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捕是渔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粼粼湖面上,盈盈碧水间,一尾尾打捞上来的鲜活优质鳙鱼活蹦乱跳,溅起阵阵水花,在寒风中,鱼肥人欢,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渔民周云华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我们洪门鳙鱼这段时间销售行情不错,价格又高,市场很抢手。”周云华是洪门库区的贫困户,跟鱼打了半辈子交道,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因为没有品牌,养鱼效益很低,家庭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周云华以入股形式加入江西洪门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帮扶下,他调整养殖结构,主打绿色有机“洪门鳙鱼”,增加了产量,提升了产值,收入也年年看涨,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推进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助推器”。近年来,南城县注重挖掘比较优势,扬优特色产品,把地标产品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地标”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地标产品在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全县形成壮大了麻姑茶、麻姑仙枣、洪门鸡蛋、洪门鳙鱼、南城五黑鸡、南城淮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标农产品,地标产品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县认定扶贫特色产品45个,其中地标产品8个,累计销售收入511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地标产品标准示范区46个,其中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园22个。此外,该县积极探索,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通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贫困户”“地理标志+合作社+贫困户”以及“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在有效保护地标产品产地特性、技术传承、质量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地标产品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百姓脱贫致富。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江西省消费扶贫月暨第四届江西省扶贫产品展销会中,南城麻姑米粉、南城淮山系列产品等绿色地标农产品成为抢手货。 用好用活地标产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了“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兴农富民连锁效应。麻姑仙枣是该县首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该县在建昌镇万年村、株良镇杨梅村等地建立种植示范区,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推行代种、代管、代收、保底分红的“三代一分”模式,带动近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彭国正)
冬捕是渔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粼粼湖面上,盈盈碧水间,一尾尾打捞上来的鲜活优质鳙鱼活蹦乱跳,溅起阵阵水花,在寒风中,鱼肥人欢,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渔民周云华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我们洪门鳙鱼这段时间销售行情不错,价格又高,市场很抢手。”周云华是洪门库区的贫困户,跟鱼打了半辈子交道,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因为没有品牌,养鱼效益很低,家庭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周云华以入股形式加入江西洪门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帮扶下,他调整养殖结构,主打绿色有机“洪门鳙鱼”,增加了产量,提升了产值,收入也年年看涨,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推进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助推器”。近年来,南城县注重挖掘比较优势,扬优特色产品,把地标产品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地标”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地标产品在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全县形成壮大了麻姑茶、麻姑仙枣、洪门鸡蛋、洪门鳙鱼、南城五黑鸡、南城淮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标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地标产品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县认定扶贫特色产品45个,其中地标产品8个,累计销售收入511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地标产品标准示范区46个,其中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园22个。此外,该县积极探索,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通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贫困户”“地理标志+合作社+贫困户”以及“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在有效保护地标产品产地特性、技术传承、质量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地标产品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百姓脱贫致富。