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个月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从100点持续加速回落,目前已经跌至93美元,3月份美联储放水至今,跌幅已近10%。 6月底时,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罗奇拉就曾拉响美元警报,他预计美元在未来几年将出现严重调整,或许会跌落35%,即至60点附近,并估计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钱银的地位将面对合理应战。 现在美元指数的短期下跌都已经给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如若再跌35%,很难想象将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行情来源:英为财情 不过美元一段时期跌落35%确实有前例可循。如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期曾有过类似幅度的跌落,在21世纪初一度跌落了30%。 有趣的是,这3次大幅下跌都分别开启了一轮美元指数周期,周期均在十五年左右,美国也屡次从中都狠狠地薅了一把全球的羊毛。 数据来源:Choice 如今在离上一个周期再过了十多年,美元指数又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这会不会是第四次呢? 受害者的阴影还挥之不去,新的担忧又来临,美元的霸权地位真就难以撼动吗? 想要了解和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美元如何成为全球唯一通用信用货币的历史说起。 崛起 美元还只是“美金”的时候,世界由欧洲主导,英国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 18世纪末,工业革命和西进运动同步启动的美国登上历史舞台,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大约在1893年,美国的实际经济超过了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在此后逐步拉大了与欧洲之间差距。 187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31.8%,美国为23%。30年后,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38%,比英(占14%)、德(占16%)、法(占6%)、日(占1%)四国工业生产量的总和还多。 20世纪的起点,英国失去了“世界工厂”地位。1913年,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宝座也被美国抢过去坐了。 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后的欧洲一片废墟,工业发展倒退至少8年。英、法虽然是战胜国,经济实力也被大大削弱。 另一边,美国靠着出口武器、物资大发战争财,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1919年协约国对美国的债务为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借了40亿,法国借了30亿;1930年,美国的国外投资从战前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了150亿美元。 当时,加上战争带来的黄金流入,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美元成为硬通货,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掌握在美国人手中。1948年,美国官方黄金储备高达21682吨,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的74.5%。 那时,还是金本位制的时代,有了黄金做后盾,美国开始了他的“绑架计划”。1944年,二战结束的前夕,布雷顿森利体系问世。在全球固定汇率制的背景下,形成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并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可以随时向美国兑换黄金。 和黄金划上等号,奠定了美元的地位,国际贸易清算开始通过美元结算,商品、资产、货币也开始用美元计价,美元也和黄金一样被各国央行当成储备货币。 但美国后来卷入了朝鲜和越南战争,不仅导致大量黄金消耗,还为支付战争开支不断印发美元导致美元贬值,1971年法国带头向美国兑换黄金,各国纷纷挤兑,美国黄金储备告急,于是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 数据来源:Choice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了,但美元的国际地位还是保留了下来。虽然感觉受到了欺骗,但大多数国家还是默认使用美元,一方面因为20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美元,另一方面也没有更好的货币能够接替。 在这种惯性和无奈之下,1973年10月美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达成协议: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 任何国家都离不开石油,现在也离不开美元了。 以前美元发行还受到黄金存量的限制和政府信用,而现在,能够限制美国的只有:美国的国家利益,美联储7名理事的良心和克制、以及他们对货币政策的看法。 于是,美国开始使用货币地位带来的嚣张特权。 嚣张 通过绑定石油,美元真正确立了霸权地位。1974年开始,美元开始膨胀。 从M2货币供应量来看,1974年还是9035亿美元,2019年已经达到154339亿美元,45年翻了17倍多,并且增速越来越快;如果看M1,已经翻了20多倍。 数据来源:Choice 这期间,美国的GDP从15452亿美元,增长到了217268亿美元,M2占GDP的比重从58%上升到70%。 当然,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经济,超发货币在所难免,但美国却是唯一一个大规模超发货币通胀却控制得很好的国家。