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8日),2021年春运正式开启 受到疫情影响 今年春运出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旅途中,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跟随一张图,一起来了解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图片来源:Fabiola Peñalba on Unsplash 如果让你总结一下最近读过的三本书或文章,你能回忆起来多少? 如果你比较诚实,我想你可能不能回忆起来多少。 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饱受信息的轰炸。 21世纪的信息洪流是祸也是福:它使我们能够以低成本快速学习任何东西,但与此同时,它经常让我们不知所措。 Jim Kwik认为,我们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而需要知道的只是如何使用它。 Kwik是一位大脑教练,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在他的书Limitless中,他提出了三个简单但有效的问题,可能会帮助你从所读的每一本书或每篇文章中收益最大化。 在阅读时想着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似乎画蛇添足。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它们会帮助你记住读过的东西,并确保知识从书中转移到头脑中。 没有什么技能比学会如何学习更强大。它是其他所有技能进步的基础。 ——Eric Schurenberg 我能怎么运用它? 阅读非小说类书籍,你的目标是利用所学知识。 无论是自我提高、商业、技术还是其他任何事情,你的最终目标都是从阅读中受益,从而变得更好。 虽然优秀的书籍和文章通常会告诉你如何使用读到的信息,但坏消息是优秀的书籍和文章数量很少。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学到一些东西,但不知道如何使用。这就是为什么要问自己,我该如何使用它? 该问题可以帮助你弄清楚这些建议如何真正影响你的生活和事业,而不仅仅是启发了你。 如果你是为了获得灵感而阅读,那么你可能不需要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阅读的目的是做出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你就需要弄清楚如何将知识付诸实践。 你该怎么做: 想想看,当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我该如何运用它”呢? 如果你这么做了,答案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你如何从读过的所有东西中获取最多的信息,那么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阅读非小说内容时使用这些信息。 例如,你可以把这三个问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你正在阅读的书的第一页上。这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可以帮助你获得最大的信息。 然而,你也可以在电脑桌面上创建提醒事项,这样在线浏览时,就可以想起它们。 如果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心间,你使用它们的频率将会高得多。 我为什么要运用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关性的。 为什么这些信息和你有关?你为什么要关心它?它怎么可能改变你的生意、人际关系,甚至生活? 然而,真正的问题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得到启发?是为了炫耀自己读了很多书?还是为了学习? 如果你是为了寻找灵感或者炫耀已经看完的书,你可能不会关心它的“相关性”。但如果你是为了得到更多信息,你就需要多想一想。 这可能会放慢你的阅读速度,但它能确保你从每一篇文章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你该怎么做: 如果你想问自己为什么要使用本文中所学到的内容,那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可以让你从读到的内容中获得更多内容,因为它们将确保你不仅获得灵感,而且理解如何将信息付诸实践。 如果某件事感觉不相关,我们就不会费心思去记住它。然而,问题是,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浏览书籍和文章,就很难说哪些信息是真正相关的,哪些不是。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有意识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运用它”,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筛掉没用的,留下有用的。 在为信息洪流所淹没的碎片化世界,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过滤各种数据,并且发展新技能、新方法,从而在二十一世纪实现蓬勃发展。 ——Mark Hyman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到它?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时机的——你什么时候才能用到所学的知识?应该在何种情况下加以运用? 与内容的相关性相似,考虑时机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如何使用信息。 你可能会遇到一大堆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建议,但如果你不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它们就毫无价值。 假设你刚开始创业,读了一些关于领导力的书来学习如何管理员工。然而,问题是,你目前只是光杆司令一个,甚至无法支付某人为你工作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更多关于领导力的知识是件好事,但对当前的你来说并不适用。 相反,你应该专注于学习更多对现状有实际影响的话题。 你该怎么做: 在弄清楚如何使用特定的信息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它之后,试着想出一个特定的应用情形。 在哪种特定的情况下你可以应用你所学到的东西? 如果你现在就问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你可以在下次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时候使用这三个问题。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问题可能是最具启发性的答案。 根据大脑教练Jim Kwik的说法,问题能够引导我们的注意力,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为人们在阅读时通常不会问足够多的问题,这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理解和记忆力。 下次你要长时间阅读的时候,设置一个计时器,过了一段时间(比如20分钟)就停止阅读。休息一下,问问自己学到了什么,然后寻找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 我能怎么运用它? 我为什么要运用它? 我什么时候能够用到它? 当你坐下来阅读非小说类书籍时,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一些便利贴,或者用电脑进行记录,这样你就可以随时记下如何应用你所学到的东西。 不要害怕在书上划线、写字、做笔记做批注。毕竟,你的目标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能够运用那些知识,而不是打造一个闪闪发亮的书架。 多记住你读过的东西不仅能帮你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帮你向朋友和家人推荐有意义的书,想想吧,是不是很酷呢? 译者:喜汤
