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年份,A股市场震荡起伏,最终以红盘收官,沪指年内累计上涨13.87%,报收3473.07点,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另外,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涨幅分别达38.73%、64.96%。 机构化加速是2020年A股市场的一大特点。其中,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总规模达18.75万亿元,较2019年底规模激增4万亿元,并且公募基金增仓市值居前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均属于2020年的热门板块。 作为洞悉市场主力资金动向的窗口之一,2020年机构调研热度更胜于2019年,并且多只热门调研股走出了翻倍行情。 迈瑞医疗接待最多机构 从机构调研总量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沪深两市共有1511家上市公司获得各类机构调研,大约占A股公司总数的36%。其中,有59家上市公司的机构接待量超过500家次,这个数字在2019年为18家;同样,2020年有18家公司的机构接待量超过1000家次,2019年时仅为4家。 个股来看,2020年,迈瑞医疗超越海康威视,成为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此前2016年至2019年,安防产业龙头海康威视均占据机构调研热门股榜首,其2019年合计机构接待量达到2154家次,2020年进一步提升至2366家次,排名第二。不过,迈瑞医疗增速更快,由2019年的856家次激增至2020年的3802家次,并且成为唯一一家机构接待总量突破3000家次的公司。 迈瑞医疗为创业板白马股,是国内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2020年,伴随国家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逐步常态化,其所在的医药生物行业也获得机构持续追踪,作为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受集采影响程度如何一直是机构关注的焦点。据公司在最近一次披露的调研活动中表示,目前国家集采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 机构调研前十名热门股均来自深市,其中有9家为中小创公司,除了迈瑞医疗,还包括海康威视、德赛西威、一心堂、广联达、汇川技术、卫宁健康、珠江啤酒、京东方A和中科创达。这些公司主要来自计算机、医药、电子等行业,已披露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均表现较好,简而言之,科技类白马股依旧最受机构青睐。 此外,珠江啤酒、洽洽食品、来伊份等食品饮料类消费公司的机构关注度也大幅度提升。珠江啤酒机构接待量由2019年的333家次增至2020年的1250家次,洽洽食品和来伊份2020年机构接待总量分别为1011家次、584家次,而后两家公司2019年接待机构均不足百家。2020年食品饮料板块整体走势亮眼,申万食品饮料板块年涨幅约85%。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机构调研热门股均实现不同程度上涨,前十名公司中,迈瑞医疗、德赛西威、广联达、汇川技术和中科创达5家公司股价均走出翻倍行情。其中,工业自动化龙头企业汇川技术年涨幅更超过200%,涨幅最大,截至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该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收于93.3元/股。“机构调研王”迈瑞医疗亦再创新高,该股全年上涨近136%,现价426元/股,最新市值已达到5179亿元。 券商与基金为调研主力 从参与调研的机构类型角度看,相较于往年卖方的券商为绝对主力的情形,2020年买方的基金也加大了调研力度,并与券商一道成为目前A股机构调研的主要力量。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嘉实基金的调研总次数排名前三,分别为1148次、990次、942次。 其中,中信证券关注度最高的公司为周大生,其次是迈瑞医疗、德赛西威;中信建投与嘉实基金最青睐的公司则分别是海鸥住工和坚朗五金。整体来看,券商与基金公司最关注迈瑞医疗,分别有46家券商、57家基金。 此外,被明星私募“翻牌”的公司向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0年明星私募依旧保持活跃。具体来看,2020年在A股市场频频出手的高瓴资本,年内共调研35家公司,合计调研60次,其关注度排名前三的个股依次为迈瑞医疗、南微医学、广联达。淡水泉在明星私募中较为勤奋,期间调研了184家公司,合计调研299次,其最关注德赛西威、华阳集团、海康威视。此外,星石投资最青睐周大生;景林资产和重阳投资均重点调研了海康威视;千合资本则反复调研一心堂。
2020年10月19日,第8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此次,迈瑞医药的迈瑞展台以“全球抗疫,迈瑞同行”为主题,将真实的抗疫故事和明星产品搬到现场。同时,在Mindshare分享大会上,迈瑞医疗九大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也轮番登场,为现场观众上演了一场新品大秀。 公开资料显示,迈瑞医疗是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的研发投入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29.06%。据了解,此次展会上推出的新品在三大领域均有所覆盖。 明星产品亮相CMEF现场 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迈瑞医疗全程参与,与各国医护人员同行,为火线科室提供了最重要的抗疫设备。这一次,迈瑞医疗将在疫情期间发挥“神兵”作用的抗疫明星产品带到了CMEF现场。 迈瑞SV系列呼吸机的极简交互及定制化功能,在极端环境下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时间;ePM系列病人监护仪的极简工作流让全国各地赴汉支援的医疗队员快速上手;BeneFusionDS5床旁输液工作站保证平稳的全输注过程,减少感染风险。 