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恒大健康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恒大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表示,恒大汽车正在快速筹建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修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包括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建立庞大的汽车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网点。 公开信息显示,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目前在国内共有103家销售中心,47家服务中心;蔚来共有148家销售中心,166个服务中心。 恒大汽车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70%;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7%,净亏损24.6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产生收益5300万元。 稍早前,恒大健康公告称,公司拟于9月1日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
上海,2020决胜之年,国际金融中心将基本建成,五大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入最后冲刺,而金融科技中心亦是细化的五个目标之一。 深圳,四十不惑之年,立志打造全球金融“双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其中,以“金融科技”之名,抢占金融发展制高点,引起了特别的关注。 至此,上海、深圳两座城市都将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奋起发力。 全球排名中上海、深圳均靠前列 根据伦敦Z/Yen集团公布的最具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上海在2020年3月最新一期中前进1名,跃居第四;深圳位列第十一位。而该指数的金融科技排名中,北京和上海分列第二、第三,深圳位列全球第六位。 良好的金融基础是一座城市发展金融科技的核心优势,上海正是如此。 经过多年积累,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确立,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且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 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93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国直接融资总额中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活跃的背后是更加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如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一批重要金融机构或组织也相继落户上海。 创新试点方面,债券通、沪港通、原油期货、黄金国际板等相继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跨境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试点顺利推出。 上海和深圳各自拥有一家证券交易所,也因此,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两大核心地区。截至2020年7月,上交所上市公司总数1677家,总市值约为42万亿元;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2261家,总市值约为31.7万亿元。 今年,科创板开板已经一周年,创业板注册制如期落地,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有了更多上市选择。科创板定位世界科技前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在金融市场规模上,上海和深圳位居全国前两位。2019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6600.60亿元,同比增长11.6%,占GDP比重17.3%;深圳金融业增加值3667.63亿元,同比增长9.1%,占GDP比重13.6%。 上海对标国际标准,深圳金融地方属性突出 在整体国际化水平方面,上海经济外向度、机构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19年末,上海外资金融机构超过510家,外资金融机构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近30%。通过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等试点,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大多数在上海设立了营运机构。 上海有吸引力较强的国际化环境,近年来,上海发力总部经济,不少国际知名企业的中国总部聚集上海,上海为此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跨国企业跨境资金池本外币一体化等便利化措施。 深圳的优势在于,有全国最浓的科创氛围和几近完整的产业基地,以及对全国乃至全球年轻科创人才的包容与吸引。 对于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深圳具备了较为深厚的基础。目前,深圳市金融科技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2019年,仅深圳市福田区金融科技全行业营收规模就已达到157.3亿元,就业人数超过1.8万人,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产业梯队基础。 深圳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独角兽公司聚集 立志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深圳有何优势? 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头部企业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头部企业数量最多的三座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北京有9家,深圳次之有6家,上海5家。 “独角兽”聚集出现的地方,必然是科技创业、高端创业活跃、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 同时,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与壮大,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先锋示范与带头作用,而深圳有着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包括目前已是国内最大规模金融科技集团的中国平安,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银行,首家推出人工智能投顾服务的招商银行,唯一持牌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等等,他们是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先锋部队。 