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5日,天津银保监局一连公布了6张行政处罚公示表,其中,邮储银行三家支行合计被罚150万元,中国银行一支行被罚50万元。 津银保监罚决字〔2020〕80号、81号显示,邮储银行天津南开区支行和西青区支行均因违规办理国内保理融资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天津银保监局处以50万元罚款。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津银保监罚决字〔2020〕82号显示,邮储银行天津河北区支行存在以个人账户归集、过渡政府非税收入,被他人截留贪污问题,同样被天津银保监局处以50万元罚款。该事件中一名直接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并处罚金5万元。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行政处罚公示表显示,中行天津复兴路支行也因内控管理不到位,员工以个人账户归集、过渡客户资金并截留贪污问题被罚50万元。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另有北京网信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因分支机构临时负责人实际任期超过规定期限,被予以警告并处罚金1万元,一名直接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并处罚金1万元。
受供需关系和国际粮价等因素影响,今年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创下六年来新高。而为了稳定市场供应,国家接连投放临储玉米。近期玉米价格有没有新的变化,记者在玉米主产区吉林省进行了实地调查。 吉林:玉米价格小幅回落农民调整卖粮节奏 上午九点,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玉米加工企业门前,卖粮车排起了队伍,种粮大户刘玉宝排在最前面,等待抽样检测。 吉林省某玉米加工企业品控处负责人谢瑞玲:检测水分、杂质、霉变。三等粮质量挺好、水分比较低,价格是2555元每吨,跟前段时间相比一吨降了25元。 刘玉宝对于企业调低收购价有些困惑,毕竟10月份以来,玉米价格一路飘红,比较去年一斤上涨0.3元以上,涨幅超过三成。11月份玉米价格也创了近六年以来的新高。他告诉记者,近两周市场玉米价格连续小幅回落,他有些拿捏不好价格走向,决定调整一下卖粮的节奏。 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了解到,像刘玉宝这样看不准玉米价格走向的农户不占少数。 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种植户韩山:粮食先放这储存,等过了年粮食价格涨起来了,涨到1.2元每斤到1.3元每斤,我再来算账出售。 记者了解到,从12月9日开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下降幅度为10-50元/吨。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副处长刘喆:从目前来看售粮进度比较快的,主要是以“地趴”(堆在地上)储存方式为主的这部分农户去销售,储粮条件比较好的,实现立体储存的,他都不太急于在这个时候售粮,春节过后或者开春前后,根据自己的需求综合地去售粮。 吉林:临储玉米投放玉米价格将逐渐企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台风造成玉米倒伏使得收获成本明显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近期玉米价格回落的原因有哪些?未来的走势又将如何? 王宪岐是吉林省一家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包括生猪产能恢复、深加工需求向好,使得玉米消费明显增加,造成市场看涨预期增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是从12月份开始,国家临储玉米连续竞价销售,释放出调控信号,使得产区的玉米价格出现了一波回落。 吉林省某玉米加工企业负责人王宪岐:前一段国家给我们点定向的拍卖粮,我们拍了八万多吨,库存暂时有缓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玉米价格松动也使得贸易和加工企业开始调整了收粮计划,这家饲料企业的负责人就说,他们饲料成本中玉米占六成,本打算一次性收购五万吨玉米的计划也改为分阶段收购。 吉林省某饲料企业负责人王小兵:我们调整了收购节奏,就是把年前需要备货这五万吨玉米,分三个阶段或四个阶段来进行收购。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全国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较上年略减,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调控措施持续进行的情况下,国内玉米行情将会呈现小幅震荡、逐渐企稳的格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今年临储总共拍卖了将近6000万吨,成交接近5700万吨玉米,实际上对增加市场供应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今年玉米进口也明显增加,所以供给不成问题,后期玉米价格到了高点以后可能有回落。
如今,现代人都有了一件“头顶大事”。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振臂高呼买买买的时候,随手不忘为自己下单一份防脱发护理产品。 脱发,已然成为人生亟待解决的急事、大事、要事。 困扰 回顾穿越时光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人们一直对自己的头发爱护有加。 尤其是对中国古代人来说,头发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遵循百善孝为先,对头发的珍视成为了对父母血脉以及孝道的尊重,后期它已化身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与外延。 古代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夜会剪下自己的一缕头发,将其绾结而绕,表明结发同心,生死相依。 皈依佛门之时,人们常会下定决心进行剃度仪式,以表示了却尘缘; 在那光怪陆离的聊斋传说之中,头发可作为施法媒介,操控人的意志.... 在古代“堪比酷刑”的刑法是髡刑(剃去犯人的头发),由此可见,失去头发着实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而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脱发问题已然成为常态性的困扰。 你会发现,被称为“穿越人”的篡汉称帝建新朝的王莽曾用淘米水、蛋清、生姜、皂荚来洗头,而为掩饰秃发,他在裹头发的巾帕上习惯加块硬衬,蔡邕《独断》里的“王莽秃,帻施屋”说的就是这事。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相信用鸽子屎辅以辣根、孜然和荨麻的配方,可以令自己生发;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沉迷于生发之法,会见埃及艳后时得到一个秘方:将磨碎的老鼠、马的牙齿和熊的油脂混合,涂抹在脑门上,后来又把长发反梳以盖住前面的秃顶.... 