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筹备工作,据介绍,本届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日至19日召开,由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与上海市代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解冬称,2020年是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年,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因此,本届论坛的主题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 据悉,本次论坛涵盖八大议题,涉及当前经济、金融领域众多热点问题,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加强沪新金融合作”、“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增长、不确定性与开放合作”、“金融市场扩大开放与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展望”、“金融科技中心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金融司法环境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浦江夜话:科创板一周年”等。 聚焦关键之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怎么建 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关键之年。解冬表示,本届论坛确定上述主题就是要通过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今年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梳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成绩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建设目标、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在金融要素市场方面,集聚股票、债券、期货、货币、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年成交总额突破1900万亿元,直接融资额超过12万亿元,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最齐备的城市之一。 在金融集聚区建设方面,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超过1600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30%以上;在沪金融从业人员已超过47万,成为中外金融机构最重要的集聚地之一。 在对外开放方面,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原油期货、“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国债期货等重大金融产品成功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投贷联动、跨境ETF等业务创新层出不穷,成为我国金融产品最为丰富、金融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另外,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名列全球第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如何开展?此次新闻发布会上,有监管部门已透露出相关信息。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表示,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将继续加快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推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大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进行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金融开放;继续推动金融与科技联动发展,同时继续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深化长三角金融合作,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 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李钢也表示,将从四方面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加快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经营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落地;支持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支持期货期权新品种上市,进一步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 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改革创新并行 除了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外,本届论坛在内容的设计上也更贴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解冬称,此次论坛是两会以后的一次重要经济金融国际论坛,在议题设计上,更加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改革创新。 据了解,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当前,上海正抓紧研究新一轮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将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续贷服务、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支持等,形成具有力度大、举措实、覆盖面广的新一轮支持举措。 事实上,自疫情以来,上海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已有成效。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8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2.38%,财政给予50%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1.19%,低于1.6%的上限要求。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进一步增加,金融支持不断向小微企业渗透。截至4月末,上海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比年初增长8%,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户数增长5%,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速度快于大中型企业。 孙辉表示,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最突出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准”:支持对象要准,如重点支持外资、外贸、制造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企业等;政策运用要准,要有针对地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还要考虑支持优先顺序。