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愉快玩耍 国庆中秋出游健康指南
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基于位置服务(LBS)商,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延展其在地图和导航之外的相关扩展服务,从而使自身从“一张地图”逐渐扩展为综合出行服务平台。 在2020年国庆黄金周之前,高德地图再次宣布了一次重大的功能拓展,即覆盖国内350个城市吃住行游购娱推荐的“高德指南”,从而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生活服务领域,已经远远超过了LBS的范畴。 “一张地图”的扩张 “首批上线的是出游榜单、酒店榜单和美食榜单。在高德地图上搜索‘高德指南’或者‘城市名+指南’即可查看各城市的高德指南榜单。而在模式上,高德指南分为榜单模式和旅行地图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在地图中看到周边吃喝游玩目的地,探索周边。”高德地图副总裁郭宁9月11日在北京接受包括《》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高德指南的榜单场景是基于海量丰富数据的场景刻画,在空间场景上,既有本地人爱去榜,也有外地人必去榜;在时间场景上,会考虑初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出游榜;而人群场景方面,则有适合亲子、情侣、自驾等不同需求的细分榜单。” 选择在此时推出这项业务也是基于今年因疫情造成的特殊市场环境,使得“十一黄金周”基本上成为今年唯一一个有可能成为旅游出行热点,真正开启一个“回暖”周期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高德地图方面表示,疫情以来,出境游遇冷,国内游近几个月迅速回暖。特别是恢复跨省游以来,部分旅游机构跨省周边游已恢复去年同期九成水平,国内游将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主力。 据高德大数据显示,8月以来,国内用户出行需求持续增强。近日,包括必游景点、5A/4A景区在内的异地必游类榜单浏览量上涨最高。从全国范围来看,游客异地出游最想去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成都、上海、西安、北京、青岛、重庆、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其中,成都、上海、西安景点类榜单浏览量上涨超过40%,反映出游客异地出游需求开始变强。 数据还显示,最近三个月周边自驾游用户数持续增长,8月份较6月已上涨50%,周边短途游热度很高。为迎接十一八天小长假可能带来的自驾游高峰,高德指南还将在十一前上线30条长途自驾游线路,包括草原天路、延庆百里山水画廊、川西稻城毕棚沟环线、青海湖大环线等,方便游客直接查询,一键导航。 郭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对诸多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客观上也加速了的数字化步伐,以旅游出行行业为例,说走就走的无计划出游变得更加谨慎,提前获取高质量攻略,线上预约门票等数字化行前决策进一步普及。更方便、更有质量的出游成为更多人的追求,高德指南的初衷就是希望帮助大众更好地进行出游和出行的行前决策。 高德指南的“底气” 在9月11日高德出行节的线上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今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云端开发布会、出门扫健康码,各行各业都在加速着数字化,出行行业尤其典型。但“危中有机”,数字化是最好的答案,“过去半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出行行业数字化的巨大潜力。随着跨省游的恢复,国内游正在快速升温,十一黄金周临近,旅游出行行业需要更彻底的数字化,不仅为用户的安心出游保驾护航,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早已经开始通过旅游出行扩展服务边界的高德地图,在疫情期间旅游业暂停的情况下也在特殊环境下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地图和导航数据的本地化服务,比如寻医问药等疫情期间各种生活和抗疫相关服务,现在看来则更像是为如今进军生活服务平台进行局部“公测”。 在经过多年沉淀之后,从出行、旅游以及延伸的一系列相关服务上积累了巨大客户群体,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的高德地图逐渐开始深挖这些数据背后的价值,为此,高地地图方面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大数据出游指南,依据高德地图十亿“过来人”的真实出行大数据,真实是高德指南的最大特点。 刘振飞表示,作为国内首个日活过亿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高德地图可以为用户提供从行前、行中到行后的一站式数字化出行服务,“游中国,用高德”,一个App全搞定。为了帮助用户高质量出游,高德今年推出高德指南,让亿万用户的真实选择来帮助用户做行前决策。 “对大众真正有帮助的出游指南,应该让用户的决策更简单,少些套路,多些真实。相比一些营销导向或评委评判制的榜单,高德指南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基于高德近三年累计用户的出行导航和搜索热度综合得出,榜单推荐动态更新。”郭宁表示。