图片来源:百度 为了摆脱秃头,真是千方百计,可是没有什么卵用。 时间回到现在,有97%的大众表示自己存在健康相关的困扰,其中“脱发”已经超过“眼睛”、“鼻子”等相关困扰排名第七。 图片来源:新浪 无论是对健康的重视,还是对外在颜值的关注,人们都心心念念可以拥有一头秀发。 焦虑 时光无情的溜走,你会“秃然”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秃了。 图片来源:《隐秘的角落》 秃头已不再是中年一代的专属烦恼,90后、00后这群后浪也开始发愁。 目前,我国有超过 2.5 亿人正在饱受脱发带来的灼心之痛。这意味着:平均每 6 人里就有 1 人秃头,其中,我国35岁以下的脱发人群占比63.1%。 近年来,脱发的搜索热度一路暴增。 图片来源:新浪 秃头的人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在繁华大都市里打拼的人毫无疑问成为了秃头主力军。 图片来源:百度 程序员所在的IT通信行业当然是一骑绝尘,成为最容易秃头的工作。 图片来源:百度 果然是顶着最秃的头,打最难的工! 为什么会脱发?这想必是秃头人群百思不得其解的灵魂质问。 事实上,脱发这一字眼并不是什么禁语,毕竟生而为人,生老病死,头发的生长脱落具有自然周期性,一般来说,每个人一天会掉落 100 根左右的头发,属于生理性脱发。 一旦超过这一数字界限,主要困扰人们的便是病理性脱发了。 如今最为常见的病理性脱发是雄激素性脱发,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当然生活方面的压力与焦虑、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药物摄入等都会“偷走”人们的头发。 而一般遭遇脱发问题的人们普遍会愁上更愁,在一定程度会加剧人们对外貌,乃至健康的烦恼。 图片来源:知乎 一项调查显示,九成左右的脱发患者会感到自卑,七成以上的脱发患者会产生多疑、烦躁的情绪, 而有三成的脱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 焦虑人人都有,但由脱发引发的过度焦虑令人头疼,因为这很容易走进越焦虑越脱发的恶性循环。 同时这种焦虑也更容易让人剑走偏锋,陷入各种“神方生发”的消费陷阱。 财路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秃头大军,如何掩盖或者治疗这一痛点成为大家上下求索的命题。 比如戴假发。 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假发,后来假发被传到欧洲,被发扬光大。 纵观我国历史进程,假发同样也有迹可循。例如,《诗经》中曾多次提到假发,古汉语称之为鬄;唐朝已有从属国进贡假发;到了清代,假发由西洋传入,清朝宫廷画《雍正皇帝行乐图》之刺虎里面的欧式假发扮相为世人称奇。 图片来源:百度 现如今,我国拥有著名的“假发之都”——许昌,供应了将近全球四分之一的假发,2018年我国假发出口36亿美元,约占全球80%的市场份额。 然而,一顶足够以假乱真的假发并不能满足追求“本真”的人们。 于是,他们打起了植发的主意。 比起戴假发,人们更愿意“自力更生”,通过植发等方式一步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选择植发的人群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预计2020年我国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208亿。 目前植发手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FUT( Folicle Unit Transplantation),将后枕部整条头皮切除后,把毛囊逐个分离出来,种植于脱发区域;另一种则是FUE(Folicle Unit Extraction),利用毛囊提取仪将毛囊直接从供区单个提取出来后再种植。 但进行这一门手术的门槛费用可不低,需要一定的资本。 就拿种植毛囊来说,植发一般按毛囊数量收费(一个毛囊价格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以10元/单位计算,种植2000个毛囊单位需要花费20000元以上。 大家调侃过,从某种意义上,作为社畜的加班费四舍五入在为以后植发攒积蓄。 植发引发的高需求使得这门生意变得有利可图。 社会越焦虑,植发广告就越多,无论你愿不愿意看,公车、地铁这些大部分上班族必用的交通工具车厢内都常常铺满各种植发广告,就算你偷懒刷个抖音都免不掉植发广告的轰炸。 铺天盖地式的广告,再加上为焦虑带来的需求,让很多植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一下子成为了估值几十数百亿的独角兽。 然而,这潜力巨大的市场背后,行业乱象也不可忽视。 植发属于低频行为,这便意味着该项业务获客成本较为高昂(综合获客成本平均在5000元/人),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营销,如果再加上人力、技术方面的负担,植发机构的经营还是“压力山大”的。 为了突出重围,赢得顾客,植发机构通常开启价格战,但这容易引发恶性竞争,破坏现有的医疗水平,带来患者的信任危机,我们见过太多“货不对板”的事例了,这并不利于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微博 智商税 当人们不屑于戴假发,又无法对植发手术全方位信任的时候,更多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养发护发方面。 人们开始捣鼓五花八门的民间偏方。又是啤酒泡头发,又是狂灌芝麻糊,可谓是绞尽脑汁。 图片来源:百度 虽说自古民间出高手,但站在科学角度来看,偏方并未被正式证明可以生发。 于是,人们开始轻信各类洗护发产品的宣传效果,做着一洗就生发的美梦。上到芝麻丸、下到生发梳、生发仪,与生发护发相关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次次掏空了人们的腰包。 图片来源:淘宝 市面上某些所谓的“持证”产品未必有防脱功效,有的只是对安全性加以保证,对产品的有效性含糊其辞,毕竟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非处方药物只有米诺地尔,而它一般来说不被允许添加到洗护用品中。 无法证伪,又无法割舍,只有凭着“宁可信其有的信念支撑起了又一个千亿规模的防脱发消费市场。 图片来源:微博 随之而来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 近日,因“发布具有防脱发功效的菲诗蔻洗发水的虚假广告”,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 虽然他的店里已下架这款洗发水,但在品牌官方店中,这款产品依旧在宣传防脱发功效,超过千人购买。 图片来源:淘宝 瞧瞧,买家那一句“产品真的可以防脱发吗?”的真挚发问,背后藏着七分期待以及三分试探。 图片来源:淘宝 结语 古人云,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 现如今,人们却都愿意承受这象征烦恼尘缘的重量。就算留不住那明眸倩影的青春,也想尽可能长时间拥有乌黑浓密的头发。 但这又谈何容易?世界第一首富贝佐斯那么有钱,还不是一样光着了。 所以心态很重要,既然改变不了事实,不如坦然接受,多宽慰自己“强者少毛,智者多秃”,头是秃了,但也变强了啊!
