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早上8点,家住徐泾的张烁翻身下床,把饼坯子和鸡蛋放进电热锅,一边洗漱一边等待蛋饼熟透。 10公里外的真北路上,郭盛看着煎饼果子摊前的长队,转身去全家便利店买了包子和鸡蛋。 Cindy挤在地铁里,身体随着列车微微晃动,心里想着距公司还有三站时,在手机里下单一份粥铺外卖。 对于许多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如此对付一顿早餐,再熟悉不过。数据调查公司英敏特(Mintel)2016年发布的《中国食品报告:早餐》显示,中国城市消费者中,大部分在早餐摊(49%)、便利店(29%)购买食用早餐。 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早餐的标准,快远比好来得重要,为了赶时间,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在上海一些早餐店、便利店,早餐自提柜逐渐兴起。上班族通过手机下单,两三分钟就能拿到新鲜热乎的早餐。通过这种“网订柜取”模式,有小店一天收入近万元。 图片来源:央视截图 自今年8月起,上海专门推出“升级版”早餐工程。按照上海市商务委负责人的说法,解决了“有没有”,还要解决“好不好”;要在“好不好”上增强满意度,努力实现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 问题是,对生活在上海的2400万人来说,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早餐?这背后,关乎经济发展、城市治理,也关乎城市温度。 01 2019年3月,上海杨浦区安图路兴盛多年的“早餐一条街”被关停。 这条街上曾聚集着最经典的老上海早餐,锅贴、羌饼、粢饭团、葱油饼、糖角、可可牛奶、大肠肺头汤……红色餐车一字排开,一度被视为“上海最后的市井烟火”。 图片来源:《三十而已》视频截图 谈及关停原因,街道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我们也希望早餐街能成为特色消费名片,但综合市容环境、车辆通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原因,我们意识到早餐街不能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背道而驰。” 最终的办法是“引摊入室”。 据媒体当时报道,有8家业主在附近租了门面继续开店。而考虑到高额的房租,在上海开店做早餐并不容易。一位经营可可牛奶和卤蛋的阿姨曾说,小摊头赚钱少,如果是外地人,不一定够生活费,她自己做也是为了个情怀。 现在在上海中山西路上经营鸡蛋灌饼的葛师傅,对“一个月再怎么样也能挣七、八千元”的外卖骑手颇为羡慕,哪怕他们一天最多工作18个小时。 葛师傅说,他现在每个月房租18000元,每年还会上涨,而一个基本款煎饼只卖6元,现在只是略有盈利的状态。“我们每天早上4点前起床准备,每晚10点收摊还得收拾,你算算时间?” 葛师傅在上海从事餐饮已有十多年。这些年来,他的店面越做越小、地址越做越偏。 一开始,他在淮海路上有一家5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这条路是上海浦西最繁华精致的街道之一;后来搬到徐汇区,位于上海西南板块的城市副中心;而后是热门商圈聚集的长宁区;现在,则在普陀区门宽仅容2人的店面里做鸡蛋灌饼。 “生意不好做。”葛师傅说,昨天隔壁的“馄沌王”刚关门回家了,“这两年好多身边做餐饮小店的人都回老家了,做烧烤的、麻辣烫的、面点的……都走了。” 与此同时,贴吧、知乎上也不乏各种讨论—— “为什么最近上海的餐饮类店铺消失了很多?” “为啥孤独美食家里干净又好吃的小饭店在上海很少?” “为什么上海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比如老上海葱油饼、汤包”…… 有人回答,小餐馆关门可能是因为它们味道不好;也有人认为,餐饮管理环保指标严格了;还有人提到,北上深的房租,开饭店基本上是跟房东打工。 02 当一些个人经营的早餐摊、早餐铺面临生存压力、逐渐消失时,工厂里的成品、半成品早餐,则在加速流向便利店、连锁店等网点。 实际上,“早餐工程”在上海不是个新名词。自2011年被列入商务部“早餐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后,上海已连续七年将“早餐工程”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更罕见被写入上海市委全会文件,作为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此前,上海培育的一批龙头企业已建设24家中央厨房,间接配送6000个早餐网点。解决了“有没有”,如何进一步解决“好不好”? 以上海最新推出的“房车版”流动餐车为例,根据上海最新出台的《关于落实本市早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支持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开展流动餐车运营,打造环境友好、放心安全、便捷高效、形象美观的城市早餐风景线”。 约一个月前,上海百联集团旗下企业在上海创智科技中心布局了一辆“逸小兔”餐车,获得杨浦区001号摊贩临时经营公示。 在园区上班的Cindy 曾消费过一次,尽管餐车电子菜单上提供数十种选择,但对她来说仍不够有吸引力,比如早餐,主要是皮蛋瘦肉粥、吐司面包、热狗、纯牛奶、包子、烧卖、馒头、鸡蛋、咖啡之间的组合,没有太超出以前便利店的范围。 统计显示,由工厂化、标准化的中央厨房生产的“放心早餐”,已占上海市早餐供应量的58%以上。 便利店、包子铺、面包店,成为上海年轻人解决早餐的主流渠道。赶着上班的人进店迅速点餐、买单,然后又汇入人流中。 虽然方便、选择也不少,但在郭盛看来,“如果有更多热乎的或者现做的早餐可以选,当然不想只吃这个(包子)。” 对此,上海此次也提出,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扩大便利店经营范围,但仍主要是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符合条件的品牌企业等。 