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守计量磅房、无人值守铁路道口、无人自动焊挂牌……近日记者获悉,方大特钢又新增无人化智能行车。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智能化已成为众多制造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释放生产力、淘汰落后工艺的有力方式之一。方大特钢巧借“两化融合”机遇,将目光瞄准多项人工操作设备,通过对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使老旧工艺得以淘汰、人力资源更加优化。 围绕需求制定技改方向 在方大特钢3号高炉水渣池作业现场,一台行车从氤氲的水蒸气中呈现出它修长的身姿,精准地停在水渣坑的一角,将池中的水渣用抓斗转运至旁边的水渣料场,行云流水般的精准操作让前来观摩的众多行车“老司机”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这台行车驾驶室里空无一人。 “这是我们最新改造的无人化智能行车,采用电脑程序自动控制,通过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与定位,实现行车无人化操作,在提高工作效率、淘汰落后岗位、优化人力成本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该公司电气技术工程师肖缘剑在现场介绍道。 作为钢铁企业诸多工序之一的高炉水渣转运现场,由于受生产高温影响,水渣池现场水蒸汽范围较大,行车在进行水渣抓取作业时,行车工往往无法凭肉眼对水渣池内渣坑进行精准定位,提升与开闭抓斗仅能通过记忆与习惯进行盲抓,存在漏抓以及设备碰撞的现象,且因不同的行车工操作习惯不同,作业精准度与设备使用寿命无法得到保证。 “有什么方法可以既突破水蒸气造成的视野受限,又能统一每次的抓取速度与精度?”经过众多电气技术人员的讨论,最终,将行车人工操作改为程序自动操作的技改方案提上了议程。 在经过电气工程师们的一番努力下,采用变频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称重系统以及远程控制系统改造的无人行车很快便投入了试运行,人员仅需坐在房间里对电脑程序进行例行监控,程序便能自动控制行车完成诸多原本需要人员操作的复杂动作,极大改善了行车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原先这个岗位的行车工必须在水蒸气环境下驾驶行车,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但现在仅需坐在办公室,便可远程完成水渣的装车工作,还能兼顾现场车辆的管理,工作环境可以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公司运行事业部一名工作人员夸赞道。 科技创新优化人力资源 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曾指出,信息化、自动化的提高绝不是减人,更不是减工资,而是堵塞“跑冒滴漏”,提高质量和效率。围绕这一工作要求,方大特钢近年来陆续上马多项无人操作设备,没有一名员工因为岗位变动而被精简。 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远程计量、无人值守铁路道口、轧钢高线AI自动识别钩号等现场无人操作设备,轧钢系统螺纹钢无人自动焊挂牌项目也将于2021年1月上线。 据了解,该公司螺纹钢炉号挂牌工作一直由人工操作完成,当自动焊挂牌项目上线后,每个生产班组可优化1人到其它缺员岗位,仅棒材、优特钢两条生产线便可优化8人。 “目前,我们正积极做好焊挂牌岗位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一旦自动焊挂牌设备正常运作,原岗位的人员便可有序转移到精整操作、发货等缺员岗位上工作。”该公司轧钢厂综合管理部部长汪霞群说。 此外,该公司铁路道口也早已由人工值守转为远程集中控制。在人工值守时,厂区内13个道口需要36名人员轮班负责看守。通过无人化技术改进,所有道口每班仅需2人通过电脑操作即可完成。优化出来的其余人员则填补其他缺员岗位工作。该公司通过设备无人化操作升级,在解决各工序部分岗位缺员,以及节约人力成本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打算对铁前系统原料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堆取料机的无人化操作,那时候,我们既能进一步提升平铺料的混匀质量,也能根据生产需求按需配置好岗位人员。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不断加大对先进科技的学习与研发力度,还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员工‘一专多能’技能培训,为日后进一步提高无人化智能制造水平、优化人力资源打好基础。”谈及未来,该公司一名技改项目管理人员说道。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9月28日消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0届874万大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部长陈宝生同志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亲自给各省负责同志写信,并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会、调度会研究部署并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副部长翁铁慧同志多次主持召开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到一线调研,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份教育部即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5月初,教育部会同人社部、工信部、国资委、央广总台、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启动实施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中央各部门、地方党委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2020届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全国“稳就业”“保就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完善促就业政策体系。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20多个部门出台了30余项政策措施。针对增加升学机会,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扩大岗位供给,出台了加大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大毕业生招录规模和扶持新就业形态等政策。对企业稳岗扩就业,出台了减免和缓缴社保费、返还失业保险费、发放各类就业补贴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同时,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 2、积极开发政策性岗位。