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分行业人均工资按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分别统计的。非私营单位19个行业,私营单位18个行业,比非私营单位少一个“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美国的分行业人均工资也是19个行业,倒是好比较排名高低,行业划分和中国大多类似,略有不同。 以2019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各行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美国各行业平均工资来对比。哪些行业工资高哪些低,有相似的也有很不同的。 信息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中美共同的三大高薪行业。信息业在中美都是工资第一高的行业,金融业在中美都是工资第三高的行业。在中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第二,美国公用事业居第二(对应中国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居第五,都挺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第五。 中国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工资第四,对应美国的健康和社会救助业工资第十。 文体娱乐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六(中上),美国是第十三(中下)。这个行业中文体演艺明星和其他人收入差距太大,而且明星的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广告代言等,也不纳入工资,平均工资也反映不了。 教育业工资,在中国是第七(中上),美国是十四(中下),这和平时感觉中国教师工资不高似乎不太一致。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八(中等略偏上),美国是十一(中等略偏下),中美接近。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资,在中国是第九,对应美国的“政府”第八,中美也接近,都在各行业工资中游水平。 采掘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十,在美国是第四,可能是美国采掘业更自动化,人均产出高。制造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十四(中下),在美国是第七(中上),应该也是由人均劳产率决定的。 批发和零售业,在中国是第十一,美国分为两个行业,批发业工资是第六,零售业是第十七,分开更合理,这两个行业薪酬差别很大。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工资在中国分居第十二、十三,美国房地产和租赁业是第九。 建筑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十五,在美国是第十。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在中国是第十六,对应美国行政和废弃物管理服务,排第十五。 中国住宿和餐饮业工资是所有行业倒数第二,农林牧渔倒数第一,美国是住宿和餐饮业工资倒数第一,农林牧渔第二。这是两个很难提高人均产出的行业,虽然美国的农林牧渔业已经效率很高了。 从各行业年平均工资和全国人均GDP来看,中国有14个行业人均工资高于全国人均GDP,美国有10个行业。(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70892元/年,美国人均GDP为65298美元/年。) 中美都是只有信息业一个行业的人均工资超过人均GDP的2倍。 中国非私营单位金融保险业的平均工资是人均GDP的1.85倍,私营单位金融保险业是1.07倍,美国是1.77倍。中美这倍数比较接近。 还可以用各行业经济增加值除以各行业从业人员数算一下人均产出,来和人均工资对比,我就没计算了,有兴趣的可以算一下。 另外,中国总体来说私营单位工资低于非私营单位。各行业工资排名,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大体接近,但也有不同。比如房地产业,在非私营单位中仅排十三名(中下),在私营单位中排第六(中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非私营单位中排第六(中上),在私营单位中仅排十三(中下),刚好相反。
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此前已经展开合作的企业还包括美团、b站、华为和商汤科技。自现代货币体系建立后,货币发行便始终由政府部门主导,此次DCEP却与私营部门牵手,标志着未来数字货币将演变为公私解决方案的混合体。 无独有偶,Libra由Facebook为首的纯粹私营部门发起,却在实际发行过程中逐步向政府部门倾斜,在白皮书2.0中不仅增加以单一法定货币为锚的选项,还将自身定位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服务提供商。DCEP拥抱私营部门,Libra转向政府服务,相互学习中未来数字货币已雏形初现。 从货币发行层面,私营部门的介入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确保法币的实用性与可用性;而从数字支付层面,公有部门的参与则有望遏制过度寻租,以支付普惠平衡数字经济新生态。“双循环”格局之下,DCEP主导的公私合作的货币支付模式,将激发国内升维消费潜力,对接线上服务向海外辐射。而私营部门也将分阶段分行业地受益于这一进程,在DCEP推广初期,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潜在合作对象。而在DCEP串联起数据要素的流动之后,其普惠性精简支付生态,基于存量匹配的用户优势将逐步弱化,而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企业/行业有望脱颖而出。 DCEP拥抱私营部门,Libra转向政府服务,相互学习中货币新形态雏形初现。近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而据此前消息,与DCEP同期开展合作的还有美团、b站、华为、商汤科技等各领域领先科技企业。DCEP此番与私营部门合作,和传统认知中政府主导的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出现背离,但却与Libra的设定不谋而合。Libra是由拥有30亿全球用户的Facebook牵头、多个网络遍布全球的大型企业合作发布的项目,现存的商业变现场景是Libra迅速获得推广的保障。