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元汇率走势和国内资金利率变化等影响,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加大。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升值空间,但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汇率运行双边波动可能性上升。专家预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中枢水平在6.4左右。 汇率处合理均衡区间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已脱离去年下半年的单边升值通道,转而构筑双向波动的新格局。 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动显著加大。据Wind数据统计,以日内高价与低价的价差来衡量,1月27日至2月1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动均超过300点,而在1月中旬,仅有1个交易日价差高于300点。 另一方面,从收盘价上看,除了开年首个交易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以外,1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多呈现出涨跌交错的横盘运行态势,基本徘徊在6.46至6.48之间。 不过,无论是之前出现阶段性升值,还是最近更加频繁地双向波动,有一点贯穿始终——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此前表示,从汇率弹性看,2020年人民币弹性为4.2%,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区间,既不会只升不贬,也不会只贬不升,这也是世界主要货币的共同特征。”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与美元及国内资金面变化有关。具体看,美元方面,1月28日至29日,美元指数连续大跌,此时离岸人民币快速升值;2月1日,美元指数大涨,升破9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快速贬值。同时,上周资金面趋紧,银行间市场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DR001)突破利率走廊上限,盘中最高涨至13%,对于国际资本而言,套利空间可观。但本周资金面转松,DR001跌回3%下方,中外利差缩窄。 多因素支撑升值 “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有五方面因素支撑。”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政宁表示,一是风险溢价有望进一步下行;二是中美影子利差仍有走阔可能;三是春节效应;四是全球走出新冠疫情阴霾前,我国出口或延续较好表现;五是弱美元所营造的相对友好的外部环境。 中长期来看,刘政宁认为,人民币汇率或面临回调风险: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后“出口强、进口弱”的现象难以持续,经常项目顺差将大概率收窄;另一方面,美元将在二季度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专家称,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仍面临升值压力,但多种因素变化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将下降,汇率双边波动可能性显著上升。 张明表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的概率很小,更可能围绕6.2至6.6的区间上下波动,中枢水平在6.4左右。
2021年人民币缺乏长期持续升值的基础和环境 作者:骆振心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资源和产品“大进大出”,出口企业数量众多,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刻牵动着企业的神经。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年中触底后强力反弹,走出了“先抑后扬、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人民币大幅上涨6.9%,今年继续上扬,一度突破了6.5,各方面对于人民币的走势都比较关注。 人民币汇率市场每天都在变化,但是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趋势性特征。2018年3月份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在2019年8月破7后,持续在高位震荡,到2020年5月底曾跌破7.17,为近十年来最低,这一阶段虽然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但总体上处于贬值通道。 2020年6月份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累计升幅超过10%,这一阶段总体上处于升值区间。对比人民币升值与贬值两个阶段,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出现了趋势性转变,主要是经济格局变化而导致一些支撑因素出现了变化,换句话说,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导致人民币汇率由贬值掉头转向升值。 首先,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反转。2018年美国基本延续危机后经济强劲复苏的势头,经济增速、就业、通胀等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虽然制造业和房地产数据有所放缓,但美国经济复苏的态势没有改变。良好的基本面推动美元指数不断走强,支撑了美元的升值和人民币的贬值。 而美国持续复苏的势头因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戛然而止,经济陷入了严重衰退,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增速为-4.3%,基本面的恶化导致了美元疲弱,美元指数由2019年底的96.7左右下降到2020年底的89.6,下跌幅度超过了7%。美元指数由强转弱是人民币汇率由降转升的重要因素。 其次,美联储货币政策紧急转向。2015年以后美联储开始对零利率政策进行调整,并启动了加息进程,加息的频率不断提高,2018年的加息力度最大,加息达4次之多,当年累计提高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随着美联储加息不断推进,利率中枢趋于上升,而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稳健中性,中美利差总体上在不断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下降,导致人民币贬值。 而疫情发生后,美国货币政策不得不紧急转弯,再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低到零,并重新启动无限量QE(量化宽松)。这样,中美利率由收敛迅速转向扩大,2020年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了100个基点以上,人民币资产相对回报率大大提高,导致了人民币升值。 再次,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中美经贸摩擦后,美国利用其技术优势从产业链上对中国进行打压,一些中国企业面临着进口受阻与出口萎缩的双重困境,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预期不断下调,市场情绪总体偏于悲观,2018年下半年是贸易争端比较尖锐的时期,也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最大的时期。 疫情发生后,由于中国的强大制度优势,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社会秩序基本恢复,世界需要中国的生产能力,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作用短期内无可替代,去年我国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医疗仪器及器械以及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速都超过了20%,而欧美国家由于疫情一大批中小企业破产或处于破产边缘。在世界经济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世界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也是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中国企业的前景预期上升也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最后,对外资证券投资的限制不断放松。随着A股先后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重要指数,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需求不断增大。之前由于受到限制,外资总体流入规模不大,2019年9月取消了QFII与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当年外资流入A股资金达到峰值3517亿元。去年全球股市剧烈震荡,中国股市表现相对稳健,外资流入超过2000亿元,外资的持续大规模流入,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通过对比近年来支撑人民币贬值和升值的支撑因子,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系列支撑因子的转变,未来仍然是决定汇率变动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由于病毒变异等新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汇率的影响还将持续存在,总的判断,2021年人民币汇率将延续升值的走势,但上升空间将进一步收窄,收窄的幅度主要取决于全球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疫苗接种效果和经济刺激政策效果。全球经济在2021年重回正常轨道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缺乏长期持续升值的基础和环境。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中,汇率是一个重要变量,也是连接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键环节。“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构建双循环的重要举措。 应当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力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要提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指导企业及时结售汇,合理运用各类外汇市场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把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防止汇率风险过度积累。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财经办)
