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尔眼科身陷医疗事故风波。因遭武汉抗疫医生艾芬公开投诉诊疗不规范致其右眼几近失明,爱尔眼科股价大幅下跌。 1月4日,爱尔眼科开盘大跌5%,盘中跌幅一度缩小,午后再次扩大。截至今日收盘,爱尔眼科报收68.22元,股价下跌8.91%,市值较年末收盘价蒸发约275亿元。 白内障曾为第二大核心业务,近年毛利率约40% 艾芬系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曾被视为2020年武汉疫情中的吹哨人之一。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艾芬因感觉视力明显下降,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就诊,院方称其右眼患上了白内障,并于5月下旬接受手术,摘除右眼晶体,植入由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体,手术大约花费2.9万元。 手术后艾芬的视力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在今年10月眼科检查时发现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近乎失明。 多名眼科医生告诉艾芬,眼底变性后恶化是导致前述症状的主因,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能不会这么严重。而检查眼底是否变性,本该是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的常规操作。 艾芬认为武汉爱尔医院隐瞒视网膜病变问题,夸大晶体植入的作用。 对此,爱尔眼科官方公众号今晨称,经核查,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并表示将与艾芬一道申请医学会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和鉴定,给艾芬一个更加客观和公正的答复。 1月4日下午,艾芬通过个人微博回应爱尔眼科的核查报告,认为该报告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双方孰是孰非尚无定论,但爱尔眼科的白内障手术业务因此次事件彻底卷入漩涡中心。 白内障手术曾是爱尔眼科第二大核心业务,仅次于屈光手术。 2017年以前,爱尔眼科的白内障业务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09年仅收入1.1亿,2017年已增至14.2亿,收入增长率在20%-40%范围内波动。2018年起,受政策限制筛查、医保政策调整因素影响,白内障业务收入增速由2017年时44.43%断崖式下跌至9.01%,其在总营收中比重也由24%降至19%。 2019年白内障业务的营收贡献进一步下降,当年实现收入17.6亿元,约占总营收的17.62%,被爱尔眼科另一业务板块“视光服务项目”超过。 从业务增速来看,白内障手术收入仍实现13.97%的增速,其毛利率也较上年提升2.41个百分点至40.1%, 爱尔眼科在2019年年报中将之归功于白内障业务的转型升级。爱尔眼科称,近两年,白内障项目受医保政策的控制,手术量的增速阶段性放缓,随着消费转型升级,白内障业务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复明性白内障向屈光性白内障升级,如高端多焦晶体、飞秒白内障术式等应用增加,确保了该项目的稳定增长。 所谓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即是在复明功能之外,通过植入晶体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其手术费用也远高于传统的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成为白内障项目的重要盈利点。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爱尔眼科白内障业务仅实现收入6.2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9%。 并购扩张埋隐忧,子公司医疗纠纷事件频发 在艾芬事件之前,爱尔眼科的医疗事故事件并不鲜见。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近年来披露了数十起涉及爱尔眼科的医疗损害纠纷案件,涉及玉溪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等多家爱尔眼科旗下子公司。 此次艾芬事件中的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的老牌7家医院之一。2009年上市前,爱尔眼科仅有17个网点。2002-2004年在成都、长沙、武汉、衡阳、株洲等地设立最早一批7家医院;2005-2008年,又在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等地新成立10家医院。 17家医院里,除上海爱尔初期折戟,其余老牌医院多很快实现盈利,并在爱尔眼科此后十年发展中始终居于重要位置。 上市后,爱尔眼科即开始了狂飙式扩张。2009-2014年,爱尔还以平均每年新增6家网点的速度增长,2014年后,爱尔眼科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据爱尔眼科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信息显示,爱尔眼科全集团旗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00家。 疯狂扩张之下,爱尔眼科的营收规模也由上市初6.06亿扩大至100亿,市值规模则由上市初69亿增长至近3000亿。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以前,爱尔眼科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新建医院方式来扩大市场规模。对于新设医院,爱尔眼科施行标准化配置方式,一是人员配置标准化,二是手术设备配置标准化。 据广证恒生研报数据,爱尔新建眼科医院人员按照临床人员约20%,医技人员约13.5%,护理人员约29%,管理与服务人员约26%,视光配镜人员约12%的相对固定比例配备。