“在把握好‘准’的工作要求之外,还要重点强调政银企对接这一重要环节。”孙辉说道。 另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解冬称,上海将继续深入推动“三大任务”,进一步加快金融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不断推出更多首创性、引领性、示范性的金融改革创新举措。 其中,关于金融对外开放,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周文杰在发布会上透露,上海正进一步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推动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落户上海;促进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沪稳健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同时,引导外资银行将自身优势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发挥自身所长,扩大对外开放效应。 此外,作为金融改革的一大创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效果备受关注。李钢称,开板一年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局良好,推进比较顺利。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总体符合预期,各方反响积极。截至6月5日,106只科创板股票较发行价平均上涨159%,交易活跃度较高,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的投资者达527万。 李钢还提及,注册制改革是这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龙头,资本市场已经在科创板试点了增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正在扎实推进创业板存量市场试点注册制改革。未来,证监会将在市场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下,稳步推进、分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如持续推进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制度创新;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在及时总结评估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经验基础上,稳步在全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又一家曾经挂牌新三板的公司转战科创板获受理。5月20日,上交所公告受理慧捷(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慧捷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慧捷科技专注于企业联络中心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及服务,主要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联络中心系统解决方案。 所谓联络中心是从呼叫中心发展而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仅仅接听客户电话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客户服务体验和数据价值分析利用的联络中心,在企业运营中承担与客户沟通联络的作用。 据公司官网披露,慧捷科技不仅是专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服务商,也是提供云联络中心平台服务、智能语音分析、智能客服机器人等应用的智能云服务提供商。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了联络中心通信会话、联络管理和语音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 在申报科创板前,公司曾于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10月17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除了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合力亿捷、境外公司Avaya和Genesys,国内尚无与公司主营业务完全可比的A股上市公司。 根据申报稿,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实行订单式采购,通过“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和提供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来源于金融行业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70%以上,主要客户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50%、40.28%和48.40%。 数据显示,公司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11.10%,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1.19%。截至招股书申报稿签署日,公司拥有4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此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公司计划募资投入云联络中心平台和小慧机器人系统综合升级、创新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扩建及市场推广三大项目,总投资合计约3.04亿元。 公司在申报材料中还披露了疫情带来的影响。鉴于公司主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开展研发和生产工作,所受影响较小。2020年1至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212.92万元,同比增长33.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5.19万元,同比增长62.21%。
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31个金融中心发展引领全国,但增速有所放缓 12月19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深圳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地方金融发展圆桌会”上发布了第十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 CDI CFCI构建了一套适应我国金融中心发展特点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旨在为研究者提供跟踪了解金融中心发展状况的研究工具,为决策者提供金融中心发展促进政策制定优化的参考依据,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一扇观察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前沿窗口。首期CDI CFCI于2009年发布,其后每年更新一次。 