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时代的伟大变迁,一笔一画刻写在乡村农户的变化中。 一年时间,尽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记者采访的脚步受限,没能走得更远,但是走过的那一家家农户,都令人难忘。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贫困户,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因此,我忍不住从一页页零乱的采访笔记中,把这些农户的故事整理出来献给读者。 脱贫攻坚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最贫困、最边远的地区,改变了生活道路上走得最艰难的那一群人。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地方,但都是对脱贫攻坚成效具体且生动的诠释。 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在黔东南的大山里,了解人畜分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当地干部提醒记者注意农户家的鞋架。过去关牛养猪的房屋底层被硬化改造后,许多农户自觉在进门处安装了一个鞋架,鞋子被规整地收纳起来。尽管鞋架并不精致,有的就是几根木条搭起来的,但这小小的改变,透露出人们对生活的精细态度。这是人居环境变化带来的一个想不到的改变。 当我们在风景秀美的乡村,在绿树掩映的山寨,在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猛然间看到这些细小改变,感受到其背后人们生活追求的变化时,心中常涌起感动。 贫困不仅是经济的困顿,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影响。过去许多年,贫困地区的人们在向外人“自我介绍”时,总要强调一下“我们那个地方穷”。贫穷的现实在人们思想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当我们再走进已经脱贫的深山远村时,听到的已经是“风景美”“生态好”这样的介绍。介绍词不经意的变化,折射出贫困地区人们的自信和希望。脱贫攻坚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审视家乡山水的视角。透过这个视角,人们看到了美丽,找到了自信。 “不让一个人掉队”,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原则。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具体的人,我们的目光瞄准一个个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改变的是一方水土,改变的是艰苦的自然环境,更改变了那为贫所困的普通生活,改变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脱贫攻坚成效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展现。 脱贫不是终点。乡村振兴的大幕紧随脱贫攻坚胜利的鼓点,已经渐次拉开。脱贫攻坚深刻地改变了农户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过去未曾有过的对生活的自信。精准帮扶改变贫困群众的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前行的力量,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脱贫的农户满怀信心,充满希望。行走在岭南粤北,行走在秦巴山区,在阳光洒落的每一个院落,我们分享着人们脱贫的喜悦,也感受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日历翻过新的一页,站在2021年的门槛上,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笑意盈盈的脸庞,从采访笔记中浮现出来,让我久久难忘。他们的脸上写着收获,也写着希望。2021年已经来临,那些刚刚摆脱贫困的人们,正带着希望,走向新的春天。 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
眼下已是严冬,但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公有村的农田里却生机盎然。不久前,村民们种下的“太爱萝卜”迎来了大丰收。“这种萝卜成熟快、个头大、不愁卖,这次产出5万余斤可以给村民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望着江北区“金桥行动”结下的硕果,公有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栋高兴地说。 公有村地处山区,位置偏僻,是江北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建制村之一。为进一步支持该村经济发展,在江北区金融办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寿险宁波分公司创新帮扶思路,推出“太爱萝卜”项目,从去年起为村民提供有机萝卜种子并在后期包销。 近年来,江北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将精准帮扶作为“头号工程”,在“输血”的同时,更注重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培育。“有的村民说这个项目是‘拔出萝卜带出幸福’,因为它切实地做到了授人以渔。”江北区金融办主任周春辉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而农业转型升级需要金融“活水”支持。 “有了这笔20万元的助农贷款,我又能扩大养殖规模了。”近日,得知融资有了着落,江北区前江街道横山村甲鱼养殖户杨胡良说。