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晚间,东南网架(002135)发布中标公告,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与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绍兴市镜湖科技城(一期)项目-科创大厦A、B项目EPC总承包”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为4.25亿元。 根据公告信息,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科创大厦-A、B项目,新建文创办公区、文创公共空间及配套商业等,总用地面积1.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6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地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采用钢结构,同时装配率大于等于60%,总投资约6.3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地上建筑将采用钢结构。国盛证券指出,钢结构具备高效、绿色环保、抗震性好、可循环利用等优势,符合绿色建筑发展大趋势。在当前政策持续大力推广、与传统结构建筑成本差不断缩小背景下,钢结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此外,政策明确鼓励钢结构建造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设计、制造、施工综合能力突出的钢结构龙头将集中受益,市占率将加速提升、盈利回款将不断改善。 同时,镜湖科技城(一期)项目-科创大厦A、B项目要求装配化率大于等于60%,而东南网架的装配式钢结构综合体技术体系装配化率完全能够达到60%以上,本项目的中标进一步体现了公司装配式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转型战略的不断落地。此前公司紧跟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随着新增产能的完工投入使用,东南网架钢结构产能将提升40%,能够更快响应客户订单、提供更高质量的钢结构产品,持续扩大公司钢结构业务的优势。 东南网架通过承建杭州2022年亚运会全部主要场馆、萧山科技城创业谷项目、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智慧谷”会议中心及杭州湾智慧谷二期项目的建设助力杭州大湾区的发展,对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再次大幅提升。公司表示,将以本次中标的项目作为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未来将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充分享受长三角区域业务市场不断增长带来的红利。
“中国建筑始终重视以装配式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始终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领军者和践行者。”12月23日,在中国建筑举办的2020年“新型建筑工业化”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中,中国建筑董秘薛克庆代表公司介绍最新经营业绩、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成果。 中国建筑具备从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在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等细分领域均有广泛布局,技术体系、智能制造、快速建造等方面成果丰硕,发展规模逐年增长,业绩稳步提升。公司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1月,累计新签合同额28137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基建业务增幅提速,实现新签合同额5145亿元,同比增长33.3%;建筑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24438亿元,同比增长13.7%。 近年来,中国建筑智能制造转型进程提速。活动当天,中国建筑以中建科工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智慧停车库、深圳市南山区档案馆项目的BIM+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和中国建筑钢结构博物馆为样本,展示了公司钢结构构件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水平,装配式智慧建造技术实力,以及在钢结构领域的行业地位和潜在价值。 据介绍,中国建筑下属子公司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75%的核心工序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钢结构制造效率和质量水平,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形成的“建筑钢结构数字化制造关键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建科工智能制造发展目标非常清晰,将传统制造推向智能制造。”中建科工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宏说。具体而言,对内加快对关键工序和设备的研发攻关,3至5年内完成自动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对外创新发展提升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平台建设,同时,以广东厂为试点在数字领域不断迭代升级,在“十四五”中期实现工厂数字化转型并在兄弟工厂进行复制,实现科工制造板块的全面引领。 中国建筑表示,未来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做好基于智能感知等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探索,基于5G和新基建的新产品应用研究,以及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的智慧工厂研究。 对投资者较为关心的产业前景问题,中国建筑用一组数据作出了回答。2019年全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达到4.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4.64%,但对比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70%的占比来看,我国13.4%的占比仍较低,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薛克庆表示,绿色发展对行业而言是一个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建筑业作为耗能大户,必将面临革命性的变化。钢结构大有可为,和智能化、自动化结合可以发展智能建筑和智能制造。 中国建筑表示,投资者开放日活动既是公司价值创造的集中反映,也是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未来,公司将努力激发企业活力、锻造竞争优势长板,推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实现资本市场“稳增长”,促进市场估值与业绩成长同频共振,加快实现公司“价值创造力强”的目标。
钢结构骨架补贴比例达30%,采取先申后购补贴到卡方式 9月11日,记者从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日前,《辽宁省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对全省范围内(不含大连市)涉农县(市、区)从事农业生产、购置钢结构骨架的个人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设设施大棚给予补贴,旨在大力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化设施大棚,加快设施装备、设施专用品种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配套,全面推动辽宁省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省是全国首批实施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试点的省份,试点期限两年,这是继辽宁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给予设施大棚建设补贴后的又一重大利好消息。补贴的设施大棚产品主要是组装式钢结构骨架和桁架焊接式钢结构骨架,补贴产品由生产企业供给,产品进行了防腐处理,确保产品安全、可靠、适用、耐久,具有先进性、安全性、适用性、宜机性的特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用操心建设和维护。 补贴力度方面,以半落地组装式日光温室为例,每亩室内面积钢结构骨架8至12米跨度的,平均补贴1.2万元;9至12米跨度桁架焊接式钢结构的,补贴1万元。通常情况下,农民自建大棚每亩成本3万元左右,此次补贴比例达到了30%,可大大降低生产主体的建棚成本。同时,对符合标准且建设实际总价低于定额补贴标准总价的产品,也按照建设实际总价的30%比例给予补贴。老旧设施大棚改造同样享受该补贴政策,帮助生产企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节本增效。 据悉,此次设施大棚钢结构骨架购置补贴实行“先申后购、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操作方式。补贴对象可向县级农业农村局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补贴对象可自主选择补贴生产企业和产品进行建设。待设施大棚建成后,补贴对象按规定程序申请补贴,经现场核验后,通过“一卡通”兑付补贴资金。需要提示的是,若违规建设,验收不能通过,无法享受此政策红利。
