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包括广西、广东、山西、四川、陕西、浙江等多省中小银行专项债密集启动发行。值得关注的是,山西省此次拟发的专项债和其他省份略有不同,将重点用于支持山西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此前,山西省的大同银行、晋城银行、长治银行、晋中银行和阳泉市商业银行等5家城商行陆续发布公告,将合并新设一家城商行。公开信息显示,这家新城商行就是被广泛关注的山西银行(拟筹)。2020年山西省政府支持城商行改革发展专项债券信息文件披露,本次由山西省政府发行的153亿元专项债券,通过山西金控间接入股的方式,向山西银行注资,补充其资本金,注入资金由山西银行统筹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着眼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并明确“将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通过认购可转债等方式,探索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相关路径”。另据财政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11月11日已下达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目前分地区额度已全部下达。“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有限,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有利于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山西一家城商行的高管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山西银行将获153亿补充资本金此次山西省政府发行153亿元专项债券为山西银行补充其资本金,标志着山西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山西银行是继四川银行之后,又一家由中小银行合并成立的银行。今年8月,山西省的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银行和长治银行等陆续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参与合并重组的议案,由此拉开了山西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帷幕。2020年山西省政府支持城商行改革发展专项债券信息文件显示,依据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城商行改革工作方案,拟将大同银行、晋城银行、长治银行、晋中银行和阳泉市商业银行等5家城商行进行合并后新设一家城商行。将由山西省政府发行专项债券,通过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取间接入股等方式,向新的城商行注资补充其资本金。据公开信息显示,这家新城商行就是被广泛关注的山西银行(拟筹)。12月15日,“山西人事招聘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山西银行2021年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称,拟筹建的山西银行计划招聘总行部门总经理助理、总行管培生13—25人。其中总行部门总助拟招聘人数3—5人,学历学位要求为博士研究生;总行管培生拟招聘人数10—20人,学历学位要求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未来的工作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伊始,山西银行资产规模即近3000亿元,居全国130家城商行30多位,并将在3年之内完成省内资源整合和网点布局,力争资产规模达到4000亿元。山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晋联通”发布的消息显示,为了更广范围地发动民营企业参与筹建山西银行,近期,山西省工商联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走访动员。12月9日,汾阳市召开山西银行汾阳筹资工作安排会,相关人士在会上强调,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对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银行5家城商行进行合并重组,打造一流城商行。希望参会企业家代表积极参与到山西银行的筹建中。在上述城商行高管看来,山西银行在筹建之际能够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支持,有助于提升山西银行的资本水平,是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的关键措施。多省中小银行专项债启动发行今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将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为银行补充资本金。日前,财政部发布的消息表示,经国务院批准,11月11日已下达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00亿元,目前分地区额度已全部下达。进入12月,多省中小银行专项债陆续启动发行。1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0年自治区金融工作新闻发布会”透露,自治区积极抓住国家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契机,精选3家城商行和8家农合机构,全面完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方案,专项债即将发行。广东省是首个专项债落地的省份。广东省于12月7日招标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期限为10年。存续期第6-10年,每年按照发行规模的20%偿还本金,利息按半年支付。投向说明显示,这100亿资金将分别为郁南农信社、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和罗定农商行等4家金融机构增资。此次增资由粤财控股作为资金运营主体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入股上述四家银行,入股资金分别为37亿元、14亿元、9亿元、40亿元。12月18日,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浙江省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的50亿元专项债将于12月25日发行,全部用于温州银行补充资本金。资本补充方式是通过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间接入股温州银行。12月21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年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券分为三期发行,总计118亿元,将用于支持21家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这三期中小银行专项债均于2020年12月25日发行。除此之外,四川、陕西、山西等省启动专项债发行工作。而此前银保监会城市银行部副主任刘荣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此次2000亿元专项债将用于18个省份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分别为天津、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江西、河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由此可见,后期会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到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当中。
西山煤电公告,公司证券简称自12月16日起由“西山煤电”变更为“山西焦煤”,公司证券代码不变。