概要: 近年来,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携手致力于碳中和工作。 2020 年 12 月 16-18 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国政府提出 2021 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位列其中,重申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消耗能源,大多也会涉及到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宏观、金融、产业政策等领域都会有举措,这势必会对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回想过去几年的“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我们认为,“碳中和”值得高度关注。 中国在低碳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未来碳中和会如何推进?哪些产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本篇报告将对此展开分析。 ----------------------------------------- 1.为何要碳中和? 碳排放强度不减,气候变暖威胁袭来。进入工业化时代,全球二氧化碳( CO2 )的排放强度急剧提升。 2019 年全球 CO2 排放量达到 341.7 亿吨,是 1965 年的 3.1 倍,尤其是 2000 年以来增速明显提升。随着 CO2 浓度的短期剧增,全球气温快速升高。而一旦气候加速变暖,风暴、热浪等极端天气频繁袭来,不仅危及人类生活,也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经济损失。 气候变暖要遏制,低碳减排应协同。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威胁,世界各国意识到协同治理的重要性,而近些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正是聚焦于此。在 1992 年的大会上, 150 多个国家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首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它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即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随后 1997 年《京都协议书》的签署进一步明确减排气体的种类以及额度。 低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遏制气候变暖,为此除了制定减排措施,各国还在 2015 年的《巴黎协定》中提出长期目标: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并努力限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至此,全球协同应对气候变暖体系初步形成。 碳中和势在必行,碳达峰需提前实现。在减碳的推进中,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各国追逐的重要目标。其中,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规模达到峰值后逐步呈现趋势性下滑的过程。而碳中和则意味着通过生态碳汇等方式,使二氧化碳的人为排放量和消除量相抵消,最终达到净碳排放为零的效果。 那么二者在时间上是什么样的关系?根据Figueres等学者的测算,如果 2016 年实现碳达峰,仍需随后的 25 年时间达到碳中和。倘若碳达峰的时间不断延缓,而要完成控制气温提升的计划,需要碳中和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难度也将加剧。这也说明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全球减碳需提速。 2.如何实现碳中和? 在全球协同减碳的过程中,中国的碳排放是什么情况?为了减碳做出了哪些的努力? 碳排放全球居首,能源和工业部门是源头。2019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 341.7 亿吨,其中中国排放 98.3 亿吨,分别是紧随其后的美国、欧盟的 2 倍和 3 倍。中、美、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 53% ,而中国比重达到 28.8% 。回看中国碳排放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进一步分部门看, 2018 年中国电力和供热部门的占比达到 51.4% ,而将该部分的输出分配到终端部门后,制造和建筑部门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 面对碳排放居高的严峻形势,中国关于低碳建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方面,节能环保的投入力度增强。2007 年中国投向节能环保领域的财政支出仅为 995.8 亿元,而在 2019 年已增至 7390.2 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由 2% 升至 3.1% 。 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落实。在 2020 年 9 月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而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重申这一目标,还将其列为 2021 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向调整能源结构、加快碳市场建设、国土绿化等方面推进。随后工信部表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生态环境部和央行也表示将作出相应的部署。 那么具体的,中国的减碳工作会如何推进呢?我们认为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监控重点耗能企业,节约能源消费。在控制碳浓度提升的措施中,削减企业碳排放强度是最直接的手段,而这也是中国早期采取的主要方式。 2006 年中国开启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在钢铁、有色、煤炭等 9 个重点耗能的行业中,选取 1008 家能耗较高的企业监管,并通过技术改造引导帮助企业提升用能效率。 2011 年这一措施扩展到 1.7 万多家企业,这些企业的能耗占比达到 60% 以上,不仅监管范围有所延伸,约束力度也进一步加强。 第二、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并逐步拓展范围。碳排放的提高与工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息息相关。尽管控制企业耗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由于各国难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仅依靠控制企业能耗难以实现长期目标。在兼顾经济增长和低碳建设的双重考虑下,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并愈发受到各国青睐。 