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民航部门证实,美国交通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允许中国航空公司将往返美国的定期客运航班增加至每周8班,与中国民航局最近允许美国承运人执飞的航班总数相对等,指令立即生效。此前,中美两国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4班,共计8班往返;此次扩容后,中美往返航线数量将翻番,增加至每周总共16班。
在不同的国家,我们要用不同的货币,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权力,它可以通过印钱的方式换取社会资源。可能以前我们都认为,政府花的钱都是自己收上来的税,或者以税收为抵押印的货币。其实完全不是!税收只是创造了这个社会对主权货币的需求。本质上就是印钱换资源,只不过政府会自己给自己设置一些规则,不印那么多,找一个平衡点,尽量不损害自己的信誉。 一、为什么民众必然会接受印出来的钱呢? 因为政府以暴力为后盾,除了交税之外,在罚款、贸易、司法等所有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的领域,只承认它自己印的钱币,所以现代货币也叫法币(法定货币)。法币除了主权信用外没有任何实在的价值,就是一张纸,一个记账工具。 很多人不理解,我手里拿着一张纸币,我可以花出去,怎么只是记账工具呢?其实你只要想象一下银行的工作就行了,那是金融的中枢神经。以中国为例,流通中的现金(M0)只有7.9万亿元,而银行的各项存款(M2)有213万亿元,现金占比仅3.7%。这些存款本质上就是银行记的账本。A公司给B公司转账就是在银行账户上划转数值。这个数字背后除了国家信誉什么都没有。随着手机支付的盛行,以后的现金需求会越来越少,我们会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即银行账户上的钱又是怎么变出来的。 二、现代货币的发行原理:印刷、创造,然后无限循环 我们通常认为:银行是先吸收老百姓、社会的存款,然后才能放贷。大家都很熟悉的是银行存款准备金这个概念,假设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是10%,银行拿到100元的存款后央行需要冻结10元,剩下的90元就可以用来放贷,以此类推。其实大家再往前想一步,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货币)是怎么来的呢?是央行印出来的,那么央行印的钱又是怎么到了你手里的呢?这一步才是货币发行的源头。 1、财政部的信用是从央行创造货币。央行首先会用印出来的货币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财政部拿到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老百姓和企业通过出卖资源、服务获得货币。然后银行才能从民间去吸收这些存款、发放贷款,成为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但是货币创造的第一步是财政部的国债,也就是国家信用的借款,全世界的主权货币都是如此运行的。 2、企业信用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在此之前,我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存款准备金率降到0会是什么样子?不要觉得不可思议,美国现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0,瑞士、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没有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也就是说,100美元存进去可以无限循环贷款,理论上可以无上限地增加存款数量。 举个例子,虎哥向工商银行申请了1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银行考察后借给我了,对工商银行来说这笔贷款是他的资产,对虎哥来说这就是一笔债务。大家有没有意识到,贷款完成后,货币其实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和大家一样,虎哥我肯定不会背着100万现金,我存到任何一家银行都会给这个社会增加100万的存款,这个存款又变成了其他银行放贷的资本,以此无限循环。 也许你也发现问题了:银行放贷属于增加自己的资产、银行要负责衡量放给虎哥的贷款能不能按时还款,以便顺利获得利息收入。可是你注意到没有,银行放出去的同样是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货币上却无法体现银行的信用。这句话需要大家好好理解一下,银行创造出来的钱应该是银行自己信用的体现,但银行用虎哥的信用给自己创造了资产和利息收入。