西山煤电(000983)12月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支付现金收购汾西矿业持有的水峪煤业100%股权,交易价63.33亿元。此外,公司拟收购霍州煤电持有的腾晖煤业51%股权,交易金额3.89亿元。汾西矿业、霍州煤电为西山煤电控股股东焦煤集团旗下公司。 公司表示,水峪煤业、腾晖煤业的注入有助于提升公司煤炭储量和开采能力,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现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 公告显示,汾西矿业经营领域涉及煤炭生产、电力、建筑建材、机械修造、民爆化工、物流贸易等,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42亿元、278.71亿元、280.12亿元。 霍州煤电主营业务是煤炭开采,目前形成了以煤炭业务为基础,电、建筑、建材、制修等多种产业于一身的大型现代化煤电集团,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6.53亿元、236.26亿元、239.22亿元。 汾西矿业承诺,水峪煤业在2020年10-12月、2021年及2022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不低于1.35亿元、5.97亿元、5.97亿元。 交易对方霍州煤电承诺,腾晖煤业在2020年10-12月、2021年及2022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不低于3517.69万元、2.77亿元、2.7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历史渊源、生产工艺、地理环境、业务延伸等客观因素,上市公司与上述注入标的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因此,本次交易将有助于部分解决公司与焦煤集团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此外,本次控股股东将煤炭资产注入西山煤电是因为山西国资改革的战略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等国企改革文件,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实行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提升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 2017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也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形成了山西国企改革的“1+N”政策体系。 公告称,本次交易符合国企改革的战略要求,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提升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水平。 此次山西煤炭资产整合早有预兆。西山煤电11月20日晚间公告,拟将公司名称由“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山西焦煤”。变更原因为公司收到控股股东的更名提议函,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部署,拟通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运用上市平台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打造焦煤板块龙头上市公司。
今年以来,山西省把专业化战略重组作为推动省属企业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名重组、整合新设、联合重组、吸收合并、分立设立、调整充实等方式,集中实施了14大板块的改革重组,煤炭企业数量从7家调整至2家,新兴产业企业大幅增加。最近,备受瞩目的山西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尘埃落定,由此带来了国资版图新格局、发展新机遇。 “一煤独大”转向“八柱擎天” 10月27日上午,由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阳煤集团”)整体更名设立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全面开启专攻新材料产业的新征程。 阳煤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50年的老牌煤炭企业,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供应商,此前连续8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煤炭企业50强名单中,以1761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1位。 从过去产煤到现在瞄准一系列新材料的研发,近年来,这家企业在转型中展现出不俗的实力。2018年,阳煤集团与太原理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山西新碳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煤层气制备金刚石项目。作为一种天然矿物,金刚石在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国防以及核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金刚石项目组组员翟锦辉看来,从过去企业原煤论吨卖,到现在新材料论克拉卖,依靠科技的力量让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2019年,阳煤集团试生产出第一批气凝胶产品。气凝胶作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材料之一,是世界上密度最小、重量最轻的固体,被誉为“固态烟”。因其优良的隔热、保温、阻燃、自清洁等绿色环保特点,产品应用范围广,“大”至航天军工、建筑节能、工业节能、新能源汽车、船舶及高铁领域;“小”到服装面料、空气净化等。在节能降耗的大背景下,国内气凝胶行业热情持续高涨。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表示,新材料产业是山西省推动制造业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由阳煤集团整体更名设立,通过聚焦新材料产业,整合省内其他优质资产,保持资产规模不变,持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将整合重组省属国企优质资产,专攻新材料产业。形成气凝胶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功能性纤维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铝镁合金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5G智慧矿山七大产业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绿色、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打造产值超过2000亿元、世界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集团。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成立仅仅是一个缩影。自今年4月成立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起,到9月底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止,山西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重组涉改资产2.6万亿元,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79%;涉改一级企业20户,占改革前省属企业户数的71%;涉改人员86万人,占省属企业在岗职工人数的91%;产业涵盖焦煤、动力煤、钢铁、化工、信创、新材料、水务、物流、文旅、体育、燃气、农业、建筑、资管等14个领域。 经过战略重组,山西省属煤企数量从7家集团调整至1家能源集团、1家煤企。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11万亿元,煤炭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3814.71万千瓦,煤机装备制造资产规模368.65亿元。重组后的山西焦煤集团资产总额4416.4亿元,煤炭产能约2亿吨。 