疫情期间,迈瑞医疗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检验科量身定制一整套标准化实验室应急整体解决方案,在10天内完成实验室的布局设计、设备的安装运行和应用培训。 在疫情中,小巧轻便的M9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为医生们进行早期评估、分级预警与启动治疗排忧解难;MobiEye700移动式X射线机操作轻便,可以在拥挤的病区中灵活移动,是第一批驰援武汉一线的关键设备。 迈瑞医疗总裁成明和在会上表示,迈瑞医疗除了常年保持监护仪产品在国内市占率第一以外,此次推出的瑞智联解决方案在抗疫中也走在了全球的前列。迈瑞医疗在每个细分的行业,都努力地做到产品第一,争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迈瑞医疗也希望在研发上不断创新,做出产品的特点。 多款新品齐登场 在今年的Mindshare分享大会上,迈瑞医疗各大重磅新品的产品经理们依次上台,向到场观众隆重介绍自家的最新“门面担当”。 例如,迈瑞医疗的瑞智联设备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让床旁设备借助监护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并统一接口与医院系统对接,实现设备与系统的结合,提升诊疗工作效率,保障病人安全。 NB350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通过独有的EasySyncTM呼吸同步专利技术和IOC智能氧控技术,帮助新生儿自如呼吸,让医护轻松工作。BeneFusionn系列输注泵,以智能交互、智慧用药、智准报警、智联通达,多重确保患者输注安全,全面提升医护临床工作效率。HyPortR80医用桥梁式吊塔,将设备的布局管理、独特的光学设计等贯穿入整机之中,实现“一切为生命护航”。HyPixelU14K内窥镜摄像系统,采用先进光学技术与深厚图像算法,全面掌握腔内动态变化,实现卓越图像显示。 在体外诊断领域,迈瑞医疗的BC-7500CRP——三维荧光+全自动末梢血+高速CRP一体机,切实解决中国客户痛点;中国首条全自主检测模块流水线——M6000,整合检验科4大关键学科,其极强的“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在医学影像方面,新一代MX7便携超声基于前沿的域光平台,能快速获得更理想图像,搭载更多智能工具,满足临床快速诊疗需求。据了解,其设计更轻量,超长续航,是移动应用首选;瑞影云++平台打破设备信息孤岛局限,实现云端互联,满足远程影像创新互联的“全场景”应用需求,为远程质控、研讨社区、远程会诊和教学培训提供更规范、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迈瑞医疗长期注重自主研发,在过去三年,迈瑞的整体研发投入占比始终维持在10%左右,公司的产品不断丰富,持续推陈出新,高端产品不断实现突破。迈瑞医疗有望在高端市场进口替代、基层市场扩容、民营医院快速发展等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2020年前三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市场整体避险情绪浓厚,不过,A股展现出相对的韧性,年初至今,沪指累计上涨7.28%,其间于7月中旬达到高点3458.79点,目前则回落至3272.08点。创业板表现更为突出,在注册制改革政策利好等带动下,前三季涨幅达48.65%。 疫情同样无阻机构调研热情,在今年震荡向上的行情走势下,机构整体调研热度更胜于去年。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1587家A股公司公开了投资者关系记录,较去年同期增多69家。此外,热门标的收获到更多机构的关注。其中,迈瑞医疗成为机构最受青睐公司,前三季度接待机构数量超过3000家。 迈瑞医疗 成机构“调研王” 机构都去哪些上市公司调研了?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获得超过100家机构调研的A股公司有267家,去年同期仅有115家。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吸引超过1000家机构调研的公司有7家,依次为迈瑞医疗、海康威视、德赛西威、广联达、一心堂、珠江啤酒、京东方A,去年则仅有海康威视和汇川技术2家。 值得一提的是,迈瑞医疗超越海康威视,成为最受机构青睐公司。长期以来,海康威视占据机构调研热门股榜首。去年同期,海康威视合计接待1672家机构排名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其接待量进一步提升至1789家。不过,迈瑞医疗增速更快,由去年同期的853家激增至今年的3229家,成为唯一一家调研机构家数突破2000家的公司,在接待机构数量上遥遥领先。 迈瑞医疗为创业板白马股,是国内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其所在的医药生物行业也是前三季度接待机构家数最多的板块,该板块获调研公司数达166家。 从近期迈瑞医疗的调研记录来看,公司抗疫相关设备的订单情况、微创外科业务的布局等是机构关注的重点。业绩方面,2020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05.64亿元,同比增长28.75%;实现归母净利润34.54亿元,同比增长45.78%。 从机构调研频次看,海鸥住工前三季度获调研次数最多,达67次,其次是鸿泉物联、珠江啤酒和大族激光,调研频次均在40次以上。 以过往经验看,虽然获机构调研不代表被买入,但调研动向往往透露资金偏好。今年前三季度,机构热门调研股的整体走势较好,机构关注度与股价表现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 其中,获百家以上机构调研公司逾八成前三季度股价上涨,机构接待量排名前二十的公司期间股价均实现上涨。而前述获千家以上机构调研的迈瑞医疗、海康威视、德赛西威、广联达、一心堂、珠江啤酒、京东方A,最新年涨幅分别为97.98%、19.47%、138.90%、124.32%、70.99%、41.42%、15.02%。 传音控股 频获明星机构“翻牌” 从机构角度看,券商研究员为A股机构调研的主力。Wind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和兴业证券的调研次数均超过600次。 其中,中信证券最为“勤奋”,前三季度调研总次数达912次,共调研477只个股。