除了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教师、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政策性岗位。据统计,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岗位大幅增加,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 3、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性岗位。总体而言,市场性岗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今年,我们积极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努力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教育部与9大社会招聘机构今年2月联合推出的 “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目前已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教育部会同有关方面直接举办专场网络招聘活动40场,累计提供各类岗位540多万个。 同时,我们指导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网络招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以来,各地和全国高校日均举办网络招聘活动2000场左右,总数超过20万场。教育部会同卫健委指导各地各高校按照“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招聘”的原则,适时恢复本地高校校园招聘活动。6月初以来,全国累计举办近万场线下招聘活动。 4、创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今年,我们把“云就业”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式。一是云招聘,刚才前面提到了,2月份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活动”,已经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响亮品牌;二是云管理,5月份推出“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全国8万余名一线就业指导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全部注册并上线工作。三是云指导,4月份推出“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围绕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征兵、创新创业、求职心理调适等主题,已推出23场直播课,总计超过7000万人次观看。四是云签约,3月份推出“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今年有64.5万毕业生完成了网上签约。 5、全力帮扶贫困群体。在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我们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特殊帮扶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做法是“五个专”:一是专项政策,专门出台了升学培训、政策岗位、专场招聘、精准服务、对口帮扶等5项举措;二是专项计划,面向贫困毕业生实施“普通高校专升本专项计划”,单列计划、单独录取。三是专场招聘,教育部持续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直接提供岗位近20万个,向贫困生手机发送岗位信息28万多条。四是专人帮扶,要求高校建立重点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五是专门推荐,会同社会招聘机构实施精准化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重点服务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 下一步,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教育部将与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指导地方和高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大循环要创造多层次的就业机会,仅仅关注就业数量是不够的。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提出,当前形势下,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经济的发展能否提供适合人口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就业机会? 他认为,技术进步会创造更多简单的劳动岗位,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产业空心化对就业结构带来变化;二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却基本停滞。“对于目前一些996阶层的产生,在双循环的形势下要提前进行关注。对收入结构分化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专家和研究机构,应未雨绸缪、重点研究,避免出现其他国家发生的民粹主义现象。” 刘晓春还建议,普惠金融应该更多考虑普惠保险,要让低收入群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乐于消费。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当我们提起就业机会时,更多关注的是就业的数量,但从我这些年的观察来看,光讲数量远远不够。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都不同,实际上对就业岗位有各自的诉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应该也包括了对就业需求的满足问题。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劳动人口中文盲的比例已经很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已经不再仅是满足养家糊口,还关注个人的职业规划,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发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可能要考虑这一需求。有了这样的需求,经济的发展能否提供适合人口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就业机会?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要关注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化。 关于人口结构,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劳动人口的年龄问题,还需要关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问题。