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江西省消费扶贫月暨第四届江西省扶贫产品展销会中,南城麻姑米粉、南城淮山系列产品等绿色地标农产品成为抢手货。 用好用活地标产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了“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兴农富民连锁效应。麻姑仙枣是该县首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该县在建昌镇万年村、株良镇杨梅村等地建立种植示范区,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推行代种、代管、代收、保底分红的“三代一分”模式,带动近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彭国正)
在脱贫攻坚战上,金融与地方企业如何发挥助推作用?连日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贵州、广西两省多次了解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情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在深山里的深度贫困地区,还是易地搬迁后的安置片区,扶贫再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等金融资金的支持与地方企业的主动作为缺一不可,前者是脱贫致富的基石,后者则是将基石构筑成高楼的建筑师。 乌蒙山里 资金“贷”动产业扶贫 “巍然城北耸乌峰,秀插云霄翠霭浓。”清代诗人熊焯勋曾这样描绘过乌蒙山脉的风光。而在乌蒙群山之中,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可谓是“拨云见日”之地。作为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城,威宁县四周山峰云雾缭绕,中部谷地阳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到1812小时,有着“阳光威宁”的美誉。 在享有独特美景的同时,威宁县在经济发展上却长期受制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该县基础薄弱,缺乏增长极,是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据威宁县政府数据,截至2019年,全县总人口达到156.6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3万户34.1万人。 “威宁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威宁县雪山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管绍刚告诉记者,威宁县日照充足以及昼夜温差大的地理气候特点十分适合马铃薯种植,乌蒙高原大片的草地也方便牛羊养殖,种植出的部分马铃薯还能作为牲畜饲料,但做好这一切都需要在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 为打赢威宁县的脱贫攻坚战,人民银行威宁支行将“产业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扶贫小额信贷助推”为着力点。2016年以来至2020年10月末,人民银行威宁县支行累计向两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再贷款51.27亿元。 管绍刚表示,合作社借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威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深扶贷”和威宁富民村镇银行的扶贫再贷款,目前已流转3000余亩草地,养殖了100余头牛和1300多只绵羊,流转1000余亩耕地种植马铃薯,带动了51户贫困户167人脱贫致富。 他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承包的草场里,养牛、羊常年务工人数14人,每人每月的薪水平均3200元。而养牛、羊临时务工每人次每天的薪水平均有100元,每年的临时务工人数能达到51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10人次。 在马铃薯种植方面,合作社2020年种植马铃薯1500亩,每年用工1.65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用工8530人次,用工平均每人每天挣100元。合作社在请人务工的同时,也会为务工人员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在日后还能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 家住雪山镇雪山村团杆组的管仕贵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10月,自己已经累计申请扶贫小额信贷20万元,用途主要是养牛。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牛,价值在30万左右,实现了脱贫致富。 威宁农信社网点工作人员指出,威宁农信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就是来自于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贷款,通过财政扶贫资金的贴息,“基本上是给贫困户零利率放贷”。 多方努力下,威宁县最终在11月23日作为贵州最后的9个贫困县之一宣布实现脱贫。已实现脱贫的管仕贵告诉记者,接下来,自己要通过信贷买更多牛羊,“多赚钱”。 易地搬迁 银企助力就业扶贫 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难以发展产业的山区村镇,唯有集中搬迁才能解决问题。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是三江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也是广西第三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5个小区共4606户20162人。 