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安达更新发布了创业板IPO招股意向书,按计划公司将于10月20日开启申购。 据悉,国安达是国内交通运输、电力电网行业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供应商。近年来,国安达受益于特种消防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及相关政策红利,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0%。 国安达表示,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客车发动机舱、传统电力电网等专业领域,下游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在创业板上市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0% 公开信息显示,国安达系一家专业从事自动灭火装置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公司拟发行不超过3199.5万股,募资6亿元,将主要围绕主业项目进行投资,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发展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生产项目、乘客舱固定灭火系统生产项目、变压器固定灭火系统生产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 据招股意向书披露,国安达原为新三板公司,已成立逾12年,是国内交通运输、电力电网行业自动灭火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专注于客车发动机舱、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箱、变电站电缆、新能源发电站、城市电力电缆及通道等特殊领域自动灭火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国安达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2亿元、2.33亿元和2.77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0%。其中,国安达的核心产品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7亿元和1.57亿元,连续三年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态势明显,分别为4394.18万元、6284.37万元和7456.80万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30%。 其中在交通运输行业,国安达是国内车用自动灭火产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公司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市场份额较高,在国内大中型客车市场份额测算约在7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特种消防行业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及相关政策红利是国安达近年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尽管遭遇疫情影响,但公司依然保持了业绩增长。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长5.78%;扣非后归属母净利润为4049.07万元,同比增长12.95%。 以市场需求导向持续研发投入 国安达表示,通过技术与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拓展新应用领域,是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分别为932万元、1123万元、1633万元,平均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5%。 据了解,国安达建有国内最大的工业火灾防控技术实体真火研究试验基地,是行业内少数具备对外开展科研服务能力的企业,已先后承担应急管理部等单位的16项重大科研项目。公司目前拥有近80人的研发技术团队,占员工总数超过20%。截至目前,取得11项软件著作权、87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8项;参与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 安信证券厦门营业部投资顾问黄惠明对记者表示,国安达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率先推出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箱专用灭火装置,这是行业中较新的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若能够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有望成为公司业绩亮点。除此之外,2019年末,国安达还研发了适用于特高压换流站等输变电设备的大型自动灭火系统,进一步拓展了下游应用市场,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国安达表示,公司未来三年将持续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布局,紧跟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城市智慧消防建设、城市电力电缆及通道、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重点安全防护的消防产品需求布局,大力推进公司智能化消防安全应急产品的市场应,以“智能安全技术创造更大价值”为经营理念,打造国内自动灭火装备领域第一品牌企业。
随着我国进出口实现正增长,以及疫情防控积极向好下国内消费和固定投资的迅速提升,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正逐渐恢复。这也让国内金融保险市场产生了新变化,与之相匹配的创新险种应运而生,以满足不断扩大的风控需求。 记者获悉,近日,安达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安达保险”)首次向市场推出了一站式产品风险综合解决方案——制造商综合责任保险。该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缺,以一站式的方式,为中国制造国际化和高端化提供了有效的风险转嫁方案。 据了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世界各国企业开展贸易往来。制造企业在运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与所销售产品相关的一系列责任风险。但现行单一的产品责任险无法覆盖此类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责任风险。 为满足制造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促进其产品销售,安达保险基于全球资源与本地经验推出了安达制造商产品风险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提供较为全面的责任风险管理方案,缓解市场需求痛点。 安达保险责任险总监戴强翔介绍说,相对此前较为单一的产品责任险,此次安达保险推出的“制造商综合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宽泛,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中国制造商国内和国际贸易的风险转嫁需求。据悉,该保障涵盖高额产品责任保障,在此基础上,制造企业可灵活叠加包括公众责任、错误与疏漏责任、产品召回费用保障、甚至数据风险和网络风险保障。 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安达保险表示,主要是目前国际贸易和内循环经济双重动力,要求保险业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一揽子”风控产品,最大程度地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转嫁。“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要想获得国际订单,中国制造商除了要在产品质量上对标国际成熟企业之外,也要做好风险转嫁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在复杂贸易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对企业造成的重创。” 内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让保险业感受到了国内消费市场对产品风控的要求和水平在不断提高。比如,今年以来,国内一些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消费品和食品等,对产品责任风险保障的需求增长很快。 以汽车召回现象为例,“由于缺陷部件引发的汽车召回产生的费用一般金额巨大,且无法通过常规产品责任险来转移,一旦发生通常会给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无论是从财务稳健角度,还是整体竞争力方面,国内企业如果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全面的保险保障在背后支撑。” 安达保险产品责任风险首席核保师顾润芝说。 安达保险表示,短期内产品风险需求依然会以出口制造商为主导;但长期来看,随着内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制造业一定会以更高要求来规范、提升产品质量,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高质更安全的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独家|保险“老将”李存强回归华泰保险 受中外方股东看重 李致鸿 8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安达人寿首席运营官李存强将回归华泰保险,将出任华泰保险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 李存强拥有近30年的保险从业经验。公开资料显示,李存强自2002年起加入美国万通互惠金融集团,历任集团财务顾问、会计师,万通互惠国际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全球战略规划及业务拓展资深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日本万通寿险有限公司董事、香港万通亚洲寿险有限公司董事、英大泰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2012年加入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并担任华泰保险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安达保险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在公告中表示,“李存强具有担任新领导职务的经验和能力。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了解中国市场,以及华泰保险的业务和安达保险的文化。他还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财务管理经验。” 曾受王梓木和埃文·格林伯格感召 2017年,李存强被股东安达保险委任为安达人寿首席运营官。业内人士认为,李存强的回归将有利于华泰保险集团中外方股东的沟通和协调。 在加入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之时,李存强便收到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梓木和安达保险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的多次电话邀请,“深受感动”。 李存强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每两周都要和董事长和赵明浩总经理汇报工作,每周都要和安达人寿总裁进行电话沟通,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6月22日,君正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华泰保险集团通知,银保监会已同意其将所持华泰保险集团约15.31%股份转让给安达天平再保险。转让完成后,君正系公司持有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比例由22.36%降至7.05%。随着此次交易的获批,安达系公司合计持有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比例达到46.2%,距离绝对控股仅一步之遥。 另据公开信息,君正系将继续将剩余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安达天平。若剩余股权交易顺利进行,则意味着,安达系公司持有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比例达到53%,实现绝对控股。 2019年,华泰保险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7.25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142.98亿元,投资收益21.50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增长168%;集团年末合并总资产523.47亿元,净资产154.2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9.18%。 成熟保险市场理念熏陶的职业经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经过成熟保险市场理念熏陶的职业经理人,李存强的理念是“寿险最核心能力就是人生保障和财富管理与传承”,所以他到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当短期高现价趸交业务成为寿险公司冲刺保费目标的标配时,华泰人寿毅然停掉了这类业务,实属不易。当然,这种舍弃自然会影响到保费增长的速度,在当时的寿险市场竞争环境下,李存强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 曾与李存强共事过的同事评价李存强称,“非常务实”。为了解决公司的流程冗长问题,在李存强主导下,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加强前线的自主权。 李存强也“很有魄力”。在李存强主持下,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层进行了大轮岗,比如“做精算的去做投资,办公室的去做市场”,让干部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 不仅如此,李存强“平易近人”,经常亲自辅导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而且“完全没有架子”,“就事论事”,“很受员工尊重”。
安达维尔18日早间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24,985,706.61元。本次涉及的全资子公司包括: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安达维尔机械维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安达维尔民用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安达维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