海关和港口开始停运,大量新订单被取消,“随着复工达产的推进,三四月外贸交付确实有所改善,但我们担心的是,五六月份可能会面临由订单减少带来的产能闲置、库存积压、回款停滞等一系列问题。”马永健说。 喜中有忧是4月外贸的一个真实写照。5月7日发布的海关数据显示,4月中国外贸进出口2.5万亿元,降幅收窄至0.7%;其中,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而出口为1.41万亿元,大幅增长了8.2%。 受访专家认为,出口超出市场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疫物资出口的爆发式增长,其日均出口额从4月上旬的10亿元增至月底的日均30亿元以上;疫情之下的“土豆效应”也提振了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出口;而汇率与基数也抬高了4月的出口增速。 但必须关注的是,当前不少外贸企业的生产是在消化前期积压的在手订单,随着这些订单完成通关交付,新订单不足将逐步反映到外贸数据上来,订单“青黄不接”、企业复工无法达产的问题或将更加突出。 防疫物资出口大幅增长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 4月当月,中国外贸进出口2.5万亿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贸易顺差3181.5亿元,增加2.6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4月份出口由负转正是带动外贸降幅明显收窄的一个主要因素,“4月当月,外贸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3.5%回升到8.2%,特别是防疫物资出口明显增长,日均出口额从4月上旬的约10亿元增至月底的日均30亿元以上,一个月内增长了超过3倍,这有效带动了出口的回暖。”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3月海外疫情爆发后,中国产能快速调整,使得4月大量中国产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开始出口海外,这些防疫物资大都属于机电产品或纺织品类目,从而带来了这两个行业出口的改善。 海关数据显示,前4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2613亿元,增长5.9%;同期机电产品出口2.79万亿元,下降5.9%,占出口总值的58.8%,而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则下降了11.5%。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3月1日到4月25日,中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550亿元。截至4月24日,中国出口口罩10.6亿只,这个数字比3月31日的2.24亿只,增长了3.7倍。 白明认为,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已成为必需品,4月出口大幅超出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疫情期间的“土豆效应”,即在经济萧条时期,消费者可能会舍弃高端奢侈品消费而转向中低端具有保障性的产品消费,从而带来后者需求上升,进而推高这些产品的价格和销量。 在他看来,4月强劲的出口也是多年来贸易方式结构调整的一个成果。疫情确实对加工贸易产生了巨大冲击,但相较之下,一般贸易往往具有更强的韧性与灵活度,从而获得了一些辗转腾挪的空间。 “4月份越南的纺织品、鞋类订单量同比下降了70%,国内叫苦不迭的企业也大都是外贸代工厂,这是因为他们都是加工贸易,别人让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订单说取消就取消,没任何自主性。而一般贸易的自适应性更强,能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比如纺织厂转产口罩,车企转产呼吸机。”他说。 白明指出,相比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也更高,近年来中国正持续推动结构调整:加工贸易从最高时的57%降至24%,而一般贸易则占比近6成。 数据显示,前4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2.18万亿元,下降8.4%。而一般贸易进出口5.43万亿元,下降4.6%,占比59.8%,比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在白明看来,基数与汇率也是4月出口超预期的一个原因。去年4月外贸出口环比下降了2.9%,同比增速也在低位,降低了基数。此外,今年4月人民币汇率基本在7以上,因而抬高了以人民币计的出口增速。 按美元计,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3552.2亿美元,下降5%;其中,出口2002.8亿美元,增长3.5%;进口1549.4亿美元,下降14.2%。 新订单萎缩需应对 在交银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看来,正是前期积压订单的通关带来了出口的改善。 “国内疫情好转以来生产持续加快,近两个月企业加快完成前期积压订单,大量出口产品集中在4月份出口通关报关,反映在4月出口数据上。4月以来国内疫情好转也促使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限制逐渐放宽和取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增长。”他说。 马永健也表示,尽管有一些订单被取消或推迟,但在4月份其公司还有一部分外贸在手订单来维持生产,“但新订单的锐减意味着未来形势将更加严峻,随着时间的推移,订单问题将会日益凸显,后续可能在5、6月份,订单就会跟不上我们的产能。” 关于外贸订单的交付,白明介绍,短单一般需要两个月即可交货,但大部分中长单都是半年到一年的交货期,随着疫情走向常态化,新订单的下降终究会体现在外贸数据上,其冲击或逐步地分阶段显现出来。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总经济师陈中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当前不少外贸企业的生产是在消化前期订单,随着这部分订单完成交付,新订单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订单“青黄不接”、企业复工无法达产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他表示,国际疫情仍十分严峻,外需萎缩与经济停滞将从多个层面向中国逐步传导,并对不同行业带来不同的冲击。“比如,装备制造业由于‘两头在外’,进出口两端正受到双向冲击,计算机等高技术行业的集成电路、元器件进口正在减少,部分行业正面临断供风险;随着新订单的萎缩,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将逐渐面临更多困难。” 在5月7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提问时强调,尽管4月外贸数据降幅收窄,但外贸仍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从近期商务部对重点省市、各进出口商会和重点企业摸底调研情况来看,外贸企业依然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不畅等诸多困难。因此要充分估计疫情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 刘学智也表示,全球需求减弱对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未来出口下跌的可能性较大。4月份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跌,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进出口干散货指数下降。一方面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地区的外贸仍将保持一定韧性,但对欧美等区域的出口将会受到很明显的疫情冲击,相关需求的恢复会是一个较慢的过程。所以他预计后续出口增速可能会继续小幅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中国外贸的国际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分化。中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出口则大幅下降。 前4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1.35万亿元,增长5.7%,占我外贸总值的14.9%。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76万亿元,增长0.9%,占我外贸总值的30.4%,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 而同期,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23万亿元,下降6.5%,占我外贸总值的13.6%;中美贸易总值为9584.6亿元,下降12.8%,占我外贸总值的10.6%。
本报见习记者 昌校宇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在会上表示,五一假期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行业运行正常,运输秩序良好,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未接报疫情传播和行业不稳定事件,未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公路拥堵,未接报重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5月1日至5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总量1.21亿人次,日均2429.83万人次,较节前五日(4月26日至30日)的日均客运量增长了17.9%,同比减少53%。 其中,全国铁路累计发送2847.7万人次,环比增长55.1%,同比下降60.9%;全国道路旅客运量约8614万人次,环比增长12.4%,同比下降49.9%;全国水上发送旅客371.3万人次,环比增长90.6%,同比下降32.9%;全国民航运输旅客316万人次,环比增长8%,同比下降63.8%。全国邮政行业揽收包裹10.68亿件,同比增长37.42%;投递包裹10.38亿件,同比增长38.93%;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达4318.22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7.76%。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今年“五一”假期的交通运输工作情况,因为今年的特殊性,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双重压力测试证明,交通运输可以让人民群众放心。”(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