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在复星联合面前的不止是亏损扩大,还有增资难题。 近日,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联合)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报告显示,复星联合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10.9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0.7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1.86%;盈利方面,上半年净亏损0.8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0.10亿元相比,亏损扩大近9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上半年非上市寿险公司的亏损榜中,复星联合排名第9。对于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寿险公司来说,没有盈利也属行业常态。但《每日财报》注意到,现在横跨在复星联合面前的不止是亏损扩大,还有增资难题。 背靠复星国际大靠山 复星联合创立于2017年,公司注册地在广东省广州市,注册资本为5亿元,公司是一家以集团健康+集团医疗资源平台为主的健康险公司,公司业务包括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等保监会批准的业务。 虽然复星联合是一家年轻的寿险公司,但它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公司的股东分别有复星国际(00656.HK,持股比例20%)、广东宜华房地产(持股比例19.5%)、重庆东银控股(持股比例19%)、宁波西子资产(持股比例19%)、上海丰实资产(持股比例14.5%)、迪安诊断(300244)(300244.SZ,持股比例8%)。 其中,复星联合的母公司复星国际创建于1992年,是涉足资产管理、保险、工业运营、医疗、时尚和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帝国,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中国动力(600482)的投资集团,复星国际先后投资复星医药(600196)、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601969)、永安保险、分众传媒(002027)、Club Med、Folli 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 需要注意的是,复星联合和复星保德信并不是同一家公司,但两家公司都是复星国际的子公司,只不过复星保德信是中美“混血”,而复星联合是纯中国血统。由于成立期限短,复星联合的净利润和保费收入方面均要少于复星保德信。 “医加保”带来钱紧窘况 据公开资料显示,复星联合是寿险业内少数几家尝试“医加保”模式的保险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带病人群投保健康险,其赔付风险比健康人群赔付风险大,一旦出现集中赔付,保险公司将面临赔穿的代价,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并不敢轻易尝试。 《每日财报》注意到,复星联合除了开发健康人群可投保产品外,还与健康管理公司推出了患有艾滋病、乳腺癌、肝癌、抑郁症等人群可投保的医疗险产品。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赔付方面,2017年,复星联合赔付支出为300万元,到了2018年,增长10倍至3372万元,到了2019年更是增长到2.31亿元。 此外,公司的运营费用支出也越来越大。2017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业务及管理费合计为1.18亿元,到了2018年则大幅增长328%至5.07亿元,占全年保费收入比例达到97%以上,2019年,这一数据更是增长至10.02亿元。 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健康,健康险业务也正在成为保险行业的焦点,各家公司都在积极开展业务,欲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保险公司本来就是负债经营,公司不光需要有一定的资本金,还需要有足够支付理赔、兑付和退保金的资金。 再从复星联合的偿付能力来看,复星联合2020年第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65.69%,与一季度的164.46%相比,环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的157.96%相比,同比增加了8个百分点。 虽然偿付能力充足率略有增加,但这一指标与监管规定的150%的红线,仅相差了15.69%。 据银保监会7月17日发布的险资权益投资新规,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在150%以上但不足200%的,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所以,对于公司来说,增资势在必行。 两次增资终不得愿 但据《每日财报》了解到,此前复星联合有两次增资均未成行。 2018年9月,复星联合拟将公司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加至8.85亿元,由复星产投、宜华企业两家公司认购。 复星产投持股比例拟提高至33.05%,因此,复星产投与迪安诊断双方持股比例合计将为37.57%,新股东宜华集团认购1.925亿股,持股21.75%。不过,此次增资最终没有下文。 此后,在2019年5月,复星联合又提出了一次增资计划。复星产投与迪安诊断拟合计出资2.08亿元,其中,复星产投出资1.56亿元,持股比例由20%提高为33.33%,迪安诊断出资5200万元,持股比例由8%增加至12.12%。 然而,据迪安诊断公告,复星产投董事长陈启宇,2017年7月17日至2019年2月19日,曾担任迪安诊断董事。 