可是我们无法在货币上看到银行的信用,这笔钱只要从银行贷出来就能够随便花,这种信用不平衡也是银行喜欢过多放贷的动力来源。 如果银行疯狂放贷后自己觉得不安心,一般会给这些贷款再买一份保险,然后告诉大家如果债权人违约了有保险公司来赔付...甚至,还能把这个打包成债券再卖出去。对了!这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真相,只不过他们打包的是美国穷人的购房贷款,最后美联储为了防止金融系统崩溃,自己又印钱把这些债券买了。 这次新冠疫情以来,美联储又扩大了债券的购买范围。大家完全不用担心美联储的钱不够用,我前面说过了,现代货币只是一个记账工具,美联储只需要敲敲键盘就可以了。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是资产,美元是负债,只要有债券就可以创造美元。而创造债券很简单,中央政府、私营企业都可以发债。 从宏观角度上看,A企业发债,只要不是被央行买走的,一定会成为B企业的资产,这个过程属于私人部门内部的信用创造。中央政府发的债,一定是私人部门的净财富,因为它没有违约的风险。但是如果美联储购买公司债则会透支美元的信用,美联储自己也知道透支信用不好,但它也是有苦难言。 美联储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美国经济、美国政府的影响非常大。2008年被迫购买抵押贷款证券(MBS),到2014年它开始缩表,五年下来没缩多少,这一次疫情又大大增加了未来缩表的难度。因为一旦美联储减少购买这些债券,将直接推高美国债券的收益率,削减美元的流动性,同时为美元升值带来压力。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美联储就要停下脚步,所以缩表很痛苦!而且金融资本都不乐意看到美联储缩表。 某种程度上虎哥可以得出结论:这个表会持续地膨胀下去,因为缩不了多久,美国就会碰到下一次经济危机,而危机必然导致美联储又要印钞救市,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三、美联储害怕咱们抛售美债?别想多了 美联储害怕外国人(比如中国)抛售美国债券吗?其实完全不怕,甚至它还会鼓励你这么干! 我们经常在国内媒体上看到一些不理性、不正确的言论,说什么中国只要在关键时候抛售美国国债就会如何如何,似乎这就抓住了美国的命脉。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子,美联储一点都不担心你抛售美国债券。格林斯潘卸任之后说过,大家不用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债券,因为我们可以让中国卖家找不到买主。即便中国成功卖掉了,所得到的也不过是没什么利息的存款。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中国购买他们的优质企业,甚至我们买了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人家都不会给你投票权。 美国经济学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曾经说过,美国用实际上一文不值的美元支付中国和其他国家。特别是勤劳的中国,无偿向富有的美国提供价值成百上千亿美元的真实货物。然后,中国又转过来用这些美元纸钞购买美国国债。这些国债除了支付一定的利息以外一文不值。就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美国国债永远不能换回现金,或足值/部分的赎回,而且不管怎么样,由于持续通胀,它们已经贬值很多了。 与此同时,我们的企业还在源源不断地出口商品,换取美元。中国每年有很多的顺差。即便是贸易战最严重的2019年,我们对美国还有2958亿美元的顺差。如何使用这些美元,特别考验我们领导人的智慧。对中国来说,没有外汇储备肯定不行,但太多了也是一种浪费。问题是央行这么大的资金规模,如果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比如买黄金、石油,想都不用想,买啥啥涨,卖啥啥跌,因为规模实在太大了。现在的中央利用这些钱建金砖银行、丝路基金,搞一带一路的建设,输出中国的过剩产能,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战略。让货币流动起来才是经济发展的王道,当然能换回实实在在的资产就更牛了,如果能在价值低估时,买到优质的资产,那就更无敌了,而美国就是一直这么干的。
