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原创 · 作者|郭凡瑜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诞生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全方位“在线”了很多年,求职、招聘这件事同样也不例外。 严格说,中国招聘行业的互联网化是从1994年开始的。但发展20多年后,“上网投简历、找工作”逐渐从最初的新鲜、简单变得让人疲惫,再难与“高效”划等号。 2014年,BOSS直聘横空出世,一句“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谈”的魔性广告语,迅速让“直聊”深入人心。 然而,在“直聊”已成在线招聘行业标配、求职者对“用聊天的方式找工作”习以为常的当下,仍有必要提醒的是,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MDD」(Mobile+Data+Direcruit)模式能否运转的起来,关键在于精准的人岗匹配。 BOSS直聘平台海量的数据,以及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正在让其作为这一模式的开创者,继续发挥着领先优势。 “没有中间人传话”,直聊找工作成主流 对于刚走出高校的毕业生来说,2020年实在太难了。 以去年的秋招为例,在需求端,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缩招的情况不在少数;在供给端,2020届高校毕业生数量达874万人,数量再创历史新高。麻烦的是,这部分求职延后的毕业生既要跟同龄人竞争,还要和回国的留学生,以及陆续进入求职市场的2021届毕业生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去年第三季度,国内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0%。而在激烈竞争之外,疫情又为线下面试带来阻力,焦虑弥漫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就业形势严峻,但好的一面是,剧烈变化之中,年轻人在求职方面已经越来越“上道”了。 TalkingData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求职研究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已经适应了线上招聘,超八成高校毕业生借助网络招聘平台,高校毕业生倾向于使用手机端APP求职占比达90.4%。而压力之下的求职者有多努力,以下几组数据皆是明证: 根据《报告》,超八成的人每天都会在求职平台多次投递简历,头部APP的人均使用次数保持在每月50次; 使用时长方面,在BOSS直聘和智联招聘APP上,超四成用户每次的使用时长达20分钟以上。 数据来源 TalkingData 可以看到,在疫情催化和移动端APP的普及下,覆盖面更广、时效性更强、成本更低的线上招聘成为求职者找工作最常用的方式。不过,毕业生毕竟缺少职业经验,其在找工作方面依然问题不少: 一方面,求职者每天穿梭在各大招聘APP,只要岗位和专业沾边就立刻投递。数据显示,超六成求职者的简历投递以广撒网为主,并不清楚自己想找什么工作。 另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需求的判断,毕业生普遍经验不足,这也是在线招聘平台各类增值服务(如提升简历曝光度、竞争力数据分析、面试培训、求职咨询、 简历优化等)形成吸引力的原因。 简而言之,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问题是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对自身能力和目标行业公司深度了解,这意味着求职匹配度低、效率低,而在激烈的竞争和日渐高昂的机会成本面前,这些都是需要跨越的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连接供需两端的重要角色,在线招聘平台已经给出多种解法。以BOSS直聘为例,在BOSS直聘APP上,应聘者和老板可以通过直接聊天的方式相互了解,去除中间环节,通过简历+行为数据匹配等方式提升招聘找工作效率,提升应聘者和招聘者匹配度。 具体来看,求职者可以通过岗位信息筛选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然后在完善简历的基础上用人企业招聘人员或老板发起类似于微信的即时沟通,用人单位回复后双方可以开启对话,求职者可以发送简历,双方可以交换电话号码和微信号。同样,招聘方也可以主动发起沟通。 图源 BOSS直聘APP 相比投递简历后等待回复的传统模式,直聊的优势显而易见——求职者可以跳过海投简历、一面、二面等冗长的应聘环节,实现直接与企业老板在线聊天、洽谈入职条件;招聘者在与求职者直接对话中也能充分展示自己和公司的诚意,精准定位职位最优人选,同时缩短招聘时长。 数据显示,在使用求职平台时,近六成高校毕业生更期望与直属领导直聊沟通,同时更喜欢线上深度沟通。2020年5月至10月,以直聊方式为主的BOSS直聘平均日活用户数约同比增长率超过80%,在所有求职招聘类APP活跃度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TalkingData 总的来看,直聊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过去在线求职低效率的问题,并且在网络求职渗透率上升、疫情影响下线下找工作受限下逐渐成为主要求职方式。 