另外,在迪安诊断2019年三季度报告中,复星国际旗下上海复星平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迪安诊断500万普通股,是迪安诊断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一。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股东与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这意味着按照上述增资方案,复星产投与迪安诊断二者持股比例将达到45.45%,从而超过监管规定的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警戒线,此次的增资计划也只能不了了之。 复星联合既然选择了“医加保”这条不寻常路,艰难险阻必定不少。未来公司将如何打破增资困局,取得良好发展,《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镇,日前佛山联合快手,首次引入5G技术的户外直播间,为当地制造业助力赋能。据了解,本次引入的佛山本土知名企业中,首批亮相的有宏宇陶瓷、万和电气、联邦家私、格兰仕、东鹏陶瓷、佛山照明等企业负责人。整个活动包含了,佛山知名品牌直播系列专场、佛山工业设计原创版权新品发布周、佛山全域旅游推广周等多个子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赋能佛山制造,打造城市产业IP,推动内需消费。”快手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了日程丰富,此次直播方式也颇具新意。据了解,此次5G直播室利用半开放的展示空间,将网红对佛山制造品牌产品的推介全程呈现。“这一模式有两个很重要的创新,一方面我们将在平台面向全网推介展销;另一方面,我们半开放的直播间也与线下游客建立实时互动。”该负责人介绍称,“线上线下一体同步,为佛山企业达到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转化并举。” “因为5G的高带宽低延时,让直播间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成为了可能”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电商直播行业都在探索“品宣与品效一体化”的新零售场景,此次佛山的5G直播室也许会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实际上是对电商直播中重要的人、货、场三大要素的又一次创新整合。” “未来,我们将与佛山电台合作,在当地建设短视频及直播电商产业基”据快手负责人透露,快手还将联合当地,采用多样的方式,赋能中小企业,“我们计划在旅游地标、商超、枢纽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灵活的主题快闪直播室。”此外,快手还将联合佛山电台,在当地家电、家具、工业设计等产业聚集地设置垂直产业直播及选品基地。(罗茂林)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互联网贷款新规)落地满月,在业内的影响初见成效。记者获悉,在对照了互联网贷款新规进行业务整改,以及顾虑更多监管政策风险后,已有城商行停止新增与第三方机构的联合贷款,特别是与蚂蚁集团的合作贷款。 联合贷款,是指金融机构经由互联网获取合作机构推送的客户信息,并与其他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比例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典型如蚂蚁集团、微众银行等。 这一合作模式,自现金贷和P2P网贷专项整治开始后,逐步成为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的主流方向,但也存在风险管理不审慎、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和隐患。 互联网贷款新规也对联合贷款模式双方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商业银行选择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合作机构,还应重点关注合作方资本充足水平、杠杆率、流动性水平、不良贷款率、贷款集中度及其变化,审慎确定合作机构名单。 再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战略、经营模式、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将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总额按照零售贷款总额或者贷款总额相应比例纳入限额管理,并加强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合作机构的集中度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对单笔贷款出资比例实行区间管理,与合作方合理分担风险。 有城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该行正在对照新规条款整改存量业务,因此暂停了新增联合贷款业务。另一家城商行表示,是出于对监管政策风险的考虑,也暂停了与蚂蚁集团的新增联合贷款。 记者获悉,有地方监管部门已经督促辖内城商行对照新规进行存量业务整改。据了解,这类银行正是与蚂蚁集团合作体量较大的银行。 有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停止与蚂蚁集团的新增贷款合作,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与蚂蚁集团合作业务体量太大,而且这一块业务的具体规模未知,其杠杆率、不良等情况监管部门并不完全掌握。 蚂蚁集团是市场上主要的消费信贷“玩家”。两大颇受欢迎的产品——花呗和借呗主要通过重庆两张小贷牌照来运营。近年来,互联网小贷业务基于监管严格要求,业务杠杆受到较大限制,花呗和借呗业务重点转向了联合贷款。