一年读书总结 策划/编辑:许纳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在年初疫情爆发时被一张武汉方舱医院里半卧在病床上阅读“理想国M系列”书籍的年轻人的照片所打动。无论这一年里外部世界怎样改变,至少我们还在坚持阅读、坚持探索,坚持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奥秘。 疫情席卷全球、年初告别科比年末又辞别马拉多纳、美国大选上演“闹剧”、黑人平权运动于世界各地爆发......在“魔幻”这个词贯穿始终的2020,在这经历太多以致牛津词典都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的2020,我们也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阅读来逃离。 你可能并不想记得2020,但相信你不会忘却2020。以下便是一份特别的年末礼物----来自36氪编辑部记者、编辑们的年度精选图书。正是在有太多意外发生的这一年里,我们感到一种阅读的迫切:或是追溯生命的奥秘和思考存在的价值;或是求诸于他人的言论访谈以加深对所处世界的理解;或是重新审视历史和商业世界,力图在无序中重建秩序;或是躲进文学的乌托邦,用幻想造梦的方式观照当下......这些书籍题材各异,但在这异常困难的一年里,这些书都曾带给我们别样的启发、思考抑或慰藉。 在阅读的路上你并不孤单,我们希望能与你作伴。如卡尔维诺所言,“你用刀刃在纸张中开路,犹如用思想在文字中开路”。就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获得解放吧。以下是年度书单,文末还有我们特别准备的赠书福利,不要错过。 书名:《大图景:论生命的起源、意义和宇宙本身》 译者:方弦 图片来源:豆瓣 书名:《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 译者:陈定定、傅强 图片来源:豆瓣 书名:《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制胜之道》 推荐人:李洋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意外。假如从实用性出发,我非常想推荐张一鸣在TikTok之战前读一下《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或者,从个人财富出发,我推荐你顺着张磊《价值》的目光,去重读一下他老师大卫·史文森的作品《不落俗套的成功》(新版名为《非凡的成功》)。 但是,今年如果有一本书可以安抚某种躁乱,也许就是《大图景》——如果你像我一样,今年在重温了诺兰的《星际穿越》后,会陷入失眠和思考,或许可以试试这本书。很多年前,人类通过哲学来学习科学,而此刻,我们恐怕要从量子力学所代表的新物理学中,重新审视许多哲学问题。上 帝存在吗?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并不是一本可怕而枯燥的科学书。穿越那些晦涩难解的量子波函数理论,作者最终会让你理解莱布尼茨的那句话:“虚无之中,竟然有事物存在。”宇宙无因无果,也从不区分过去与未来,但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意义本身。 书名:《幻影术》 译者:孔亚雷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杨轩 保罗·奥斯特的小说,是今年我发现的一个小小宝藏。一个想自我了断的鳏夫、一个离奇失踪的喜剧明星、一个忽然出现的神秘邀约……它出奇的好读,就像一部第一幕就有人身亡/有超人飞天/有罪犯奔逃的剧情片,一开卷就很难停止。但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氛围独特的奇怪小世界,剖白了某种主流之外的世界观。并且,直到最后一句,它都在让人颤栗。 书名:《呼吸》 译者:耿辉、Ent、李克勤、姚向辉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乔芊 一位长着中国脸孔的美国科幻作家,只出版了十七个中短篇小说,就捧回星云奖、雨果奖等几乎所有科幻大奖。201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降临》就改编自他的作品,其中会写神秘文字的外星生物令人难忘,对人类“语言”、“思维”的探讨也一直贯穿他的创作。 《呼吸》是一部中短篇集,有穿越时间机器试图自我挽回的故事,有解剖自己大脑发现生命起源的故事,也有平行时空多种人生可能的故事。在特德·姜构建的世界里,人的情感、意志、行动和科学原理、新型技术被大胆而又精确地嵌套在了一起,这种嵌套是幻想的、反常识的,同时又是极其缜密的。这让他的作品拥有了坚固的内核。每篇作品后的作者手记真诚地交代了他的灵感来自何时何处,受到什么人的启发,像一个冷峻却不冷酷的科学家向你拆解他的白日梦境。读特德·姜就是从智识到情感的全方位按摩,尤其适合岁末之时静下心来阅读。 书名:《十年轮回》 译者:杨宇光、刘敬国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郑怀舟 世界经济史上,每十年都会经历一波经济危机,1987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十年后,全球经济再次遭遇了2018年的贸易冲突,以及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后,全球化的脆弱性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每一次遇到金融问题,大家都会说:“这次不一样。”然而,通读《十年轮回》后能发现,每次危机的根源都大同小异,局部问题迅速蔓延成系统性风险。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都一样,通过不停的印钱来度过眼前的危机,再迎接一次更加严重的冲击。政府不过是一次次在重复着同样的问题,并把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想要探寻未来,先要学习历史,《十年轮回》则是最好的入门书籍,其中不少观点值得深思,并且帮助我们理解当前的经济环境。 书名:《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译者:胡䜣谆、郑焕升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董洁 房地产在任何国家都是经济基础般的存在。从60年代经济腾飞的日本到后来的香港、新加坡,几乎每一个国家高速发展背后都伴随着房产泡沫,而这背后则是对于底层社会群体深深的压榨。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就是这样一本讲述底层人民如何被房产无情压榨的社会学著作,你可以从中看出现代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对资本的控制与分配,构建出整个剥削链条的。国家(控制货币和通胀率) --> 金融机构(控制信贷,提供资本杠杆) --> 有产有房者(控制资本、土地、房产) --> 无产无房者(接受上面所有层的剥削),而在不同国家,这样的链条“剥削”大同小异。 与之前很多探讨城市贫穷问题不一样,本书没有聚焦在贫穷亚文化、公共政策或社会治理等方面,写法上也不同于分析性的田野调查,倒不如说是带着学术敏感的深度访谈,可读性与深度兼具。译笔亦佳,流畅而可靠。 