开创者仍在“布道” 直聊方式之所以会蔚然成风,原因之一恐怕在于,BOSS直聘带来的招聘效率、成功率提升,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当代年轻人习惯依托手机进行在线通讯社交、餐饮租房、学习阅读等。数据显示,2020年度高校毕业生在各类APP的覆盖率整体高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人群,"找工作"与"餐饮外卖"、"租房"并列,成为线上刚需。在此背景上,使用手机APP进行求职对他们来说更为灵活便捷,直聊直聘的渗透也就顺理成章。 在“直聊+精准匹配” 方面,BOSS直聘是首创者,也是布道者: 2014年7月, BOSS直聘CEO&创始人赵鹏创立BOSS直聘,提出“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突破过去人才招聘模式相对传统的僵化思维,将在线聊天功能引入招聘场景,让应聘者和用人方直接沟通,拉平求职者和企业双方的地位差。 2016年,BOSS直聘率先 将“MDD”模式(Mobile+Data+Direcruit)运用在招聘行业,即“移动+数据+直聘”模式,在移动便捷和直聊的基础上,基于收集双方数据后的精准撮合,进一步提升了求职效率。 2019年4月,BOSS直聘推出的视频面试功能,让求职与招聘双方打破时空限制找到满意的工作和人选。这一功能在疫情期间加速助力了企业复产复工,也让品牌更深入人心。 直聊模式广受欢迎,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数据。基于海量数据,BOSS直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岗进行精准匹配,而效率,又对用户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从求职方来看,基于求职者无法高效便捷的找到岗位的痛点,BOSS直聘提供了几种解法。用户在填写核心信息和简历之后,可以选择三种心仪岗位,系统即可推送符合用户要求的岗位,然后用户查看岗位描述并开启聊天。这种方式实现了人和岗位的精准推荐、匹配,求职者不需要在海量求职信息面前筛选和不断投简历,同时人、岗的高匹配度也提升招聘企业的反馈率,进而提升找工作的效率。 从招聘方来看,为了帮助企业快速高效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系统会主动帮助招聘方去联系大批量符合招聘企业要求的求职者,邀请候选人主动投递简历,通过算法优化后匹配出的大批高质量候选,有效解决候选人质量不高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 伴随着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求职者和招聘方会不断涌入平台,由此产生的新数据又将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匹配能力。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模型:平台靠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吸引一批用户,再通过数据积累助力推荐效率的提升,技术壁垒建立后,新的用户也将如潮而至。 TalkingData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5月,BOSS直聘APP下载增量,增长率获月度第一。从用户活跃度来看,BOSS直聘成为求职招聘类APP人均使用次数最多的应用,达到每月90次,次均使用时长超过20分钟为45.1%。 这为BOSS直聘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基础。目前,BOSS直聘已经沉淀下可观的招聘求职行为数据库和机器学习能力,无论是对简历打标签的做法,还是"文字聊、语音聊、视频聊"多种沟通模式的推出,BOSS直聘的每一个新打法,几乎都成为同行模仿的范例。 当然,同质化竞争也往往因此而来,BOSS直聘只被模仿而不被超越的唯一秘诀则是:以让用户满意为一切工作的前提。 深响
为了更好服务于用人单位招聘用工和劳动者应聘求职,同时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近期组织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汇总2020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招聘、求职需求职业岗位信息,形成“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现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数据来源 本期数据来源于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报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数据。 二、数据构成 本期数据由“序号”“职业名称”“职业代码”“职业定义”“需求典型城市”“上期排位”六个部分组成。“职业名称”“职业代码”“职业定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的职业分类标准。