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算法的强大,商业必定会越来越繁荣,繁荣到极致就会出现两个结果: 1 第一个结果:所有产品的利润都会会无限接近于0。 以淘宝改变实体店为例子。淘宝的出现让开店不需要实体门面了,所以开店的门槛变低了,人人都可以开店,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会狂欢,网店遍地开花,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大家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现实:现在去淘宝上开店已经很难赚到钱了,因为同样的商品/服务/作品,只要你还有利润存在,一定会有商家卖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诞生,上面的东西更优惠。 《国富论》里所说:利润降低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今后比价会越来越方便,永远都是全网最低价最受欢迎,永远都有人低价抢市场,或者赔本赚吆喝。 我们都知道:淘宝上的东西够便宜了吧?已经无限拉低了各种快消品的价格,但是拼多多比淘宝更便宜,淘宝上很多可以做到19.9包邮,拼多多就9.9包邮。尤其今年疫情以来,大大小小各种商家,都转战电商/直播和线上,而线上购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比价特别方便,这就是让价格因素成为购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所有产品的价格都会越来越透明,价格战会更激烈血腥,几乎全是肉搏战! 而价格战的最终结果,是所有产品的利润无限接近0。甚至产品的“负利润”时代正在到来,也就是说无论你生产的是什么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出现,假如成本是7块,你卖9块我就卖8块,你卖8块我就卖七块五,有人甚至六块八亏本也愿意卖,因为他要利用低价抢占消费者,只要聚集了大量消费者,就可以靠消费用户赚钱。 比如,有的商家虽然产品本身没有利润,但是以产品为链接手里掌握了10万个用户(或者会员/粉丝等等),就只依靠这10万用户,商家赚钱的途径反而更多了。 未来会有很多商家会用低利润(甚至0利润/负利润)的产品去交换“消费数据”,吸引大家聚集而来,然后利用另外一套隐含的逻辑去挣钱,比如书店之前都是靠卖书挣钱,现在书都是免费送的,却可以开读书会挣钱了;比如4S店不再赚卖车的钱,但是可以靠车子的后期保养赚钱;比如美容院不再赚产品的钱,但是可以靠办会员费赚钱,等等。 所以今后现在很多商业模式在前期都是不赚钱的,或者从表面上看都是亏本的,其实这不是商家犯傻了,恰恰是商家变的更与时俱进了,因为商家把赚钱的路径后移了,这叫“利润后延”。 其实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都设计了流量性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为了吸引客户而设计的,可以是亏钱的,当客户进来之后,再靠深度服务产生利润。 这一点也非常符合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预判:当生产力极度发达,当商业极度繁荣之后,社会上的很多商品都是免费提供的,也就是”按需分配“状态,只要你需要什么东西,就有商家主动站出来给你提供。商家不再靠商品赚钱,而是靠“消费用户”(消费者/会员等等)赚钱。比如小米就是这样的,首先它的产品性价比都很高,最关键的是小米根本还不靠产品挣钱,而是靠自己的用户生态挣钱,用户生态就是“消费大数据”。 因此,今后最赚钱的都是各大平台,而普通商家只能挣到辛苦钱。因为“消费大数据”都集中到了平台手里,而普通小商家掌握的“消费数据”在大平台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2 第二个结果:所有人赚到的钱都会无限接近社会的平均水平。 以抖音改变娱乐行业为例子: 抖音的出现,让表演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拥有了自己的舞台,人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节目,文艺表演变得平民化。这必将干掉了传统影视业。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结果,很多明星已经无戏可接,就连一线明星也要靠上综艺节目维持热度和原来的收入。 和淘宝刚出现的情形是一样的,刚开始大家一定会乐此不彼,热闹非凡,进入全民参与的娱乐氛围里,一起拿着手机嗨。但是到一定阶段,大家也会越来越深刻的发现一个事实:人人都可以出作品的时代,也就意味着作品和创作将越来越廉价,各种模仿行为横行,为了博眼球而各种出位,创作甚至会变的一文不值。 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去拍,那么谁在看?更何况一个人还可以养好几个号,一个商家可以养一大批号,最后的结果就是作品数量大于眼睛数量,很多内容将无人问津。 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观众,就是因为创作有门槛,表演有专业度,而当创作绝对无门槛的时候,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认真的观众,人人都是的主角,人人都在走马观花,人人都在逢场作戏。 因此,不要看那些内容每天有不少的的曝光量,但是也就是看起来热闹而已,最后的结果就是:创作者只能赚到辛苦钱了。 抖音对文艺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淘宝对商业带来冲击的逻辑是一样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永远在不断的重复和轮回。 3 在“个体+平台”的时代,个体只能赚到辛苦钱。 因为个体的脖子虽然被平台(比如淘宝/滴滴/抖音/美团等等)卡牢,但是他们不会卡死你,就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却又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当它们看你快要死的时候,就稍微松一点手,让你喘口气,你一旦活的欢快了,就立刻卡紧你,撸你一把,让商家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比如现在淘宝和拼多多上开店,就得拼价格,完全薄利多销,平台会始终将商家的利润维持在仅仅能够解决商家温饱的边缘线上。 