除金融危机外,美国的通胀率基本上保持在4%以下,2013年之后稳定在了2%左右。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显然,这些通胀都被世界其他国家一起消化掉了,损失的是全世界的财富,但主权货币别国无法干涉,只能默默承担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要不然就是“强烈谴责”一番,不痛不痒。 拥有这种特权之后,美元就成了美国手中除美军以外的财富掠夺工具和制裁工具。 所谓制裁工具,还要回到1973年,正是美元绑定石油的那一年,美国主导成立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银行参与其中,所有涉及金融、贸易的资金来往都通过这个系统来结算。也就是说,被踢出了这个系统,除非两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议,否则贸易就无法进行下去。而这个系统的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美国和他的盟友手中。 这个制裁的最大受害者非伊朗莫属。2008年,美国禁止伊朗金融机构使用美国的清算支付系统开展美元交易结算;2012年,美国联合欧盟加大对伊朗金融制裁,直接将伊朗四大银行从SWIFT系统剔除。 两次制裁,使得伊朗当年的贸易总额分别下滑61%、46%。 数据来源:Choice 全世界都不得不使用美元的时候,这个需求量就很大了。于是,美国开动印钞机,然后拿着这些绿纸到处买商品、物资,而各国为了保证贸易畅通,都要储备美元,这些绿纸就这样躺在了各国央行的资产表中。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美元已经从1974年的898亿增加到了67949亿,这可是拿实实在在的人力、物力换来的。 数据来源:Choice 所以说,美国人的消费理念是被惯出来的。 但美国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但这个羊毛还是得薅啊!所以美国人想到了国债,把国债卖给其他国家,回笼美元,控制美元的量不至于贬值太厉害。至于还债就更简单了,不说美国国债的利率极低,就算利率再高也不过是费点纸和油墨,并没什么实际损失,最多少薅点羊毛。 就这样,一手印钱、一手发债的体系就建起来了。 这个套路还没完。美国付点利息发国债在国际上融资,然后拿着这些钱去一些新兴国家投资,推动当地经济进入繁荣周期,大赚一笔跑路,留下一地鸡毛。美国这一手空手套白狼玩得出神入化:美联储降息——往全世界大放水——投资买买买——世界经济进入繁荣周期——美联储加息——美元带着战利品回流。 这种隐形的掠夺比枪和大炮来得更狠、更轻松。于是,美国人将视线从制造业转向了金融业,如果搞金融比实体经济更赚钱,谁还愿意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西装到底还是穿起来更舒服,2019年美国GDP为21.43万亿美元,制造业的贡献不到2.5万亿美元。 10年走弱、6年走强,在每一轮的美元指数周期之下,都躺着一个受害者,82年是拉美,97年是亚洲,霸权还在,就还会有人受伤。 但世界是向前走的。 衰退 从近3轮美元周期的走势看,美元的衰退已然非常明显。 把16年的周期当成一个整体,可以看到的是1970—1985、1985—2001、2001—2016这3轮的强周期高点在持续下降,低点也在不断往下靠。 数据来源:Choice 所谓唇亡齿寒,当拉美危机爆发的时候,各国的担忧成为现实,寻找出路是所有人的共识。 给美元第一个打击的是日本。80年代日本实现了自由汇兑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日元跻身国际货币行列。这下子鸡蛋还有其他篮子可以放了,日元占全世界的外汇储备的比重最高超过了10%。 数据来源:Choice 虽然后来日本国内经济出了问题,日元的影响逐渐减小,外汇比重也缩减到了3%左右,但这只是个开始。 1991年欧盟诞生,99年欧元正式发行,英、法、德、意大利4强联手,后面还跟着一群小弟,这不禁让人看到了希望。但受经济和地缘政治拖累,欧元区时而经济停滞时而债务危机,状况不断,欧元未能直接将美元挑落下马,外汇储备的比重没能冲破28%,后继无力,如今只剩下了20%。 数据来源:Choice 不过美元的地位还是被削弱了。巅峰时期,美元资产约占全球储备的85%,后日元、欧元轮番上位,这一占比在1992年最低跌到过45%,几乎腰斩。后由于欧元区问题频出,美元才得重新上位,2000年回到了70%,而现在这个数字又降到了62%。 数据来源:Choice 储备资产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前面说到,SWIFT清算系统和“石油—美元”很大程度上迫使各国使用美元,所以围绕清算系统的探索从未停止。 中国建了个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CIPS),直接业务范围已经延伸到了140多国,俄罗斯也在去年加入,被SWIFT制裁的伊朗也借此进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交易;同时,关于亚元区的想法也时常被拿出来讨论;欧元区推出了贸易往来支持工具(INSTEX),在今年4月完成了同伊朗的第一笔交易。 另一边,美联储疫情期间大放水,资产负债表3个月内从4万亿扩大到了7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翻了近3倍,国债利率无限接近于零,GDP萎缩32.9%。美元的信用一跌再跌,各国纷纷将黄金运回国,增加黄金储备,金价突破20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Choice 其他国家抱团对抗、寻找出路,美国还在肆意妄为,此消彼长之下,美元衰退不可避免。 从货币的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单一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太多,走向变革只是时间问题。 以往的美元的走强、走弱周期沦为了美国割全球韭菜的大镰刀,且一直无往不利。但近来全球货币体系已经逐渐发生结构性大改变,虽然尚未在根本上破坏掉美元霸权的地位,但其根基确实已经有了一丝动摇。 如今在一个新周期时间的起点,美元指数的也再度走弱,这一次到底是因为美国经济萎缩被迫过量放水所致,还是因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对美元交易的诉求降低所致,还是因为由美国刻意主导的新韭菜收购周期要来了,现在还真不好说。 结语 但很可惜,美元是有所衰退,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货币能够接棒。 欧元不行,日元不行,数字货币还在PPT阶段,人民币也还太脆弱。眼下除了美元,我们别无选择。 当美元周期的镰刀挥过来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是提前准备,降低损失。 但霸权的时代必然会走向终结,未来将是多种国际货币共存的世界。 或许数字货币也是个机会呢?在新时代,最不该缺的就是想象力。
