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末央行两度“示警”互联网存款相关风险以及多家互联网平台集中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之后,1月15日,商业银行互联网存款新规“靴子”落地,新规明确“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借互联网平台“拉存款”被叫停。监管风暴来袭,谁受影响最大、谁能得到“豁免”、银行作何应对等问题颇受各界关注。 借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储被叫停 1月15日,银保监会、央行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共十四条,从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加强消费者保护、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银行开展互联网存款业务进行规范。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条便是,“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非自营互联网渠道受限也就意味着,此前银行广泛依靠互联网平台进行“拉存款”的方式被正式叫停。 对于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等业务有何考虑?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产物,最近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该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涉嫌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限制,并且非自营网络平台存款产品稳定性较差,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带来挑战。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依法对上述定期存款以及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予以叫停。 对于已经通过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银行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存款的消费者来说,《通知》明确,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已经办理的存款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在此期间,相关存款依法受到保护,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存款协议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提供查询、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小银行受影响最大 业内对于该互联网存款新规的出台其实早有预期,去年末,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曾在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两度“发声”提及互联网存款相关问题及其风险隐患。随后,2020年12月18日,支付宝下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此后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跟进下架,相关银行存款产品仅针对存量客户可见。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来,借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存款产品,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在此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中小银行的存款产品也占据多数。 《通知》下发后,银行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揽储利器将被“斩断”,影响几何?“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监管出发点就是希望控制互联网存款的无序扩张来控制潜在金融风险。《通知》对自营渠道投入比较多、建设比较好的大型和部分中型银行来说影响较小,主要影响的是自营平台比较薄弱的中小银行,因为其不能依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获取存款了。”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王剑辉如是说。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进一步表示,此次通知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是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存款补充渠道不及大行,尤其民营银行由于缺乏网点,更加依赖线上吸储,中小银行的负债端将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提到,商业银行与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开立Ⅱ类账户充值,为社会公众购买服务、进行消费等提供便利,这部分业务不受影响,可继续开展。 “比如消费者在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银行非自营机构网络平台上,涉及到的公交卡、电卡充值、金融钱款的往来,消费者需要拿银行卡进行的支付类活动,业务应该正常进行;第三方发的消费卡,钱是由银行卡转出的业务也是正常进行。”对于该表述,多位银行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 纯互联网银行有望获“豁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规限制银行借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储,但也开了一道口子。 《通知》明确了,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 “这项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这种银行定位于服务于某一个区域,规定限制了其跨区域服务,防止这些区域性法人银行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过度扩张。这种扩张有可能会使其资产负债表结构失衡,比如其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全国各地存款,提供高息或更有吸引力的条件吸引客户,但是其发放贷款可能针对本地,本地的收益和异地高息存款可能不相匹配,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失衡,容易埋下金融隐患。”王剑辉分析。 《通知》特别提到“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在民营银行中,部分是无实体经营网点的纯互联网银行,比如微众、网商、新网,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异地业务,但更多的民营银行受“一行一店”的限制,仅一家银行网点,向来面临吸储难题。这部分银行是否也同受约束受到银行业人士的关注。 对此,王剑辉指出,从目前的规定看,约束的是银保监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银行,没有民营和国营之分。民营银行只要有线下网点,就受规则的限制,也不能够跨地区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如果经营许可中有区域限制,就需要在本区域内经营,如果没有区域限制想要异地互联网吸存,可能就需要跨区域设立网点,当然跨区域设立网点也要经监管许可。“监管原本希望民营银行等部分中小银行能通过互联网渠道来业务拓展,走出一个创新金融模式,但后续也发现互联网金融整体并没有如预想的良性发展,传统银行可能也会面临市场萎缩。所以出台这个措施一方面限制银行的无序扩张,另外也限制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野蛮生长。” 另谋出路 《通知》一经下发,立即引起银行机构的高度重视。某民营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知》下发后该行立即开会讨论,就具体条文细致研究并按规定落实。“通知下发后,我们一条一条地看,想看看针对我们是否有更细致的规范,琢磨相关业务如何开展。”上述人士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吸储利器”被收缴,在激烈的揽储竞争压力下,中小银行也正寻找新的出路——即发力自营渠道。 