9月14日,上海思创大厦新开的一家便利店内,就开始供应现煮面条:雪菜肉丝毛豆拌面、XO酱乌冬面,一份售价不到10元,颇受欢迎。 在此之前,由于没有餐饮服务类许可证,便利店只能售卖包装食品、关东煮和包点等。而根据《意见》,食品销售经营者申请从事兼营餐饮服务的,在符合食品制售许可标准后,可以核发相应经营项目。 03 去年出圈的记录片《早餐中国》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早餐是生活美学的开场白。”但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这似乎正越来越变成一种“奢望”。 来自安徽的郭盛说,不强求在上海能吃上老家的那种早餐,比如坐下来来上一碗马糊、油茶面之类的。不过常说的上海早餐“四大金刚”(豆浆、大饼、油条、粢饭),可以坐下来吃的那种店面,好像也随着城市化,逐渐消失了。 此前曾有餐饮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在餐饮多样性上越来越差,“城市的外观越来越像,就连城市内在的文化基因和味道符号也开始趋同”。但是,早餐似乎是个例外,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地域风格。 图片来源:《早餐中国》视频截图 有人说,早餐蕴含着中国广博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基因。“你有多久没吃到故乡的早餐?”这句话,可能会问住很多在异乡漂泊打拼的人。 说到家乡的早餐,在上海工作的桃子“如数家珍”,牛肉面、土豆丝夹馍、胡辣汤、豆腐脑、擀面皮……“你知道一碗肉蛋双飞牛肉面有多爽吗?完全可以满足我一整天的食欲!” 来自西北地市的她,很羡慕家乡生活节奏慢,大家可以坐在店里吃早餐。不过,她并不愿意回家乡发展,“我们只有两种工作,要么本地人在机关单位和国企,要么外来人员务工。” 说着,桃子一边叹气一边走进便利店,打算准备明天的早餐。 “我还有什么能选吗?”她说。(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郑直 肖勇王嘉琦 校对|赵云
9月17日,兰州国资利民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资利民”)与红旗连锁合资经营的首批15家“红旗便利”连锁门店正式亮相兰州市。 国资利民董事长、总经理陈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旗便利’连锁门店的设立,能够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购买生活所需物品。” 作为兰州市民生保障类国有企业的代表企业,国资利民在承接老旧小区“三供一业”改造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老旧楼院及偏远小区存在商业配套不足的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彻底解决这个矛盾,国资利民与红旗连锁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合资方式设立甘肃省红旗便利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红旗”)。据天眼查App显示,甘肃红旗成立于7月23日,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国资利民占股80%,红旗连锁以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权、管理团队和模式、供应链平台输出作价出资3000万元,持股20%。 甘肃红旗方面表示,红旗连锁拥有先进的品牌管理模式和仓储配送物流管理系统平台,国资利民拥有接管服务的448个物业小区,18万户业主的资源渠道。双方将在未来的合作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零售模式,培育发展本地便利店连锁品牌,在兰州市场形成规模化的连锁便利服务体系,改善广大市民消费体验。 陈政向记者表示:“今年年底,预计能够开设50家‘红旗便利’门店,3年内我们计划开设500家门店,并以兰州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城市拓展”。 “如今连锁便利店最重要的是深入小区,合理的地域分布,才能让连锁的销售最大化。所以国资利民的物业小区和资源渠道,最终都将转化为‘红旗便利’的目标市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告诉记者。 北京看懂研究院评论作家陈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资利民拥有物业资源,红旗连锁拥有连锁品牌和运营管理经验,二者这种合作模式在便利店企业跨地域扩张方面比较常见。再考虑到近期商务部明确了未来三年国内便利店达到30万家的发展目标,各地正积极支持连锁模式的便利店加速扩张,未来几年相关便利店企业将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 商务部办公厅于8月11日印发《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指出,要聚焦影响便利店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推进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总量达到30万家。其实早在2019年12月31日,商务部等13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发展工作。上述《通知》的下发也是对《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 在盘和林看来,便利店连锁化是必然趋势,连锁模式的便利店一定比零散、无序、松散的个体便利店更正规、更有序。