从我过往工作中的观察来看,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民粹主义的重要原因就与就业有关,劳动人口知识结构与劳动岗位技术含量结构存在错位。在经济结构变化当中,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许多劳动岗位的技术含量,或者说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和准入门槛实际上可能在降低而不是提高。尤其在跨国大公司主导的情况下,员工晋升的渠道基本上没有。 此外,技术的发展让好多人担心低层级的岗位会就此消失,但我觉得并不会,反而会创造更多简单的劳动岗位。即便是为我们提供高科技产品、服务和享受的科技公司,它们在创造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大量重复、简单的劳动力。“码农”一词据说就是开发人员的自嘲用语,每天没日没夜做的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真正的高科技岗位是在此之上做设计或架构等,底层的开发实际上都是体力劳动。 这会产生什么现象呢?一是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将对就业结构带来变化。二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却基本停滞了。我们国家现在可能还没有到这一程度,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出现了。例如香港爆发SARS的时候,大学毕业生进银行的月工资大概是1.2-1.5万港币,最近新冠期间还是1.2-1.5万港币,但香港的物价、房租都在涨。也就是说,香港的中产阶层在分化,而且是向下迁移的,这意味着贫富差距拉大了。 因此我认为,对于目前一些996阶层的产生,在双循环的形势下要提前进行关注。对收入结构分化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专家和研究机构,应未雨绸缪、重点研究,避免出现其他国家发生的民粹主义现象。 第二,要巩固和发挥好我国产业结构齐全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 除了设定一些优先战略性发展的产业和行业,地方政府在规划中应当避免对传统产业和行业进行行政性挤压。过去,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并不是在市场中被淘汰,而是在地产政府的产业规划调整中被挤压掉了,这实际上对多层次就业岗位的提供形成了伤害。 特别是县域经济,毕竟不可能全国每个县都搞金融中心、基金小镇、新能源、高科技、互联网金融……相关行业的人才不可能去所有的县域。因此,大部分县域应该考虑让市场去决定,让企业家自己去投资,发展各类产业和行业,以满足就业的多层次需求。 第三,普惠金融更多应该考虑普惠保险。 一般来说,提起普惠金融,大家就会想到贷款,但实际上普惠金融要更多考虑普惠保险,例如就业保险、医疗保险。靠消费金融不能提高和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只能是雪上加霜,反而应该是提供普惠保险。要让低收入群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乐于消费。 第四,要大力发展知识性的服务行业,增加高知识型、高智能型的就业岗位。例如律师、会计师、设计师、工程师等,这可能是双循环中需要补的短板。 最后,我想简单强调一下,我们在波动和稳定之间要考虑的是,让政策、法规,尤其是执行政策、执行法规能够保持稳定,让市场去波动。 市场本身就应该是波动的,不是始终平衡的,但我们执行监管政策应该要稳定,要严格执行,不应该是变通执行。比如我们的一些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定随着形势的变化做一些调整,这是应该的;但调整以后,执行当中必须是严格的。所以执行法规、执行政策不应该是宏观调控的手段,或者是宏观调控的补充手段。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家才会有稳定的预期,可以去进行方方面面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层次丰富的就业机会。
你的工作技术含量高吗? 对,我问的是你所做的工作技术含量高不高,不是你本身的技术含量高不高。有区别吗?区别大了!你博士毕业,知道这,知道那,会研究,会分析,这是你的技术含量。你的工作,主要是汇总报表,并且这些汇总都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然后你对数字做一些文字说明,这是你工作的技术含量。 01 银行柜台,在还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柜员基本需要这些技能:快速点钞;识别真假币;各种业务的会计分录;流水账、分户账、明细账、总账之间的关系;各类业务的利息计算,并能向客户进行解释;清分、捆扎现钞;清点并保管零头箱;填写各类凭证并分类保管;保管好业务章、名章;清扫营业场所;按照营业时间准时开门、关门;库房管理和守库值班;快速、准确地打算盘;耐心、热情、专业地与客户交流。 现在银行柜员只要知道客户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然后把客户名、账号、业务种类、金额等基本要素输入电脑、收付现金、打印凭证;另外是清点并保管零头箱、业务章和名章;热情接待客户。其他都由电脑、点钞机、捆扎机、保安、现钞押运公司解决了。 从技术含量看,现在银行柜员比以前的差远了。从管理上说,现在也比以前相对简单。柜员都辛苦,都希望调离这个岗位,但以前的业务技能要求高,很难找到替补人员,现在则相对容易。同样原因,以前柜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也比现在复杂而困难。现在的柜员可以不懂会计、不懂核算、不懂科技,如果这些都不懂,所以也就很难作案。 但奇怪的是,以前银行招柜员,中专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可以;现在基本上都要大学本科。可以说,柜员个人的技术含量高了,工作的技术含量却低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业务客户不需要到银行网点办理,自己可以在网上、在手机上办理。这不是客户的技能提高了,而是科技让业务办理所需要的技能降低到一个外行只需简单操作的程度。那么,今后对银行柜员,或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技能要求会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高科技基础上的高技术含量技能。 02 黑格尔辩证法三大规律,其中一个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即所谓正反合,认为一切事物发展过程都可以分成三个有机联系的阶段:首先是发展的原始状态,是“正”;其次,是对立面的出现,是“反”;第三,对立面的统一,是“合”。“合”是“正”与“反”的升华,不是“正”的简单恢复。银行柜员技能的演变,可能正是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在没有应用计算机前,操作技能的要求高而且多;有了计算机以后,操作技能的要求低而且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业务的发起和操作都由客户和系统完成了,这个时候如果客户还要到网点,所要办理的业务一般不会是简单操作类的业务,一定是他自己在网上和手机上办不了的业务,当然也是网点自助设备办不好的业务,比如,大型项目的融资安排、家族资产的传承方式、企业或个人家庭资产的整体配置、保险方式的选择、复杂理财产品的原理等等。