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 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6%,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7.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6.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8%。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6%,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2.1%。
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6%,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7.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6.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8%。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6%,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2.1%。 2020年12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2020年 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1.1 -0.4 -1.8 生产资料 1.4 -0.5 -2.7 采掘 3.3 -0.4 -5.2 原材料 2.6 -1.6 -5.6 加工 0.8 0.0 -1.3 生活资料 0.1 -0.4 0.5 食品 0.5 0.9 2.9 衣着 -0.2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4 -0.3 耐用消费品 -0.3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1.5 0.0 -2.3 燃料、动力类 2.2 -6.6 -8.4 黑色金属材料类 2.6 6.1 0.5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3.3 7.5 -0.2 化工原料类 2.1 -1.8 -7.3 木材及纸浆类 0.0 -0.9 -1.9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0.8 -1.1 0.5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5 0.5 -0.1 农副产品类 1.6 4.0 5.4 纺织原料类 0.4 -1.5 -3.2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5 1.3 -5.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7.9 -27.0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3 17.8 7.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7 8.6 4.8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9 1.5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 2.4 4.8 食品制造业 0.0 0.5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2 0.8 0.7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2 -3.8 -4.7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5 -1.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2 -0.8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2 -1.5 -2.8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0 -2.1 -1.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5.3 -12.5 -14.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3 0.0 -5.9 医药制造业 0.1 0.5 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5 -8.2 -13.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8 -1.0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4 -2.7 -1.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5.0 -2.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9 8.3 0.8 金属制品业 0.6 0.5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2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0 -0.1 0.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1 -2.0 -1.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7 -1.4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1 -2.1 -4.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1 0.1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2.统计范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 3.调查方法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用重点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5万余家工业企业。 4.统计标准 工业行业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5.数据说明 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时会出现合计数据与分类数据高值或低值相同的情况。
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6%,加工工业价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9%,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4%。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7.5%,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6.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6.6%,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1.8%。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3%,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2.6%,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0.2%,一般日用品价格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3.3%,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2.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5%;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8.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 2020年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1-11月 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5 -1.5 -2.0 生产资料 0.7 -1.8 -2.9 采掘 0.8 -3.6 -5.7 原材料 1.5 -4.2 -5.9 加工 0.4 -0.8 -1.4 生活资料 0.1 -0.8 0.5 食品 0.3 0.1 3.1 衣着 0.0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5 -0.3 耐用消费品 -0.2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7 -1.6 -2.5 燃料、动力类 1.2 -8.4 -8.6 黑色金属材料类 0.3 3.5 0.0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0.8 4.0 -0.9 化工原料类 1.7 -4.6 -7.7 木材及纸浆类 0.2 -0.7 -2.0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1.1 -0.8 0.6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0.0 -0.1 农副产品类 0.7 1.7 5.5 纺织原料类 0.6 -2.1 -3.4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 -2.9 -6.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 -29.8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12.5 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 6.9 4.5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6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0.8 5.1 食品制造业 0.4 0.6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3 0.7 0.6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5 -4.7 -4.8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6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1.1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5 -1.3 -3.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3 -2.1 -1.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 -16.3 -14.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3.0 -6.4 医药制造业 0.1 0.5 0.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 -10.4 -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3 -1.9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2.5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2.0 -2.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 4.1 0.1 金属制品业 0.1 -0.1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1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2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 -1.9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3 -1.8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 -3.9 -4.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2 0.1