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2020年6月,高德地图月活跃用户数创下5.3亿的新高,仅次于微信、支付宝、手机淘宝、手机QQ,是中国排名第五,出行行业排名第一的国民级应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6日电(记者 李金磊)在后浪和前浪的争议声中,12年来最长的“五一”假期结束了。 疫情之下,今年“五一”假期不同往年:1.15亿人次出游,花了475.6亿元;无预约不出游,景区人山人海难见;乡村游、周边游成为主流。同时,线上线下消费在回暖。 1.15亿人次出门“浪”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12年来第一个“五一”的5天长假,也是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旅游长假。 5天长假激发了出游热情。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虽然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及2019年“五一”假期的1.95亿人次、1176.7亿元,但是1.15亿人次出游,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9000万人次,是今年清明小长假4325.4万人次的两倍多。 从各地来看,北京市“五一”假期接待旅游总人数为463.3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55%;旅游总收入41.8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36%。 比如,故宫博物院4月29日晚宣布自5月1日起有序开放,目前旺季票价60元,每日限额5000人(8:30-13:00,3000人;13:00-16:00,2000人)。截至4月30日早上,故宫博物院“五一”假期的门票就已被预约一空。 周边游成绝对主流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出行,少了出境游和跨省游,少了扎堆玩,乡村游、周边游等近程旅游成为假期游客出游热点。 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全国游客热门出发地和目的地城市高度重合,上海、杭州和成都,既是最热门出发地,也是最热门目的地,这意味着周边游是今年假期的绝对主流。这也令高速拥堵压力减小,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5月1日高速拥堵里程占比同比下降11.6%,2日和3日高速路况整体较好。 防疫考虑和景区限流等因素,更多人选择和家人一起逛公园。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北京客流最多的地方是奥林匹克公园、朝阳公园、北京动物园;上海游客去的最多的是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浙江最热门的是杭州西湖;而湖北最热门的是武汉市中心的东湖。 减少餐馆扎堆,野餐成新风尚。来自饿了么的数据显示,“五一”前三天,武汉公园外卖订单是4月同期的4.3倍,增速全国第一。不同城市野餐外卖风格迥异,上海人最喜欢在公园叫咖啡、昆明人喜欢叫烧烤、而哈尔滨人则爱叫麻辣烫。 无预约不出游,人山人海难见 虽然“五一”出游人次迎来今年小高峰,但是在疫情防控的措施之下,分时预约、限量开放成为“五一”假期景区的特点。 按照文旅部的要求,各旅游景区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合理控制景区每日的接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避免线路规划不合理,导致游客扎堆、拥挤的现象,严防人员瞬间的聚集。 因此,这个“五一”假期,全国景区没有了往年的人山人海,景区爆满、高速拥堵、服务区一位难求的新闻几乎没有,登上热搜的反而是景区发放一米帽之类的新闻。 安全出行,防疫用品不能少,人们的安全卫生意识显著提高。长假前三天,天猫平台的口罩销量同比增长567%,消杀品类同比增长126%,最畅销的单品为:消毒湿巾、抗菌洗手液、免洗消毒液等。 “五一”消费回暖、人气回升 “五一”假期,线上线下消费回暖,人气回升。京东大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线上消费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45%。 阿里巴巴5日发布《2020“五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指出,“五一”不远游,宅家消费强劲,驱动国家经济回暖。5月1日至3日的淘宝天猫数据显示,人们更加注重打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生活电器、烹饪用具成交同比大增196%和89%,家装主材、灯饰分别同比增长101%和53%。 上海凭借“五五购物节”领跑消费回暖。5月1、2日两天,来自聚划算的数据显示,上海消费者添加购物车商品件数达去年同期的2.4倍。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梅英5日说,北京市场运行有序回暖。据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1日、2日、3日,以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为代表的北京客流回暖率分别为49%、46%和47.3%。5月1日-5日,重点监测的100家商业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39.6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94.1%(去年同期42.08亿元)。 这个“五一”假期,你怎么过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