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正加紧推进,首批注册制下发行的新股即将上市。此次创业板改革既涉及增量市场,也涉及存量市场,是分步骤实施注册制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创业板改革落地实施,创业板市场将进一步释放活力、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存量市场改革也将形成示范效应,为下一步在全市场推广注册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创业板改革是对新证券法要求的全面贯彻落实,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优化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改革的用意,在于引导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企业融资发展。”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 此次改革进一步将创业板的总体定位完善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服务创新创业”。从服务范围看,创业板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度融合。 刘锋认为,创业板的定位是服务自主创新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成长性较高、不确定性较大。激活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充分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创业板才能更好支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此次创业板改革还统筹推进试点注册制与基础制度建设。改革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并以此为主线,统筹改革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其中,再融资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注册制,同时进一步精简优化发行条件,建立市场化发行机制;丰富融资工具,引入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的新产品,并制定不同的发行机制;再融资小额快速发行适用简易程序,交易所在两个工作日内受理,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极大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 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改革还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规则明确,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等主体和相关责任人员违反规定的,将被采取一定时间内不予受理证券发行文件、限制从业资格、认定为不适当人员、市场禁入等措施。 创业板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同时要求并购标的要符合创业板定位,或者与上市公司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意在立足上市公司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强强联合或者上下游紧密衔接,同时通过调整发行股份的定价标准,在并购重组价格形成中,给予上市公司更多弹性,让并购双方得到更充分的博弈,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原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牟国洪认为,此次创业板改革将全面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改革一方面将缓解优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助力一级市场投资者有序退出。此外,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将便利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增强创业板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获得感,扩大财富效应。
下周,深圳将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挡加速的当下,创业板率先吹响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助力“创新驱动”、优化区域生态的“冲锋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内容,创业板改革经过3个多月的高效推进,试点注册制的首批创业板IPO企业,已经走到了敲钟上市的门口。 8月12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万胜智能等5家企业创业板IPO注册,至此,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注册生效的企业已达23家。这23家企业中,有13家已完成发行,另有5家正在发行。此外,还有13家企业已提交注册,另有7家企业已经通过上市委会议,即将提交注册。 截至8月12日,深交所已受理首发申请企业364家,受理再融资申请企业149家,受理重大资产重组申请企业8家。其中51家企业已提请证监会注册,首发占36家,再融资15家。 8月12日晚间,首批2家企业再融资申请注册生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正式向“存量”市场铺开。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创业板IPO申报企业的重要来源地,以数量计,来自广东的企业在创业板IPO申报企业中,位列前三位,其中深圳企业在广东IPO申报企业中更是占比超过一半。 目前,深圳已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 2019年,深圳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9183.55亿元,增至2019年的10155.51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双区”资本市场生态,培育发展创新和股权文化,源源不断地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与《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均被赋予重要使命的创业板,于今年4月27日启动改革。 本次改革中,创业板坚守服务创新创业的板块定位,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依靠创新、创造、创意发展的大趋势,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度融合。 作为一项强基工程,创业板改革多管齐下,优化政策供给,聚焦现实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更适应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特点的制度实践,支持公司用好用活资本市场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配置和供给,创业板本次改革全面完善IPO和再融资审核注册、条件门槛、发行定价等机制,以匹配创新创业企业对于融资灵活性、便利性的更高要求;创业板改革还通过适当调整股权激励授予对象、授予价格、实施流程等规定,推动人才与资本的紧密结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焕然一新的创业板将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成为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力量。”有专家表示。 据统计,创业板有142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51家公司的创始人海外归来,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学科带头人。“这些人的成功对其他专家人才创新创业形成示范效应,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 当前,深圳正主动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以“开明、透明、廉明、严明”为帆,勇闯资本市场改革深水区,奋力争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双胜利,为“双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业板注册制试点高速推进,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首批公司打新,争先上车。目前来看,近5000个机构投资者账户参与了创业板注册制试点首批公司的询价,其中公募基金参与比例最高,占到所有投资者的近六成左右。(上证报)
8月12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披露,创业板公司沃施股份、凯普生物的再融资申请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同意。这是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首批2家企业再融资申请注册生效,并且均为市价定增。这是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在“存量”企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一场“存量+增量”的改革,即拟IPO企业是“增量”,已上市企业申请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是“存量”。业内人士认为,根据证监会的部署,注册制在创业板“增量+存量”市场试点成功后,下一步便是稳步在全市场分阶段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 那么,此次代表着创业板“存量”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的2家企业,成色到底如何? 募集说明书介绍,沃施股份主营园艺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本次募资总额不超过8.2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购买中海沃邦10%股权、偿还济川控股借款、偿还银行贷款。 公司本次定增对象尚未确定,定价基准日为本次发行A股股票的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的80%;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3696.599万股(含本数);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凯普生物主营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配套仪器等体外诊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本次定增拟募资不超过1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用于核酸分子诊断产品产业化项目、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升级项目、核酸分子诊断产品研发项目、抗HPV药物研发项目、补充运营资金。 公司本次定增的发行对象,包含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管秩生在内的35名特定对象。本次定增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即4249.09万股(含本数);定增完成后,管秩生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他特定对象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证监会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盛德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业香料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从今年6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发布至今,创业板改革稳步推进,审核进程高效高速。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是全市场实施注册制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 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此次创业板改革的要义之一。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创业板改革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深入贯彻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了企业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发展的大趋势。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型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此次改革将强化创业板为多元化、多类型企业服务的能力。 专家认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上市公司发挥着巨大的牵引和拉动作用。广东有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还有大量未上市企业可以搭乘创业板改革发展的快车,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提质增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深圳是科技创新的城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行示范区建设,这里孕育了大量科技企业。”李湛认为,创业板改革能够为深圳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融资支撑,进而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为深圳和整个大湾区未来的创新发展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同时,创业板实施改革将进一步便利创投资本退出,激发市场活力。 市场人士认为,创业板将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力量。数据显示,目前已受理的创业板申报公司中,有142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这些公司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的学科带头人,这些人的成功对其他专家人才创新创业形成示范效应,能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 此外,创业板改革还将加速推动科技与资本结合,带动创投产业快速发展。创投资本退出后,又可重新投入早期阶段的创新创业企业,能够实现创新与资本的良性循环。 李湛表示,注册制改革使创业板定位更加明确,使创业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好发挥,这将进一步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创业板占比较高,此次增量加存量的重大改革探索,将有利于创业板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创业企业。”李湛说。
8月12日午后,A股三大股指跌幅持续扩大,创业板指跌逾4%。截至13:20,上证指数报3268.5点,下跌71.79点,跌2.15%,成交额3414.08亿元;深证成指报13039.67点,下跌426.6点,跌3.17%,成交额4282.07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7696.15亿元;创业板指报2579.4点,下跌109.3点,跌4.07%,成交额1437.83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全线飘绿,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板块表现较弱。两市个股跌多涨少,共计401只个股上涨,3075只个股下跌。 【今日市况】 早盘跌晕了!何时能止跌? 周三,沪深两市开盘后单边下行,沪指失守3300点关口,创业板指跌破2600点支撑位。两市个股普跌,市场情绪低迷。盘面上仅农业种植、航空运输等板块表现相对活跃,其余热点板块全线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