黄金价格飙升 未来应该怎么投?来新浪理财大学,听曹姗姗的《贵金属投资》,教你对冲通胀风险。 一 美国的双宽松政策致使美元走弱 前期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近期美元大幅贬值。在恐慌情绪的支配下,前期美元需求大幅上升,美元指数在3月中旬迅速升值至历史高点。然而在中国、韩国和欧洲各国逐渐有力控制疫情后,美国成为了全球疫情的震中。在货币、财政政策宽松的双刺激和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美元资产收益率大幅降低,近期市场普遍认为美元被严重高估。从ICE美元指数期货交易情况来看,5月以来美元指数期货非商业性头寸比例明显失衡,空头比例大幅上升。 我们认为致使近期美元走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美国的货币、财政双刺激下,市场普遍对美元流动性过多较为担忧,导致美元下跌,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自疫情爆发以来,美联储已扩表近2.7万亿美元,其中近70%增持资产为美国国债。虽然近期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有所下降,但这是由于前期各国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到期所致。财政政策方面也通过前四轮的刺激计划向实体经济注入近3万亿美元。这些超预期流动性的投放叠加美联储决心将长期维持在0%-0.25%区间内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使得美元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美国国债自疫情爆发后巨幅增长,目前整体规模已达26.5万亿美元,平均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下降,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已较年初下降1%-1.5%,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扩大至2.4%左右。在财政负担持续加重的背景下,平均美国国债利率或将继续下行。目前第五轮刺激政策仍在策划中,自5月中旬众议院通过3.5万亿美元的HEROES Act后,民主党和共和党仍在刺激规模上有较大分歧,共和党方面希望能将规模控制在1万亿美元。目前民主党方面已从前期所提出的3万多亿美元下降至2万多亿,共和党则表示可以将规模提升至1万多亿美元。我们认为,第五轮财政刺激政策至少可达1.5万亿美元,叠加前期超预期的宽松政策,美国大规模放水即是美元近期大幅贬值的主要因素。这无疑削弱了美元资产的利差优势,难以为国际资本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致使美元需求有所减弱。 其次,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恐难以为国际资本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美元需求有所减弱。近期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已从7月的峰值显著下降,由每日新增接近8万例下降至5万多例,但疫情的大规模蔓延较我们前期预想的多持续了两个月。考虑到近期新冠检测数量比前几周有所减少,确诊率并没有明显下降,未来美国新冠疫情不定性仍然较大。截至8月13日,加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与纽约州的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确诊病例数为美国前4名。虽然近期纽约的新增确诊数量已显著下降,但加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这些经济大州的新增病例数仍然较多。疫情爆发后,美国就业持续放缓,失业率明显高于金融危机时期。7月失业时间不足5周的人数增加了36.4万人至320万人,失业率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10.2%,好于预期,但仍弱于历史水平。非农就业新增加176.3万人,较上月下降303.7万人,虽好与市场预期但下行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即便疫情能在今年得到有效控制,就业情况也很难在今年回到疫情前水平。我们认为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或将不及预期,虽能有所回升但速率较慢。另一方面,在疫情扰动下,美国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据标普统计,截至8月9日,美国今年已有424家上市公司及发行过债券的公司申请破产,创下近10年新高。从453家已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来看,71.7%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为负,23%的公司收益率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现有的业绩不足以支撑其股价。综合来看,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市场对美元资产的需求有所下降,导致美元指数下跌。 二 美元指数下跌对其它资产的影响 美元指数下跌是近期人民币走强的原因之一,但我们仍认为中国基本面的改善是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因素。