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吃不记打,创业圈为何总掉进P2P爆雷大坑? 5月11日,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官方公众号发出一封告知函,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加之此前天津全时也已经大规模关店,这则消息意味着全时将全面退出京津市场。 很显然,新东家山海蓝图接盘,非但没有唤起全时曾经对标7-11的野心,反而因连年的亏损失去信心。 但锅不是山海蓝图的,全时的没落,终究和P2P爆雷脱不开关系。2018年,全时曾经的母公司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受旗下P2P平台海象理财爆雷事件的影响,资金链断裂,全时最后通过“解体分拆”的方式结束了创始人关广雨对品牌的运营。可惜的是,卖身没有改变全时的命运,它和因善林金融被查封而关店的邻家便利店最终走向了相同的结局。 无独有偶,近期被P2P困扰的创业公司还有随手记及背后的金蝶国际。4月底,大批出借人来到金蝶软件园举横幅讨要血汗钱,至今未果。 从雄心壮志的创业者到人人喊打的“欺诈”方,P2P的金钱陷阱困住的不单是投资人。 P2P爆雷,创业者也遭殃 2018年8月1日,一夜之间,168家邻家便利店全部关门,甚至连一个缓冲的时间都没有,带有“停业”二字的告示就贴满了大街小巷的邻家便利店。半个月后,这些被丢下的“烂摊子”仍无人收拾。 就在同一天,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死时刻,所有的支出都需要根据销售回款情况才能支付,包括7月的工资。而倒在邻家便利店和极路由之前的,还包括北京尚品国际旅行社,一名员工称“公司已经搬空,老板和VP都不在北京,500多名员工被遣散”。 三个不同的行业赛道、三个业务毫无关联的创业公司,却因为同一件事接连无预兆地瓦解了,这就是P2P爆雷。当时,业内人士无不感慨“P2P爆雷,终究波及到创业领域了”。 不过,随着一个接一个的P2P头部平台被清退,浩浩荡荡的投资人变身维权者堵在公司门前讨要说法,这一人性与金钱交织的核心矛盾吸引了外界的主要视线。再加上,受牵连公司该甩锅的甩锅,该撇清关系的撇清关系,P2P爆雷带来的冲击力最终没有向更广的创业圈蔓延。 但从现在看来,这是幸运,也是不幸,当爆雷潮看似逐渐平息,幸存者又开始蠢蠢欲动。 2019年12月18日,米庄理财在其APP上宣布停盘,十一天后,创始人钱志龙投案自首。回首这位前阿里第75号员工的创业之路,从即时通讯到导购网站,再到一脚踏入互联网金融,钱志龙的命运转折,源自创业初心的丢失,也源自P2P金钱游戏带给他的诱惑。 自2018年P2P爆雷后,钱志龙不仅没有放弃旗下"爱学贷"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而且米庄理财还通过疯狂促销,频频发起优惠活动,吸引更多的出借人进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30日,米庄理财平台借贷余额13.19亿元,当前出借人1.2万,当前借款人12万。然而仅一个月后米庄理财停盘,待还余额为12.34亿元。 谷风也是一位创业者,2010年他从工作了十年的金蝶辞职,同年6月推出随手记,而金蝶徐少春也个人投资了随手记,成为创始人之一。前四年,谷风一直坚持只做记账工具这件事,但从2014年开始随手记推出理财端,进入理财领域。 2018年P2P爆雷时,谷风曾表示,P2P的问题不完全在于征信体系,更在于投资者与投资标的之间的“双向匹配度”,他对于随手记以用户记账行为、结果等数据支撑理财端运营的模式信誓旦旦。然而没到两年,随手记宣布转型并退出网贷业务,其扣押本金、克扣历史收益的举动引起了所有投资人的不满。 P2P之所以大规模爆雷,在于其越来越浓厚的投机性,而创业者最忌投机。像随手记、极路由、全时便利店这些已经从行业混战成功脱颖而出的创业公司,他们本来应该有着更富有想象力的商业价值,可P2P业务的暴利让创始人忽视了风险,也消弭了产品创新的动力。 创投圈“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2018年P2P爆雷波及创业领域,业内人士开始重新审视P2P的整个链条,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发文表示,“P2P—上市公司—创投基金—创业公司”的传播链主要是在民间和纯市场领域,所以结果只能是以市场方式出清,政府部门大概率不会出手拯救,反而有可能出手整治。 抛开投资人,我们可以看到P2P殃及创业公司,其中少不了上市公司的信任背书和创投圈的推波助澜。 以随手记为例,随手记2014年上线理财板块,长期以来,其P2P产品一直是拿着金蝶集团为自己背书,称平台“源自金蝶25年财务沉淀”。很多用户表示正是看中金蝶这块金字招牌才成为随手记投资者。 再比如厚本金融,2019年8月,厚本金融陆泳、佘培炎等股东及高管被抓后,维权者跑到红杉资本的办公地要求偿还血汗钱。为什么?一方面,红杉资本中国旗下创业基金是厚本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0%,另一方面,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王恺也是厚本的金融董事。 红杉资本对P2P项目的青睐,暴露出整个创投圈、创业圈迷恋互联网金融神话的疯狂。一家上市公司,只要在二级市场喊一嗓子“准备布局互联网金融”,就可以拿下多个涨停,而与此同时,大量不合格投资人却通过互联网金融开始投资一级市场。 邻家便利店就是一个典型。邻家一直被善林金融在内部视为“兄弟企业”,据说善林金融的员工在拓展用户时,往往都会以“老板不只做金融,还投资邻家便利店等实体经济”来为平台背书。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投资人庄辰超本来想要投资邻家便利店,但当得知其资金来源是P2P之后便放弃了,这才有了后来的便利蜂。 创投圈对P2P项目的趋之若鹜,不仅让很多创业者放弃原有的计划、踊跃加入P2P“圈钱”大军,而且不少实体企业、互联网创业公司也纷纷效仿、自己做起了P2P业务。像复华卓越,其公司经营基本全靠不断的融资续命,仅海象理财一个P2P项目就吸收融资近40亿。 