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丨受阿斯利康暂停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牵连,康泰生物(300601.SZ)崩跌16.57%,股价创2个月新低,康泰生物今日反弹逾7%,报173.8元。 康泰生物董秘昨日回应称,阿斯利康是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的公司中较为领先的,试验规模最大,出现个别案例是研发中的正常现象,不影响公司与阿斯利康合作的推进。 另外,有消息称阿斯利康的新冠肺炎疫苗试验可能在下周恢复;其新冠肺炎疫苗试验参与者可能会在9月9日出院。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了解到,近日,由该中心牵头、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协助实施的海洋二号B卫星(HY-2B)扫描微波辐射计海上平台定标试验正式开启。 据悉,此次海上试验在黄东海光学遥感检验场海上平台开展,试验主要内容是对海洋二号B卫星进行同步现场测量,包括海面和大气辐射,以及海面温度、风速和大气温湿压剖面数据,可获取海洋二号B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同步观测亮温并进行绝对定标。 目前,已开展一次同步测试观测,数据质量良好。(总台央视记者 郑天皓)
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消息,随着“润江1”船舶抵达舟山,标志着海洋一号D(HY-1D)卫星在轨测试海上现场同步观测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此次海上试验是海洋一号D卫星在轨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测量参数包括:水体表观光学量、水体固有光学量、大气光学、水样分析、水文气象参数等,为卫星载荷性能评价、产品真实性检验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海上同步观测数据。本次试验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牵头组织,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舟山润禾海洋科技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目前,测试工作已进入数据处理分析阶段。 海洋一号D卫星于2020年6月11日成功发射,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它与之前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开展大幅宽、高精度、高时效观测,具备全球1天2次的水色水温探测覆盖能力,可更好地满足海洋水色水温、海岸带和海洋灾害与环境监测需求,同时可服务于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生态、应急减灾、气象、农业和水利等行业。(总台央视记者 郑天皓)
2020年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高分九号05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多功能试验卫星由军事科学院负责研制,将在轨对通信、导航、遥感等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天拓五号卫星由国防科技大学负责研制,将在轨对船舶、航空器、浮标及物联网等信息采集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3次飞行。
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高分九号05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多功能试验卫星由军事科学院负责研制,将在轨对通信、导航、遥感等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天拓五号卫星由国防科技大学负责研制,将在轨对船舶、航空器、浮标及物联网等信息采集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3次飞行。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8月18日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在环境释放试验阶段,将疫苗以10倍和100倍免疫剂量接种商品育肥仔猪、母猪,持续观察20周,接种猪均无明显体温升高等临床异常症状和病理损伤。商品育肥仔猪接种后生长发育良好,无疫苗病毒排放和水平传播现象。母猪正常发情、配种,无流产发生;妊娠母猪接种后无流产发生,均正常分娩,未观察到垂直传播;生产仔猪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哈兽研于4月上旬、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在黑龙江、河南和新疆等三个基地开展了疫苗临床试验,试验规模共计近3000头商品育肥猪。截至目前,免疫猪群生长状态良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免疫猪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无疫苗毒排放,无水平传播;免疫猪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用强毒进行攻毒,不同剂量接种组免疫保护率均在80%以上。 下一步,中国农科院将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疫苗生产性试验研究,在黑龙江等地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力争早日完成相关试验,依照法定程序进入安全证书申报和疫苗注册流程。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新冠药物研发备受关注。近日,《国际感染病杂志》发表乐复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研究论文,中国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测定,乐复能抑制新冠病毒的半效浓度EC50=0.05nM,灵敏度比瑞德西韦(EC50=770nM)高15000倍。 记者注意到,乐复能全称重组细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是杰华生物股份公司(GenovaInc.,以下简称“杰华生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主要产品,是种以免疫疗法为基础的蛋白质新药。2018年4月,乐复能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1.1类新药证书,于同年5月上市销售,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进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 杰华生物董秘许春涛向记者介绍,《国际感染病杂志》是抗感染类领域的权威期刊,乐复能(Novaferon)论文发表,标志着其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及疗效得到国际认可,与乐复能已获批抗乙肝病毒治疗等结合起来,意味着乐复能在临床上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为开发乐复能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适应症奠定了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无论是在研疫苗项目或者药物开发项目都面临没有患者进行临床实验的局面。 对此,许春涛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获批治疗一个新的适应症根据试验临床终点指标选择一般需要开展不会少于300个患者入组的临床试验。为此,公司已经联合国际最顶尖的CRO机构开始联合进行全球多中心的新冠肺炎适应症的开发。 从乙肝到新冠肺炎 乐复能抗病毒效果引关注 杰华生物董秘许春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乐复能用于新冠病毒的临床试验过程:“新冠肺炎暴发后,公司就开始安排进行系列乐复能治疗新冠的研究,包括体外的实验室细胞模型抗病毒试验和临床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持的前瞻性、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乐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效果概念。同时,在所有使用乐复能治疗的病人中,没有1例转化成重症。目前在公开的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试验数据中,瑞德西韦和乐复能在前瞻性对照试验设计中显示出了有统计差异性的治疗效果。” 据悉,瑞德西韦在中国试验结论无效,在美国却有效,业内部分专家认为这从某种层度说明了该药即使有效作用也应该有限,所以只是被FDA授予紧急使用,另外从技术角度看,瑞德西韦的临床终点选取的是住院天数时间却没有病毒清除率及转阴时间等客观指标,在非严格双盲的试验环境下住院天数时间这类指标人为主观影响较大,同时不同的医保及防疫法规下各地住院政策的差异性也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许春涛说:“乐复能进行了89例前瞻性对照试验,虽然例数只是一个二期临床规模,但统计依然有差异性,从数学逻辑看这反过来有力说明了我们的抗病毒药效非常强,当然按正式的治疗适应症申报要求我们还需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规模”。 对于记者关于乐复能和瑞德西韦在试验方式差异性的提问,许春涛还表示:“乐复能体外试验既做了感染病毒细胞的治疗性试验,也做了正常细胞抗病毒预防性试验(EC50/IC50为0.1ng/ml),临床给药方式采用的雾化给药,瑞德西韦目前采用的是静脉滴注给药,从市场应用角度看,乐复能可以做成临床的治疗性药物和用于健康人的预防性的喷雾剂,若后者在技术上可行,市场挖潜空间可期。” 已产生规模收入 冲刺科创板 记者注意到,杰华生物已于2019年12月31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国泰君安,境内主要经营实体为杰华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许春涛向记者透露公司将很快完成辅导,希望上市后能成为科创板生物制药板块的指数股。 杰华生物曾计划在中国香港上市,如今公司调整上市策略,计划先行冲刺科创板,再登陆港股实现两地挂牌。据悉,公司目前已产生规模收入、规模利润、规模正现金流。 此前,杰华生物董事长刘龙斌介绍,公司的愿景是:未来能够凭借技术平台体系所赋予的持续不断的新药研发能力,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线,跻身一流生物制药行列。 许春涛介绍,虽然从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乐复能治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效果概念,但仍需进行扩大病人数目的后续三期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满足适应症申报的要求。杰华生物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扩大新冠病毒的临床试验基础上,基于乐复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特点,争取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完成更多病毒性疾病如EBOLA、甲型流感、禽流感等的体内外试验,假定将来SARS、MERS等疫情重燃,或出现新的病毒疾病爆发,公司也会一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