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内蒙古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薛纪宁(正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薛纪宁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图片来自网络 据搜狐财经统计,9月19日至9月25日期间,银保监会共计发出行政处罚公示表31张,罚金总额为418.9万元。 其中,银行业罚单19张,涉9家银行,罚款总金额331万元;保险业罚单12张,涉及9家保险公司,总罚款87.9万元。 总体而言,在节前的最后一周,银保监会罚单较往周而言,呈现出总体体量较少,罚金较低的特点,罚单数31张不足往周半数。 银行业:阜新农商村镇银行一周领6张罚单罚款60万元,原董事长受罚 本周银行业共受罚单19张,涉及9家银行,总罚金金额331万元。受罚银行包括工、建两大国有行,一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城商行龙江银行,以及5家村镇银行、农商行及农信社。 本周银行业的19张罚单分属7家监管局或监管分局,包括内蒙古监管局、内蒙古赤峰监管分局、辽宁阜新监管分局、黑龙江齐齐哈尔监管分局、黑龙江双鸭山监管分局、浙江台州监管分局和贵州黔南监管分局。 其中,内蒙古监管局本周开出罚单总金额最大,三张罚单累计罚金105万元。 内蒙古监管局本周银行业罚单一览 银保监会官网罚单信息内银保监罚决字〔2020〕23、24、25号显示,9月25日,内蒙古监管局因违规允许保险公司人员住店销售保险产品,建设银行呼和浩特金桥开发区支行、工商银行呼和浩特明泽支行分别被罚款30万元和25万元;武川县农信社因提供虚假非现场监管报表而被内蒙古监管局处以50万元罚款。 本周银行业单张罚单罚金最多和收罚单数最多的两个榜单的“状元”同属一家银行,为阜新农商村镇银行。 阜银保监罚决字〔2020〕04号显示,因未严格履行管理职责,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不到位,阜新农商村镇银行被罚60万元,另有包括其原董事长在内的5位员工,因对此问题负有责任而受警告 或5万元罚款。 保险业:涉编制虚假资料,中华联合财险、安华农业保险纷纷受罚 本周保险业共受罚单12张,总罚金金额87.9万元,涉及9家保险公司,包括中国太保、百年人寿、中华联合财险等。 这12张罚单分属5家监管局或监管分局,四川监管局1张、宁夏监管局2张、内蒙古监管局3张、浙江台州监管分局3张、黔东南监管分局3张。 其中,最大额罚单出自内蒙古监管局之手。内银保监罚决字〔2020〕22号信息显示,因编制虚假资料,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呼和浩特中心支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年修正)第一百七十条第(一)项的相关规定,而被处以25万元罚款。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同样因编制虚假资料,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安中心支公司被内蒙古监管局处以行政处罚20万。 本周保险业罚单中,当属中国太保受罚分支机构最多。 9月23日,宁夏监管局分对中国太平洋财险开出两张罚单,行政处罚当事人包括,银川中支、金凤支公司、贺兰支公司和惠农支公司。 其中,银川中支因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经营而受罚11万元;金凤支公司、贺兰支公司和惠农支公司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而受罚,分别被予以警告并处罚款0.4万元的行政处罚。 监管动态:新印发“两个指引”,助力融资性信保业务规范管理 本周银保监会印发了两则管理操作指引,《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重点对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风险管理和保后监测管理两大环节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 银保监会表示,“两个指引”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能够引导保险公司对标行业领先、提升管控能力、防范化解风险,对融资性信保业务规范化经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时,银保监会指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这“一个《办法》两个指引”的先后出台,有助于实现“行业发展有标准,实施监管有抓手”的目的,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信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微摄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原中国银监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安顺简历 张安顺,男,汉族,1959年4月生,河南舞阳人,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参加工作。 1981年10月至2003年11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许昌分行、许昌市中心支行、济南分行郑州金融监管办工作; 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 2005年12月至2009年7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宁夏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副局级); 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2015年10月至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福建监管局巡视员; 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正局级); 2018年10月至11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筹备组成员; 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巡视员; 2019年7月,退休。 曾任中共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十二届山西省委员会委员。
多地财政部监管局核查调研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三季度多个财政部地方监管局对违规举债和隐性债务情况进行核查调研,部分地区甚至形成了相关报告。“这次主要目的是调研,下一步具体怎么操作还没有明确。”江浙地区(财政部)某监管局人士表示。 重庆市武隆区政府网站显示,10月14日该区召开区委财经委员会2019年第3次会议,听取了关于财政部重庆监管局现场核查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和隐性债务防范化解问题反馈情况的汇报。 此前的8月份,山西监管局副局长刘湘伟一行赴山西忻州市开展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和隐性债务情况调研,召开核查促进会。会上,调研组听取了忻州市财政局及定襄县对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经济运行形势、政府债务、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化解、问责等相关情况的汇报。 而福建监管局整合银行数据资源,通过核对与分析9家省级银行报送的全口径政府投资类项目数据,挖掘问题线索,为开展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和隐性债务核查打下坚实基础。 福建监管局数据核对工作分为两个重点: 一是筛选未纳入财政部隐性债务监测系统的银行贷款数据,甄别银行项目是否属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掌握地方未如实上报隐性债务的问题线索。 二是对于已锁定隐性债务监测系统的银行贷款项目,重点核查该项目是否存在2017年7月14日之后新签订协议并发放贷款的情形。通过对比银行2019年6月末的项目贷款余额与债务监测系统锁定的债务余额,掌握地方违规新增隐性债务或未按计划落实化债措施的问题线索。 2019年,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财政部各地专员办更名为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其主要职责之一为,根据财政部授权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控,严控法定限额内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风险,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提出改进和处理意见,并向财政部、地方人民政府反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