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表示,据市场估算,借呗和花呗的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亿元,在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中占据较大比重,体量已非常庞大。“但隐含的杠杆率太高。”他向记者强调,现在银行对照新规主动整改,是正确的做法,今后再改就会比较被动。 目前,监管部门已在摸底联合贷款市场。上月末,人民银行曾向商业银行下发《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其中特意要求银行单报与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合作的数据,包括贷款余额、利率、不良率等。 而蚂蚁集团计划筹建消费金融公司一事也在昨日得到证实。8月21日,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与蚂蚁集团、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及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80亿元在重庆市设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8月19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橡胶”)、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海口共同发起成立“橡胶产业5G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橡胶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智慧海南建设。 据悉,该联合创新实验室旨在通过产研合作,联合上下游行业龙头企业,提升橡胶产量、降低成本损耗,转变生产方式,增加产业附加值,以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支撑,全面研究橡胶种植管理、原料收割采集、工厂加工制造、物流贸易消费等环节问题,加快推进5G与橡胶产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天然橡胶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下一步,海南橡胶、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依托橡胶产业5G联合创新实验室,积极研究适应橡胶生产管理多元化需求的5G应用场景,发挥5G专网、云数据中心、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优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橡胶产业在种、管、割、收、加工、销售等环节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方将重点致力于升级改造智能割胶机器人,橡胶树病虫害防治、保障橡胶园生产安全、防灾防盗,橡胶生产加工智慧化改造等全产业流程的信息化建设,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橡胶产业管理体系。
摘要 【李迅雷:目前国内券商强强联合不太可行 强弱联合或比较可行】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证券时报)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目前国内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不太可行,即很难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即便是某些“出事”的大券商被另一家大券商合并,从日后看,也不见得能做大,甚至有可能出现1+1小于1的现象。比较可行的或许是强弱联合的模式,即以强带弱,实现资源、平台和人才之间的互补。
8月10日下午,京东战略投资国美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亮相,双方共同宣布启动300亿元联合采购计划。 据悉,这是今年以来中国市场上最大规模的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采购,通过打破常规的规模化联合采购,将有效提升产业效率,拉动内需,打造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新样本,重塑家电零售业新格局。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闫小兵、海信集团副总裁于芝涛、海尔中国区副总经理程传岭、荣耀中国区副总裁张克强、长虹美菱中国区总经理吴定刚,以及美的、创维、TCL、格力、九阳、夏普、华为等知名制造业品牌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纵深合作 优势互补助力经济复苏 京东与国美的战略合作已经在多个领域全面展开。今年3月份,国美官方旗舰店入驻京东,销售业绩稳步提升;5月份,国美又以可换股债券形式引入京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大量国美线下中高端产品、定制化产品、包销产品在京东平台上线,同时京东平台商品也在国美APP上线销售,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商品和体验;国美打造的多场超级直播在京东平台同步进行。 从开放平台到资本对接,再到品类拓展,国美与京东在商品、服务、物流的融合进一步增强。王俊洲表示,国美和京东联合采购的战略合作,是在前期系列合作坚实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和深化。通过双方供应链、流量、服务等优势资源的进一步融合,持续为用户带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携手共赢美好生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家电行业整体零售额3690亿元,同比下降14.13%。