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鸡蛋的主产区之一,供应量占到全国的10%以上。由于1月份石家庄暴发新冠疫情,鸡蛋生产受限,价格也随之快速上涨。 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各项保供稳价措施发挥作用,最近几天,鸡蛋价格出现了明显回落。 数据显示,1月25日,36个大中城市鸡蛋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5.76元,达到去年以来的最高值。之后,鸡蛋价格出现持续回落。 2月3日,36个大中城市鸡蛋平均零售价格为每斤5.42元,比1月25日累计回落0.34元,降幅为5.9%。36个大中城市中有27个城市价格出现回落,包括北京在内的12个城市价格下降超过10%,其中太原、济南、天津、哈尔滨、长春价格降幅在15%-20%之间,郑州、青岛价格下降超过20%。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刘刚:前段时间,受到河北、吉林、黑龙江等鸡蛋主产区疫情影响,鸡蛋运输不畅、成本增加,加之饲料成本偏高,造成鸡蛋价格持续上涨。近期,随着鸡蛋主产区的疫情有所好转、运输畅通,加之各地区学校、用工企业陆续放假,鸡蛋集中采购需求明显下降,鸡蛋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专家表示,总体来看,蛋鸡养殖周期较短,预计到春节期间鸡蛋价格将保持总体平稳。目前,全国产蛋鸡的存栏数量超过11亿只,处于历史同期中高水平,鸡蛋供应有保障。春节后,由于市场需求会有所减弱,鸡蛋价格将呈现季节性下降态势。 北京市蛋品加工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忠强:当前鸡蛋市场本质的需求逻辑没有变化,只是短期内存量的变化,而不是增量的变化。所以这种短期内推高的鸡蛋价格本身带来的成交量不大,供需矛盾正逐步缓解,回到疫情前的平衡状态。春节前完全没有必要大量囤货,随用随买即可。按以往经验,每年春节后鸡蛋价格每斤会下跌一元以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 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环比看,CPI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19.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2%,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0.9%。供暖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分别上涨2.8%和2.2%。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降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上涨0.7%、0.5%和0.5%,涨幅均有所扩大。 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4.1%,扩大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0%,扩大1.7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9.8%,收窄0.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3%,收窄2.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0%,收窄3.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9%,收窄2.6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1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少收”5000亿!日本2020年度税收或创11年来最大降幅。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政府2020年度预算的一般会计税收将比当初预想低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20亿元)左右,降至55万亿日元左右。这将创出美国雷曼危机后的2009年度以来的最大降幅。 报道指出,由于需要追加发行赤字国债,日本2020年度的新增国债发行额很可能首次突破100万亿日元。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财政重建的道路进一步变得艰险。 报道称,日本政府此前将2020年度的国家一般会计税收估算为63.5万亿日元,设想创出历史新高。不过,新冠疫情构成直接打击,企业业绩恶化导致法人税减少,同时指望收入总额增加的所得税也有可能减少。 据报道,日本政府7月发布的2019年度的实际税收额为58.4万亿日元。2020年度与上财年相比的降幅达到3万亿日元左右,创出同比减少5.6万亿日元的2009年度以来的最大降幅。2019年度税收也比2018年度减少约2万亿日元,属于连续两年的大幅减少。 报道还称,日本政府的预算编制将根据提前估算的税收,敲定预算的大体框架和国债发行额。如果税收超预期下滑,将有必要通过增加国债发行额来应对。日本政府12月8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追加经济对策,设想实施大规模追加发行。 从2020年度的新增国债发行展望来看,由于2次补充预算,将比当初增加57.6万亿日元,达到90.2万亿日元。由于税收减少和追加经济对策的出台,国债发行额有可能大幅超过100万亿日元。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2020年11月份CPI同比下降 PPI同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0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 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环比看,CPI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19.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2%,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0.9%。供暖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分别上涨2.8%和2.2%。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降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上涨0.7%、0.5%和0.5%,涨幅均有所扩大。 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4.1%,扩大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0%,扩大1.7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9.8%,收窄0.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3%,收窄2.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0%,收窄3.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9%,收窄2.6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1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1、出口增速提高。 8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扩大至9.5%,较7月份再度上升2.3个百分点。出口的持续改善,一方面,仍与海内外疫情错位有关,尤其欧洲疫情再度出现爆发态势;另一方面,随着海外复工陆续推进,也加大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此外,去年8月环比下滑,也有一定影响。 分国别来看,8月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存在明显分化,对美国出口增速扩大至20.0%,为18年3月以来新高,较上月上升了7.5个百分点,是主要贡献;对东盟出口增速尽管有所回落,但仍高达12.9%。对日本的出口增速依然为负,但收窄为-0.8%;而对欧盟的出口增速降幅再度扩大至-6.5%,较上月下降了3个百分点。 分产品来看,8月主要产品出口增速同样分化明显,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扩大至11.9%,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则回落3.6个百分点至11.9%,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出口降幅也扩大至-2.1%。 同时,我国疫情相关产品出口增速再度放缓,但仍有一定贡献,如8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速仍高达47.0%,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但仍有38.9%,中药材出口增速则上升11个百分点至6.0%,如果剔除这些产品,8月出口增速为7.5%。 2、进口降幅扩大。 8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增速降幅扩大至-2.1%,较7月份再度下滑0.7个百分点,与海外经济复苏放缓以及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关。 分产品看,原油4748.3万吨,同比增速收窄为12.6%,进口均价为314.3美元/吨,同比下跌33.0%;铁矿砂10036.0万吨,同比增速收窄至5.8%,进口均价为103.4美元/吨,同比下跌10.1%;集成电路442.9亿个,同比增速收窄至9.9%;未锻轧铜66.8万吨,同比增速收窄至61.7%;大豆960.4万吨,同比增速收窄至1.3%,较上月下降了15.5个百分点,进口均价为377.6美元/吨,同比下跌2.6%。 3、疫情错位,出口仍有支撑。 往前看,海外疫情二次爆发,尤其是近期美欧相继爆发,对我国外需仍有拖累。我国8月PMI指数中新出口订单虽然恢复至49.1%,仍在枯荣线以下,而且恢复已经较前几个月大幅放缓,且PIM指数中进口订单较上月下滑了0.1个百分点。 不过由于我国与海外疫情错位,复产复工较快,而海外产业链恢复尚需时日,所以外部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会边际增加,对我国出口仍有较大支撑。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政策变动,贸易问题,全球经济降温。
