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引进“积极股东”为上策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副局长谢小兵就国有上市公司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当前虽然很多国有企业上市了,但是有的股权结构还不够优化,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仍有向社会资本释放的空间。有的企业公司治理中缺乏积极股东,可以通过释放一部分股权比例,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改善其公司治理。 这段话有两个方面的核心含义:一是国有股东的持股比例还太高,还可以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给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释放空间;二是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还不合理,股权结构中的“积极股东”还太少,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企业活力增强。 应当说,这两方面的判断还是非常客观的,也是符合当前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更是国有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效益会更好、作用也更大,对国民经济稳定的“压舱古”作用会更明显。 要知道,按照谢小兵透露的信息,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国资委系统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000户,达到1024户,占到市场总数的1/4多。国资委系统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约20多万亿,占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超过了30%。其中,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317家,如果再加上境外的100多家,总数达到400多家,总资产量占所有央企的68%左右,收入占65%左右,利润占85%以上。可见,国企上市公司总体是“优等生”、“高才生”,是经济稳定的“基本盘”。对这个“基本盘”,必须越做越好、越做越有前途、越做越能发挥作用。 很显然,完善股权结构,引进“积极股东”,搅活国企这团有点“死”的水,从而有效激发国有上市公司的活力,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也是完全必须的。特别是央企,如果维持现状,就很难扮演“长子”的角色,很难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基本盘”的作用。有的央企,还会因为体制机制僵化、投入产出效率过低、对社会资源消耗过大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国民经济的拖累,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障碍。 事实也是,近年来,有关国有上市公司债务爆雷等方面的消息也不少,一些企业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往往涉及金额巨大,社会反响很大,一般企业又无法对其实施并购重组等。如果破产,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大,甚至有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处理的难度相当大。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就在于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股东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很差。 也正因为如此,在新一轮国企改革、尤其是三年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实施中,必须把引进“积极股东”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资本市场内外以增量的方式解决。因为,资本市场的优质企业、积极股东很多,就看如何合作与协作,如何把资本市场的优质股东吸引到国有上市公司之中。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股权转让方式,把资本市场之外的优秀投资者,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逐步吸引到国有上市公司之中,使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与规范,有效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如何引进“积极股东”方面,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要把企业自身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当中。有些国企,尽管有上市公司,但是,企业的优质资产并没有全部注入到上市公司,而是相当一部分保留在集团内部。这其中,很有可能是企业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想在推行混合所有制、实施员工持股时一并注入,从而让员工持股获得更大收益。既然如此,不妨顺水推舟,与混改结合起来,把优质资产全部注入到上市公司。 其二要引进对业务发展和技术提升有帮助的外部股东。对相当一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已经陷入发展瓶颈,迫切需要引进对业务提升有帮助、技术提升有作用的战略投资者。所以,在释放股东、引进外部股东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引进,而不能盲目引进,必须对企业有帮助、有作用。 再者是引进资本实力强的股东。对技术能力很强、有优质产品、但资金实力一般的国有上市公司,可以在引进“积极股东”时,重点引进资本实力雄厚的股东,以缓解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矛盾,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谭浩俊
继中科院稀土研究院、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阿里巴巴(江西)有限公司、虚拟现实产业11个应用示范项目、华为(江西)物联网云计算创新中心等在江西投运之后,日前,江西省政府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科大讯飞江西区域总部、讯飞幻境VR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南昌中心,都将陆续落地江西。双方将共同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培育与服务、重点行业和领域示范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如何破解江西高端创新资源匮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江西省委、省政府以合作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的方式补上创新平台短板,向名企名校、大院大所借动能,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江西省提出,力争到2025年,重点瞄准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引进共建150家左右高端研发机构,使江西逐步发展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实力雄厚的高端创新基地集聚区。
电信行业的国企混改持续推进。日前,中国电信翼支付宣布第二次引进战略投资者(简称“引进战投”),拟新增不超过10家投资人,新增注册资本不超过3.45亿元。 翼支付第二轮引进战投,被视为中国电信集团推进混改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信专家项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电信迈出了混改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第二次引进战投推进混改 这并非翼支付首次“引进战投”。早在2019年1月份,翼支付就进行了首轮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信息显示,翼支付当时引入的4家战略投资者均出自金融行业,分别是前海母基金、中信建投、东兴证券以及中广核资本。首轮引入战投后,中国电信集团对翼支付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78.74%。 第二次引进战投后,中国电信集团对翼支付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至51%。公开信息显示,增资完成后,原股东出资比例不低于64.7741%,其中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不低于51%;参与此次增资的投资人以及核心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出资比例合计不超过35.2259%,其中核心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出资比例不超过3%。 在此次引进战投中,翼支付为战略投资人明确了退出机制,标明“引入的战略投资人所持股权锁定期不少于三年”,支持增资人未来通过股改和IPO上市等资本运作的形式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翼支付营运资金、科技研发投入及专业子公司的资本运作,进一步实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助力中国电信的金融科技生态建设全面升级。 “疫情期间,无接触支付为移动支付带来了新的市场。”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为翼支付带来了新的机会。能否在当前抓住机会,突破支付宝、微信以及银联支付构成的竞争格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对翼支付而言至关重要。 在付亮看来,如果翼支付能够借此机会成功挤入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赛道,并如愿实现IPO,无论是对翼支付而言,还是对中国电信集团而言,都将面临业务能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子公司独立运营是混改趋势 自2017年中国联通作为混改先锋启动混改以来,通过引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战略投资者,积极推动了电信业务的创新经营。于是,关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如何进行混改的讨论就不绝于耳。 在项立刚看来,翼支付第二轮引进战投,意味着中国电信的局部混改又向前迈了一步。 项立刚认为,翼支付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公司在管理机制上将进一步独立于中国电信集团。 付亮也认为,相对于过去的集团化运作,各大运营商旗下子公司逐渐独立经营将是大势所趋。付亮对记者介绍称,“翼支付原来被认为是中国电信的支付工具,未来将以独立的形式运作,通信运营商旗下的其他子公司也一定会走‘独立运营’这条路。” “中国电信未来肯定会分拆其他子公司单独上市。”通信行业资深观察专家王征南对记者表示。在王征南看来,翼支付引进战投,此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混改,更像是电信企业对金融板块部分业务进行的一次创新运作。从目前来看,翼支付已经是一个较为合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了,更适合市场化发展模式。 谈及混改思路,付亮介绍称,中国电信一方面本身不缺资金,能够独立解决集团运营发展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局部混改引入战略伙伴,能够激活子公司的活力,提升子公司的市场地位,还能提升中国电信集团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对于中国电信集团而言,局部混改是一个很好的操作模式。 “出于公司体量的考虑,中国移动未来也会倾向于局部混改。”王征南认为,“中国移动旗下子公司独立IPO的案例也会出现,极有可能会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打响移动子公司上市的第一枪。”在王征南看来,视频彩铃会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将为咪咕公司的市场前景带来较大想象空间。 “几大电信运营商未来一定会采取更积极的资本运作。”付亮认为,除了引入战略投资者外,电信运营商混改的路径本来就有很多选择。“引入资本,能提升公司竞争力、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局部混改,能让子公司获得新的发展机会;运营商还能通过对外投资,成为有上市潜力公司的战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