2020 年全球共有 21 个正在实施的碳交易体系,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达到 9% 。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采取的是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方式来推进的。早在 2011 年 10 月,中国以试点先行的方式着手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并首次批准 7 个省市为碳交易试点。经过短期的筹备和探索,北京、上海、天津等 5 个试点地区在 2013 年先后开启碳交易机制,湖北和重庆也于 2014 年紧随其后。 全国层面的碳交易体系的筹划开始于2016年,发改委确立了纳入全国碳交易的企业范围:即在石化、化工、建材等 8 个重点排放的行业内, 2013 年至 2015 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1 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 2017 年 12 月,中国率先发布了全国发电行业的碳交易方案,随后完成了数据报送以及配额模拟交易的工作。 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明确提出全国碳交易体系于2月正式运行。该体系先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将碳排放配额分配给 2225 家年排放量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发电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扩大行业范围。而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的试点市场。 从 2013 年到 2020 年,中国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 4.45 亿吨,成交额达到 104.31 亿元。其中, 2020 年试点碳市场年成交额为 21.5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3% 。当前中国的碳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市场。从价格看,碳交易年平均成交价格从 2016 年稳步回升,这也说明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在增强。随着全国市场的开启,中国的碳成交额料将迅速攀升。 第三、改善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和原油的比重。碳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而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回看中国能源的结构,在生产端,原煤和原油合计占比从 2011 年的 86.3% 降至 2019 年的 75.5% 。在消费端,石化能源的比重更是逐步回落。相应地,无论是生产结构还是消费结构,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占比均显著回升。 为了改善能源结构,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已经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在较高强度的投入下,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 2019 年全球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光伏和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5.9 亿千瓦和 6.2 亿千瓦,而中国的占比分别达到 35% 和 33.8% ,均位居全球首位。 第四、增加生态碳汇,助力碳中和。尽管从源头直接降低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方式,但为了实现碳中和尚不能止步于此,还需要增加生态碳汇的强度。 2010-2016 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 11.1 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 45% 。不难发现生态碳汇对碳吸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增强生态碳汇强度?关键在于提升国土绿化面积。近年来,中国的绿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全球范围看, 10 年至 20 年中国森林面积年均净增 193.7 万公顷,位居全球首位,是紧随其后的澳洲和印度的 4.3 倍和 7.3 倍。而从增速看,中国也以 0.93%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遥遥领先。 3.碳中和:经济和政策影响不容忽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低碳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距离承诺仍然需要继续努力。相比于 2005 年, 2019 年我国的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48.1% ,非石化消费比重升至 15.3% 。在碳汇方面, 2019 年我国森林蓄积量达到 175.6 亿立方米,较 2005 年增加 24.2 亿立方米,均已提前实现 2020 年的目标。 然而,应对气候升温的任务仍较艰巨,而我国也在低碳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 2015 年 11 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中国承诺在 203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相比于 2005 年降幅不低于 60% 。在 2020 年 12 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进一步承诺将这一强度降低 65% 。非石化能源消费的占比和森林蓄积面积也分别由 2015 年承诺的 20% 和 45 亿立方米升至 25% 和 60 亿立方米。从当前的情况看,中国在低碳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距离新的承诺目标仍有差距。这也意味着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我国的减碳步伐还需提速。 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消耗能源,也会涉及到碳排放的问题。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宏观、金融、产业政策等领域都会有举措,这势必会对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看好的公司在美国IPO上市,如何才能申购到美股新股呢?首先,需明白的一点是美股和A股是完全不一样的申购方式,而且你有美股账户不代表能申购。一般美股证券发行商对打新股的机构或个人有很高的要求,大部分是需要100万美金,才能进场打美股新股,散户如果资金量庞大,可以找该股票对应的发行券商去打新。如果你打算申购某个公司的新股,那么,该公司递交F1文件或者S1文件(招股说明书)后你就要跟你的券商联系,一般而言你的券商会跟你联系。注意这里面券商跟你开户的IB什么不一样,指的是高盛、美林、瑞银这种,也就是你看到的某些上市公司IPO承销商。你成为承销商的客户,提交认购需求就可以。当然对账户资格(比如开户时间、资金量)也会有一定限制。美国的IPO股票一般是投行的客户才有。他们的经纪服务是FullService,经纪人会根据客户对他的重要程度打电话。因此只有该批大行的一些机构客户或者大资产量的重点客户才能够享受到参与新股配售的机会。新股上市后普通投资者可交易新股,鉴于新股风险较大,第一证券只接受限价订单。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如何申购美股新股 ”的内容,更多关于“如何申购美股新股 ”的知识请关注金号角网!