“需求典型城市”是指填报该职业需求的典型城市名单,排在前面的城市需求缺口大于排在后面的城市。“上期排位”表示上期(2020年第三季度)该职业的排位情况。 三、编制方法 本期数据采集各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缺口排名前20的职业岗位信息,综合考量岗位缺口数量、填报城市数量等因素,经加工汇总整理形成,按“招聘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岗位缺口数量和填报城市数量加权取值后从大到小排列,排在前面的职业需求短缺程度大于排在后面的职业。 四、数据说明 按照上述方法,汇总形成《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分类标准,100个职业中,36个属于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6个属于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19个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6个属于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个属于第一大类——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个属于第五大类——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1个属于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与第三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有以下特点: 一是招聘需求人数环比上升明显,“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供求关系总体趋紧。从“最缺工”100个职业看,招聘需求人数从三季度的131.6万人增加到141.8万人(增长7.75%);求职人数与三季度基本持平略有下降(下降0.61%);缺口数从三季度82.4万人上升到92.9万人(上升12.74%);总体求人倍率(招聘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从三季度2.67上升到2.90(上升8.61%)。缺口数和总体求人倍率均居2019年第三季度首次发布排行以来的历史最高位。 二是制造业人才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新进排行25个职业中,有15个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60%,如“冶炼工程技术人员”“铸造工”“汽车工程技术人员”“金属热处理工”等。短缺程度加大的34个职业中,有16个职业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47.1%,如“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 三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事业人才需求加大。 “保卫管理员”“保安员”“社区事务员”等职业排位上升。“家政服务员”位列前十,“保育员”“养老护理员”排位上升,“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孤残儿童护理员”首次进入排行,“幼儿教育教师”重新进入排行,“中学教育教师”排位上升。 此外,排行“前十”职业基本保持稳定,本期“焊工”进入前十,“快递员”退出“前十”。
买家收到大量简历后用来做什么呢?有人用于倒手后赚取差价,也有人借此获得个人信息后进行推销。据一位买家所述,自己刚开始做推销化妆品的生意,希望低价获得一部分简历中的联系方式,最好是中等收入的年轻女性,便于销售的推进。 情色陷阱、贩卖个人简历、为诈骗平台导流……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招聘行业月活反而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但在线招聘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屡禁不止的平台乱象。雷达财经调查发现,招聘网站背后存在多条黑色产业链。 有卖家提供营业执照生成器、各招聘平台不同等级账号等方便买家进行招聘,买家得到账号后,可通过招聘代发等途径大量散布虚假招聘信息进行诈骗,亦或是在获取简历后将其中的求职者信息进行倒卖、推销等活动。 据卖家介绍,400元即可任意制造营业执照,4毛即可获得一份二手简历,拿到简历后随即就有求职者收到陌生的兼职刷单、贷款、卖房电话。 有卖家明码标价出售58同城和智联招聘账号,"智联白银180,黄金400,钻石850"、"58单企60,人脸80,对公180"。 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永辉表示,无论是在QQ群、贴吧等平台出售招聘网站中的求职者简历,还是帮助他人私自获取公民个人联系方式并非法获利,都涉嫌触犯了出售、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而如果是生成营业执照或利用营业执照非法获利,则可能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 卖家称营业执照任选,公司可指定行业城市 雷达财经了解到,如果想在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就需要经过个人认证与企业认证。 