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场震荡调整。Wind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的市盈率(PE)中位数已经达到66倍,16只股票PE超过100倍。机构人士对于核心资产估值过高、公募抱团股或出现松动的讨论愈演愈烈。机构人士普遍认为,部分核心资产被高估,若无业绩支撑,或出现“杀估值”风险。 公募抱团股回调 上周,公募基金前50大重仓股中,多只股票出现大幅调整。机构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年底以来,基金发行出现阶段性高潮,爆款基金携大量资金入市,多只龙头股涨速过快。然而,这批增量资金缺乏稳定性,叠加货币环境出现边际收紧信号,导致了市场波动幅度加大。 整体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市场整体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部分表现不及预期的个股难以维持高估值。 “A股整体估值现在处在‘中偏高’的位置。”相聚资本表示,当前资金体量并不支持市场出现非常大或者持续性上涨。“从2020年12月以来,很多行业龙头公司股价涨幅惊人,但现在流动性环境不太支持市场全面普涨。一些估值非常高的公司,如果没有业绩高增长来匹配,肯定会出现挤泡沫过程。” 机构看法不一 对于抱团股短期走向,机构看法不一。 部分机构认为,多数抱团股短期内难以瓦解。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抱团是公募基金研究框架相似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公募基金的分析方法、投资目标相似。抱团能否成功,核心在于标的公司的行业景气度和利润增长是否符合预期,至于估值层面的问题其实是次要的。“在资金不断涌入的过程中,这些抱团股短期表现仍然会很不错。”该基金经理说。 某百亿级私募投资经理表示,抱团的本质是背后投资者结构的变化:“2014年、2015年的时候,当时A股市场的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投资者类型丰富,偏好的股票类型也不一致,因此各类股票都有表现机会。但近两年,A股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公募基金爆款产品频出,这些资金的偏好不再是分散的,而是偏爱大白马等‘核心资产’,这是由投资者属性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 他判断,未来随着机构化的比例越来越高,上述趋势仍会继续,所谓的“抱团”也难以瓦解。 磐耀资产认为,极致行情大概率会孕育出新分歧和新方向,未来投资思路将更多源于自下而上。极致的抱团行情,带来大多数个股下跌,而随着抱团情绪的逐步消退,市场恐慌会导致进一步的错杀。 对于那些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未来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公司,调整反而是“上车”的机会。 有机构认为,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对估值的消化能力比较强。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市场风格有可能向中小市值公司转移。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中小企业不断成长。如果盈利模式可持续,机构对中小股的关注度就会提高,最终会提高相关配置比重。
(图:路透社)海外网12月29日电 当地时间29日,路透社援引德国《世界报》消息称,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11月就已经在德国出现。该报援引下萨克森州卫生部门的消息称,汉诺威医学院在对11月感染病例进行回溯检查时发现了“B117”病毒变体。这意味着,德国11月就出现变种新冠病毒。此次研究发现也意味着,德国出现变种新冠病毒的时间或将有所提前。根据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卫生部当地时间24日发布的消息,该州曾证实发现德国首例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确诊者为一名12月20日从英国经法兰克福机场返回巴符州的女性。(海外网 李萌)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12月15日早晨,黑龙江省黑河市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黑河市逊克县大平台雾凇景区出现了雾凇美景。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多地气温呈断崖式下降,出现寒潮天气过程。碧蓝的天空下,雾凇雪凇摇曳生姿,河水在白雪的映衬下宛若“仙池”。云与雾的衬托下,这里尽显“北国冬韵”,似人间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冬日美景。文/刘锡菊 图/王殿杰
近日,受连日低温天气影响,黄河山西河津禹门口段的河面上出现流凌现象。流凌顺着河面缓缓流动,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受连日低温天气影响,黄河山西河津禹门口段的河面上出现流凌现象。流凌顺着河面缓缓流动,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流凌顺着河面缓缓流动,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两天,“英国新冠病毒变异新毒株已失控,实施最严封城命令”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在网上,大量伦敦居民扎堆“逃离伦敦”的视频热传。 ▲赶在“封城”前,伦敦民众连夜“出逃”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为何会出现新冠病毒变异?变异的新冠病毒,传播率增强了吗?会否引发更严重的疾病?这次的变异病毒在我国是否有病例发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连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为您解析。 ▲英国近期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有多危险?点击视频,听曾光解读 为何出现新冠病毒变异? 曾光: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变异。无论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都非常容易变异。实际上从发现新冠肺炎病毒开始,它的变异就从来没停止过,只不过这一次的变异,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传染性。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变异的新冠病毒,传播力增强了吗? 曾光:12月19日,英国政府确认出现新冠病毒变异。刚刚宣布的变异病毒,传播速率非常快,比以前快得多,这无疑给民众心理又造成一定的恐慌。 ▲英国政府宣布将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的防疫级别升至四级。图源:每日邮报 在这种情况下,变异的新冠病毒肯定会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来英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等级已经下调了,但从20日起,伦敦及周边地区,已从三级防控级别提升至最高级别四级。 ▲12 月 19 日,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 Andrew Rambaut对这一新突变株序列进行分析,1623 个基因组序列中,其519 个在大伦敦区,555 个在肯特,545 个在英国其他地区(包括苏格兰和威尔士),还有 4 个在其他国家。图源:virological.org 变异病毒会否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曾光:实际上我们对这个变异病毒的了解还是很初步的。疾病的传播能力增强了,但它的致病性到底怎么样?如果传播力强,病死率也高,那将是非常严重的事件。 如果只是传播能力增强,病死率没有增高,甚至还有所下降,那这又是一个新问题,变异病毒的严重性也没那么强了。 疫苗是否有效? 曾光:从科学理论上来看,目前变异病毒不至于影响疫苗,疫苗还应该有效。但实战情况如何,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变异病毒是否容易在冬季出现? 曾光:英国的这一次变异是在冬季出现的,但是不是说病毒就容易在冬季出现变异,我们的经验还不足,这只是一个案例,但也值得警惕。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其他病毒流行时间 这次的变异病毒在我国是否有病例发生? 曾光:我认为我们国家没有发现这样的病例,在我国曾发生过一些变异,但都是小变异。 如何做到有效防范? 曾光:中国的疫情防控有两大优势,第一是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优势。在这方面,中国在世界大国中是做得最好的。第二是中国的疫苗水平也位于世界第一梯队,目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进展良好。 基于上述两点,我觉得我们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优势明显。 ▲12月20日,在英国伦敦,行人走过牛津街上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的标牌。新华社 图 策划:刘娟 监制:李晓云 采访:唐心怡 编辑:周佳苗 特约嘉宾: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 曾光 视频制作:仇炳宸 制图:赵薇 统筹:郭建伟 付敬 新华网思客知识中心出品
近两年来,抱团行情成了A股市场的一根主线,同时也成了A股市场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机构的抱团之下,一些白马股、行业龙头股纷纷成为各行各业的“茅台”,股价窜窜地往上涨,让参与抱团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收益甚丰。 不过,进入2021年,抱团股行情能否持续下去成了市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抱团股的走势也出现了分歧。如1月11日,多达60只抱团股股价下跌,占抱团股总数62%,其中13股跌幅超5%,吉比特(行情603444,诊股)、天赐材料(行情002709,诊股)等4股跌停,金龙鱼(行情300999,诊股)下跌11.3%,最大跌幅超过14%,抱团股的杀跌现象非常严重。97只抱团股市值缩水合计3743亿元,18股缩水超100亿市值,金龙鱼市值缩水888.6亿元居首,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等股缩水市值靠前。如何看待抱团股行情的走势?A股市场的抱团行情结束了吗? 抱团是为了取暖。之所以会有本轮抱团行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下半年的股市大跌。而当时的大跌行情一直持续到了2016年2月初。此后,市场资金就逐步开始在白马蓝筹股身上抱团取暖。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正是从当时的200元股价开始起步的,并一路上涨到现在。虽然2018年这种对白马蓝筹股抱团的走势有所松动,但经过2018年的调整之后,进入2019年,这种抱团的方式愈演愈烈,不仅抱团白马蓝筹,而且一些行业的龙头也都被抱团,甚至整个消费股板块都被抱团了。于是,除了贵州茅台之外,各种行业的“茅台”也相继面世。“药茅”、“酱茅”、“榨菜茅台”、“猪茅”等都在市场里风光一时。 这种抱团的方式确实让机构投资者达到了取暖的目的。尽管在抱团取暖的炒作模式下,很多中小投资者都是赚了指数不赚钱,但一些机构投资者却还是取得了丰厚的收益,每年都有投资基金的收益翻番。 尤其是面对机构投资者在抱团取暖模式下所取得的赚钱效应,这也促进了投资基金的发行。一方面是个人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另一方面是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一些投资者很自然就选择将资金交由投资基金来打理。