易地搬迁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人口集聚后方便企业建厂招工,许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就有了保障。从同乐乡归东村搬迁来三江南站易安点的龙凤香就对此深有体会,搬迁之前在老家两夫妻主要靠摘茶叶勉强维持生活,而目前在三江国彩商贸有限公司务工的她每月收入能维持在3000至4000元间,其在周边做临时工的丈夫的每月收入也超过了3000元。 “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画画工作,学到了国画技巧,还挣了钱。”龙凤香对记者表示,现在搬来易安点既可以照顾小孩又在家门口有就业,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改善。 为加快帮助搬迁群众开启新生活,三江县实施建设了万亩茶园扶贫产业园,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2.65亿元支持油茶品改,支持实现万亩茶园就业1.76万人。同时,当地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贫困户开展创业和生产脱贫,目前已对搬迁户发放贷款2180万元,支持了350户搬迁户,其中包括307户借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445万元。三江县农信社使用扶贫再贷款在该社区发放贷款280万元,支持了56户搬迁贫困户开展米粉店、小餐馆、销售防盗门窗等经营活动。 盘活优势 扶贫产业做大做强 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曾是当地“闻名”的贫困村,在当地曾流传着“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说法。全村包括3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共有661户2497人。截至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584人,目前已经全部脱贫。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益积告诉记者,布央村有上百年的种茶历史,虽然该地区有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但以前的布央村交通不畅通,村民不懂经营,没有销路,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难以形成规模,只能自己“小打小闹”。 “在1988年的时候,布央村年人均收入才105元,到2019年已经有1.8万元的水平了。”三江县布央村党支部书记谢勋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在盘活布央村的茶产业上,当地依托于“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和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成功带动了当地全部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目前当地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如果说规模化的种茶产茶是布央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石”,茶旅融合就是进一步助力布央村把产业“脱贫”转变“致富”的新路。通过引入三江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建设的仙人山景区自2018年5月运营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 “我们的茶叶有‘口福’的人才能喝得到。”曾是布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吴明德对记者说,随着这几年布央村发展旅游业,日益增多的游客更喜欢购买茶农们现场加工的茶叶,卖给游客的茶叶价格也较以前外地茶商的收购价更高。自己干脆不再卖茶叶给茶商,而是买来小型加工机器,自产自销。 目前,吴明德全家的家庭年收入约7.4万元,吴明德自己贷款了25万元,主要用于自建房,待房屋建设完成后,吴明德准备把房屋用于发展旅游业。 人民银行三江侗族自治县支行党组书记、行长罗凡向记者介绍,目前,金融机构向布央村累计发放贷款528笔,金额6180万元。到2020年10月未,有存量贷款余额3982万元。其中茶叶加工35户,金额528万元,贫困户累计发放贷款79户,金额384万元。
零陵区的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阶段,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驻村队员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奔走在贫困户所在的乡村,为贫困户送去温暖、送去关爱,这群人中间,有个青年表现最为突出,他为贫困户讲解政策、为被蛇咬伤的村民送医、干农活、捐资助学……事事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仿佛回了自己家一样。 “用真心、带真情、真扶贫”,他进村入户,踏实苦干、以民为先;他视群众为亲人,带着感情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温暖了民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贫困群众一步步踏实地行走在脱贫路上。 他,就是农发行零陵支行驻省级贫困村——灵仙观村的驻村扶贫队员蒋邓。 蒋邓:普通一兵,心忧百姓 1978年出生的蒋邓,是一名基层农发行员工,自信开朗,朝气蓬勃,喜欢助人为乐。他自小崇拜辛弃疾,想着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当了两年兵后到了农发行,本以为是有所作为、干大事的,结果每天处理的最多的,却是贫困村里一些繁琐的小事儿。然而,就是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他必须耐心听完,然后,再轻声细语地解决矛盾。慢慢地,他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当过兵的他,更能够理解基层老百姓的疾苦。他是正义的化身,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处理矛盾,很多贫困户很感激他,但他说:“至少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身上的责任,尽量让群众心中有一块可以栖息的地方,让群众安居乐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甘愿在熟悉的贫困村里默默奉献青春:贫困户信息采集、走访慰问、捐资助学、驻村帮扶…… 王九华:最让我难忘的事——蒋邓帮助被蛇咬伤的我 2017年 5月23日晚上,“王主任,不好了!