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8日讯济民制药(603222)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截至发稿报30.47元,跌幅9.99%。12月16日,济民制药收报37.61元,跌幅10.00%;12月17日,济民制药收报33.85元,跌幅10.00%。 昨日晚间,济民制药公告称,公司股票价格于2020年12月16日、12月17日连续二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济民制药称,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核实,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取得中国证监会的核准批文,后续实施情况均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三季度末,深圳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帆敏行4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济民制药的第七大流通股股东,其持股数量为347.7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087%。 资料显示,深圳前海正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19日,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核准,于2015年7月17日获得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公司股东为黄建杰、郑可莼,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8日讯南岭民爆(002096.SZ)今日跌停,截至发稿报10.74元,跌幅9.97%。 12月14日晚间,南岭民爆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异常波动的情况。 南岭民爆称,针对公司股票异常波动,公司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核查,有关情况说明如下:2020年6月12日,公司披露了《关于与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深化拓展双方在芷江县砂石骨料业务市场的投资与合作。 2020年10月16日,公司以全资子公司怀化南岭民用爆破服务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怀化南岭砂石有限公司,开展在芷江县当地砂石矿山的竞标及砂石产业整合工作,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30日,公司接受了特定对象现场调研,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业务,并就有关砂石骨料业务和军品业务进行了探讨,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经核查,公司未发现前期披露的信息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此外,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经核实,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本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本公司股票,也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南岭民爆的第六大流通股股东,其持股数量为224.1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04%。 资料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0030.SH,港股代码HK.06030)持股比例超过10%的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62%、15.47%。公司前身为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公司、中信兴业信托投资公司、中信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和中信宁波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出资设立。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光莆股份(300632.SZ)今日跌停,截至发稿报17.35元,跌幅20.01%。 12月18日,光莆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延期购回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文坤函告,获悉林文坤将所直接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办理了质押延期购回。 本次质押延期购回数量为112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6.1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65%。原质押到期日为2020年11月6日,本次延期购回后到期日为2021年11月5日。 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光莆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文坤及其一致行动人林瑞梅合计质押数量为2581.4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8.5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8.40%。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4日,银河资本-浙商银行-银河资本-鑫鑫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光莆股份2022.93万股,持股比例为6.58%,是其第3大股东;中意资管-招商银行-中意资产-定增优选2号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光莆股份303.44万股,持股比例为0.99%,是其第11大股东。
1月27日晚间,豫光金铅(600531)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豫光集团)拟引进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根据公告,豫光集团拟2020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开展审计、评估等工作,通过产权交易场所公开交易,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1名投资者进行混改,投资者应以现金出资;增资扩股完成后,投资者将取得豫光集团56.5%的股权,将会导致豫光集团控制权发生变化。 此前,豫光集团持有豫光金铅29.61%股权,豫光集团由济源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全资持有。按照公司计划,混改完成后豫光集团持股比例将下降至12.88%,变为第二大股东;引入投资者持股比例为16.73%,成为第一大股东。根据去年三季报,公司股东还有济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89%,以及中国黄金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9%。 值得注意的是,豫光集团持有的部分股份正处于质押状态。2020年11月5日,豫光金铅公告称,豫光集团持有公司的1亿股股份质押给国泰君安,2021年8月3日质押到期,质押融资资金将用于自身生产经营。 据悉,豫光金铅主要从事电解铅、白银、黄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产品的冶炼及进出口贸易。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7.52亿元,同比略减3.87%;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大增205.61%。公司称,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主产品铜、金、银价格上涨,毛利增加;融资费用减少以及汇兑损失减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今日,碳元科技(603133.SH)大跌,截至收盘报12.12元,跌幅为9.82%。 12月18日晚间,碳元科技曾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世中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1700万股,即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08%。 