同时,山西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组潞安化工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山西建投集团;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组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华舰体育控股集团、神农科技集团、云时代公司、山西文旅集团;优化提升公共基础产业,重组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华新燃气集团、晋通资产管理公司。 通过一系列战略重组,山西省属企业在做强做优钢铁、煤炭、装备制造、建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向信创、大数据、半导体、光伏、光电、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基因、先进轨道交通、煤机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发展,培育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山西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3万亿元,净资产8636.6亿元;9月当月实现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利润正增长,并创下单月增速历史新高。 “山西加快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国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在近日召开的山西省属国企改革重组及相关情况通报会上,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贠钊表示。 腾挪资金力撑“六新” “腾笼换鸟”,即拿出好企业、好项目、好资产,吸引社会多元资本,寻求更宽领域合作,促进国有资本优化布局,促进新旧动能转频换挡,推动解决山西“一煤独大”的结构性问题、“一股独大”的体制性弊端和创新性不足的素质性矛盾。 在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保民看来,山西省属企业就是要选出好企业、拿出好项目、推出好资产,吸引社会多元资本,寻求更宽领域的合作,用腾挪出来的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到一批革命性、前沿性、标志性的项目中。山西省属企业要带头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上率先取得突破。 自2017年11月,山西省发布首批12个“腾笼换鸟”项目,拉开山西国企混改大幕后。山西以超常规的力度推动“腾笼换鸟”。今年,山西将各省属企业“一企一策”考核体系,与领导薪酬、员工收入直接挂钩,还明确“腾笼换鸟”目标要净回笼资金100亿元以上。 近一段时间,山西“腾笼换鸟”项目推介会密集上演。最近的一次是10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竹叶青酒之江之约暨山西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项目资本对接会上,有90多家浙江企业、10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参会。会上,山西省属企业进行项目路演,6个项目现场签约,总签约额达31.2亿元。 记者了解到,杭州的推介是今年第6次大规模的“腾笼换鸟”推介项目,梳理历次“腾笼换鸟”推介项目,其中既有煤炭产业的“实力股”,也有新兴产业的“潜力股”;既有股权转让,也有资产转让;既可绝对控股,又可相对控股,都是“优中选优,靓女先嫁”。特别是社会资本普遍关注的煤炭行业,山西在杭州的推介会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项目就达到40个,占比42.55%,煤炭项目集中于焦煤、肥煤、无烟煤等优质煤种,发热量高、水分含量低,可采储量最高8.72亿吨,合计超过35亿吨,产能合计超过6200万吨。 山西省国资系统相关人士表示,“腾笼换鸟”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为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优化山西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目前“腾笼换鸟”成效显著,山西省属企业首批上报项目158个,涉及净资产2295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交易项目回笼资金81.2亿元。 持续攻坚谋更大成效 郭保民表示,今年以来,山西国资国企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改革要求和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取向,强势推进,势如破竹,受到全国高度关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效应已经显现。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组织实施战略重组,对省属企业穿透式监管,推行企业“六定”改革,“腾笼换鸟”,建立煤电联营优化与政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效正在逐步释放,转化为转型效能和企业效益。 二是国有资本布局更趋优化。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坚持向国计民生、基础设施倾斜,向“六新”领域布局,从战略层面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经济运营出现上升拐点。 三是国企重组更趋科学。新一轮改革重组朝着“专业化重组、市场化整合、板块化经营”的方向推进,不是简单的“归大类”和“拉郎配”,而是依托山西比较优势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通过一系列战略性重组,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上迭代升级、凤凰涅槃。省属企业在做强做优钢铁、煤炭、装备制造、建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向信创、大数据、半导体光伏、光电、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基因、先进轨道交通、煤机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发展,培育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四是省属国企将全力构建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重组整合后的省属国企,不但要做大,还要做优做强。 五是深耕细作,提质增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新一轮改革重组,省属企业有的更名、有的合并、有的分离、有的新设、有的转型,有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有的债权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论如何变化,省属企业承载金融债务的责任和理念不会变,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承诺不会变,重组之后的资产负债率不会提高。”郭保民说。 对于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未来规划,郭保民表示,下一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将扎实推动省属企业经营发展稳增长,引导省属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同时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省属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混改、“六定”改革、资本运作、精细管理等方面发力攻坚,力争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随着备受瞩目的山西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尘埃落定,山西国资版图和“家底儿”也正式亮相。 10月13日下午,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召开山西省属国企改革重组通报会。