转型路上的杭萧钢构蹄疾步稳。近日,公司与山东日照市土地发展集团、山东蓬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大象房屋建设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日照市钢结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杭萧钢构与山东蓬建的第三次“握手”,充分印证了公司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竞争力,及技术许可模式的可持续性。早在2016年4月,山东蓬建与杭萧钢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烟台蓬建杭萧,标志着烟台首个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落地。同年11月,双方二次合作,成立临沂蓬建元丰杭萧,推动临沂乃至山东省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面发展。 有成功案例铺垫在先,杭萧钢构与山东蓬建再度合作,同时达成战略合作的还有日照土地发展集团、日照大象建设两家企业。当日见证签约仪式的日照市委书记张惠表示,钢铁是日照的优势特色先进产业,日照具有发展钢结构装配式绿色建筑产业的良好条件,是山东省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的试点城市。日照正在全力开展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通过大力引进“建链、强链、补链”的“吃钢嚼铁”项目,实现“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今年日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目标要求,这与杭萧钢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行动不谋而合。 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表示,此次合作将以杭萧钢构钢结构住宅体系为依托,以设计、制造和施工等产业链核心技术为支撑,共同推进日照市钢结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促进日照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化进程,提高当地建筑和住宅居住品质。 作为钢结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杭萧钢构以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催生了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实施转型升级。2014年,公司开创了以技术、品牌、管理方法等资源实施许可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模式,推动杭萧钢构转型升级。2018年,杭萧钢构推出“互联网+绿色建筑”交易平台——万郡绿建,打造建筑生态链各部品、五金、钢材、建材、辅材等上下游供需方企业的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终体现在业务层面。半年报“成绩单”显示,杭萧钢构钢结构主业与电商平台呈现“两翼齐飞”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增长4.22%;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31.95%,超过2019年全年净利润。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约为46亿元。万郡绿建线上销售订单也迅猛增长,实现新签线上销售订单金额约8.16亿元,同比增长182%。 自主创新的内生引擎之外,持续的政策东风也是一股强劲的推动力。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杭萧钢构表示,未来将顺应国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创新,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8月11日,杭萧钢构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增长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131.95%,超过2019年全年净利润。 杭萧钢构董秘周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发展进程中充分受益钢结构建筑相关政策的推动;同时,公司重点培育的万郡绿建服务平台也在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的高速增长。 钢结构建筑市场空间持续释放 自1985年创立至今,杭萧钢构不断推进我国钢结构装配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作为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在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受益匪浅”。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杭萧钢构新签合同总额约为46亿元,其中空间钢结构新签合同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3.87%,多高层钢结构新签合同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54%。新签8个亿元以上项目,包括荥阳市京城高中新建项目(一标段,约3.87亿元)、中国国际丝路中心项目(约2.2亿元)、四川沙湾(约2.32亿元)等。 周滨对记者表示,“在国家大的政策推动、鼓励下,结合公司目前合同的签订情况来看,公司的业绩大概率将向好发展。” 同时,周滨认为,“钢结构行业代表着先进制造业,既能化解钢铁产能,又能促进节能环保,减少建筑垃圾。随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比重的不断增加,钢结构行业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副秘书长、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汉聪也认为,“钢结构住宅市场迎来政策机遇期,国家出台宏观政策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同时配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经济补贴方案,钢结构行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万郡绿建有望提供业绩新驱动 为实现“绿色建筑集成服务于全人类”的愿景目标,杭萧钢构创建了万郡绿建,开拓了“互联网+绿色建筑”服务平台的新业务模式,并自今年始将万郡绿建作为公司重点培育对象。 万郡绿建采用在线销售服务及会员收费的经营模式,帮助建筑生态链供需方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截至2020年6月30日,万郡绿建已经拥有正式员工943人,线上线下展示中心新签合同220个,新签合同金额约847万元。 今年上半年,万郡绿建线上销售订单迅猛增长,实现新签线上销售订单金额约8.16亿元,同比增长181.99%。周滨称,“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完善平台的服务能力,加快万郡绿建战略合作会员的招商入驻进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万郡绿建平台的交易额。” 白沙泉并购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章俨对记者表示,“从利润率角度来看,杭萧钢构今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为17.29%,而去年同期仅为7.87%,由此可见,该公司在原有传统钢结构业务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通过万郡绿建为载体,从制造施工到资源输出到集成服务的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杭萧钢构研发费用达1.12亿元,同比增加12.28%。杭萧钢构方面表示,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公司将朝着建筑产业一体化、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继续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