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璐 全球食品饮料巨头雀巢抢滩中国“人造肉”市场。 12月9日,雀巢正式发布嘉植肴品牌,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嘉植肴植物基系列产品也全面推向中国市场,其中包括面向消费者市场的6款产品与面向专业餐饮行业的4种产品。嘉植肴品牌的发布,标志着雀巢这一全球巨头在华正式进入植物基食品这一潜力市场。 同时,记者注意到,雀巢在亚洲的第一条植物基生产线也在天津正式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营,优先为餐饮行业提供嘉植肴植物基产品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雀巢都将中国市场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近年来也频频加码中国市场。今年5月,在疫情影响的经济低迷中,雀巢投下今年在华最大一笔投资,增资7.3亿元在津建设其亚洲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等4个项目。 事实上,雀巢投资的背后其实是看到了当前植物基产品替代肉制品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植物基市场呈现出爆发趋势,相关产品的销量增长了65%,很多消费者表现出对健康营养与肉质口感、风味的双重需求。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雀巢此时将嘉植肴引入中国,是精准地看到了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中国植物基市场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其整体布局来看,符合雀巢中长期发展战略。 加码中国“人造肉”市场 日前,雀巢在中国市场推出多款面向C端消费者和B端专业餐饮渠道的植物肉产品,雀巢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肴”也正式入华,首批推出六种中国风味菜肴中替代肉类。 据悉,雀巢“嘉植肴”产品将于本月内开始在天猫旗舰店与盒马线下店销售,单盒的售价在29至39元。除了抢占零售市场,雀巢此次还双线作战,同步推出了四种供应专业餐饮企业使用的植物基产品,可用于制作汉堡等食物。 据了解,在饮食行业,植物基是指以植物为主打造的新型食品和饮料产品,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常见应用为人造肉、植物奶等,以及以此为基础原料研发制作出的丰富口味、形态的食品、饮料。 对于直接以中式餐品领域切入市场,雀巢方面表示,非常重视在中国的本地化运营,调研显示,84%的中国消费者认同植物基产品健康,但肉类摄入必不可少,此次推出产品也是为了满足对“肉类”更多口味的需求,并应用到阿里大数据筛选,能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以上这些新产品来自雀巢今年在滨海新区增设的其亚洲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目前该植物基生产线在天津已正式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营,将优先为餐饮行业提供嘉植肴植物基产品解决方案。 事实上,中国作为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一直都很受重视。今年5月,雀巢对外宣布在天津投资7.34亿元,其中包括在天津投建雀巢的亚洲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以及配套的原料周转仓、冷冻周转仓,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8000吨,并有望于今年下半年落成投产。 同时,雀巢还将对其糖果业务增加投资,升级“呈真”威化生产线,并进一步发展天津雀巢质量保证中心的能力。今年9月10日,雀巢对外宣布在华增资4亿元,用于谷物能力中心建设、扩建奶牛养殖培训中心,并加大雀巢在高端化食品加工方面的投入。 业绩方面,在雀巢发布的今年三季报中显示,前9个月雀巢销售收入达619.12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547.44亿元),实现同比增长3.5%,其中,植物基产品的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虽然中国的有机增长仍为下降,但中国市场增长已在第三季度转正。 国内植物肉相关企业增至2000家 2020年可谓是植物基食品的爆发元年,行业研究机构FAIRR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二的食品巨头都有专门团队开发和销售植物基肉制品和乳制品,47%的零售商现在或计划销售植物基肉制品。 对于食品饮料行业,越来越多的新品将植物蛋白作为产品主要亮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食品巨头试水人造肉产品,进而抢滩中国人造肉市场。 今年4月,肯德基推出了植物鸡块“植培黄金鸡块”,同时星巴克将植物肉Beyond Meat首次引入中国内地。随后,美国嘉吉公司于7月在中国市场推出植物肉品牌“植启”,包含植物鸡肉块和植物牛肉饼两款产品。9月,美国人造肉巨头Beyond Meat宣布,将在浙江嘉兴建设两家工厂,预计在几个月内开始试产,并在2021年初开始全面生产。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自2014年至2018年,中国的“非肉类”市场(包括替代肉类产品)增长了33.5%,2018年市场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119亿美元。2019年,国内植物肉及相关企业迅速增加至2000家,其中包括西式餐饮品牌、新茶饮品牌、外资品牌等皆以布局。 飞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消费者为什么选择植物基食品?业内认为,伴随着全球市场的弹性素食主义消费群体增多,牛奶、肉类等消费趋于饱和,在健康、环保的大趋势下,植物基已是大势所趋。记者注意到,就连伊利、农夫山泉等企业也都加入了植物基的阵营,可谓是巨头们扎堆布局。 其实,在“植物基”这一概念还未火起来时,中国消费者已经对植物蛋白饮品很熟悉了。