自从在村子里承包了40亩农田养殖甲鱼后,杨胡良修建了10个鱼塘,加上买鱼苗的钱,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周转是最大问题。 “从甲鱼养殖场一开起来,杨胡良就是我们的客户了。”宁波市区信用联社洪塘信用社客户经理陈新章介绍,在得知杨胡良的困难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前往养殖场询问需求,并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发放了助农贷款。“在走访中,我们又了解到他有意扩大养殖规模,我们就再次发放给他这笔助农贷款。” 近年来,宁波市区信用联社积极落实农户小额普惠贷款业务,全面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及农户“银杏计划”,建立了快速服务响应机制,为农户提供流程简单、操作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农户普惠建档覆盖率、行政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普惠贷款授信覆盖率达到95%。 为助力乡村振兴,江北区还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金桥行动”,在村庄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金桥”,以联合党建、结对帮扶、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为依托,广泛组织动员辖区内金融机构分赴结对村开展支部共建及产业帮扶活动,同时鼓励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持续做细做实金融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张落雁)
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农业银行荷塘支行紧扣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强化“三农”数字化转型推进,扎实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截至3月底,已完成267户农户信息建档,任务完成率达133%,惠农e贷授信60户、净增额1049万元,任务完成率达161.3%,超额完成春天行动任务,三农业务考核指标排名全市第一,获2020年农业银行株洲分行春天行动三农业务(城区)综合第一名。 农业银行荷塘支行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始终坚持把三农业务作为扎根乡村、开拓农村广阔市场的主抓手,致力打造优化三农环境、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品牌。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政企合作;精简服务流程,加快信息建档;加大金融宣传,对接农户需求;坚持重点突破,全面铺开业务。 通过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加大“金穗惠农通”银行卡金融服务点布设,积极服务农村地区信贷需求,建档后农民可享受农行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低利率、低费用的贷款政策,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匹配问题,为广大农户、新型农业化经营主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涉农小微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体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大力推广乡村振兴带头人贷、两烟贷、蔬菜贷等特色产业模式,解决部分农户当前春季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今年二季度以来,农户建档、惠农贷款、助农点选点、惠农通工程打造,扎根农村、一点一策,荷塘人一刻不曾停歇,齐步走、跨步走、稳步走,在仙庾镇、明照街道、云田镇的乡村小道,拓下坚实的脚印。农歌不辍,步履不停。 来源:农业银行荷塘支行
9月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的农户忙于在花椒基地进行翻土、施肥、覆膜等管护工作。该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却适宜花椒生长。目前全镇规划种植花椒2.2万亩,已完成花椒种植1.56万余亩。通过种植花椒不仅让茶马镇石漠荒山变绿,也让当地农户的收入增加。图为青山村种植的花椒。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图为航拍镜头下的花椒基地。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图为当地农户在花椒基地进行翻土工作。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图为当地农户在花椒基地进行翻土工作。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你见过猪吃猪的场景吗?” “场面不是一般的血腥。” 提及两年前因吉林雏鹰农牧有限公司(下称“吉林雏鹰”)未能及时提供充足的饲料,大量存栏猪被饿死的场景,许可记忆犹新。然而,更让他如鲠在喉的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吉林雏鹰拖欠自己合计数十万的代养费及押金至今仍没有着落。 7月25日一整天,许可都是在忐忑中度过,从早上到晚上,手机明了又暗,暗了又明,但始终未收到他一直等待的那条与银行进账有关的提示消息。根据许可的说法,这一天本是吉林雏鹰当着吉林省洮南市政府的面承诺还钱的日子。 希望再次落空,吉林雏鹰又一次食言。从最初的希望到最终的失望,经历这样巨大心理落差的并不止许可一人。