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名摄影记者在明尼阿波利斯报道抗议活动时遭警察枪击。(图片来源:法新社)善于标榜自己“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美国又被狠狠地打脸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其首席白宫记者吉姆·阿科斯塔27日表示,自己不是过去几年里唯一因为报道白宫新闻而收到死亡威胁的记者。这不是阿科斯塔第一次公开表示自己受到死亡威胁,实际上自2018年开始,作为CNN驻白宫首席记者,他和自己的家人就频繁收到死亡威胁。2018年1月,他还一度被白宫吊销了记者证。他的遭遇,无疑是对美国一向高调宣扬的“言论自由”的公开嘲讽。实际上,经常标榜自己“言论自由”的美国,从来就不是这方面的优等生。就在美国忙于谴责其他国家破坏“新闻自由”的同时,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正面临死亡威胁:CNN新闻主播布莱恩·斯特尔特(Brian Stelter)曾被人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威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主播、记者凯蒂·图尔也曾收到过威胁将要杀死她的留言;《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莱特·斯蒂芬森在自己的专栏中,详细记录了一通将新闻媒体称为“美国的敌人”并威胁枪杀包括他在内的美国媒体人的电话录音;《好莱坞记者报》(The Hollywood Reporter)曾报道称,CNN另一位驻白宫记者艾普尔·莱恩(April Ryan)自2018年开始,就因频繁遭遇死亡威胁而不得不自掏腰包加强对自己和家人的安保。不止大型媒体机构,一些地方媒体的从业人员也饱受威胁。2018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曾报道称,美国加州一份地方报纸——《萨克拉门托山谷镜报》的出版人兼编辑蒂姆·克鲁斯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一直遭到死亡威胁,甚至有人曾将绞索寄到报社,威胁该报停止对当地一宗谋杀案的调查报道工作;2018年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的《首府宪报》办公室发生枪击案,造成5人死亡20人受伤。只因观点不合就发出死亡威胁甚至制造血淋淋的惨案,无疑是对美国一贯宣称的“捍卫言论自由”最大的反讽。与此同时,过去几年,美国的言论环境和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环境也在恶化。致力于记录美国违反新闻自由行为的智库“美国新闻自由追踪者”(PFP)12月14日发布的报告称,2020年美国至少有117名记者在报道全美抗疫活动中被拘押或逮捕,这一数据是2017年至2019年三年数据总和的两倍多;2020年美国共发生超过1000起威胁或破坏新闻自由的事件,而2019年相关事件仅152起,增长了将近7倍。美国新闻自由水平在国际上的排名也与其长期标榜的不相匹配。2018年,无国界记者组织首度将美国列为全球记者死亡数最多国家之一;2019年,该组织将美国的全球评级从“令人满意的”下调为“有问题的”,排名下降到48位,该组织报告称,2019年“美国记者从未遭受过如此多的死亡威胁,也从未如此频繁地向私人保安公司寻求保护”。2020年弗洛伊德之死引发全美大规模抗议活动,许多记者和摄影师在报道和记录抗议活动中被警察殴打、逮捕,这些行为连美国的盟友都看不下去了。德国外长马斯公开谴责美国警察对德国记者的暴力行为,称“遵守法治的民主国家必须展示出保护新闻自由的最高标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则要求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馆调查两名澳大利亚电视台记者被美国警方拘捕一事;在一名土耳其记者被美国警方袭击后,土耳其总统府通讯主管法赫雷汀·阿尔顿称将会毫不迟疑地与美国方面交涉此事,并强调“新闻自由是民主的支柱”。美国在“新闻自由”方面的糟糕表现让美国政客也感到悲哀,一些外交官公开表示,美国国内糟糕的状况已经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国际上继续推行“美式价值观”外交。美国“言论自由”陷入危机,反映出其背后美国社会裂痕不断扩大的现实。由于贫富分化、民意撕裂,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美国社会日益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左右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化。再加上政客对媒体的攻击,一些民众更将新闻媒体和媒体工作者视为“人民的敌人”,这些都让美国长期标榜的“保护言论自由”的概念摇摇欲坠。阿斯科塔表示,美国记者们“不能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即在这个国家的时政(新闻)记者、白宫记者需要保镖(保护)才能报道政治竞选活动。”只是,不断“妖魔化媒体”、挑动民众情绪、撕裂社会并从中渔利的政客们,早就对这套手段食髓知味。在这种情况下,美式“言论自由”在世人眼中的轰然倒塌,也就在所难免了。(聂舒翼)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点击“海外网评”,读懂中国与世界。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1〕1号)精神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拟通过记者证年检核验的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如下: 监督举报电话: 证券日报社010-83251719 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010-83138953 证券日报社 2021年2月3日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王鹏)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等组织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首场巡讲活动16日在京启动。由37位巡讲人组成的3路巡讲团面向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北京市新闻单位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和故事,分享他们深入一线的深刻感悟。 据介绍,12月18日至24日,巡讲团还将分赴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重庆、陕西、甘肃等地,为当地新闻单位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作报告。