“如果说便利店行业此前的发展是‘激进的发展’,那么现在则是进入了‘稳健的发展’阶段。”在8月18日至8月20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2020中国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表示,便利店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存量优化,通过提高商品力、运营力和数字化能力,寻求稳步扩张。 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7月发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83.3%的便利店企业开店数量同比去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企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2019年83.3%的便利店企业销售总额同比去年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行业整体运营状况良好。 此外,受疫情影响,企业对2020年的发展预期明显调低,仅有36.4%的企业认为2020年企业发展仍然可以保持较好及非常好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作为目前加盟比例已超过80%的便利店,中国大陆全家执行长林建宏就全家便利店如何对于加盟伙伴赋能与减负展开演讲。对于加盟伙伴如何赋能、减负是中国全家管理运营的核心。在整个加盟伙伴赋能减负的过程中,中国全家运用加盟体系、训练体系、运营体系三大体系;两大工具为全家E学堂、全家管家,帮助员工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精,从精到简。 具体来看,全家E学堂赋能加盟伙伴精于管理。据悉,国内全家2800多家门店的员工,除了线下授课,每个人都可通过全家E学堂进行在线训练。在线上训练中,采用更符合年轻员工特点的训练方式。“对于基层的员工,E学堂有27张学习训练地图,类似玩游戏通关,要过了一关才会进阶到下一关。同时,结合线下教学,可以让他们线上、线下做些整合。”林建宏表示。 同时,中国全家也非常重视OJT训练(在职训练),林建宏指出,这些培训体系并非是增加门店工作的负担,而是科学利用系统和工具,通过赋能让一线员工简化工作。借由数字化工具——全家管家,使得管理在线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简化加盟伙伴运营管理。
近年来,门店数字化、无人化成了中国各家连锁便利店的必修课。便利店数字化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对顾客来说,不必再排长队,只需手机一扫便可完成自助支付,这节约了大量时间;对于企业来说,依托先进设备建立的存货管理系统和客流分析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精准化的运营。 和中国类似,东南亚地区有着稠密的人口和密集的便利店网络。近年来,东南亚的便利店、互联网企业也都摩拳擦掌,尝试着让传统的线下店铺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么,东南亚的便利店数字化能否像中国一样成功呢? 从中国的经验看,电子支付的普及是建立数字化便利店的大前提。可在东南亚,除新加坡外,整个地区距离“无纸钞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东南亚地区个人金融业务覆盖率很低 ,根据 KPMG 统计显示,2016年,东南亚地区只有27%的居民有银行账户,而拥有银行账户是使用各种金融服务以及线上支付的前提。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东南亚的金融科技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颇有中国当年跳过信用卡时代,直接进军移动支付的势头。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地区的电子支付总金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在东南亚每两美元的交易当中,就有1美元由电子支付完成。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移动支付甚至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以越南为例,2019年,越南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就达到了61%。 随着移动支付不断渗透,东南亚各国已具备实现便利店数字化的前提条件,于是各类玩家纷纷入场,各显神通,希望在这个新战场分得一杯羹。 高大上的无人便利店:资本、技术与文化的游戏 对于数字化便利店的建设,不同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零售企业倾向于“一步到位”,即对标亚马逊在美国落地的 Amazon Go 无人超市,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算法以及无感支付系统,彻底“解放”店员,打造全自助的无人便利店。 但在东南亚复刻 Amazon Go 并非一件易事。首先,落地一家无人便利店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人脸识别系统、无感支付系统都属于新兴技术,单套设备造价很高。这就导致在某些国家,这类转型无法大规模铺开。 2017年,印尼政府曾尝试在学校中推广“无人服务餐厅”,即整个餐厅不再安排打饭阿姨和大叔,一切服务与支付交由电子设备完成。