近日,多名吉林雏鹰养殖农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反映,自2018年起,该公司一直拖欠数百家养殖户生猪代养费,拖欠金额合计或超过千万元。虽其曾多次承诺按时还钱,但都无疾而终。 8月6日下午,全资控股吉林雏鹰的母公司――雏鹰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雏鹰农牧”)方面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并未对上述债务作出正面回应,也未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于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接下来的规划等问题,其也仅称“目前公司正在转向三板,相关问题会在转向三板后发布公告”。 事实上,与拖欠养殖户生猪代养费处于同一时间轴的是,自2018年起,雏鹰农牧因财务爆雷而陷入经营与信任危机。2019年10月,这家被誉为“养猪第一股”的企业正式从A股谢幕。而就目前来看,退市余波依旧未平,雏鹰农牧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1 “致富路”化为幻影 根据雏鹰农牧官网信息,成立于2010年12月,处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吉林雏鹰,坐落在吉林省洮南市,总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2013年7月,雏鹰农牧耗资56亿元在吉林省洮南市投资建设40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饲料厂、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沼气发电、有机肥厂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体,吉林雏鹰主要负责这一投资项目。 作为一名地道的东北人,李立最初是吉林雏鹰饲料厂的一名车间工人,其与妻子早在2014年下半年便已加入该公司。 “我们在公司内部上班,很清楚公司的模式是怎样的,就想除了上班再挣点。”彼时,在李立及其家人看来,“雏鹰3.0模式”是一条看似不错的致富之路,即使当初公司并不提倡员工成为养殖农户,但李立还是以岳父岳母的名义在2018年初承包了两栋猪舍(一栋的规模约养殖2000头仔猪),每栋猪舍的押金为2万元。 相比于“公司+基地+农户”的最初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雏鹰3.0模式”最早于2015年5月计划实行。该公司曾在2015年年报中这样解释上述模式:由合作方负责养殖场建设、设备投资、外部协调及日常维护、维修、粪污处理等,公司负责养殖场的土地租赁、合规性手续办理,农户主要负责单个猪舍的精细化管理,养殖过程中采用“六统一”(统一采购、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流程、统一销售)的方式由公司统一管理。 “由于本模式立足于对原雏鹰模式的升级,而雏鹰富民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意在带富一方百姓,既能起到富民效果,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年饲养4.5批的条件下,甲方设定乙方年毛利润540000-640000元。”《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一份甲方为吉林雏鹰与乙方为农户签订的《肉猪舍饲养合作协议(3.0)》的文件中看到,雏鹰方面曾这样写道。 若真如协议所言,这的确是一笔利润丰厚的生意。此前曾在吉林雏鹰发展部工作的许可告诉记者,2017年进入该部门后,其工作职责之一便是负责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也正是看中了其中商机,最终仅其一人就先后承包了8栋猪舍。 像许可这样一人承包多栋猪舍的农户不在少数。根据多名吉林雏鹰养殖农户提供的数据,自2017年下半年起,吉林雏鹰至少与300多家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林雏鹰与农户约定,前者分批向后者提供2000头肉仔猪,仔猪按9公斤/头作为基重,平均按110公斤出栏,之后再依据猪的重量等因素,向养殖户支付代养费。 “因为是公司统一管理,所以我们每栋猪舍只用雇两个工人打扫打扫卫生,给猪打打针。”李立对记者称,公司的养殖规模非常之大,有近百万头的商品猪养殖项目,所以在大多数养殖农户看来,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买卖。 但让这些养殖户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顺利,这条看似“钱景广阔”的致富之路在短短几个月之后便演变为“雷区”。 程峰2018年初入职吉林雏鹰,并成为后者2栋猪舍的养殖农户,但在他上了近两个月班之后,就隐约感觉到公司出了问题,“第一,工资不能正常发放,2018年我仅拿到前两个月的工资。之后发现饲料供不上了,再后来,公司擅自改了饲料配方,最后直接断供饲料,接着大批的猪被饿死。死的太多了,我(猪舍)当初的那批有1000多头,最后只剩下200多头了”。 当时到底有多少头猪被饿死,或许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是令上述养殖农户均印象深刻的是,当初每天用翻斗车将死猪往外拉,并送往一个特定的地点焚烧,后期焚烧地已经烧不过来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没东西吃,会饿死,猪没什么吃,它饿死的速度一点也不比人慢。”雏鹰农牧创始人兼董事长侯建芳曾在2019年7月初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给出这样的解释,自2018年6月14日开始,所有银行都宣布贷款提前到期,雏鹰农牧的整体信用体系就此崩塌,在没钱没饲料的情况下,只能眼睁睁看着猪相继死去。 “大量的猪被饿死,不仅挣不到钱,甚至要赔钱,幸存的猪也被公司收走,但是却未结付相关代养费。”