我省已开展6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突破口。从河北省医保局获悉,自2018年11月该局成立以来,河北省先后开展了6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效减轻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河北省积极争取国家医疗保障局支持,主动跟进落实国家“4+7”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去年7月1日全面落地实施,全省25种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3%。截至今年6月30日,第一个采购周期结束,共采购中选药品6372.64万盒,完成约定采购量的341.22%,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35.59亿元。7月1日,第二个采购周期开始,25种药品续约价格比第一个采购周期平均降幅23.9%,最高降幅77.8%。截至8月13日,第二个采购期中选产品已采购983.91万盒,完成合同采购量的36.52%,采购金额1.54亿元,较带量采购前的药价节约7.63亿元。疫情期间,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河北省于4月1日在全国率先落实相关政策,32种中选药品平均降价幅度72.81%,最高降幅96.63%。 与此同时,河北省积极推进跨省区域联盟带量采购。据了解,今年5月,组织开展了京津冀人工晶体联合带量采购,竞争充分的25个产品平均降幅54.21%,最高降幅84.73%。6月中旬,组织开展了京津冀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联合采购,中选产品平均价格为15.29元,降价幅度约为49.03%;抗体试剂平均价格为11.38元,降价幅度约为74.71%。6月,河北省还联合福建省三明市组织开展了非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7个非一致性评价药品平均降幅72.69%,最大降幅92.37%,预计年可节约医药费用1.17亿元。 此外,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集中带量采购。去年12月中旬开始组织实施,13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9.39%,预计年节约医药费用18亿元。 据介绍,下一步河北省将及时落实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同时,进一步完善药品挂网政策,制定河北省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实施意见,激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中选品种。
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我国轻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轻工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较1月份至5月份均有所回升。 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当月,轻工行业生产延续企稳回升态势。其中,自行车、轻工机械、家用电器、电池、塑料制品、造纸等行业工业增加值为正增长。 从效益来看,今年1月份至6月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7万个,实现营业收入85394亿元,同比下降7%,降幅较1月份至5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314.9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较1月份至5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轻工行业中,自行车助动车及非公路休闲车制造、塑料制品行业利润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4.8%、16.7%。 据海关总署出口快报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轻工8种重点商品出口额140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降幅较1月份至5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家用电器出口恢复正增长,分别增长3.6%和0.7%。灯具、家具、玩具、陶瓷产品出口降幅继续收窄。 专家分析说,轻工业出口与投资大幅下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数据显示,上半年,轻工行业出口降幅逐月收窄,但行业表现分化。比如,食品、饮料与酒行业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塑料制品、日用化学产品、木制品、衡器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其他大类行业出口均为负增长。在出口占比较大的轻工行业中,家电、照明出口降幅收窄至个位数,但工艺美术、皮革制鞋、文体、家具、农副食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降幅依然较大。 此外,近年来受总体经济形势影响,轻工行业投资明显放缓,而当前的疫情叠加效应使轻工投资意愿进一步降低。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11.7%,而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低于制造业,比如文体、木材加工投资降幅均接近30%,皮革、家具、酒饮料行业投资降幅在20%左右。近期轻工行业投资降幅有所收窄,但短期内轻工行业投资恐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影响发展后劲。 专家表示,轻工业是我国重要出口行业,一些国家对部分中国产品长期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遏制了国际市场拓展。 轻工行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受疫情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由于失去了主要消费场景,内外市场阻滞,生产、销售迟缓,导致疫情期间轻工运行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轻工经济运行受到冲击。目前,轻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已复工复产,但受复商复市进程不同步、企业产品压库等因素影响,还不能完全达产。轻工生产、营收、消费、出口、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有较大幅度下滑,且降幅高于全国工业。 对于轻工业发展未来走势,专家坦言,轻工出口产品多,轻工运行走势受国际疫情影响较大,外部需求动力不足,将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冲击。但也要看到,自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举措,如减半征收社保费、医保阶段性下调缴费费率、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政策,都很好地帮助了企业尽快复工复产,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了企业的困难,提振了企业的信心。同时,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经济复苏步伐稳健,呈现积极向好的变化;中国拥有14亿人口和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内需潜力;大食品行业占到轻工经济总量40%以上,食品行业作为刚需产业,成为轻工业发展的压舱石。 受疫情影响,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定困难,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尤其是上半年轻工行业经济效益指标较一季度回暖明显。专家认为,轻工业作为主要消费品工业,是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产业,是满足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轻工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预计全年轻工业营业收入与实现利润能接近上年同期水平,有望实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