同时,新建医院的CEO、业务院长、财务部主任由公司直接委派。人员配备齐全后,设备方面则是覆盖近视治疗、白内障治疗、近视防控、眼底病等各类眼病诊疗的全套设备配备。至此,一套新医院体系得以快速运转并步入正轨。而在这一模式下,新建医院质量总体得以保持可控。 但2014年开始,爱尔眼科谋求采用“上市公司+PE”模式,于当年成立深圳前海东方爱尔医疗服务产业并购基金、华泰瑞联并购基金、爱尔中钰眼科医疗产业并购基金三只产业并购基金,爱尔眼科分别出资2000万元(持股10%)、1亿元(持股10%)、9800万元(持股9.8%),三只基金规模达到22亿元。此后又先后设立湖南亮视长银医疗产业投资基金等4家基金和机构,从而撬动162亿资产。 “上市公司+PE”模式一方面使得爱尔眼科得以借助资金杠杆实现扩张;另一方面,PE机构充分的并购资源筛选,以及上市公司体系外的前期培育,避免了低质量资源注入上市公司、拖累业绩。而衡量优质资产的关键自然在于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大量并购下,爱尔眼科的商誉水涨船高。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商誉值已达到41.26亿,约占公司总资产的25%。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 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王师傅是一名货拉拉司机,他说上个月因为帮客户搬货,右手两个手指被彩钢板划伤,这几天就要去医院做手术了,因为自己曾在货拉拉平台上买过一项保险服务,所以他觉得,医药费应该由保险公司全额理赔,可结果让他很失望。 因为做过清创缝合,王师傅的食指和中指现在还不能正常弯曲,病历上写着:“中指桡侧感觉轻度减退”。 王师傅告诉记者,11月11号晚上9点多,他在货拉拉平台上接了一单生意,准备把一批彩钢板从上海双浦镇一家板材加工厂,运到浙江富阳一家企业。为了节省时间,他就自己把几块彩钢板搬上了货车,这种彩钢板的边缘比较锋利,加工厂的师傅说,他们平时加工彩钢板都要戴手套,徒手搬很不安全。 板材加工厂的师傅说,“他们在仓库里面,司机在外面,也没注意到,估计是彩钢板掉了”;王师傅回忆,“车上没有手套,本来就几块,没多少东西,也感觉没什么,当时已经拿上去好几个了,拿到第四块手受伤了”。 右手被划伤之后,王师傅就被送去了医院,拍片确定两个手指没有骨折,医生为他做了清创缝合,之前板材加工厂的老板给王师傅转了500块钱,以表慰问。王师傅说,在家修养了半个月之后他去复查,医生建议他做一次手术,检查两个手指的肌腱和神经有多大损伤,并且进行相应治疗,费用比较高。 “手术费用要一万块钱,如果三个月以后手的功能恢复不了,还要再做一次肌腱松解手术,后续医药费可能还要4000到5000块钱左右”,王师傅告诉记者。 王师傅表示,自己在货拉拉平台买了拉货宝这项保险服务,每个月交30块钱,拉货宝的保障范围包括“货物保障,意外保障和医疗保障”。 记者仔细核对了拉货宝货物保障条款,人身意外险的赔偿限额这一款注明:“意外医疗一万元”,王师傅觉得自己的情况符合拉货宝的赔偿条件,就向货拉拉全国客服多次反映,之后某财险深圳分公司联系了他。 “费用必须超过100元以上才可以赔付,手术分自费和医保,只有医保部分可以赔付”,某财险深圳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王师傅说,他购买保险前也没有详细看条款,“我自己的想法是货拉拉平台能给我保险是最好的了”。 王师傅坚持认为,即便手术治疗涉及自费项目,自己的医药费也应该有货拉拉投保的保险公司全额理赔。 记者和货拉拉全国客服进行了沟通,公司公关部的工作人员发来文字回复,其中写道:平台不强制司机一定要搭把手,理赔最终以保险公司结果为准。另外公司已经设立了司机关怀基金,如果王师傅的情况符合条件,公司会进行人道主义关怀。
波兰民众街头示威 图源:Getty海外网12月14日电 据《卫报》报道,波兰今年10月通过一项法庭裁决,将禁止妇女在胎儿严重畸形的情况下堕胎,尽管该裁决目前尚未实施,越来越多的波兰女性被迫出国手术。BBC报道称,根据波兰宪法法院的裁定,只有在强奸、乱伦的情况下受孕和孕妇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可以堕胎,此外,即使是严重畸形的胎儿也不得终止妊娠。在拥有欧洲最严格的“堕胎法”的波兰,2019年98%的合法堕胎手术都是因为胎儿严重畸形。尽管这项裁决在重重压力下尚未正式颁布,但许多医院已不愿意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进行手术。一些非政府组织去年发起了一项基金,帮助波兰妇女出国接受手术,目前已有超过250名妇女前往德国、荷兰和英国等国终止妊娠。波兰前总理、执政党党主席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针对此裁定声称:“即使是在痛苦的孕期,孩子肯定会死或者严重畸形,我们还是要确保他(她)能出生,这样他(她)就可以接受洗礼,被埋在地下,有一个名字。”波兰执政党党主席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 资料图该项裁定在华沙和其他城市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曾两次聚集在卡钦斯基的住所周边与警察发生冲突,高举“这是一场战争”“我们要争取一切权利”等标语。裁决通过以来,非政府组织“堕胎梦之队”接到的求助电话大幅增加,其中包括一些尚未怀孕的女性,“她们想知道,如果真的发现自己怀的是畸形胎儿,还有什么选择。”《纽约时报》报道称,数周以来,成千上万的女性、青少年和她们的男性盟友每隔几天就会走上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城镇的街道。值得注意的是,抗议的人群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惊讶的年轻面孔。“虽然我们精疲力竭,还要去应付工作、学习,但某种压力让我们必须参加每一场抗议。”15岁的抗议活跃分子佐伊说。在波兰,每年合法终止妊娠的案例不到2000例。但妇女组织估计,多达20万的堕胎是非法或在国外进行的。此前,多位联合国人权专家发表声明指出,波兰的裁决以保护未出生的胎儿的生命权为名,牺牲了妇女获得安全与合法的终止妊娠服务的权利,这样做违反了该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人权义务。