这些业务所需要的技能,是手工条件下的技能不可比拟的,真的是需要大学生、研究生的素质。这个时候,工作本身的技术含量和员工所具备的技术含量,或许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吻合的境界。 这是一个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趋势。不仅银行营业场所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其他业务部门也有这样的趋势。比如清算部门,以前大量的记账、对账、凭证管理等工作都被科技系统解决了,表面看,这个部门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员,更何况以前需要的主要是简单重复的操作性技能。但实际上,这个部门留下的少量人员,需要有更高的业务技能。清算部门是银行的心脏,所有部门的业务最后都要通过这个部门入账、收支、核算,需要懂得每一笔业务的每一个记账环节和规则,随时应对业务创新和调整,并依据这些来调整业务流程和规则,提出系统更新和升级的业务需求。在手工条件下,许多业务细节可以由相关环节的员工学习和掌握,但在科技条件下,留下来的业务人员就必须懂得所有环节的细节,但他们已经没有手工操作的机会去体验这些业务细节,因此需要对各类业务,包括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有很强的领悟能力。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问题:技术代替的是人的低技术含量工作吗?显然不是,技术实际上是让人可以低技术门槛的进入工作,同时需要少部分人掌握更集中、更高含量的技能,以使技术进一步降低工作的技能。所以,个人技术含量高,不一定做的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03 再来看传统技术条件下江南农民的技术含量。他可以不识字,但他必须会使用锄头、铁搭、镰刀、铁锹、犁、扁担、耙、脱粒机等农机具;要会扬谷、脱粒、晒场;虽然不懂物理学,却知道挑水挑粪时液体表面要放一块小木板或一些竹叶,以便挑担途中液体不会泼洒出桶外,当然他也会利用扁担的弹性以减轻肩膀的负担;他不懂天文学,却会看云识天气,会看日头估算时辰,也会看日头辨别方向;他不懂植物学,却懂得麦子、稻子、棉花、油菜、玉米以及各种素菜和杂草的脾性、生长、养殖规律;他不懂动物学,却会养鸡、鸭、猪、狗、牛、羊、鱼类,并且知道它们的脾性,比如赶牛犁地,是需要和牛有交流有默契的;他在使用农具、挑担、搬运、开渠、驾车等作业中,各种动作都是符合我们所学的力学原理的。改革开放、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工,许多打工所需技能的技术含量,与一个农民的技术含量差距太远了,许多纯粹是体力活。然而,农民工的收入却比当农民多多了。 纺织车间同样如此,现在纺织车间的工人,只要按按钮就可以了,与以前没有文化的纺织女工相比,现在才是真正的简单重复劳动。 有一种说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的、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岗位,将被技术和机器所代替,这会造成大量这类岗位的消失和人员的失业。所以,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才能适应新技术条件下激烈的就业竞争。是这样吗?恐怕不一定。 从技术的发展看,就是不断地将人类工作标准化,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但并不是挑简单的、重复的工作替代。事实上,技术更希图解决的是复杂的、单纯靠人类肢体完成不了的工作。所以,技术越是进步,越是会将人类的工作简单化。这和资本的动力是同向的,资本希望市场有大量的中产阶层,可以消费资本的出产品,但就企业内部,资本希望挤出企业内部大量的复杂工种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技术越发展,将创造越多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压缩中、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从经济现象看,就是低层没有上升的通道,中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 04 昨天和搞金融科技的朋友聊天,谈到了数字经济替代了大量线下商户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快递小哥的工作岗位。我们仔细想想,技术发展并不会造成失业,只是一定时期劳动岗位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但新就业岗位的技术含量确实降低了。不是说快递小哥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他需要会开车,有高超的行车技术,会与交警周旋。但与商店营业员相比,技术含量是要简单许多,更不要说与农民、与工厂的电工、机修工相比。还有科技公司,他说,码农一词,是这个群体的自嘲,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科技公司的蓝领工人。码农们每天没日没夜做的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他们工作的成果很有科技含量,但他们的劳动本身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我说,科技公司用他们大量简单重复的人工劳动干掉了其他行业的简单重复劳动。 在学校和学生交流,学生最常问的问题是,在银行,哪些岗位比较有发展前途。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交流,最大的烦恼是,在大学学了许多知识,以为工作后可以大展身手,却发现工作岗位每天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枯燥乏味,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看不见未来。 科技和分工的发展,毫无疑问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确实使工作简单化了。但同时,我们劳动人口的知识结构在这几十年来有了巨大变化,即识字率、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从一个方面产生了劳动人口知识结构与劳动岗位技术含量结构的错位。这应该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技术进步,带来了劳动的简单化,但并不一定能带来劳动轻松、愉快,这种理想的实现。996阶层的产生,是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古代有士、农、工、商的划分,我们可以把它们定义为阶级,也可以定义为就业岗位的层次。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社会不可能拉平就业岗位的层次。也就是说,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含量一定是有差别的。同时,人自身的技能含量也一定是有差异的,因为这样的差异,他对就业岗位就会有相应的诉求。如果大部分这样的诉求能够得到基本满足,这就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否则,难免会产生社会动荡。因此,在科技进步高歌猛进的今天,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要关注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要研究科技进步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还要研究科技进步对就业岗位结构的影响。关键是,在科技的进步中,要研究预案,怎么处理好不同层次就业岗位的比例,不同层次就业岗位的结构与就业人口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匹配度,减少转换过程的震荡。