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持续恢复,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娄飞鹏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行为也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出现了一些表面看违反经济理论常识的现象。在这其中,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中国出口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本币升值将会恶化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条件,随着本币升值,本国商品出口会减少。回顾2020年全年的人民币汇率和出口,数据表面呈现出的特点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并没有恶化贸易条件,也没有影响出口。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是在下半年,而出口增加也集中在下半年,从而易于给人留下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汇率越升值出口越增加的印象。对此,需要有正确合理的认识。 202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上半年贬值下半年升值的态势,中国出口规模也呈现上半年同比下降下半年同比上升的态势。从人民币汇率看,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值为6.9元,与2019年均值持平。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2019年末升值6.9%。就分月度的数据看,2020年1~6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97元降至7.07元,5月份一度降至7.15元,7~12月从7.07元升至6.54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下半年升值态势明显。从出口数据看,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2020年全年增长4%,1~7月累计同比负增长,8~12月累计同比正增长;如果从当月同比数据看,则从2020年4月份开始中国出口同比就呈现正增长态势并持续至当年底。简单来看,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数据变化有悖于经济学理论常识。 对上述情况,需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贸易活动,以及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这两方面来综合考虑。 从疫情影响经济贸易活动看,关键的因素是国内外疫情出现时间不一样以及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性较强,对经济贸易活动尤其是需要人力参与的经济贸易活动有较大影响。中国疫情暴发较早,2020年2、3月份达到高峰期,此后逐步回落并得到控制。疫情暴发初期和疫情高峰期,中国国内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而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随着中国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国外疫情从2020年2月份以后陆续暴发并且持续蔓延,其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需求较高。尤其是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持续恢复,2020年二季度GDP就实现了单季同比正增长,三季度GDP实现累计同比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也在三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中国经济的持续恢复为扩大对外出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国外有较大需求并且中国供给能力逐步恢复,因疫情导致国内外供求时间错位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看,汇率的深层次决定因素是经济基本面,2020年疫情应对的金融货币政策等也对汇率有较大影响。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持续恢复,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国外为应对疫情采用零利率、负利率,大规模投放货币的情况下,中国仍然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大规模降息,结合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需要合理安排流动性投放,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从全年情况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约4%,年度的波动幅度处于中游。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问题,这个确实存在。但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并且单日新增病例一再创新高,美国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并且采用零利率政策,流动性在满足经济需求的同时也大量配置在风险资产领域,多种因素影响下美元本身存在较大贬值压力。如美元指数在2020年下降6.73%,其对多种国际主要货币都存在贬值。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人民币汇率需要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考虑,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对欧元贬值2.95%,诸如这些保障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 综上,2020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保持稳定,出口数据较好但总体也是稳定的。至于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和出口同比高增长同时出现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国内外疫情发展时间错位,国内率先控制疫情并且经济持续恢复,传统出口优势行业优势继续维持,疫情防控所需物资产能和产量快速增加。国外在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影响,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依赖度增加,同时为应对疫情也高度依赖中国出口的口罩、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这意味着,国外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刚性较强,因而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且仍然在合理范围内的情况下,并没有明显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规模。因此,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人民币汇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出口及其变化趋势,受疫情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但结合数据理性分析后可以认为其仍然是合理的。 至于2021年的人民币汇率和出口走势,人民币汇率预计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出口大概率有较强的支撑持续较好。目前来看,国外疫情新增病例仍然在持续快速增长,疫苗研发进展较快,尤其是发达国家疫苗能够相对较快的注射有助于疫情防控,但疫情总体发展态势还有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在持续有力恢复,从经济基本面上有效支撑人民币汇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有助于全球经济恢复。全球经济恢复,各类生产消费活动开展,也会增加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支撑我国的出口。与2020年相比,由于支撑出口的主导因素不同,预计出口结构会有所变化,具体表现在防疫物资出口可能下降而设备、零部件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改善。考虑到短期内欧美疫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中国出口更有望保持高景气,全年出口同比增速有望超过2020年。
1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709,调升136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845,在岸人民币16:30收盘价报6.4758,23:30夜盘收报6.4500。 此外,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20亿元逆回购到期。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2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区间,既不会只升不贬,也不会只贬不升,这是主要货币的共同特征。 数据显示,从2020年全年综合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平均值是6.8974,与2019年平均值基本持平。从汇率弹性来看,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一年期历史波动率是4.2%,同期欧元和日元的历史波动率是8%,英镑是11%,和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升值,这会对我国国际收支形势产生什么影响?王春英认为,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改变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有进有出、总体均衡的局面。