近年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院、未来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全国唯一的市场化个人征信公司百行征信、具有EID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的中信网安,一批金融科技重要机构落户深圳,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事实上,基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深圳的金融科技起步更早,专利储备、创新研究等方面的能力都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专利排行榜TOP100》中,中国平安以1604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一,阿里巴巴以798项名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同样来自深圳的腾讯,专利申请量为442项。在该榜单前十名中,中国平安旗下公司占据一半,其中平安科技、金融壹账通、平安人寿、平安产险、平安医保科技,均进入全球前十。 上海如何发挥所长? 近年来,上海人口流入速度放缓,尤其是金融从业人员近3年平均增长率不到3%,但上海的金融人才环境具有明显优势,特别体现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方面。 针对当前及今后的金融科技人才引进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上海应加快推进服务金融科技的综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鼓励各高校加大对金融科技专业的建立或完善力度;促进完善金融科技人才证书的认证,逐步从区域公认度发展为国际认可。 其次,在上海的金融科技政策规划中,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规划内容有待增加。“深圳的金融科技发展政策措施有些是从广东省或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全盘考虑的,目前,上海的金融科技发展政策可以涉及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比如杭州、苏州等的联动合作,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共同提高形成区域发展的聚集效应。”李峰表示。 另外,上海的优惠政策要增强对科技企业的吸引力,特别是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上海要加强本地的科创企业优惠政策力度。”李峰建议,除了对传统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的支持外,今后更需要对中小科创企业予以更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府引导基金、一二级资本市场融资配合等。 近日,上海市国资委发布的《本市国资国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2022年,上海将推动各类投资公司等机构在长三角区域内培育出7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事实上,争取成为金融科技企业、人才、资本配置的首选地,上海已经在监管、创新制度、企业孵化等方面加快行动。 近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了上海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即上海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首批共有8个项目“入围”,其中金融服务创新项目4个,科技产品创新项目4个,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智慧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迈出有力的一步。 今年5月,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由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等8家管理部门和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等44家单位组成,目标是推动成员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长期深度合作,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度融合。
证券基金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下称行业信创中心)启动仪式暨信创工作研讨会8月24日在深交所举行。来自证监会科技监管局、信息中心,深交所、中国结算、中证技术以及7家券商、6家行业应用服务商、6家技术服务商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围绕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展开深入交流。 据了解,行业信创中心为证券期货业金融科技研究发展中心(深圳)(下称金融科技中心)聚焦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专项计划、专项平台,由深交所负责运行管理。会上,深交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证监会科技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监管局一直努力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在证券基金行业扎实、高效落地,支持深交所充分利用现有金融科技中心平台资源,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和组织功能,在金融科技中心下设行业信创中心,汇聚行业信息技术力量,解决行业技术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为加快推进行业信创工作整体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金融科技中心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运营管理日趋成熟,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发展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和交流分享的重要平台,取得了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深交所有能力、也有信心将行业信创中心建设好、运行好,并将携手各核心机构、券商、行业应用服务商和技术服务商,扎实推进技术研发、验证测试、推广应用、生态建设等工作,共同促进行业信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淡水河谷与宁波舟山港集团今日上午在宁波舟山港集团总部举行仪式,共同庆祝鼠浪湖磨矿中心建成投产。