中信证券最关注个股依次为传音控股、德赛西威、周大生。 基金公司中,参与调研最积极的是嘉实基金,其调研次数达766次,调研个股数合计361只。嘉实基金关注度最高的公司依次为传音控股、坚朗五金、迈瑞医疗;保险机构中,中国人寿最为活跃,调研总次数为350次,合计177家公司,其中调研昊海生科次数最多;私募机构中泰康资产活跃度最高,其最关注昊海生科。 外资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为高盛集团,其关注度前三公司依次为传音控股、杰普特、汇川技术。从外资调研偏好来看,最吸引外资关注的仍为科技类白马股,其中,科创板公司传音控股是高盛集团、瑞士银行等多家外资机构现身次数最多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被明星私募“翻牌”的公司向来是市场关注焦点。今年前三季度,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拾贝投资、星石投资和千合资本最青睐的公司均为传音控股;尚雅投资重点调研了迈瑞医疗,高瓴资本最关注南微医学,等等。 不仅是明星机构频频光顾,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和私募大佬还亲自上阵。就在上月,南方基金史博、嘉实基金张金涛、鹏华基金尤柏年、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与季文华、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等,以及景林资产蒋锦志、拾贝投资胡建平、沣京资本高波等一众大咖对传音控股进行了调研。 2020年上半年,传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38.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1%;其中公司手机业务总收入为127.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7%。上半年,公司手机业务保持高增长势头,传音控股称增长主要因为有效地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复产工作,非洲市场保持稳定的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新市场的开拓及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新市场销售收入同比上升。
8月27日,迈瑞医疗(300760.SZ)披露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4亿元,同比增长28.75%;实现利润总额39.27亿元,同比增长4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54亿元,同比增长45.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09亿元,同比增长100.57%。 迈瑞医疗表示,半年报业绩的稳健增长,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暴发,使得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和医学影像业务的便携彩超、移动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其中对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效率,经营业绩呈现健康良好的增长态势。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引领增长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医学影像业务的便携彩超、移动DR等和疫情直接相关的产品增长不同程度加速。其中,新冠疫情对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 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43亿元,同比增长62.26%。作为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业务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中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以及瑞智联IT解决方案此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融合了智能化、提前预警、转运模块的高端N系列监护仪,同时具备有创和无创模式、以及自带氧疗功能的SV系列呼吸机,提供更安全、精准、高效的输注解决方案的BeneFusion系列输注泵,可进行远程监护并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瑞智联IT解决方案,这些都成为了助力各国医疗机构战胜疫情的强力科技武器。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尽管疫情对医院的常规门急诊、手术量、体检量造成了影响,但国内市场的相关需求已经在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同时疫情拉动了新冠抗体试剂、便携超声、移动DR的需求增长,使得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整体仍然实现了增长。数据显示,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0.30亿元,同比增长6.49%;在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21.05亿元,同比增长6.67%。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在营收、利润保持增长的同时,迈瑞医疗在研发创新上也保持了惯有的高投入。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29.06%。 据了解,迈瑞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八大研发中心,共有约2500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和美国西雅图。