根据李立的讲述,自2018年年中吉林雏鹰出现经营危机后,养殖农户们纷纷要求与公司解除协议,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2 代养费至今无着落 “我一共养了两批,正常来说一年能出四批,当养到第二批时,公司就不行了,然后我就申请终止协议,但之后公司并没有按照协议规定支付10余万元的代养费以及4万元押金。”根据程峰的表述,两年时间里,吉林雏鹰偶尔一个月支付其1000元,隔几个月再支付3000元,截至目前仍拖欠共计11.96万元的代养费。 程峰的遭遇不是个例。《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一个成员均为吉林雏鹰拖欠代养费的农户微信群里看到,这些成员多以“X厂+X区+姓名”的方式来命名,其中大多数是一个微信名名下有2到5个农户名。根据群成员李薇的说法,农户名数量与承包的猪舍栋数相对应,比如她的微信名后面添加的是4个农户名,表明她名下承包了4栋猪舍,“这个群里有将近200人,吉林雏鹰至少与300个养殖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拖欠每个农户涉及的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几名同为上述群成员的养殖户亦对记者表示,上述近200人的微信群并没有涵盖所有与吉林雏鹰有债务纠纷的养殖户,所以推测吉林雏鹰拖欠养殖户的代养费金额合计或超过千万元。 就上述说法是否属实,以及吉林雏鹰与养殖户之间具体的债务规模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雏鹰农牧发出采访函求证,不过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前,该公司并未正面回应这一问题。 作为吉林雏鹰的众多养殖农户之一,李薇也在2018年初同公司签订合同,承包2栋猪舍并交付4万元押金,同年下半年双方终止合同,公司共欠其近20万元代养费,“期间我们也通过某些途径索要代养费,但至今仍有10多万元款项没有着落”。 向法院起诉,是李薇所言的“某些途径”之一。8月上旬,记者从4名吉林雏鹰养殖农户获得了其各自名下的洮南市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共计14份,涉及金额达70.79万元。这些民事调解书均显示,2019年7月,经该法院调解,原告养殖农户与被告吉林雏鹰达成共识,后者承诺全部欠款本金自从2019年7月1日起,至2021年2月1日止,分期偿还相关债务。 但是,这并未起到实质性效果。根据多名养殖农户的说法,吉林雏鹰至今未履行分期付款的承诺。“这种情况下,原告(养殖农户)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有权依申请强制执行被告公司的财产,比如存款、房屋以及车辆等。”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元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陈元熹亦提到,若被告公司已经负债累累,法院强制执行的难度较大,那么,“如果原告发现被告公司的财产线索,可以提交给法院,请求法院进行调查”。 对于这些养殖户而言,发现财产线索亦非易事。记者了解到,除了将吉林雏鹰诉诸于法庭,养殖户还将拖欠代养费的问题反馈至洮南市政府,洮南市政府也曾从中协调,但仍无济于事。 即便如此,希望洮南市政府出面解决相关债务,仍是农户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8月初,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吉林雏鹰拖欠代养费的农户微信群中,有相关农户抛出“说好了上个月25日打钱,吉林雏鹰再一次食言,明天有没有人一起去政府的”的问题后,立即得到了其他几名农户的肯定回应。 8月5日至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接连两天试图联系洮南市政府方面询问相关情况,但辗转联系了多个部门,最终仍未得到实质性回应。 一位曾接触过上述事件,不愿具名的职能部门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除了公司自身流动资金出现问题之外,2018年年中,非洲猪瘟暴发后,活猪禁止跨省运输,也严重影响吉林雏鹰商品猪的销售,其生产经营遭受重创,最终导致农户受损。 其进一步透露,目前养猪正处在黄金期,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吉林雏鹰正在与几家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公司谈合作养猪,毕竟其猪舍、设备、销售渠道还在,“至于它拖欠的农户代养费,要想尽快还上,首先可能还得这个企业活过来”。 实际上,除了吉林雏鹰,自2018年年中以来,雏鹰农牧及旗下多个子公司在生猪养殖方面均陷入困境。 新京报曾在2019年2月初援引相关养殖户的说法称,河南三门峡雏鹰渑池分公司在段村乡的5个村内租用了集体土地,并分别建有种猪厂、保育厂、育肥段猪舍,与约160户农户签订了加盟协议。而据段村乡乡政府彼时统计,该公司拖欠全乡养殖户代养费约900万元,拖欠各村地租款共约325万元。 3 雏鹰的“减负”逻辑 2018年,对于“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而言,称得上是一个被各种危机所标注的年份。这年6月14日,一篇《独家重磅|万字长文强烈质疑雏鹰农牧涉嫌严重财务舞弊》的文章横空出世,质疑雏鹰农牧涉嫌严重财务舞弊,怀疑其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一石击起千层浪,种种质疑铺天盖地。2019年7月,侯建芳在受访时坦言,2018年6月14日,雏鹰农牧合作的80%以上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七八十家债权人更是蜂拥而至。“这一天开始,所有的银行都把钱抽走了(断贷),而且我们当时账上的钱也不能流动了”。 巨额债务压顶,生猪存栏数量直线减少,经营无法正常运转,2019月10月,这个自2010年10月15日上市成为“中国养猪第一股”,已在深交所主板走过了3000多个日夜的企业黯然退场。 “目前雏鹰农牧还是面临一个比较严重的债务危机,现在也处于债务重组阶段,公司每天忙的也是这个事。”8月5日上午,与侯建芳有着十多年交情,并曾担任过雏鹰农牧品牌顾问长达5年的品牌营销专家华红兵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道。 雏鹰农牧最后一次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总资产194.94亿元,总负债185.27亿元,流动负债为151.4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5.04%。 截至当前,雏鹰农牧的具体负债数据尚不得而知,但记者注意到,4月26日,懒投资Life在其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及,雏鹰农牧认可其为光大农牧进行1亿元借款的担保,并愿意进行清偿。 “雏鹰农牧名下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等资产,该企业名下拥有的土地5宗、8处不动产均已被查封,暂无法处置。此外,雏鹰农牧被列为执行人案件37件,其中4件强制执行完毕,9件处于执行状态,24件确无财产可供执行。雏鹰农牧方已无力在目前经营状态下进行现金还款。”该文章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雏鹰农牧的现实状况,并称雏鹰农牧表示,根据现有能力仅有以物抵债以及合作养殖两种方式偿还债务。 华红兵对记者表示,根据其了解的情况,最近两个月雏鹰农牧位于内蒙古的生猪养殖项目正在逐步启动,“主要采取合作养殖的方式来盘活,目前效果还不错,不过东北的项目因为之前投资过大,债务过高,这块暂时还未启动”。 在华红兵看来,如果内蒙古板块逐渐盘活,这对雏鹰西藏及东北板块的业务恢复具有标杆作用,其认为,猪肉消费在国内具有“刚需”及“高频”的特征,雏鹰正处这一行业之中。此外,该公司的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粮食贸易等基本盘依然在,只要良性运转起来,公司大概就盘活过来。 “经过此次打击,老候(侯建芳)也意识到,公司及自己需要进化的地方还有很多。”根据华红兵的观察,目前侯建芳在为人处世方面已有所改善,这主要体现于学会聆听,并在重组过程中,主要考虑回归养猪的主业,其次,一改之前独断专行的管理风格,现在能够做到知人善用。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现年54岁的侯建芳开始锻炼身体,为了保持精力充沛,每天健身一小时,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或许,对于经历了风波,并承受着磨难的侯建芳而言,保持体力是必要的,毕竟眼下雏鹰农牧这场翻身硬仗还要打多久仍是未知数。 (受访对象许可、李立、李薇、程峰均为化名)
“项目可实现3分钟申请、1秒审批到账、整个过程0人工干预,提供最长12个月的纯信用贷款,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不收取提前还款手续费。”7月16日开始,网商银行通过跟各地政府合作,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在支付宝的县域专属页面上,为涉农群体提供1000元-30万元免担保、无抵押、无人工干预的数据化纯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帮助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相对匮乏等问题。 “江西启动防汛1级响应的县域,近百万农户总授信额度近200亿元。针对江西省本次1级响应的县域内在网商银行拥有授信的所有客户,提供为期1个月的贷款免息券。”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部业务总监杜亚告诉记者,“在抗击汛情最关键的一个月里,农户如果需要进行短期周转,可以零成本使用贷款资金。” 据了解,此次免息贷款将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联合网商银行共同发放,农户无需上门,从7月16日开始,在支付宝搜索“抗洪免息券”,通过综合信用评估后即可领取一个月的贷款免息券,获得免息贷款支持。 在江西,数字普惠金融一直被作为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一剂良方。就在今年,江西省余干县还成为了全国首个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小程序技术,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县域。农户杨作波通过支付宝上的小程序,在手机地图上描点,划定自家的水稻田,接着卫星就通过遥感图像,识别这片稻田的作物类型、生长情况,结合气候、行业等情况,经过交叉验证,系统就能预估产量和价值,从而向农户提供合理的信贷支持。 江西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数字金融是一种新基建,汛情期间出门不便利,无接触的方式,加之免息的支持,可以更精准地帮扶受到汛情影响的农户。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推动这一新基建的建设,让江西的县域普惠金融可以走在全国前列。”