疫情爆发的2020,美国原本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在今年被更大程度上激化,因为房产剥削而产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在当下这个节点重读此书可能会收获更深的感受。 书名:《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译者:周琪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尚闻多 即便有待论证,这仍是亨廷顿的思想遗产。儒家文明也好,伊斯兰文明也罢,亨廷顿预测国际政治将以文明冲突为主,文化成为了通向政治的路径。但是文明往往是不断演变,并不固守同一的模式,甚至还会相互融合发展,文明不应被狭义固化。文化自信与自我认知的度更像是,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应该平衡的事情。 与亨氏悲观相反的是乐观的福山,福山不认为冷战后会有冲突的基础,但是两者都阐述了冷战后一个全新的政治框架,并都承认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冷战已经结束,理性认知冲突的根源与形式的变化,才可推动历史前行。 书名:《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飚谈话》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张信宇 人类学者项飙在二三十岁的青年时期就取得了国际瞩目的研究成就,从“浙江村”到“全球猎身”;而他却说自己在学术圈里是一个读书不多、功底不深的人,也正因此才敢于不因循守旧地做出一些实证性地突破。作者吴琦的数次采访,让项飙真诚而随意地聊了聊成长与求学之路,书里既有具体问题的探讨,也有个人经历的分享。 中国当代学者有能力跟公众对话的很少,愿意跟公众对话的更少,在“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先被利用后被污名化的当下,他们顾虑重重。但放眼全球,学者访谈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最高智慧与时代现实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 书名:《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自述》 译者:靳婷婷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方婷 罗伯特·艾格可以说是迪士尼史上最成功的CEO,作为职业经理人,他让迪士尼成为今天的超级跨国企业,尤其是推动了迪士尼在上海开园。这本书里当然少不了那种成功人士退休前总结人生的一二三四的各种原则,都非常正确,比如拼死创新、以善待人、在犯错时勇敢承担责任等等,但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最大的原因不是这些其他CEO也说得出来的守则,而是罗伯特·艾格如实说出来的那些成为CEO之前的反复失望,以及自己为此做过的挣扎。 实际上,他成为CEO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所在的部门和企业不断被合并的过程,出身平凡的他并不是每次都是领导者的最优人选,但他在成为CEO之后,证明了自己。另外,我认为最打动人的是本书的序言,当他志得意满在上海迪士尼准备开幕式的时候,却得知一个小男孩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园区出了意外,各种状况外和内心震动的综合体,即便是CEO的工作也不能避免。 书名:《五万言》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高歌 无论是图文时代、短视频时代还是直播时代,优质的内容供给永远是稀缺的。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不仅需要阅读伟大的作品,也需要思考伟大作品是如何炼成的。除了上 帝握住笔者的手写下灵感之语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匠人式甚至苦力式的写作方法。“自觉的写作者理应自觉的部分就是去天才,回归理性和制作。” 但这本书更重要的是在方法论之外,建立一种审美。韩东的审美是抑制和朴素,他以胡诺特·迪亚斯的《沉溺》举例,欣赏其“可怕的抑制之美,抑制悲伤、抑制兴奋,甚至抑制抑制本身,那股劲道如无言的破碎”。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举例,朴素如斯不过是“天才无为之时才能成就之,可一而不可再”。 对于抑制和朴素的审美,未必所有人都认同,但是没关系。在这个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希望每一个创作者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唤起审美的敏感,建立自己的独特审美。 书名:《消费社会》 译者:刘成富、全志钢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潘心怡 这是一本枯燥的书,坦白说,我并没有完全看懂,但经常被书中突然跳出来的观点戳中,从而不断进行自我对照——如果商品只是“诱惑链条”上的一环,驱使我不断“买买买”的到底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还是背后那个象征性的符号?我是不是鲍德里亚笔下那个被现代消费模式操纵、甚至患上消费强迫症的人? 在被消费驯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大部分需求都被更大生产力范围的主体支配了,也许是大型科技公司,也许是化妆品巨头,也许是贩卖梦想的迪士尼······存量特征愈发明显的经济环境下,销售手段只会更加高明,看完本书,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消费欲望,但至少可以在被消费引导和控制的道路上多一点“人间清醒”。 书名:《叙事经济学》 译者:陆殷莉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彭倩 不同于大部分经济学家偏好采用量化的方式来分析观察到经济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别出心裁的通过流行病学模型,提供了思考流行叙事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益处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对这些流行事件的叙事来面对危机,并且能够预测未来,防患于未然。 叙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虽然每个人叙事出于不同的目,并且会采纳自己习惯的方式导致叙事的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共鸣。按照作者的观点,这种广泛流行叙事传播行为就是一种日常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人们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举出许多能够使用这一模型分析的相关经济现象。