TikTok还将在美国招聘357个岗位 北京时间8月19日消息,抖音海外版TikTok应对美国封杀令的方式有些特别:继续在美国招聘数百名员工。 Business Insider通过分析发现,过去一周,TikTok纽约、洛杉矶和山景城办公室招聘岗位数量增长3.5%至357个。 TikTok美国办公室招聘岗位数量在整个公司的占比也略有上升,由27.4%上升至28%。 TikTok加大美国招聘力度的背景是,特朗普已签署两份行政令,强迫它将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否则将面临全面封杀。微软和甲骨文被认为最有可能收购TikTok。 美国创意机构Mekanism合伙人、首席社交官布伦丹·加汉(Brendan Gahan)表示,“TikTok在美国招聘的力度似乎仍然相当大。我设想它越来越相信公司不会出什么大问题,特朗普推迟禁令执行时间增强了它的这一信念。” 网红营销平台Whalar.高级副总裁卡琳·斯潘塞(Karyn Spencer)表示,TikTok加大招聘力度,“表明它相信公司还有未来,我也认为TikTok有未来。” 斯潘塞把TitTok美国分部CEO凯文·梅耶(Kevin Mayer)和总经理瓦内沙·帕帕斯(Vanessa Pappas)称作是“两个很有能力的人,在领导大型公司渡过难关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我相信TikTok已经组建了律师团队,在需要时捍卫自己的权益。它似乎不惧怕特朗普的恐吓策略”。 TikTok已表示将起诉美国政府。一名TikTok员工计划本周晚些时候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的封杀令违宪。
美东时间13日盘后,中概股爱奇艺公布第二季度财报,与此同时,爱奇艺表示,公司正在配合美国证监会(SEC)调查。受此负面影响,周五爱奇艺股价曾一度暴跌19%,收盘跌逾11%。当天大盘中概股也随之普跌。 爱奇艺在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是针对今年4月做空机构Wolfpack Research发布的做空报告。美国证监会要求爱奇艺提供2018年1月1日以来的某些财务数据和运营资料,以及做空报告涉及的资料。爱奇艺表示正在配合美国证监会调查,但无法预测该调查的时间和结果。 爱奇艺也在财报中补充说明,在做空报告后,公司聘请专业顾问对报告中的某些关键指控进行内部审查,并将其调查结果报告给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目前内部审查正在进行中,公司目前无法预测内部审查的完成时间、结果或后果。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爱奇艺CFO表示,针对SEC调查而进行的内部审查差不多已经超过4个月了,对这项调查的主动披露本身已表明了管理层的对内部审查结果的信心,并坚信“将再次向所有投资者展示公司的品质和管理层的潜力”。 如何解读爱奇艺遭美国证监会调查的事件?市场是否过度恐慌? 第一,爱奇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按美国上市公司的法规要求,公司发布财报同时,必须披露公司重大事件。而美国证监会调查,就属于重大事件。所以爱奇艺这不算主动披露。这表明,爱奇艺技巧性地选择在季报公布的同时公布被调查的消息,减小负面新闻的影响,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我们也不必要对此过多解读,作为一个公司,不管是否造假,减少负面新闻对自己的影响都是必须要做的事。 第二,美国证监会为什么要调查爱奇艺? 瑞幸造假案产生的负面影响余波犹在。作为主管机构的美国证监会,必然承受投资人和国会的巨大的压力,因此更加谨慎和严格对待中概股,这也可以理解。目前在中概股中,被公开做空并提供做空报告的,只有爱奇艺和跟谁学两家。美国证监会不可能对这两家公司无动于衷。所以美国证监会针对做空报告,要求爱奇艺提供资料协助调查,这并不算意料之外的事。很有可能,跟谁学也将“享受”同等待遇。跟谁学股价同日也跟跌10%。 第三,爱奇艺造假的可能性多大? 这是问题的核心,关注爱奇艺的人想必都读过4月份的那一份做空报告,相信和不相信的人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其实判断财务是否造假,这需要审计师和会计师团队的专业意见。在正式审计调查报告没有出来之前, 外界谁都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 但是有三个指标可以借鉴参考, 一个是被公开做空到现在的时间跨度,一个是最新财务数据是否符合预期,最后就是内部除了创始人以外的大股东是否减持。 做空是与时间为敌,因为股票长期是看涨,而且做空的最大回报就是现有股价,而可能亏损的空间无限,因此时间拖越久,对做空越不利。而做空报告的杀伤力,也是随时间而弱化。一家做空机构宣布对某家公司做空并公开做空报告的那一刻,所有相关机构和个人,包括监管,会计事务所,审计公司,投研机构,甚至内部股东,都会对报告特别关注和研究。在这种高关注度下,有明显的造假一般很快就会被曝光。 在瑞幸事件中, 浑水于1月31日公开做空报告, 4月2日瑞幸承认造假, 间隔2个月时间。Wolfpack Research在4月份发布做空爱奇艺报告,至今已时隔4个月,时间越长,明显造假的概率就越低,爆雷可能性的就越小。 从财务报表上来看,现在中概股还敢公然造假的公司不多了。