但结果呢?全时便利店被“肢解”,终究逃不开关门停业的结局。 创投圈自然也不能避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网贷行业经历2018年的史上最严峻考验之时,有超50家风投机构纷纷折戟其中,其中不乏IDG、软银中国、经纬中国等知名风投机构。 互联网能否彻底割舍P2P? 4月份,金融科技中概股们陆续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些上市公司们的业绩再度出现分化。 其中,360金融和乐信两家公司,年度撮合贷款金额突破千亿大关,在2019年的营收规模位列同业一二位,这主要得益于他们过去两年里加速向助贷模式转型。但与此同时,那些对于P2P始终无法割舍、或者转型稍慢的平台,则继续保持颓势,如P2P「第一股」宜人贷以及遭遇了经侦上门的51信用卡,都面临着业绩下滑的局面。 自P2P爆雷潮后,互金平台、风投机构、与P2P有牵扯的实体或互联网公司,看似也在忙着撇清或切割P2P这一“累赘”。 2018年12月29日,巨人网络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上海兰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巨加网络51%股权,巨加网络持有旺金金融51%的表决权; 2019年1月17日,奥马电器发布公告,“钱包金融”平台不属于网贷平台;2019年2月2日,熊猫金控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熊猫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银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公司实控人赵伟平; 如今,以随手记决定退出网贷业务为节点,几乎所有旗下含有P2P业务的非金融性企业,都放弃了他们曾经为之疯狂的圈钱游戏。如同外界所看到的那样,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撤退。 不过,P2P大军的骤然离场给整个金融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空白,这种空白其实也让投资人和金融从业者不安。一方面, 在最悲观的情形下,尽管P2P网贷这种业态暂时被搞垮,可强大的资产端能力也将成为平台转型与蛰伏的最大筹码。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乱象会消失,也有可能是被压制。 正如同网贷渗透到长租公寓、教培机构等等,这何尝不是互联网金融的异变与突围?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打入消金领域,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理财门槛大幅下降,产品也不断丰富,这逐渐替代曾经存在的P2P投资渠道。而更多的竞争者出现,会将互联网金融导向何方,这是投资人普遍的疑问。 互联网创业向来九死一生,尤其是近两三年来,风口从形成到破灭的速度越来越快,给予创业公司成长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往往是喧嚣散去、徒留一地鸡毛。但失败者也有所不同,有的人黯然离场,留下了理想主义的旗帜,有的人声名狼藉,且葬送了一个属于创业者的前程。 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wddtalk)。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作者:歪道道
爆雷,这个因为P2P而为大众熟知的词语,在2018年鼎家事件后,又一次成为笼罩杭州房屋租赁的那片乌云。 8月的最后几天,杭州长租公寓市场接连爆雷。 8月27日,杭州友客公寓传出爆雷消息,不少房东和租客收到友客公寓工作人员发的短信,称友客公寓资金出现问题,自8月16日后就无法正常打款给房东,也难以退还租客房租。 8月28日,当房东和租客们一大早赶到友客公寓的办公场所星耀城时,发现友客总部早已是人去楼空,大门紧锁,白色的封条异常显眼。 现场找不到人,公司和业务员电话更是无人接听。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房东和租客只能先进行信息登记。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1日,受害人登记数量已经达到4017人,涉事金额超过1亿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友客爆雷后两天,杭州又有一家长租公寓适享科技(巢客)也传出了疑似“跑路”的消息。跟前者类似,适享爆雷的“噩耗”最先也是由业务员发出,当房东和租客到达公司总部时,同样是人去楼空。 短短几天内,两家长租公寓同时“跑路”,与其说是长租公寓爆雷,更不如说是高收低租这种经营模式的“原形毕现”。 对于长租公寓这个曾经站在风口上的产业来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这是无法否认的现状。好在,政府和品牌企业一直在为推动租赁市场健康规范发展而不断努力,企业的洗牌和淘汰也在不断加速。 而对于房东和租客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决策时,去选择安全可靠的企业和品牌,而不是被眼前的租金“迷乱”了眼。 年付租金能便宜近30% 付了一年结果只住了2个月 “原本是被杭州的人才优惠政策吸引过来的,没想到才来几个月,就遭遇到了人生的第一道坎。”在得知友客公寓爆雷的消息后,陈磊无奈的自嘲。 24岁的陈磊,老家在西南某个二线城市,上半年从国外研究生毕业回国后,他把杭州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杭州是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大,我是学数字金融的,跟杭州非常契合。而且,相比于北上深,杭州对毕业生更友好,没有那么大压力。” 