这也是淡水河谷在中国建成的首个创新磨矿中心。 淡水河谷鼠浪湖磨矿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该中心共有三条生产线,额定年产能 300 万吨。鼠浪湖磨矿中心生产的首款产品名为GF88,这款创新产品以淡水河谷明星产品卡拉加斯粉(IOCJ)为原料,是一种高品位研磨铁矿精粉,它为球团矿生产提供了优异的环保解决方案,支持钢厂客户应对减少碳足迹的挑战,助力淡水河谷减少范围三排放。 “淡水河谷正在不断丰富产品组合,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中国对于质量、环保与创新日益增长的需求。GF88是一款真正的绿色矿产品,它不仅具有铁含量高、杂质含量低和烧损低的特点,而且采用独特、创新的生产工艺,整个生产过程无需烘干,无需用水,也无尾矿产生,十分环保。凭借新产品 GF88及其他优质的铁矿石和铁矿石混矿产品,淡水河谷愿为中国更加绿色的未来不断贡献我们的力量。”淡水河谷黑色金属业务执行官司马盛表示。 鼠浪湖磨矿中心是淡水河谷与宁波舟山港之间广泛合作的成果。淡水河谷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始于2016年,双方于当年开始合作开展混矿业务,生产巴西混合粉(BRBF)。2019年12月17日,淡水河谷与宁波舟山港签署磨矿服务协议,在中国合作推出全新铁矿石磨矿产品,双方的合作由此得到深化。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中巴两国的专家技术团队仍然齐心协力地推进磨矿项目,同时将健康与安全放在首位。 “在鼠浪湖磨矿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中巴两国项目团队所展现出的勤劳敬业的精神令我们深受鼓舞。鼠浪湖磨矿中心的建成投产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启示,即健康安全与经济发展在关键项目上完全可以共存。鼠浪湖磨矿中心也是中巴两国双赢合作的又一象征,它的建成表明,凭借相互信任与紧密合作,我们可以携手克服所有困难,取得巨大成功。”司马盛表示。 (陈雨康)
电脑分析、数据传送、机械臂还原……30秒左右即可将魔方还原。这是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18-2019年工匠涵养班学生的毕业作品。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求职难的“两难”现状。以市场急需紧缺职业为导向,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23岁的大专生杨凯就是获益人之一。 2018年6月,杨凯成为实训中心工匠涵养班的一员,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免费培训。如今他已经进入天津一家电子公司,成功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 回忆起这段经历,杨凯坦言感谢技能培训,让他有了胜任这个岗位的能力。
8月20日,以“脑域无疆 趣寻未来”为主题,由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共建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杭州成功举办。 新成立的浙江大学传奇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传奇中心”)将在数字医药、数字器官、游戏中的人机融合智能、梦境研究等人工智能新方向实现前沿突破与产业应用,是国内游戏行业首个聚焦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 协议约定,传奇中心将由浙江大学与盛趣游戏共同建设,中心办公地点设立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浙江大学将向传奇中心推荐、派遣研发人员,并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工作。传奇中心研究方向将聚焦在数字医药;游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中的人机交互、融合智能;数字器官,记忆解析,脑机融合搜索,语言解码;梦境记忆与解析,游戏-梦境-睡眠等四个方向。研究及创造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顶尖的前沿科学成果,研发一批业界领先、面向产业的关键技术与专利。 传奇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浙江大学、盛趣游戏主要领导、学术带头人将分别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之职。传奇中心主任/副主任将分别由浙江大学、盛趣游戏相关领域中青年骨干、核心技术人员担任。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未来的智能化将呈现交叉会聚、深度融合的特征,凸显科技赋能、以人为本的导向,体现虚实交融、开源联动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双方将以构建一流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为目标指引,充分发挥叠加优势,合力开辟交叉研究的新领域。 盛趣游戏董事长王佶在致辞中回答了外界颇为关注的公司为何要进入脑科学的研究领域和为何要与浙大合作的两大焦点问题。他提出盛趣游戏是国内第一家愿意布局前沿科技领域的游戏企业,也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新十年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去创造下一个谷歌级别的企业。与浙江大学的校企合作,能够有力的推动盛趣游戏在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并促进科研项目从立项到产业化。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把研究脑科学、脑机接口和融合智能等前沿科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浙江大学目前在脑机交互、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多个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重点推进脑科学与意识、下一代人工智能、脑机交叉融合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同年10月25日,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19年,浙江大学成为国内首个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日前,北京一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现金流不能支撑公司运营,已向有关部门提出破产申请,并已组成破产清算组进行清算。消息一出,便引发400多名学生家长的维权,据了解,其中涉及的课程费用高达500万元。 这一消息还引发了全国各地其他巧虎KIDS学生家长的担忧,据悉,巧虎KIDS在全国有160多家门店,其他门店会受影响吗?