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 12月22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深圳大学和力高集团联合举办的首届健康建筑论坛暨力高新东方健康建筑2.0产品发布会在深圳召开。 力高首席科学家卜增文表示,力致美好生活家是力高的愿景,为客户营造健康的房子、健康的生活是力高一直以来的美好追求。 在2015年开始力高战略部署健康建筑,2016年成立首个康养服务,2017年两个实体店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发布新东方健康建筑1.0版,在这个当中,力高首次提出三维健康建筑即健康空间环节、健康设施设备、健康社区运营,其中将健康服务作为力高产品的标准配置。 他提到力高希望用三维健康建筑体系为业主营造健康三重保障的服务空间。力高还和深圳大学签订了校企联合协议,成立了首个健康建筑研究中心,设立首个健康建筑奖学金。还首次提出中国健康人居底层逻辑关系,中国人很多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可以通过健康人居设计传承和塑造的。 健康是力高产品的基因,疫情打乱了经济和生活节奏,全面防疫抗疫成为每个人的工作,健康和健康建筑成为了力高的关键词,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关键词。在疫情期间,有多个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住区存在健康隐患,比如室内活动空间不足,室外活动场地不足、电梯危险等。为了应对这个难题,在2月份发布了首先个健康建筑行业防疫标准,并针对性研发了专利技术。
“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个创造未来的梦。” 远在工业革命尚未来临的200多年前,雨果曾写下了这句话。不断向前的科学技术,让曾经的居住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中国建筑造梦之旅中,离不开一代一代建筑科技的专家和学者智慧,王清勤教授就是我国健康建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清勤同时也担任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并主持和参加制订《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等二十余项标准,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据悉,王清勤教授将出席首届健康建筑论坛暨力高新东方健康建筑(NOWA, New Oriental Wellness Architecture)2.0产品发布会,带来“中国健康建筑技术的发展”主题演讲。 学术大咖鹏城论剑,共同推动健康建筑行业发展 王教授认为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环境污染逐渐进入大众认知视野的当下,“健康”已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以人为本、以健康为出发点的健康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绿色地产不同,健康建筑这一概念相对超前,仍属于在不断探索和研发的过程之中。 健康建筑在国内发展的过程中,以力高集团为代表的房企,基于对未来人居需求的考量和对人们家庭生活方式变迁的观察,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携手行业、高校共同合作,开始了对健康建筑的持续探索和实践。 2019年,力高集团与深圳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成立“深圳大学力高健康建筑研究中心”,从东方人生活方式的底层逻辑关系入手,研究基于中国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建筑体系,并在今年20多个项目中成功落地,赢得了行业“先行者”的优势,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深耕健康建筑的同时,力高集团希望通过发起此次论坛,搭建产学研平台,汇聚业内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交流健康建筑领域的前沿发展,分享力高作为业内先行者的健康人居实践经验,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健康建筑产业良性发展,营造更美好的健康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打造健康建筑样板,力高NOWA2.0产品即将首发 健康建筑除了关心建筑本身技术的提升外,还能给居住者带来什么?健康建筑怎样提升人居健康?有没有一个关于健康建筑的认证评价体系? 在王教授与健康建筑论坛组委会的对谈中,答案已清晰呈现。 谈话中,王教授提到,“健康建筑的出发点是追求建筑中人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有研究成果表明,影响人健康长寿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遗传占15%。在王教授看来,健康长寿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且受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正因如此,力高集团通过长期以来的积累和沉淀,以及对健康产品孜孜以求的探索,进一步将软性服务价值、人文关怀融入健康建筑,将新东方健康建筑(NOWA)1.0产品升级至2.0。力高NOWA 2.0产品也将作为行业健康建筑的实践范本在本次盛会上正式发布。 建筑领域的造梦旅程中,力高集团就是一位“造梦人”,用产品创新为自己赋能,为居住创造更多价值。从健康建筑到健康人居,力高以承载人民美好生活为己任,传承东方文化,共创人居未来。 更多关于王教授以及健康人居的精彩内容将于12月22日发布会现场为您呈现,一起拭目以待! 以下是健康建筑论坛组委会与王教授的精彩对话节选: 1、 2020年的疫情对地产行业、建筑行业和健康建筑技术本身,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王清勤:第一个挑战,是理念,即对健康建筑的认识。人们对健康建筑、健康社区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入,健康理念也需要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第二个挑战,是标准,房地产行业或者建筑行业的依据是“标准”,目前相关标准仍需持续更新,不断提升; 第三个挑战,是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的执行需要健康技术及相关产品做支撑,因此,有关健康装修的材料,健康产品的配套等方面也需要得到提升; 第四个挑战,是工程上的落地与推广。这需要业主、开发商和设计单位有相应的执行力来推进标准和理念的落地,并在实施过程中做进一步推广。 2、 今年的疫情加深了人们对健康建筑的关注,引发了地产行业“健康建筑”热潮。在您看来,健康建筑的显著和核心特质体现在哪里?是不是住进健康建筑,就能实现健康的目标了? 王清勤:首先,健康建筑最显著的特质是以健康为中心,即以人为本。此外,健康建筑还有“主动健康”的特质,其理念、功能符合了“主动健康”由治已病转变为治未病的策略重点,并且能够发挥社会整体联动性,帮助过去仅仅依靠医疗系统的“被动健康”,转变为依靠家庭、依靠社区、依靠单位的“主动健康”。 