一家中小银行内部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现在做自营渠道就是该行今年最重要的任务。目前,该行正着力增加自身App的客户量,同时利用活动营销活跃客户。 “我行今年发展的主题已经确定了,要稳健发展不追求规模,肯定会努力做客户运营,拉新促活。我们现在是微信银行和App双运营,目前一方面,对于前期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积累的存量客户往自家银行App上导流,另一方面通过自家银行App和微信银行搞活动推广,利用开户奖励、补贴等方式拉新。”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未来发展,苏筱芮建议,商业银行需要厘清自身的业务结构与规模占比,通过加强同业融资来缓解监管带来的冲击;要认真评估监管指标,如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核心负债比例等重要监管指标,进行压力测试;要加紧平衡收入结构,做好客户精细化运营,大力发展自营渠道,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型方式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地方法人银行应坚守本地地位,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精耕细作。
在蚂蚁集团、腾讯理财通、京东数科、滴滴金融等巨头陆续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后,监管部门的规范文件来了。1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给出了定调,“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这份《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相关事项。 据悉,此前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多家巨头相继下线产品并非受到监管的窗口指导,而是主动下架,被市场视为拥抱监管的行为,起因则是监管领导对互联网存款业务的表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总体上,《通知》较为严格:一是将商业银行互联网定期存款业务严格限定于自营网络平台(官网、手机银行等);二是要求地方性银行开展互联网存款业务应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此外,《通知》在存量业务整改方面比较实事求是,允许到期自然结清(“靠档计息”存款产品清理则是“一刀切”),有助于商业银行稳妥整改、安全过渡,保持流动性有序平稳,也有助于保护储户的合法权益。 叫停互联网存款 对于储户而言,互联网存款产品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低,备受欢迎;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客,也解决了中小银行揽储难的问题。 不过,发展过程中,一些风险隐患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就指出了这些风险隐患,比如产品管理不规范、消费者保护不到位等。并称,当前,对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存款业务,尚缺少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因此,亟须补齐制度短板,引导商业银行规范开展互联网渠道存款业务。 该负责人还表示,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产物,最近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该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涉嫌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限制,并且非自营网络平台存款产品稳定性较差,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带来挑战。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依法对上述定期存款以及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予以叫停。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存款业务,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储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不得借助网络技术等手段违反监管规定、规避监管要求。 此外,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存款业务,应当严格执行存款计结息规则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关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的存款业务规模不一,各自的经营状况也有所差别。为避免次生风险,《通知》明确监管部门可根据相关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按照“一行一策”和“平稳过渡”的原则,督促商业银行稳妥有序整改。 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 《通知》对理财市场有哪些影响?储户还能买到相关产品么?此前已经购买的消费者有何影响? 《通知》结合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存款业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监管要求。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营业网点、自营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存款业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需指出的是,商业银行与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开立Ⅱ类账户充值,为社会公众购买服务、进行消费等提供便利,这部分业务不受影响,可继续开展。 其中,《通知》所称自营网络平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需要,依法设立的独立运营、享有完整数据权限的网络平台。 对已经通过商业银行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存款的消费者,《通知》明确,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已经办理的存款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 “在此期间,相关存款依法受到保护,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存款协议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提供查询、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央行、银保监会正式叫停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揽储之前,已经有地方监管在行动了。2020年12月28日,记者从浙江地区银行机构获悉,近日收到地方监管文件,要求银行机构不得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作为中介吸收存款。
企业贷款利率更低了、数字信贷让抵押物依赖减少了、个人居家也能办理银行业务了、支付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了……2020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创新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金融服务质效大幅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9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63%,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同时,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截至2020年9月末,小微企业融资新增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这些成绩背后的推动因素有哪些?未来还将迎来哪些创新机遇?对经济生活将产生何种影响? “减费让利”支持实体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都遭遇了营业收入下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生存发展、稳住经济基本面?