5月份,陈磊开始通过网络找房,在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了友客公寓发布的世茂·之西湖的招租信息,一间公寓,季付租金是3900元/月,半年付是3200元/月,年付是2800元/月,感觉租金符合自己的预期,陈磊当时就从老家飞到杭州来看房。 “看完房子后,中介就一直推荐我年付租金,说这样可以便宜30%左右。”本身学金融的陈磊,对于这么大的价差,当时也产生了怀疑,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年付,一次性交了12个月的房租,加上押金总共36400元。 “网上各种中介铺天盖地都是年付,友客的价格属于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比它更低的,看多了就以为是正常的市场行情。”陈磊说道。 6月中旬,陈磊搬进了这套友客公寓的长租房源,2个多月后,友客公寓爆雷。“损失了3万多,从维权群的情况来看,我的损失应该属于平均水平,”陈磊告诉记者。 高房租诱惑面前 专业人士也不免踩雷 “没想到作为一名律师,我竟然也会踩雷,哎!”律师李先生,是最近长租公寓爆雷事件中的一名普通房东。 “那天巢客一直和我对接的业务员突然把我拉到一个群里,我问他什么情况,他说公司倒闭了,我才知道自己踩雷了。”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交给巢客托管,现在正好快到一年期限,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出了这样的事情。 回忆起第一次接触巢客的场景,李先生表示,刚开始自己只是把出租信息挂在了杭州本土一个高人气的论坛上,后来巢客的业务员就“盯”上了自己。“主要还是受到高租金的诱惑,当时我对比了巢客和其他长租公司的租金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后面就直接忽略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他后悔地说道。 据李先生所说,将房子托管给巢客,是以一年为周期的,另外还要算上一个月的空置期免租,而在其他时间,房子无论是租出去了还是空置,都不影响租金发放。在巢客爆雷前,他并未发现什么端倪,每月的租金都是按时到账,只是在疫情期间,巢客提出要用押金抵一个月租金。 直到巢客爆雷后,李先生才联系上了自己的租客,一问吓一跳,自己这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租金倒挂竟然在700元。而他的情况还不算极端例子,其所在的房东群中,不少大户型的房子租金倒挂最高甚至能够达到近2000元。 “巢客是不会透露他转租给租客的市场价格的,他们只会宣传自己给到房东的租金水平,我当时要是知道租金的倒挂情况,就不会选择他们了。”李先生说道。 “高收低租”成致命伤 投机者赚快钱扰乱市场 类似陈磊和李先生这样的例子,在这次爆雷事件中还有数千人。 本周一,友客公寓这颗雷“引爆”已经5天时间,当记者来到其总部所在的星耀城时,仍然看到有房东和租客赶来登记,前台的登记名单上密密麻麻填满了信息,“每天都有好几百条登记,维权组织的人每天在这里贴加群二维码,不一会儿就加满了,”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友客公寓在去年6月份才成立,适享科技(巢客)比它稍早,成立于2018年。在杭州,长租公寓品牌有很多,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比这两个品牌更高的,也有不少,为何爆雷的却是它们? 究其原因,“高收低租”的运营模式是绝对致命伤。 以友客公寓为例,一开始,友客公寓就以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房东收房,并且承诺会每月按时支付房东租金。而后,又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房屋出租给租客,需要租客采取一年一付的方式支付租金。 高价收房,低价出租,这样的运营模式,一眼看上去,就是必然亏本的生意。但是,中间却能产生相当可观的现金流。一套房一年的租金有几万块,如果是几千套房,那么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者故意转移资金跑路,从一开始,就面临巨大的风险。 除了上述两家品牌,其实去年以来杭州还有一些长租公寓出现爆雷情况,比如喔客、沃客、青客、三彩家等品牌,基本都是采用“高收低租”的经营模式,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爆雷品牌还要更多。 “有的企业在最近两年才进入长租市场,在已经看到市场行情并不好的情况下,还采用高收低租的方式,那可能经营初心就有问题,或者说并不是真正想做租赁服务的,这对于市场来说损失非常大。”杭州相寓负责人周包军告诉记者。 龙湖集团浙江公司冠寓及创新产城总经理符寒冰表示,长租公寓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类似酒店的睡一宿走人,而是这么多年轻人日日夜夜的生活在这里,想要做好品牌,就一定要做好产品和服务,为这些年轻人负责。“长租公寓行业非常重视运营和服务,这是这个生意的根本,”她说道。
浙江国资入主,并带来超额业绩,多喜爱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好事多磨,由此吸收合并的二级子公司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建设”)却突然爆雷。 6月16日晚间,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廉浙江”发布消息称,大成建设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浙江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新昌县监委监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