王九华被蛇咬了!”灵仙观村一个村民在大喊村里王承宪副主任,农发行驻村队员蒋邓刚好在副主任家,闻讯后他们一齐赶到我家。只见我右手肿得和脚一样大了,还神智不清说着胡话。村里人说,被蛇咬伤,只有双牌县的瑶医诊所能治好。见情况危急,驻村队员蒋邓说:“我是双牌县的人,熟悉路,你们去准备东西,我去开车送王老伯去双牌医治。”。他把车开来, 载上我夫妻俩和王主任,在207国道修路、下雨的情况下,一个小时赶到双牌上梧江瑶医诊所。由于抢救及时,我转危为安。 强强:我寄的一封感谢信 2018年10月,农发行零陵支行收到一封来自省级贫困村——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灵仙观村一名叫强强的感谢信! 信中写到:我叫强强,1996年出生,在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灵仙观村, 2008年10月,母亲在家门口车祸身亡,2011年3月,父亲在骑摩托车的回家路上又发生车祸身亡。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祸将我和姐姐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母亲父亲出车祸身亡后,叔叔蒋家六、婶娘周凤娇将我姐弟俩接到他们家吃住读书。2014年我考上长沙理工大学,2016年叔叔女儿又考上中南大学,一家3个人读大学每年学费、伙食费都要6至7万元。说实话,一个农村劳力不吃不喝在农村种田一年到头只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没办法,叔叔这几年到处到亲朋好友家借钱。据悉,叔叔为了我们大学读书共借款已达15万多元。 而今叔叔的儿子马上要上高中,秋季开学在即,叔叔算了一笔账。眼下,急需要解决1.6万元学费的燃眉之急。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贵行驻村帮扶队员蒋邓得知我们家十分贫困后,7月23日,组织素不相识爱心人士唐善国、尹景、张战武、文黎明、周建军冒着36度高温酷暑,自己开车来我们家伸出援助之手,为我们捐款助学共计1.1万元,对此,我代表叔叔全家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蒋邓叔叔组织爱心人士唐善国等为我们贫困学子捐款,我深感敬佩!我决心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一定要以蒋邓叔叔等爱心人士为榜样,捐资助学、报效祖国,为农村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贫困户陈桂秀:蒋邓帮我改造危房 一间泥瓦屋,四面墙壁有些泥土已掉落,墙面坑坑洼洼,地面凹凸不平,屋里没有窗户,从门口射进来的阳光成了屋里唯一的光源,一下雨屋子里漏不停,需要大盆小盆接雨,这就是我的家。帮助我家改善居住环境,成为驻村帮扶队员蒋邓最大的心事。 从关心生活细枝末节,到耐心讲解政府的扶贫方案和政策,蒋邓以过细的上门工作,赢得了我的信赖,最终我同意,进行危房改造,签订了危房改造协议。这也意味着,年底之前,我就可以住进崭新不漏雨的房子了。 村副主任王承宪:蒋邓帮我们村壮大集体经济 为使灵仙观村贫困户解决经济困难,驻村工作队员蒋邓,积极帮助我们村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整合财政、村里和村民入股资金100万元投入建设了30个大棚,培育了4800平方米的西瓜种植基地、20亩的黄秋葵种植基地和200亩的杉树种植基地。西瓜和黄秋葵种植当年见效,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先后帮助数10户贫困户到大棚和基地务工。虽然薪酬不高,但却是一个改变贫困的好机会,同时还能用自己的勤劳双手给家里解决一定的经济困难。还带领村里向区政府争取到150万元土地整治项目,项目正紧锣密鼓地实施。另外,还争取到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已成功选址,项目将尽快实施。 在整个扶贫过程中,蒋邓和贫困户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快过年了,村里的贫困户盘顺生因女儿生病住院到零陵区医保中心新农合报帐一事,因人生地不熟,十分烦恼。蒋邓给支行行长作了汇报,行长了解后,认真做了安排,安排办公室人员与医保中心联系,带盘顺生去医保中心,帮盘顺生在年前办妥了报帐一事。 还有贫困户魏远跃,因为老伴去世、儿子外出打工不回、儿媳离家出走,70多岁独自抚养年幼的孙子。家里一贫如洗,他经常唉声叹气。“小蒋,我一个人在家带孙子 ,想养点土鸡。”“好,那我为您买些鸡苗吧。”这是蒋邓来到贫困户魏远跃家中串门了解情况后的对话。不几天,蒋邓将小鸡苗就送到他家了,魏远跃开心地饲养起了一窝小鸡。魏远跃很感激他,常常要给他带些家里的花生和蔬菜,但他一一回绝了,他说:“我能雪中送炭,但不能要你们的东西,如果要了那就成了雪上加霜了,我来看望你,不是为了这些东西,我们不能要你们的一针一线。”村里贫困户哪些缺劳力、缺技能、缺资金等,蒋邓都一一把贫困户的信息情况全装在心里,隔三差五到他们家里开展帮扶工作。逢年过节,蒋邓还自掏腰包购买米、油、水果、牛奶等物资,走访慰问帮扶的贫困户。蒋邓说:“只要能为你们排忧解难,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事,我也愿意做。” 蒋邓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年轻人做了很好的示范,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人,趁着年轻,趁着精力旺盛,就好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才不白活一回吧!” 有人问他:“做了这么多好事,你也得不到什么,后悔吗?” 他呵呵一笑:“用心做过,无怨无悔!” 来源:永州市零陵区金融办 供稿人:王 霖 审核人:蒋小军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脱贫过程中,地方法人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银行(01963.HK)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组,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并提出了2018年-2020年三年行动指南,建立总行领导班子对口14个国贫区县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工作联系机制,逐步探索出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模式。 支行行长助理挂职贫困村 元通村位于重庆市忠县三汇镇东北部,总面积3.5平方公里,曾是贫困村,地势“两匹梁子三条沟”,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碎片化严重。