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工资水平怎么样?哪些领域工资高?哪些行业增长快?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行业,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均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6行业年均工资超10万元 首先,工资整体走势怎么样? 3组平均数据来勾勒——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哪些行业工资高? 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最高,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居前三。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则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在非私营单位中,共有6个行业年平均收入超过10万元。除了上述三个行业,还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行业红火带动工资上涨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快?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孟灿文说。 这在采矿和制造领域表现明显。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 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和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 另一方面,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 新兴行业工资上涨有潜力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呈现可观潜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孟灿文指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也为一批就业人员带来不错的收入。 一方面,网上零售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均比上年加快。 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
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炉—— 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各行各业工资水平怎么样?哪些领域工资高?哪些行业增长快?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行业,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均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6行业年均工资超10万元 首先,工资整体走势怎么样? 3组平均数据来勾勒——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2%。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说。 哪些行业工资高? 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最高,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居前三。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则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在非私营单位中,共有6个行业年平均收入超过10万元。除了上述三个行业,还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行业红火带动工资上涨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快?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孟灿文说。 这在采矿和制造领域表现明显。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 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和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 另一方面,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 新兴行业工资上涨有潜力 从此次发布的数据来看,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工资水平呈现可观潜力。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孟灿文指出,“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也为一批就业人员带来不错的收入。 一方面,网上零售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均比上年加快。 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记者 李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加8088元,名义增长[1]9.8%,增速比2018年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6.8%。 2010-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及增速 分四大区域看,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04069元、81954元、73457元和7172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7%、8.2%、6.5%和9.6%。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5,与上年基本持平。 表1 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地 区 2019年 2018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90501 82413 9.8 东部地区 104069 93178 11.7 中部地区 73457 68969 6.5 西部地区 81954 75755 8.2 东北地区 71721 65411 9.6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9340元,住宿和餐饮业5034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023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56%和67%。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增长11.8%、11.0%和10.5%。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2%、3.6%和4.3%。 表2 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业 2019年 2018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90501 82413 9.8 农、林、牧、渔业 39340 36466 7.9 采矿业 91068 81429 11.8 制造业 78147 72088 8.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7733 100162 7.6 建筑业 65580 60501 8.4 批发和零售业 89047 80551 10.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7050 88508 9.7 住宿和餐饮业 50346 48260 4.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1352 147678 9.3 金融业 131405 129837 1.2 房地产业 80157 75281 6.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8190 85147 3.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3459 123343 8.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1158 56670 7.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60232 55343 8.8 教育 97681 92383 5.7 卫生和社会工作 108903 98118 11.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7708 98621 9.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94369 87932 7.3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10660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集体单位6261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 从增长速度看,其他内资单位年平均工资的增速最高,增长15.7%;集体单位增速最低,增长3.2%。除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外,其余类型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 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登记注册类型 2019年 2018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90499 82413 9.8 国 有 98899 89474 10.5 集 体 62612 60664 3.2 股份合作 81058 77751 4.3 联 营 75220 72107 4.3 有限责任公司 79515 72114 10.3 股份有限公司 103087 93316 10.5 其他内资 71329 61666 15.7 港澳台商投资 91304 82027 11.3 外商投资 106604 99367 7.3 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约217.2万家,就业人员1.72亿人。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为准。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5229元,比上年增长[1]10.0%。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56892元,增长8.1%;专业技术人员105806元,增长9.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0926元,增长11.2%;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0015元,增长9.2%;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9586元,增长8.0%。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09倍;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79%。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63,比上年缩小0.01。 分四大区域看,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区域均为东部,平均工资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82550元、专业技术人员121073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79903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5729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62236元。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区域均为中部,分别为111472元、77152元、55280元、49390元和53390元。 表1 2019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地 区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 中层及以上 管理人员 专业技 术人员 办事人员 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合 计 75229 156892 105806 70926 60015 59586 东部地区 83015 182550 121073 79903 65729 62236 中部地区 60675 111472 77152 55280 49390 53390 西部地区 68038 131527 90232 61004 53603 58678 东北地区 67676 125821 79961 65389 56390 59007 分行业门类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分别为315922元、186880元、114170元、104251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平均工资为100574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均为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分别为96448元、58102元、46521元、41318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工资为35816元。 表2 2019年分行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 业 规模以上企业就业 人员 中层及以上管理 人员 专业技 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 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合 计 75229 156892 105806 70926 60015 59586 采矿业 85488 164076 108039 94017 57590 77293 制造业 70494 145417 101095 74142 70291 5835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0822 196693 127987 85106 86966 100574 建筑业 60857 110833 72532 52364 50284 55514 批发和零售业 79789 160783 101185 73327 57115 569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2196 171681 135460 79261 86285 75989 住宿和餐饮业 48009 96448 58102 46521 41143 4131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60170 315922 186880 114170 104251 75364 房地产业 76878 163187 96744 67520 49749 5402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9900 250862 127636 75278 54589 5831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5412 260853 142144 90762 75500 7492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1848 139201 95179 63149 35816 5278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2049 109336 72415 62128 43015 50416 教育 85229 160745 89139 73599 69241 58514 卫生和社会工作 86437 149401 87905 62187 55803 5693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5815 188413 165423 86849 54537 55325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企业类型均为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工资分别为316572元、165175元、116683元、80675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国有企业,平均工资为77997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企业类型均为集体单位,平均工资分别为96622元、59658元、47949元和45305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他内资企业,平均工资为43960元。五类岗位平均工资在各类企业类型中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3.28、2.77、2.43、1.78以及1.77。 表3 2019年分登记注册类型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登记注册类型 规模以上企业 就业人员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专业技 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 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合 计 75229 156892 105806 70926 60015 59586 国 有 91607 179156 118107 81059 73586 77997 集 体 50983 96622 59658 47949 45305 46336 股份合作 60713 107015 70308 55554 51503 54847 联 营 65388 132204 89437 54628 53887 45060 有限责任公司 79949 169041 112173 71666 62592 63641 股份有限公司 91052 206426 122132 85977 71981 69901 私 营 60551 109946 78257 56676 48329 52494 其他内资 75406 132934 83668 61647 50458 43960 港澳台商投资 90164 235459 158976 99733 72968 60968 外商投资 106180 316572 165175 116683 80675 70232 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修订,下同。 