其中,个人认证需绑定手机号、身份证号,并进行人脸识别。企业认证则需要输入与营业执照相一致的企业名称,一些平台还需上传营业执照照片。只有当上述所有步骤均成功后才可完成正式认证。 然而,在背后黑产的辐射下,想要以企业身份发布招聘信息并不需要这么"复杂"。 雷达财经调查发现,在有关"58、智联、前程"的交流QQ群中,有卖家出售名为"营业执照生成器"的应用程序。据该卖家介绍,只需输入企业信息,选择模板,就可生成营业执照,且该执照"亲测"可通过58等平台的认证。 该卖家还称,不久前刚刚售出两份程序给自称是要在招聘网上使用的买家,并向雷达财经出示了其与买家对话的微信聊天截图,程序价格是450一年。 此外,也有卖家单独出售营业执照图片,售价100元一张,"渠道来的,收到款发图",对方表示。 如果不想单独购买营业执照,还有卖家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贴吧、QQ群、闲鱼等平台中,有卖家可通过帮助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企业或个人获得招聘网站的官方认证,从而赚取佣金。通过认证后,该企业或个人即可在招聘网站中发布招聘信息。 雷达财经获悉,此类服务不仅能指定平台,还可任选城市与行业,买家只需提供手机号和人脸识别,并缴纳一定费用,便能拥有一家企业的招聘账号。"智联个人认证220,个人+企业全部搞定270。" 询问过程中,对方向雷达财经出示了往期做成的案例,证明确实能在招聘平台中进行有效招聘。后续提问时,对方还给出了公司的名称及营业执照照片。 张永辉律师表示,如果是生成营业执照或利用营业执照非法获利,则可能构成刑法第280条所述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量刑方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有着明确的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且目前经营状态为在业,无任何风险信息。 另有卖家明码标价出售58同城和智联招聘账号,"智联白银180,黄金400,钻石850"、"58单企60,人脸80,对公180"。 据雷达财经了解,不同价位的区别在于,白银发帖可以发100条,黄金500条,钻石2000条;58单企可以发全职招聘、黄页,人脸可以发房产、黄页,对公可以发兼职、全职招聘。 简历最低4毛一份,还可指定个人 骗取简历售卖是一种惯用的获利手段。 据新京报,有简历卖家透露,自己可以通过"提取器"和"采集系统"等外挂类软件,24小时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及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简历。"购买一个企业招聘账户,发布招聘启事和邮箱即可,一天就可以获得2000余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历。" 不过,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多的简历也是有"学问的"。在淘宝、闲鱼等平台,有许多"招聘代发"商家,且不少商家页面均显示已有数百人付款成功。 "资深HR免费帮您优化招聘信息;免费代回复在线咨询;服务器结束未收到简历免费延长30天。"有商家在商品详情页面写道。 大量获得简历后,就衍生出了简历买卖服务。 在闲鱼、QQ群等平台,有卖家低价出售各平台简历,"58纯一手3.5,纯二1.5,当天二手的4毛"、"智联实时一手3块",多位卖家向雷达财经表示。 据卖家介绍,实时的一手简历可以多次售卖,但简历一旦隔天就会有所贬值。此外,简历还有线上线下之分,线上一般对应各类在家就可完成的兼职工作,简历标题明确、质量较高;而线下则容易出现工作范畴指向不清晰的情况,质量偏低。一般情况下,卖家支持视频验证。 更有卖家称,可以帮忙下载指定个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但是以此方式下载简历成本会有所提升。雷达财经了解到,猎聘、前程无忧、智联、58同城等平台均有卖家提供相关服务,价位分别在5-8元/份不等。 卖家向雷达财经展示的简历数据截图 "你找到简历后发给我,我帮你下载联系方式。联系信息有误可以全额退款,绝对一手,绝对有速度。" 为何可以任意指定简历?有卖家称,自己是通过内部账号下载的,也有卖家表示,反正就是有方法、有渠道,具体的不用管。 买家收到大量简历后用来做什么呢?有人用于倒手后赚取差价,也有人借此获得个人信息后进行推销。据一位买家所述,自己刚开始做推销化妆品的生意,希望低价获得一部分简历中的联系方式,最好是中等收入的年轻女性,便于销售的推进。 另据媒体报道,多位受访者描述称,投递简历后接到了来自电商刷单兼职、卖房、贷款、保险等工作人员的电话,其中一位受访者询问打电话来的人后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人从招聘网站上下载下来变卖了。 平台否对倒卖简历是否知情?雷达财经分别致电智联招聘、58同城、前程无忧等平台客服热线进行举报,对方均表示此前对相关情况并不了解,可以将平台中倒卖简历的账号或群聊记录下来,后续向上级进行反馈。 张永辉律师表示,在QQ群、贴吧等平台出售招聘网站中的求职者简历触犯了出售、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与此同时,通过帮助他人私自获取公民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并非法获利的行为也包含在此项罪名中。 