但最终多数无人服务餐厅都没能办下去,配置相关系统对学校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除了资金问题外,系统的技术不够稳定,也是制约这类便利店全面发展的因素之一。以印尼无人餐厅为例,因为技术不成熟,学生逃单的行为屡见不鲜,这给政府造成了大量损失。 除了资金和技术门槛外,文化上的不适配也是这类无人便利店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东南亚,便利店不仅仅是购物场所,也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和联系社区的纽带,带有十分强的社交属性。人们光顾街角熟悉的便利店,和老板摆一摆龙门阵,和邻居聊一聊家长里短,这种体验和情感上的满足是科技感十足但“冷冰冰”的无人便利店所不能替代的。 然而,尽管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但这个领域依然有吃螃蟹的人。2018年,京东在印尼雅加达的富人区开设了中国大陆外首家无人便利店 X-Mart。二月,东南亚电商平台 Blibli 也落地其首家无人便利店。这两家店在面世伊始,都受到了舆论的热烈追捧,但两年过去了,无人便利店似乎并没有新的扩张,仅仅成为了富裕阶层生活的补充。这也许说明在当前的条件下,无人便利店超前的生意模式还不适合东南亚。 小步快走:本地企业的尝试 当京东在大张旗鼓地搞无人便利店之时,东南亚本土的便利店品牌也提出了数字化变革的方案,不过这些方案呈现的结果每每差强人意。比如,印尼本土便利店品牌 Indomart 和 Alfacart 就分别推出了线上购物 APP。但是,这些 APP 在使用时 bug 频出,交互设计也很差,最终消费者反馈并不好。 除了自建 App 之外,一些零售商开始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取长补短,利用各自优势打出一套“组合拳”。印尼的很多便利店就与出行巨头 Gojek 和 Grab 合作,推出外送业务。Grab 和 Gojek 则为这些便利店单独开设外卖板块,用户可以线上点单, 使用电子钱包 Gopay 或 OVO 支付订单。 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还使用了“两步走”的打法,即先利用便利店这个跳板服务本地居民,再考虑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在东南亚国家,便利店往往集中了一个社区的“钱”和“人”两大要素,这让便利店有条件成为将顾客带入信息化时代的“传送门”。 越南最受欢迎的电子钱包之一 Momo 就利用了这个机会,公司同外资便利店品牌 Circle K 和 Ministop 开展合作,Momo 用户可以在便利店办理汇款、支付电费等业务。在印尼,Alfamart 和 Indomaret 则成为了电商平台 Tokopedia 的提货点,用户在 Tokopedia 下单后,可设置在附近的 Alfamart 和 Indomart 便利店取货。 不仅仅是在 C 端做出科技化尝试,一些企业也开始关注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方向--利用计算机视觉、大数据等技术分析顾客的购买意向,从而更好地进行货品管理和店铺运营管理。目前,泰国的 7-11 已开始在这个方向进行尝试。 从2018年起,泰国的 7-11 便利用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技术绘制顾客在店内的动线,分析顾客在特定商品前的停留时间,甚至判断顾客在进店时的心情,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台系统会对下一轮补货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何时从何处采购何种商品等信息。这套系统似乎对东南亚的便利店有明显的帮助,因为归根结底,便利店是一门依靠人流,洞悉人性的生意。 综合来看,东南亚便利店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尚不清晰,不过这也意味着还有巨大的创新与合作的空间。不论是投资无人便利店、建设本地 O2O 平台,还是率先利用大数据优化补货系统,进军东南亚新零售的企业都要充分平衡好科技与顾客需求这两个关键因素。 译|金恺悦@36氪出海 图|图虫 9月至10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携手 36Kr Global 旗下英文媒体品牌 KrASIA 共同打造“新加坡 X 亚洲创新合作论坛2020”线上峰会,届时我们邀请了阿里巴巴、凯德集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Grab、京东数科、众安国际、ST Engineering、SEA Group、启明创投、Gobi Partners、Wavemaker Partners 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企业,为大家呈现一场出海东南亚的行业交流。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码联系36氪出海运营。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近680万家社区便利店,从业人员近2000万人。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国内最大的快消品B2B平台、“互联网+实体+民生”模式典型代表之一,中商惠民集团通过供应链、产品、服务、金融、技术和品牌的升级与赋能,帮助数万家传统便利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为数众多的“夫妻店”看到未来方向,在新零售风口下打造社区商业升级版。由此,中商惠民在践行互联网+民生战略、普惠金融社会责任及助力脱贫奔小康等方面创立了新样板。 