报告期内,迈瑞的第九个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工作进行顺利,拟成为迈瑞医疗的标杆研究院。 对于自主研发的持续注重,使得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2020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TM70遥测(1.4G),nSP高端注射泵、nVP高端输液泵、nDS高端泵工作站、nCS输液中央站等新机型,NB300新生儿小儿呼吸机、4K内窥镜摄像系统、硬镜器械等新产品,DC-80A、DC-90超声,DC-30FullHD超声,MX8/7、ME8/7笔记本超声,ResonaHepatus6W/5W高端体检机和肝纤机等新产品,以及一系列生化和免疫试剂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始向海外市场推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产品,弥补了疫情对常规体外诊断试剂造成的部分影响。 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计申请专利5714件,其中发明专利4038件;共计授权专利29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86件。 2020年上半年,迈瑞的ePM系列监护仪系统、MX系列高端便携超声系统及推车和HyLEDX9手术灯均获得RedDot和iF双项设计大奖;BeneHeartC系列自动体外除颤器获得RedDot设计大奖。 持续突破海内外高端客户群 迈瑞表示,由于疫情影响而带来的需求量增加,公司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抗疫设备大量进入了海内外全新高端客户群,大大缩短了公司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周期,通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本地化服务团队的日益完善,未来有望协同带动三大业务领域中的其他产品全面入院,提升公司整体产品在高端客户群的渗透率。 在国内市场方面,迈瑞的产品持续被国内顶级医疗机构接受,销售的产品已全面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同时实现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科室到全院的整体化、集成化解决方案,特别在疫情后的补短板、医院改扩建以及战略储备项目中具备更大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方面,受益于过去的长期市场耕耘和品牌建设,迈瑞在疫情中凭借优质的质量和完善的服务,获取了大量的订单,加快了各国公立市场及高端客户群的突破。公司呼吸机及监护仪产品大范围进入海外高端医院,提升了客户层级,加强了客户关系,树立了可信赖、高质量的全球品牌形象,为后续持续的客户群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上半年,迈瑞医疗境外收入占比47.45%。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迈瑞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和新冠检测试剂需求等仍将持续,有望推动公司呼吸机、监护仪等新进入海外高端客户群,并加速化学发光免疫产品海外装机,迈瑞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将持续提升。海外国家在疫情中充分暴露了医疗资源的不足,预期未来各国也会加大医疗投入。在全球经济面临风险、政府财政压力加剧的背景下,迈瑞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将进一步体现,并在国际市场上迎来更好的机遇。 国金证券表示,公司将长期受益于国家公卫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了2020年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456.6亿元,支持全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设备龙头和医疗装备国产替代排头兵,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家医疗公卫建设进程。
8月27日晚间,迈瑞医疗(300760)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4亿元,同比增长28.75%,这是公司上市以来,半年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净利润34.54亿元,同比增长45.78%。 今年以来,迈瑞医疗股价扶摇直上,截至8月27日累计涨幅超过80%。 抗击疫情产品放量 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今年上半年,公司三大业务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公司半年报业绩增长明显,主要是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爆发。上半年,迈瑞医疗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收53.43亿元,同比增长62.26%。主要是因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和医学影像业务的便携彩超、移动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对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 迈瑞医疗的另外两个业务也均出现了增长。体外诊断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0.30亿元,同比增长6.49%;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21.05亿元,同比增长6.67%。