虚假招聘,骗钱没商量 除了倒卖,有骗子直接选择诈骗。 知乎某用户发帖时曾提到,自己在用招聘APP求职的过程中本来和一家实业公司约好面试,但到达公司具体位置后,却发现是一家餐饮企业,在连续缴纳服装押金、上岗证、平台注册金近3000元后,该用户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骗局,目前正在准备劳动仲裁。 无独有偶,临近暑期时,某贴吧用户想利用这段时间在某平台上寻找暑假工和临时工的岗位,但投递简历后才发现,所谓的"工厂直招,不收取任何费用"是中介招人的惯用手段。 其中网站上标注的公司、岗位、工价均为虚假信息,中介在见到应聘者后,会找各种理由送其去偏远地区的工厂做十分廉价的劳动。甚至有公司谎称自己是京东直聘来吸引求职者,但实际情况则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人力资源公司。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据凤凰网视频报道,网友小杜反映在招聘网站上应聘兼职导游时遭遇性骚扰。招聘公司在招聘要求中不但不需要导游证,而且还要应聘者提供近期全身照,公司多次派单时间均接近晚上,在遭遇客户性骚扰后,公司HR并不感到意外。后在小杜向平台投诉时,该公司及负责人相关信息已消失不见。 据广西新闻网报道,近日小郑在58同城上看到一则招聘兼职模特的信息,工资待遇高达100元/小时。但小郑去公司面试后,公司并没有和小郑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给了她一份委托拍摄确认书,要求缴纳场地租用费用等合计7900元。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以网络分期贷形式缴纳该笔款项的小郑此后要偿还连本带息共9300元。转完钱小郑才如梦初醒,觉得自己上当了。 2019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则裁判文书显示,三名被告人于2017年10月-12月间,雇佣他人使用化名通过58同城等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以收取"食宿费"、"保证金"等名义骗取前来应聘的被害人钱款,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280572元。 招聘网站信息泄露已屡见不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迭代发展,在线招聘在求职者和招聘者们的双向选择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招聘用户规模接近2亿,增长率为15.0%。极光大数据显示,疫情影响下,2020年3-5月,互联网招聘行业月活反而不断突破历史新高,5月互联网招聘行业渗透率为9.9%,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值。 市场上涌现出的招聘平台在丰富求职者和招聘者选择的同时,也暗藏许多严重的问题。 2016年春节前后,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关闭了包括兼职人才114网、586兼职网、夜场招聘网等16家严重违规失信的招聘网站。当时查处的主要内容是借招聘网站之名开展色情、传销、敲诈骗取财物等活动,以及纵容用户违规失信、涉嫌假网站、假广告等弄虚作假行为。 然而现在看来,此类行为依旧未被完全遏制。 2018年,澎湃新闻通过统计中国裁判文书网中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得出,在60起诈骗案中有超过5500名受害人被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 2019年9月,微博话题#1元即可购买一条简历#冲上热搜,阅读量达2.5亿。媒体报道称,知名求职网站一手简历每条1.8-2.5元,二手简历每条0.8-1.5元,其它网站每条0.6-1元。 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底公布的一项裁判文书显示,被告吴某先后向张某出售共计包含44万余条简历信息的赶集网账号,被判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2020年11月,据新京报报道,有信息贩子对记者称,自己手握十万条个人简历,仅需40元即可购买。其中信息包括工作经验、出生日期、居住地、手机号、邮箱、学历、自我评价、求职意向等,并带有智联招聘或前程无忧的logo。 "现代人真的还有隐私这种东西吗?"有网友感叹道。
日前,TikTok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招聘3000名工程师,主要分布在欧洲、加拿大和新加坡。 此举表明,尽管所有权仍存在不确定性,这款受欢迎的应用仍没有放弃扩张计划。 TikTok发言人表示:“为了支持在全球的快速增长,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继续扩大TikTok的全球工程师团队,包括在加拿大、欧洲、新加坡和美国增加大约3000名工程师。” 据了解,抖音与TikTok是两款独立的产品。抖音服务中国市场,两个产品的数据存储、内容运营、内容审核都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产品的推荐算法系统也各自独立,TikTok主要由国际团队运营。目前约有1000名工程师为TikTok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加州山景城。 此前,字节跳动曾表示,计划在新加坡投资数十亿美元、招聘数百名员工,并将新加坡设为东南亚总部。
