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记者从东宏股份方面获悉,公司当日正式与天津水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签订《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宏管业有限公司混改合作协议》,开启双方强强联手的改革新道路。此前,公司方面已于12月24日发布公告,拟以公开摘牌方式参与天津水务集团的混改工作。 在当天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天津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运表示,东宏股份综合实力雄厚,此次双方深度合作,可以实现经营管理上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借鉴,激发企业活力,实现企业运营管理再上新台阶。东宏股份董事长倪立营也表示,天津水务集团是一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资质雄厚、实力强大,产业链条优势明显。此次双方开展深度合作,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发展活力。 据了解,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将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是在“工程+产品”“工程+投资”方面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从而携手拓展更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将天津水务集团的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和东宏股份企业文化优势、管理优势实现优势互补、经验共享,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提高企业发展活力;三是携手打造利益共同体。 具体来看,东宏股份拟以摘牌的方式参与天津水务集团混改,根据东宏股份12月24日披露的相关公告,天津水务集团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拟转让其全资子公司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集团”)5%股权,天津市华水自来水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水公司”)40%股权,东宏股份拟以公开摘牌方式参与管道集团、华水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并分别获取其5%股权、40%股权,拟收购价格分别为9537万元和5839万元。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且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对当期损益不存在重大影响。 公司方面表示,天津水务集团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全资公司,定位为打造城市水务统一运营平台和责任主体,下属管道集团为承揽市政公用设施、管道安装等工程施工的企业,主要承担市政给排水、自来水、热力、煤气表具安装、直埋式预制保温管生产和物资销售等。华水公司是一家从事市政公用工程、市政管道、给排水工程等多项工程施工为主的综合型企业,具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承包壹级等工程施工资质。 2020年初,为顺应管道市场的发展,东宏股份提出了向“工程管道制造商”+“管道工程服务商”+“管道工程总承包商”三位一体转变,制定了“一主两翼”(是指以水务市场为主,以工矿市场和热力、燃气市场为辅)的营销发展布局。公司方面表示,这次参与管道集团和华水公司混改合作,一方面依托管道工程和华水公司的工程承包优势,为公司后续“三位一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公司发展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国企混改,学习国企一些先进理念,也是东宏股份发展史上一次崭新的里程碑,可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整体实力,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公司方面还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水务集团的合作关系,加快水务市场业务布局。未来,东宏股份也将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完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带领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继上港集团之后,万科A于12月27日晚间宣布参与投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下称“国企混改基金”),且投资金额高达30亿元。 这个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诚通”)牵头成立的国企混改基金,目前注册资本为707亿元,系推动国企改革的又一个重磅基金。据工商资料显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已于2020年12月24日正式注册成立,目前20位股东已全部确定,除已经公告的上港集团、万科A外,还有多家央企、国企单位参与。 万科A最新公告显示,12月24日,公司下属子公司海南中万启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海南中万启盛”)签署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股东协议》,公司与中国诚通等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国企混改基金。 据披露,国企混改基金的认缴出资总额为707亿元,投资方式为主要通过股权投资和创设、参股子基金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活动,投资领域为重点投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反向混改项目。万科A下属子公司海南中万启盛认缴出资金额为30亿元,占国企混改基金的比例为4.24%。 中国诚通在国企混改基金的认缴出资金额为240亿元,占国企混改基金的比例为33.95%。国企混改基金将聘请中国诚通的子公司担任基金的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日常运营和投资决策。 万科A表示,公司下属子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投资国企混改基金,是基于公司既定的发展战略,以及管理公司团队拥有的丰富投资经验而做出的投资决策,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参与混改,助力业务发展。