灵活就业礼包频发,新产业人才需求释放 当下正值就业高峰期,874万高校毕业生迎来了疫情影响下的最特别就业季。近日,从中央到地方,更大力度保企业保就业政策密集出炉,各类云招聘会紧锣密鼓推进。与此同时,多地频频发放鼓励灵活就业礼包,不少企业也在招兵买马,释放大量新基建、新产业等人才需求。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复苏,新经济活力不断激发,就业市场加速回暖可期。 特别就业季迎“加强版”政策 7月4日,北京出台“京8条”专项政策,在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比例、开发基层岗位、推动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打出促高校毕业生就业“组合拳”。这成为当前保就业加码发力的一个缩影。 按照惯例,高校毕业生7月将迎来就业签约高峰。不过,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史上最大规模的874万毕业生将迎战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加强版”政策蓄势以待。 保就业首先要稳企业。“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并传导至就业市场,给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带来新的挑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地方也频频出炉一揽子针对性举措。比如,上海出台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18条新举措,将设首期12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天津持续推进“稳就业32条”,全市各类企业100%享受“免减缓”政策。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中央组织部、人社部、民政部等七部门近日发文,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地方上,江西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等举措,在前期已明确落实岗位数量的基础上,再提供4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在促招聘、优服务方面,记者了解到,继人社部发起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后,系列专项招聘将陆续推出。其中,即将开启的2020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预计将有11000家企业推出岗位60万个。 “加大力度推动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着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城市困难群众等群体就业增收和渡过难关,成为当前保就业重点。随着政策加码发力,有望更快缓解就业压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新经济激发扩就业新潜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步入复苏通道,招聘需求量稳步提升。其中,平台经济催生的网络直播、网络带货、云客服等新消费领域招聘尤为火爆。 以网络直播为例,拉勾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电商行业人才报告》显示,相比于2019年,2020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对“直播运营”相关岗位人才需求增幅达47%。 不少城市也在加速培养和引进电商直播人才方面,推出系列扶持措施。其中,杭州市余杭区发布的“直播电商政策”明确,有行业引领力、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人才可通过联席认定,按最高B类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相关政策。 “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在线新经济异军突起,知识付费、在线教育、网红带货等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就业增长的重要渠道,在承接传统行业劳动力分流的同时,还在为吸纳更多群体进入新就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隆云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促进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正成为当前保就业“标配”举措。中央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不少地方频频发放灵活就业补贴礼包。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人社局局长徐熙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今年9月起,凡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是灵活就业的,都可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年度补贴额度11160元。“为大家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障,就是要解除后顾之忧,让大家放心地灵活就业,大胆地创业发展。”徐熙说。 “围绕鼓励各种形式的新业态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这有望刺激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更多新增岗位。”刘向东说。 “新业态成为就业领域重要的增长点,各类新就业形态大幅增加。建议针对新就业形态特点,深入推进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就业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政策弹性和保障灵活性,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保障质量。”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朱小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隆云滔也指出,为进一步释放在线经济就业潜能、激发新经济就业空间,亟须完善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体系,整合新就业形态管理和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新业态从业者权益。