自五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引发了国内外各方面的关注与热议。《建议》中蕴含了丰富的金融层面的内容,其中贯穿了金融改革与发展要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何实现金融发展与防范风险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入手,来梳理与总结《建议》中关于金融问题的论述。 金融发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 在金融科技方面,《建议》中大概有三方面的表述。第一,“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这意味着要把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货币信贷政策更好地发挥结构性功能二者融合起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的使用来构建直达实体基层的货币信用传导机制。第二,“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虽然数字货币是目前国内外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且中国央行关于DCEP的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水平,但中国政府对这个新领域的表态还是较为审慎的。第三,“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今年4月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改革文件中,数据作为一种单独要素被首次提出。近期市场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数据要素的所有权应该归公司还是归公众的激烈讨论。未来如何界定数据要素的所有权?为何对数据要素进行估值?如何加强对数据的保护以及数据资源的流通?如何对掌握着海量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巨头进行监管?在这方面,欧盟明显走在了美国与中国的前面。 在绿色金融方面,《建议》中指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表态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然而,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确是一个艰巨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各地统筹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标、先进地区帮助后进地区),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持与推动。如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等工具来促进环境保护与治理,将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四十年内中国金融体系持续面临的任务。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建议》中指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过去的常用表述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慎”与“稳步”相比,前者似乎更为谨慎,对潜在风险更加重视。在2009年至2018年,中国可谓经历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轮完整周期。在上一个周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在较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推动,且非常重视发展香港等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在这一前提下,汇率升值预期、境内外利差变化将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快与慢。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将以培养境外对人民币的真实需求为基础。中国政府将会鼓励人民币在东亚产业链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广泛使用,并通过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来提供更广、更深、更富流动性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RCEP的签署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周边化提供新的动力。如何在RCEP区域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值得深入研究。 防范风险:外部冲击、房地产与维护金融安全 在外部冲击方面,《建议》客观指出了“全球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在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下,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中美关系与全球化将会何去何从?全球经济长期性停滞是否会继续深化?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在中美经贸摩擦方面是否会进行重大政策调整?中美金融关系将会如何演进?未来是否会爆发中美金融战?金融战如果爆发,将会沿着何种逻辑线索展开?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应对?这都是值得中国政府、学术界与市场人士思考与研判的重大问题。 在房地产方面,《建议》提出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新的提法。在过去,我们不是把房地产纳入实体经济范畴,就是把房地产纳入金融(虚拟经济)范畴。或者把房地产行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分别纳入实体与金融范畴。所谓金融空转与脱实入虚,都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有关。这次把房地产与金融、实体经济三者相提并论,反映了对房地产的重视。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房地产相关风险、地方政府债务相关风险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相关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郭树清指出,房地产风险是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灰犀牛”。按照笔者的观察,从2017年年底2018年年初,中国政府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思路已经成型并且会长期延续。