而像美团/饿了吗这种平台,虽然很多餐饮店通过这些平台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订单,但是商家要不断的做促销才有销量,最后一算账,利润越来越薄。 同样的逻辑,在滴滴上开车的司机,这一两年也只能赚到辛苦钱了,之前开滴滴的司机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无事可做都去开滴滴了,叫车越来越容易,补贴越来越少,平台的抽成也越来越多。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BAT时代),还可以有很多依附在上面的公司,比如天猫上有很多营业额过亿的店铺,微信/微博上有很多大V等等。 在算法时代,只有平台才能挣到钱,那些所谓的网红/商家,其实都被平台牢牢卡住脖子,主动权很小。 当然,今后个体与人个体的收入差距会缩小,因为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算法“,这种算法会自动调节个体的收入差距。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 4 大公司除了靠“消费大数据”挣钱之外,还可以靠“供应链金融”挣钱。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其实就是把下游经销商的现金流把控住,你如果周转不开我来帮你,但是你要付利息给我,这就导致本来就利润微薄的下游商家们,纯利润更低了。 像阿里巴巴/美团这种互联网巨头也早就在布局供应链金融了,它们既有面对大众消费者(C端)的金融产品,比如支付宝的花呗/借呗,美团的新功能“月付”,也有面对商家(B端)的金融产品等等,滴滴/神州这种也有自己的金融产品了,比如先充值再打车(给你一定优惠),这使大家的现金流被它们控制,利润越来越多的被平台拿走。 未来真正能挣大钱的手段,除了“消费大数据”,就是“供应链金融”了,而这两者都只有大企业才能做。 看看如今的情形吧:在各行各业,“平台效应”和“头部效应”都越来越明显,只有排名前二的公司才能挣到钱,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平台化,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公司都已经无钱可挣,这叫数一数二,不三不四。 “算法”越发达,头部效应将越明显,马太效应越来越加剧,未来只有在某个领域遥遥领先才能赚到钱,他们将赚尽整个行业的钱。社会的科技水平越高,贫富差距就会越大。因为科技水平越高,社会的流通性就会越好,此时财富会加剧流向更有钱的地方。 未来的社会财富将越来越多的往大企业(大平台)手里集中,它们靠“算法”将拥有了“上帝视角”,因为“算法”不停的收集我们的数据,站在高维解读你、透视你,审视你,他们甚至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在他们眼里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我们的一切行踪都被掌控。 今后我们每个人看似自由的,实际上早就在冥冥之中被操控,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享用的,全是别人推送给我们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未来我们这些普通人都是算法的奴隶,是平台的奴隶,是“上帝”们的奴隶。而且只能赚到辛苦钱,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1998年之前,创业成功的几率是50%,每一万个人有5000个人能赚到钱; 1998年,互联网产生了,创业成功的几率是20%,每一万人有2000人能赚到钱; 2002年,淘宝诞生了,创业成功几率是10%,每一万人有1000人能赚到钱;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创业成功几率是5%,每1万个人有500个人能赚到钱; 2018年,贸易战开始了,创业成功几率是3%,每一万个人有300个人能赚到钱; 2020年,疫情发生了,创业成功几率是1%,每一万个人只有100个人能赚到钱。 德鲁克曾有个观点:未来要想让人类继续好好生存,成功的定义必须得修改。如果我们还是以赚钱多少定义成功,那么99%以上的人都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而引发集体忧郁和焦虑。 数据就是权力,算法就是命运。 水木然
8月26日,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洲际酒店举办,200余位地产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战略和布局。上海爱家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邹高武出席论坛并发言。 >>点击查看更多干货 邹高武在人力资源闭门会上表示,过去优秀的人在是求快,跳槽对于职级、薪酬、社会影响力会有快速的提升,而现在很多人慢慢开始把心沉下来,求稳的心态在行业里出现。 求稳带来两个变化,一是业务上求新,在快周转以外开拓业务的新模式;二是求实,把企业进行不停地变革和进化,背后就是人员的大量流动,有些人可能会在组织调整中缺失岗位。 行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还有很多优秀的人变得越来越务实,变得更加看长远,变得看有没有想象的创造空间,所以求稳、求新、求实是地产行业人员看机会时越来越关注的维度。
最近,有位网友提出,在深圳去银行取一万元又要预约又要问你拿钱干嘛,我取自己的钱还要问东问西,要不然就是预约了半天都拿不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万一哪天有事情要急用,那不是没的办法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是银行取钱越来越难,而是现在银行对现金的管理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不久前,央行就发布了现金管理试点意见,就是对现金管理收紧,对大额现金支出要报备、审批并说明用途。主要是防范犯罪分子洗钱、用现金交易也容易造成偷税和漏税等非法金融活动。 其实,现代人需要用小笔现金的话,可以到ATM机器上去取,这位网友在深圳想取1万元钱,直接可以到自动柜员机上取钱就行了,根本就没必要在银行大厅去排队的。 而且好多银行对于取款在2万元以下的客户,一般都是主动劝客户到自动柜员机上去取钱的。 此外,现在移动支付这么发达,大家支付1万元钱都是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到银行去取现金支付。 当然,如果一次性取钱要超过五万元以上的。那么按照国家规定,一般需要提前一天打电话跟银行预约一下,就能够很轻松的把钱取走的。