生活中最常见就是豆浆,是很多家庭的早餐必备,饮料行业也有豆奶、杏仁露、花生奶、椰奶、核桃奶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国内包括植物肉、植物酸奶以及植物奶酪等在内的植物基食品,仍然属于小众品类,尽管备受资本市场和行业热捧,在中国市场上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面临着从法规到技术突破、供应链以及消费者教育、市场接受度等一系列问题。专家表示,想要让消费者了解并选择植物基,市场需要更多的参与者,强化“植物基”的概念,帮助消费者转变观念。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饮用水江湖可谓是风云不断,这边厢著名巨头雀巢把自己的瓶装水生意彻底出手放弃,那边厢著名中国瓶装水巨头农夫山泉却全面IPO上市,这一进一退让很多人都在诧异,到底做水经济的生意是赚钱还是赔钱?为啥两大巨头差距会这么大?这其中的门道到底在哪? 一、雀巢退出、农夫上市 8月28日,雀巢和青岛啤酒(行情600600,诊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接盘雀巢在中国布局多年的饮用水业务,这里包括“大山”、“云南山泉”两个本土品牌和三家工厂,雀巢自有品牌“雀巢优活”也将由青岛啤酒继续运营。雀巢方面向本报记者补充,这也意味着雀巢已经清空了中国饮用水的实体业务,剩下的就是三个进口品牌的运营。 雀巢在国内的水业务还剩下什么?雀巢方面向本报记者介绍,未来该公司的精力将集中在巴黎水、圣培露和普娜三个国际水品牌产品上。三款水在市场上属于高端品类,均为进口产品。据悉,2019年雀巢的水业务全球销售额共计78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近600亿元,包括48个水品牌和1个茶品牌,其中国际知名品牌水就包括巴黎水、圣培露和普娜。 在雀巢退出市场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疑问这么大的世界级巨头都放弃了中国的瓶装水市场,是不是瓶装水真的不赚钱呢?然而还没等我们说完,另一家巨头就用自己的上市告诉了我们答案,这就是港股上市的农夫山泉,9月8日农夫山泉实现在港股上市,9月8日,登临港股的农夫山泉开盘涨85.12%,报39.8港元/股,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钟睒睒的身价也随之飙升,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从农夫山泉开启IPO,资本市场的热情就没停过。新股申购人数达70万,超出认购额度的1000倍,光打新冻结资金就有6000多亿,成了港交所名副其实的“冻资王”,更是最难打的新股。 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一年之内就搞了两家上市公司,一家是万泰生物(行情603392,诊股),目前总市值已经超过900亿,钟睒睒持股75%,占据700亿财富。 作为国内饮品行业巨头,农夫山泉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2019年,农夫山泉全年营收240.21亿元,其中平平无奇的瓶装水几乎贡献了全年营收近6成,其余四成才是由茶饮、功能饮料、果汁及其他产品构成。且已经连续8年保持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而无论是瓶装水还是其他饮品,其自身价格并不高,但按照每年330亿瓶的销量,农夫山泉2019年的利润就可以高达近50亿。2019年,农夫山泉四大主要产品的毛利率依次为60.2%、59.7%、50.9%、34.7%——换句话说,就我们最熟悉的农夫山泉矿泉水,每1元钱的销售收入可以给农夫山泉带来6毛钱的毛利。 看雀巢瓶装水似乎是个烫手山芋需要赶快扔掉,看农夫山泉瓶装水却是一棵摇钱树,这么大的差异性到底出了什么事? 二、瓶装水到底是不是赚钱的买卖? 在超市、便利店、杂货铺、自动贩卖机上最不起眼的就是各种瓶装水了,相比于碳酸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等各种味道不错的饮品来说,瓶装水显得太过于低调,往往都是货架的最低一排或者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然而就是这个瓶装水却有着超大的市场江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照零售额计算,2019年包装饮用水市场规模为2017亿元。那么,瓶装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首先,瓶装水的确赚钱但逻辑却想象的不一样。瓶装水市场作为中国一个非常大的饮料市场,其实市场空间与弹性非常大,从只有1块钱一瓶的饮用纯净水到售价几十上百元的高端矿泉水,其价格区间之大其实非常出乎意料,中国瓶装饮用水全国市场可以认为起源于1995年,当时中国饮料市场巨头娃哈哈推出了娃哈哈纯净水,从而开始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瓶装水逐渐变成了全国市场的大生意,之后各种矿泉水、饮用水、矿物质水乃至于凉白开水都纷纷上市,从而开启了中国的瓶装水大战时代,那个时候无论是娃哈哈、康师傅、乐百氏,还是雀巢、达能都纷纷下场,再加上农夫山泉、怡宝等,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熟悉产业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任何一个产业实际上都会有一个从自由竞争的成长期到逐渐发展成熟的成熟期的转变,而瓶装水市场经过了这些年的大战,最终逐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座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集中度就会逐渐增加,越是头部的市场参与者赚钱越多,越是长尾的市场参与者就越是惨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相对集中,按照2019年零售额计算,前五名参与者合共占56.2%的市场份额,他们分别是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娃哈哈、康师傅以及百岁山,再加上外资可口可乐的冰露,基本上就形成了中国瓶装水市场的六大巨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头部的农夫山泉赚的盆满钵满,而长尾的雀巢却显得相当落寞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次,市场的竞争淘汰其实非常激烈。