相较美国,中国科技企业的海外用户仍不具规模,但基于国内人口红利,微信、支付宝等用户数量已达十亿数量级,在数字经济的网络效应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将有助于DCEP在应用场景加速渗透。反观Libra,则因纯私营背景深受合规困扰。鉴于其资金都需托管在受美联储或其他主权当局监管的银行,Libra推出计划在监管阻碍下一再推迟。2020年4月,Libra在白皮书2.0中充分展现出与公有部门合作的意愿,除了增加锚定单一法定货币的选项,还首次提出致力于成为政府CBDC的服务提供商。DCEP与Libra起初是互相反制的工具,代表着公与私两股力量在货币体系中的争夺,最终却互相学习,成为公私合作的典范。 货币发行层面,私营部门的介入助于拓宽未来货币格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诱因,人类社会正式从金本位制过渡至信用货币体系。黄金主要承担支付手段的功能,被视为商品货币,而各国政府发行的法币则是标准的信用货币,以负债(储备资产)为信用背书。信用货币体系下,政府的角色得到增强,美元以国家实力为后盾,与石油挂钩凸显商品货币价值,进一步强化了公有部门在货币发行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货币体系的演变同时折射出了以财政和货币为双塔体系的经济政策变迁,凯恩斯主义在现代货币体系中由此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货币政策便一直难以回归常态,对政府超发货币的担忧迭起。而互联网繁荣则形成新的货币使用场景,部分实现了自由市场的假设,助推了私人力量的加入。嫁接于互联网之上的虚拟产品与服务是数字支付诞生的源头,在政府尚未推出数字形态的货币时,私营支付机构借助自身天然流量优势,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伴随这一升维空间的持续拓展,可以预见数字形式的新型货币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Libra的横空出世,更是衍生至跨越国界与主权,引发各国政府警惕。当货币新选项出现,货币发行方除了保证货币币值稳定的既有目标之外,还需要额外考虑如何在商业场景中渗透,从而保证货币的实用性与可用性。而虚拟产品与服务提供者的私营部门,也随之成为新一代货币体系的必要补充。 数字支付层面,公有部门的参与有望平衡数字经济新生态。与货币发行不同,数字支付是一切商业机构变现的必经通道,虽然本身业务利润微薄,但掌握话语权与潜在商机,是私营部门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数字支付的网络效应,促使私营部门存在过度寻租的可能,或从两个方面反抑私营部门的创新。在扩张初期,支付机构借助派系竞争占据市场份额,要求商家采用“排他性”支付方式,增加用户流失与损耗。在圈地完成后,则会利用网络效应抬升议价能力,在个人用户提现与信用卡还款等缺乏商业场景直接变现的领域征费,已从侧面体现出私营机构寻租的潜质。上述情形有悖普惠金融,也在过度商业化中抑制了私营部门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发展。在宏观审慎层面,政府发行数字货币,其维护主权、创新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与精细化管理金融风险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我们发现,即使是在社会福利与微观层面,政府部门参与数字支付能够有效抑制过度寻租,以自生态平衡成本收益,更有利于营造私营部门的创新环境。根据Libra白皮书2.0,Libra币不对持有者付息,“储备资产的正利息将用于支付系统成本,确保交易的低费用,增加所需的资本缓冲,并支持增长和采用”。相比之下,政府部门运作的成本收益来自不同路径,有望优化社会福利的分配。DCEP是央行完全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中心化货币,但在承接法币体系之外,兼任由政府部门提供的支付基础设施。其与私营部门合作,在微观层面将类似Libra联盟,通过共享用户的方式打破“非此即彼”的竞争观,激励企业从存量博弈进阶至升维合作。而赋能私营部门新增创造的税收收入,用于反哺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的运营及开发费用,也似乎更为合理。 从DCEP的公私合营看投资机遇,表现为分企业分阶段受益。在DCEP试运行及快速推广阶段,拥有广阔用户基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将更有可能与DCEP形成合作关系,良性互促格局下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但在DCEP进入常规使用阶段后,流量优势将逐步弱化,商业化领域的支付加速精简,私营部门的升维合作将成为新生态。从支付领域看,与Libra类似,DCEP致力于促进金融普惠,使支付成为无门槛、无歧视、触手可及的服务,因此支付中间环节将尽可能简化。伴随公有部门的加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将绕开资源的争夺,转而聚焦支付体验的优化与增值服务的深耕。从其他商业领域看,“双循环”格局之下,公私合作的货币支付模式,将从升维层面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并预备对接线上服务向海外辐射。在把握消费下沉的现实空间外,DCEP提供了一种新型选择,意在拓展不受资源禀赋约束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虚拟空间。因此,相比此前专注高效匹配的企业,在双重空间中拓展供需的企业将更具投资价值。正如此前报告《宏观平台性数字经济的估值逻辑》中所述,拼多多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小企业突围的可能性,也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流量认可逻辑正发生质变。DCEP所带来的普惠支付生态下,这一趋势将继续加速,未来能够慧眼开拓新空间、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互联网企业/行业,估值空间更值得期待。
