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专家认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望加快推出,今年在积极推进国企混改、股权激励、兼并重组以及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等方面将着力“抓行动、见成效”。 多措并举提升改革成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1+N”改革政策全面落地的重要改革举措,是检验“1+N”方案成效和国企改革的试金石。“一分部署、九分行动”,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切忌为改革而改革,要稳步扎实地推进。 “今年‘抓行动、见成效’将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词。”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李锦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企、国企在“六稳”“六保”中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改革步伐将提速。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快出台。 李锦认为,混改的重心将由“混”向“改”过渡,这也是“三年行动”与“十四五”规划改革焦点。下一步,混改将分层分类推进,优先股将推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加快实施,并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差异化管控模式。此外,今年将着重“两个剥离”,即剥离国企非主责主业的业务和剥离办社会职能。 央企改革进一步提速 新一轮国企改革进入全面决胜期,各大央企拉开改革大会战。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表示,2020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起步年,把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环保行业发展相结合,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带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他建议,加强央地合作,破除地方保护壁垒;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创建环保领域龙头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铝业(行情601600,诊股)(港股02600)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德辉认为,在铜产业领域应加快改革力度,严控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支持铜冶炼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坚决清除铜冶炼“僵尸企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铜冶炼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的减量化兼并重组。
新增一名“80后”一致行动人 5月21日,凯众股份发布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协议,杨颖韬等四人建立了新的一致行动关系,共同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从“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四人共同控制”。《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该一致行动人中,新增了一名“80后”,凯众股份的总经理侯振坤。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凯众股份几次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一直在关注特斯拉等企业的发展,目前有业务对接接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却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凯众股份直接获得特斯拉订单的可能性较小。 新增一名“80后”一致行动人 2020年1月20日晚间,凯众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杨颖韬等八人于2020年1月19日签署《关于一致行动协议之终止协议》,解除一致行动关系。据悉,凯众股份相关股东一致行动关系始于2008年12月16日,期间经过多次续签,在2020年1月19日到期后解除。 5月21日,凯众股份发布公告,2020年5月20日,公司收到杨颖韬、杨建刚、侯瑞宏、侯振坤四人《关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告知函》。四人于2020年5月20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决定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上保持一致行动,一致行动期限至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到期后可以续签协议。 据悉,目前杨颖韬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杨颖韬、杨建刚、侯瑞宏、侯振坤四人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0.88%、2.82%、2.45%和0.28%的股权,合计持股比例26.44%。杨建刚为公司董事长,杨颖韬、侯瑞宏、侯振坤为公司董事。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侯振坤为最新加入的一致行动人(不在此前的八人行动人之列),年仅39岁,除去一位32岁的职工监事以外,他是凯众股份高管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公开资料显示,侯振坤于1981年7月出生,历任凯众有限区域销售经理,恩福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科长,马瑞利汽车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等,长期负责销售业务,他于2016年8月份开始担任凯众股份副总经理职务,2019年8月份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如今又成了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的一员,职业之路可谓平坦。2019年年末,凯众股份发布公告,子公司凯众减震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由杨颖韬变更为侯振坤。 而未参与新一致行动人协议的五人中,李建星为公司监事;刘仁山为踏板业务总监;高丽为副总经理;黄月姣、王亚萌则并不在上市公司任职。 几个月来,凯众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一致行动人剔除了5人,又增加了1人,可谓反复折腾。对此,凯众股份公告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高效、透明,促进高管团队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和提升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等。 一季度净利同比降75.58%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凯众股份公司业绩均有较大幅度下滑,而2020年3月份以来公司股价呈现一路下跌的走势。 资料显示,凯众股份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要从事底盘悬架系统特种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9年度,凯众股份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下滑1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3.3万元,同比下滑36.18%。