我们从瓶装水市场来看,这个市场其实有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些年中,我们看到了多少瓶装水企业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其中,除了百岁山借助高端矿泉水的优势,打着”水中贵族“的旗号跻身六大巨头之列之外,其他的瓶装水品牌就像流星一样从空中划过,这里面有主打水源地出名的昆仑山,由于母公司加多宝的大战逐渐沉沦;也有借助高铁大发展的西藏5100,随着高铁优势逐渐丧失,西藏5100的母公司逐渐转型成为了一个啤酒企业,水业务显得逐渐式微;更有大名鼎鼎的恒大冰泉,如今做的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对比于刚刚上市时的高价,恒大冰泉已经逐渐平民化成为了普通市场的一份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其实都是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的状态,由于瓶装水的门槛很低,其实谁想做有点钱就能做,但是这是一个入行容易精通难的生意,因为市场教育需要很大的市场成本,所以瓶装水需要海量的营销资源投入才能形成市场印象,所以在经历了营销大战、价格大战之后,很多品牌都会逐渐失去继续投入的能力和资本,最终逐渐边缘化,最近几年除了六大巨头之外,还在大力投入资源做营销的瓶装水品牌可能也就只剩下今麦郎的凉白开了,所以雀巢退出平民瓶装水市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第三,平民市场虽已固化但高端市场才刚刚开启。我们看到雀巢所采用的是退出平民市场,主攻高端市场的策略,的确对于已经逐渐市场成熟集中度已经形成的平价瓶装水市场,高端瓶装水市场的战端其实才刚刚开始,最近几年雀巢的巴黎水、圣培露和普娜,达能的依云,康师傅的涵养水等等都在不断进军高端市场,而且市场细分还在不断深化,最近一段时无论是主打水源地优势的高端水,还是主打功能性的婴儿水、母婴水等等场景水,都已经开始形成属于自己的市场群体,这些市场群体的数量并不一定众多,但是却有着较为稳固的消费习惯,从而给这些高端水企业提供高利润水平,可以说高端水大战其实正在开启。 从目前来看,瓶装水市场依然是赚钱的大市场,只是市场的新生代参与者还是少掺和平价水,好好在垂直领域下功夫吧。
记者高若瀛9月10日,雀巢宣布在黑龙江双城增资4亿元,这是继4个月前,雀巢7亿增资天津工厂之后的最新动作。此次增资主要用于建设谷物能力中心、扩建奶牛养殖培训中心,同时强化在双城工厂的高端化生产。这也意味着雀巢进一步加码在华上游供应链的基础建设。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中国经济却表现出了强劲韧性,并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今年,雀巢也经历了同样的恢复历程。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企业的作用,为国内经济复苏做出贡献。尽管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但我们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积极投资中国市场。”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士德说。 据了解,雀巢此次投资,首先用于建立雀巢全球首个谷物能力中心(Nestle Grain Competence Center,简称“GCC”)。该中心功能包括谷物种植的培训、展示及科研,带动黑龙江升谷物种植、特别是有机谷物种植的发展,覆盖范围除谷物外,还包括乳品、谷物、豆类、水果、蔬菜等在内的多品类农业原料。 同时,雀巢将加大在食品加工方面高端化生产的投入,包括提升婴儿米粉50%的产能,在现有嘉宝泡芙项目基础上,增设嘉宝婴儿谷类健康零食项目;并在华首次推出增加骨密度、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此外,此轮增资项目还包括对雀巢奶牛养殖培训中心(NestleDairy Farming Institute,以下简称“DFI”)的扩建计划。据了解,通过此轮增资,DFI扩建后的牧场养殖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增加提供A2奶源,推动雀巢生产能恩婴儿配方奶粉采用本地奶源的进程。 雀巢也确实看到了中国奶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奶农养殖业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原来那种普通的牧场,包括一些现代集团、大型牧业集团投资的牧场,管理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雀巢大中华地区农业服务主管诸葛耀(Juerg Zaugg)认为,雀巢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农民之间的桥梁,有责任帮着消费者跟着农民以及他们的产品生产过程,继而保障雀巢的产品质量。 从小在家族农场长大的诸葛耀,在农业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跨国工作经验。在他看来,雀巢在华30多年,过程中一直教育、培训、指导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但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这也是雀巢成立DFI的初衷,同样是布局上游产业链,雀巢有自己的逻辑。“比如说设备、遗传育种等方面不同的行业领先企业,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大家在自己的领域内贡献技术、支持和指导,我们一起携手把这个事情做好。”诸葛耀说。 以下为与雀巢大中华地区农业服务主管诸葛耀的对话内容: :疫情之后,雀巢在布局上游农业方面,哪些方面是短期的变化,哪些变化是长期的? 诸葛耀:这可能要分开说。从奶户、农场的角度讲,疫情没有什么影响,他们一天都没停过。