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官员为明年经济政策“划重点”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19-2020中国经济年会”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部门的官员权威解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详解2020年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重点。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韩文秀表示,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状况来看,“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的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特别是预计今年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县摘帽340个左右;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区域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韩文秀也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来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比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这也是针对全国而言,并不要求每一个地区都要翻番。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经济总量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他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仅包括要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中高速增长,而且还包括就业不断扩大、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实现明年的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促进供求的动态平衡。不仅要确保经济总量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而且要确保经济质量稳步提升。 针对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和央行相关负责人也阐述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表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一是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二是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更加注重制度型开放,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开放高地。三是形成开放环境新优势。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下大功夫,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抓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实施相关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同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四是开创开放共赢新局面。五是构建开放安全新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表示,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和金融体系整体健康稳定的同时,扎实落实好已经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并稳步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程度,努力实现金融业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奥士康发布三季报社保等机构大举加仓 继安纳达交出沪深两市首份三季报之后,奥士康于10月9日晚发布了2019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8亿元,同比微降0.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1.41%。其中,奥士康第三季度净利润增幅有较大的提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3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37.86%。 值得一提的是,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在第三季度大幅加仓,体现了其对奥士康的认可。其中,“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截至三季度末持有奥士康72.88万股股份,新进成为公司第六大无限售条件股东;险资进一步增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量从半年报的50.43万股增加至三季报的126.47万股,无限售条件股东榜排名从第六位升至第二位;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进一步加仓,从半年报的58.96万股增至三季报的82.89万股;公募基金也大手笔进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持有公司149.42万股股票,新进成为奥士康第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 奥士康成立于2008年,于2017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PCB硬板,产品应用领域由最初的以消费电子类为主发展至目前的计算机、消费电子、通讯设备、汽车电子、工控设备以及医疗电子等领域,产品结构逐渐向通讯网络、伺服器(云计算)、汽车电子及HDI等高附加价值产品推进。 奥士康目前拥有惠州、益阳两大生产基地,全方位服务下游客户需求。2019年,公司计划在广东省肇庆市开展“肇庆奥士康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不少于35亿元,主要包括肇庆奥士康印刷电路板生产基地项目以及奥士康华南总部项目,其中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高端汽车电子电路、任意层互联HDI、高端通讯5G网络、高端半导体IC/BGA芯片封装载板、大数据处理存储电子电路等产品。 打头阵的安纳达交出了一份并不太好看的三季报成绩单,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7.89亿元,同比下降7.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46.51万元,同比下降40.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约3794.59万元,同比下降41.84%。 责任编辑:李朝霞
碧桂园:总收入增五成 净借贷率下降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海亮)8月22日午间,房企三巨头之一碧桂园交出了年中业绩答卷。 碧桂园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集团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819.5亿元,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3129万平方米。 从财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约2020.1亿元,同比增长53.2%。来自房地产开发的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约1268.85亿元上升55%,达到约1966.78亿元。报告称,房地产开发收入保持增长,得益于碧桂园持续稳定的合同销售,以及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带来的楼盘按时交付。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毛利约548.6亿元,同比增长56.9%;实现股东应占利润约156.4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159.8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借贷比率由2018年6月30日的约59%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约58.5%,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报告称,碧桂园归属股东利润同比增长20.8%,得益于物业销售确认收入的增加,以及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增长。 “稳健”是碧桂园中期业绩报告的关键词之一。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合并房地产销售现金回款约2771.1亿元,自2017年起第3次连续在年中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228.4亿元,净借贷比率为58.5%,维持稳健。此外,碧桂园有约3133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营运资本充裕。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新浪港股讯 8月22日消息,碧桂园在港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这是碧桂园在不久前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第177位之后的首份成绩单,其中销售规模继续在行业领先,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净负债率持续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表明这家头部房企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的势头。 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下同)2819.5亿元,相较2018年下半年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实现环比增长47.6%;权益合同销售面积3129万平方米,销售规模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收入约2020.1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毛利润548.6亿元,同比增长56.9%;结算毛利润率27.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41.3%。此外,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股东的核心净利润分别为156.4亿元、1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0.8% 、23.4%。当天,公司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2.87分,同比每股派息增幅为23.5%。 报告期内,碧桂园财务杠杆继续保持在业内较低的水平,净借贷比率为58.5%,这已是碧桂园连续12年保持净借贷比率低于70%,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兼顾了规模增长和负债管控的企业之一。在系统性的资金管控下,碧桂园仍保持了充足的现金流。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22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8%;另有约3133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营运资本充裕,良好的信贷状况继续支持集团稳健发展。 今年6月17日,碧桂园入选香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此前碧桂园已经入选恒生中国25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中国内地100成份股等重要指数,这反映了碧桂园规模增长、盈利能力出色、成长性良好,受到资本市场广泛肯定。目前碧桂园被惠誉、标普、穆迪三大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看好,其中惠誉给予投资级的BBB-企业信用评级, 标普及穆迪也分别给予碧桂园BB+及Ba1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