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月15日公布了2020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介绍,2020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稳中略涨。 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一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一个月扩大0.1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1%,涨幅均与上一个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和0.2%,涨幅均与上一个月相同。 随着月度数据的出炉,2020年全年楼市变动情况也一目了然。从同比数据看,4个一线城市2020年新建商品住宅全年价格涨幅均在个位数。与2019年12月份相比,北京同比上涨2.3%,上海同比上涨4.2%,广州同比上涨5.2%,深圳同比上涨4.1%。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与过去房价动辄上涨百分之几十的年份相比,2020年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涨幅不算太大,说明2020年一线城市楼市实现了平稳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大城市房价仍普遍偏高,存在供应不足,供应结构有待完善等问题。对此,2020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同时,在70个大中城市中,2020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有涨有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从上涨的城市来看,涨幅排名前三的为银川、唐山、徐州,分别上涨了14.2%、11.2%、10%。从下降的城市来看,北海下降3%,安庆下降2%,常德下降1.4%。专家表示,从上涨及下降的情况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实现了平稳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2020年我国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加强金融土地政策联动,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各方努力下,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2020年,二手房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一线城市中,2020年12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二手住宅价格分别比2019年同月上涨了6.3%、6.3%、7.5%、14.1%。其中,深圳二手房全年涨幅明显高于其他3个一线城市。 2020年年初,深圳楼市出现过热趋势,7月份,深圳多部门联合出台楼市调控“新深八条”,起到了快速抑制过热趋势的作用。不过,在第四季度,深圳再度出现众多购房者摇号抢购新建高总价楼盘的情形。对此,专家表示,楼市调控仍需要久久为功,要多措并举打好政策“补丁”。 在70个大中城市中,除了深圳全年二手房价格上涨位居首位以外;宁波、银川、徐州上涨8.5%,唐山上涨8.3%,成都上涨8.2%,西宁上涨7.9%,沈阳上涨7.8%。 同时,有26个城市出现了价格下降。其中,牡丹江下降10%,南充下降5.4%,天津下降4%,郑州下降3.6%,贵阳、北海下降3.5%,太原、泸州下降3.1%,哈尔滨下降3%。 除了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之外,其他一些城市的房价变化情况也值得关注。比如,广东省东莞市2020年的房价在多个机构的统计数据中,其涨幅都名列前茅。而有一些城市的价格却被网友称之为卖出了“白菜价”,据报道,黑龙江鹤岗、辽宁阜新等城市的个别楼盘,每平方米价格低于千元。廊坊等城市的房价相比其高点时,下降较为明显。 展望2021年,“房住不炒”的定位仍将继续坚持。针对房地产企业杠杆过高而出台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出来,在防止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地产调控措施将进一步深化细化,一旦有城市出现过热态势,调控或将继续加码,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金融界网1月18日消息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4286万吨,增长0.9%;早稻产量2729万吨,增长3.9%;秋粮产量49934万吨,增长0.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1186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1960万吨,增长8.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672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492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4113万吨,下降3.3%。2020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 二、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2%;股份制企业增长3.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4%;私营企业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工业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三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10%。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比三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445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5%,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服务业逐步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0%,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4.8、4.9个百分点。四季度,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三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5%、9.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11.9、8.3个百分点。 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其中,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6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323亿元,下降1.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9527亿元,下降16.6%;商品零售352453亿元,下降2.3%。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0%、21.2%、17.3%,分别比三季度加快16.0、7.1、5.0个百分点。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三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24%。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173613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全部转正,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民间投资289264亿元,增长1.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和9.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4%、22.4%;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2%、15.2%。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1.9%,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9.9%和12.3%。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2.32%。 六、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进出口相抵,顺差为37096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占出口总额的59.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200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出口18587亿元,增长10.9%;进口13419亿元,下降0.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168亿元。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低于上年2.9%的涨幅,也低于3.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3.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8.3%,衣着下降0.2%,居住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7.1%,猪肉价格上涨49.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8%。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7%。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3%,12月份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12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其中,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下降0.4%;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72元,比上年增长2.8%。 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869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2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0294元。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 总的来看,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金融界网1月18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66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695亿元,增长4.4%。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2566亿元,下降4.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706亿元,同比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60亿元,增长5.9%。2020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比上年下降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35616亿元,同比增长5.2%;餐饮收入4950亿元,增长0.4%,11月份为下降0.6%。2020年,商品零售352453亿元,比上年下降2.3%;餐饮收入39527亿元,下降16.6%。 按零售业态分,2020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下降9.8%、5.4%和1.4%。 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1—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6%、5.8%和16.2%。