从农户角度讲,他需要考虑的可能是库存的管理,比如说我得提前有一些进口的饲料药物原材料等,他可能要提高库存,就像我们在疫情期间不得不在超市多买点吃的、喝的,提前储存好,所以未来他们可能要考虑我如何良好地管理库存。 DFI受到一些影响,像原来的课程经常会在现场组织一些培训,几十个奶户到现场进行培训。受疫情影响,我们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减少参与人数、开始线上课程,通过一些网络教育来开展培训活动。实际上,很多农民也有改变,比如通过一些现代工具,如通讯工具来上网参加课程,搜索一些原材料采购信息,搜索一些先进技术等。 农民或者奶业从业者其实和其他普通人是一样的,因为疫情影响有可能我们会通过线上的渠道来取得更多的信息,取得更多先进的知识来改变自己,未来可能也是一个好事。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对一些城市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更多考虑吃的食物从哪里来、如何生产出来的,他们未来有可能会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来了解他们自己所买的食物的质量、可信赖性。 :从您全球化的视角看,包括很多世界级农业巨头转向提供农业专业化服务,雀巢建设谷物能力中心也提到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这是不是未来农业布局的趋势? 诸葛耀: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雀巢在华30多年,过程中我们一直教育、培训、指导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雀巢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经营,这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可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在中国这么做,印度那么做,在美国可能又不一样。但从技术角度讲,现在很多都是很通用的,因为很容易得到这些通用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从发展趋势角度讲,其实跟消费者一样,他们也想知道我所买的食物是如何生产的,如何加工的。雀巢其实是连接消费者和农民之间的桥梁,我们也有责任帮着消费者去跟着农民,跟着他的食物及产品的生产过程,继而保障质量。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以这也是雀巢成立DFI的初衷,比如说设备、遗传育种等方面不同的行业领先企业,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大家在自己的领域内贡献技术、支持和指导,我们一起携手把这个事情做好。 :世界头部农业公司的农业服务已经实现商业化,雀巢在中国的DFI似乎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但形式和理念又不太一样,这个中间的区别在哪? 诸葛耀:世界太大了,可能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强项以及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我们的角度讲,我们喜欢开放、透明、能够共建。当然,我们也喜欢竞争。 从我们的理解来说,农民是有选择权的。比如说肥料,我认为这一家可能会好,适合我;比如农业机械,他可能认为这家是适合我的。农民应该有选择权,最后知道谁的方案更好。 因此,根据我们不同的需要以及不同的定位,哪种产品上哪里去买来决定做这些事情以及如何去做决定。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回家想包饺子,或者说你家里有几个月的小婴儿,你喂他谷物产品。你可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选择。我买面粉是包饺子用的,还是为这个婴儿买的辅食,让孩子长得更好的、营养更全面,这些是不同的选择,甚至你做面条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至少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像我们即将新建的雀巢谷物能力中心,我们认为,现在在黑龙江双城成立这个中心就是很好的方案。 说到底,我们不能什么都干,这不现实。所以说我们还是关注一些重点的领域,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把这些事情做好。 :此次增资,雀巢是基于哪些关键因素考虑扩建DFI,与疫情有关么? 诸葛耀:这个跟新冠疫情没有什么关联。增资的想法,我们实际上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了,只是我们按照计划,按照步骤一点一点走。新冠疫情也不能阻止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比如我们扩展牧场,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到牧场运行非常好,如果不扩建就可惜了。这也再次证明,如果有好的机构好的管理,确实对牧场的发展很有帮助。 :中国的电商发展非常快,包括很多产业互联网的技术,但农业又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产业,您怎么看电商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诸葛耀:这是一个好问题,实际上我在网上也买,但老婆买得更多。有时候甚至想,没这个东西多好,不用花钱了。 实际上,从农民或者从牧场运行的角度去讲,他们也去买很多东西,比如种子、化肥、农药和设备等。网购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更方便快捷。如果我们有一些村子,比如说十年前就卡在村里,一个村子可能就一个商店。现在他们可以从全球去买东西,农民也是受益的。 从消费者层面看,我们也希望消费者能够和我们的生态加工企业或是上游的农民有更强的连接。希望将来有一天,消费者买一个产品的时候,一扫描,产品种植地在哪、如何管理和加工,都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