“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构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这一调控思路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与新冠疫情冲击两次重大负面冲击考验,而中国政府并未因为增长速度放缓而显著放松房地产宏观调控。未来,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渐消化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风险,无疑是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考验。 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建议》指出要“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在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脱贫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顺利实现,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推进节能环保依然任重道远。在潜在增速放缓、中美摩擦加剧、新冠疫情爆发这三重冲击下,近期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演进表现出新的特点。例如,最近一系列地方国企产业债违约,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如何尽快打破刚性兑付格局、促进债券市场更加准确的定价,另一方面如何避免债市的违约现象传导叠加,甚至引爆债券违约的“雪崩”,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实现打破刚兑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权衡,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 如何实现金融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 中国政府在《建议》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即人均GDP要达到2万美元左右。换言之,要实现未来15年人均GDP翻一番,隐含的年均人均GDP增速要达到4.7-4.8%左右。考虑到以下两方面因素,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实并不容易:其一,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经济增长引擎从制造业切换到服务业的背景下,中国的潜在GDP增速正在不断减速;其二,从国际经验来看,东亚与拉美不少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之后就停滞不前,未能实现人均收入的进一步突破,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要达到未来15年人均GDP翻番的宏伟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新的改革开放政策。毫无疑问,金融市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不少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新兴市场国家,其高增长阶段是被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切断的。因此,实现金融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对未来十五年的中国而言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平衡呢?首先,中国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克服既得利益集团阻力、推动对于提高经济增长效率而言至关重要的结构性改革,例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服务业开放等。要解决“脱实入虚”、“金融空转”、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等问题,光靠加强金融监管是不够的,必须要靠结构性改革来引入竞争、提升效率、改变激励,最终提高实体投资的回报率。只有实体投资的回报率显著上升,才能吸引金融资源的流入,以改变“脱实入虚”与“金融空转”。事实上,结构性改革还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扭转潜在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 其次,中国政府应该把握好稳增长与控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债务问题为例,我们一般用债务存量与GDP之比来衡量债务水平。因此,如果经济增速下滑过快,那么债务问题很可能会显著恶化。因此,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金融风险逐渐累积与显现的大背景下,把握好稳增长与控风险之间的平衡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传统宏观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应主要关注短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逆周期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甚至引发金融危机。相比之下,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政策应该在控风险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再次,针对存量金融风险与新增金融风险,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新增金融风险,自然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新老划断的方式来进行抑制。然而,对于存量金融风险如何解决,监管当局应该采取系统式思维,审慎稳健地进行应对。毕竟,中国的存量金融风险,是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时期持续累积下来的,可谓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有的时候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处置不好,就可能引发风险的“雪崩”或者集中式爆发。针对这一疑难杂症,必须采取多种疗法,避免单纯的“猛药攻之”。要避免处置风险的行动本身引发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对危机爆发的可能情景要做好应对预案。 最后,在国内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同时,中国政府应该审慎开放资本账户。资本账户管理是中国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后一道防火墙,拆除这道防火墙应该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发生资本大规模外流与本币贬值压力之间的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努力将会遭遇重大掣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