他们也将走进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居民社区等,与当地观众开展交流互动,注重深入基层,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受访者供图施行30年的著作权法,迎来最大幅度修订,将于2021年6月1日施行。这次修订历时十年讨论,触及著作权法领域诸多“疑难杂症”,例如作品定义不明晰、维权举证难、侵权成本低等。修改后的著作权法能否“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根治这些“病症”?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认为,从作品定义的科学设定、视听作品概念的引入、实行惩罚性赔偿等新设计来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将更有利于优化作品创作、传播、管理、保护的环境。张洪波称,后续《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还将随之修改完善,希望著作权法的一些新规定能够细化,让各类侵权行为得到有效规制。新京报记者 倪伟变化1“作品”定义被修改更趋合理新京报:修法后修改了“作品”定义,提出“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的说法,对以后新兴类型作品的认定有什么意义?张洪波:现行著作权法采用列举式,规定了八类具体的作品类型,同时设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则进一步规定了作品的定义。但是实践中,要求保护的客体是先界定作品类型,还是先界定是否属于作品,意见不统一。同时,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作品类型,无法划入法定作品类型,只能进入“兜底条款”,这容易造成是否构成作品的争议甚至导致其无法受到法律保护。修改后,将现行著作权法中“电影和类电作品”修改为“视听作品”,既与今年生效的《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相衔接,也充分考虑到了影视行业繁荣发展产生的权属约定新趋势。同时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作品的定义上升入法,将“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修改为“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这样的规定更趋合理,更容易判断和界定,更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可以将近年来实践中新出现的一些作品类型纳入保护。变化2界定“时事新闻”与“单纯事实消息”新京报:定义中将合理使用范畴的“时事新闻”改为“单纯事实消息”,这对“洗稿”“搬运”新闻作品等现象是否会有明显遏制作用?张洪波:现行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保护,同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时事新闻”定义为“单纯的事实消息”。但是实践中,新闻界和产业界对于“时事新闻”与“单纯的事实消息”是否为同一性,长期意见不一致,对“时事新闻”的定义和范围界定标准不统一。这就导致司法系统对于涉及“时事新闻”的版权纠纷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大量应当受版权保护的时事新闻作品经常因此被肆意侵权盗版。这次修法将现行法中的“时事新闻”替换成“单纯事实消息”,这是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长期呼吁的结果。这样的限缩明确了“时事新闻”中不受版权保护的仅仅是“单纯的事实消息”,而不是所有“时事新闻”。另外,修订后的第十八条增加了“职务作品”的种类,即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创作的作品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界定新闻成果的权属,有利于新闻成果的传播与保护,有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媒体融合。变化3引入惩罚性赔偿和最低赔偿额制度新京报:修法后提高法定赔偿额,引入惩罚性赔偿和最低赔偿额制度。在实践中,这将如何遏制侵权的发生?张洪波:令广大权利人高兴的是,这次修法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原则,即对于故意侵权、侵权情节严重的情况,法院可以判决给予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的权利使用费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数赔偿。同时还将法定赔偿数额的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设定了法定赔偿额的下限500元。这样的设计,对可能产生的侵权盗版将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有效遏制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可以预见,这样的修改将有助于化解版权纠纷引发的大量社会矛盾,分解有限的司法机关的压力,同时与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步调一致,形成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侵权盗版的统一打击态势。新京报:总的来说,新著作权法实施对于文字版权创作者利益保护,将带来什么明显改变?如何促进版权创作的繁荣?张洪波:从作品定义的科学设定、视听作品概念的引入、实行惩罚性赔偿、提高法定赔偿额上限、增加权利人技术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著作权行政执法的权限和加强行政执法力度等新设计来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将更有利于形成作品的创作、传播、管理、保护的环境优化。权利人可以选择合适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主动维权的积极性将会更强。网络作品只要符合新著作权法的作品类型,就会得到应有的保护。这次修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回应了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很多挑战,明晰了版权作品创作、传播、使用、管理、保护的法律边界和法律责任,这将有利于版权产业的发展。变化4增加集体管理组织的调解职能新京报:文字著作权集体管理将发生什么变化,修法是否破解了文著协以往工作中的某些障碍?