瑞幸引发美国监管趋严,中美关系更加让夹在中间的中概股瑟瑟发抖,这时候中概股公司谁都谨小慎微,不敢往枪口上撞。因此今年中概股的第二季度财务报表,水分会被挤去不少。所以通过研究中概股公司发布的最新季报,是否符合预期,是否有大幅调整, 都能侧面反映该公司前期财务数据水分有多少。 从最新财务数据看,爱奇艺第二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4%,净亏损14亿元。此前市场预估净亏损23.31亿元,亏损率降至17%,上年同期为26%。两者都超出市场预期。至少从财报上看不出有什么巨大偏离或者大幅调整,这减小了爱奇艺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非创始人类的大股东,是最不愿意看到公司造假。公司造假的后果,不仅让大股东蒙受巨额财务损失,还会毁了一世英名。而爱奇艺的大股东,除了创始人龚宇博士外,就是百度和高瓴资本,属于实力雄厚且很爱惜自己羽毛的机构。目前也没看出百度和高瓴减持股票的迹象,这也让爱奇艺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 从时间跨度、最新财报和大股东持股看,爱奇艺财务造假的可能性不高。当然,这个结论来源于蛛丝马迹的分析。最终定论,都要看美国证监会调查和审计报告。 其实最令人担心的,是如今中美关系。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两国关系正常的时期,是无法引起这般关注。投资人现在不仅仅担心爱奇艺是否造假,还要担心美国证监会会不会借机拿放大镜看中概股,这才是市场恐慌,爱奇艺领跌,中概股集体跟跌的根本原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证监会作为证券行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具有在证券领域里相对独立的制定、裁决和执行权力。为了保证其独立性和专业性,美国证监会不隶属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或任何一个行政部门,也不受上述机构的指挥。但是,美国证监会主席是由美国总统提名并任命。总统虽然无法直接插手美国证监会个案,但是其意志还是会间接影响到美国证监会的决策。 我们希望美国证监会保持其一贯秉承的中立性和专业性,不往商业事件里掺杂其它意图,早日出炉客观中立的调查报告,揭开事实的真相。 对美国中概股公司来说,最大的教训,除了不要去触碰财务造假红线之外,就是要未雨绸缪。 首先是努力做到自身财务和法务滴水不漏,经得起审查。如果公司条件允许,先开展公司内部审查, 一来可以把风险的火苗趁早掐灭,二来接受审查需要花费数月,即使审查结果证明自身清白,期间公司的声誉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先准备好内部审查,有备无患,就可以从容应对做空机构或者监管审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第一,TikTok美国业务,包括总裁在内的公司,中高层、管理层全部聘用了美国人。TikTok几乎满足了美方提出的所有要求,但它仍逃不过美国一些人出于强盗逻辑和政治私利对其采取的巧取豪夺,美国的一些政客非要无中生有,罗织罪名置TikTok于死地。第二,在美国一些政客眼里,国家安全仿佛成了美国给别国找事儿的万金油,成为这些人无理蛮横打压非美国企业的尚方宝剑。赵立坚最后表示,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污蔑抹黑中国,停止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环球网)
针对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升级对华为禁令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蓄意抹黑和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对华为等中国企业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污蔑抹黑中国,停止打压中国企业。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央视新闻)
英国《金融时报》1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甲骨文公司已加入收购TikTok的竞争行列。该公司正认真考虑收购TikTok在美加澳新的业务,并已同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初步谈判。消息人士还披露,甲骨文正与一些持有字节跳动股份的美国投资者合作,其中包括泛大西洋投资集团和红杉资本。截至本报发稿时,甲骨文方面未就有关报道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