原标题:招聘笔试为难人?这家国有大行登上热搜!“你们要招行长吗?” “四十分钟内英语三十道单选+五篇长阅读……还有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高等数学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 “你们要招行长吗?” 中国银行因其高难度的笔试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27日12时,引发2亿阅读,4.4万讨论。 考生控诉中行笔试“为难人” 考生们纷纷在微博上“控诉”中行“为难人”的笔试题。 一位10年前参加过银行笔试的网友坦言,“10年前的试题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实际上比的就是谁能把握住更多自己能拿的分数。” 不少考生表示:结束的那一刻感觉招的是行长。 有中行人士向中证君透露:“每年的笔试题难度都差不多,考试是有题库的,不可能突然一下子难起来。事实上,上述网友们提到的一些题目的确在考卷内,但也没有那么难。” 据了解,目前,大多金融机构招聘尚处网申阶段,10月初截止投递。有培训机构预计,10月将会迎来秋招笔试爆发季,11月则为面试高峰期。 受疫情影响,今年招聘与往年有所不同,宣讲会和面试均以线上为主。不过,线下形式已在陆续放开,更有高校开启了涵盖三四十场企业的线下双选会。 竞争激烈 疫情并未阻挡秋招步伐,商科学子在为“金九银十”求职季而不懈努力。 某商科院校应届生说:“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都在登录各种网站,投简历,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最多时候一天参加五场,有时还需要做各种测评,每天累得一闭眼就能睡着”。 “竞争非常激烈,985本硕遍地都是,一场面试十个人,五个海归。唯一能进终面的机会,居然来源于宣讲会上抽到的PASS卡”。某求职者这样评价秋招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 某位致力于进入证券行业的应届生则在为着券商“实习留用名额”努力,“每天实习早出晚归,被安排各种活,还要被上级甩脸色,吃饭的时间还在餐桌上加班。” 一直被视为“香饽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用人标准也是水涨船高,某金融机构HR坦言:“几年前还会招收本科生,现在我们只要研究生。遇到本科生投简历,我都会建议他们读个研再来。” 复合型人才最抢手 竞争日益激烈,哪类人才最抢手呢?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行业迎来科技变革的时代,复合型人才最“受宠”。 中证君梳理各家金融机构2021届校招计划发现,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着力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信、华泰、兴业等多家券商均有开设信息技术或金融科技人才招聘专场,宁波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招聘信息科技或金融科技岗位。 以邮储银行为例,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51.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3%。总行信息科技队伍较上年末增长 20.35%。中报提出,“下大力气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科技队伍”。 某商科学子谈及近期求职经历时表示,“面试官只对学计算机以及数学的人感兴趣。本硕985+复合专业背景,就是王炸。学习差一点,经历普通一些也没关系。” 某位资深金融人士认为,如今行业招聘偏爱跨界型人才胜于专精型,“跨专业的最讨人喜欢。除了跨专业的,跨行业的也讨人喜欢。最后,专业没变,行业没变,就只是换过多家公司的,都有竞争优势了。” 他表示,招聘由“专精”改道“跨界”,一方面是由于资管新规后,原本不同赛道的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甚至私募日趋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单一的、机械化的工作越来越多被IT升级替代。相比之下,跨界的整合、思考、革新,却是短期内AI无法取代的,更能凸显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金九银十”秋招季,各家银行今年的秋招基本已进入笔试阶段了。9月26日下午,中国银行考试笔试这一话题突然冲上热搜,众多考生在微博吐槽了中行笔试中遇到的奇葩试题。 图片来自微博 DES加密算法、粒子的静止能量、洛朗级数、原子的K壳层……只有想不到,没有中国银行考不到的。网友表示:“实在不想招人大可不必这么来难为人。” 图片来自微博 中行笔试难上热搜的第二天,交通银行的笔试也上了热搜。