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两轮问询后,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威尔”)无条件过会,终于拿到科创板的“入场券”。 8月12日,证监会消息称,同意科威尔的科创板IPO注册。 科威尔是一家专注测试电源设备制造的企业。测试电源是一种可精确输出不同电压、电流的装置,用于测试不同用电产品在各种电压、电流下的性能,以验证相关用电产品是否达到研发目标、符合品质检验要求。作为工业领域的基础测试设备,所有用电产品及其部件的研发、制造过程都离不开测试电源设备。 据科威尔董事长兼总经理傅仕涛介绍,科威尔以大功率测试电源设备起家,掌握测试电源核心技术,捕获不同客户的需求,不断拓宽下游应用行业和领域。在产品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后,科威尔在小功率测试电源设备的赛道上也已启程。同时,基于测试电源推出多款测试系统,科威尔将每个细分领域的“小珍珠”串成一条“珍珠项链”。 跑好“大”赛道 测试电源设备有两大赛道:大功率测试电源和小功率测试电源。小功率测试电源设备面向消费电子、通信、航天、医疗等领域。国外厂商在小功率测试电源设备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以欧美为代表的小功率厂商一度把控着全球测试电源设备市场。 随着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大功率测试电源需求增长出现契机。 科威尔成立的2011年,恰赶上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傅仕涛表示,面对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大功率市场的需求,小功率厂家不能很快开发出大功率产品,国外大功率厂家产品的性价比和服务不具备优势。从竞争压力的角度出发,公司首先从大功率测试电源设备切入。 科威尔从光伏领域着手,推出模拟电网电源、光伏阵列IV模拟器等多款产品,获得良好反响。但在傅仕涛看来,测试电源设备非大批量使用,“单纯在某一行业,很难把体量做大”。为突破天花板,科威尔逐步探索其他新兴的行业领域。2014年,科威尔开始介入电动汽车的测试,相继推出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电池模拟器等系列产品,2017年就做到了细分领域第一。 在大功率测试电源领域,科威尔的部分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科威尔于2012年推出的120kW、630kW单机大功率IVS系列光伏阵列IV模拟器,改变了以往进口品牌通过小功率并机产品完成大功率光伏逆变器MPPT效率和逆变器中国效率(CGC/GF035:2013)测试需求的行业局面。在电动车行业,公司推出的EVD系列高精度双向直流电源和EVS系列电池模拟器,改变了行业内以Digatron(德国)、Bitrode(美国)等进口品牌为主、供应渠道单一的状况。 开拓“小”赛道 对于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的行业格局,傅仕涛介绍,随着产业的发展,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功率测试电源厂家,和国外的知名厂家相比在品牌、渠道、技术、产品线布局上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小功率测试电源行业一直是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小功率测试电源下游客户有很多大公司,他们更关注产品的品牌、性能指标、行业应用经验、售后服务等。 傅仕涛认为,伴随国内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各应用行业的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目前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小功率电源已有充分的技术基础。 在大功率测试电源领域积累起来的技术底蕴、品牌知名度和企业规模,对科威尔至关重要。傅仕涛表示,在小功率测试电源领域推广过程中,明显感觉客户对于科威尔的接受度高了很多。 科威尔2018年推出的KDC系列高压型小功率测试电源单品,在电压精度、电流精度和动态响应时间等指标上,已经可与部分国际知名品牌相媲美。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收入分别约为95万元、208万元和1132万元,总体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18年、2019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1.19倍、4.44倍。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这得益于KDC系列高精度可编程直流电源销售金额的快速增长。目前科威尔已经与阳光电源、华为、锦浪科技、特变电工等行业头部客户建立合作。 紧密贴合下游产业需求,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不断将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和仿真测控技术与下游应用行业属性特点相结合,科威尔推出多款以测试电源和测试分析软件为主体,辅以测试仪器仪表和功能部件组成的一体化测试解决方案。 傅仕涛表示,系统类产品的技术要求更高、产品结构更为复杂。比如,在基于大功率测试电源开发燃料电池行业的测试系统产品时,产品开发需要具备气体加热加湿和流量控制技术;在基于小功率测试电源开发功率半导体IGBT测试系统产品时,需要具备快速的过电流保护技术和测试治具设计技术。