1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13个基点,报6.4633,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4746。 此外,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有5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外,今日有3000亿元MLF到期,1月25日还有2405亿元TMLF到期。 自2020年6月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从7.1765低点持续升值七个月,2021年1月5日突破6.5,进入6.4区间。 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怎么走?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七个方面会对今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影响,包括:疫情控制、经济复苏、出口前景、金融风险、中美利差、美元走势、大国关系。 中信证券则指出,由于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并未实现完全可兑换,且中美两国的国际贸易模式和国际收支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项目收支以及贸易差额对汇率的解释力度更强。考虑到全球经济快速修复过后中美的经济增长或将逐渐转入平台期,中国“替代性出口”有望回落,中美PMI缺口有望收敛,未来人民币升值脚步也有一定的放缓可能。
2021年货币投放量是否会增多?人民币汇率是否会继续升值?蚂蚁金服整改进行如何?2021年通胀形势如何判断?美国新一轮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金融会有哪些影响? 1月15日,国新办就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会并回应热点关切。 2021年货币投放量是否会增多? 陈雨露表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本匹配并不意味着完全相等,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以此体现中长期内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同时在经济运行的非正常时期,比如遭遇到类似当前重大疫情严重冲击时,经济增速可能会大大偏离潜在的产出水平,这时货币政策就要参照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来把握。 近年来,人民银行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均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2018-2019年实现了大致相当;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2020年,为应对疫情,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为明显高于上年,随着经济恢复常态,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陈雨露强调,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人民币是否会持续升值? 2020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明显,这一趋势对出口商、实体经济会有哪些负面影响? 孙国峰表示,2020年末,人民银行对美元汇率较上年末升值6.9%,波动幅度没有超过历史水平,比如2007年、2008年的波动幅度;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升值约4%,从历史上看年度的波动幅度也是处于中游。全年人民银行对美元汇率均值为6.90元,和2019年均值也是持平的。 孙国峰认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基本面是相符的。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也较为适中。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汇率变动对出口和经济的正负影响基本相互抵消。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等因素。总的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蚂蚁金服整改进展如何? 此前,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根据金融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指出了蚂蚁集团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目前进行如何?蚂蚁是否面临分拆? 陈雨露表示,蚂蚁集团规范整改的问题,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对标监管要求来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金融管理部门也在与蚂蚁集团保持着密切的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会及时向大家发布。 2021年物价怎么走? 根据国家统计局已经发布的CPI数据,2020年12月CPI同比由降转升,全年CPI同比上涨2.5%。需注意的是,受猪肉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共同推动,2020年末CPI环比涨幅比较大。 陈雨露表示,从中长期来看,202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也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CPI环比持续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同时,要关注核心CPI的变化,由于居民收入增速仍然在恢复过程中,再叠加局部地区疫情的反复,还有服务性消费仍然受到一定制约,所以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仍然处于低位。 陈雨露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未来核心CPI有望继续回升。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将会出现先升后稳的走势。 另外,有分析认为,由于CPI指标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导致当前的通胀水平是被低估的。 对此,陈雨露表示,CPI指标是否应该纳入资产价格变动的问题,目前这还是属于学术界讨论的重要的前沿课题,国际上主要的经济体还没有将具体某类资产价格变动直接纳入CPI指标的做法。央行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以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包含了哪些内容? 目前来看,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已顺利实现。让利规模包含了哪些内容?2021年是否还有推动金融系统让利的政策出台? 孙国峰表示,2020年,在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方面,一是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下降让利5900亿元;二是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让利460亿元;三是债券利率下行向债券发行人让利1200亿元;四是两项直达工具让利3800亿元。 此外,银保监会通过督促银行减少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引导银行让利,这部分让利预计约4200亿元。 美国新一轮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金融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美国新一轮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金融可能造成的影响?另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表示短期内不会加息,外部长期的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是否会恶化中国的国际金融环境? 陈雨露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是相对缓慢的,对实体经济的压力传导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叠加在一起,外部的风险需要警惕。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波动幅度在不断地加大;二是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方向易变、波动也在加大;三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前所未有,低收入国家债务风险还会进一步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陈雨露强调,针对上述三方面外部风险,央行重点还是要坚持国内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在G20等国际平台上与其他各国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来共同为全球经济未来的复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212个基点,报6.484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4633。 此外,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今日有50亿元逆回购到期。 1月15日,针对关于“去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这种趋势会否影响出口商与实体经济”的提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上年末升值6.9%,波动幅度没有超过历史水平。 孙国峰说,去年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升值约4%,从历史上看年度的波动幅度处于中游。全年人民银行对美元汇率均值为6.90元,和2019年均值持平。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基本面相符。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较为适中。 孙国峰表示,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汇率变动对出口和经济的正负影响基本相互抵消。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等因素。 “总的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孙国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