从通报会传递的信息看,山西新一轮省属企业战略重组已基本收官。其中,山西煤企从7家集中为2家,7大煤炭国企并立的局面成为历史。在燃气领域,国新能源集团、山西燃气集团和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组组建华新燃气集团,新的“巨头”出现。 此外,备受关注的阳煤集团重组事宜也正式揭晓: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由原阳煤集团更名设立,整合重组省属企业相关新材料优质资产,正式向石墨烯等新材料领域转型发展。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保民表示,下一步,山西将重点在降本挖潜、提质增效上发力,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他呼吁金融机构增强对山西国企改革的信心,加大金融支持国企改革力度,为山西国企深化改革献计献策,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新一轮重组基本收官 据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贠钊介绍,今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更名重组、整合新设、联合重组、吸收合并、分立设立、调整充实等方式,集中实施14大板块的改革重组,将省属企业数量从28家调整至23家,煤炭企业数量从7家调整至2家,新兴产业企业大幅增加,省属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贠钊表示,这一轮战略重组,从4月份成立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起,到9月底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止,历时6个月,涉改资产2.6万亿元,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79%;涉改一级企业20户,占改革前省属企业户数的71%;涉改人员86万人,占省属企业在岗职工人数的91%;涉改产业涵盖焦煤、动力煤、钢铁、化工、信创、新材料、水务、物流、文旅、体育、燃气、农业、建筑、资管等14个领域,形成了神农科技集团、云时代集团、华舰体育控股集团、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晋通资产管理公司、山西航产集团、山西文旅集团等一批专业化的集团。 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下,山西省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正在加快恢复向好。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山西省属国企资产总额3.3万亿元,净资产8636.6亿元。山西省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已连续4个月收窄,9月当月实现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利润正增长,并且创下历史单月新高。 煤炭行业集中度提升 “历史上,山西省属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活,核心竞争力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贠钊表示,从根本上破解难题,唯有实施专业化战略重组,通过省属国有资本的进退流转,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市场调控力、价格话语权、资本回报率高、综合实力强的一流能源企业。 在此背景下,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煤企整合已势在必行。 贠钊介绍,9月底,山西将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3家煤企联合重组,新设成立晋能控股集团。同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能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晋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3家企业成为晋能控股集团二级子公司。 “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11万亿元,煤炭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3814.71万千瓦,煤机装备制造资产规模368.65亿元,定位为全国第二大、全球第三大煤炭企业。”贠钊说,此举意在破解省属煤企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局,破解煤电价格矛盾、利益互为掣肘难题,破解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市场内部化、同质化严重、无序竞争格局。 在此之前,山西焦煤集团与山煤集团于4月间亦进行了合并重组。重组后,山西焦煤集团资产总额4416.4亿元,煤炭产能约2亿吨,定位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和焦化企业。 贠钊说,新组建的焦煤集团将积极推进省内外优质焦煤资源战略重组,在业内进一步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今年前三季度,新焦煤集团实现利润44亿元,位居山西省属国企首位,重组成效已经开始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备受关注的阳煤集团重组框架也在会议上正式揭晓。 据介绍,9月,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由原阳煤集团更名设立,整合重组省属企业相关新材料优质资产,保留阳泉煤业上市公司及部分煤矿资产,资产总额约1013亿元,煤炭产能2860万吨,职工人数约3.5万人。 “10月10日,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山东如意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国阳泉时尚科创产业城、与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项目正式开工奠基,标志着华阳新材料迈出了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贠钊介绍,新签约的两个项目中,前者总投资100亿元,是目前全国唯一从煤炭原料做到终端产品的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后者的产成品氧化石墨烯,可制造石墨烯气凝胶,这是目前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轻的固体。 随着焦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重组框架出炉和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筹建,山西煤炭企业的格局从曾经的“七雄并立”变为“两大巨头”。 在此轮整合中,山西还将国新能源集团、山西燃气集团和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家企业重组组建华新燃气集团。 据介绍,重组后,华新燃气集团资产总额820亿元,煤成气抽采量35亿立方,燃气管网长度约6300余公里,管网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职工约3.5万人,拥有蓝焰控股、国新能源两家上市公司,成为省内上游煤成气资源最多、抽采能力最强,中游管网占比最高、储气调峰能力最优,下游市场份额最大、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全产业链省级燃气集团,形成集“勘探开发、资源储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及科技创新”四大业务板块于一身,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下一步改革如何布局 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山西国资国企改革还将有哪些计划? 