因此,公司在设计开发测试系统产品时,必须掌握多学科技术融合的能力。 目前,科威尔已经基本形成大、小功率测试电源和测试系统的产品线,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三个产品线的公司。“大”“小”兼顾,科威尔得以拓展更多可能性。 如何提升毛利率 关于毛利率的问题,是两轮问询中均被问到的重点“考题”。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7.87%、68.69%和65. 13%。2019年毛利率相比上年,有明显下降。 对此,傅仕涛解释称,2019年在大功率测试电源和测试系统的个别订单中,为了满足客户个性化产品功能需求,公司外购的相关特定功能部件金额较大,而营收基数不大,从而该部分毛利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大功率测试电源和测试系统为公司贡献了超过90%的营业收入,这两个部分毛利的降低导致总体毛利的下降。 为了使公司毛利总体稳步提高,傅仕涛表示:“首先,从研发开始,我们要着力优化产品系统。其次,客户个性化需求会一直存在,为满足这样的需求,除了核心部件外,订单中还会包含需外购的器件。为此我们将加强供应链管理,与相关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再次,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着力降低成本。继续拓展大、小功率产品的行业应用,进一步提升营收水平,稳定毛利。” 根据招股书,此次上市,公司拟募资约2.8亿元,用于高精度小功率测试电源及燃料电池、功率半导体测试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测试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全球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等。 傅仕涛说,科威尔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一是基于现有技术平台做行业应用延伸的研发,未来将从软件方面,针对不同行业做新的研发;二是技术平台的延伸,除了测试电源设备,科威尔未来将可能向其他测试设备领域延伸。
从退伍转业,到下海经商,再到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让迪威尔董事长张利更懂得专业专注的重要性。 “我认为专业化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张利说,“多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更要专注专业,哪怕今后发展得再大,都要走这条路。” 正是这份专业专注,让迪威尔不仅在高技术、重资产的油服行业立足扎根,更成为国际巨头们的核心供应商。问及秘诀,张利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先见性地判断一个行业的好坏其实很难,但只要做到最顶尖,就肯定是最好的。” 静水深流从“根”塑造一家公司 从军8年的张利,在采访中始终挺拔地坐着,军人的基因清晰可见。入行11年的迪威尔,始终深耕油气设备专用零部件领域,工业文明的基因同样凸显。 正是下海经商的一段难忘经历,让张利下决心从创办之初就要为迪威尔注入工业文明的基因。 “在做实体之前,我代理了德国的一个工业产品,去德国培训了很多次,他们的状况让我印象深刻。”张利回忆道,“所以,从创办迪威尔进入行业开始,我们的理念就是要让海外客户不认为这是一家中国传统企业,而是与他们在全球各地的其他供应商一样。” 从地球物理勘探到工程建设,油服产业链复杂而有序。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能源服务专家会议,油服行业共分为五大板块、32项服务科目,从油气服务、设备供应到钻井承包服务,所涉及的装备门类不可胜数。油气设备专用零部件,只是油服市场中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 “整个行业跨度非常大,划分得也很细,分工高度专业。”张利解释说,“理解工业文明,然后从这个角度慢慢地改变企业,虽然过程看起来很慢,但是爆发力很强,所以我们是‘十年磨一剑’。” 凭借着“十年磨一剑”的韧劲,迪威尔在“立锥之地”上深深烙下了“中国制造”的印记。 据介绍,迪威尔目前已经形成以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深海设备专用件、压裂设备专用件及钻采设备专用件为主的四大产品序列,具备为全球大型油服公司提供高抗腐蚀性、高承压性、高环境适应性油气设备专用件的资质和能力。2018年,公司的主要客户占全球深海成套设备和路上井口成套设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1%和71%。 在张利看来,迪威尔选择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除了专业分工的行业特殊性,还有中小企业资源短缺的现实原因。 如今,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让一心憧憬顶尖设备的张利有了足够底气,“之前静设备要求不如动设备高,但随着产品性能要求的提升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多,对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募资可以用于买更高精度的设备,不断满足产品发展的需要。” 