公司表示,尽管疫情对医院的常规门急诊、手术量、体检量造成了影响,但国内市场的相关需求已经在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同时,疫情拉动了新冠抗体试剂、便携超声、移动DR的需求增长,使得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业务整体仍然实现了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从第二季度开始,向海外市场推出新冠抗体检测试剂产品,弥补了疫情对常规体外诊断试剂业务造成的部分影响。 研发投入超10亿 在营收、利润保持增长的同时,迈瑞医疗在研发创新上也保持了惯有的高投入。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0.04亿元,同比增长29.06%。 公告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共计申请专利5714件,其中发明专利4038件;共计授权专利29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86件。据了解,迈瑞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八大研发中心,共有约2500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国硅谷、美国新泽西和美国西雅图。报告期内,迈瑞的第九个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工作进行顺利,拟成为迈瑞医疗的标杆研究院。 对于自主研发的持续投入,使得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2020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TM70遥测(1.4G),nSP高端注射泵、nVP高端输液泵、nDS高端泵工作站、nCS输液中央站等新机型,NB300新生儿小儿呼吸机、4K内窥镜摄像系统、硬镜器械等新产品,DC-80A、DC-90超声,DC-30FullHD超声,MX8/7、ME8/7笔记本超声,ResonaHepatus6W/5W高端体检机和肝纤机等新产品,以及一系列生化和免疫试剂新产品。 持续突破高端客户群 迈瑞医疗表示,由于疫情影响而带来的需求量增加,公司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抗疫设备大量进入了海内外全新高端客户群,大大缩短了公司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周期。通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本地化服务团队的日益完善,未来有望协同带动三大业务领域中的其他产品全面入院,提升公司整体产品在高端客户群的渗透率。 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的产品持续被国内顶级医疗机构接受,销售的产品已全面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同时实现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科室到全院的整体化、集成化解决方案,特别在疫情后的补短板、医院改扩建以及战略储备项目中具备更大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方面,迈瑞医疗在疫情期间获取了大量订单,加快了各国公立市场及高端客户群的突破。公司呼吸机及监护仪产品大范围进入海外高端医院。上半年,迈瑞医疗境外收入占比为47.45%。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迈瑞医疗的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和新冠检测试剂需求等仍将持续,有望推动公司呼吸机、监护仪等新进入海外高端客户群,并加速化学发光免疫产品海外装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将持续提升。国金证券表示,公司将长期受益于国家公卫体系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了2020年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456.6亿元,支持全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设备龙头和医疗装备国产替代排头兵,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家医疗公卫建设进程。
“没有这个时代,成就不了迈瑞。但如果仅仅依靠时代红利,没有去努力,我们也成为不了今天的迈瑞。”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中国第一台磁共振成像系统、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深圳,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是深圳特区建立40年以来的重要产业名片之一,迈瑞医疗则在这张名片上占据重要一角。 “正是由于好的环境及政策,才能让一家公司真正成长起来。”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认为,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与这座城市特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优势、政府支持及创新创业氛围紧密相关。 迈瑞医疗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根植于深圳,汲取养分于深圳,凭借对研发创新的坚持,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今年以来,在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迈瑞医疗又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取得良好开局。