例如,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人们的日子都很难过,需要节衣缩食维持日常生活,拼多多、1688等主打高性价比商品的平台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它们的折扣信息引发了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传播和转发,在这样自发的叙事传播的同时,政府和媒体也在推波助澜,提倡这种“节俭的美德”,这令全社会都开始传播类似的信息,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经济趋势。 书名:《合作的进化》 译者:吴坚忠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郝鹏程 说到博弈论,大众的印象似乎趋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简单的“囚徒困境”衍生出来的成功学鸡汤,要么就是各种艰深难懂的数字和公式。从社科角度看博弈论,这既应该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必要训练,也可以是普通读者认识博弈论的切入点。 《合作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是行为领域的经典著作。作者从重复囚徒困境的计算机竞赛入手,通过科学而不复杂的定量研究,引入了“合作”的概念,并尝试回溯历史,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对推导出的命题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之上,作者进一步研究了合作的性质,并提出了促进合作的方法。2020 年爆发的疫情让人意识到,越来越多的议题开始超越民族国家这一容器,人类不得不走向全球治理,而“合作”则是发展的唯一答案。本书把时间维度引入囚徒困境,以面向未来的视角表现出了对合作的理性乐观,读者可对过去一年进行更深刻的反思,或许也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有更强的信心。 书名:《恶的科学》 译者:高天羽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张隆锋 为什么有的人天性善良,做恶事会无法原谅自己,而有的人生性残忍,残杀亲人都不会感到难过?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是什么?善与恶的本质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我们要如何定义身边的哪些行为是善、哪些行为是恶呢?要用自然科学的视角、社会科学的视角、还是宗教学的视角?看看这本书,相信我,你一定会对上述问题产生新的思考,甚至获得答案。 书名:《以纸为桥:日本制纸石卷工厂灾后复生记》 译者:姚佳意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张歌 《以纸为桥》是一本讲述日本灾后重建的纪实类作品。 谈灾难,谈复生,总容易带着「讲着小人物,表面上拉近读者,实则吹爆实权」的意味。但《以纸为桥》很特殊,它是一本没打码的书,大大小小的事儿都照搬到你眼前。 所以你能看到极致的残酷,「搬运尸体时,皮肤和肉块都脱落了,只能用毛毯包着」,能看到欣喜,「有人大声喊着“要来电了”,远处的街道啪、啪地通了电,从远及近……真的好开心啊,都哭出来了」。也正因为作者具备了写作者的自觉——清醒且克制、坚决不自嗨,读者才能看到很多时过境迁后才敢被说出口的故事。 书中还穿插着讲了一些造纸厂内外、纸与人之间的羁绊。以往读书时,谁也不会去问“这本书的纸是哪里来的”,看过之后,就总会留意一下了。有趣的是,这本书的纸微微泛黄,摸起来有一种暖和的错觉,倒也和书的内容相得益彰。 体量上看,这是一本特别好读的小书,揣在羽绒服里,上下班地铁上拿出来看,一周就能读完。 书名:《一个数学家的辩白》 译者:何生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万阳 作为一个一直不咋喜欢数学的人,也多少能明白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地基作用,在我的理解里,它更像是一种应用学,作为物理化学甚至是计算机的基础存在,但华罗庚和拉马努金的老师,哈代的这本《一个数学家的辩白》里,还是试图告诉读者,纯数学的魅力所在。 数学家写书,逻辑还是值得称道的,即使这是个相当有争议的逻辑。哈代认为,真正的数学是无用的,而有用的数学是平凡的,他甚至觉得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也毫无用处,但接下来,他用一个数学家的思维想读者展示,纯粹的数学美感何来,最重要的是,真正的数学如何给数学家们带来“问心无愧”的价值,而数学本身,又为什么“清白而无害”。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人重新思考“意义”的意义。 书名:《商业模式新生代》 译者:王帅、毛心宇、严威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杨柳 这本书对于商业模式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再好不过的指导手册。首先从编排形式上来看,几乎每一页都是由精致活泼的图表、插画、少量文字构成,相较于国内那些教授商业战略的晦涩大部头,这排版简直是美的享受,在你每次因为学习难度而想要放弃的时候,看看这妙趣横生的书页,也会忍不住想:那就再翻一下吧。 从内容上说,这本书的最珍贵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设计和讨论商业模式的共同语言,即商业模式画布,这是理解全书的核心。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九个构造块来拆解: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想想看这实在太有用了,一家大公司或者其中的任何一项业务,我们通过这九个维度一一梳理,便可以展示出其创造收入的逻辑。通过每个构造块的动态调整,还可以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思路。 最后,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一点带货功能的话,那一定是便利贴,作者鼓励把任何商业想法都写在便利贴上,然后在一块白板上排列组合,视觉化的呈现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书名:《技术简史:从海盗船到黑色直升机》 译者:倪正东 图片来源:豆瓣 推荐人:刘涵 《从海盗船到黑色直升机》从本质上说是一部描述科技前沿的书。它从15世纪葡萄牙人的探险开始,讲述了电报和无线电在19世纪中叶的发展及20世纪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故事。它们很迷人,且在学术圈外鲜为人知。通过这些故事,本书把当前科技的发展和它真正的祖先联系起来。它将说明鲁珀特·默多克和比尔·盖茨在很多方面怎样继承亨利王子和塞缪尔·莫尔斯的做法,以及他们还可能从这些前辈身上再学到什么。 书名:"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ains" 图片来源:Amazon 推荐人:许纳 这是一本英国作家Monisha Rajesh和她的未婚夫坐着火车环游世界的笔记,它在2019年被《国家地理旅行者》(英国)(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ler) 评选为2019的年度图书。