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成为关键抓手之一。 202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从实践看,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个渠道。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让利;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及支持企业重组、债转股等渠道让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测算,2020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说。 具体来看,2020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为实体经济让利约6250亿元,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个“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让利约2750亿元,共计让利约9000亿元;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措施,合计向实体经济让利大约1.25万亿元,完成了全年让利1.5万亿元的时序进度。 “总体来看,以上措施成效显著,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刘国强说。 “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取消信贷资金管理费、小微企业提前还款违约金等,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说。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减费让利政策能否持续这一问题,市场上也有担忧之声。刘国强说,下一阶段,央行将保持政策稳定性,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持续释放相关政策红利,把已经出台的政策用好,进一步落实到位。 “非接触式”服务日渐丰富 在通过“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同时,如何增加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也至关重要。 在此过程中,金融科技无疑成为了防疫抗疫、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数字信贷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贷款服务。”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开展智能风控,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大大提高了融资的可获得性。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国银行业服务的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已达到2700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同比增速超过30%,农户贷款同比增速达14.3%。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数字化的受益者。“受疫情影响,公司生产、销售下滑,资金压力很大。”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上游企业主要是特种钢材供应商,原材料采购需要预付订金,下游企业以中外大型精密设备制造企业为主,应收账款账期较长。”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广州农商银行尝试使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上的产业链信贷产品,为企业办理了出口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该平台的技术优势在于融资申请、报关单核验、银行融资受理审核、登记放款等全流程均可通过线上完成,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面对面办理业务的不便,还减轻了远程单据核验与风险管控难度,缩短了外贸业务处理时间。”广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企业金融服务,个人金融服务也在朝着“非接触式”方向快速革新。据记者了解,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加速优化手机APP等线上渠道服务,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线上金融产品。 “技术多跑路,客户零跑腿,这是工行提升个人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行已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技术搭建的科技平台,提供7×24小时“无接触”金融服务,其中,柜面业务的线上办理率已提升至99.2%。 此外,工行还于2020年2月创新推出了个人客户经理“云工作室”,让客户居家完成相关业务咨询;同时,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开立资信证明、借记卡换卡不换号等“线上申请、线下邮寄(领取)”一站式服务,以减少客户往返次数。 支付发展驶入“快车道” 细数“非接触式”服务的早期形式,莫过于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往后,数字人民币将为支付服务带来更多新选择。 2020年12月5日起,苏州10万市民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人获得了一个特殊的红包——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共计2000万元。 2020年12月11日晚上8时,苏州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生效。仅一分钟后,第一笔数字人民币线下交易在拉卡拉服务的商户——江苏海王星辰健康药房产生,这位苏州市民花费109.8元购买了一些防疫用品。 这已是数字人民币在2020年内第二次通过“发红包”的方式开展测试。2020年10月12日18时至18日24时,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开展测试,共有47573名中签个人成功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使用红包交易62788笔。 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等城市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其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随着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已实现基本金融服务城乡全覆盖。”郭树清表示,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和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存款、取款和汇款几乎都实现了实时到账。网上消费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在受到疫情影响的2020年,线上消费支付依然“火爆”。网联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双12”网络促销活动期间,12月10日0时至12月12日24时,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56.33亿笔,金额3.78万亿元,同比涨幅分别为34.16%和27.65%。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649.77亿笔,金额达696.44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242.44亿笔,金额551.6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1.29%;移动支付业务344.95亿笔,金额116.7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8%和35.57%。 当前,数字化已经融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增量需求也让支付行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其中,支付已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技术的提升来满足企业从线下转型线上的数字化经营需求,助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据智库预计,2021年至2024年,支付企业增值服务业务市场规模巨大,2024年可达5060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4%。(陆敏 陈果静 郭子源)