目前,迈瑞医疗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国内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并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没有这个时代,成就不了迈瑞。但如果仅仅依靠时代红利,没有去努力,我们也成为不了今天的迈瑞。”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李西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说。 南下深圳创业的特殊情感 从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下海”,南下到深圳创业,李西廷对深圳有着极为浓厚的感情。 1986年,中国科学院与美国Analogic合资成立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安科”),主要从事大型医疗影像设备的研产销。 作为中国最早被政府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之一,深圳安科也被称为深圳医疗器械的“黄埔军校”——诸多深圳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创始人、核心技术团队,大都出自于此。 李西廷便是其中之一。深圳安科成立初期,便从中科院优选人才。彼时,李西廷在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的专业方向是超导磁体,优异的成绩让他被选中。自此,李西廷从武汉来到深圳,人生轨迹也与这座改革开放前沿之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深圳安科工作期间,李西廷发现,当时国内医疗器械技术落后,医院的监护仪等重要医疗设备基本被进口品牌垄断,价格高昂,仅有北上广等地的大型医院能够负担得起。 李西廷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一家综合性医院要想配齐全部医疗设备的话,所需的器械种类就超过1万种。这意味着,背后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前,1991年,李西廷与同事徐航、成明和等人一拍即合,离开深圳安科,创立迈瑞医疗。 “我从中科院到深圳安科已经是‘下海’。当时,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再往深海里走,能不能通过自主创新,做中国自己的医疗器械。如果做不成,大不了再去打工。”李西廷笑着说。 自主创新非易事。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正处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快车道。如果当时继续做风险低、来钱快的医疗器械代理,那么当时的迈瑞也能“过得很滋润”。 不过,李西廷则坚持自主研发的方向。这对创业之初的迈瑞来说,支撑研发的资金问题,是个拦路虎。 “好在深圳市政府当时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成长,只要有好的项目,就提供资金支持,让你好好做产品和研发。”李西廷回忆,正是深圳科技局提供的95万元贷款支持,初创期的迈瑞才顺利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单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到了产品生产阶段,迈瑞的资金仍然捉襟见肘。此后,又是深圳市政府出面协调,帮助迈瑞医疗拿到500万元贷款,生产线才得以开工。 时隔多年,李西廷依然清晰地记得公司第一款自研产品诞生并顺利投产时的情形。“那时,我们很高兴。但这种喜悦却很短暂,因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太大,我们就像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骄傲不起来。” 李西廷很清楚,如果迈瑞想进一步做大,就必须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公司目标一直很明晰,就是要做深圳制造、中国制造。” 这片土壤的创新精神给了我们养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的奇迹,其养分就来源于根植在这片土壤的创新精神。 在专注于自主品牌研发的20余年里,迈瑞医疗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色超声……一系列产品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的空白。 如今,迈瑞医疗的监护、除颤、麻醉、血液细胞分析、超声等产品的市占率均居全球前六、中国前三。 “你看电视节目里,无论是新闻还是影视剧,只要拍到医院的医疗设备,基本上都能见到迈瑞的产品。”说及此,李西廷颇为自豪。 更让这位掌舵者骄傲的是,迈瑞医疗在国际市场上的收获越来越多。 以麻醉机为例,李西廷告诉记者,目前,迈瑞的麻醉机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三。迄今为止,该产品尚未出现过一起医疗事故,因此获得了很多美国医院及医生的信任。 此外,迈瑞医疗的超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在逐步提高。据了解,在美国前20大教学医院中,就有19家医院在使用迈瑞的彩超器械。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迈瑞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与药品创新不同,医疗器械创新更多属于改进型创新,原创技术更迭慢,产品迭代快,因此,需要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才能保证产品的更新频率,从而不被市场淘汰。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较晚,很多国外医疗器械公司都有百年历史了,但迈瑞才创立不到30年。如果不做到最好,根本没人会选择你。”李西廷说。 迈瑞医疗对研发的重视从一组数据便可窥见一斑: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000余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创新,平均每年研发7至10款新产品。 