6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达34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为449亿美元。7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15万亿美元,自4月以来持续上升,出口形势也进一步改善。人民币走强吸引了海外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收支平衡与资本市场的稳定形成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稳定预期。近期在中美关系恶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负面影响下,人民币走强有利于提升市场对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心。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有负面影响,但供需基本面是近期影响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因素。若全球疫情能够逐渐趋稳,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 美元指数下跌对其他EM货币汇率形成支撑,起到了稳定作用,有利于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疫情爆发之初,美元汇率单边升值情况极为明显。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国家货币相比贬值幅度较小,印度卢比、印尼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墨西哥比索等国汇率贬值较大,对美元汇率贬值幅度均超过5%,最高可达34.41%。在5月中旬美元指数下跌后,除印度卢比与马来西亚林吉特外的其他NJA货币均有所回升,欧元、英镑、加币和瑞士法郎涨幅更大。 美元贬值对贵金属价格的上涨起到支撑作用。近期黄金价格已至历史高位,白银价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在疫情仍未褪去,全球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较大风险的情况下,避险需求仍然存在。我们认为,相较于美元,市场对黄金、白银的需求仍然很大,未来贵金属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三 未来趋势预测 今年全球资本市场整体还是以避险为主线。在近期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黄金和白银还能有较大增长,说明市场仍有避险需求,只是美元相较而言不是最好的避险标的。若美国疫情能有所转好,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或将上升。在美国基本面好转的情境下,我们认为前期急剧下降的美国国债收益率或能实现回升。预计疫情在发展中国家的大流行不会很快结束,今年的避险需求仍然存在。若未来第五轮刺激计划能顺利落地,并不再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美元指数或将在两周后触及阶段性底部。 中国经济将能实现持续改善,疫情再度爆发的可能较低,未来人民币会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内因影响为主,美元的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小,前期美元指数的大幅下跌并没有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相似幅度的升值。我们认为国内基本面情况是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对股、债都能形成支撑作用,继而吸引海外资产对华投资,推升人民币需求,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 我们认为中美关系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最大不确定因素。8月中美或将进行中期贸易谈判,目前一阶段协议的执行情况良好,唯一的问题在于对美采购不达标。随着美国大豆将在9月上市,届时中方将加快对美国大豆的采买。因此中美贸易摩擦风险整体可控,一阶段协议料将继续执行,如有谈判则崩盘的概率极小,8月人民币汇率或能继续升值,人民币汇率总体而言会更强,甚至能升至6.9以内。我们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风险点在9月份。目前拜登选情明显好于特朗普,因此特朗普可能会在台湾问题上出招,在政治上刺激中国,逼迫中方做出回应。中美关系或将在9月经受较多风波和考验,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较大影响,9月人民币汇率或将有所贬值,甚至贬至7以上。但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整体可控,在6.9-7.1之间波动的概率较大。 本文原发于券商中国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下令禁止美国个人或实体与微信进行任何交易。然而据知情人透露,如今特朗普政府私下向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美国公司保证,可以继续在中国通过微信进行交易。 知情人称,最近几天高级政府官员正在与一些公司接触,他们发现完全禁止中国腾讯公司旗下的微信应用程序,可能给美国科技、零售、游戏、电信和其他行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据悉美国政府仍在研究如何对微信实施部分禁令的技术问题,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白宫是否会允许苹果和“字母表”(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在美国之外的全球应用商店提供该应用程序,如果允许,要在哪些地区提供下载。 三位知情人说,微信预计不会在美国完全消失,政府目的是禁止在美国境内下载或更新微信应用。例如,如果进入美国的游客手机上装有微信,他们非常可能仍可继续使用,但他们无法更新系统。知情人称,这意味着非美国居民在美国停留更长时间,其微信版本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过时。 有两位知情人表示,包括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白宫法律顾问帕特·西波隆和副国家安全顾问马修·波廷杰在内的政府高层官员18日开会讨论了微信禁令的问题。