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仍可期 除新消费领域外,在就业市场需求侧,不少企业还招兵买马,释放大量新基建产业岗位。 比如,阿里云今年将再招5000人,大规模引进顶级科技人才,重点吸引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此外,百度表示,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的投入,未来5年,预计培养AI人才500万。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417万人。该报告还指出,随着新基建为各行业提供新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投资到位和战略布局落地,大量工作机会将释放,且除了新基建相关职位需求外,还涉及不少融合产业企业,“新基建+”模式将诞生大量交叉职业。 业内指出,虽然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加快复苏,新经济活力不断迸发,在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的同时,更高质量就业仍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7月6日,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新职业的加速涌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拉动高质量就业的一大佐证。 在刘向东看来,下一步,在保就业基础上实现就业质量提升,还要发挥职业教育培训的蓄水池和转换器作用,在衔接供需平衡方面发挥桥梁平台作用,同时鼓励各市场主体创造更优质的就业岗位。
受到全球疫情反复影响,恐慌、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频发,心理咨询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招聘平台BOSS直聘显示,京东、柯莱德等许多公司正在招聘大量全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咨询志愿者,以应对人们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 可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年轻人来说,想要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并不容易,面临着招聘门槛过高、工作苦、收入低等问题。 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杨雪已经面试了十五份工作。她之前也面试过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岗位,可相关岗位却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因为咨询师的岗位往往会对咨询时间、咨询量提出要求。作为毕业生,杨雪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想要月薪过万,基本都需要国家级的资质证书、系统的咨询培训经验和上百小时的咨询经验。” 家住南京的月曦已经工作四年了,研究生专业是心理学,但她在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这个行业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月曦表示,很多心理咨询都是按小时收费的,一小时几百块钱,能有多少人愿意花这个钱呢?心理咨询行业也许未来前景看好,但现阶段对于大部分行业从业者来说并不景气。 除了招聘要求高,收入低外,整个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也让求职者望而却步。据心理学领域的专家武志红推算,国内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超过3000人。“网络上有很多所谓的情感咨询师,他们没有专业背景及证书,多服务一些失恋的女孩子,给她们出主意,教这些女孩如何挽回感情,甚至出现情感PUA。收费可以达到一个小时400-500元。”月曦认为这些不规范的行业现象严重影响了心理咨询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 受疫情影响,杨雪很难去线下面试。“最近我已经通过BOSS直聘面试了好几家公司了,主要还是心理学相关的,想再试试看。”杨雪表示。
日前,中国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石化朝阳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朝阳公司”)在上海成立。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油品业务部经理、化工品业务部经理、财务综合部经理、合规风控部经理等6名高管及部门负责人岗位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朝阳公司由中国石化集团独家出资3亿元人民币设立,经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从事风险管理业务,致力于发挥产业集团所属金融机构优势,为能源化工行业生产经营,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及时有效的套期保值、点价锁价、库存管理等期现结合服务,努力打造“大宗商品投资银行”;立足服务集团主业,帮助企业化解价格异常波动、市场大幅震荡和库存减值风险,把握定价主动权,锁定合理经营利润。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着力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为两翼,以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为重要增长点的“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成立朝阳公司顺应中国石化产业发展需求,将满足集团主业和产业链企业价格管理、库存管理等需求。 作为中国石化集团资本金融和支持板块的改革试点单位,朝阳公司将采用市场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实现组织形式、人力资源、激励考核市场化。公司采用董事总经理(MD)职级体系,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和考核制度,设置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执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 据了解,本次招聘的6个岗位工作地点均为上海,应聘者可通过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猎聘网)在线申请,截至时间为2020年7月31日24时,每位应聘者只能申请一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