但随着国家稳经济政策的陆续推出、企业积极谋求发展,家电市场复苏向好。京东与国美两者的累加市场份额超过了家电零售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双方在产品、价格、物流、服务上叠加的全面优势,是联手启动300亿元大规模联合采购的底气。 疫情之下,居民消费需求受到影响,扩大内需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京东与国美本次联合采购正是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头部企业的行业担当和企业社会责任。 多方共赢 创新合作重塑行业新格局 据介绍,本次联合采购不仅涉及品类覆盖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厨卫电器等传统大家电,还包括小家电、3C等新兴网红潮流商品,累计金额达300亿元。 电视方面,以OLED、激光电视、8K、量子点等全新技术为引领,双方电视联合采购量达210万台。多开门大容量冰箱、大容量滚筒洗衣机,联合采购量合计200万台。随着空调新能效标准的落地,本次联合采购将有360万套新能效空调入驻两大平台。此外,还有100万台洗碗机、嵌入式厨电等热门产品也被列入采购清单。 作为美好生活“助推器”的小家电产品,囊括美的、九阳、戴森等众多一线品牌,联合采购量达1000万台。苹果、华为、荣耀、小米四大品牌手机,联合采购量达100万台。另外,此次采购还包括笔记本电脑、商用台式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摄影摄像、影音娱乐以及办公学习产品等多个品类的78.5万台产品。 对于此次300亿元联合采购,闫小兵表示,京东和国美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创造最大价值,把提升产业效率作为自身的行业使命。今年的疫情在影响家电市场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次双方联合采购将有效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商品和体验。
战略“联姻”之后,经过两个月的“磨合”,国美京东合作再度升级。 8月10日,国美与京东共同宣布启动300亿元联合采购计划。这是今年以来,由零售平台发起的最大规模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采购。 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了两个月的运行,国美和京东的合作非常的畅通,双方将通过资本衔接两家业务,接下来双方业务将进一步协同。此次合作是国美与京东深度联手的核心步骤,将通过规模化采购降本增效,重塑家电零售业新格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国美京东累加在中国家电整体市场份额的34.5%,也就是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掌握着采购的主动权。 “联合采购对于零售巨头来说是营销、供应链等重要资源的结合。此次国美与京东合作金额巨大,发生在实体和电商两个行业巨头之间,是零售业从竞争走向竞合的典型案例。此次,双方对行业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探索,是目前中国最为壮观的家电和消费电子渠道联盟,双方也有意通过联合采购进一步在产业链上加强话语权。”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战略“联姻”之下,国美与京东今年已在多领域展开深层合作。3月13日,国美官方旗舰店正式入驻京东,拉开双方战略合作序幕。仅仅70天后,京东集团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 数据显示,国美官方旗舰店在京东销售持续快速增长。京东国美官方旗舰店5月单月销售数据环比提升1040%,增长超10倍。上半年,国美在京东平台的GMV预期增长超过100倍。 国美一位高层表示,良好的合作开端是双方发起大规模联合采购的基础。 双方随后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并持续整合。7月以来,京东自营百货商品开始陆续入驻国美,并在超级直播中推广销售。此举使国美平台百货商品种类不断增加,销量迅速放大,整合效应凸显。据悉,目前已上架百货商品超过2万SKU,并由京东物流负责配送。 智帆海岸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顾问梁振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期双方还仅仅是开放平台,资本对接成为深度融合的第一步,如今国美和京东在商品、服务、物流的融合进一步增强,实现双向的供应链体系输出,已经可以说是零售史上介入对方最深的合作。国美京东已是家电头部供应商在国内最大的零售渠道,包销定制、共同采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话语权和竞争力。” 京东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京东把百货、快消类供应链引入国美渠道,国美中高端产品、定制化产品、包销产品入驻京东。同时,双方打通服务,共享物流。 “国美业务版图在京东的加持下将持续完善,快速启动更多非家电业务,降低时间成本,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国美与京东此刻联合起来探索联合采购,将带动零售行业真正进入C2M时代。国美与京东的战略合作还将持续升级,促进双方运营体系加快迭代,抢占零售新时代发展先机。”国美上述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 梁振鹏表示,国美与京东的这一次联合采购是近年来行业最大规模的采购行动。在国家多项促进经济稳定恢复政策下,本次联合采购更能提振企业经营信心、激发行业市场活力,对整个家电及消费电子产业链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