其次,健康十分复杂,健康建筑主要是给居住者提供有利于健康生活的环境与设施,然而个体之间总会有所差异,所以住进健康建筑就能实现健康目标的观点相对片面,但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住进健康建筑有利于健康长寿是毫无疑问的。 3、我国在健康建筑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果?目前中国健康建筑研究和国外相比,处在什么发展阶段? 王清勤: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建立了中国健康建筑的技术体系,编制了标准体系,且正在被国际借鉴与认可,中国健康建筑的理念正在逐步走出国门。同时,健康建筑的研究已经纳入国家、省部、高校课题,并建立了覆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健康产品生产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单位的联盟平台,有效串联起了健康建筑产业链。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于2017年的1月6号正式实施,与美国WELL相差不到两年时间,就发展阶段而言,属于国际先进水平。
12月11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总经理李正茂、党组副书记邵广禄,中国建筑董事长周乃翔、总经理郑学选、副总经理马泽平出席签约仪式。双方进行了深入会谈,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中国建筑总经理郑学选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周乃翔指出,中国电信和中国建筑作为两个行业的领军者,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提升中国建筑信息化水平、建筑产业互联网、重大项目合作、新业态合作、新基建等业务领域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合作空间。 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正全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构建各行各业信息化融合生态。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契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双方开展深层次、高水平、实质性合作,促进通信行业与建筑产业高效协同发展,为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在“新基建”大背景下,双方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自在行业中的领军作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根据协议,双方将在5G+建筑互联网、IT业务合作、通讯设施项目建设、员工关怀、人才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5G+建筑互联网”平台,助力建筑行业上下游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助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依托“5G+建筑互联网”平台,结合5G通信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点,携手打造“5G智慧工地”“5G智慧建筑”“5G智慧园区”“5G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破解建筑信息化领域难题,助力城市高效治理、生活便捷服务、产业强劲发展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2010年开始战略合作以来,中国电信与中国建筑相互支持、共谋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此次双方再次携手开启战略合作升级,必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提升行业竞争力。 双方的合作是通信行业与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建筑产业的重要探索,将进一步发挥双方在通信领域和住建领域的资源、技术及市场优势,树立通信产业和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的标杆,为共建数字化建筑业,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 日前,海南瑞泽董事长张海林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的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商品混凝土、水泥、园林绿化以及市政环卫,四大板块可以实现整体运营、协同发展。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大基建”“大生态”“大旅游”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接下来,公司建材板块将重点关注再生资源项目和装配式建筑领域,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海南瑞泽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包括商品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并于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在海南省共计拥有10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26条生产线,设计产能达78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业务在海南省市场占有率约35%。 张海林表示,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以及探索扩张,公司目前已由创建初期的单一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配送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规格品种齐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配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与配送、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市政环卫服务、市政环卫工程等产业链丰富的大型股份制集团企业。 2019年,公司四大板块混凝土、水泥、市政环卫、园林绿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4%、23%、24%、8%,毛利率分别为17%、19%、32%、1%;收入及利润主要由商混、水泥及环卫贡献,其中混凝土占收入比重最大,市政环卫的毛利率最高。 “今年年初,受宏观环境及突发疫情的影响,导致公司营收、净利润都受到影响。但从二季度开始,已明显呈现回升企稳态势,并弥补了一季度的亏损。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势头向好。” 张海林介绍,作为海南省第一家做商品混凝土的企业,公司属于重资产型,主营业务水泥板块业绩稳中有进。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岗水泥拥有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于近年完成了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同时,金岗水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一般废物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了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主要利用现有工程的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进行一般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批复的处理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规模为28.50万吨/年。” 张海林表示,公司会持续关注自贸港各项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地以及重大基建、房地产项目的落地实施情况,利用好政策优势以及本土龙头企业优势,抢抓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混凝土产品市场,提升板块的经营业绩。 布局邮轮旅游行业 地处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的三亚,天然的地域和气候优势也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张海林表示,公司的大基建板块打好了底,大生态板块也要跟上。 “三亚的旅游资源非常好,我们2018年开始布局邮轮旅游产业,从去年开始布局体育特色小镇,以便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0年下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瑞泽旅游投资5000万元设立瑞泽邮轮,瑞泽邮轮与中秦船舶共同出资设立宏洋邮轮。其中,中秦船舶持有70%股权,瑞泽邮轮持有30%股权。宏洋邮轮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合作双方拟整合区域及产业优势,在海南省共同投资邮轮旅游综合项目。 张海林表示,公司布局邮轮旅游产业,旨在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有利商机,进一步拓宽公司业务范围,促进公司多元化发展,完善公司产业布局,以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提升公司的持续竞争力。 同时,公司子公司圣华旅游参与合作的“海垦·南田马术文化小镇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2020年9月29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赛马运动规划有了纲领性文件。“公司会积极关注省内相关细则的落地,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优势,抢抓市场机遇,积极推动体育康养项目。”张海林表示。 再生资源+装配式建筑 张海林对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建材板块将重点关注再生资源+装配式建筑领域。“这是眼下建材板块重点关注的业务,公司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再生资源项目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三亚瑞泽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是海南省首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的公司,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不含土地款),设计年消纳建筑废弃物50万吨。 张海林介绍,公司通过集成多项关键技术,使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达到95%,为海南省领先水平,项目已于2017年12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共配5条生产线,分别为建筑废弃物处理线1条、再生环保水泥砖1条(二期1条)、再生混凝土生产线2条、种植土/营养土复配线1条(二期),年生产路基材料约25万吨、再生环保水泥砖6000万块、再生混凝土36万方、种植土(营养土)约5万吨。同时,该项目也是海南省政府、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张海林告诉记者,公司参与装配式建筑业务属于混凝土业务的延伸,不再是简单做材料。 近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政策持续加码,产业扶持力度及针对性逐渐加大,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相较现浇模式造价优势逐渐显现。除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近两年,海口市、三亚市也分别发布了多项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鼓励优惠政策。 张海林表示,公司非常看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因此公司将根据地方政策、行业政策以及海南省内装配式建筑业务发展情况,积极参与装配式建筑业务,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拓宽公司经营范围,保持公司持续竞争优势。
6月11日,广州,航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清代建筑陈氏书院中,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俗称“陈家祠”,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新社记者 姬东 摄 6月11日,广州,游客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内游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清代建筑陈氏书院中,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俗称“陈家祠”,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新社记者 姬东 摄 6月11日,广州,游客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内参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清代建筑陈氏书院中,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俗称“陈家祠”,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新社记者 姬东 摄 6月11日,广州,游客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内参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清代建筑陈氏书院中,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俗称“陈家祠”,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新社记者 姬东 摄