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在国企混改基金707亿元注册资本中,除了中国诚通之外,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旗下三峡投资、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建材联合投资、中国国新等三家央企各出资60亿元,分别持股8.49%;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南方电网旗下南方电网资本等两家央企各出资50亿元,分别持股7.07%;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管委会旗下机构出资30亿元,持股4.24%;中广核集团旗下中广核资本、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各出资20亿元,分别持股2.83%;此外,还有上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华侨城集团、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申能集团、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单位参股。 其中,参与国企混改基金投资的上市公司有:万科A投资30亿元,占比4.24%;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占比1.41%;上港集团投资7.5亿元,占比1.06%。 据公开资料显示,国企混改基金将重点投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反向混改项目,预计总规模高达2000亿元,力争在今年内落地运营。 中国诚通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碧新日前发表了署名文章《努力实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高质量发展》。朱碧新在文中表示,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时期。中国诚通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充分发挥好基金投资引领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特别是用好“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和“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重点支持中央企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大战略性项目,助力国有企业加大混改力度,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混改的渠道,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若双方控股股东部分持股协议转让顺利完成,营口港与攀钢钒钛或将实现深度“绑定”。 营口港12月27日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营口港务集团与攀钢集团于12月26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营口港务集团拟协议转让持有的公司4.66亿股(占总股本的7.2%),受让方攀钢集团以持有的攀钢钒钛5.15亿股(占总股本的6%)协议转让给营口港务集团的方式支付对价。攀钢钒钛当晚对此也进行了相关公告。 公告显示,攀钢钒钛5.15亿股转让价格为2.35元/股,以此计算该部分股份的折合转让对价约为12.11亿元;营口港标的股份的转让价格为2.60元/股,按12.11亿元的转让价格计算,营口港务集团应向攀钢集团转让其所持的4.66亿股营口港股份。转让完成后,营口港和攀钢钒钛实控人不会发生变化,分别为招商局集团和鞍钢集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大连港拟换股吸收合并营口港的相关事宜正在进行中,双方约定,如在前述换股吸收合并实施股权登记日前双方未能完成营口港标的股份交割,则在营口港务集团所持的营口港标的股份已经转换为大连港A股股份后,由营口港务集团按照换股吸收合并方案的规定将应转让的营口港标的股份换算成相应数量的大连港A股股份予以转让。 资料显示,营口港务集团现有营口、鲅鱼圈等五个港区,整体区位优势突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线在中国境内的最近出海口,是承接中欧物流运输重要的中转港,也是沈阳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枢纽港。营口港货物吞吐量排名全国沿海港口前十位,资产规模在辽宁省属国有企业中排名第一,现拥有包括集装箱、汽车、煤炭等9类货种专用码头,其中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分别为30万吨级。 对于本次交叉持股,营口港务集团表示,此举为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优化营口港和攀钢钒钛的治理结构,深化招商局集团和鞍钢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攀钢集团表示,此举将充分利用营口港务集团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源,实现与营口港务集团的优势互补。 营口港、攀钢钒钛均表示,本次股份转让对公司的人员、资产、财务、业务、机构等方面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对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不会产生影响。由于股份转让事项尚需取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交易能否最终完成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太钢集团是国内不锈钢领域的第二大生产商。通过此次兼并重组,中国宝武的布局已覆盖了华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五大区域。 ■中国宝武正在实施从钢铁向材料领域的转型。8月27日,中国宝武对中国建材旗下的瑞泰科技进行资产重组,而瑞泰科技是以耐火材料为主业的龙头企业。 ■从整合进程看,中国宝武在专业化横向联合重组的基础上,加快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步伐,已成为央企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的范例。 ■目前,中国宝武已实现“亿吨宝武”战略目标,并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集团。 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进程加快。12月24日晚,太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太钢不锈公告,中国宝武正式托管太钢集团。这是继今年8月宣布拟将山西国资运营公司所持太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后,公司经营权正式出现变更。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目前宝武系在A股的版图已扩容至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宝钢股份、宝钢包装、宝信软件、韶钢松山、八一钢铁、太钢不锈、马钢股份、重庆钢铁、西藏矿业、瑞泰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宝武与太钢集团的无偿划转事宜已相继通过韩国、中国、日本和土耳其的反垄断审查。 中国宝武托管太钢集团 12月24日晚间,太钢不锈披露,为确保无偿划转的顺利进行,保证被划转企业在产权交割前安全稳定、生产经营有序高效,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中国宝武与太钢集团三方于近日签署《无偿划转过渡期管理安排协议》。协议的核心内容是过渡期协议签署日至无偿划转股权变更工商登记办理完成期间,太钢集团由中国宝武托管。 