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此次长江保护法明确指出,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长江流域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并保障其正常运行,提高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新区、各类开发区等使用建筑材料的管理,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性能高的建筑材料,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管网。 分析表示,首部流域法正式通过意义重大,保护法将建立统一高效、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有望全面拉动投资,相关产业链实质受益。 三峡集团作为共抓长江大保护骨干力量,在长江水环境治理总结出“黑臭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关键在管网”。截至目前,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落地投资总额已超1000亿元,与沿江各级地方政府已签署合作协议105份,已实现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业务全覆盖。 而随着今年三峡集团的入股,纳川股份正式成为“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实施践行者之一,为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献出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三峡资本持有纳川股份15.28%的股权,为纳川股份第二大股东。同时,纳川股份7月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将进行改组,新增两位三峡集团背景董事熊永生和李永年,并任命三峡集团背景的刘铮为副总经理。 据了解,纳川股份作为三峡集团重要的排水管网研发、产品设计和制造、项目建设、管网运营及修复综合管网服务商,同样也是三峡集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为“长江大保护”项目管网系统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持及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口径排水管,在长江流域拥有工厂,具备直接供货能力。 与三峡集团进行深入合作的纳川股份,产品已全面涉及水生态系统。随着管廊和管网需求的扩大,公司未来业务订单有望迎来高增长。 国海证券研究报告表示,管网是现阶段长江大保护投资的核心。经过调研排查,长江沿岸城市水体污染的关键在管网,厂网分离、城镇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污水收集率很低、雨污合流等问题较为严重,管网运营维护需求将在长江大保护投资当中占据较大比例。纳川股份作为长江大保护骨干主力三峡集团专注于管网领域的子公司,将在城镇污水设施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记者24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与广东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首个省级天然气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集团,标志着国家管网集团组建迈入新阶段。 根据协议,广东省政府将和国家管网集团共同推进“省网”与“国网”融合,通过股权整合成立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的建设运营主体,实现全省天然气主干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全面加快省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并向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开放服务。 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对于构建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国家管网集团将加快广东省内天然气管道建设,预计今年底可建成6条干线共751公里,初步实现广东省内天然气“市市通”,力争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县县通”。
对整个油气管网分离改革来说至关重要的一步终于跨出。 昨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石油央企同时发布了拟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管网集团”)转让旗下油气管道等资产的公告。在专家看来,这意味着管网分离改革再获实质性进展,油气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国家管网集团也向实质化运行又前进了一步。 此前的4月份,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率先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油气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权移交协议,由此成为三大石油公司中第一家移交油气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权的石油央企。 但中海油持有的管网资产相对最少,此次移交的整体影响并不大。随着拥有国内最多油气管网资产的中国石油以及管网数量仅次于前者的中国石化也启动转让管道相关资产,改革的进度无疑大大加快。 中国石油公告称,已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关于油气管道相关资产的交易框架协议》《关于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收购协议》等10项分项协议、《生产运营协议》等协议,公司拟将所持有的主要油气管道、部分储气库、LNG接收站及铺底油气等相关资产(包含所持公司股权)出售给国家管网集团,获得其股权及相应的现金对价。此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对价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履行核准/备案程序后的评估值为基准,最终对价需要考虑过渡期间损益、期后事项调整以及铺底油气资产交割时点价格等因素影响,经审计后确定。 对此,中国石油有关人士表示,公司进行本次交易主要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商业考量。首先,管道业务重组后,公司将更加聚焦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并积极推动油气终端市场开拓。其次,实施管道业务重组可有效减少管道投资规模,从而缓解公司资本性支出压力。其三,参与国家管网重组,将有助于加强与国家管网集团在管网规划、使用、运营等方面的战略协同,并为公司带来积极的财务影响。 同日,中国石化也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相关公司股权、油气管道及配套设施等资产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国家管网集团增发的股权和/或支付的现金作为交易对价。