追本溯源从“头”打磨一件产品 油气开采,尤其是环境更为恶劣的海底开采,对每一个零部件都提出了严苛要求,因为一旦出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2010年4月,“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爆炸起火并最终沉没,引发了大规模原油污染,造成了重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做好一件产品不难,但想要稳定地做好每一件产品就很难,因为这个行业要求产品质量非常稳定。”张利表示,专业化员工、材料配方和特殊加工是迪威尔高端制造的根基所在。 在内部管理上,张利仿照丰田汽车精益管理的“5S”制度,在迪威尔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一新“5S”制度。将原先的“效率”改为“素养”,在他看来,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需要解决员工的素养问题,产业工人要接受工业文明。 “我们现在的素养还没法做到去追求极高的效率。几十道工序要把员工和设备结合起来,如果员工的素质不够,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张利说,“好的企业绝非是一两年就能把东西做出来的,因为做产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在合适的位置。” 另一方面,张利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材料与制造一体化的重要性。他始终坚信,材料是产品的基因,如果不理解材料而空谈制造,就无法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 据介绍,材料微合金化是迪威尔的一项核心技术,也是近年来金属材料行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通过调整微合金的比例,促使金属材料达到更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与制造过程中如锻造、热加工等工艺相匹配。 然而,想要摸透材料的“秉性”并非易事,张利笑称是个“系统性工程”。 “如果一个人平时很少系统地学习,现在要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肯定不行,要有技术的积淀。所以我们非常看重原材料的研究,除了国内的专家和公司培养的专业人员,我们也跟国外专家交流不同的理解。”张利解释称。 无损检测则是产品质量的最终“守门人”。 “我们无损探伤有非常强的力量,制定和参与了7项国内无损检测的标准,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员。但是,我始终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生产过程中怎么去控制,这是公司综合技术的重要体现。”张利表示。 人(员工)、机(设备)、料(材料)、法(工艺)具备,无损检测把关,让产品“零缺陷”成为可能。作为目前国内极少数能提供深海油气设备关键承压部件的供应商之一,专业化的高端制造已经成为迪威尔最鲜明的标签,公司因此多次获得国际客户最佳质量奖和最佳供应商等荣誉。 精益求精从“内”开辟一片市场 深耕细分领域,集中资源升级专业化高端制造,让迪威尔的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 2017年至2019年,公司井口及采油树专用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37%、66.37%和51.82%,深海设备专用件及压裂设备专用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99%、29.60%和44.98%。 占比逐年上升的高附加值产品,既是公司的发展战略,也符合油气行业向水下及非常规油气开发发展的方向。在开采效率上,浅海是陆地的4至5倍,深海又是浅海的数倍。 “每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能不断地发展,但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顺应规律,才能把握机会。”张利感慨,“我们用七八年时间去研究深海水下产品,基本上符合客户的需求。我们现在和海外客户共同参与全球项目,说明他们认可了我们的产品。” 谈及未来发展时,张利颇有信心。他表示,深海油气开采可能会迎来规模增加、制造转移和自主研发的多重利好,“下一步我们在深海领域会做得更好,这里有很多机会。” 具体来看,在规模上,张利认为,近年来,勘探、开采的数量保持在300多口井一年,而未来几年内这一数字有望达到600。面对市场空间的扩容,几大油服巨头通过全球供应链,正在将制造中心从欧洲转向亚洲的新加坡等地。“客户更愿意培养一些新兴市场,现在四大巨头已经有3家在东南亚建厂,这是一种战略转移。”张利说。 国内市场方面,张利表示,在今年行业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不降反升,与国家的能源战略息息相关。“我们现在业务量有三分之一来自国内。国内页岩气开采的力度大,我们受益率很高;海洋油气方面,近两年南海开了近40口井,我们提供了许多承压零件,实现了进口替代。” 除了既有的国内订单外,迪威尔还在参与国内自主成套设备的研制。“现在国产的首套深水和浅水的承压件就我们一家在参与,正在做,但还没有下水,大概7月份会交付。这个行业需要更多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专注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整体才能做好。”张利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