(海外网 扈嘉翼)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通过社交平台质疑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300015)医院对其治疗不当,此举让3000亿市值的爱尔眼科陷入舆论漩涡。 当日,爱尔眼科股价正创下历史新高,当天报收74.89元/股,总市值3086.6亿元。 为了妥善处理上述纠纷,爱尔眼科当即组织集团工作调查组1月1日晚急赴武汉。1月4日早上6点,公司向e公司记者提供的核查报告认为;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此外,爱尔眼科提交的证据显示,艾芬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且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恢复到0.6。同时,核查报告认为艾芬无手术禁忌证。 患者有明确手术适应证 核查结果显示,艾芬于2020年5月26日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行右眼白内障手术,术后第一天检查裸眼视力为0.6,术前术后的眼底检查发现为高度近视眼底改变,无视网膜脱离。2020年10月23日艾芬女士诉右眼视力下降,10月24日医院检查发现右眼视网膜脱离,在外院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 对于艾芬及外界质疑的主要问题,核查报告一一进行了调查回复。 关于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核查报告认为,医院按照《眼科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关于白内障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的说明,结合艾芬女士的术前检查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手术适应证方面,核查报告显示,艾芬术前右眼裸眼视力0.2,晶状体混浊,眼底B超未见视网膜脱离,OCT影像隐约可见黄斑形态基本正常;艾芬双眼有临床意义的屈光参差合并白内障,双眼有角膜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史;患者希望白内障术后同时解决看远和看近的问题,减少对眼镜的依赖;有明确手术适应证,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恢复到0.6。此外,核查报告认为艾芬无手术禁忌证。 需要关注的是,核查报告认为艾芬的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核查报告提出三点依据佐证上述重要观点,艾芬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发生在白内障手术5个月后;术眼眼轴29.06mm,属超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 在手术流程方面,集团工作组检查了艾芬的手术病历,在病历记录上有术前眼底检查记录和术后第1天眼底检查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艾芬曾认为爱尔提供的术前白内障照片有误,并希望爱尔公布她正确的术前照片。核查报告提交的证据显示,医院为艾芬提供的白内障照片为其本人的真实资料。 虽然核查报告认为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的现状与手术无直接关联,但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仍然检讨了在本次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仅有术后第一天的复查记录;未明确交代术后复查时间;术后其他时间的复查未挂号,也未作病历记录;主诊医生未按医院规范规定及时上报不良事件。 通过自查,爱尔集团工作组指出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在此事件上存在医疗管理规范执行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希望申请医学会检查鉴定 再从艾芬的视角回顾上述纠纷始末。2020年12月30日,艾芬在个人微博发视频称:2020年5月视力明显下降,经熟人介绍,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医治。 武汉爱尔检查完后,表示她的右眼患上白内障,建议换高档人工晶体。5月25日,副院长王勇给艾芬做了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包括手术费在内的费用2万9千多。 但艾芬称手术后未见视力好转,她于2020年10月在自己就职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检查,结果显示其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几近失明。 艾芬认为,按照常规流程,做晶体置换手术之前就该检查眼底,如果早发现、早用激光治疗,情况可能不至于如此。艾芬质疑爱尔医院隐瞒视网膜病变问题,夸大晶体植入的作用,耽搁了真正眼疾的治疗。 对于上述事件,12月31日晚上,武汉爱尔眼科发布声明称,医院第一时间对诊疗全流程开展自查,患者(即艾芬)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有手术适应症,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术后恢复结果显示,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底视网膜平复。 不过,艾芬对武汉爱尔的声明并不认同,并在1月1日再次通过个人微博提出多处异议,她表示:术前B超和OCT检查是按照爱尔的要求做的,这两个检查有没有异常和眼底视网膜平复不是一个概念;白内障病变程度很轻,根本遮盖不了视网膜周边;希望爱尔公布她的正确的术前白内障照片。 