专业技术人员: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本类职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教学人员,文学艺术、体育专业人员,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指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业务、行政事务、行政执法、安全保卫和消防等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办事人员、安全和消防人员、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指从事商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快递,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住宿和餐饮,金融,租赁和商务,生态保护,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批发与零售服务人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人员,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金融服务人员,房地产服务人员,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员,居民服务人员,电力、燃气及水供应服务人员,修理及制作服务人员,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人员,健康服务人员,其他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指从事矿产开采、产品生产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及有关人员。具体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人员,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人员,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纺织品、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木材加工、家具与木制品制作人员,纸及纸制品生产加工人员,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人员,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人员,石油加工和炼焦、煤化工生产人员,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人员,医药制造人员,化学纤维制造人员,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人员,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人员,采矿人员,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人员,机械制造基础加工人员,金属制品制造人员,通用设备制造人员,专用设备制造人员,汽车制造人员,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人员,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人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人员,仪器仪表制造人员,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人员,电力、热力、气体、水生产和输配人员,建筑施工人员,运输设备和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生产辅助人员,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企业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共16个行业门类的约105.9万家企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岗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加4029元,名义增长[1]8.1%,增速比2018年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2010-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9471元、46777元、43927元和3986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6.7%、7.0%和7.5%。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9倍、1.42倍和1.26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7760元,住宿和餐饮业4242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926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9%和82%。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0.9%、12.7%和12.2%。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房地产业,分别增长3.8%、4.8%和5.9%。 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行 业 2019年 2018年 增长速度 合 计 53604 49575 8.1 农、林、牧、渔业 37760 36375 3.8 采矿业 49675 44096 12.7 制造业 52858 49275 7.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9633 44239 12.2 建筑业 54167 50879 6.5 批发和零售业 48722 45177 7.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4006 50547 6.8 住宿和餐饮业 42424 39632 7.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85301 76326 11.8 金融业 76107 62943 20.9 房地产业 54416 51393 5.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7248 53382 7.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67642 61876 9.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444 42409 4.8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3926 41058 7.0 教育 50761 46228 9.8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140 52343 9.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9289 44592 10.5 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zjtj/tjfg/xzfg/200207/t20020702_36026.html), 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计算公式为: 2.统计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在工资统计调查中的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共调查76.4万家单位,占全部城镇私营单位总数的7%。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对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5.行业分类标准 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上年基期数据以正式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19》为准。
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稳定增长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解读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长9.8%(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比上年名义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一、采矿和制造领域重点行业平均工资持续增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9%、12.9%、12.1%和10.8%。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定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3.2和0.5个百分点。 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13.6和3.5个百分点。 二、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零售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加。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同时,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相关行业较快发展,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快速提升。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加快10.4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 三、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卫生和体育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卫生行业增长12.2%,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体育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0%。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8、1.0和0.6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平均工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员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一些行业经济效益增长较慢,其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慢于整体工资增速,还有一些行业受就业人员结构变化影响,行业平均工资增速较低。
[摘要]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解读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比上年增长9.8%(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比上年名义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一、采矿和制造领域重点行业平均工资持续增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9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实现较快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8%和12.7%。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9%、12.9%、12.1%和10.8%。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定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8.4%和7.3%。高技术相关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医药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0%和10.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3.2和0.5个百分点。 一些短板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土地管理业和水利管理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23.4%和13.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13.6和3.5个百分点。 二、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兴行业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制度,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 2019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0.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5.9%、10.2%和13.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1、0.4和3.4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零售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加。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5%,相应地,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5%,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0.7个百分点。同时,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相关行业较快发展,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快速提升。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3.6%,增速比上年加快10.4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8%,增速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人流物流增加,交通领域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航空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5%和10.0%。 三、与公共服务和消费升级相关的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相关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较快。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新闻和出版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7%和13.4%。 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卫生和体育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提升。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卫生行业增长12.2%,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体育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0%。 居民生活消费相关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与民生和消费密切相关的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居民服务业、邮政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6%、10.8%和10.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速6.8、1.0和0.6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平均工资增长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员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一些行业经济效益增长较慢,其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慢于整体工资增速,还有一些行业受就业人员结构变化影响,行业平均工资增速较低。 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3604元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比上年增加4029元,名义增长[1]8.1%,增速比2018年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2%。 2010-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9471元、46777元、43927元和3986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6.7%、7.0%和7.5%。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金融业76107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9倍、1.42倍和1.26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7760元,住宿和餐饮业42424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926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9%和82%。 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20.9%、12.7%和12.2%。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房地产业,分别增长3.8%、4.8%和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