我们很容易找到美国新型冠状病毒应对措施的纰漏,或着更准确地说是严重缺失。否认、拖延,政治内斗和系统性失灵导致超过10万名美国人死亡并加剧了社会和经济危机。自三月以来已有超过4000万劳动者(占总量的四分之一)提交了失业救济申请。但如今美国人却被告知自己的国家应当回到“正常状态”,而且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 美国的应对失据也已经超越了当今严重党派政治的范畴,这场国家灾难其实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 首先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的错误都应归因于党派政治,只有民主党人尝试去(在共和党人反对下)通过直接支持失业者、穷人,已患病者和其他弱势群体来修补美国的社会安全网。但是民主党人也未能成功促使美国政府去指导——和支付——私营部门生产那些社会需要但市场本身无法也不会去交付的商品和服务。 每当提到必须促使国家“交付产品”总会让人联想起那种决定鞋子应该生产哪种样式,形状甚至尺码的苏联式中央计划者。国家显然不会以这种方式去干涉私人产品市场,这样做只会导致让人回想到指令性经济所导致的人为短缺,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政府在提供某些商品方面其实也扮演着直接角色。 公共产品(例如国防)显然应该由政府提供,但实际上在美国公共部门自身并不生产国防产品;而是由政府指示私营部门去做。援引1950年美国《国防生产法案》——该法案以在二战期间授予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极大权力去掌控美国经济的《战争权力法案》为蓝本——的做法并非罕见。军方每年会根据该法案下达约30万份订单,而这一做法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依然延续。 但是特朗普政府一直不愿依靠这项法案去缓解新型冠状病毒危机,仅仅在特定案例中动用过,比如指示3M公司优先处理美国政府的N95口罩订单并禁止将其出口国外,或是命令通用汽车公司制造呼吸机。 特朗普政府动用《国防生产法案》的方式既过分干预但又不够干预。它依赖于人们所谓的硬性命令和控制条款并使用法案来“强压” 3M和通用汽车,也就是政府给私营部门下死命令。 而动用国家巨大权力的更佳方式其实是下达软性指令:政府为私营部门提供激励措施以生产有益于社会的产品。比如德国就将政府购买担保作为更广泛支持方案的一部分,其目标很明确:不去命令德国企业生产医疗设备,而是设置适当的激励措施去让它们进行生产。 这并不是想抹煞有机的企业创新和企业家创造力。我们应当赞扬本地烈酒酿造者转产洗手液或者咖啡滤纸制造商转产口罩的举动,但只靠市场自身调节显然是无法生产足量个人防护设备,呼吸机和治疗药物的,未来也难以确保人们能普遍接种相关疫苗。 相对德国来说美国政府也不存在任何束缚。它可以根据《国防生产法》第三编动用相同的工具:联邦购买担保。而政府不愿动用这一权力则反映了一种危险的意识形态认知混乱。 须知口罩,呼吸机和疫苗既不是私人物品,也不是公共物品。它们不像鞋子:某个人对超大号紫色高跟鞋的偏爱可能会冒犯他人的时尚品味,但不会产生负面或正面的外部影响;它们也不像空气那样是种无可替代且非排他的公共物品。口罩,呼吸机和疫苗都是社会产品:供应这些产品对社会有利,同时政府必须毫不犹豫地确保充足的供应。 社会产品的供应常常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去鼓励私营部门。新型冠状病毒应对并不是唯一的案例。缓解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也是如此,而这也另一个私营部门本身不会服务于所有人利益的系统性问题。 无论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还是气候变化,仅靠企业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都是无法解决的。为了充分利用美国享誉世界的私营部门活力,就需要集结联邦政府的权力以重新引导私人资本和能量去支持大规模的社会事业。 到目前为止,美国联邦政府的应对接连错失了许多时机,首先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检测和遏制疫情,也没有解决经济下行问题。 虽然一开始被扩展到了2万亿美元的救济方案,却未能动用这些资金去创设正确的激励措施以动员私营部门力量解决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毕竟没什么刺激方案能比击败新型冠状病毒更好了。 而实现这一成果——正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重新思考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苏联式的指令性经济在大多数时期都是行不通的,但是正如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所明确展现的那样,美国式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社会产品需求,而确保实现这一点则需要一个积极行动且认真对待私营部门的国家政府。
各行各业工资水平怎么样?哪些领域工资高?哪些行业增长快?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行业,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均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6行业年均工资超10万元 首先,工资整体走势怎么样? 3组平均数据来勾勒——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哪些行业工资高? 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最高,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居前三。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则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在非私营单位中,共有6个行业年平均收入超过10万元。除了上述三个行业,还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行业红火带动工资上涨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快?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孟灿文说。 这在采矿和制造领域表现明显。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 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和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 另一方面,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 新兴行业工资上涨有潜力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呈现可观潜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孟灿文指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也为一批就业人员带来不错的收入。 一方面,网上零售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均比上年加快。 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