1月2日上午,爱尔发布声明称:对于艾芬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眼病诊治事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高度重视,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并于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 而在之前,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表示,正积极通过多种途径联系艾芬女士,期待当面交流,解答疑问、提供帮助,以实事求是、诚恳平和、理性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若仍无法当面解答困惑,公司将通过其微博及武汉爱尔网站、微博给予回复。 此外,核查报告最后还表示,“对于我们的自查,或许有主观因素,或者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希望与艾芬女士一道申请医学会和相关部门的检查和鉴定,给艾芬女士一个更加客观和公正的答复。”
医疗手术机器人公司柏惠维康今日宣布完成4.3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关村龙门基金领投,经纬中国、中信建投(601066)、新鼎资本、合音资本等基金跟投。 公司方面表示,未来将投入至少3亿元用于“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推广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投入至少1亿元用于公司新产品口腔种植机器人的推广与合作。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达表示,优质的投资人和充裕的资本注入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公司会坚持自主创新,持续研发新产品,建立完整的产品矩阵,提供微创、精准、高效的医疗手术机器人产品及服务。 公司联合创始人、CFO聂智表示,立足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产品20余年研发和上万例手术积淀,团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国内率先推出口腔种植机器人产品。该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医生的学习曲线,提升医生种植牙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新的产品和方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在医生的帮助下服务好每年百万计的种牙患者,助力行业的进步。 中关村龙门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志硕表示,支持细分领域科技型优质企业的成长期投资是龙门基金的长期投资策略之一。柏惠维康作为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先企业,在产品品质、临床落地和后续产品线规划等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团队专注、专业且充满创业精神,具备行业领导者的素质,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相信公司能不断地推动国内医疗机器人行业向前迈进,龙门基金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领先企业成为领袖企业,和被投公司一起持续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中信建投资本董事总经理厉辉表示,中信建投资本长期看好手术机器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该领域中信建投已有成功的投资和上市经验;我们高度赞赏公司团队核心成员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专业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公司运营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我们认可公司持续20多年积累的自主创新研发和技术迭代能力,相信公司在神经外科和口腔种植等领域能够提供微创、高效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中信建投资本将利用在手术机器人方面成功的投资和投行经验,助力公司尽快对接资本市场。 经纬中国表示,软件算法驱动的新型医疗器械是经纬在数字医疗领域的重要布局方向。结合图像融合、导航定位等多种技术的手术机器人,在实现微创手术、提升手术精度、缩短手术时长、普惠基层等多方面具有明确而强烈的行业驱动力。柏惠维康具备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顶尖团队,在神经外科、口腔种植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和研发积累,临床及商业化落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期待公司持续创新和快速发展,为广大患者和医生创造更大价值。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表示,柏惠维康是国内领先的手术机器人企业,手术机器人是一个非常硬核科技的行业,需要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这也符合新鼎资本长期坚持投资硬科技行业的理念。新鼎资本非常看好公司多年持续专注的研发投入,看好发展方向和目前的产品,非常愿意长期陪伴企业共同发展壮大。 联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韩宇泽表示,微创、安全、有效的精准手术是未来医疗发展的大趋势。柏惠维康拥有国内顶尖的机器人技术和临床专业团队,并经过20多年的研发和沉淀,正是这份坚持促使联创于2018年完成对公司的C轮投资。面向未来,公司正积极向口腔、脊柱等领域延伸,继国内第一个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注册证后正在申请国内首个口腔种植牙机器人注册证。