这也形成了近两年来基金发行火爆的局面,“秒光”、“日光基”、“爆款基金”层出不穷,就连前几年滞销的股票基金,近两年发行也非常火爆。 而新基金的发行又助推了抱团行情的发展。新基金发行之后,又加入到抱团取暖的行情之中,进一步推高股价,强化了抱团行情的赚钱效应。而这种赚钱效应又进一步刺激着新基金的发行。抱团取暖与新基金发行形成一种互动效应。 可以说,近两年的抱团取暖行情让抱团的机构投资者收获多多。不过,进入2021年,这种抱团行情却遭遇到了估值瓶颈问题。因为这些抱团股不仅股价被抱到了天上,而且对应的估值也都抱到了高位。像贵州茅台的市盈率接近60倍,很多抱团股的市盈率甚至超过百倍。这些抱团股的股价已严重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抱团变成了一种博傻行为。虽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抱团股业绩的增长会降低股票的市盈率,但抱团股业绩的增长显然跑不过抱团股价格的上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抱团股松动了,一些抱团的机构出现了分歧。 实际上,出现这种分歧也是正常的。毕竟世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面对抱团股所出现的估值瓶颈,那些收益丰厚的机构,要减仓,要出局,这是很正常的,他们不能让到手的鸭子飞掉了。于是抱团股出现了一定的回调走势。其实,从回调的角度来看,目前抱团股的回调是远远不够的,抱团股应该出现更大幅度的回调才是正常的。没有出现更大幅度的回调,表明抱团股的松动还不大。 而且抱团股的行情显然不会轻易结束。毕竟抱团股抱着的都是股市里的一些优质资产。如果这些股票真的能够出现大跌甚至暴跌的话,那无疑是场外资金进场的良机。但作为场内资金来说,会不会给场外资金提供这样的良机呢?所以,抱团股后市的走势,有可能是维护在高位盘整。处于一种上下两难的境地。向上面临着估值的压力,向下面临着资金的接盘。然后,在盘整中出现分化的走势。
12月9日,中国统计局公布了1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的CPI环比下降了0.6%,同比下降了0.5%;而PPI则环比上涨了0.5%,同比下降了1.5%。数据发布后就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高呼“通缩来了”。同样的说法,在2019年也曾出现过。但那时与现在正好相反。当时,CPI高涨,PPI则处于低迷状态,甚至当时有言论表示,拿掉猪就是“通缩”,并鼓励央行采取降息等手段来刺激经济。那么,如今我国真的进入到了一个通缩的状态吗? 经济“通缩”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理解通胀和通缩的概念。顾名思义,通货膨胀中的通货就是“流通中的货币”,膨胀就是增多。所谓“通货膨胀”(通胀),通俗地说,就是货币相对于商品而言变多了。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商品价格上涨。严格来说,通货膨胀需要有物价的上涨做一个全面性的支持,不能因为某种商品的价格涨了就认为是通胀或通胀型经济。而通缩的概念则正好相反,指的是货币相对于商品变少了,从而导致商品价格出现下降。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日常的生活感受,都不能支持以上的判断。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虽然CPI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但是,货币的供应量却并没有出现下降的状态。中国人民银行截止到今年11月的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总量的增速连续9个月都超过10%,远高于GDP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长。2020年11月末的社融,同比增长了13.6%,相较于10月的4.3%有超过3倍的增长。而广义货币M2总量,11月也是同比增长10.7%,这项数据同样超出预期。这也说明在刺激经济发展上,我国的货币释放并没有像有些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所说的那样,出现了流动性的问题。同时,11月份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43万亿元,同比多增了456亿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企业借贷的信心足,我国的经济即使相较于2019年来说,也是正在逐步地增长。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从现实生活来看,葱姜蒜的价格也在人们不注意的情况下出现了集体性的上涨。网络上的“葱忙涨价”、“姜你军”、“蒜你狠”等,也都一个个地不甘示弱:以11月27日为节点,大葱的价格已经涨到了近4年新高,大葱价格为4.8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300%,且创下了4年半以来的新高;生姜的价格更是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新高,价格为13.5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125%;大蒜价格为6元/千克,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比之今年年中低点,上涨逾1倍。种种迹象显然与通缩型经济背道而驰。 CPI的负增长 以上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CPI的增长由正转负。要了解CPI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了解CPI的构成。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能够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CPI之所以同比出现下降,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来源于猪肉价格的下跌。在我国现行的CPI统计中,食品的权重比占据了CPI整个权重比的33%,其中,猪肉的占比又是较高的。