记者走访深圳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以及巧虎的乐智小天地发现,这些门店都正常运营,工作人员还表示,各地的门店都属于独立经营,不会受到个别经营不善门店的影响,家长无须担心。 深圳巧虎KIDS正常运营 据记者了解,深圳共有4家巧虎KIDS早教中心,分别位于南山、福田、龙华和龙岗四个区。记者于8月20日上午实地探访了位于深圳福田区世纪汇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记者看到,门店目前处于正常营业状态,临近中午下课时间,有不少家长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店内玩耍。一名刚刚接到自己孩子的家长表示,巧虎在年后曾停课了两个月,但最近已经恢复了,孩子的课程还在正常进行。 企查查数据显示,巧虎福田世纪汇店实际运营方是深圳市睿儿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由尹建凤一名自然人100%出资持股,近期并无工商信息变更记录。该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巧虎早教中心每家门店都是独立运营的,属于加盟模式。北京门店因为一直难开门导致破产,深圳的四家早教中心并不受影响。“这两天也有很多家长来问我们情况,但解释清楚就好了,家长可以看到我们门店还是开着的。”该负责人称。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门店课程刚刚在六月份全面恢复,之前疫情期间曾推出一些线上课程,给会员家庭发放一些动画片或学习资料,“线上课程只是疫情期间的替代方案,现在已经停止了,早教中心还是会以线下为主。” 记者还探访了位于深圳南山区西丽塘朗城的巧虎KIDS早教中心,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山店和龙华店是同一个投资方,南山店在2018年12月就开始招生了,至今已招生超200人,除了疫情期间停课几个月以外,其他时间都照常上课。 “我们也听说北京有家门店关了,但总部已经有处理办法了,学生可以转到其他门店上课,实在不能转的也会安排退款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巧虎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品牌历史了,不只是早教一个业务,还有其他业务,所以品牌方是不会有问题的,家长无须担心。 线上产品拥有近200万用户 企查查显示,巧虎的主公司为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有限公司,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海儿童时代倍乐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儿童时代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同一人。从股权结构来看,除了法定代表人余岚以外,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有限公司还有两个投资方,分别是株式会社倍乐生和中国福利会。 其中,上海儿童时代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则是:中等及中等以下非学历业余教育,也就是巧虎KIDS早教中心;上海儿童时代倍乐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研发、设计文化产品,文化信息咨询。《乐智小天地》是其文化产品之一,具有独特分龄分版形式的综合性幼儿学习商品,包括书籍、绘本、父母用书、DVD影像教材和教具(玩具)等。 巧虎官网显示,截止至2020年3月,巧虎KIDS全国授权160家门店,遍布 77个城市。目前全国已开设近百家中心,分布在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北京、深圳、成都、常州、长春、武汉、郑州、哈尔滨、沈阳等。 而据记者调查了解,乐智小天地在各大购物中心开设了不少线下体验店,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巧虎的玩具和书籍,从而促进线上的购买。“我们也订阅了一年的巧虎学习资料,1680元/年,孩子还挺喜欢的。”郑女士对记者表示。但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疫情的原因,有的乐智小天地线下专柜已经撤店。 实际上,除了巧虎KIDS早教中心和乐智小天地以外,巧虎塑造的IP形象,还衍生出生活用品、益智玩具、线下活动、舞台剧等一系列周边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据一名巧虎KIDS早教中心的教师介绍,巧虎的线上订阅业务应该是主要的盈利来源,目前在全国拥有近200万用户。 线下机构转型线上“有心无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而倒闭、停课、运营艰难的线下教育机构屡见不鲜。今年6月,服务超10万学员的迪士尼英语,宣布关闭迪士尼英语中心;而在上海,艾蓓儿英语被曝出趁疫情跑路,涉及学员700人,剩余课时费普遍在1万至5万元之间。 记者走访时也从其他一些早教机构了解了当前的运营情况,负责人均表示疫情对早教中心影响很大,早教课程也不适合往线上转移,不过教育局在六月中旬开始批准开课,“也是很艰难的,不过我们都挺过来了。”一名负责人称。 线下遇阻,不少机构尝试把业务转到线上,但这种模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思源教育集团总裁王晓波告诉记者,对转型线上的机构来说,获客模式、教师授课风格和服务流程都需要再造,另外,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线教育不等于实时讲课,需要一整套体系的配合。”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三四月份,圈子里很多机构都表示下狠心拥抱线上,而到了五月份复课的时候,大部分精力还是回归到线下复课去了。”王晓波称,“这说明一些机构骨子里还是线下的,转型线上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的。” 对于动辄上万的课时费用,尽管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8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及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不得在公示的项目和标准外收取其他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培训对象摊派费用或者强行集资。”但是,巧虎KIDS早教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个规定约束的是K12机构,并不适应于以购买课程包为主的早教机构。 有律师提醒消费者,无论是早教还是线下培训机构,作为消费者,都需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擦亮眼睛,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培训机构,付款后及时索要发票。而家长在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跨年度的预交费。如果培训机构强制预交跨年度学费,家长可以向教育部门举报其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