而在几乎无法出境旅行的2020年,这本书可以作为现实世界的一个出口,带你短暂逃离眼前的生活,踏上一趟长途火车之旅。 这一趟从伦敦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出发,去到了中国、俄罗斯、越南、朝 鲜、加拿大、日本、美国,于北京胡同之间穿梭,在越南河内的十字路口踌躇不知如何过马路,同火车上的俄罗斯大叔经由翻译谈笑风生的旅行,相信会让你感叹世界的广博,重新回忆和感受长途旅行的独特魅力,在时空转换的巨大差异中重又体会“小小世界”的真谛。从欧洲之星到青藏铁路再到威尼斯·辛普伦东方快车,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交通工具迷,那么这本书也会让你大饱口福。 在追求速度和高速铁路当道的今天,我们与慢悠悠的生活以及长途火车旅行也许暌违已久,但是通过作者对在火车上经历无聊与闷热的描写,通过她对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的观察、彼此交换故事的讲述,通过她笔下历史文化的交错,在陌生与新奇的感受或是捧腹大笑里我们会有一份熟悉的慰藉,对他者的世界对别处的生活也会有另一番体味。在疫情仍未消散的当下,尽管此刻不能“报复性”出境旅游,但我们至少还可以“报复性”看书,毕竟书中自有大千世界。 推荐阅读: 年度书单第一篇:20位专栏作者的年度最爱,带你回顾这一年 赠书福利来啦 【互动话题】:2020年你读过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书名+推荐语。我们将从评论区选出5位走心留言的氪友,每人送出一份价值150元的书籍“福袋”,截至时间是2020年12月31日12:00。 这些“福袋”都是由36氪领读精心挑选的,里面包含了社会科学类、政治类、经济类、历史类等等多种书籍。每一个福袋都由不同种类的书随机组合而成,你将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 我们还会把优质留言整合成一期“氪友书单”推送展示出来。想要让自己推荐的书让更多人看到吗?快来留言吧~
双十二掀起购物热潮的同时,也掀起了因商家产品质量而引起法律纠纷的热议事件,近日有一条关于激光电视的微博话题#被坑用户忠告:千万别买激光电视# 在微博阅读人数过亿引起了广泛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商家诚信宣传和理性消费的重新审视,为接下来圣诞节等新一波购物热潮提出了警醒。 事件的缘由是一名用户买了一台海信75寸激光电视,品牌网购宣传和导购宣传都告知该电视护眼且显示清晰,但其母亲使用不到一天后眼睛不舒服,而且还存在白天看不清、晚上看眼睛痛,漏光严重、画质差等问题。于是她认为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愤然投诉,要求商家退货。但商家坚决不退,便告到法庭。 热议焦点一:激光电视“护眼”是否属于虚假宣传?权威媒体指出:并不护眼! 该名用户此举一出,一呼百应,众多网友纷纷在微博下留言力挺博主!也有很多法律人士给出了点评。那么激光电视是否护眼?其以护眼为卖点的包装宣传,是否属于虚假宣传呢? 其实《南方日报》“激光电视成过渡性产品” 报道中早已提到医学专家实锤激光电视伤眼,或许是由于知道画质不过关,激光电视厂家开始把卖点转向护眼,试图以健康护眼的方式打动消费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南方日报》专门请来了医学专家就激光电视护眼的问题展开分析,发现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眼直视激光可能导致短暂失明或永久失明。由于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与电视屏幕之间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激光是独立传输的,一旦有人眼(尤其是爱动的小孩)介入其中,很有可能造成不敢想象的严重后果。二是激光电视是发射蓝色激光成像,因为激光光源的短波蓝光对人眼有害,即使不直视激光束,长期观看激光电视仍然有可能对人眼造成伤害。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社主管的权威健康媒体《生命时报》也报道“多位眼科专家论证激光电视不护眼”,指出“激光电视对外宣称的护眼功效,其实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支撑。厂家将‘护眼’包装为卖点的做法,实属忽悠和炒作。” 据了解,激光电视厂商用“漫反射”、“柔和成像”等理由作为激光电视护眼的依据,提出“漫反射成像,非直射光源,长时间观看不伤眼”、“2米近看也护眼”、“护眼效果显著”等,但实际上对于人眼来说,不会在意光是直射、反射,还是折射,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视觉要素,才是更重要。另一方面,激光电视更加青睐昏暗环境,更容易导致视疲劳。 专家表示,激光电视不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在昏暗环境下,老年人容易诱发青光眼,而孩子在相对模糊的视觉环境中更容易导致视疲劳,同时,激光电视所宣称的可以近距离观看同样不成立。据国际电影和电视工程师协会提出的“人眼和屏幕间的距离至少是屏幕对角线长度乘以1.6倍”计算法,对动辄80吋-100吋的激光电视来说,观影距离反而应该更远一些,“适合近距离看”显然经不起推敲。 热议焦点二:所谓“网红产品”激光电视是否值得追捧?用户忠告粉丝:千万别买激光电视 因为论据充实,这个案件目前已尘埃落定,商家自知理亏已经给予赔偿,但激光电视的不良使用体验是确实存在的,因此该名用户也给出了对各位消费者善意而坚定的忠告:千万别买激光电视!那么这名用户反馈的问题是否属于个别现象呢?所谓的“网红产品”激光电视到底是否如宣传的那样值得追捧? 用户投诉激光电视原来并非个例 原来这起事件并不是个案,其实网上早已有大量因为购买激光电视而出现眼部不适的真实案例。早在之前知乎大V蓝大仙人就曾指出,售价2万左右的激光电视,实际效果比液晶电视中的低端机还要低,“更为神奇的是,低亮度这个致命硬伤,通过营销,竟然变成了护眼,缺点秒变优点,还能拿出来宣传一波,666。” 激光电视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消费者质疑,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2019年数据显示,消费者关于激光电视的投诉量激增了120%。 而在新浪微博黑猫投诉、华声在线等消费者投诉平台也充斥着对“激光电视”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消费者在购买后称“一年半不到就蓝屏”、“两个月就黑屏”、“白天根本没法看”、“激光电视看起来画面发灰”、“看久了眼睛难受得要死”、“屏幕鼓包”、“色块差异(后查是激光引擎问题)”…… 买电视,选过渡产品还是主流产品? 自诞生以来激光电视一直口号喊得很响亮,宣称是新一代视觉技术的革新,让人误以为是一种非常高科技的电视产品,但从真正购买体验过激光电视的用户们口碑中我们可以得知,事实却远非如此美好。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出货量仅为20万台,仅占全国0.4%的市场表现,正是市场最真实的反馈。正如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所分析的“如今的激光电视也是一种过渡产品,不会成为电视市场主流产品。”