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和同比均由降转涨 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受特殊天气以及成本上升影响,CPI由降转涨。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4%转为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食品中,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分别上涨8.5%和3.5%;随着元旦春节到来,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同时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羊肉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2.6%,鸡蛋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2.9%。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5.2%、5.8%和3.0%,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0%转为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6.5%,涨幅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6.5%,涨幅扩大2.9个百分点;牛肉和羊肉价格均上涨4.6%,涨幅均有扩大;猪肉价格下降1.3%,降幅收窄11.2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1.9%、13.5%和9.2%,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1%,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4.8%和16.2%;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涨幅有所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12月份,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工业品价格继续上行。从环比看,PPI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7.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5.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3%,涨幅均有所扩大,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7个百分点。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加之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3%,涨幅分别扩大2.8和1.8个百分点,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7个百分点。由于年底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供暖需求快速增加,带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5%,涨幅均扩大1.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1.0%,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8.3%,扩大4.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5.0%,扩大3.0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7.0%,收窄2.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2.5%,收窄3.8个百分点。此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下降3.0%转为持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2.9%转为上涨1.3%。
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 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6%,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7.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6.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8%。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6%,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2.1%。
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 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4%转为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62个百分点。食品中,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鲜菜、鲜果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价格分别上涨8.5%和3.5%;随着元旦春节到来,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同时饲料成本有所上升,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5%转为上涨6.5%,羊肉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2.6%,鸡蛋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2.9%。
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6%,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7.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6.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8%。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6%,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2.1%。 2020年12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2020年 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1.1 -0.4 -1.8 生产资料 1.4 -0.5 -2.7 采掘 3.3 -0.4 -5.2 原材料 2.6 -1.6 -5.6 加工 0.8 0.0 -1.3 生活资料 0.1 -0.4 0.5 食品 0.5 0.9 2.9 衣着 -0.2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4 -0.3 耐用消费品 -0.3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1.5 0.0 -2.3 燃料、动力类 2.2 -6.6 -8.4 黑色金属材料类 2.6 6.1 0.5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3.3 7.5 -0.2 化工原料类 2.1 -1.8 -7.3 木材及纸浆类 0.0 -0.9 -1.9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0.8 -1.1 0.5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5 0.5 -0.1 农副产品类 1.6 4.0 5.4 纺织原料类 0.4 -1.5 -3.2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5 1.3 -5.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7.9 -27.0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3 17.8 7.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7 8.6 4.8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9 1.5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 2.4 4.8 食品制造业 0.0 0.5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2 0.8 0.7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2 -3.8 -4.7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5 -1.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2 -0.8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2 -1.5 -2.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0 -2.1 -1.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5.3 -12.5 -14.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3 0.0 -5.9 医药制造业 0.1 0.5 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5 -8.2 -13.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8 -1.0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4 -2.7 -1.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5.0 -2.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9 8.3 0.8 金属制品业 0.6 0.5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2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0 -0.1 0.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1 -2.0 -1.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7 -1.4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1 -2.1 -4.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1 0.1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2.统计范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 3.调查方法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用重点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5万余家工业企业。 4.统计标准 工业行业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5.数据说明 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时会出现合计数据与分类数据高值或低值相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