9月27日下午,众多参加交行秋招的考生在微博上反映,考试过程中出现做题闪退、系统崩溃、无法提交试卷等问题。 六大行上半年平均减员2200人 为什么银行考试这么难,但每年还是有很多人报名呢?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银行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国有六大行公布的2020年度半年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数量最多的农业银行拥有45.51万名员工,数量最少的交通银行员工也有8.66万名之多。 六大国有行员工人数 但总体来看,6家国有行今年上半年共计减少员工数13204人,平均每家银行减2201人。其中工行减人数最多,仅2020年上半年,员工人数已减少10308人。 从员工数量来看,6家国有行中,仅人均半年薪酬降低近2万的邮储银行员工数一直保持扩张,年初至6月末新增14725人,较2019年6月底新增员工数破两万。 疫情打乱了今年企业招聘的整体节奏,一些公司选择缩招甚至停招。而从各家银行招聘平台公布的计划来看,今年银行业的预计秋招规模大有逆势反增之势。 各家银行都考虑了疫情对于2020届毕业生的影响,将2020届因受疫情影响未落实就业的应届生也纳入了招聘范围,成为秋招中当之无愧的“逆行者”。 据中国银行发布的人才招聘,今年秋招,中国银行将开放1万多个岗位,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3%。招聘机构包括总行、6家总行直属机构、36家境内一级分行等。2021届、2020届毕业生均可报名。 工商银行今年校园招聘规模将达到1.8万人,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计划招聘1.6万人以上,招聘对象同样包括2020届未就业毕业生。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多家银行表示在此次招录过程中将对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予以倾斜。 六大行平均月薪2万多元,上半年人均月薪降低1700多元 较高的薪酬待遇也让银行岗位成为求职者眼中的“金饭碗”。 数据显示,六大国有行中2020年人均半年薪酬最高的是交通银行,为14.67万元,平均月薪酬近2.45万元,最低的是邮储银行是11.98万元,平均月薪酬也有2万元。而据北京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0年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为8847元,为平均月薪酬最低的邮储银行的44%。 六大国有行总薪酬与人均半年薪酬福利 疫情带来的经济风险使得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净利润受损,从而导致上半年的人均半年薪酬福利有所下降,员工数量也有所减少。 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中仅农业银行实现了人均半年薪酬福利的同比增加,但也仅增加了500元。 其他各大行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态势,其中邮储银行降薪最多,人均薪酬福利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99万元,折合每人每月降薪酬福利3317元。交通银行同样降薪较多,折合每人每月降薪酬福利1717元。 根据智联招聘28日最新发布《2020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2020年秋季全国平均招聘薪酬8688元/月,上市公司的平均薪酬最高,为9927元/月,其次是外资公司,平均月薪为9549元。由此看来,银行业薪酬依旧相当具有竞争力。
8月21日讯 (记者 李静)椰树集团因8月19日发布的“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校”招聘信息引发舆论热议,对此,椰树集团20日发布声明致歉。 椰树集团在致歉声明中称,本次招聘旨在为集团储备高级管理人才,并能与集团长期共同发展,但由于对招聘信息审核不严,用词不当,部分条款已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及人文精神,造成不良影响,在此向社会大众深表歉意。 图片来源:椰树集团官网 据了解,此前椰树集团发布的“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校”招聘信息显示,集团拟招聘的总经理有百万年薪、别墅奖、分红股奖、海景房奖等奖励,而要成为总经理,必须经过“两个16年”、“实践锻炼过三大关”――实践锻炼过“两大关”升副总经理,过“三大关”升总经理,再过“四大关”升任集团董事长。 在优厚待遇之外,该招聘广告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应聘者需承诺做到“两不”:忠诚不谋私,顾事业不顾家;还要承诺终身在“椰树”服务,并以房产作抵押,离开“椰树”就要以房产偿还,据称,这是防止员工将“椰树”作为跳板、作为“镀金”、学到经验后跳槽。 对此,律师表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所以这份公告要求劳动者用房产抵押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