全村总户数461户,人口1555人,大部分村民以在外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建卡贫困户51户、174人。 贫困地区往往缺乏的是人才。熟悉金融市场、懂得金融规律的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阳义是重庆银行资深一级人力资源经理、忠县支行行长助理。2019年3月,他作为市属单位增派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由重庆银行派往忠县三汇镇元通村任第一书记。 阳义驻村后的第一件事是,深入田间地头,全覆盖走访贫困户、农户。他下定了决心,对全村51户建卡贫困户每月走访一次,并一年遍访全村461户农户。在这过程中,他一边对贫困户提供帮扶指导,一边搜集贫困户和其他农户对当地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脱贫攻坚整体规划和蓝图方案在他心中渐出雏形。 金融干部多动腿,扶贫路就会越走越宽。阳义称,多往贫困户家跑是金融扶贫中关键的一环。首先,在入户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核对贫困户“一卡两牌”信息是否有误,询问其家庭人口是否有流动变化,引导贫困户算好收入帐、政策帐。 其次,金融干部在入户过程中,要当好产业指导员,对每个贫困户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致富增收和发展产业的建议,符合扶贫小额信贷条件的、推动其积极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符合到户到人产业奖补条件的、要推动政策落地,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再次,对于不配合工作的贫困户,金融干部需通过多次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促进工作对象思想转变。 紧接着,一个庞大的课题落在阳义的肩膀上:如何改变元通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产业空心村的局面?结合走访的内容和自身经验,阳义决定带领驻村工作队从项目、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突破。 在项目方面,阳义为元通村谋划了以藕鱼共养和特色果品两条腿走路,长短结合的脱贫规划:通过开展藕鱼共养生态养殖,在短期内建设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然后,通过坚持发展核桃、脆红李等特色果品种植,从中长期带动贫困户增收,实现高质量脱贫。 磨刀不误砍柴工。阳义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组织村干部赴黄金镇东风村、野鹤镇等地调研学习生态鱼养殖、小龙虾养殖技术和农村电商发展情况,赴白石镇巴营村、川早核桃基地考察学习脆红李、核桃种植技术,为产业发展打下技术基础,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另外,阳义通过多次向派出单位重庆银行党委汇报元通村情况,依托派出单位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元通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资金已到位,规划的30亩核桃已完成嫁接高换;30亩脆红李土地已完成栽种;虽有疫情和气候影响,但大家干劲十足,3口藕鱼共养生态鱼塘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20年底建成投产。 在重庆银行以及阳义的支持下,截至2019年底,元通村5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另一则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重庆银行向巫山、黔江、秀山、万州、丰都、巫溪、忠县、城口等8个区县贫困地区派驻扶贫驻村干部13人次。 特色产品助力产业扶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夏季,当游客走进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这个村落,印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荷花在艳阳下亭亭玉立的醉人美景。 太空莲是由该村支两委通过多方考察后引入的优良白莲新品种,也是当地重要的产业扶贫项目。当地特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从事莲藕、水果的种植和销售。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合作社生产出来的太空莲产品畅销全国,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合作社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资金匮乏,没有建立标准化厂房,也没有像样的机械化设备,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并且效率低下,合作社显得力不从心,满足不了下游需求。虽然,当地村支两委和合作社多方奔走,可却因为缺乏抵押物而屡屡碰壁,无法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取生产资金,经营现金流紧张。 2018年,重庆银行与村支两委的沟通中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立即考察种植情况、评估产业发展、了解后期规划,进行“雪中送炭”。最终,重庆银行为合作社量身设计了“新六产助农贷”解决方案,并及时向该产业扶贫项目注入金融“活水”。 在获得重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后,合作社采购了莲子剥离机器,顺利解决了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提升了制莲效率,供应量大幅上升。另外,重庆银行还根据太空莲产业需求,为村里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该行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支困贷”,有力地助推了太空莲配套产业的发展。村民腰包鼓起来了,他们也笑开了怀。 重庆银行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并不止步于“新六产助农贷”,还借助“公司+基地+农户+银行”等多种方式,研发出“路保贷”、“巴南美丽乡村诚信贷”等一批符合乡村发展、脱贫攻坚带动作用明显的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的有机衔接。 “目前,我们正与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对接合作,随着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的出台,‘两权’抵押融资模式试点如火如荼。”重庆银行相关人士称。 乡村旅游扶贫是另外一项能够让农民实现脱贫、走向致富的利民工程。重庆银行还把服务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特色旅游扶贫新样本,推进乡村旅游重点地区建设工作。 例如,云阳县因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中外游客,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需求日趋旺盛。2016年开始,重庆银行针对该县景区周边餐饮、住宿商户融资需求,特别研发了“助旅贷”批量业务,深受当地商户的好评。上述业务也被云阳县委、县府授予2017年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佳示范项目。 消费扶贫显成效 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城口县,沟壑纵横、地势险峻、资源溃乏,道路、水利、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滞后,受自然环境制约,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落后,是重庆市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9年,重庆银行采取“以购代扶”的方式,认购九龙洞矿泉水,每认购1瓶矿泉水将提取0.01元企业专项扶贫基金,用于支持城口脱贫攻坚。同时,重庆银行将矿泉水分发各分支机构,鼓励分支机构宣传推介,助力九龙洞公司打开销售渠道,开辟新的客户群体,形成长效的帮扶机制。 不仅如此,重庆银行准确把握消费扶贫的关键环节,着力疏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积极尝试。从2019年开始,重庆银行多次举办“爱心扶贫”支持农产品出村工程展示展销活动在。目前,农特产品展销会已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 此外,2020年6月18日,重庆银行手机银行“渝乐惠”商城正式上线。为助力扶贫企业商品销售,“渝乐惠”商城设置了“扶贫专区”,引入扶贫企业进行对口销售帮扶,拓宽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重庆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贫困县农特产品展销窗口,并开展专属优惠促销活动,助力农产品“出村入户”。 当前,重庆银行已探索到一条批量化、特色化、差异化、集约化的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路,正描绘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文/李文博
扶贫小额信贷是中国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于2014年联合推出的精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信贷产品,政策要点是“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443.5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067.81万户次,超过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分之一,在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日,中国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六项举措: 一是进一步坚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明确脱贫攻坚期内(2020年12月31日前)签订的扶贫小额信贷合同(含续贷、展期合同),在合同期限内各项政策保持不变。 二是进一步扩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将返贫监测对象中具备产业发展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边缘人口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 三是进一步延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限,对到期日在2020年1月1日后(含续贷、展期)、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在延长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基础上,将还款期限进一步延长至2021年3月底。 四是进一步满足扶贫小额信贷需求,要求认真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坚持以乡镇为单位不断完善扶贫小额信贷主责任银行机制,实行名单制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要应贷尽贷。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基层力量作用,配合银行机构做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贷款使用监测指导等工作。 五是进一步做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工作,坚持扶贫小额信贷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贫困户及边缘人口个人发展生产,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监测分析,持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明确风险补偿启动条件及流程。 六是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组织领导,要求各级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扶贫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内容,加大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和新闻宣传力度。 下一步,中国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