双赢答卷:确保防疫与复工两手硬 自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商惠民董事长张一春表示:“作为民生物资提供商和战略物资储备供应商,保障民生供给和物资供应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始终牢记‘惠生活·益民生’的企业使命,以民生工作为己任,站在抗疫情保民生第一线。” 据了解,中商惠民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今年2月3日就全面复工了。在疫情影响下,传统批发市场模式因人流高度聚集,很难满足防控需要和消费需求,而中商惠民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集中配送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张一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布局,中商惠民初步形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场景下的“三重”应急保障能力,一是基于自身完善的科学选品以及强大的快消商品储备能力,二是自建仓配物流保障能力,三是食品品质安全保证和价格维稳能力。凭借这“三重”能力,中商惠民出色完成了民生物资配送工作。自复工以来,公司保证了北京地区上万家非连锁小超市和便利店的生活物资配送。与此同时,中商惠民不仅是民生服务的排头兵,也成为辅助政府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商惠民北京仓配中心在保障社区超市和便利店订单配送的同时,还承接了北京市朝阳区建设区级物资储备的工作任务,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物资协调工作。 复工复产固然重要,但如何保证在安全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复工复产?张一春认为,科学防护是核心,培训和认知是关键,执行落实到位是保证,公司全员树立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生命至上的意识。中商惠民实现了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的有机统一,在每天对数万家便利店进行配送的复杂情况下,做到无一感染病例是不太容易的。 普惠万店:让“小店经济”释放“大作为” 受限于传统的信贷模式,小微企业先天缺少能让金融机构满意的征信条件。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困难重重。 针对这些问题,中商惠民在为小微企业提供稳定物资供应的同时,还联合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普惠金融支持,通过公司贴息为社区便利店提供“零利率”无抵押贷款服务。 据张一春介绍,正常情况下,小微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他们绝大部分没有资产,没有抵押,也没有良好的征信条件。中商惠民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成就客户、成就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民生为先、诚信惠民”的经营理念。在当下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过程中,中商惠民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和数字化优势,打通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数据通道。基于供应链真实场景下的金融创新模式,有效化解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担忧,及时解决小店资金的困难,在企业最难熬的时候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中商惠民已经为上万家社区便利店提供了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大大缓解了他们的经营压力。在这些普惠金融活动中,无一笔坏账,无不良信贷记录,充分体现了中商惠民数字化的能力和优势。 在此前推出多项帮扶举措的基础上,中商惠民还于今年6月初宣布启动“普惠万店”计划,从基础保障、经济扶持、竞争力提升、多元化经营拓展四方面入手,为小店提供创业保障、经营贷款、店铺快速升级、增值服务引入等多项扶持内容,以创新的店铺赋能的发展模式全力支持小店运营。预计该计划将服务上万家社区便利店,为超过50万人的就业提供供应链和服务支持。 科技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跨越 相关专家指出,从团队、技术和商业模式等角度来看,中商惠民集团都具有鲜明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基因。 张一春介绍说:“我是‘小老板’的儿子,上世纪80年代父母亲就在老家开了一家‘夫妻店’,当时也叫杂货铺,那是一家承载着全家希望和梦想的小店,我7岁就开始在小店里帮忙。应该说,这也孕育了我创建中商惠民的情怀。” 多年来,中商惠民通过供应链、产品、服务、金融、技术和品牌的赋能,帮助众多传统便利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数据显示,公司通过帮助小店迭代升级进销存管理系统、开发社区C端营销小程序、建立社区用户数据库等多项举措助力小微企业,已为近60万家社区便利店商户提供赋能服务,为传统小店在品牌指数、运营指数、盈利指数等多个维度形成标准化规模带来了良性效应,同时也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带来极大的便利。 