所以,也被戏称为“猪指数”。而在食品中,当猪肉的价格因为供大于求,导致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后,CPI就被变相地呈现负增长。但是,CPI的负增长却并没有完整地反映出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通胀水平的现状与趋势。 11月28日,周小川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资产价格不被纳入通胀考虑已经不行了。所谓资产价格指的主要是房价。虽然房价一路上行,但是,却没有被列入通胀的衡量体系当中,以至CPI没有反映我国经济全貌。在我国CPI的构成中,主要包含了食品、衣着、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和医疗等指标。而在居住中,主要包含的是房租和水电,并没有将房价纳入物价篮子之中。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经济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还需参考流动性。 泛滥的流动性 今年年初以来,受到疫情的影响,美联储开启了无限的印钱模式,欧洲、日本亦步亦趋。我国也开始“放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出现通缩更是不可能。虽然在数据上很多的消费品价格并没有出现上涨,但是,在资产市场上,却呈现出了另一番光景。今年年初,在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的时候,各国的股市、期货、地产甚至奢饰品,却都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走势。除此之外,很多的大宗商品,如:铁矿石、动力煤等大宗商品,更是出现了疯狂炒作的情况。尤其是,受到流动性泛滥的影响,处于上游的大宗商品和股市都展现了大幅的走强。可以预料的是,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以及普及,这样大规模的流动性,会由上游的资本市场,逐步地向下游的居民消费品进行传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我国一、二线城市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一、二线城市呈现出了房租下跌,但房价上涨的背离现象,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的零增长,而货币却释放得过快——不同于欧、美的大放水。我国自从逐步将疫情控制下来之后,LPR已经连续多个月没有下降或者上升。这也是为了能够遏制住过量的流动性。 未来 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即将踏入2021年的大门。我对2020年的结论性意见是,既未出现“通胀”,也未出现“通缩”,而是生产出了一个怪胎:资本和实体背离。而这个怪胎的罪魁祸首,便是流动性泛滥。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我国,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也存在,甚至更加严重。 在即将迈入的2021年里,由于美联储这个大水龙头依然没有关停的意思,美国依然呈现出资本市场走牛,实体经济难以恢复——资本与实体背离的状态。受美联储的影响,其它发达经济体的央行,也已经被金融市场高度绑架,在拯救经济的过程中无形地推高了资产的泡沫,从而,出现了实体通缩、资本通胀的两级分化严重的问题。货币在通胀的趋势下飞速的流向资本市场,而当资产价格出现泡沫风险的时候,央行又一次次地进行救市,进一步导致资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预期,最后的结果就是更多的资金涌向了投资周期短、流动性好的资产,并进一步地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2020年,同样的情况,也在我国上演过。在年初疫情来袭后,深圳的房价就开始出现了飙升。虽然刚开始就被摁住了,但是,近期又已开始。现如今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也早已不再是刚需,反而成了投资品。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资产价格势必只会继续上涨,这也导致了更多的富人会继续选择将资金投资到资本市场中去买房和炒作股票。而对于中产阶层以及底层老百姓来说,想要购买刚需住房,只能选择贷款借债,以致其真实债务的不断增加;为了还房贷又得削减开支,从而,导致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2020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新增债务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总和。目前,我国处于一个中年人被房贷绑架,青年人被消费贷绑架的状态。原来喜爱储蓄的中国人,现在很大一部分都背负着债务。这意味着,未来如果还是按照之前传统的CPI数据来做单纯的分析,那就会得出荒唐且不切实际的结论来。比如,如果依然按照把猪去掉就都是通缩的思维来看,那就意味着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有放松空间。可是,一旦货币政策出现进一步的宽松后,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的反弹就会更大。 2021年,我国会不会延续这一趋势?该如何破除以上怪胎,还需作出深入的思考。但前提是,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把准这个脉搏。不能只在“通胀”“通缩”之间寻找出路或平衡点。可能的答案包括,调整CPI篮子中的商品结构,以便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通过综合而非单一的措施促使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以创新的方式提升中产阶层和工薪阶层的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