其中,所属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相关公司的股权以471.1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增发的471.13亿元注册资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天然气公司将所属天然气管道相关公司股权以415.0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增发的228.87亿元注册资本及支付的186.21亿元现金;公司控股子公司冠德公司和销售公司分别将下属中石化榆济公司100%股权及所属成品油管道资产以32.20亿元和308.1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支付的现金对价。 此前的7月21日,中石化旗下在港上市的子公司中石化冠德已宣布了上述转让事宜。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国家管网集团将独立运营这些油气管网资产,并从存量逐步发展到增量,从而为落实国家的管网发展规划和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同时,这预示着油气的整体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对管网分离改革完成后的影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副总经理付少华表示,管网公司成立后,预计天然气计价模式、销售方式、定价模式等都会发生改变,照付不议协议会成为主流。
对整个油气管网分离改革来说至关重要的一步终于跨出。 昨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石油央企同时发布了拟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管网集团”)转让旗下油气管道等资产的公告。在专家看来,这意味着管网分离改革再获实质性进展,油气市场化改革拉开序幕,国家管网集团也向实质化运行又前进了一步。 此前的4月份,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率先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油气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权移交协议,由此成为三大石油公司中第一家移交油气基础设施项目管理权的石油央企。 但中海油持有的管网资产相对最少,此次移交的整体影响并不大。随着拥有国内最多油气管网资产的中国石油以及管网数量仅次于前者的中国石化也启动转让管道相关资产,改革的进度无疑大大加快。 中国石油公告称,已与国家管网集团签署《关于油气管道相关资产的交易框架协议》《关于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收购协议》等10项分项协议、《生产运营协议》等协议,公司拟将所持有的主要油气管道、部分储气库、LNG接收站及铺底油气等相关资产(包含所持公司股权)出售给国家管网集团,获得其股权及相应的现金对价。此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对价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履行核准/备案程序后的评估值为基准,最终对价需要考虑过渡期间损益、期后事项调整以及铺底油气资产交割时点价格等因素影响,经审计后确定。 对此,中国石油有关人士表示,公司进行本次交易主要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的商业考量。首先,管道业务重组后,公司将更加聚焦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并积极推动油气终端市场开拓。其次,实施管道业务重组可有效减少管道投资规模,从而缓解公司资本性支出压力。其三,参与国家管网重组,将有助于加强与国家管网集团在管网规划、使用、运营等方面的战略协同,并为公司带来积极的财务影响。 同日,中国石化也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相关公司股权、油气管道及配套设施等资产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国家管网集团增发的股权和/或支付的现金作为交易对价。其中,所属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相关公司的股权以471.1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增发的471.13亿元注册资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天然气公司将所属天然气管道相关公司股权以415.0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增发的228.87亿元注册资本及支付的186.21亿元现金;公司控股子公司冠德公司和销售公司分别将下属中石化榆济公司100%股权及所属成品油管道资产以32.20亿元和308.13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获得其支付的现金对价。 此前的7月21日,中石化旗下在港上市的子公司中石化冠德已宣布了上述转让事宜。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专家刘毅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国家管网集团将独立运营这些油气管网资产,并从存量逐步发展到增量,从而为落实国家的管网发展规划和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同时,这预示着油气的整体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对管网分离改革完成后的影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副总经理付少华表示,管网公司成立后,预计天然气计价模式、销售方式、定价模式等都会发生改变,照付不议协议会成为主流。
6月11日,首创股份发布公告称,对外投资约2.55亿用于铜陵市南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PPP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以BOT方式运作,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万m3/d,远期规模2.5万m3/d;新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39.9km,其中主管网30km,支管网9.9km,项目合作期限为二十六年,其中建设期一年,运营期二十五年。由首创股份与南部城区建投公司、四川青石共同注册成立铜陵悦江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名称以工商注册登记为准),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移交,其中首创股份持股89.99%。 首创股份表示,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投资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安徽地区的投资规模,为公司创造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地区影响力,为进一步拓展安徽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张问之)
国家管网公司总部十三个组成部门已基本成型。具体到“三桶油”管道业务资产的评估、剥离、划转或收购工作,主要由战略发展部、财务资产部开展。国家管网公司要求各部门“做好资产与人员交接、项目移交、确定运行规则和商业模式,实现划转后各项业务的平稳运行,划转时间定为9月30日”。(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