研发的方向取决于市场需求。迈瑞医疗组建了一支六七百人的团队,专门研究市场需求以及不同地区医院、医生的使用习惯。李西廷说,市场是成就公司的根本。做医疗器械必须始终盯着市场,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国际上有哪些新动向,才能决定投入的方向以及调整产品的研发细节。 李西廷常以“工匠精神”自勉,并将它渗透到迈瑞的每一项工作中,尤其是对产品细节的关注。他告诉记者,迈瑞每一台超声设备探头的连接线,至少要做十几万次的弯曲试验。 “探头连接线内每一条细小的线均对应着一个小镜片,一旦转断了,就会影响超声设备的成像效果。我们只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李西廷说。 产业集群优势让我们如鱼得水 2013年以来,迈瑞医疗连续4次登上商业战略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发布的“全球挑战者榜单”。这一榜单由全球100家来自新兴市场、正在加速全球化的企业组成。波士顿咨询认为,这些企业正在“改变世界”,为创新设立新标准,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角逐。 在李西廷看来,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时代机遇与自身努力共同作用的成果,缺一不可。 “如果不跟着时代以及当地政府政策走,一家企业再怎么坚持自主研发,都成长不起来。换言之,再好的时代,你不去努力创新,一定没有办法成功。”李西廷说。 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整个产业进一步朝着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高速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城市,多年来,深圳乘改革东风,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投资资金等措施,扶持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医疗器械领域的优秀企业,迈瑞正是其中之一。 李西廷说,迈瑞跟上了国家战略,赶上了深圳特区的好政策,踏准了特区的发展鼓点。深圳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培育和滋养,不仅有资金、政策的扶持,更来自于这座城市的产业集群优势。 “以迈瑞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总部为原点,公司产品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元器件,都可以在方圆40公里以内采购到。这在其他城市几乎是没有的,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能够成长,也是因为它能够低成本地获得供应链支持。”他说。 现在的迈瑞医疗,已成为深圳医疗器械的一张名片,并且以国产医疗器械领军者的身份进入世界舞台,参与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开拓新局面。 在今年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迈瑞医疗的抗疫脚步就从国内迈向国际,不断在提速。 数据显示,从1月底至5月中旬,迈瑞医疗共计发货20余万台设备支援抗疫,其中,发往海外的数量就有近10万台。 “在这次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国制造实实在在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西廷感叹道,这次疫情大大缩短了欧洲医院对迈瑞品牌认知的时间,“至少提前了5年。” 如何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实现进口替代?迈瑞给出的答案始终如一,即创新和坚持。 “如果你看到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那是永远当不了企业家的。经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一定不能浮躁,就是要看准一个方向死磕。”李西廷说。 站在迈瑞总部大厦顶层的落地窗前,李西廷脚下的高新科技园区俯身可拾,周围环绕着TCL、长虹、飞亚达、康佳等知名企业的办公大楼。作为国产医疗器械行业领军企业,如今李西廷掌舵的迈瑞医疗市值已逾3000亿元。而李西廷的目光早已投向更遥远的风景——下一个十年,迈瑞要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供应商的前20名。 李西廷告诉记者,迈瑞将重点布局尚未实现替代的高端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等。“让这些产品像我们的监护仪一样,打遍全球无敌手。”
29年前,在深圳蛇口,迈瑞医疗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从代理进口医疗器械销售,到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监护仪面市;从获得第一笔95万元贷款,到如今坐拥近4000亿元市值;从实施低价策略的“跟随者”,到此次疫情“抗疫”医疗设备被全球高端客户争相抢购……一路走来,迈瑞医疗大步快走、步伐坚定,诠释了创新实干的深圳特区精神。 攻坚克难自主研发 今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迈瑞医疗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向国内紧急供应“抗疫”医疗设备外,迈瑞医疗的高端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远销欧美,获得大量订单。 “此次疫情中,我们的产品大量进入海内外高端客户群,中国制造收获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表示,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公司产品能够大量进入标准严苛的欧美医疗系统,是对公司近三十年不断自主研发的一次检验。事实上,如今在部分产品领域,公司产品性能已不输于进口品牌,甚至在信息化、智能化等产品创新领域更胜一筹。 