为助力夏粮增产提质,保障农民收益,中国大地保险充分发挥农险保障功能,通过科技赋能等举措,为全国近13万农户、60万亩小麦提供风险保障,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农险服务升级 中国大地保险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示范植保无人机作业、高效精准田间管理,引导农户向科学与科技发力,运用先进技术力量服务现代农业生产。 为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三农”,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在贵溪市河潭乡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控项目,利用植保无人机,对1.6万亩水稻实施“一喷三防”作业,防治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 喷防作业中,10架植保无人机每飞到一处,水田里的水稻都被强大的风场掀起层层波浪,快速高效的作业效果让在场群众们啧啧称叹。河潭乡村民毛雄高兴地说:“这无人机真是好呀,喷得快还均匀,我们省钱省力,中国大地保险既给我们的粮食上保险,还给我们除病除害,我们作田老表一年的收成有了保障,我是打心眼里高兴,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呀!” 据悉,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已在汛期来临前为全省8个地市,19个县近50余万亩小麦,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洒的形式完成水稻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助力早稻丰收,努力构建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5月,在江西承保区域范围内已建立91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在承保数量较大的10个行政村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点。公司设立农险专岗41人,聘用协保员人数达到96名,配置13台三农保险服务专用车辆,以及无人机用于理赔查勘、加快查勘定损速度,提高服务时效。江西分公司还通过宣传资料、气象灾害提示、联合当地政府开展防灾培训会议等手段,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好评。 全力保障 为农业增产撑起保护伞 除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中国大地保险还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不仅为夏粮增产提质撑起“保护伞”,还通过转移不确定风险损失,提高了农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给农民增产增收装上“稳定器”。 在内蒙古,为尽快将农业保险送至老百姓手中,切实为农户们吃下一颗“定心丸”,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提早布局、积极行动,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将国家惠农政策、监管最新要求、公司服务标准宣导至每位农户,让农业保险深入农村最基层,深入农业最前端,也深入到农户的心底。二是加快承保进度,一方面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核对资料,及时录入系统,另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都不停下脚步,尽快的完成承保验标、公示。三是主动靠前上门服务,在承保工作完成后,及时将保险凭证交至农户手中,并做好农户的回访,了解农户需求及建议,积极解决,让农民朋友们真正感受到“大地温度”。2020年,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将为自治区7个盟市12个旗县的广大农户提供种植业风险保障,保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向日葵、大豆、甜菜、油料作物等。截至目前,公司已为12.58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亿余元,担当农户的“加油站”和“减压阀”,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在宁夏,中国大地保险宁夏分公司按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标、扩面要求,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加强政策宣导,多措并举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力度,助力夏粮丰收增产。在宁夏各县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招标结果发布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分公司全辖农险人员全力以赴完成夏粮承保工作,做好愿保尽保、应保尽保。截至2020年6月19日,宁夏分公司中标服务区域内夏粮作物承保覆盖率达90%以上,已承保小麦10847亩,为933户农户提供保险保障共计542.34万元。此外,在高质量完成承保、理赔服务的同时,宁夏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积极对接气象、农技部门,及时获取天气灾害预警、关注病虫害防控信息,并利用广播、宣传彩页、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麦田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提高广大农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科学防控病虫害的意识。 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保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科技为农业保险赋能,这是农业保险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对此,中国大地保险将加大保险科技投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