据悉,美国会通过疫情经济刺激计划。21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当地时间先后表决通过总计9000亿美元的针对新冠疫情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表决通过的还包括2021财年1.4万亿美元预算案等。 当天表决的法案文本长达5593页,美媒称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版本的法案。在众议院的表决中,359票赞成、53票反对。在参议院的表决中,91票赞成、7票反对。接下来,该法案将送往白宫。白宫已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签署该法案。 此次通过的应对疫情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每周300美元的失业补助;大部分美国民众将可获得每人600美元现金补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援助,包括餐饮、影院等;以及发放给学校的援助和分发疫苗资金等。 国会两党关于此轮经济刺激计划的谈判已持续数月,此前因两党在援助总额、具体内容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近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关门”等压力下,两党均作出让步,终于在20日晚达成一致并在21日公布了该9000亿美元援助方案。 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20日晚表示,该方案是“第一步”,明年还会有更多援助计划。 美财政部长姆努钦21日表示,此次给民众发放的现金将于下周开始到账。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1月27日晚间,东宝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公司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公告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有效期为三年。 东宝生物表示,本次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系原证书有效期满后的重新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公司自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起连续三年内可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即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不会对公司2020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私有化计划被通过概率较大,“赢家通吃”规则提升成功概率 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天达”)的私有化进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按照此前发布的通函公告所示,本月内将举行法院会议及股东特别大会。以下首先重温一下要通过该私有化提议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在中集天达私有化案件的分析中,根据通函文件可知,这次中集天达的私有化计划选择的方式是协议安排的形式。凡是采用协议安排方式进行私有化,首先须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1)在私有化法院会议投票时,获得参会的独立股东超过75%投票权投票通过; (2)在私有化法院会议投票时,参会的独立股东不超过10%的投票权反对。 我们曾在此前发布的系列跟踪内容中《中集天达私有化背后隐藏的套利机会,或大幅提升审议通过的概率》经过严谨分析后得出结论是:(1)相对于其他私有化方式,中集天达采取协议安排方式进行私有化,达成私有化的难度系数也更低,成功概率较高的;(2)由于私有化背后存在套利机会,“赢家通吃”的规则更进一步提升了私有化成功概率。 假设私有化提议被通过的前提下,以截至12月18日的收盘价每股0.231港元计算,距离私有化价格每股0.266港元,隐含了15%左右的绝对收益率,也就是上周五买入的股东/投资者,一旦私有化条件被充分满足,那么代表着这些隐含的较高的绝对收益率都可以得到兑现。 对中集天达私有化强势“保驾护航”,警惕恶意阻拦和操纵势力 另一方面,我们按照交易行为持股或卖出,以及投票行为赞成或是反对,两两组合之后把投资者人群分为四种不同类型,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逻辑演绎。如下所示: 第一种类型是持有,但不去现场投票的人群,可继续忽略,因为对结果没有影响; 第二种类型是卖出者,既然卖出,那就丧失了投票权,对结果也没有影响; 第三种类型持有或者持续买入,其后也会去现场投赞成票的投资者,这类是主力人群; 第四种类型中,我们把既不卖出,同时又会去现场投出反对票的投资者归为一类。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假若独立股东预期私有化方案不会被通过(或者说预期通过的概率较低),对这类投资者最有利的选择(为了躲避风险)是及早在二级市场报价卖出,而不是坚决持股,再待到股东大会和法院会议的时候去投否决票/反对议案通过。无论作为理性人,还是从人性出发,他们大概率的不会自我伤害,因为形象的来说,“自损一千,杀敌八百”事谁都不愿意去做,除非这类人群别有所图,另当别论。 业内人士指出,总结近年来的港股私有化的失败案例中,“数人头”的审议较容易被各种不法势力所操纵,通常会出现多个户头仅持有一手股票投出反对票,然后最终使得通过率不足50%,有些背后的操纵者更是“赤裸裸”的以此来要挟上市公司及管理层,目的是索要更多报酬。 目前,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一些更为隐蔽的,高技巧的操作多加注意和防范。比如说有投机资金专门针对交易规则的漏洞来钻空子,通过先买后卖的方式结合港股T+2交收制度来故意夸大投票权,该登记在案的数量实际上与其现时手中所持股数量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最后投出反对票来恶意影响私有化投票结果,一旦投票结果出炉之后,这些投机资金由于交收成功,所以并不受后续因私有化失败带来的股价大幅下挫的影响,故可以隐蔽地兴风作浪、肆意妄为。据悉,中集天达管理层已经留意到相关资金的操作意图和动向,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和防范。 若当真如此,那么这部分极为少数的人群,跟半路截杀的土匪并没有什么区别,性质极为恶劣,甚至可定义为恶意阻拦私有化通过的投机资金,上市公司乃至监管部门须对此时刻警惕,建议必要时候可拿出法律武器,收集证据诉之于法庭。 虽然中集天达透过协议安排来进行私有化,是一件难度系数也更低,成功概率较高的事情,得益于潜在套利空间,也吸引了大多数看得懂的、熟悉私有化套利的投资者参与进来支持该私有化方案的通过,但是,由于存在小概率事件或恶意阻击的可能性,所以特此号召持股的投资者都应积极参与、现身本月内将举行法院会议及股东特别大会,投出与各位股东利益密切攸关的且正常、合法的支持私有化提议通过的赞成票。 最后,想请各种目的不纯的恶意阻拦、敲诈勒索的投机势力行事前再三思量,要看到联席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推动私有化计划成功所展现出的决心,再加上四家实力不俗、声誉良好的财务顾问强势站台,中集集团和国投集团对最终成功拿下中集天达的私有化项目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志在必得和不惜代价的,并警告背后的恶意操纵者切莫“倒行逆施”及“自食其果”。
获悉,1月1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法拉第未来正准备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PSACU.US)合并实现上市。 消息显示,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正寻求通过股权融资逾4亿美元以支持交易,预计合并后的实体估值约为30亿美元。但由于交易尚未敲定,条款可能改变,谈判也有可能破裂。 对此,法拉第未来发言人和Property Solutions代表拒绝置评。 据悉,此前,法拉第未来目前已经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获得了23亿美元资金。法拉第未来表示,如果成功融到资金,大约一年之后就会开始销售旗舰汽车FF 91。 而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于2020年7月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集了2.3亿美元资金。该公司有能力与任何行业公司进行合并,并且该公司在成立之初曾表示,打算将目标瞄准为房地产行业服务的公司,包括房地产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