以下是本期核心观点摘要: 31个金融中心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金融发展引领全国 第11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西安、郑州、苏州、大连、济南、青岛、厦门、长沙、沈阳、福州、合肥、宁波、无锡、南宁、昆明、南昌、哈尔滨、石家庄、温州、长春和乌鲁木齐。 本期综合竞争力十强上榜城市与上一年度一致,四个一线城市连续11年蝉联前四名次。排名上升最快的是南宁,较上期提升6个名次,上升至榜单第24位。近年来,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中国·东盟金融城加快集聚金融资源,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金融业保持较高速增长。 在我国,几乎所有金融改革创新都发生在这31个金融中心,因为全国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集中在这里。根据本期CDI CFCI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上榜的31个金融中心,掌控着我国72%的银行业总资产、89%的保险公司总资产、91%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95%的证券公司总资产,以及100%的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 2018年31个中国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累计达到了3.9万亿元,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56%,较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31个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了7.8%,远高于同期全国4.4%的增长水平。 图1 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总和与全国比较(亿元) 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长速度放缓,金融产业绩效呈现双头竞争 本期金融产业绩效分项排名TOP 10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天津、郑州、杭州、重庆和南京。金融产业绩效呈现双头竞争态势,上海和北京两者分差仅在5%左右,金融产业规模和业务效益水平基本上同处一个发展水平。 受宏观经济发展放缓、金融调结构去杆杠等因素影响,本期金融产业绩效得分增长呈现“负多正少”的情况,31个城市中只有12个城市得分正增长,19个城市出现了负增长。 2018年,31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全部回落至个位数增长,平均增速为5%左右,较上一年回落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各城市GDP平均增速大约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实力排名相对固化,金融机构资源集聚京沪深 本期金融机构实力TOP 10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天津、广州、成都、武汉和南京。 金融机构资源的集聚呈现极强的“马太效应”,全国金融机构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三者金融机构实力得分之和超过其它28个区域金融中心的总和。 近年来国内金融牌照审批发放趋紧,银、证、保各领域年度新增机构资源显著减少,绝大部分新增机构都落户在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 28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区域竞争格局相对固化。杭州、重庆、天津和广州是其中表现相对突出的区域金融中心,四者金融机构实力比较接近,法人金融机构的规模、数量和种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金融市场资源高度集中,资本市场利用贡献提升 本期金融市场规模TOP 10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郑州、大连、杭州、南京、广州、武汉和苏州。 我国金融市场资源高度集中,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全国性金融市场都集中于上海。除上海之外,深圳、北京、大连和郑州在全国性金融市场资源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本期新增了资本市场利用的相关评价指标,南京和苏州得益于2018年全年在股票市场方面的突出表现,分项排名进步显著。2018年,苏州年度新增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87.5亿元,国内仅次于北京和深圳;南京本地A股市场累计融资额达到3192亿元,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政策支持普遍增强 本期CDI CFCI金融生态环境排行榜TOP 10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青岛、杭州、南京和西安。其中,西安首次进入榜单十强,排名上升2位至全国第10。 我国金融中心的整体金融生态环境处于持续改善优化状态,本期31个金融中心中,仅1个城市的得分出现了负增长,其它30个城市均保持了连续增长。北京和上海的金融生态环境最优,两者在金融人才环境、商业环境和国际化程度方面,均是全国前三水平。 本期指数新增了各地方金融政策支持水平的评价,首次从政策支持力度和政策友好度两个方面展开专项评价。从政策支持力度上来看,各城市支持力度是空前巨大的,深圳、广州、济南、成都、厦门是其中的佼佼者。 金融政策支持覆盖面最广的是深圳,基本上覆盖了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金融人才、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 持牌金融机构引进落户一次性奖励最高的是济南,按照标准最高奖励可达1.2亿元。 持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补助最高的是深圳和杭州,办公补贴最高可达5000万元。 私募投资基金发展支持力度最高的是成都,市区镇多级奖补最高有望达到3200万元。 小额贷款类、融资担保类以及融资租赁类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最高的均是厦门,三者最高现金奖励分别可达2000万元、1800万元和4000万元。 上海和深圳是唯二进入全部8个单项十强榜单的城市 本期指数从金融中心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角度,评选出了8个领域的单项十强城市。具体榜单如下。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法人机构综合实力十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广州、南京、成都、福州和重庆。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十强:深圳、重庆、上海、天津、杭州、大连、北京、武汉、成都和广州。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资本市场利用水平十强: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无锡和武汉。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基金业发展水平十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天津、成都、福州、厦门和南京。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十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成都、杭州、广州、西安和济南。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金融开放发展水平十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成都、杭州、青岛和苏州。