郭保民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降本挖潜、提质增效上发力,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将扎实推动省属企业经营发展稳增长,引导省属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同时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省属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混改、“六定”改革、资本运作、精细管理等方面发力攻坚,力争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会议上,郭保民还呼吁金融机构增强对山西国企改革的信心。 “新一轮改革重组,省属企业有的更名、有的合并、有的分离、有的新设、有的转型,有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有的债权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不论如何变化,省属企业承载金融债务的责任和理念不会变,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承诺不会变,重组之后的资产负债率不会提高。”郭保民表示,山西省属企业已建立了强大的资金池、有良好的融资信誉,呼吁金融机构增强对山西国企改革的信心,加大金融支持国企改革力度,同时为山西国企深化改革献计献策,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0月10日,山西省开发区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如期举行,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赛生物”)作为引进企业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下称“山西综改区”)签署《合作协议》。 针对本次合作,山西综改区设立专门的平台公司“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合成生物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下称“合成生物产业园”),预计产业园包括基础设施与上下游产业链总投入达千亿元。 签约仪式上,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接受了记者在内的媒体小范围专访。刘修才表示,该项目为“合成生物学史上最大的项目”。 合计80亿元出资 10月11日,凯赛生物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或子公司拟出资40.1亿元,与山西综改区管委会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后者拟以协调的国有主体、政府产业基金等主体合计出资39.9亿元。该项目可能涉及成立一个或多个控股子公司,作为该产业园核心项目的投资主体,凯赛生物在每个项目公司中持有不低于50.125%的股权。 据介绍,凯赛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国际领先的集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技术为一体的研发创新企业,在英美等国尚在理论研究阶段时,率先实现了生物合成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凯赛生物的核心产品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在全球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生物基戊二胺”可实现替代进口“己二腈”合成的“己二胺”,打破国外石油法技术对高档尼龙80多年的垄断。2020年8月12日,凯赛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合成生物第一股。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物医药人士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凯赛生物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只要把握住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他也提醒,该类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也多,公司需要谨慎对待。 签约前夕,参与投资凯赛生物的受邀投资机构代表也对记者提到凯赛生物以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合成材料,对传统石油、煤等原料合成材料的传统技术带来的冲击,以及它的环保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并且反复强调这一技术是革命性的技术,是在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凯赛生物方面介绍,也正是出于同样的认知,山西潞安集团于2015年底,通过旗下泰瑞投资斥资8.3亿元对凯赛生物进行增资,合计获得逾20%的股权,成为彼时凯赛生物第二大股东。自此,凯赛生物与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凯赛生物的技术创新性和全球领先性正是处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关键时期的山西所需要的。 为什么是山西省? 据悉,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凯赛生物项目的引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除了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之外,还在配套设施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并提供了极为友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在面对记者提出的“相较其他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为什么最终选择山西建设生产基地”的问题时,刘修才笑称自己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与山西早在2015年就结下了深刻的缘分,对彼此有深入的了解,山西省委省政府也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合作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刘修才表示,他对凯赛生物在山西的项目充满信心,“将与山西各级政府一道,在山西综改区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合成生物材料产业园区’”。 山西综改区方面介绍,本次签约开工的“合成生物产业园”约占地11.4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用地约6.61平方公里。包含凯赛生物一期项目在内的产业园区一期投资约736亿元,合计总投资规模将近千亿元。全部建成投产之后,产值预计将达千亿元以上,作为主要原材料将消耗山西本地化工产品近100亿元。 合成生物产业园的核心区域将交由凯赛生物建设智慧工厂,并会引进产业链下游的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链集群,实现规模效应,努力在转型发展上趟出一条新路来。同时还将建立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以确保产业园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长期保持,并实现核心技术的可持续升级迭代。
汉邦高科公告,实际控制人王立群拟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491万股(约占标的公司总股份的5%)转让给山西长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单价13.43元/股,转让总价2亿元。转让完成后山西长高持有1491万股股份,成为持股5%以上大股东。本次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引入山西长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公司战略合作伙伴,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降低实控人质押风险。同时,山西长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公司形成优势互补,对公司未来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