联创资本将继续支持我国医疗器械高精尖技术的发展,支持柏惠维康快速成长,以造福更多患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表示,由于微创精准、支持AI手术导航规划等突出特点,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医疗巨头争相投入发展或投资并购必争之地。柏惠维康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国内多家医院成功完成上万例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成为众所周知的行业头部创新企业,公司布局的口腔种植机器人则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北京时间9月15日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在线上举行“外科手术创新和培训实验室(SITL)”启用仪式。作为在美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外科手术实验室,其首次引进来自中国的海信计算机辅助系统(CAS),探索CAS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深度融合,这将大大提高手术精准性,并将成为未来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 据悉,长久以来,由于CT是二维影像,很多疑难危重复杂手术难以实施。2013年,海信联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共同研发出一款基于小儿肝胆胰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实现从“传统”到“精准”手术治疗的根本转变,并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外科手术导航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而且可以和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开发!”2019年5月份,世界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主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PierCristoforoGiulianotti在参观海信时,对CAS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提出在该校新建的“外科手术创新和培训实验室(SITL)”使用海信医疗产品的希望。 “基于三维重建的手术规划非常重要,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直观的肿瘤及其毗邻解剖信息,我认为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是能够实时将术前三维模型精确地附加在手术视频中,这将为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带来质的提升。”Giulianotti评价说。 海信医疗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CAS提供精准的三维重建,达芬奇机器人与海信三维重建结合应用,能使主刀医生较普通腹腔镜手术更准确地把握操作距离、辨认解剖结构,从而提升手术精确度。 目前,海信CAS已成功应用在全国100多家三级以上医院,救治疑难疾病患者10900多例。(CIS)
今年以来,中国华融瞄准偏远山区医疗短板,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建设,创新搭建“设备+手术+保险+培训”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安全网”,近年来已累计向定点帮扶的四川省宣汉县投入健康扶贫资金527万元,惠及54个乡镇、40余万人,最大限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针对贫困地区公共卫生领域薄弱环节,中国华融及时调整优化年度扶贫计划,加大健康扶贫投入,并加快项目推进落实。了解到南坪、漆树等16个偏远乡镇卫生院救护车年久失修、医疗设备急缺等问题,新增乡镇卫生院救护车及医疗设备配置项目,提前实现帮扶资金拨付到位。5月底,中国华融向宣汉县捐赠了50万元医疗设备,价值80万元的4辆救护车也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弥补山区医疗薄弱环节。 为帮助解决贫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国华融连续3年累计投入300万元实施“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并以1:3的比例撬动社会资金投入657万元助力脱贫攻坚,为宣汉县11万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18周岁至60周岁)提供补充医疗保障。中国华融扶贫干部联动宣汉县各乡镇加大项目推广,实现普惠帮扶,已累计帮扶贫困百姓3400余人次,报销医疗费用700万元,极大减轻了贫困家庭就医负担。 与此同时,中国华融捐资60万元开展贫困户手术救助,即经医保报销后,为每例手术提供500元至2000元救助金,帮助贫困患者“零支付”获得手术救治。在连续2年开展白内障救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眼底病手术病种。为保障手术救助质量,与县医保局、县医院详细制定救助方案,并通过慈善信托方式优化管理,确保为每例提供不低于1400元的人工晶体,已累计帮助538名贫困患者重见光明。 为帮助提高乡村医生服务基层的能力,中国华融投入37万元,连续2年为宣汉县乡村医生提供专项技能培训。培训范围由最初的300人扩大到720人,已实现全县211个贫困村全覆盖,不断增强乡村医生服务基层百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