8月13日,应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会长艾伦的邀请,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指出面对重要任务和严峻挑战,中美应作出正确选择,发展更稳定、更具前瞻性和更强有力的中美关系。 崔大使在讲话中还特别点出,在美国有一些人热衷搞大国竞争和战略对抗,有人认为搞对抗有助于遏制中国发展,甚至更迭中国政权。显然,这些人就是当下所谓“新冷战”的发起者。崔大使在讲话中,以极为坦率的话语,罕见地警告这些热衷于发起“新冷战”的人,“必须仔细掂量自己将付出的代价,以及给世界带来的灾祸。‘钟为谁鸣’,将来会有算账的一天。” 或许是某种纯粹的巧合,抑或是中国古语所谓的“一语成谶”,就在此后不久,美国时间8月20日上午,在华盛顿圈内曾经享有“黑衣总统”之称的特朗普总统前竞选顾问、曾经出任白宫首席战略师的班农被捕,案由是“欺诈”:通过与通缉犯合作的一家媒体公司,班农作为咨询委员会的主席,发起所谓“我们来修墙”的集资;这里的“墙”,就是指作为特朗普重要政策主张的用来隔离移民的边界墙。根据《华尔街日报》20日报道,总的资金募集额度超过3亿美元;另据《今日美国报》消息,相关资金主要来自特朗普支持者的捐赠,而且为掩人耳目,他们还真的修建了一堵边界墙,但是有报道称,这堵墙刚刚完工仅几个月,就出现“严重的被侵蚀现象”。专家表示,这堵墙根本不应该建在离河这么近的地方。 这则极具讽刺意义的新闻揭示了这样一幅图景:类似班农这样的人,通过煽动中美之间的恐慌情绪,制造紧张与摩擦,成功吸引不少美国民众支持与注意之后,用卑劣的金融欺诈手段实施了一波经典的“收割韭菜”行动。这幅图景同样回答了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破坏中美关系如此“孜孜不倦”?原来有些人真把破坏中美关系当成生意在做。 班农被捕所揭露出的一系列信息,进一步验证了崔大使讲话中的论断,即当前中美关系已经在美方不少有心人士的操弄下走在了错误方向上。继续沿着错误方向走下去,受到损害的不仅是中美两国,还必然包括期待中美两国携手抗击疫情与复苏经济的全球各国,在此过程中能够受益的,则是极少数的骗子甚至疯子。 最近一段时间,中方就中美关系给出了一系列清晰的信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发表长文,从纵观历史的角度阐述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等多次发表讲话和接受采访,重申中方坚定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很显然,球在美方一侧,美方应该积极对中国的主张做出建设性的回应。推动中美关系回归并持续运行在正确轨道上,这才是值得历史铭记的正确选择。 (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据人民日报,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20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5565928例,死亡174051例。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49289例,新增死亡1384例。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至少有15名成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包括8名共和党人和7名民主党人。
全球累计确诊逾2252万例 美国确诊逾513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1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2,523,192例,累计死亡病例790,191例。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565,928例,累计死亡174,051例。 特朗普前政治顾问史蒂夫·班农首次参加听证 申请无罪审判 当地时间20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前政治顾问史蒂夫·班农首次参加听证会,并申请无罪审判。此前报道,班农及另外三人因涉嫌美国南部边境墙项目筹款舞弊案而被捕。首次听证会后,联邦检察官表示班农缴纳500百万美元才可以有条件获得保释,当天的听证会通过视频方式远程进行,下一次审前听证会将于8月31日举行。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落地 最高降幅95% 20日,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拟中选结果公示,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高达95%。此次集采共涉及56个品种约200家企业参与,竞标产品较多的企业主要有扬子江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豪森药业(港股上市主体名称为翰森制药)等几家。 阿里第一财季净利润394.7亿元 股价收跌1% 昨日阿里巴巴发布财报,第一财季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3.8%;第一财季净利润394.7亿元,去年同期212.52亿元,同比增长85.7%。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14.82元人民币。8月21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收跌1.01%,报257.97美元。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高,纳指收涨1.06%,续创收盘新高,道指涨0.17%,标普500指数涨0.32%。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阿里巴巴跌1.01%,京东涨1.9%续创收盘纪录新高,蔚来汽车跌1.99%,拼多多涨1.24%。