张一春说,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传统经济普遍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基于大数据运用场景下的科技赋能,为国家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了条件支持。相信在更加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痛点后,会有适应企业发展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关专家表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之路,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科技优势,都具备数字化能力,中商惠民在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中扮演了科技赋能和助力的角色。
7月17日,天气晴,气温33度,坐标深圳。 宜动脑,忌冲动。 和每个醒来的早晨一样,小李和大多数的人们一样,经过车水马龙,走过汹涌人潮,保持着有序且快速的步调,开始新的一天。 金钱永不眠,都市老不睡。 在这座大都市里,每个清晨都拥有着全新的定义,将焦虑收起来,把握新的机遇才是首要目标。 在进写字楼之前,小李进了一家便利店,两个肉包外加一杯豆浆,那是属于他的早晨定式。 刷刷手机,咬几口肉包,本以为就这么结束早餐时间,但小李刷手机的手在看到一则消息停了片刻。 《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释出!近三年最低! 硕大的标题使得内心不禁咯噔一下。 小李回头看了看人头攒动的排队以及店员明朗的语调,有些怅然若失,手上的肉包突然就不香了。 在这年头,便利店,想说爱你真不容易。 “2020年便利店行业景气指数为62.87,高于荣枯线50.0,低于去年67.08,为三年中最低。”——《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数据来源:《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便利店“有利可图”? 谈及便利店,多数人或许产生一种“伤仲永”情结。 从默默无闻的努力家,到受资本青睐的云端宠儿,再到风口吹过后的一地鸡毛..也许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更何况,便利店从来都不是一个赚快钱的生意。 在日本便利店巨头的成功高光之下,人们只看到了国内便利店市场那还未饱和、且呈现分散化的蓝海潜质,但没有领会到“过犹不及”这个道理。 (1) 盲目的跑马圈地 消费升级之下,零售行业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变革,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在苦恼一个关键问题,即在增长渐入瓶颈之时,如何获得边际成本低的流量? 于是,人们打上了最常见的零售形态——便利店的主意,毕竟便利店基于其小商圈的自然属性,距离消费者更近,引流成本低,利于帮助企业去完善自线上向线下延伸的商业闭环。 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在2016年新零售元年的开启后,乘着O2O的风口,“无人+便利店”概念一时间受到追捧,从实体零售商再到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加入战局。 2017年4月,刘强东率先提出要在5年内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 同年9月,阿里宣布要在一年内开设1万家“天猫小店”; 同年12月,苏宁发布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拓展2万家苏宁小店; 便利蜂、猩便利、好邻居、Today、X-24h等多家便利店品牌携手资本大鳄开始“画饼”造梦.... “2017年中国品牌便利店行业增速同比达23%,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无人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预测(亿元)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便利店。 无论是传统老牌便利店,还是摩拳擦掌的互联网电商巨头,都开始了以“拼数量”为主的跑马圈地式打法,融资!烧钱!开店!融资!烧钱!开店!以此循环... 而便利店便开始承受了它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被各路资本的野心、欲望浸染的“高规模、高成长、高收益”蓝图终究是黄粱一梦,等来的只是伪需求的泡沫,以及接踵而来的倒闭潮。 风口上的便利店们撑不住了。 (2) 扩张不等于赚钱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却叫不醒头脑发热的“追梦人”。 事实上,便利店的发展之路“道阻且艰”,以罗森、711为首的日本便利店巨头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作为一个重资产属性浓厚的产业,在有限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高性比的商品和服务,以树立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很难,持续发掘用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进而获得可观的叠加收入难上加难。 这也就是习惯于模仿日系经营的我国多数便利店为何还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的主要原因。 毕竟便利店实现盈利主要在于提升单店销售额和毛利率,这就要求它们需要降低单店固定成本(租金和员工成本等)的比重,以及通过规模化连锁经营降低边际成本。 