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炉—— 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各行各业工资水平怎么样?哪些领域工资高?哪些行业增长快?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行业,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均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6行业年均工资超10万元 首先,工资整体走势怎么样? 3组平均数据来勾勒——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哪些行业工资高? 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最高,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居前三。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则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在非私营单位中,共有6个行业年平均收入超过10万元。除了上述三个行业,还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行业红火带动工资上涨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快?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孟灿文说。 这在采矿和制造领域表现明显。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 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和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 另一方面,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 新兴行业工资上涨有潜力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呈现可观潜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孟灿文指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也为一批就业人员带来不错的收入。 一方面,网上零售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均比上年加快。 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记者 李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加4029元,名义增长[1]8.1%,增速比2018年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2010-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9471元、46777元、43927元和3986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6.7%、7.0%和7.5%。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9倍、1.42倍和1.26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7760元,住宿和餐饮业4242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926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9%和82%。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0.9%、12.7%和12.2%。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房地产业,分别增长3.8%、4.8%和5.9%。 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 业 2019年 2018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53604 49575 8.1 农、林、牧、渔业 37760 36375 3.8 采矿业 49675 44096 12.7 制造业 52858 49275 7.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633 44239 12.2 建筑业 54167 50879 6.5 批发和零售业 48722 45177 7.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4006 50547 6.8 住宿和餐饮业 42424 39632 7.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85301 76326 11.8 金融业 76107 62943 20.9 房地产业 54416 51393 5.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7248 53382 7.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7642 61876 9.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444 42409 4.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3926 41058 7.0 教育 50761 46228 9.8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140 52343 9.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9289 44592 10.5 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共调查76.4万家单位,占全部城镇私营单位总数的7%。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