公司称2019年由于全球汽车行业普遍低迷,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政策因素等叠加影响,乘用车产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而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凯众股份实现营收8672.63万元,同比下滑37.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74万元,同比下滑75.58%。 面对汽车行业环境和公司业绩的变化,凯众股份从2019年下半年就进行了一些人事变动和布局调整。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年末和2020年2月份,凯众股份均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有与特斯拉的业务接触。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凯众股份有蹭热度的嫌疑,或许只是为了提振股价。“现在汽车行业不景气,行业相关公司其实最应该做的是稳定,而不是蹭热点。” 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凯众股份的产品结构来看,这家公司只是三四级的供应商,不太可能与特斯拉直接接触获得订单。 “车企都希望供应商的数量越少越好,管理成本越少越好,而特斯拉对这类刚刚成立的,采购部人员不足的供应商,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管理。”张翔表示,更大的可能是,特斯拉会让一级供应商向这些制造零部件的公司进行采购。 而对于与特斯拉的业务接触和实控人等问题,凯众股份董秘黄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专家认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望加快推出,今年在积极推进国企混改、股权激励、兼并重组以及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等方面将着力“抓行动、见成效”。 多措并举提升改革成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1+N”改革政策全面落地的重要改革举措,是检验“1+N”方案成效和国企改革的试金石。“一分部署、九分行动”,下一步关键是抓好落实,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切忌为改革而改革,要稳步扎实地推进。 “今年‘抓行动、见成效’将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词。”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李锦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企、国企在“六稳”“六保”中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改革步伐将提速。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快出台。 李锦认为,混改的重心将由“混”向“改”过渡,这也是“三年行动”与“十四五”规划改革焦点。下一步,混改将分层分类推进,优先股将推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加快实施,并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差异化管控模式。此外,今年将着重“两个剥离”,即剥离国企非主责主业的业务和剥离办社会职能。 央企改革进一步提速 新一轮国企改革进入全面决胜期,各大央企拉开改革大会战。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表示,2020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起步年,把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环保行业发展相结合,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带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他建议,加强央地合作,破除地方保护壁垒;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创建环保领域龙头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铝业(02600)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德辉认为,在铜产业领域应加快改革力度,严控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支持铜冶炼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坚决清除铜冶炼“僵尸企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铜冶炼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的减量化兼并重组。
上海打击套路贷初显成效:近三个月挽回损失4.35亿余元 上海新一轮打击惩治“套路贷”初显成效,近三个月来挽回经济损失4.35亿余元。 自6月下旬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上海市公安机关结合公安部部署的“云剑行动”,开展了新一轮打击惩治“套路贷”专项行动。此次专项打击行动的目标是“打尽存量、切断增量、严控变量,让“套路贷”违法犯罪在上海基本绝迹。 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摧毁“套路贷”违法犯罪团伙286个,刑事拘留1050余人,破案363余起;查扣冻结资金2.27亿余元,为人民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4.35亿余元。 9月25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取得成效的主要做法。 一、攻坚疑难案件,力争打尽存量。全市公安机关针对存在案情复杂、历时久远、证据灭失等问题的疑难案件深挖彻查,力争打尽存量。市局“扫黑办”通过挂牌督办成功侦破一批重点案件。各分局认真梳理疑点案件,逐一开展攻坚,确保查实打透。同时,公安机关大力开展追逃工作,对犯罪嫌疑人形成强大震慑。 二、全面排查线索,努力切断增量。全市公安机关根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梳理群众报警、信访、网上反映等各种渠道获得的线索,为打早打小、精准打击、全链条打击提供了有效支撑。 近期,闵行分局对7起“套路贷”案件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30余名犯罪嫌疑人;普陀分局一举破获涉案资金达1400余万元的犯罪团伙,抓获潘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松江分局破获利用网贷APP实施“套路贷”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金额达3900余万元。随着这些犯罪团伙的覆灭,新增案件得到有效遏制。 三、形成工作合力,有效严控变量。为有力应对“套路贷”违法犯罪,有效化解非法放贷行为导致的各种风险,市公安局主动对接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铲除此类违法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 上海市公安局向市市场监管局提出借贷广告行政监管建议。就公安机关侦办“套路贷”案件中发现的涉及广告违法情况,对借贷广告整治工作提出前端行政监管建议,推动建立协调机制。 同时,上海警方与市金融监管局形成非法网贷平台“黑名单”双向通报机制。就非法小贷公司、非法网贷平台建立“黑名单”,进行信息共享和双向协同,加强执法打击与常态管控衔接。 此外,警方与银保监部门形成资金账户紧急查冻及异常账户通报机制。针对公安机关在侦办“套路贷”案件中需紧急查冻资金的情况,与银保监部门进行对接,协调商业银行等机构配合调查取证,开辟紧急查冻资金“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