如果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又要急用5万元钱,通常到大型国有银行支行营业厅下班之前也是有可能取到的。 不过,现代人支付结算,还是多以划账为主,现在只要填一份转账单,再多的资金也可以划到对方的账号上面,这样就避免了预约取钱难的问题。 其实,这位网友拿一万元现金,还要跑到柜台上去取,肯定会面对很多繁琐的手续,如果直接到ATM机取钱的话,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取钱超过5万元,电话预约一下就可以了,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亲自到银行去填表预约,这样就可以取得大量现金,此时银行就要问你一些情况,所花的时间可能要繁琐一些。 不过,只要储户取钱不是用于违法犯罪,通常取大量现金也是不受什么影响的。只是,现在人们取大额现金的审核时间有可能被拉长,但储户提前预约取款肯定是没问题的。而有些人觉得银行手续太繁琐,所以才会觉得银行取钱越钱越来越难。真正的原因是,央行加大了对现金的管理,严格防范洗钱、偷税和漏税的情况。而作为储户也要配合银行工作人员,把事情讲清楚,这样就可以加快提取大额现金的速度。
百城库存连增17月,“余粮”太多非好事,楼市如何“因城施策” 近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760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5.3%。百城库存保持连续17个月同比小幅增长。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对楼市也是非常适用的,是非常现实的。如果库存房不能及时消化掉,就没有吸收新建房的空间,市场就会越来越低迷、越来越没有活力。反之,就能带来更多活力和希望。 连续17个月保持增长,不难看出,市场的活力是不够的。就算增长幅度较小,这么长时间运行在增长轨道上,也说明库存是在不断增加的。更重要的,按照有关方面披露的数据,这段时间内,开发商拿地的热情也并不高,土地市场的成交量也不大。那么,库存都是硬库存,而不是销售畅通中形成的库存。如果是销售畅通、甚至是活跃中形成的库存,是不令人担忧的,是会在市场交易的活跃中很快消化掉的。而这些硬库存,往往是伴随着市场交易活动低迷、交易不活跃而形成的,是对新建商品房形成强大阻力的。 如果说只是今年以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也能够归咎于疫情发生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一旦疫情全面控制,交易量能够恢复的话。连续17个月库存增加,可能就不只是疫情的问题,疫情只是加剧了库存增多,真正的原因,还在市场本身,是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库存,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库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呢?显然也不是需求刚性不足,而是需求弹性不够,是在供需双方的利益权衡取舍中,购房者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慎重带来的。而这,恰恰是开发商最害怕的。因为,此前的市场,总体上是卖方市场,就算市场低迷的这些年,也是卖方市场。所以说是卖方市场,就在于市场是在开发商的紧紧控制下,房价一直维持上涨格局,而没有因为市场出现低迷就出现开发商主动降价的现象。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帮助开发商维持房价的高水平上涨。譬如有的地方出现政府干预开发商降价、不允许开发商降价售房等。 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格局出现了积极变化,开发商对市场的控制权逐步旁落,取而代之的是购房者的话语权增多,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开发商被迫降价售房的现象。开发商则受制于资金问题,抗市场低迷能力越来越弱。尤其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已经无力支撑。加上海外融资之路也因为疫情受阻,国内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也只是短暂好转,很快地又将陷入严控状态。所以,开发商真的快顶不住了。春节后的首批降价,就是以恒大等头部房企为主的网络销售降价,且降价幅度很大。 如此一来,库存矛盾也就显得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明显。因为,头部房企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实现可持续,紧接着,市场仍然处于低迷之中,房价涨幅也已经出现了明显收窄的现象。5月份开发商有促销的手段,但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市场没有因为开发商促销而明显改善。更多情况下,购房者还是用等待观望来应对开发商的促销。言下之意,就是降价的幅度不够,没有达到购房的心理预期。有这样的购房者,对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有力的考验,也是一次非常有力的心理比拼。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问题的表述是这样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从内容上讲,明显比往年要少。但是,却紧紧抓住了“房住不炒”定位不放。也就是说,不管如何表达,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都不会变,房子的“居住”属性也不会变。只要“居住”属性不变,那开发商指望通过炒房者来炒高房价的希望就会越来越渺茫,不降价促销,房子就会一直压在手中,导致房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所以,面对连续17个月库存增长,地方政府应当更加认清形势,开发商也要更加清楚政策的稳定了。政策越稳定,开发商的心理就越来越不稳定,市场也会越来越需要开发商来打破,而不是购房者打破。所以,地方政府将如何敦促开发商降价售房呢?因城施策,是否应当更多用到消化库存方面呢?库存不消化,新的商品房就进不来,地方指望通过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就没有空间。 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