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十强:深圳、温州、苏州、上海、无锡、北京、厦门、宁波、青岛和重庆。 2019年度中国金融中心金融政策综合支持十强:深圳、广州、济南、成都、厦门、西安、杭州、上海、青岛和大连。 本期指数走进厦门,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再上台阶 厦门金融业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厦门见证和参与了沿线港口贸易的兴衰变化,作为近代国门打开后的通商裕国口岸,厦门确立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地位,作为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厦门开创了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众多个“第一”和“率先”。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厦门被赋予了“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战略使命,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的历史征程。 自2009年首期CFCI发布以来,厦门综合竞争力得分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累计增幅达56.1%,与全国增长趋势基本同步,排名保持在全国中上水平。本期CFC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厦门综合竞争力在28个区域金融中心中排名第14位,15个副省级城市中第11位,排名较上期上升一位,作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和突出。 得益于金融业起步较早,金融市场发展较成熟,厦门金融业务相对水平优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2018年,厦门金融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金融业增加值高达137.48万元,人均产出效益居副省级城市第五。 厦门金融机构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外资合资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具有台资背景的法人金融机构数量及占比全国领先。截至2018年底,厦门共有外资合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4家,排名全国第六,占本地法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比例高达50%,仅次于上海,超过深圳、北京,排名全国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的金融政策具有较为突出优势,政策综合支持力度排名全国第五。目前,厦门对持牌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落户展业、金融人才发展、金融集聚区建设等均设有实质性的奖补政策,其中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的落户奖励标准为全国之最。
运营近四月,北京续贷中心完成续贷金额16.71亿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实习生 刘兰 为持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北京海淀区委区政府联合北京银保监局于2019年4月启动续贷中心建设,8月开始正式运营。续贷中心正式运营近4个月后,记者从海淀区宣传处了解到,截至12月18日,累计受理续贷申请274笔,金额17.31亿元,其中完成审批271笔,续贷金额16.71亿元。 这是全国首个由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部门、银行、中介机构等组成的企业续贷服务联合体,落地海淀区,综合考虑了该地区高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困境。 为更好服务企业,续贷中心实行“一址通办”;为企业提供首贷、续贷、担保、抵解押等一条龙服务;开通房产抵押、网上税务大厅、担保流程再造“三条绿色通道”,采用标准化流程,大幅缩减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间。 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2月18日,续贷中心累计受理续贷申请274笔,金额17.31亿元;受理个人经营贷首贷申请4笔,金额1191万元;受理咨询业务163笔。最快审批项目用时2.5天,压缩时限70%以上,累计为企业节约直接财务成本5000余万元。 从贷款规模看,最大一笔续贷业务为3000万元,最小一笔续贷业务10万元,平均每笔638万元,单笔贷款续贷额持续下降。 从贷款类型看,续贷业务以抵押贷款为主,共190笔,贷款金额11.27亿元。企业流动资金贷款204笔,贷款金额15.04亿元;个人生产经营类贷款70笔,贷款金额2.27亿元。 从区域分布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共涉及16个区,续贷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房山区、通州区。其中,海淀区企业46笔,贷款金额3.77亿元,业务量占全市的1/5左右。 从行业分布看,续贷业务重点支持的企业以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文化和科技融合类科技企业为主,约占全部续贷笔数的85%,占续贷金额的78%。北京明科全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元恒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奥康达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学友园中少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通过续贷中心解决了融资续贷的燃眉之急。 12月19日,据海淀区宣传处的消息,为进一步扩充企业投融资服务内容,打造续贷中心升级版,续贷中心将逐步扩大续贷中心职能范围:第一步,由“续贷”受理扩展到“首贷+续贷”审批;第二步,在信贷类型上,由“首贷+续贷”扩展到多类型的信贷融资。第三步,在融资方式上,由信贷融资扩展至涵盖企业生命周期的全体系融资服务。第四步,在服务模式上,由单纯提供融资服务扩展至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最终形成包含征信查询、培训服务、咨询服务、政策服务、融资服务于一体的涵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数据上,实行线上线下并举,推进数据共享;在制度上,加快配套体系建设,保障续贷业务开展,加快出台海淀区无还本续贷企业白名单,为开展续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参考等。