王鸿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中国房地产企业产品力TOP100测评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金科股份联席总裁方明富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阐述地产企业关于未来建筑的系统性思考。他表示,大环境与技术的变化催生着未来的建筑进化。金科所推崇的产品创新,更多是体系性的思考,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户型或材料创新。唯有体系化的思路才能解决系统性的产品问题。去年,金科发布“生命建筑”的产品内核,赋予产品“智慧体、有机体、基因体”三大属性,促进建筑迭代发展。
10月29日,柯利达(603828.SH)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25.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2.69万元,同比降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1.74万元,同比增24.15%;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均受到严重影响,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其背后离不开柯利达在战略上的及时调整、在经营管理及产品力上的不断创新。 日前柯利达迎来20岁生日。历经20年的创新发展,柯利达开拓了建筑幕墙、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设计与EPC、装配化装饰、投融资与资产管理6大业务板块,各板块之间协同发展、产融结合,为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柯利达董事长顾益明表示,柯利达这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五年”,四个阶段,柯利达的每一个五年都有一个重大转型和变革。在下一个“五年”,公司将锐意创新,全力推进建筑装饰装配化产业革命,再造一个柯利达。 综合优势明显不断延伸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柯利达提出要长期坚持“内外兼修”的经营理念,在深耕江苏的同时开始加速拓展全国市场。“内外兼修”一方面是指柯利达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表现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是指柯利达在全面掌握国内领先的外装饰幕墙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外装技术,研发并掌握国内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化内装核心技术。 实际上,内、外装综合发展也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传统以内装为主的公司正加速向外装领域扩展,而以外装为主的公司也以收购等方式加速布局内装领域。行业的横向整合趋势促使业内公司同时布局内、外装业务,以增加获得订单的机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凸显综合优势,除“内外兼修”外,柯利达还延伸了产业链。 据了解,通过收购四川域高增强公司的设计实力,柯利达随即进入建筑设计和EPC领域。在发挥工程与设计业务协作优势基础上,柯利达建筑幕墙、公共建筑装饰、住宅精装、园林古建、景观等业务之间的联动效应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持续发力装配化装修市场 为响应国家针对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同时配合产业集群的发展,柯利达在稳步发展主业的同时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并于2019年正式进军装配式建筑市场。 同时,柯利达转型的成效还体现在参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上,公司是行业标准《住宅装配式装修技术规程》和江苏省《装配化装修技术规程》的起草单位之一。2020年,柯利达成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重点项目——《装配化装修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的主编单位,并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签订了《共同推进装配化装修发展的合作协议》,拟参与装配化装修有关的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和国家标准编制等。 据介绍,柯利达版装配化装修模式是将工厂生产的系统部品部件,通过新型工艺工法技术路径,使用自主研发的链接产品以及收边体系,在不改变材料属性的情况下将部品部件进行现场组装,以标准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手段实现各系统的有机组合,在成本、质量、进度、环保、维护5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柯利达正在实施的装配化装修项目有苏州市长三角人才公寓、扬州绿地健康城、合肥市新站区等,其中苏州市长三角人才公寓和扬州绿地健康城2个项目申报成为2020年度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 “根据目前装饰行业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装配化装修将成为柯利达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将在装配化装修的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扩大规模,并面向全国拓展业务,争取在2020年装配化装修业务签单10亿元基础上,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装配化装修产值20亿元、30亿元和45亿元。”柯利达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