早在今年8月21日,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与中国宝武签署无偿划转协议,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所持有的太钢集团51%股权。实施联合重组后,中国宝武将加快实现“亿吨宝武”战略和“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目标,太钢集团将在山西省和中国宝武的共同支持下,巩固全球不锈钢领军企业地位。今年9月,上述划转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 资料显示,太钢集团具备年产1200万吨钢(其中45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其中,双相钢、耐热钢、铁路行业用钢、车轴钢等2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3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 最新公告显示,根据本次过渡期协议安排,过渡期内,太钢集团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管理层维持目前现状,各方密切配合维持太钢集团业务经营稳定及董事会、管理层稳定。无偿划转所需全部相关审批一经取得,各方通力协作尽快完成太钢集团股权变更工商登记等交割相关事宜。 过渡期协议签署时,山西国资运营公司持有太钢集团100%股权,太钢集团持有太钢不锈股份36.06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3.31%。无偿划转完成后,中国宝武将持有太钢集团51%股权,成为太钢不锈间接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将成为太钢不锈实控人。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分析认为,太钢集团是国内不锈钢领域的第二大生产商,被纳入宝武体系后,将有机会引入中国宝武的管理机制、人才和技术等优势资源。此外,通过此次兼并重组,中国宝武的布局已覆盖了华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五大区域。 宝武系坐拥10家A股公司 近几年,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中国宝武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 2019年6月,中国宝武对安徽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马钢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3个月后,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重组实施协议签约,“宝马联盟”正式落地。 2019年12月,中国宝武再次扩大版图,对外公布将成为重庆钢铁的实控人。重庆钢铁具备年产钢840万吨的生产能力。今年9月,重庆钢铁正式公告,中国宝武及其一致行动人间接控制公司23.51%的股份,成为公司实控人。 2020年8月,中国宝武继续对太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至此,中国宝武在吸纳了宝钢、武钢、马钢、八钢、韶钢、重钢、鄂钢、太钢等企业后,已组建成一支国字头的“钢铁航母编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宝武正在实施从钢铁向材料领域的转型。 今年6月29日,中国宝武通过参与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下称“西藏矿业总公司”)改制重组,间接入主西藏矿业。根据安排,中国宝武以现金5.6亿元出资持有西藏矿业总公司47%的股权,日喀则城投以6006万元出资持有西藏矿业总公司5%的股权。中国宝武和日喀则城投通过西藏矿业总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西藏矿业22.27%股份,西藏矿业实控人变为国务院国资委。 资料显示,西藏矿业主要从事铬铁矿、锂矿、铜矿、硼矿的开采、加工及销售和贸易业务,拥有西藏罗布萨铬矿的采矿权,产量位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同时,拥有独家开采权的西藏扎布耶盐湖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已探明的锂储量为184万吨。 8月27日,中国宝武对中国建材旗下的瑞泰科技进行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中国宝武将成为瑞泰科技的实控人。瑞泰科技是A股首家以耐火材料为主业的龙头企业。瑞泰科技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作为中国宝武新材料产业的重点企业,积极开拓钢铁板块市场,并继续依托中国建材平台,进一步开拓玻璃、水泥等基础建材市场。 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由中国宝武对中钢集团进行托管。 中钢集团为国资委监管的央企,目前业务涵盖矿业资源、工程装备、科技新材、贸易物流和资产管理五大板块,拥有全球最大的铬资源储备,可作为不锈钢生产的重要原料。下属企业65家,其中包括中钢国际和中钢天源两家上市公司。根据公告,具体托管方案尚在协商制订中。 从版图上来看,截至目前,中国宝武旗下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扩容至10家,分别为宝钢股份、宝钢包装、宝信软件、韶钢松山、八一钢铁、太钢不锈、马钢股份、重庆钢铁、西藏矿业、瑞泰科技。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宝武若成功实现对中钢集团重组,旗下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达到12家。 从整合进程看,中国宝武在专业化横向联合重组的基础上,加快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步伐,已成为央企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的范例。目前中国宝武已实现“亿吨宝武”战略目标,规模已经超越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全球第一大钢铁集团。
力高集团方面介绍称,NOWA2.0产品基于对业主需求及未来趋势的研判,再次明确了“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并提出“一个防疫标准”“两个管家”“三维健康人居”“四个健康生活场景”四大关键词。其中,NOWA2.0进一步升级“三维健康人居”,即健康的环境、健康的设施和健康的服务,为业主构筑三重健康防线,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护。 力高集团执行董事、总裁黄若青表示:“我们举办健康建筑论坛,就是希望在行业搭建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希望为行业贡献力高的经验,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卫江表示:“力高集团在健康建筑方面有自己的理念和体系,还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在健康建筑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房地产业要全面提升产品品质,携手共同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健康的优质产品。”(赵学毅 林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