迈瑞医疗的发展史,是深圳医疗产业发展的缩影。1991年,李西廷和搭档创立迈瑞,从代理进口医疗器械做起。“当时市面上几乎没有国产的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欧美跨国巨头公司手里,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干起。”李西廷介绍,创业初期,公司一度资金紧张,靠着当时深圳科技局提供的95万元贷款,研发人员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推出了公司第一款血氧饱和度监护仪,迈瑞也从此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创业29年,迈瑞医疗的产品线已经涵盖监护仪、彩超、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业务规模最大、产品体系最丰富的医疗器械企业。如今,迈瑞医疗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公司产品覆盖中国近11万家医疗机构。在国际市场,公司已赢得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医疗机构的认可。 扎根深圳,迈向全球。2013年以来,迈瑞医疗连续4次登上全球知名的波士顿咨询“全球挑战者榜单”,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全球挑战者”。 紧抓进口替代机遇 “深圳的模具、电子产品等产业链发达,城市治理和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高,适合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的创业创新。”李西廷表示,深圳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早、底子厚,叠加国内外医疗健康产业的巨大需求,自己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李西廷表示,今年以来的全球疫情对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产品牌在拥有核心技术、与进口设备临床效果一致的情况下,将拥有更多竞争机会。应不断推进公平、公正、透明的采购流程,让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设备真正进入各大医院,促进进口替代再加速。 “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之路还很长,对我们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李西廷表示,如今,国内已经在监护设备、生化试剂等细分领域完成了进口替代,在血球、麻醉、呼吸、大型影像设备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但在超高端彩超、内窥镜等领域国内还未能完全掌握核心技术。 “我们给自己定位是在10年时间里做到全球前二十位,再用更长的时间做到全球前十。”谈到未来战略目标,李西廷表示,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重视,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迈瑞将持续保证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全球研发实力,借鉴部分细分领域的成功替代经验,重点布局尚未实现替代的高端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等,对核心技术持续攻坚克难,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落地,早日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布局九大研发中心 “深圳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社会管理、科技企业支持等多方面的创新。产品创新做不好,财富不会长久。”回首与深圳特区一起走过的创业之路,李西廷表示,自己所理解的特区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只有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研发,才能长久保持公司的竞争力。为此,迈瑞医疗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10%。 李西廷介绍,经过近三十年的摸索实践,迈瑞医疗已经搭建起独特的自主研发体系,基于全球配置资源进行研发创新。目前,迈瑞医疗在全球拥有八大研发中心,分别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硅谷等地。同时,今年6月份,迈瑞医疗在武汉光谷开建全球第九个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拟创建约2000人规模团队,开启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实践。 迈瑞医疗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研发投入16.49亿元,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25.5%,研发投入绝对值三年连续攀升。 站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节点上,李西廷表示,深圳未来应继续深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把高端人才的引进落到实处,从而为特区的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建议,希望医疗产业未来获得更加精准的引导和扶植,完善从基础研究到高精尖产品研发制造的全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应在住房、医疗、教育、税收等方面继续推进精准的人才战略,把优秀的人才吸引来、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