港股方面,三大指数大幅收跌,汽车股全线下挫,半导体股和航空股逆势领涨。A股方面,两市延续昨日弱势,两市成交逾8700亿,北上资金净卖出逾28亿,军工、种业概念股领跌。 商品收盘方面,COMEX 12月黄金期货收跌1.21%,报1946.50美元/盎司。WTI 10月原油期货收跌0.35美元,跌幅0.82%,报42.58美元/桶;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收跌0.47美元,跌幅1.04%,结算价报44.90美元/桶。 1. 最高法: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修改为LPR的4倍报价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 商务部发言人就美国“封杀”Tik Tok一事回应 昨日商务部发言人就美国“封杀”Tik Tok一事回应:中方坚决反对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作为政治工具、泛化和滥用安全审查的做法,中国政府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再次敦促美方摒弃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打压,多做有利于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民福祉的事情。 3. 透景生命获境外机构投资者瑞银举牌 持股达到5.06% 透景生命公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瑞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获得公司股份192,050股。本次权益变动前,瑞银持有4,403,437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5%。截至目前,UBS AG持有公司股份总数为4,595,48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6%。 4. 8月IPO高达64家 创历史新高 从8月份已经发行新股及未来一周发行进度安排来看,单月发行数有望再创历史新高,8月份将有64只新股发行,单月发行数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募资金额超500亿元,亦位于近几年高位。同时,下周一有13家创业板公司集中挂牌上市,短期资金或面临一定压力。 5. 俄制药公司:中国新冠病毒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将在俄罗斯进行 8月20日Petrovax公司已获俄罗斯卫生部批准,可在俄罗斯进行中国候选疫苗Ad5-nCov的三期临床试验。Petrovax正在俄国内启动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和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共同研制的新冠病毒候选疫苗Ad5-nCov的三期国际临床试验。康希诺公司在中国进行的一期试验共有108名志愿者参加。二期试验在武汉进行,有508人参加。 4.特斯拉突破2000美元大关 马斯克身价激增300亿 周四美股收盘,特斯拉大涨6%,股价首破2000美金,市值突破3700亿美金。以马斯克持股比例粗略估算,特斯拉昨夜的股价大涨使其身家一夜之间飙升46亿美金,约合318亿人民币。 7. 乐山疑似化工气体泄漏 和邦生物、通威股份未出现异常 据四川应急官方微博发布,8月20日上午,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疑似发生化工厂气体泄漏。午间,和邦生物公告,公司未出现包括不限于泄漏等安全事故以及人员伤亡。通威股份旗下永祥均声明,所有涉及公司的设备、装置一切正常、安全,未发生任何泄漏等异常情况。 8. 宁德时代携手蔚来、国泰君安、湖北科投 成立蔚能电池资产公司 昨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携手蔚来汽车、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以推动“车电分离”新商业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电池租用业务。公司注册资本为8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以2亿元人民币等值代价获得其25%股权及董事席位。 9. 阿里巴巴:正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政策变化 8月20日,阿里巴巴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阿里巴巴在美国的主要业务是重点帮助美国的品牌、中小商家等将商品销往全球主要市场。相信国际贸易和合作仍会继续,正密切关注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政策变化,跟踪评估这些变化对阿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会相应采取新的合规措施。 10. 微信宣布小商店全量开放 36氪获悉,微信宣布小商店对企业、个体、个人三种开店类型全量开放。同时,微信小商店上线服务市场,并推出小商店开放组件,供商家和服务商快速调用官方接口,进行个性化开发。 1. 央行: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基本投放完毕 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高飞8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再贷款和再贴现方面,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基本投放完毕,支持了防疫保供企业7600余家。6-7月份已经对50.6万家企业的1.44万亿元到期贷款本金实施延期,其中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延期4126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6万亿元,同比多发放5017亿元。 