而真正引领市场前行趋势的却是另外一个悄然兴起、被业内专家和消费者普遍认为更加领先的新型显示技术——Mini-LED。 不仅是电视画质、价值评测方面相当权威的专业网站CNET,还是海外知名电视评测网站Rtings.com都对Mini-LED给出了极高的评价。Mini-LED相比传统LCD屏幕具备高对比度、高亮度、广色域、广视角以及超薄等特点,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而且不烧屏,寿命更长,在产品能耗、可靠性、耐用性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为液晶电视市场带来新的起点。各大厂家为了在高端市场占有更高的份额,积极开发Mini-LED新型显示技术。Mini-LED画质持续提升,而成本相对更低,寿命更长,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自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Mini-LED已成为行业普遍认同的显示技术演进方向,业界预计,Mini-LED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5%。未来以Mini-LED为代表的新技术,有望推动8K大屏设备普及,迎来全新技术跃级,进而构建整个显示行业的产品创新与技术演进新格局。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住建部:明年重点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 如何落实这一会议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表示,明年将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同时,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 楼上宿舍楼下食堂 “蓝领公寓”解决新市民住房难题 什么叫新市民呢?其实这个群体就是原籍不在当地,因为工作或上学等各种原因而来到一个城市的各种群体的统称。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原本并不熟悉的城市里居住生活,租房往往是首选方式。这一两年,很多蓝领公寓的出现,给新市民群体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 晚上六点,北京某生物科技企业员工陈德福和同事在宿舍食堂里吃晚餐。在陈德福每天三班倒的工作下班后,他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公司安排的集体宿舍度过。他表示,租房公司出钱,等于自己没花钱。 陈德福住的这个宿舍,其实并不专属于他的公司,而是一家共享式“蓝领公寓”。这种公寓一般提供4、6人间,也有少量双人间。 北京市某住房服务公司项目经理黄杉:之前大多数的员工住在周围的村庄里,租村民的房子。现在我们配置了储物柜、洗衣机,对于他们的生活有品质上的提高,而且价格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已经有很多像这样的蓝领公寓项目,大多都分布在制造、物流等产业园区的周边,一般在每月500元到1500元一间,租客绝大多数都是园区企业员工。 这些蓝领公寓中,摄像头、烟雾报警器等一应俱全,公寓对人员出入和消防安全上都有严格的措施,已经成为很多企业为员工解决住宿问题的新选择。 北京市某生物科技公司后勤主管王俊阳表示,他们可以跟蓝领公寓长签,一次性签3-5年,这样能保证公司员工的宿舍稳定。 自2018年以来,已有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出台了蓝领公寓相关政策,从土地供应、规划建设和金融财税等方面支持蓝领公寓的建设、发展。 北京市住建委保障房建设管理处副处长窦连增:我们这个政策有明确要求,就是只能服务周边企业,不能对社会直接投入市场,这样更能保证职住平衡。 租客住得更好村民收益更高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实现多方共赢 过去几年中,各地也在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来建设租赁住房,不仅解决了很多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的住房问题,也盘活了很多城市中低效利用, 甚至闲置已久的土地资源。 今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项目正式开业,这是全国首个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新建的租赁住房项目。这个项目共有4栋楼,900多套房源,由于紧邻北京南三环路,周边的商业配套和服务设施也比较成熟,一经推出就受到租客的欢迎。 北京成寿寺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租客尹雪飞:基本上是拎包入住,底下有免费的健身房、台球室,租金比周边要便宜很多。我们也是得益于国家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我们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2017年,国家在北京等13个城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很多城市中心地段及产业园区周边的集体建设用地焕发了生机。成寿寺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原址曾是一片杂乱的工业大院和群租房,2018年,成寿寺村村集体与一家房企开展合作,在不转移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建起租赁住房,共同运营这片土地。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成寿寺村村集体代表史夏林表示,在合作期内,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获得比较长期、稳定的收益,还可以获得利润超额这部分的分成。 如今,全国已有18个城市开展了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工作。在北京,已有5.5万套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开工建设。金融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与广州、杭州等6个城市签订协议,预计未来3年,投入不少于1900亿元贷款,将提供约80万套(间)政策性租赁住房。 住建部表示,未来仍将扩大政策性租赁住房供给,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秦虹:促进专业化机构租赁的发展,解决它的盈利模式的问题。在供给侧对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陲,眼下,那里的最低气温在零下五十摄氏度以下,可谓是滴水成冰,这种严寒的气候,打造了大兴安岭独特的北国风光。随着商业采伐的停止,林区群众的生活一度受到了较大影响。不过现在,在冰天雪地的林区出现了很多新鲜事儿,百姓们也多了不少增加收入的新门路。 烧烤店主变直播网红5元的桦树茸卖到100元 大雪节气过后,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白雪皑皑、寒气袭人,这里全年无霜期只有70天左右,放眼望去,一派独特的北国风光。