张洪波:新修改的著作权法第八条是著作权集体管理专门条款,明确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即非营利性法人,增加了集体管理组织的调解职能,明确集体管理组织与使用者就使用费率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机制,以及集体管理组织的公示义务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与监管。应该说,这是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回应了长期以来社会对集体管理组织的诸多关切。在以往的实践中,文著协和广大权利人遇到的典型问题就是举证难、维权难、司法审判赔偿低等,现在著作权法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提高了法定赔偿额上限。第五十四条还规定了举证妨碍制度,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了必要举证责任,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等;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等的,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著作权主管部门在查处涉嫌侵权案件时,不但有权询问当事人、调查、现场检查、查阅、复制合同、发票、账簿等有关资料,还有权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查封或扣押。权利人在诉前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时,还可以申请法院责令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等措施。这些规定,有利于集体管理组织依法加强对会员合法权益的维护,文著协等集体管理组织服务会员的底气更足了。新京报:著作权法的这些新规定,如何能在实践中解决真问题?张洪波:当然,著作权法修改仅仅是落实党中央加强版权保护部署的第一步,下一步,国务院将对《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进行及时修改完善,希望著作权法的一些规定能够进一步细化,广大权利人所关心的报刊转载等法定许可付酬的保障机制、网络非法转载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规制。文著协将加大对新著作权法的宣传解读,让更多的权利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广大权利人在创作、传播、使用他人版权作品时,也要遵守法律规定,避免侵权法律风险。
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企业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助企纾困政策方面的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调查结果显示,11月份反映资金紧张的制造业小型企业占比为42.3%,比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低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12月25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评选出“2020年度A股十大市值新闻”,这是该中心连续第14年盘点当年市值和影响市值的重大新闻。其中,2020年度A股十大市值新闻前三名分别为“A股总市值77.69万亿,创历年新高”、“英科医疗市值暴涨15.74倍,摘得A股市值涨幅桂冠”,以及“*ST环球市值仅剩不足一成,市值跌幅居A股之首”。 排名十大市值新闻之首的是A股市值创历年新高。截至2020年12月25日,A股4130家上市公司市值规模77.69万亿元,创历年新高,较2019末上涨31.28%。其中,3744家存量公司增加市值13.03万亿元,增幅为22.01%,386家新上市公司带来增量市值5.47万亿元。A股平均市值规模由上年末的158.06亿元,提升至188.11亿元,增幅为19.01%。 位列次席的新闻是英科医疗摘得年内A股市值涨幅桂冠。受疫情影响,全球防护产品出现短缺,作为国内塑胶手套的龙头企业,英科医疗订单源源不断,全年利润有望突破70亿元,公司股价也因此呈现爆发式上涨。截至12月25日,英科医疗市值550.78亿元,较上年末的32.90亿元增长15.74倍,成为2020年A股市值涨幅冠军。 *ST环球市值跌幅居A股首位成为年度市值新闻第三位。2020年4月26日,商赢环球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1亿元至-2.84亿元,而此前公司曾发布公告称,预计2019年将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变脸致使公司股价遭遇6个连续跌停。后因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业绩亏损,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价持续大跌。截至12月25日,公司市值仅剩5.31亿元,较上年末的63.45亿元缩水91.63%,居A股年内市值跌幅之首。 排在2020年度A股十大市值新闻四至十位的分别为:“创业板注册制实施”、“蚂蚁集团IPO搁浅”、“仁东控股14跌停260亿市值蒸发”、“中国银行市值因‘原油宝’事件大幅缩水”、“宁德时代成为创业板现首家7000亿市值公司”、“贵州茅台成A股唯一超2万亿市值公司”以及“年内17家A股公司被强退创新高”。
蔡衍明(图:中评社)海外网12月12日电 因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未准中天新闻台换照,自12月12日零时起,中天新闻有线电视“关台”。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11日晚上10点赴中天大楼,和所有员工一起见证中天新闻的“落幕”,哽咽说道“为两岸好何错之有?”据中评社报道,蔡衍明说,“民进党当局害怕被监督,才关闭中天;只有两岸好,台湾人民的日子会更好,为两岸好,不对吗?”当晚,距离中天新闻被“关台”的倒数2小时,蔡衍明和所有中天主播齐坐在一起面露感触。蔡衍明一度红了眼眶,吐露“心中有很多感概,但这是一个重生,大家加油”。蔡衍明认为,爱台湾就是要让台湾人民过着好日子,媒体就是要监督台当局,让人民过好日子。“两岸好,台湾人民的日子会更好。”蔡衍明进一步指出,中天新闻就是一个平台,做两岸交流的事情,希望民间交流更能互信、互解、互谅。中天新闻“关台”。(中时新闻网)台媒早前报道称,原先在有线电视52频道的中天新闻自12日凌晨0时起消失,将移至YouTube的直播频道。外界痛批此为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作,企图消灭蔡当局“不爱听”的媒体声音。(海外网 李萌)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