公司三季报显示,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交易所)持有491.80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2.35%,为第3大流通股东;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持有358.90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72%,为第4大流通股东;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5.00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27%,为第5大流通股东;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委托1持有150.00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0.72%,为第7大流通股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经济转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91.52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0.44%,为第9大流通股东。 资料显示,华夏经济转型的管理人为华夏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15日,截至2020年12月18日,其累计单位收益率为155.70%,累计单位净值2.3950元。 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3月26日,公司的主营业务有资产管理等,是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旗下全资拥有的投资管理公司。 广发控股(香港)成立于2006年6月14日,下设四家全资子公司,是广发证券旗下香港全资子公司。 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18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金融资产投资,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商务咨询与服务等,股东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环亚实业有限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2016年12月27日,中国保监会发文,同意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开业。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总部设在珠海横琴自贸区。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1月27日晚间,豫光金铅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豫光集团通知,豫光集团将通过产权交易场所公开交易,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1名投资者进行混改。投资者应以现金出资,将取得豫光集团56.5%的股权。届时,豫光集团控制权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 作为“愚公故里”河南济源市的国企,豫光金铅主要从事电解铅、白银、黄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产品的冶炼及进出口贸易,是中国大型电解铅和白银生产企业。2002年7月,成立仅2年时间的豫光金铅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据公司官网显示,豫光金铅目前总资产达112亿元,占地2000余亩,拥有员工3600人,已跻身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财富500强之列。公司生产的“豫光”牌白银被用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专用银。 业绩表现上,豫光金铅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52亿元,同比下降3.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205.61%。就利润大幅增长的缘由,公司解释称,因主产品铜、金、银价格上涨,带动公司毛利增加;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的融资费用和汇兑损失均减少。 此次抛出“绣球”前,豫光集团已进行过一轮调整。去年12月1日,豫光金铅公告称,豫光集团于2020年11月27日收到通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因对济源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进行调整,决定将豫光集团无偿划转至济源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国资运营公司”)。该股权划转事项工商变更完成后,豫光集团的股东由济源市人民政府变更为国资运营公司。 公告显示,国资运营公司为济源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资本管理、股权投资、企业资产重组并购及融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其控制的核心企业有15家,业务范围涵盖物业管理、市政工程施工,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服务等。 豫光集团目前持有豫光金铅29.61%的股权,公司实控人为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豫光金铅表示,本次混改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及要求,深化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国资国企改革。因此次股权变动为公司控股股东层面,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影响。
业务停滞、偿付能力充足率亮“红灯”,近4年来深陷困局的中法人寿将迎来新生。昨日,银保监会发布相关信息,批准中法人寿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加至30亿元。通过这次增资,中法人寿不仅身份从合资险企变身中资险企,两个并列第二的老股东也都彻底离场,取而代之的是,明星上市公司宁德时代在内的3家中资企业携20.1亿元注册资本入场。 具体来看,增资完成后,中法人寿的股东结构将发生大调整。原股东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法国国家人寿将所持股权悉数转让给原大股东鸿商集团,双双退出中法人寿。同时,中法人寿将迎来3家新股东,分别是宁德时代、青山控股、贵星汽车销售,其分别出资9亿元、9亿元、2.1亿元。 股权调整完成后,中法人寿的股权结构如下:鸿商集团持股33%,仍为第一大股东;宁德时代、青山控股各持股30%,并列第二大股东;贵星汽车销售持股7%。至此,中法人寿将由合资寿险公司彻底转变为中资寿险公司。 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部分合资寿险公司并未完全融入本地市场,没有突出的产品特色、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品牌影响力较弱。变身为中资寿险公司后,中法人寿将完全由中方股东派驻和聘请的管理层经营管理,他们更了解国内市场,更利于公司业务的开拓和资源的获取。 实际上,这并非首例由合资转变为中资的寿险公司。早在2010年,光大永明人寿便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新的战略者,实现了由合资变中资。变身之后,光大永明人寿一改业绩颓势,不仅快速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业务收入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市场好奇的是,光大永明人寿的转变能否在中法人寿身上复制?自2016年三季度偿付能力由正转负之后,中法人寿业务便一直停滞不前,流动性枯竭、人员严重流失,连续4年靠向股东借钱度日。近4年来,中法人寿合计向大股东借款20余次、近3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 增资方案的获批、新股东的加盟,将为中法人寿注入“新鲜血液”。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中法人寿正在逐渐恢复生机,新的业务团队正在组建,相关岗位的人才招聘工作已经启动。 业内人士表示,鸿商集团、宁德时代、青山控股都是实力雄厚的实业公司,资源丰富,业务涉及多个行业。有这样强大的股东加盟,中法人寿未来可以从挖掘股东资源出发,快速恢复业务经营。同时,通过科技赋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小寿险公司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