在漫长的冬季,“冬捕”是这里的人们获取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120多万粉丝的潘玉成,是阿木尔林区小有名气的网红,主要拍摄林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他网络直播的 “冬捕” ,一天时间播放量就达到了20多万,粉丝也增加了1000多个。 潘玉成原本在镇上经营一家烧烤店,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小日子过得平稳安逸。四年前,他无意间在雪地里拍了一条小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后,点赞量超过了一万多。有一次,他发布了一条在大兴安岭林区采摘木耳和蘑菇的视频,没有想到,居然有网友留言想要购买当地的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 潘玉成盘算着,开烧烤店一天最多能赚100多元,而通过网络平台,一次就卖掉了200多元的山货。在互联网上发短视频、搞直播,给他打开了一扇认知外界的大门。于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将烧烤摊抵押了9000元,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套直播设备。 大兴安岭特有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他真实、淳朴的风格,让潘玉成的粉丝开始越来越多,潘玉成也越来越愿意花心思,打造更具特色的内容来回馈粉丝。 隆冬时节,大兴安岭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在距离阿木尔镇10公里的河边,潘玉成和三个伙伴花费了20多天时间,用了 500 多块取自冰河里的冰块,搭建了一个20多平米的冰屋。 在这个冰屋里,有冰桌、冰床,潘玉成还在冰屋里涮火锅、吃烧烤,吸引了很多粉丝在网上围观。直播到兴头上,潘玉成还脱了衣服,穿个短袖跳进冰河里,让网友们看看冰河里取冰的场景,这让父亲很心疼。 在潘玉成眼里,大兴安岭处处都隐藏着宝物,他走进树林深处,把木耳、蘑菇、桦树茸等山珍的生产环境、采摘过程,一一呈现给网友。这些原生态的山货,在过去很多年,没有畅通的销路,大伙采摘回来就只能等着外面来收山货的老板上门才能销售。而定价权全在收购商手里,高低贵贱都是老板说了算。 自从潘玉成在网上开始直播、发布短视频之后,可以直接随行就市把这些农特产品销售出去,曾经价格不到5元的桦树茸,现在每斤可以卖到100元以上。今年,潘玉成通过发布短视频销售当地的农产品,销售额累计突破了100万元。父母也由原来的不理解变成打包发货的好帮手。 下午六点,冰屋外亮起了灯笼,潘玉成迎来了一批来冰屋体验的粉丝,他提前准备好了食材,要让大家在这个玲珑剔透的冰屋里,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十分之一当网红阿木尔林业局发展经济有妙招! 离阿木尔镇80公里外的龙河林场,进入冬天,除了林区管护人员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人,何喜艳夫妇是当地的林区管护人员,已经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每月接近4000元的工资虽不宽裕,但也能安稳度日。 但没想到,他们的女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重症脑瘫,光是医疗费每年就要花掉十几万元。为了给女儿治病,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务,日渐艰难的生活,压得何喜艳有些抬不起头。最困难的时候她出去给人打工、铲地、薅草都干过,15、20元地挣钱。 2014年,大兴安岭全面停止了商业采伐,放下斧头、锯子的林区职工们,大部分收入来源都靠采山货和在附近打零工。山货只能等客户来收购,卖不上价格。为了改变这种窘境,阿尔木林业局决心谋求新路子,开始打造 “大北极全域旅游”计划,开发北极岛等各类景区。 何喜艳家门口的公路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每到旅游旺季,路过何喜艳家的游客络绎不绝,何喜艳看准机会,在家门口摆起了摊子,向游人推销自己采摘的山货,价钱比之前收购商上门收购高了很多。不仅自己的山货销售一空,热心的何喜艳还开始帮助周围老乡把货都卖了出去,到了旺季,一个月就能卖掉5000多元的山货。 在潘玉成、何喜艳这样的网络红人的带动下,在冰冷的北疆,网红经济日渐火热了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大家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平均每户一年能增加两万元收入。腿脚勤快、脑子活络的甚至在整个冬季就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夜幕降临,阿木尔小镇上的网红创业中心格外显眼,每天晚上这里都是最热闹的地方,直播唱歌的、讲故事的、做菜的比比皆是,他们很多都是林场职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挥所长,直播的同时把当地的土特产和精加工产品销售出去。 楼上的网红们直播带货,刘桂霞夫妇就在楼下发快递,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发到300多单,甚至都顾不上吃饭。做林区防火的他们,原来一进入冬季就回家休整,几乎没事做。眼瞅着小镇上的网红们带货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夫妻两人感觉发现了商机,投资了近10万元开设了一个快递点。 据统计,2020年阿木尔镇当地居民,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农特产品的视频作品,传播量就超过了3亿,累计销售农产品7万余单,销售额突破了1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 【半小时观察】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支持新业态、激活消费市场、扩展就业空间,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眼下,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凭借体量小、传播快、门槛低、内容海量等特点,眼下短视频和直播的行业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20短视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近1007亿元,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占网民总量的87%。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给林海雪原里的乡亲们带来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掌握网络传播的新手段,为乡村振兴助力,为精彩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