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5%;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8.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 2020年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1-11月 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5 -1.5 -2.0 生产资料 0.7 -1.8 -2.9 采掘 0.8 -3.6 -5.7 原材料 1.5 -4.2 -5.9 加工 0.4 -0.8 -1.4 生活资料 0.1 -0.8 0.5 食品 0.3 0.1 3.1 衣着 0.0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5 -0.3 耐用消费品 -0.2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7 -1.6 -2.5 燃料、动力类 1.2 -8.4 -8.6 黑色金属材料类 0.3 3.5 0.0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0.8 4.0 -0.9 化工原料类 1.7 -4.6 -7.7 木材及纸浆类 0.2 -0.7 -2.0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1.1 -0.8 0.6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0.0 -0.1 农副产品类 0.7 1.7 5.5 纺织原料类 0.6 -2.1 -3.4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 -2.9 -6.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 -29.8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12.5 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 6.9 4.5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6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0.8 5.1 食品制造业 0.4 0.6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3 0.7 0.6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5 -4.7 -4.8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6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1.1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5 -1.3 -3.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3 -2.1 -1.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 -16.3 -14.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3.0 -6.4 医药制造业 0.1 0.5 0.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 -10.4 -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3 -1.9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2.5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2.0 -2.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 4.1 0.1 金属制品业 0.1 -0.1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1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2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 -1.9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3 -1.8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 -3.9 -4.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2 0.1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 2.统计范围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调查涵盖1638个基本分类的2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调查涵盖900多个基本分类的10000多种工业产品的价格。 3.调查方法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采用重点调查方法,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涉及全国5万余家工业企业。 4.统计标准 工业行业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5.数据说明 由于“四舍五入”原因,有时会出现合计数据与分类数据高值或低值相同的情况。
从微观角度,未来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互联网企业,估值空间更值得期待。平台型数字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真实供需的匹配已基本实现。继续延续旧模式发展,难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认可逻辑正在发生两大质变。 我们认为,除却底层财务与运营数据,自上而下理解商业运行的潜在价值,同样不失为具有普世性的一种选择,有助于投资者从纷繁复杂的商业模式中甄别资本市场的明日之星。过去20年,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发力点在高效匹配,通过矫正市场失灵创造经济价值,同时降低生产者准入门槛推动经济增长。轻型的要素投入撬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成就了其高估值和高回报。然而,伴随头部企业占据流量高地,互联网平台逐利属性逐渐使得效率与公平难以兼得,社会总福利遭反噬的同时,行业整体发展也将受限于存量的零和博弈。从宏观角度,当前政府加强互联网平台监管及整治,表面上为约束,实际上是鞭策,有助于行业整体以自律谋自由,从而突破估值瓶颈。而从微观角度,高效匹配的边际收益已日渐式微,未来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互联网企业/行业,估值空间更值得期待。 过去20年,平台型互联网企业通过高效匹配创造价值,因而享有合理估值。数字经济上半场以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为代表,发力点在高效匹配。数字化转型普遍发生于流通领域,即消费者向生产者购买产品这一过程,表现形式为电商、共享出行、在线旅游、在线广告分发等。互联网平台虽然本身不参与商品生产,看似不创造经济价值,但却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矫正市场失灵使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从更直观的模型分析[1](如图1所示),高效匹配通过以下双重效应创造价值。效应一:匹配真实供需(S0→S1,D0→D1)。在互联网平台诞生之前,以信息不对称为主的市场失灵,导致部分产能与需求无法完全匹配,达成市场均衡的供给与需求均小于真实情形,处于E0。以打车市场为例,空车与乘客打车困难的现象可能同时并存。互联网平台借助数据搜集、算法优化等途径,识别并调配多余产能与未被满足的需求相结合,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右移,并更接近于原生状态。假设摩擦对于供需的损耗程度一致,均衡点处于E1,即在价格不变的情形下,总产出上升。效应二:降低生产者门槛(S1→S2)。从商品和服务提供者角度而言,去中介化降低了生产者的潜在成本和门槛,吸纳更多生产者进入相关领域,导致供给曲线进一步右移至S2。但是从消费者角度,匹配机制的优化并不显著增加需求。尽管供给增多,选择范围扩大,但消费者的需求主要呈现内部结构性转移。仍以打车市场为例,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部分转移至网约车,而出行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此均衡E2下,价格由P0下降至P2,产出进一步扩大至Y2。平台型数字经济通过矫正市场失灵创造经济价值,同时降低生产者准入门槛推动经济增长。新均衡在降低价格的基础上提升了产量,是一种显著的帕累托改进。互联网平台普遍以“轻资产”模式为主,极低的要素投入却撬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因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追捧,成就了高估值和高回报。 从宏观角度,当前加强互联网平台监管及整治,助于市场回归理性均衡。平台型企业创立之初,大多采取免费乃至烧钱补贴等方式占据流量高地,符合上述模型。但在激烈竞争后,寡头格局基本稳定,企业流量变现成为必然。当前中国的平台型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这一阶段,因此我们对模型进行调整[2],将互联网平台收取的手续费看作类似税收的楔子,同时根据定价高低分析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如图2所示)。由于情形1中,互联网平台所挤占的利益已超过其对社会总福利的贡献价值,中介价格过高促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均出现明显痛感,两者愿意放弃平台使用回到原初状态。而情形3使得社会各参与者福利均得到提升,但互联网平台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其匹配机制相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为数据黑箱的现实情境中,缺乏制定相对低价的动机。两厢博弈结果下,互联网平台的收费均衡区间将大致处于情形2,即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均提升,但消费者需接受相对高价,不利于社会公平。今年两会有提案指出“规范电商平台收费标准”,而近期首部《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发布,同步加强了政府对互联网领域的管控。我们认为,上述举动表面上为约束,实际上是鞭策,旨在引导互联网平台由情形2向情形1回归,从而释放行业参与者更充裕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摆脱存量博弈、估值台阶上升的必要过程。 从微观角度,未来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互联网企业,估值空间更值得期待。平台型数字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真实供需的匹配已基本实现。继续延续旧模式发展,难以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资本市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认可逻辑正在发生两大质变。 第一,由消费满足型到消费引致型。虽然平台型企业识别出消费者真实需求,但是却并不扩大或创造新需求。从以上模型看出,互联网平台在精准调度多余产能后,还降低了生产者成本,促使商品数量及种类增加。然而在消费端,虽然互联网平台优化了消费者选择空间,但对总量推动作用甚微。而直播带货同样采用推送模式,在借助网红效应吸引受众的基础上,大幅简化了消费者作购物决策的流程,从而使消费者的新需求更易于被激发。 第二,由就业创造型到赋能制造型。如上文所述,降低生产者准入门槛是互联网平台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单纯依赖于匹配机制优化的生产者成本下降不可持续,过度供给反会侵害原生产者利益。模型显示(图1),虽然生产者剩余总体呈现扩大趋势,但供给曲线的过度右移将致使原生产者福利损失,而新增的生产者剩余全权分配给低门槛生产者。长此以往,品牌商提升品质的动力将会削弱,需警惕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形成。我们认为,生产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推动生产者成本的长趋势下降,将从根本上提升劳动生产率,在新阶段兑现其核心投资价值。 [1] 采用微观经济学供需及消费者剩余模型。由于数字产品供需曲线与传统模型有本质差异,此处模型不包括单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虚拟物品(游戏、电影、音乐等),仅考虑匹配机制优化对于全类别传统商品及服务的影响,假设供给与需求弹性大致相同且前后不发生明显变化。 [2] 在传统模型中,中介机构从属于商品及服务提供者,计入生产者剩余。这主要是由于,传统中介机构小而散,深度融合于产业链中而难以单独剥离。但在互联网平台参与流通环节的模型中,互联网平台具有独立定价能力,且覆盖面更广,适宜单独探讨其定价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