2. 商务部:中美双方已商定将于近日举行通话 在商务部20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和中国计划重新安排在上周末推迟的贸易会谈,此次会谈目的是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六个月之际评估进展情况。据称,虽然这次会谈的日期尚未确定,但很快就会举行。商务部有何评论?针对记者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双方已商定将于近日举行通话。 3. 欧佩克+内部报告:预计在8-9月进行补偿性减产 欧佩克+内部报告:5-7月,欧佩克+成员国超额生产规模预计为231万桶/日,应该在8-9月进行补偿性减产。5-7月,伊拉克超额生产85.1万桶/日,尼日利亚超额生产31.5万桶/日,俄罗斯超额生产28.3万桶/日。 4.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110.6万人 8月2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了最新一期高频失业数据。其中8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人数110.6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92.3万人。初请失业金人数反弹超百万,表明美国就业市场因病毒大流行陷入困境。新的感染病例继续在全国增加,迫使一些疫情最严重地区的企业要么再次关闭,要么暂停重启。 5. 8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与上月持平 8月20日,LPR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8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品种报3.85%,上次为3.85%,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上次为4.65%。 1. 交通运输部:将从七方面支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8月20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表示,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将从积极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发展;创新邮轮、游艇管理政策,推动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推动相关财税政策尽快落地;加强内地与海南自贸港间运输、通关便利化;创新港口、航运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七方面支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 上海临港新片区3年内力争新增产业签约4000亿元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8月20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产业发展是落实“五个重点”的重中之重,也是临港新片区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核心引擎。下一阶段,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一起,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围绕五个重点方面,加快建设开放型产业新体系。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力争新增产业签约4000亿元,完成产业投资1500亿元 3. 《八佰》今日上映 点映票房破1.8亿创最高纪录 据猫眼数据,截至8月20日18:07,《八佰》点映票房破2亿。打破《西游记女儿国》1.79亿(点映1天,场次11.12万)的点映票房,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点映票房最高纪录。该片主要投资方为华谊兄弟,联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业、光线传媒、腾讯影业等公司。《八佰》将于今日正式上映。 4. 全球粮食损失和浪费率很可能超20% 粮农组织发出呼吁 总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有助于减少饥饿、贫困,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近期,粮农组织确定今年9月29日为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以推动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行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估算,全球粮食损失和浪费率很可能超过20%。 5. 强化经营自主权 试行企业“休眠”制 深圳营商环境优化新措施公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其中包含强化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试行企业“休眠”制度等具有重大突破的利商措施。允许商事主体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申请“休眠”,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最长可达1年的“休眠期”为有需求的企业减轻经营压力。
明泰铝业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透明铝又称镁铝合金,目前已在美国某实验室研制成功。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高附加值产品的丰富推动公司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