中南建设4.4亿关联交易转卖苏州第一高楼背后:中南中心已停工4年半 10月16日,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建设,000961.SZ)发布了对拟进行股权转让所涉及的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简称《评估报告》),对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所涉及开发的唯一房产项目中南中心为何是4.4亿元转让价作出说明。 9月30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44,114.03万元向控股股东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公司持有的苏州中南中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 根据公开报道,中南中心项目规划为集观光、星级酒店(白金五星级)、顶级公寓、国际5A级写字楼、世界顶级商业一体化现代大型综合体,地上138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598米(檐口),矮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632米),是苏州第一高楼。 但从2014年3月开工到2015年4月打完最后一根桩基,中南中心就陷入长期停工状态。虽然每年都出现在年报中的“项目建设情况”,不过在此次评估报告披露前,中南建设从未披露过中南中心已经停工的事实,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否认过停工。《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中南建设投资者热线,董秘办人士承认停工,解释理由和信披一样,是“政府规划还未确定”。不过对方表示,此次卖给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获利将会超过2亿元。 开工5年半停工4年半 公开资料显示,中南中心项目的具体地址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西北角湖西CBD,毗邻东方之门以及苏州中心,与湖东CWD(商业文化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核心区。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湖西CBD规划用地面积10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中南中心就占了八分之一。湖西CBD的功能定位是以商务办公为主,包含金融、保险、基金、证券、地区总部、地区销售机构、会计、律师、评估中介机构、酒店、酒店式公寓等。 公开报道显示,中南中心早在2015年已经停止施工,但当时项目负责人予以否认,称“现场实际上还在施工中,进行基坑、土地的加固和坑基的收尾工作”,“项目开发进度正常”。 此次最新披露的《评估报告》,坐实了中南中心早已经停工的事实。 根据《评估报告》,中南中心于2014年开始施工,桩基工程总共1901根桩,包括塔楼区719根及非塔楼区1182根,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2015年4月4日随着最后一根钢管柱C60高强度水下混凝土浇筑完成,项目所有桩基全部施工完成。但后期由于政府城市整体规划等原因,造成项目停滞,无法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19年8月,苏州中南中心项目仍然处于停工状态,新的规划方案已报批,尚未获得批复。 根据苏州中南中心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国土房产局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列示:约定该项目于2014年3月9日前开工,于2019年3月9日前竣工;土地闲置满两年且未开工建设的,出让人有权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评估报告》认为,苏州中南中心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后期由于政府城市整体规划等原因, 造成项目停滞,无法正常开工建设,不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无偿收回的情况。 “卖地后,部分规划重新调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种重点工程的高楼项目,规划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不可能事前仓促,事后又要改来改去。”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把停工原因全部归结于规划,反过来等于说政府的规划是无序、杂乱无章的。“这样说不公平。” 转卖缘于高负债? 在9月30日公告的关联交易中,中南中心将作价4.4亿元卖给中南建设的控股方中南控股。《评估报告》对此交易价格的计算做了说明,截至评估基准日,苏州中南中心总资产账面价值为70,668.52万元,评估值为95,233.78万元,评估增值24,565.26万元,增值率 34.76%。 负债账面价值为51,119.75万元,评估值为51,119.75万元,无增减值变化。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9,548.77万元,评估值为44,114.03万元,评估增值24,565.26万元,增值率 125.66%。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中南建设历年的年报发现,中南中心都被列入投资所在工程项目,但直到9月30日的一则公告才突然披露出,这个在建“苏州第一高楼”要被卖给控股方。 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南中心一直没有披露旗下项目停工的实情,要看此项目在整个上市公司投资额度的占比,如果达不到信披要求,上市公司不做信披,不能说一定是信披隐瞒。 对于中南中心,中南建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2018年年报显示,中南建设对中南中心的投入,期初余额是296,026,000元,期末余额296,257,322.19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中南建设总负债率达到91.2%。像中南中心这样的超高楼,存在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发节奏又很缓慢,在严跃进看来,中南建设和中南控股对中南中心“左手倒右手”的转卖,算是一种较好的结果。但严跃进认为,4.4亿元的转让价格偏低。 “这个项目卖给大股东,我们可以获益2个多亿,对上市公司还是有好处的。”中南建设董秘办人士强调转卖带来的益处。 按照关联交易的约定,中南控股将在2019年12月31日前支付50%的交易价款,待公司解除标的公司股权质押,完成目标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一年内支付剩余款项。其中2.2亿元是否算作2019年的营收,以及1个多亿的利润?董秘办人士回应《华夏时报》记者说,需要由财务人员以实际情况再定,现在不能明确。
新京报讯 8月22日,由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推动设立的“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这是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通过银行保险机构派驻人员集中办公,为小微企业现场提供续贷受理审批及其他投融资服务。 据了解,续贷中心标准化流程大幅缩减了审批时间和申请材料,企业可于原贷款到期前至少1个月提交续贷申请材料,入驻银行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授信审批并向企业反馈结果。另外,企业仅需提交至多14项申请材料,其中5种为必要材料、9种为选择性提供材料。 目前已有15家银行机构首期入驻,小微企业申贷、续贷可“货比三家”。 续贷中心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大厅设立8个专门窗口,由银行机构派驻专人进行政策解读、产品咨询、业务受理等。 一位企业人员在浏览续贷中心的介绍。小微企业续贷业务是指按照中国银保监会积极创新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服务模式的要求,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经其主动申请,提前按新发放贷款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在原贷款到期前签订新的借款合同,以新发放贷款结清原贷款的业务,是为小微企业融资纾困的有效渠道。 一名企业人员在咨询相关业务。续贷中心旨在为企业融资“开正门”,推动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避基层信贷员道德风险、提高信贷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