而入局者往往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它们做不到从跑马圈地以抢占规模,再到专业化精细治理这一转变,无法控制成本,更无法解决供应链问题,经营惨败也是可以预见的。 还记得2017年曾高调宣布启动投资百亿元加码便利店的全时吗? 员工工资被拖欠、商品供应不及时且大面积缺货、拖欠供应商账款等问题不断……最后还是灰溜溜的退出这一战场。 其母公司P2P暴雷事件只是导火线,经营不善的痛点始终存在,即缺少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体系和后期运营能力,规模化连锁也只不过是一具空荡荡的躯壳。 图片来源:360搜索 同时,那些行走在扩张路上,携带科技高光的无人便利店更是昙花一现。 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改变生活,但此前无人便利店的科技却只是流于表面。 无人便利店的最大卖点在于如何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但反观此前的形势,其坪效并未比普通便利店高出多少,尤其是当技术应用仅仅聚焦于收银环节之时,事实上,补货、清洁、整理工作等运营水平还是需要人工去操控,且满足个性化的服务依旧需要有温度的人员去提供,而这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无人化。 毕竟在消费者尝鲜之后,无人便利店“无人问津”的教训已经告诉了我们,也许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技术带来的提效,也会留恋与人互动的的场景体验所携带的温情。 疫情是危机还是生机? 而在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扩张、无人便利店试水的惨败之后,便利店的“水逆”并没有结束。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打了本就颓靡的便利店一个措手不及。 受到防控影响,依靠人流量的便利店显然备受冲击,发展预期也变得低调许多。 “2020年便利店企业开业数集中在0-99家,占比达59.6%。而开店300家以上企业占比不足10%,而这一比重在2019年超过20%。”——《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数据来源:《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就连以全家为首的头部便利店品牌也无法自给自足,开始“抱大腿”取暖,毕竟在兴起的网购潮以及疫情的双重夹击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成本高企等问题已大幅压缩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间,而奋起自救是必经之路。 数据来源:《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由于感染扩大,日本各地办公街、观光地的人流量骤减,大大减少了便利店的收入,三大巨头——全家、罗森、7-11已连续3个月减产,其中,今年3月至5月的全家便利店门店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一成左右。”——日本特许经营协会 日前,日本伊藤忠商事从7月9日开始以每股2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50元)的价格对全家便利店的股份进行公开收购,收购过程预计将持续到8月24日。 在此次收购结束后,伊藤忠的持有率将提高到100%,完全拥有全家的掌控权(此前就持有日本全家50.1%)。 而这对全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利好,其可以利用伊藤忠的全球贸易网络去提升进货效率,且可通过新技术去拓展其增值收入,如外卖等。 显然,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加体面的活下去,如何用危机换得生机是门学问,便利店经不起折腾,经不起跑马圈地的打法,但是可以通过疫情去再次正视复杂的竞争格局,正视自身行业属性,不过度夸张,不过度贬低,而是真正去抓住市场的新趋势。 是否引入资本的调查 数据来源:《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在这一后疫情时期,为迎合新一代消费者对于便利与体验的多元化追求,"新零售"的主角不是无人便利店,而是适合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动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加强与用户审美深度绑定,进而保持黏性以实现增收。 “77.3%的企业把发展线上业务列入计划,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 结语 回顾便利店的发展历史,不过90年有余,但在现今,其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商业零售形态,始终散发着人性温度,见证着城市的风云变幻,人生的悲喜百态。 时常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用一碗热腾腾的车仔面,用一杯热咖啡给予了都市人微小却有力的安心感。 这与零售的本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体验不谋而合。而不顾消费者需求,只凭借画饼、光用资本野蛮扩张出来的模式终究不负责任,具备“短命体质”。 毕竟拒绝空想,理性改变,学会自我造血,精细化运营才是便利店实现长远的发展正道。 而那些夹杂着“开便利店,赚快钱”的喧嚣与野望,一碰就破,全都是泡沫罢了。 “啪”的一声,只剩下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